第六十八章 拒婚理由千万种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鬼才夫人生活录最新章节!
蔡妩好奇地睁了睁眼睛,说来蔡威已经很久没用这样跟她说过话了,她对蔡威这种茫然中带着迷惑说话方式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蔡妩到底还是个好姐姐,拍拍坐床看着蔡威问道:“是什么事?”
蔡威迟疑了下,像是在思考怎么开口。
蔡妩歪歪脑袋,也不催他,只安静地等着他发问。
总算蔡威没让她等太久,咬了下嘴唇,说道:
“二姊,你在知道自己许配给郭奉孝时……是什么想法?”
蔡妩眨眨眼:“怎么想到问这个了?”
蔡威微垂着头:“就是忽然很想知道。”
蔡妩瞧了蔡威一会儿,脸上泛起一丝暧昧的笑意:哟,她家弟弟真的长大了。
“什么想法?很难说,因为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娘说的‘许给郭家’其实是‘许给郭嘉’。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什么模样,不知道他性情如何。心里头很忐忑,很无措,也很迷茫。”
“所以你那时候大病一场?”
“那场病其实也不光是因为这个,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蔡威转过头,接口问道:“你是说管休哥的事?”
蔡妩愣愣,先点头,又摇头:“他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是对阿公和娘亲的气恼和自己的不甘。”
蔡威眨眨眼:“那你后来呢?后来怎么想的?逆来顺受?”
蔡妩呵笑一声,反问道:“你看二姊像那样的人吗?初知道时万分不愿,想过逃婚;后来年岁渐长,见得多,听得也多了,觉得逃婚终究不靠谱:我一介女流,就算逃婚出去,在这乱世里也立不住脚,说不好会是刚脱狼窝又入虎口。再以后……再以后二姊就知道他是谁了。先时确实被吓了一跳,是到后来才转过弯来的。现在看,嫁他或许是阿公替我做的最对的决定。”
蔡威垂眸苦笑了一下,声音轻轻道:“可阿公不是圣贤,不一定每个选择都是对的。”
蔡妩诧异扭头,盯着弟弟看了好一会儿,想起了自家阿公对儿女婚事的行为方式,不由恍然。
说来蔡斌也算精明。他们家对儿女婚事的操持很有一套:女儿都是很小时候就拴婚,连带着准女婿也是自小就被大人教育灌输说:你是有媳妇的人,你媳妇是XXX,将来把人家娶进门你得怎样怎样。对儿子的婚事则是很早物色,等到了十几岁才开始正式提上议程:物色好的姑娘合适,就去提亲;不合适,咱当啥也没有过,再去相看别家姑娘,反正当初没明确定下来过,不算悔婚。蔡平是如此,蔡威差不多到了年龄,估计也会如此。只是不知这次蔡斌看好的是哪位姑娘来做蔡家儿妇预备役。
“阿公给你物色的谁?”蔡妩直接开口。
蔡威一愣:“河东卫氏。卫成叔叔的幼女。”
蔡妩听完眼带疑惑:阿公不会是当年去己吾时就相看上人家姑娘了吧?他这到底什么习惯,怎么净走亲访友的时候相看女婿儿媳?不过说来卫成叔叔去世没两年,那姑娘该在孝期吧?阿公不可能这时候向人家提亲。
蔡威见蔡妩表情迷惑,凭着多年姐弟间默契解释道:“阿公没明说过。只是有次无意提起,被我听到。”
“所以你就留心,暗里派人查了这位姑娘?”
蔡威点头。
“你觉得怎么样?”
蔡威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名门闺秀,弱不胜衣。”
蔡妩张口失笑:“这算什么评价?名门闺秀不好吗?河东卫氏可是大族。就算卫成叔叔这样的旁支,也一样是许多人要高攀的。”
蔡威摇摇头:“齐大非偶。再说那姑娘长在深闺,一副不谙世事模样。而且还身娇多病,如弱柳扶风。这样的瓷娃娃我可不敢娶。”
蔡妩嗤笑一声,断下结论:“借口。你其实就是没看中人家。”
蔡威抿抿嘴:“就算是吧。我将来的夫人,不求能和我弓刀石马步箭,也不求能和我论兵法探时策,但好歹要知事独立有主见,不能像这菟丝花一样。”说完顿了顿,扭头看着蔡妩问道:“二姊,你觉得阿公这样做好吗?嫂子就算离家,姓的依旧是长社陈氏。我这个虽是旁支,却也是正统的河东卫氏。世家闺秀就真的这么好吗?一个耀眼灼目的姓氏真的那么重要吗?”
蔡妩垂眸思考了一会,斟酌着说道:“你现在可能还感受不到。但再下一代就可以了。你看清儿,他将来自报家门说母亲是长社陈氏,就意味着他身体里流一半世族的血。这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
蔡威眯眼冷笑一声:“世族的血?很高贵吗?也不见得吧?那位烧了东西宫的袁术大人可是四世三公的汝南望族,他聪明到哪儿去了?而且真要世家,为什么非得联姻,而不能开创颍阳蔡氏?”
蔡妩豁然抬头:她倒从来不知道一桩婚事能让蔡威想到这么多,而且心思也这么大。看来这个弟弟的成长比她想的要快的多。
蔡威回望着自家姐姐,手按着脖子:因为刚才说了一长串的话,嗓子又不舒服。只好压低声音:“想到这一点也不奇怪。二姊,明天你出门看看咱家粥棚境况就知道了。”
蔡妩不明所以,却很从善如流的点点头。
蔡威在跟二姊絮絮叨叨一通,心情舒坦后,告别蔡妩回房睡觉。
第二天蔡妩醒来,洗漱完毕,想起昨晚蔡威的话,径自出门去了自家粥棚。到时却见郭嘉也在那里,单手负后,静立门旁。想着粥棚目色深沉,一言不发。
蔡妩瞧瞧粥棚,也跟着神色黯然。垂首走到郭嘉身边,缓缓开口:“我出嫁那年,这里的队伍还能排到那边墙根;如今却已经不用排队,只余零散了。”
这就是当年施粥时她忧心过的事:有人施粥,无人领食。乱世流离中,蔡家的举措杯水车薪:即便施粥依旧,可讨粥的人却还止不住的凋零消散,衰亡病殁。几个月后,有位枭雄以一首流传千古的《蒿里行》来地描述这番境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蔡妩知道会有离乱是一回事,真正身临其境却仍心头犯堵:昨夜蔡威的满腔不平恐怕亦是对此的愤恨悲怨。
她身边郭嘉语带叹息:“时局不易,民生多艰。”
感慨完后才像发现蔡妩一般,扭头道:“昨晚歇的可好?”
蔡妩微低着头,声音发闷:“房里的东西还都是我走前的模样,没一丝变动。”
郭嘉了然。静了会儿才提醒:“回去吧。等会儿开饭找不着人,岳母大人该着急了。”
蔡妩抬头看着郭嘉,咬了咬唇,终于还是开口:“饭后咱们就回阳翟好不好?”
郭嘉一愣,眼睛闪了闪,一句“你不用顾虑我”原已到嘴边,可在看到蔡妩表情后又被他咽了回去。轻轻的点了点头,语气柔和说了个:“好。”
两人回去后,吃饭时,蔡妩把回阳翟的消息说了。蔡斌听完,在女儿女婿之间扫了一眼,点头同意。王氏则面露不舍:她姑娘和她近三年没见,在家呆了一晚就要走,这当娘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只是她到底还是明白人,知道出嫁的女儿到底算是郭家的人,不能再像当年膝下撒娇的小丫头一样只顾虑自己,很多事情考虑时,她得连带着想到自己夫君。女婿进了岳家府门,终究是客的身份。再说这番和乐团圆,看在刚除服的女婿眼里恐怕也会勾起一番别样滋味。
蔡妩他们离开颍阳时,蔡家人出门相送。蔡妩眼泪汪汪上了马车,边挥手跟家人告别,边拿帕子堵住嘴不让自己哭出来。车子启动前,小侄子蔡清终于不再怕生,主动叫了蔡妩一声姑母,到底招出了蔡妩的眼泪。蔡妩掩饰地放下帘子,掩着帕子低声呜咽。
车外郭嘉小意地劝慰几句后,毅然掷下马鞭,弃马上车。把蔡妩拢在怀里,轻缓地抚着蔡妩的发,任自己前襟尽湿。
----------------------------------------------------------------------------------------------------------------------
回到阳翟,蔡妩低落了两天,开始日子照过。
郭嘉则在到阳翟的第三天一早,带着抱着一摞东西的柏舟去了书院。
蔡妩送走郭嘉,眨眨眼,转了个身,领着杜若去了前厅。
这会儿不是月末,不是年关,账房那里不忙,家事上也有郭海。她只要露个面,点个卯在有人请示时吩咐几句就没什么其他可忙的了。
闲下来的蔡妩开始满是纠结,拿着丝绦给郭嘉的玉佩打条新络子。
打络子这种事,蔡妩一向不太擅长,却也没说让杜若帮忙,而是自己独立完成。也幸亏郭嘉是个不喜欢往身上挂零碎的。成婚之前,不止环佩、香囊不带,他连荷包都不挂。蔡妩先时还很纳闷,他这样要是出去喝酒买东西,谁给他付账?总不会是打白条吧?后来蔡妩才明白,郭嘉出门,十回里有八回得是柏舟跟着,随在他身后掏钱。剩下的两回,倒霉的不是荀彧就是戏志才。
而且郭嘉穿衣服还很随便。孝期的时候还好,郭嘉一身素服,端的是整洁板正,一丝不苟。但是出来孝期,这人穿衣就开始无拘无束了。他不止不带束袖,人家连外袍腰带都懒得系,汉服本就是宽袍广袖,加上郭嘉人又清瘦,这么打扮自带出一股疏狂不羁。只是这会儿还不是魏晋那个超脱、张扬的时代,这超前的穿法在家里晃荡晃荡无所谓,但问题是他有时候出门也这样。好几次,都是郭嘉前脚走,后脚蔡妩就得派人专门跑出去追着送腰带。开始蔡妩都快窘死了,可是看家里下人那副见惯不怪的模样,估计这事以前没少发生过,她婆母肯定也跟她现在一样过。
难怪她当年听说郭嘉名声不好,就这么不修边幅,他名声能好了才怪。这会儿你衣带上开一个扣都有夫子能跳出来说你不尊礼教,何况郭嘉这种“非主流”,绝对是挑战人家眼球的。蔡妩开始还会说说,后来见郭嘉自己乐意也就不再管了。以至于郭嘉这毛病到许都时也没改正,并且还变本加厉了:这爷基本不着官服,经常一身便装跑去司空府议事。结果被管风纪的陈群参了一回又一回,参到后来人自己都烦了,他这边还我行我素,照旧如初呢。
中午的时候,蔡妩的一个络子还是没打出形状来,一旁杜若终于看不下去,自己拿出针线簸箩,边补衣服,边陪着蔡妩耗时间。
蔡妩两眼发花的抬头,晃晃脑袋,才清醒一下。看着窗边的杜若,不由想起一个问题:因为府中守孝,耽误了杜若。杜若过年就二十岁,至今还没订亲。就算她说过一辈子不嫁,但她也不可能真就那么让她一辈子孤着。杜若于她,可不止普通丫环那么简单,十几年相处,她早当她是姐妹朋友般的存在。只是杜若聪明本分,严守着主仆界限,不曾逾越过一分。
“杜若,你可有心上人?”蔡妩放下络子,细瞧着杜若的脸色。
杜若穿针的手一抖,线就擦过针扣,跑到一边去了。抬头看着蔡妩,杜若笑了笑说道:“姑娘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蔡妩低垂着眸:“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和你家姑爷处的好,推己及人,就盼着你这未婚嫁的也能找到命中良人。”
杜若头一低:“姑娘今儿是糊涂了,净说些什么呢?”
蔡妩静静地看了杜若一会,缓缓开口:“杜若,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不曾只把你当做我的丫头。十三年光景,朝暮相处,其中情谊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明。杜若,我希望你过得好,过得幸福,过得踏实。……有些人、有些事,我们藏在心里,然后转身,继续自己的日子。”
杜若微微一颤,放下手中针线,抬头看着蔡妩,声音坚定:“姑娘,还记得杜若当年说过些什么吗?‘将来您出嫁治家用得着杜若,杜若就嫁了管事给姑娘做管家娘子;若是用不着,杜若就梳了头做姑姑,帮着姑娘照看小姑娘小姑爷!’现在杜若还是那句话,要是姑娘想拉拢哪位管事,跟杜若说,杜若愿意出嫁。”
“杜若!你说什么呢?”蔡妩听完不由情急,她倒是不知道她一句话能让杜若误会成这样,“我怎么可能把你随随便便就嫁出去?郭府的管事们是什么样姑且不说,光他们都有妻室这条在我这里就通不过。我怎么可能让你嫁出去做小?就是继室,我都嫌委屈了你。”
看着有些气呼呼的蔡妩,杜若露出一个柔和的笑,眨眨有些湿润的眼睛,声音微颤,语带感慨:“姑娘,有你这句话,杜若值了。”
蔡妩愣怔。
杜若却露出一种回忆的表情:“姑娘,还记得第一次见杜若时的情形吗?”
蔡妩迟疑地点点头,不明白杜若要说什么。
“姑娘没挨过饿吧?不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滋味。杜若知道,那感觉很难受,人眼睛会发晕,手也会止不住抖。姑娘也没挨过打,杜若挨过,在人牙子那里,挨过很多。说来,那天如果你没有选杜若,杜若接下来会去什么地方您知道吗?是楚馆。”杜若说着苍凉地笑笑,摸摸自己的脸:那是一张很出众的长相,鹅蛋脸,丹凤眼,鼻梁秀挺,眉梢上挑。
“在蔡府之前,杜若被挑了好多次。可没有人家愿意挑这样皮相的人做丫头。他们说这是不安于室,是狐媚相。把我养大的人牙子见此情形后,决定试最后一次,如果在蔡家还不行,就只有卖到青楼去给那些姑娘当丫鬟。”
“可您那时候挑中我了。还给了我名字,给我饭吃,不会打我,还教我识字。杜若很幸运,很知足,真的。那时候我就想:杜若这条命算是姑娘给赎的,就算哪天为了姑娘去死,杜若也心甘情愿。”
“杜若……”蔡妩张张口,走到杜若跟前,抱住她的肩膀,眼角湿润,故作轻松地说:“真是个傻姑娘,有事没事说什么死啊死的?姑娘挑中你,就是为了让你想东想西的吗?”
杜若赶紧低头,擦掉自己眼角的泪,冲蔡妩嗔笑了一下:“都是姑娘的错,平白无故说这些干什么?瞧把杜若眼泪都招出来了。”
蔡妩低头,沉默地看了杜若一会儿,最终在心里长叹一声:罢了,不管她怎么想的,既然她不愿意就随她去吧。就算她要做第二个冬梅姑姑,这府里也能养她一辈子。
这么想着,蔡妩拍拍杜若的肩膀,扭过头去,看向杜若的针线簸箩,有些生硬地转移话题:“咦,这是谁的衣裳?怎么是你补的?”
蔡妩好奇地睁了睁眼睛,说来蔡威已经很久没用这样跟她说过话了,她对蔡威这种茫然中带着迷惑说话方式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蔡妩到底还是个好姐姐,拍拍坐床看着蔡威问道:“是什么事?”
蔡威迟疑了下,像是在思考怎么开口。
蔡妩歪歪脑袋,也不催他,只安静地等着他发问。
总算蔡威没让她等太久,咬了下嘴唇,说道:
“二姊,你在知道自己许配给郭奉孝时……是什么想法?”
蔡妩眨眨眼:“怎么想到问这个了?”
蔡威微垂着头:“就是忽然很想知道。”
蔡妩瞧了蔡威一会儿,脸上泛起一丝暧昧的笑意:哟,她家弟弟真的长大了。
“什么想法?很难说,因为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娘说的‘许给郭家’其实是‘许给郭嘉’。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什么模样,不知道他性情如何。心里头很忐忑,很无措,也很迷茫。”
“所以你那时候大病一场?”
“那场病其实也不光是因为这个,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蔡威转过头,接口问道:“你是说管休哥的事?”
蔡妩愣愣,先点头,又摇头:“他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是对阿公和娘亲的气恼和自己的不甘。”
蔡威眨眨眼:“那你后来呢?后来怎么想的?逆来顺受?”
蔡妩呵笑一声,反问道:“你看二姊像那样的人吗?初知道时万分不愿,想过逃婚;后来年岁渐长,见得多,听得也多了,觉得逃婚终究不靠谱:我一介女流,就算逃婚出去,在这乱世里也立不住脚,说不好会是刚脱狼窝又入虎口。再以后……再以后二姊就知道他是谁了。先时确实被吓了一跳,是到后来才转过弯来的。现在看,嫁他或许是阿公替我做的最对的决定。”
蔡威垂眸苦笑了一下,声音轻轻道:“可阿公不是圣贤,不一定每个选择都是对的。”
蔡妩诧异扭头,盯着弟弟看了好一会儿,想起了自家阿公对儿女婚事的行为方式,不由恍然。
说来蔡斌也算精明。他们家对儿女婚事的操持很有一套:女儿都是很小时候就拴婚,连带着准女婿也是自小就被大人教育灌输说:你是有媳妇的人,你媳妇是XXX,将来把人家娶进门你得怎样怎样。对儿子的婚事则是很早物色,等到了十几岁才开始正式提上议程:物色好的姑娘合适,就去提亲;不合适,咱当啥也没有过,再去相看别家姑娘,反正当初没明确定下来过,不算悔婚。蔡平是如此,蔡威差不多到了年龄,估计也会如此。只是不知这次蔡斌看好的是哪位姑娘来做蔡家儿妇预备役。
“阿公给你物色的谁?”蔡妩直接开口。
蔡威一愣:“河东卫氏。卫成叔叔的幼女。”
蔡妩听完眼带疑惑:阿公不会是当年去己吾时就相看上人家姑娘了吧?他这到底什么习惯,怎么净走亲访友的时候相看女婿儿媳?不过说来卫成叔叔去世没两年,那姑娘该在孝期吧?阿公不可能这时候向人家提亲。
蔡威见蔡妩表情迷惑,凭着多年姐弟间默契解释道:“阿公没明说过。只是有次无意提起,被我听到。”
“所以你就留心,暗里派人查了这位姑娘?”
蔡威点头。
“你觉得怎么样?”
蔡威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名门闺秀,弱不胜衣。”
蔡妩张口失笑:“这算什么评价?名门闺秀不好吗?河东卫氏可是大族。就算卫成叔叔这样的旁支,也一样是许多人要高攀的。”
蔡威摇摇头:“齐大非偶。再说那姑娘长在深闺,一副不谙世事模样。而且还身娇多病,如弱柳扶风。这样的瓷娃娃我可不敢娶。”
蔡妩嗤笑一声,断下结论:“借口。你其实就是没看中人家。”
蔡威抿抿嘴:“就算是吧。我将来的夫人,不求能和我弓刀石马步箭,也不求能和我论兵法探时策,但好歹要知事独立有主见,不能像这菟丝花一样。”说完顿了顿,扭头看着蔡妩问道:“二姊,你觉得阿公这样做好吗?嫂子就算离家,姓的依旧是长社陈氏。我这个虽是旁支,却也是正统的河东卫氏。世家闺秀就真的这么好吗?一个耀眼灼目的姓氏真的那么重要吗?”
蔡妩垂眸思考了一会,斟酌着说道:“你现在可能还感受不到。但再下一代就可以了。你看清儿,他将来自报家门说母亲是长社陈氏,就意味着他身体里流一半世族的血。这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
蔡威眯眼冷笑一声:“世族的血?很高贵吗?也不见得吧?那位烧了东西宫的袁术大人可是四世三公的汝南望族,他聪明到哪儿去了?而且真要世家,为什么非得联姻,而不能开创颍阳蔡氏?”
蔡妩豁然抬头:她倒从来不知道一桩婚事能让蔡威想到这么多,而且心思也这么大。看来这个弟弟的成长比她想的要快的多。
蔡威回望着自家姐姐,手按着脖子:因为刚才说了一长串的话,嗓子又不舒服。只好压低声音:“想到这一点也不奇怪。二姊,明天你出门看看咱家粥棚境况就知道了。”
蔡妩不明所以,却很从善如流的点点头。
蔡威在跟二姊絮絮叨叨一通,心情舒坦后,告别蔡妩回房睡觉。
第二天蔡妩醒来,洗漱完毕,想起昨晚蔡威的话,径自出门去了自家粥棚。到时却见郭嘉也在那里,单手负后,静立门旁。想着粥棚目色深沉,一言不发。
蔡妩瞧瞧粥棚,也跟着神色黯然。垂首走到郭嘉身边,缓缓开口:“我出嫁那年,这里的队伍还能排到那边墙根;如今却已经不用排队,只余零散了。”
这就是当年施粥时她忧心过的事:有人施粥,无人领食。乱世流离中,蔡家的举措杯水车薪:即便施粥依旧,可讨粥的人却还止不住的凋零消散,衰亡病殁。几个月后,有位枭雄以一首流传千古的《蒿里行》来地描述这番境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蔡妩知道会有离乱是一回事,真正身临其境却仍心头犯堵:昨夜蔡威的满腔不平恐怕亦是对此的愤恨悲怨。
她身边郭嘉语带叹息:“时局不易,民生多艰。”
感慨完后才像发现蔡妩一般,扭头道:“昨晚歇的可好?”
蔡妩微低着头,声音发闷:“房里的东西还都是我走前的模样,没一丝变动。”
郭嘉了然。静了会儿才提醒:“回去吧。等会儿开饭找不着人,岳母大人该着急了。”
蔡妩抬头看着郭嘉,咬了咬唇,终于还是开口:“饭后咱们就回阳翟好不好?”
郭嘉一愣,眼睛闪了闪,一句“你不用顾虑我”原已到嘴边,可在看到蔡妩表情后又被他咽了回去。轻轻的点了点头,语气柔和说了个:“好。”
两人回去后,吃饭时,蔡妩把回阳翟的消息说了。蔡斌听完,在女儿女婿之间扫了一眼,点头同意。王氏则面露不舍:她姑娘和她近三年没见,在家呆了一晚就要走,这当娘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只是她到底还是明白人,知道出嫁的女儿到底算是郭家的人,不能再像当年膝下撒娇的小丫头一样只顾虑自己,很多事情考虑时,她得连带着想到自己夫君。女婿进了岳家府门,终究是客的身份。再说这番和乐团圆,看在刚除服的女婿眼里恐怕也会勾起一番别样滋味。
蔡妩他们离开颍阳时,蔡家人出门相送。蔡妩眼泪汪汪上了马车,边挥手跟家人告别,边拿帕子堵住嘴不让自己哭出来。车子启动前,小侄子蔡清终于不再怕生,主动叫了蔡妩一声姑母,到底招出了蔡妩的眼泪。蔡妩掩饰地放下帘子,掩着帕子低声呜咽。
车外郭嘉小意地劝慰几句后,毅然掷下马鞭,弃马上车。把蔡妩拢在怀里,轻缓地抚着蔡妩的发,任自己前襟尽湿。
----------------------------------------------------------------------------------------------------------------------
回到阳翟,蔡妩低落了两天,开始日子照过。
郭嘉则在到阳翟的第三天一早,带着抱着一摞东西的柏舟去了书院。
蔡妩送走郭嘉,眨眨眼,转了个身,领着杜若去了前厅。
这会儿不是月末,不是年关,账房那里不忙,家事上也有郭海。她只要露个面,点个卯在有人请示时吩咐几句就没什么其他可忙的了。
闲下来的蔡妩开始满是纠结,拿着丝绦给郭嘉的玉佩打条新络子。
打络子这种事,蔡妩一向不太擅长,却也没说让杜若帮忙,而是自己独立完成。也幸亏郭嘉是个不喜欢往身上挂零碎的。成婚之前,不止环佩、香囊不带,他连荷包都不挂。蔡妩先时还很纳闷,他这样要是出去喝酒买东西,谁给他付账?总不会是打白条吧?后来蔡妩才明白,郭嘉出门,十回里有八回得是柏舟跟着,随在他身后掏钱。剩下的两回,倒霉的不是荀彧就是戏志才。
而且郭嘉穿衣服还很随便。孝期的时候还好,郭嘉一身素服,端的是整洁板正,一丝不苟。但是出来孝期,这人穿衣就开始无拘无束了。他不止不带束袖,人家连外袍腰带都懒得系,汉服本就是宽袍广袖,加上郭嘉人又清瘦,这么打扮自带出一股疏狂不羁。只是这会儿还不是魏晋那个超脱、张扬的时代,这超前的穿法在家里晃荡晃荡无所谓,但问题是他有时候出门也这样。好几次,都是郭嘉前脚走,后脚蔡妩就得派人专门跑出去追着送腰带。开始蔡妩都快窘死了,可是看家里下人那副见惯不怪的模样,估计这事以前没少发生过,她婆母肯定也跟她现在一样过。
难怪她当年听说郭嘉名声不好,就这么不修边幅,他名声能好了才怪。这会儿你衣带上开一个扣都有夫子能跳出来说你不尊礼教,何况郭嘉这种“非主流”,绝对是挑战人家眼球的。蔡妩开始还会说说,后来见郭嘉自己乐意也就不再管了。以至于郭嘉这毛病到许都时也没改正,并且还变本加厉了:这爷基本不着官服,经常一身便装跑去司空府议事。结果被管风纪的陈群参了一回又一回,参到后来人自己都烦了,他这边还我行我素,照旧如初呢。
中午的时候,蔡妩的一个络子还是没打出形状来,一旁杜若终于看不下去,自己拿出针线簸箩,边补衣服,边陪着蔡妩耗时间。
蔡妩两眼发花的抬头,晃晃脑袋,才清醒一下。看着窗边的杜若,不由想起一个问题:因为府中守孝,耽误了杜若。杜若过年就二十岁,至今还没订亲。就算她说过一辈子不嫁,但她也不可能真就那么让她一辈子孤着。杜若于她,可不止普通丫环那么简单,十几年相处,她早当她是姐妹朋友般的存在。只是杜若聪明本分,严守着主仆界限,不曾逾越过一分。
“杜若,你可有心上人?”蔡妩放下络子,细瞧着杜若的脸色。
杜若穿针的手一抖,线就擦过针扣,跑到一边去了。抬头看着蔡妩,杜若笑了笑说道:“姑娘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蔡妩低垂着眸:“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和你家姑爷处的好,推己及人,就盼着你这未婚嫁的也能找到命中良人。”
杜若头一低:“姑娘今儿是糊涂了,净说些什么呢?”
蔡妩静静地看了杜若一会,缓缓开口:“杜若,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不曾只把你当做我的丫头。十三年光景,朝暮相处,其中情谊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明。杜若,我希望你过得好,过得幸福,过得踏实。……有些人、有些事,我们藏在心里,然后转身,继续自己的日子。”
杜若微微一颤,放下手中针线,抬头看着蔡妩,声音坚定:“姑娘,还记得杜若当年说过些什么吗?‘将来您出嫁治家用得着杜若,杜若就嫁了管事给姑娘做管家娘子;若是用不着,杜若就梳了头做姑姑,帮着姑娘照看小姑娘小姑爷!’现在杜若还是那句话,要是姑娘想拉拢哪位管事,跟杜若说,杜若愿意出嫁。”
“杜若!你说什么呢?”蔡妩听完不由情急,她倒是不知道她一句话能让杜若误会成这样,“我怎么可能把你随随便便就嫁出去?郭府的管事们是什么样姑且不说,光他们都有妻室这条在我这里就通不过。我怎么可能让你嫁出去做小?就是继室,我都嫌委屈了你。”
看着有些气呼呼的蔡妩,杜若露出一个柔和的笑,眨眨有些湿润的眼睛,声音微颤,语带感慨:“姑娘,有你这句话,杜若值了。”
蔡妩愣怔。
杜若却露出一种回忆的表情:“姑娘,还记得第一次见杜若时的情形吗?”
蔡妩迟疑地点点头,不明白杜若要说什么。
“姑娘没挨过饿吧?不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滋味。杜若知道,那感觉很难受,人眼睛会发晕,手也会止不住抖。姑娘也没挨过打,杜若挨过,在人牙子那里,挨过很多。说来,那天如果你没有选杜若,杜若接下来会去什么地方您知道吗?是楚馆。”杜若说着苍凉地笑笑,摸摸自己的脸:那是一张很出众的长相,鹅蛋脸,丹凤眼,鼻梁秀挺,眉梢上挑。
“在蔡府之前,杜若被挑了好多次。可没有人家愿意挑这样皮相的人做丫头。他们说这是不安于室,是狐媚相。把我养大的人牙子见此情形后,决定试最后一次,如果在蔡家还不行,就只有卖到青楼去给那些姑娘当丫鬟。”
“可您那时候挑中我了。还给了我名字,给我饭吃,不会打我,还教我识字。杜若很幸运,很知足,真的。那时候我就想:杜若这条命算是姑娘给赎的,就算哪天为了姑娘去死,杜若也心甘情愿。”
“杜若……”蔡妩张张口,走到杜若跟前,抱住她的肩膀,眼角湿润,故作轻松地说:“真是个傻姑娘,有事没事说什么死啊死的?姑娘挑中你,就是为了让你想东想西的吗?”
杜若赶紧低头,擦掉自己眼角的泪,冲蔡妩嗔笑了一下:“都是姑娘的错,平白无故说这些干什么?瞧把杜若眼泪都招出来了。”
蔡妩低头,沉默地看了杜若一会儿,最终在心里长叹一声:罢了,不管她怎么想的,既然她不愿意就随她去吧。就算她要做第二个冬梅姑姑,这府里也能养她一辈子。
这么想着,蔡妩拍拍杜若的肩膀,扭过头去,看向杜若的针线簸箩,有些生硬地转移话题:“咦,这是谁的衣裳?怎么是你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