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面桃花(二)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文字游戏最新章节!
半年,陶家庄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就渐渐从旁人的谈资中遗忘。直到清明节,陶家庄上山祭祖,三牲素酒、瓜果纸幡,祭品异常隆重。
邻庄百姓艳羡不已,更让他们妒火中烧的是,陶家庄百姓虽然一席宽大素衣,却掩饰不住微胖的身材,有几个女子更是面如圆盆,体态婀娜,远比那些一味长肉的寻常女子更是迷人。
祭祀队伍中,唯独一女,依然清瘦,紧随祭祀队伍,小心翼翼地低着头,一双桃花般灿烂的美目含着愁丝,眉间更是一抹化不开的哀怨。
“小清,走快点!你父亲若是在天有灵,知你这般不情不愿,岂不心寒!”族长板着泛着油光的胖脸,厉声呵斥。
小清美颈低垂,唯唯诺诺应是,紧走几步。
“众位父老乡亲,陶家庄几十年来,承蒙乡邻关照,陶某每每念及,唯有感激,并无芥蒂。日后还需多多往来,方显乡情真切。”族长抱拳与围观众人深深一揖,“小清,还不快将喜礼分与乡亲。”
小清如梦初醒,匆忙从拉货马车中捧出把把铜钱,杨天挥洒。金黄色的铜钱烁烁生辉着金黄色的阳光,也烁烁生辉着乡邻蜂拥而抢的眼光。
“陶庄主太客气了。”
“陶家庄郎才女貌,人杰地灵,深得吾辈敬仰。”
“就是就是,哎……别抢,这枚铜钱我先看见的。”
陶家庄众纷纷驻足,注视着蚂蚁搬争抢的民众,嘴角挂着一丝嘲讽。
“哈哈……一群污秽不堪的凡夫俗子……也罢也罢,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人群中走出一青衣男子,背负双手,扬长而去。
“痴子,天天写几首酸诗,就真把自己当诗人了?”
“他这是抢不到眼红。”
“估计心里在懊悔怎么不姓陶而姓崔吧?”
“你看他那个穷酸样儿。”
崔书生浑然不觉众人嘲笑,前行几步,蓦然回首,有意无意注视着小清……
目光温暖犀利,肆无忌惮地闯进小清封闭许久的心房。
前生千万次擦肩而过,换得今生一次心动回眸。
小清心头猛跳,清丽的俏脸白中透粉,如清明盛开的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书生高声吟唱,越走越远,却深深留在了小清依依不舍的眼眸。
自那以后——小清溪边洗衣,书生卧于青石,饮酒高歌;小清桑林采摘,书生骑牛吟诗,笛声悠扬;小清市集卖布,书生掏出几枚铜钱,将布匹尽数拿走。
“钱……钱……不够呢。”小清唯诺,脸红到脖子根。
“待我写出几首好诗,换钱还你。”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不想如你般玉洁女子,与俗人讨价还价,污了一身灵气。”
“我……我哪有什么灵气,我这么瘦,嫁不出去的。”小清似乎想起什么,眉宇间闪过一丝惊恐,匆匆收拾,疾步离去。
“你往左边看。”书生高喊,丝毫不顾集市百姓鄙夷的众生相。
小清依言望去,一只四脚朝天,捆于竹竿的肥猪,正“嗷嗷”叫着,挣扎于屠户铺前。
“噗嗤”,尖刀捅进肥猪脖子,鲜血迸溅。惨叫声愈发凄厉,几个壮汉死死摁住肥猪,屠户溅得满脸是血,对着猪脖子热腾腾喝了几口,“哈哈”笑着又是一刀。
肥猪叫声渐弱,嘴里涌着血沫,四肢抽搐,终于无声无息。
“胖有什么好?还不是为了满足俗人欲望。你们庄人都胖了,唯独你清秀依然,与众不同……”
书生还未说完,小清眼睛瞪得滚圆,瞳孔里映着任由屠夫开膛破肚,剜出血淋淋心肝,拽出一大坨臭气熏天大肠的死猪,惊恐地后退,哆哆嗦嗦重复着:“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不要胖……我不要胖……”
“痴子,别做白日梦了。陶家庄再穷的人家,都能买十栋你那间破屋。”
“呵呵……把人家小娘子吓着了吧?”
小青早已消失在市集拥挤人群,书生久立不语,盯着小清远去的方向。直到黄昏落日,市集百姓纷纷散去,书生拖着长长身影,缓缓而归。
是夜,月朗星稀,春风微凉,缓缓推着一丛乌云,阴影了陶家庄。
庄民早已入睡,几声犬吠倒显得春夜更是寂静。庄南孤零零地小院门前,站着一位负手而立的书生,如有所思地盯着虚掩的窗棂。
许是受了白天杀猪场景的惊吓,小清睡得很不踏实,梦里全是浑身浴血的人们,用尖利的钢刀剖开肚子,捧出冒着热气、“滴答”着鲜血的内脏,送到小清嘴边:“吃吧,吃吧……”
“不要!”小清梦中惊醒,贴身小衫早被冷汗浸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她探手摸出火烛,点亮油灯,裹着被子蜷缩在床角。忽闪的影子映在墙壁,如同一个个恶鬼,随时会从墙壁里走出,捧给她沾满人血的内脏。
“阿爹,你要是活着,该有多好。”两行清泪,顺着小清玉笋般洁白的脸颊,滴落。
“小清姑娘,你没事吧?”
屋外,书生的声音。此时,无异于天籁之声。
月下,两人,隔院相望。
“你真爱我,可愿娶我?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宠我如初见,疼我如初识?”
书生浑身一震,眼神中透出炙热的目光。许久,方才一字一顿:“我!愿!意!”
一个人的生活,很累。尤其在这处藏着许多秘密的村庄。
是该找个人依靠了。
小清,推开院门,软软靠在书生怀里,仰起头,两唇,触碰。
乌云悄悄散去,如此温暖的场景,怎可让皎洁的月色不散布人间?
“不行!绝对不行!”族长怒不可遏,把手中茶盏摔得粉碎,“陶家庄择婿,历来由家族讨论商议,怎可擅作主张,私定终身!”
“族长,小清心意已决,况且崔郎愿入赘庄内,改姓陶。”小清一改往日卑微,与族长四目相对,几乎能碰撞出火花。
族长恶狠狠瞪着崔书生,如同饥饿许久的野狼观察着即将捕杀的猎物:“你父母呢?”
“双亡。”
“家中可还有亲眷?”
“孤身。”
“呵呵,你可知道,陶家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
“我这不就在陶家庄祠堂么?”
书生甩开折扇,微微一笑。
“你!”族长一时语塞。
“为了庄族,我信守承诺,从未言语有失。此次,只求族长恩肯。”小清抿着嘴唇,微微扬起的下巴挑起倔强的锋芒。
族长脸色忽白忽赤,长叹一声:“也罢!小清母亲走得早,父亲去年遭了老山塌方。唉……也是可怜。这门婚事,我代小清过世父母,允了。”
书生躬身长揖:“谢族长。我定待小清好。还望族长赐予姓名。”
“此事等族中长老商议再定。”族长挥挥手,走出祠堂,几名族人尾随而出,油光满面的胖脸没有丝毫喜悦,被阳光映得阴森惨白。
“小清,记住!你姓陶!”
“小清始终不敢忘记。”两颗滚圆的泪珠,于小清低头时,跌落青砖,瞬间消逝,只留两汪水痕。
“陶家庄……陶家庄……”书生抬头端详着祠堂刻着陶姓一族的灵牌,喃喃自语。
没人看到,他的眼中,也流出两行泪水。
婚礼定于当月十五,正值桃花盛开,取“花好月圆”之意,讨个好彩头。
虽说陶家庄百姓对崔书生入赘很排斥,喜事来临,也少不得做个样子,喜钱喜礼堆了满院,倒也显出陶家庄的阔绰。
崔书生无亲眷,由族中长老陪伴于祠堂,也是入赘的习俗。小清一袭红装,粉面皎白,更像一株冉冉盛开的桃花。就待吉时来临,吹手们奏响喜乐,罩上红盖头,坐着四抬喜轿,等待崔书生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娶。
即将为人妻,未来几十年相伴,少女出嫁的心思,总是羞涩夹杂期待,百味陈杂。想起郎君平时的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小清粉面一红:“婚后一定要好好侍奉崔郎,陪他挑灯夜读,研墨煎茶,待崔郎考取功名,立刻离开陶家庄。”
想到这里,那件事,又从脑海里冷不丁冒了出来,小清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再看身旁说着俏皮话,日益肥胖的闺中玩伴、伴婆喜嫂,胃里直冒酸水。
崔书生坐于祠堂,亲自为长老们煮水泡茶,态度恭谨。长老们顿觉脸面有光,对崔书生的隔阂少了几分,有说有笑着陶家庄逸闻趣事。
喜宴布置在陶家庄拜神祭祀的场院,数十张桌子座无虚席,厨子由崔书生从外地请来,手艺极佳。荤素佳肴流水般端上,酒香透过瓶子馋的宾客直流口水。未等新人赶到,大快朵颐,边吃边喝,看着伶人表演戏曲。
伶人是崔书生从长安请来,据说只为宫廷贵族表演,千金难请。崔书生动用了同窗好友,负责朝中礼乐高官的关系。这一消息传出,陶家庄更对崔书生刮目相看,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趋炎附势”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伶人自古以来,多为达官皇族养于家中的戏子,逢年过节,款待宾客,或歌或舞,添几分情趣。更有些貌美女伶,被宾客相中,当晚侍奉赠送,也是常事,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直至民国,戏子依然与“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叫街、卖糖”共同纳入“下九流”。
自唐朝始,唐玄宗酷爱歌舞诗词,才情横溢,尝尝扮成伶人即兴表演,与宠爱妃子杨玉环琴瑟和鸣,伶人地位才有所提高。然而也不过是更高级的权贵玩物罢了。
故此,伶人世代拜奉唐玄宗为祖师爷,一是感谢此行业得以名正言顺;二是多少有些“戏子地位低,可是我们祖上是唐朝皇帝”的得志心态。
据说,这次伶人表演的是唐玄宗最是喜爱的“贵妃醉酒”,更让陶家庄百姓期待不已。
羌笛响起,丝竹绵绵,演出开始了。
然而,陶家庄百姓,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看到的是,六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半年,陶家庄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就渐渐从旁人的谈资中遗忘。直到清明节,陶家庄上山祭祖,三牲素酒、瓜果纸幡,祭品异常隆重。
邻庄百姓艳羡不已,更让他们妒火中烧的是,陶家庄百姓虽然一席宽大素衣,却掩饰不住微胖的身材,有几个女子更是面如圆盆,体态婀娜,远比那些一味长肉的寻常女子更是迷人。
祭祀队伍中,唯独一女,依然清瘦,紧随祭祀队伍,小心翼翼地低着头,一双桃花般灿烂的美目含着愁丝,眉间更是一抹化不开的哀怨。
“小清,走快点!你父亲若是在天有灵,知你这般不情不愿,岂不心寒!”族长板着泛着油光的胖脸,厉声呵斥。
小清美颈低垂,唯唯诺诺应是,紧走几步。
“众位父老乡亲,陶家庄几十年来,承蒙乡邻关照,陶某每每念及,唯有感激,并无芥蒂。日后还需多多往来,方显乡情真切。”族长抱拳与围观众人深深一揖,“小清,还不快将喜礼分与乡亲。”
小清如梦初醒,匆忙从拉货马车中捧出把把铜钱,杨天挥洒。金黄色的铜钱烁烁生辉着金黄色的阳光,也烁烁生辉着乡邻蜂拥而抢的眼光。
“陶庄主太客气了。”
“陶家庄郎才女貌,人杰地灵,深得吾辈敬仰。”
“就是就是,哎……别抢,这枚铜钱我先看见的。”
陶家庄众纷纷驻足,注视着蚂蚁搬争抢的民众,嘴角挂着一丝嘲讽。
“哈哈……一群污秽不堪的凡夫俗子……也罢也罢,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人群中走出一青衣男子,背负双手,扬长而去。
“痴子,天天写几首酸诗,就真把自己当诗人了?”
“他这是抢不到眼红。”
“估计心里在懊悔怎么不姓陶而姓崔吧?”
“你看他那个穷酸样儿。”
崔书生浑然不觉众人嘲笑,前行几步,蓦然回首,有意无意注视着小清……
目光温暖犀利,肆无忌惮地闯进小清封闭许久的心房。
前生千万次擦肩而过,换得今生一次心动回眸。
小清心头猛跳,清丽的俏脸白中透粉,如清明盛开的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书生高声吟唱,越走越远,却深深留在了小清依依不舍的眼眸。
自那以后——小清溪边洗衣,书生卧于青石,饮酒高歌;小清桑林采摘,书生骑牛吟诗,笛声悠扬;小清市集卖布,书生掏出几枚铜钱,将布匹尽数拿走。
“钱……钱……不够呢。”小清唯诺,脸红到脖子根。
“待我写出几首好诗,换钱还你。”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不想如你般玉洁女子,与俗人讨价还价,污了一身灵气。”
“我……我哪有什么灵气,我这么瘦,嫁不出去的。”小清似乎想起什么,眉宇间闪过一丝惊恐,匆匆收拾,疾步离去。
“你往左边看。”书生高喊,丝毫不顾集市百姓鄙夷的众生相。
小清依言望去,一只四脚朝天,捆于竹竿的肥猪,正“嗷嗷”叫着,挣扎于屠户铺前。
“噗嗤”,尖刀捅进肥猪脖子,鲜血迸溅。惨叫声愈发凄厉,几个壮汉死死摁住肥猪,屠户溅得满脸是血,对着猪脖子热腾腾喝了几口,“哈哈”笑着又是一刀。
肥猪叫声渐弱,嘴里涌着血沫,四肢抽搐,终于无声无息。
“胖有什么好?还不是为了满足俗人欲望。你们庄人都胖了,唯独你清秀依然,与众不同……”
书生还未说完,小清眼睛瞪得滚圆,瞳孔里映着任由屠夫开膛破肚,剜出血淋淋心肝,拽出一大坨臭气熏天大肠的死猪,惊恐地后退,哆哆嗦嗦重复着:“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不要胖……我不要胖……”
“痴子,别做白日梦了。陶家庄再穷的人家,都能买十栋你那间破屋。”
“呵呵……把人家小娘子吓着了吧?”
小青早已消失在市集拥挤人群,书生久立不语,盯着小清远去的方向。直到黄昏落日,市集百姓纷纷散去,书生拖着长长身影,缓缓而归。
是夜,月朗星稀,春风微凉,缓缓推着一丛乌云,阴影了陶家庄。
庄民早已入睡,几声犬吠倒显得春夜更是寂静。庄南孤零零地小院门前,站着一位负手而立的书生,如有所思地盯着虚掩的窗棂。
许是受了白天杀猪场景的惊吓,小清睡得很不踏实,梦里全是浑身浴血的人们,用尖利的钢刀剖开肚子,捧出冒着热气、“滴答”着鲜血的内脏,送到小清嘴边:“吃吧,吃吧……”
“不要!”小清梦中惊醒,贴身小衫早被冷汗浸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她探手摸出火烛,点亮油灯,裹着被子蜷缩在床角。忽闪的影子映在墙壁,如同一个个恶鬼,随时会从墙壁里走出,捧给她沾满人血的内脏。
“阿爹,你要是活着,该有多好。”两行清泪,顺着小清玉笋般洁白的脸颊,滴落。
“小清姑娘,你没事吧?”
屋外,书生的声音。此时,无异于天籁之声。
月下,两人,隔院相望。
“你真爱我,可愿娶我?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宠我如初见,疼我如初识?”
书生浑身一震,眼神中透出炙热的目光。许久,方才一字一顿:“我!愿!意!”
一个人的生活,很累。尤其在这处藏着许多秘密的村庄。
是该找个人依靠了。
小清,推开院门,软软靠在书生怀里,仰起头,两唇,触碰。
乌云悄悄散去,如此温暖的场景,怎可让皎洁的月色不散布人间?
“不行!绝对不行!”族长怒不可遏,把手中茶盏摔得粉碎,“陶家庄择婿,历来由家族讨论商议,怎可擅作主张,私定终身!”
“族长,小清心意已决,况且崔郎愿入赘庄内,改姓陶。”小清一改往日卑微,与族长四目相对,几乎能碰撞出火花。
族长恶狠狠瞪着崔书生,如同饥饿许久的野狼观察着即将捕杀的猎物:“你父母呢?”
“双亡。”
“家中可还有亲眷?”
“孤身。”
“呵呵,你可知道,陶家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
“我这不就在陶家庄祠堂么?”
书生甩开折扇,微微一笑。
“你!”族长一时语塞。
“为了庄族,我信守承诺,从未言语有失。此次,只求族长恩肯。”小清抿着嘴唇,微微扬起的下巴挑起倔强的锋芒。
族长脸色忽白忽赤,长叹一声:“也罢!小清母亲走得早,父亲去年遭了老山塌方。唉……也是可怜。这门婚事,我代小清过世父母,允了。”
书生躬身长揖:“谢族长。我定待小清好。还望族长赐予姓名。”
“此事等族中长老商议再定。”族长挥挥手,走出祠堂,几名族人尾随而出,油光满面的胖脸没有丝毫喜悦,被阳光映得阴森惨白。
“小清,记住!你姓陶!”
“小清始终不敢忘记。”两颗滚圆的泪珠,于小清低头时,跌落青砖,瞬间消逝,只留两汪水痕。
“陶家庄……陶家庄……”书生抬头端详着祠堂刻着陶姓一族的灵牌,喃喃自语。
没人看到,他的眼中,也流出两行泪水。
婚礼定于当月十五,正值桃花盛开,取“花好月圆”之意,讨个好彩头。
虽说陶家庄百姓对崔书生入赘很排斥,喜事来临,也少不得做个样子,喜钱喜礼堆了满院,倒也显出陶家庄的阔绰。
崔书生无亲眷,由族中长老陪伴于祠堂,也是入赘的习俗。小清一袭红装,粉面皎白,更像一株冉冉盛开的桃花。就待吉时来临,吹手们奏响喜乐,罩上红盖头,坐着四抬喜轿,等待崔书生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娶。
即将为人妻,未来几十年相伴,少女出嫁的心思,总是羞涩夹杂期待,百味陈杂。想起郎君平时的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小清粉面一红:“婚后一定要好好侍奉崔郎,陪他挑灯夜读,研墨煎茶,待崔郎考取功名,立刻离开陶家庄。”
想到这里,那件事,又从脑海里冷不丁冒了出来,小清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再看身旁说着俏皮话,日益肥胖的闺中玩伴、伴婆喜嫂,胃里直冒酸水。
崔书生坐于祠堂,亲自为长老们煮水泡茶,态度恭谨。长老们顿觉脸面有光,对崔书生的隔阂少了几分,有说有笑着陶家庄逸闻趣事。
喜宴布置在陶家庄拜神祭祀的场院,数十张桌子座无虚席,厨子由崔书生从外地请来,手艺极佳。荤素佳肴流水般端上,酒香透过瓶子馋的宾客直流口水。未等新人赶到,大快朵颐,边吃边喝,看着伶人表演戏曲。
伶人是崔书生从长安请来,据说只为宫廷贵族表演,千金难请。崔书生动用了同窗好友,负责朝中礼乐高官的关系。这一消息传出,陶家庄更对崔书生刮目相看,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趋炎附势”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伶人自古以来,多为达官皇族养于家中的戏子,逢年过节,款待宾客,或歌或舞,添几分情趣。更有些貌美女伶,被宾客相中,当晚侍奉赠送,也是常事,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直至民国,戏子依然与“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叫街、卖糖”共同纳入“下九流”。
自唐朝始,唐玄宗酷爱歌舞诗词,才情横溢,尝尝扮成伶人即兴表演,与宠爱妃子杨玉环琴瑟和鸣,伶人地位才有所提高。然而也不过是更高级的权贵玩物罢了。
故此,伶人世代拜奉唐玄宗为祖师爷,一是感谢此行业得以名正言顺;二是多少有些“戏子地位低,可是我们祖上是唐朝皇帝”的得志心态。
据说,这次伶人表演的是唐玄宗最是喜爱的“贵妃醉酒”,更让陶家庄百姓期待不已。
羌笛响起,丝竹绵绵,演出开始了。
然而,陶家庄百姓,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看到的是,六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