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遇到匈奴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我家个个是皇帝最新章节!
史瑶的手抖了一下, 险些把怀里的小胖娃扔出去, “四郎,四郎, 四郎……”
“大兄……阿兄……”四郎望着越来越远的两人, 流着眼泪喊个不停,乞求两人能停下来,不要走了。
大郎和三郎相视一眼。三郎苦笑, “别管他,哭累就不哭了。”扬起马鞭, 一声驾, 跑到最前面和卫青并行。大郎长叹一口气, 跟了上去。
四郎顿时使出吃奶的力气,“哇”一声,吓得走过来哄她的皇后踉跄了一下。两个大孙子消失不见,有些难受, 眼角湿润的刘彻生生把眼泪憋回去, “四郎,不准哭了。”
“哇啊……”四郎扯开喉咙痛哭。
刘彻呼吸骤停,高声道:“四郎,没听到朕说的话?不准再哭!。”
四郎扭头看他一眼, 满脸泪水的小脸上尽是, 我就哭, 我就哭。
刘彻头痛, “再哭朕揍你。”
“大兄, 阿兄,大兄……”四郎哭着挣扎着要下去。
猝不及防的史瑶险些脱手,太子连忙抱走四郎,朝他屁股上一巴掌,“来的路上大郎怎么和你说的,四郎是个乖孩子,乖孩子从不哭,你忘了?”
“我不是乖孩子!”四郎大声道。
太子:“坏孩子也不准哭。”
“我不是孩子。”四郎理直气壮地说。
刘彻生气道:“太子,把他放地上,让他哭个够,我们回宫。”
“父皇先回去,儿臣过会儿再回去。”太子道。
刘彻:“把他放地上,朕看他能哭多久。”
太子张嘴想解释,又担心刘彻不信,就把四郎放在地上。四郎双脚沾地,拔腿就跑。太子看向刘彻,看到了吗?
刘彻瞥他一眼转向四郎,认为四郎跑一会儿会停下来。四郎迈着小短腿一直跑,眼看追上去,刘彻连忙令二郎乘车追他。
“昨天知道大郎和三郎今天走就嗷嗷哭,儿臣一直担心他今天哭个不停,先前忍住没哭,儿臣挺意外。”太子等二郎走远才说,“父皇刚刚别数落他,四郎最多哭一会儿就不哭了。”
刘彻望着二郎跳下车抱四郎,四郎小腿乱蹬,有些心虚,“朕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知道离别。”
“他聪明着呢。”太子道。
刘彻信了,也明白三个大孙子为何那么疼四郎,小孩子可人疼,“吾先回去。”
“儿臣恭送父皇。”太子转身拱手道。
刘彻上车,皇后也跟着上去。待四郎回来,帝后二人已走远。太子抱着四郎,“我们去东市好不好?”
四郎瞥太子一眼,低声抽噎。史瑶拿着汗巾给他擦擦眼泪,“还没哭累吗?”
哭声戛然而止。四郎睁大红红的眼睛,不敢相信此话是他母亲说出的。他好难过,母亲不说哄哄他,还问他累不累?
太子险些笑出声,“累了。四郎别哭了。”
四郎是累了,只是还想哭。看到史瑶面无表情,好像还想生气,四郎瘪瘪嘴,趴在太子肩膀上,给史瑶搁后脑勺。
小孩今天起得早,来的路上没把他哄睡着,太子感觉他也该困了,拍拍小孩的背,回去的时候让驭手走慢点。果不其然,还没进城四郎就睡着了。
回到长秋殿,太子叫二郎和四郎一起睡。
二郎:“孩儿不困。”
“不困也去睡会儿。”史瑶道,“我和你父亲担心四郎醒来想到大郎和三郎走了,又扯开喉咙哭。你在他身边会好一点。”
说到大郎和三郎,二郎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去睡觉也没心思做什么,干脆去偏殿陪四郎。
昨天晚上兄弟四人睡着时已将近子时,平时二郎亥时就睡了,卯时两刻才会醒,比往常少睡一个多时辰,说不困的人躺在四郎身边还没一刻就睡着了。
大军开拔之前,刘彻曾和卫青讲先到张掖稍事休整再北上。卫青当时答应,心中有别的想法。走到一半停下来吃饭时,卫青同大郎说不到张掖,离张掖还有四百里的时候往北走。
三郎不解:“为何不去张掖?”
“这次急行军,也难保有匈奴听到风声。我担心匈奴使人到张掖附近打探我们行踪。”卫青道,“匈奴得知是我领兵,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张掖、酒泉附近。”
大郎扭头看着卫青,“舅公担心匈奴逃走。”
“舅公是匈奴的克星,此行又带两万骑兵,匈奴看到了逃也正常。”三郎道,“他们不会往东躲吧?”
卫青:“辽东有屯有重兵,长城北边有燕王的军队,草原还有几万罪犯在那边挖煤,他们往东去,咱们在后面追,到那时只会被团团围住。”
“他们有可能往北吗?”三郎问道。
历史上明年开春李广利领兵出征,李陵押运辎重在浚稽山遇到匈奴主力八万,最后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
往远了说有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往近了讲有赵破奴不降凶多吉少,降了高官厚禄,赵破奴也没降。三郎和虎贲军一众训练将近一年,和李陵说过几次话,知道其还算勇猛,也看不上李陵。这次出兵刘彻让三郎从虎贲军中选一些人,三郎知道李陵也在其中,干脆连一个也没选。
三郎清楚这段历史也是因为李陵投降,现在不能确定匈奴主力此时在不在浚稽山。领兵的人变了,匈奴也有可能逃到别的地方,三郎也就没提浚稽山,打算听听卫青怎么说。
卫青:“有可能往北,不会太北,北方已下大雪。匈奴龙城以北的地方,哈口气都能凝成冰,匈奴不会去那边过冬。我刚才说咱们不到张掖,也是担心匈奴往东移一点,咱们从张掖北上扑个空。”
“舅公的意思我们先拐到草原上,然后一点点向西推进?”大郎道。
卫青笑了,“我是这样打算。不过,是我先带主力到草原上,使人往北往东打探,那边没有匈奴的踪迹,我们再往西,也正好等等你们。”
“祖父不知道我们半道上拐去草原,后续粮草运到张掖找不到我们,有可能面临断粮。”不按照原定路线走,三郎担心现在带的粮草撑不到找到匈奴主力。
卫青从怀里到处一张羊皮纸,摊开给两人看:“三郎有所不知,每年冬天匈奴会在这几个地方过冬。找不到匈奴主力,我们先——”
“先抢匈奴百姓的牛羊。”大郎接道。
卫青点点头:“天越来越冷,牛羊宰了可放十天半个月,撑二十天足够张掖的粮草运过来。”
“找到匈奴主力,更不用担心无粮。”三郎接道。
如果没有找到过冬的匈奴百姓,或者前去张掖要粮的人路上出了意外,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有可能饿死在草原上。
三郎不信卫青没想到这点,他却敢这样做,三郎心里没底,又忍不住佩服卫青艺高人胆大,“舅公,我这里也有半张图。”话音落下,大郎从他的靴内侧掏出一张羊皮,“比舅公的地图多一点,画到浚稽山以及西域诸国,不知我们画的对不对。”
上辈子三郎曾令底下官员绘制一张全国地图,该地图历经十年,绘制成后三郎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可以说对每一寸山河都熟稔于心。画的对不对?真是三郎谦虚。
卫青拿起来仔仔细细看一遍,找到错误,“这里不是草原,我十多年前经过此地是湖泊。”
大郎看向三郎,你画错了?
三郎没理大郎,又问,“还有呢?”
“这里是个小山,不是大山。”卫青又指一处,“这里不是沙漠,也是草原。其他地方和我知道的好像差不多。三郎,这张图谁给你的?”
三郎:“舅公先别问谁给我的,这张图能不能用?”
“当然可以。”卫青道,“画图之人连去往西域的路都——三郎,此图是霍光给你的?”
三郎很是意外,“舅公如何猜到是他?”
“霍光小时候在去病身边呆好些年,在去西域之前他从未领过兵,也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卫青道。
三郎:“不是霍光画的。西域这些小国有多大,往那些小国去有几条路是我问的霍光。”
“原来如此。”卫青道,“我刚才说北方下雪,这一块此时应该下大雪了。”用手在羊皮上画一条线。
这一点三郎也知道,只是先前没想到,毕竟他这边还不冷。正想说什么,听到一阵脚步声,三郎收起地图递给卫青,“我这里还有一份。”
卫青:“我的这个给你。”没容三郎开口,又说,“我不看也能重新画一张。”
“多谢舅公。”三郎话音落下,门帘被掀开。三郎看过去,见来人端着两个盆,后面还跟着两个人,“舅公,先吃饭。”
饭后,卫青去休息,大郎和三郎回到他们帐篷里,大郎就小声问,“地图怎么错了?”
“沧海桑田啊,大兄。”三郎道,“我那时候大汉皇宫都埋地下了。”
大郎:“是我没想到。刚才舅公说我们不去张掖,你为何不阻止?”
“论修河,我不如你,论治国你不如我,论领兵打仗我们都不如舅公。”三郎笑着调侃大郎,“论对匈奴的了解,你我也不如舅公。”
大郎朝他胸口一拳,“母亲可是说过,我修的河,你们没少用。”
“我没说我没用过啊。”三郎道,“再说了,找不到匈奴主力也没关系,大不了拐到酒泉。我现在就担心和匈奴主力迎面碰上。”
大郎:“我们有火/药。”
“火/药一出,惊着匈奴的马,也会惊着咱们的马。”三郎道,“我想的是舅公在前我们在后,两边夹击匈奴。”
大郎:“你觉得可能吗?指不定是我们在前直面匈奴,舅公被匈奴甩到后方。”
“你快别说了。”三郎眉心一跳,“咱们现在还是运粮官呢。”
大郎轻咳一声,有些心虚,“我又不是乌鸦。”
“但愿不是。”三郎道,“我去洗脸洗脚,你去不去?”
大郎想说,让人把水端进来,一看三郎出去,怕三郎又说他,大郎跟着出去。
又走五日,卫青令人带够七天吃的粮食,带着一万七千人先走一步。三郎和大郎他们按照之前速度,照着卫青画的线路行军。
六天后,卫青和大郎一行在草原上碰到。卫青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又过两日,几名探子回来向卫青禀告,往东三百里和往北三百里有发现马粪,但马粪早干透了。
卫青顿时确定是匈奴从定襄一路往西北,去张掖、酒泉杀人掠物时留下的,立刻令火头军做饭,饭后就往西推进。
行了八日,路上遇到不少马粪,卫青怀疑匈奴在西边,而此时粮草快没了,卫青便对三郎说,“我想带一万五千人先走一步。”
“舅公尽管去吧。”三郎道,“舅公劫到匈奴的牛羊就给我们来一封信。海东青虽然对这里不熟,但它对同伴很熟,能找到这边。”
大郎:“舅公带两只走。带一只走,我们给舅公回信时,舅公那边没有鹰,我们这边的鹰不一定能找到舅公。”
“另一只不是给你们父亲写信用的?”卫青问。
大郎:“我们没事,晚点写信也没关系。”
卫青想一下,“再过三天无论有没有找到匈奴百姓,我都会停下来休息半天,到那时我会给你们写信,试试鹰能不能找到你们。”
“舅公考虑的周到。”三郎没意见。
三天后,鹰飞回来。一直不信鹰也能传信的将士们惊了。得知卫青写信的时候是一个时辰前,除了三郎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卫青走了三天,鹰一个时辰飞回来?嫌鹰每天吃肉的一些人也把三郎的鹰当成宝贝。有人便忍不住说,有飞的这么快的鹰,哪怕他们被匈奴主力围住,也能撑到卫青回来。
三郎一听这话就头疼,叱责对方别乱讲。
说话的人和大郎一样,说他随口一说。然而,两天后的晌午,北风呼呼刮个不停,大郎一行坐下吃饭时,刚坐到地上感觉地在动。
大郎浑身一震,看向三郎,“不会,不会是真的吧?”
“你说呢?!”三郎扔下碗。同样感觉到地动的将士慌忙穿上甲胄。
大郎脸色骤变,“现在怎么办?”
“赶紧给舅公写信,幸亏舅公往回赶了。”三郎瞪一眼大郎,就吩咐道,“所有人听令,投石机在前,弩和弓在中,骑兵在后。”
“三公子——”
三郎从兜里拿出一个东西,面无表情道:“听不听?”
“虎符?!”众人大惊。
三郎:“舅公给我的,都快点。”随手招来两人,“你们去看看匈奴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喏!”先被遇到匈奴吓着,后又被虎符惊着的两名中护军慌忙跳上马,一个往北一个往西。
片刻,往西的中护军回来,“启禀三公子,匈奴从西南方向来的,极有可能是发现大将军,绕过大将军打算往东北逃。”
大郎放开鹰,就问:“有多少人?”
“乌压压一片,少数也得有两万人。”
三郎:“两万人,还好,还好。”
“还好?!”众人大惊。
三郎:“真是两万人,我们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三公子,我们不足七千人。”其中一千多还是医者、驭手和火头军。”
三郎:“我说还好就还好,准备迎战。大兄,我去前面,你在后面教他们用弩。”
几名将军还想说什么,看到三郎的虎符,又见三郎一脸稚气,咬咬牙,觉得三郎儿戏,又不想让三郎误会他们怕匈奴,纷纷抽出刀剑准备应战。
药包刚刚拿出来,三郎就看到远处出现一片黑影。三郎转身对大郎喊,“匈奴离我们十丈远放弩,再靠近时放箭,匈奴停下来,我们就放药包。”
史瑶的手抖了一下, 险些把怀里的小胖娃扔出去, “四郎,四郎, 四郎……”
“大兄……阿兄……”四郎望着越来越远的两人, 流着眼泪喊个不停,乞求两人能停下来,不要走了。
大郎和三郎相视一眼。三郎苦笑, “别管他,哭累就不哭了。”扬起马鞭, 一声驾, 跑到最前面和卫青并行。大郎长叹一口气, 跟了上去。
四郎顿时使出吃奶的力气,“哇”一声,吓得走过来哄她的皇后踉跄了一下。两个大孙子消失不见,有些难受, 眼角湿润的刘彻生生把眼泪憋回去, “四郎,不准哭了。”
“哇啊……”四郎扯开喉咙痛哭。
刘彻呼吸骤停,高声道:“四郎,没听到朕说的话?不准再哭!。”
四郎扭头看他一眼, 满脸泪水的小脸上尽是, 我就哭, 我就哭。
刘彻头痛, “再哭朕揍你。”
“大兄, 阿兄,大兄……”四郎哭着挣扎着要下去。
猝不及防的史瑶险些脱手,太子连忙抱走四郎,朝他屁股上一巴掌,“来的路上大郎怎么和你说的,四郎是个乖孩子,乖孩子从不哭,你忘了?”
“我不是乖孩子!”四郎大声道。
太子:“坏孩子也不准哭。”
“我不是孩子。”四郎理直气壮地说。
刘彻生气道:“太子,把他放地上,让他哭个够,我们回宫。”
“父皇先回去,儿臣过会儿再回去。”太子道。
刘彻:“把他放地上,朕看他能哭多久。”
太子张嘴想解释,又担心刘彻不信,就把四郎放在地上。四郎双脚沾地,拔腿就跑。太子看向刘彻,看到了吗?
刘彻瞥他一眼转向四郎,认为四郎跑一会儿会停下来。四郎迈着小短腿一直跑,眼看追上去,刘彻连忙令二郎乘车追他。
“昨天知道大郎和三郎今天走就嗷嗷哭,儿臣一直担心他今天哭个不停,先前忍住没哭,儿臣挺意外。”太子等二郎走远才说,“父皇刚刚别数落他,四郎最多哭一会儿就不哭了。”
刘彻望着二郎跳下车抱四郎,四郎小腿乱蹬,有些心虚,“朕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知道离别。”
“他聪明着呢。”太子道。
刘彻信了,也明白三个大孙子为何那么疼四郎,小孩子可人疼,“吾先回去。”
“儿臣恭送父皇。”太子转身拱手道。
刘彻上车,皇后也跟着上去。待四郎回来,帝后二人已走远。太子抱着四郎,“我们去东市好不好?”
四郎瞥太子一眼,低声抽噎。史瑶拿着汗巾给他擦擦眼泪,“还没哭累吗?”
哭声戛然而止。四郎睁大红红的眼睛,不敢相信此话是他母亲说出的。他好难过,母亲不说哄哄他,还问他累不累?
太子险些笑出声,“累了。四郎别哭了。”
四郎是累了,只是还想哭。看到史瑶面无表情,好像还想生气,四郎瘪瘪嘴,趴在太子肩膀上,给史瑶搁后脑勺。
小孩今天起得早,来的路上没把他哄睡着,太子感觉他也该困了,拍拍小孩的背,回去的时候让驭手走慢点。果不其然,还没进城四郎就睡着了。
回到长秋殿,太子叫二郎和四郎一起睡。
二郎:“孩儿不困。”
“不困也去睡会儿。”史瑶道,“我和你父亲担心四郎醒来想到大郎和三郎走了,又扯开喉咙哭。你在他身边会好一点。”
说到大郎和三郎,二郎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去睡觉也没心思做什么,干脆去偏殿陪四郎。
昨天晚上兄弟四人睡着时已将近子时,平时二郎亥时就睡了,卯时两刻才会醒,比往常少睡一个多时辰,说不困的人躺在四郎身边还没一刻就睡着了。
大军开拔之前,刘彻曾和卫青讲先到张掖稍事休整再北上。卫青当时答应,心中有别的想法。走到一半停下来吃饭时,卫青同大郎说不到张掖,离张掖还有四百里的时候往北走。
三郎不解:“为何不去张掖?”
“这次急行军,也难保有匈奴听到风声。我担心匈奴使人到张掖附近打探我们行踪。”卫青道,“匈奴得知是我领兵,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张掖、酒泉附近。”
大郎扭头看着卫青,“舅公担心匈奴逃走。”
“舅公是匈奴的克星,此行又带两万骑兵,匈奴看到了逃也正常。”三郎道,“他们不会往东躲吧?”
卫青:“辽东有屯有重兵,长城北边有燕王的军队,草原还有几万罪犯在那边挖煤,他们往东去,咱们在后面追,到那时只会被团团围住。”
“他们有可能往北吗?”三郎问道。
历史上明年开春李广利领兵出征,李陵押运辎重在浚稽山遇到匈奴主力八万,最后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
往远了说有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往近了讲有赵破奴不降凶多吉少,降了高官厚禄,赵破奴也没降。三郎和虎贲军一众训练将近一年,和李陵说过几次话,知道其还算勇猛,也看不上李陵。这次出兵刘彻让三郎从虎贲军中选一些人,三郎知道李陵也在其中,干脆连一个也没选。
三郎清楚这段历史也是因为李陵投降,现在不能确定匈奴主力此时在不在浚稽山。领兵的人变了,匈奴也有可能逃到别的地方,三郎也就没提浚稽山,打算听听卫青怎么说。
卫青:“有可能往北,不会太北,北方已下大雪。匈奴龙城以北的地方,哈口气都能凝成冰,匈奴不会去那边过冬。我刚才说咱们不到张掖,也是担心匈奴往东移一点,咱们从张掖北上扑个空。”
“舅公的意思我们先拐到草原上,然后一点点向西推进?”大郎道。
卫青笑了,“我是这样打算。不过,是我先带主力到草原上,使人往北往东打探,那边没有匈奴的踪迹,我们再往西,也正好等等你们。”
“祖父不知道我们半道上拐去草原,后续粮草运到张掖找不到我们,有可能面临断粮。”不按照原定路线走,三郎担心现在带的粮草撑不到找到匈奴主力。
卫青从怀里到处一张羊皮纸,摊开给两人看:“三郎有所不知,每年冬天匈奴会在这几个地方过冬。找不到匈奴主力,我们先——”
“先抢匈奴百姓的牛羊。”大郎接道。
卫青点点头:“天越来越冷,牛羊宰了可放十天半个月,撑二十天足够张掖的粮草运过来。”
“找到匈奴主力,更不用担心无粮。”三郎接道。
如果没有找到过冬的匈奴百姓,或者前去张掖要粮的人路上出了意外,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有可能饿死在草原上。
三郎不信卫青没想到这点,他却敢这样做,三郎心里没底,又忍不住佩服卫青艺高人胆大,“舅公,我这里也有半张图。”话音落下,大郎从他的靴内侧掏出一张羊皮,“比舅公的地图多一点,画到浚稽山以及西域诸国,不知我们画的对不对。”
上辈子三郎曾令底下官员绘制一张全国地图,该地图历经十年,绘制成后三郎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可以说对每一寸山河都熟稔于心。画的对不对?真是三郎谦虚。
卫青拿起来仔仔细细看一遍,找到错误,“这里不是草原,我十多年前经过此地是湖泊。”
大郎看向三郎,你画错了?
三郎没理大郎,又问,“还有呢?”
“这里是个小山,不是大山。”卫青又指一处,“这里不是沙漠,也是草原。其他地方和我知道的好像差不多。三郎,这张图谁给你的?”
三郎:“舅公先别问谁给我的,这张图能不能用?”
“当然可以。”卫青道,“画图之人连去往西域的路都——三郎,此图是霍光给你的?”
三郎很是意外,“舅公如何猜到是他?”
“霍光小时候在去病身边呆好些年,在去西域之前他从未领过兵,也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卫青道。
三郎:“不是霍光画的。西域这些小国有多大,往那些小国去有几条路是我问的霍光。”
“原来如此。”卫青道,“我刚才说北方下雪,这一块此时应该下大雪了。”用手在羊皮上画一条线。
这一点三郎也知道,只是先前没想到,毕竟他这边还不冷。正想说什么,听到一阵脚步声,三郎收起地图递给卫青,“我这里还有一份。”
卫青:“我的这个给你。”没容三郎开口,又说,“我不看也能重新画一张。”
“多谢舅公。”三郎话音落下,门帘被掀开。三郎看过去,见来人端着两个盆,后面还跟着两个人,“舅公,先吃饭。”
饭后,卫青去休息,大郎和三郎回到他们帐篷里,大郎就小声问,“地图怎么错了?”
“沧海桑田啊,大兄。”三郎道,“我那时候大汉皇宫都埋地下了。”
大郎:“是我没想到。刚才舅公说我们不去张掖,你为何不阻止?”
“论修河,我不如你,论治国你不如我,论领兵打仗我们都不如舅公。”三郎笑着调侃大郎,“论对匈奴的了解,你我也不如舅公。”
大郎朝他胸口一拳,“母亲可是说过,我修的河,你们没少用。”
“我没说我没用过啊。”三郎道,“再说了,找不到匈奴主力也没关系,大不了拐到酒泉。我现在就担心和匈奴主力迎面碰上。”
大郎:“我们有火/药。”
“火/药一出,惊着匈奴的马,也会惊着咱们的马。”三郎道,“我想的是舅公在前我们在后,两边夹击匈奴。”
大郎:“你觉得可能吗?指不定是我们在前直面匈奴,舅公被匈奴甩到后方。”
“你快别说了。”三郎眉心一跳,“咱们现在还是运粮官呢。”
大郎轻咳一声,有些心虚,“我又不是乌鸦。”
“但愿不是。”三郎道,“我去洗脸洗脚,你去不去?”
大郎想说,让人把水端进来,一看三郎出去,怕三郎又说他,大郎跟着出去。
又走五日,卫青令人带够七天吃的粮食,带着一万七千人先走一步。三郎和大郎他们按照之前速度,照着卫青画的线路行军。
六天后,卫青和大郎一行在草原上碰到。卫青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又过两日,几名探子回来向卫青禀告,往东三百里和往北三百里有发现马粪,但马粪早干透了。
卫青顿时确定是匈奴从定襄一路往西北,去张掖、酒泉杀人掠物时留下的,立刻令火头军做饭,饭后就往西推进。
行了八日,路上遇到不少马粪,卫青怀疑匈奴在西边,而此时粮草快没了,卫青便对三郎说,“我想带一万五千人先走一步。”
“舅公尽管去吧。”三郎道,“舅公劫到匈奴的牛羊就给我们来一封信。海东青虽然对这里不熟,但它对同伴很熟,能找到这边。”
大郎:“舅公带两只走。带一只走,我们给舅公回信时,舅公那边没有鹰,我们这边的鹰不一定能找到舅公。”
“另一只不是给你们父亲写信用的?”卫青问。
大郎:“我们没事,晚点写信也没关系。”
卫青想一下,“再过三天无论有没有找到匈奴百姓,我都会停下来休息半天,到那时我会给你们写信,试试鹰能不能找到你们。”
“舅公考虑的周到。”三郎没意见。
三天后,鹰飞回来。一直不信鹰也能传信的将士们惊了。得知卫青写信的时候是一个时辰前,除了三郎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卫青走了三天,鹰一个时辰飞回来?嫌鹰每天吃肉的一些人也把三郎的鹰当成宝贝。有人便忍不住说,有飞的这么快的鹰,哪怕他们被匈奴主力围住,也能撑到卫青回来。
三郎一听这话就头疼,叱责对方别乱讲。
说话的人和大郎一样,说他随口一说。然而,两天后的晌午,北风呼呼刮个不停,大郎一行坐下吃饭时,刚坐到地上感觉地在动。
大郎浑身一震,看向三郎,“不会,不会是真的吧?”
“你说呢?!”三郎扔下碗。同样感觉到地动的将士慌忙穿上甲胄。
大郎脸色骤变,“现在怎么办?”
“赶紧给舅公写信,幸亏舅公往回赶了。”三郎瞪一眼大郎,就吩咐道,“所有人听令,投石机在前,弩和弓在中,骑兵在后。”
“三公子——”
三郎从兜里拿出一个东西,面无表情道:“听不听?”
“虎符?!”众人大惊。
三郎:“舅公给我的,都快点。”随手招来两人,“你们去看看匈奴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喏!”先被遇到匈奴吓着,后又被虎符惊着的两名中护军慌忙跳上马,一个往北一个往西。
片刻,往西的中护军回来,“启禀三公子,匈奴从西南方向来的,极有可能是发现大将军,绕过大将军打算往东北逃。”
大郎放开鹰,就问:“有多少人?”
“乌压压一片,少数也得有两万人。”
三郎:“两万人,还好,还好。”
“还好?!”众人大惊。
三郎:“真是两万人,我们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三公子,我们不足七千人。”其中一千多还是医者、驭手和火头军。”
三郎:“我说还好就还好,准备迎战。大兄,我去前面,你在后面教他们用弩。”
几名将军还想说什么,看到三郎的虎符,又见三郎一脸稚气,咬咬牙,觉得三郎儿戏,又不想让三郎误会他们怕匈奴,纷纷抽出刀剑准备应战。
药包刚刚拿出来,三郎就看到远处出现一片黑影。三郎转身对大郎喊,“匈奴离我们十丈远放弩,再靠近时放箭,匈奴停下来,我们就放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