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横扫六合,天命归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明扬天下最新章节!
***
江苏常熟的虞山西麓有一座拂水山庄,庄中楼阁亭台依山傍水,处处透着雅致,四季花木扶苏,有如仙人居处。
这座山庄在整个江南都负有盛名,除了它修建得精雅之外,更因为这里居住着一位东林党领袖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为官其间,政绩平庸,他之所以出名,是由于他出色的文才,被视为江左三大家之一;
又因为他曾经参与了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活动,还被视为东林党领袖之一,如今虽然被革职了,但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平常前来拂水山庄拜访、求学的士林人物络绎不绝。
此刻在拂水山庄半野堂中求学的人中,就有两位在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个是郑森,后来改名郑成功;
另一个是回来探望老师,在此盘桓的顾绛。说顾绛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谁,明亡之后,他矢志抗清,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便改名炎武。顾炎武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歹竹出好笋,这句话挺适合钱谦益,钱谦益学问很好,气节全无,崇祯元年,因与温体仁争夺入阁的名额,行贿司礼太监曹化淳,求曹化淳杖毙揭发他贪肆不法的同乡张汉儒,事败被革职。
等到北京沦陷,作为东林领袖,用爱妾柳如是来“款待”得到弘光帝重用的阉党阮大铖,谋得礼部尚书的职位。
满清豫亲王多铎率军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谦益忽曰:“头皮痒甚。”遽起。大家都以为他是起来篦头呢。过了不久,却见他剃了个瓜皮头,结了发辫走进来。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人剃发易服,大开南京城门迎接多铎的满清大军。
钱谦益的节操连最下贱的窑姐都不如。种种丑态令为作呕,但他的学生中,却着实出了几根好笋,象郑森和顾绛都是好样的,顾绛今年三十一岁,郑森则只有二十岁,都正值意气风发之年。
但此刻,虽同处半野堂中,顾绛却有些瞧不起郑森,这不光是郑森在学问方面远不如他。更因为郑森的出身,瞧瞧郑森那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吧,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东海巨寇,母亲田川氏是东洋夷人。
而顾家是江东望族,其养母王氏自幼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授之,且顾绛生性耿直,不屑虚伪,对郑森的态度自然是很冷淡,虽同在一个屋檐下。没事却向来懒得搭理郑森。
但郑森不计较顾绛的态度,一直对这位学问渊博的师兄执礼甚恭,有机会就虚心向他讨教学问。
这天夜里,半野堂中只剩下郑森和顾绛还在灯下研读。顾绛捧着一本《大学》在独自琢磨着,堂内清灯明亮,堂外北风吹过湖山,风声里隐约传来一阵清雅的琴声。顾绛知道这是恩师和爱妾柳氏在寒夜弄琴了,琴声空寂悠远,听之令人忘俗。足有一盏茶时间才淡去。
这时顾绛抬起头来偶然瞥见郑森捧着的书中夹着一纸信笺,他正在对着信笺苦苦思索。而那信笺上的笔迹顾绛感觉十分熟悉,他不禁轻咦了一声,随即起身一把抢过那信笺。
郑森一惊,便要起身夺回,却听顾绛急声问道:“快说,这书信你从何得来?”
顾绛的反应让郑森大感诧异,他稍一犹豫便如实答道:“几个月前,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将此信送来,并叮嘱我不可示人,我拆信看后发现没有署名,当时并没在意,随手夹于书中,今夜偶尔翻见,却感觉此信暗藏玄机,小弟观顾兄的反应,莫非见过此信?”
何止见过,同样的字迹,同样的内容,顾绛几个月前也收到过这样一封信,他目光灼然地扫了郑森一眼,点点头说道:“你看出什么玄机来了?”
“此信分明是在预言天下大势,其中前面两三句已经得到印证,比如这句‘庭前传报,身殉潼关’,指的应该是十月孙督师战死潼关之事,只是后面这几句,小弟思索良久,仍如雾里观花,顾兄看了也好,以顾兄的学识,想必不难参透其中的玄机,还望顾兄指点一二。”
郑森所说的后面几句分别是:独上煤山,悲逢国殇。扬州十日,驾奔江上。头皮甚痒,金陵遂降。持戈十万,复我衣冠。横扫**,天命归秦。
对此顾绛早已烂熟于胸,但说实话,他也只是隐约猜到些端倪,这几句具体指的是什么,他同样是云山雾罩。
比如‘辈逢国殇’还容易理解,但‘独上煤山’却难明其意;‘驾奔江上’容易猜测,但‘扬州十日’却不知作何解释,更让人不解的是‘金陵遂降’和‘头皮甚痒’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去呢?
还有就是‘复我衣冠’‘横扫**’,‘天命归秦’这几句,也十分让人费解,方今天下又不是太祖起事之初蒙元入主中原之际,就算太祖之时,打出的也是恢复‘中华’,而不是‘衣冠’,二者是有差别的。再者如今更不是春秋战国之时,谈什么天命归秦?
这些预言任顾绛学富五车,也难求甚解,但从前面那两三句得到印证的话来看,后面这几句应该也不会是凭空捏造,每一句都必定有其深意在内,其实是费人思量啊。
“我也不甚明了。”顾绛沉吟一阵,如实答道。他此刻除了好奇这封书出自何人之手外,更好奇那人为什么会同时给自己和郑森揭示这些,此人究竟是何用意,又是如何推算出这些的呢?
郑森有些失望,这些预言毕竟关乎天下大势,如此重大,且前面的已经得到印证,谁还能等闲视之?他接过信笺后问道:“顾兄是何时接到类似的信件的?送信之人可曾留下别的什么话?”
“没有别的话,送信之人只说看信便知,当初我也没太在意,只道是谁人故意戏弄于我。”
俩人本来还想细细讨论一番,外头突然传来阵阵异响,接着到庄子里的护院大喊有贼人进庄,夜色中到处是叫喊声和打斗声,顾绛虽是书生,忽闻有贼人入庄却丝毫不乱,快步上前自墙边摘下自己的配剑便大步出堂而去。
郑森更不含糊,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因为特殊的家庭出身,他自小便习武,一身武技甚为了得。
二人先后冲出半野堂,但见整个拂水山庄已经乱成一团,数以百计的蒙面人或是踹门,或是翻墙,汹涌而入,庄里的护院人数太少,顾此失彼,正面临众多蒙面人的追杀。
郑林本来就是强盗窝里出来的,对这种场面见多了便不觉得畏惧,且自恃武功不弱,提着刀便冲上去,刀出如练,转眼之间便将一个蒙面人砍伤在地。“何方鼠辈?竟敢来拂水山庄撒野............”
郑森的话还没喊完,一支劲箭便呼啸着向他射来,郑森右脚猛然一挫,身形一旋,险险避过这一箭,正当他再想扑身而上时,突然听到对面有人故意哑着嗓子喊道:“郑森,就你那几下子,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郑林循声望去,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摇曳的火光之下,二三十把大弓已经是箭在弦上,张如满月,冷森森的箭头一齐指着他,若是以刀枪打斗,他或许还有一搏之力,但凭他的身手,面对二十三名弓箭手的齐射,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对方接着说道:“我们来此,是为了求财,只要放下武器,暂时听从管束,我保证你们性命无忧,若是妄图反抗,那可就对不起了。”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江苏常熟的虞山西麓有一座拂水山庄,庄中楼阁亭台依山傍水,处处透着雅致,四季花木扶苏,有如仙人居处。
这座山庄在整个江南都负有盛名,除了它修建得精雅之外,更因为这里居住着一位东林党领袖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为官其间,政绩平庸,他之所以出名,是由于他出色的文才,被视为江左三大家之一;
又因为他曾经参与了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活动,还被视为东林党领袖之一,如今虽然被革职了,但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平常前来拂水山庄拜访、求学的士林人物络绎不绝。
此刻在拂水山庄半野堂中求学的人中,就有两位在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个是郑森,后来改名郑成功;
另一个是回来探望老师,在此盘桓的顾绛。说顾绛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谁,明亡之后,他矢志抗清,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便改名炎武。顾炎武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歹竹出好笋,这句话挺适合钱谦益,钱谦益学问很好,气节全无,崇祯元年,因与温体仁争夺入阁的名额,行贿司礼太监曹化淳,求曹化淳杖毙揭发他贪肆不法的同乡张汉儒,事败被革职。
等到北京沦陷,作为东林领袖,用爱妾柳如是来“款待”得到弘光帝重用的阉党阮大铖,谋得礼部尚书的职位。
满清豫亲王多铎率军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谦益忽曰:“头皮痒甚。”遽起。大家都以为他是起来篦头呢。过了不久,却见他剃了个瓜皮头,结了发辫走进来。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人剃发易服,大开南京城门迎接多铎的满清大军。
钱谦益的节操连最下贱的窑姐都不如。种种丑态令为作呕,但他的学生中,却着实出了几根好笋,象郑森和顾绛都是好样的,顾绛今年三十一岁,郑森则只有二十岁,都正值意气风发之年。
但此刻,虽同处半野堂中,顾绛却有些瞧不起郑森,这不光是郑森在学问方面远不如他。更因为郑森的出身,瞧瞧郑森那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吧,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东海巨寇,母亲田川氏是东洋夷人。
而顾家是江东望族,其养母王氏自幼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授之,且顾绛生性耿直,不屑虚伪,对郑森的态度自然是很冷淡,虽同在一个屋檐下。没事却向来懒得搭理郑森。
但郑森不计较顾绛的态度,一直对这位学问渊博的师兄执礼甚恭,有机会就虚心向他讨教学问。
这天夜里,半野堂中只剩下郑森和顾绛还在灯下研读。顾绛捧着一本《大学》在独自琢磨着,堂内清灯明亮,堂外北风吹过湖山,风声里隐约传来一阵清雅的琴声。顾绛知道这是恩师和爱妾柳氏在寒夜弄琴了,琴声空寂悠远,听之令人忘俗。足有一盏茶时间才淡去。
这时顾绛抬起头来偶然瞥见郑森捧着的书中夹着一纸信笺,他正在对着信笺苦苦思索。而那信笺上的笔迹顾绛感觉十分熟悉,他不禁轻咦了一声,随即起身一把抢过那信笺。
郑森一惊,便要起身夺回,却听顾绛急声问道:“快说,这书信你从何得来?”
顾绛的反应让郑森大感诧异,他稍一犹豫便如实答道:“几个月前,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将此信送来,并叮嘱我不可示人,我拆信看后发现没有署名,当时并没在意,随手夹于书中,今夜偶尔翻见,却感觉此信暗藏玄机,小弟观顾兄的反应,莫非见过此信?”
何止见过,同样的字迹,同样的内容,顾绛几个月前也收到过这样一封信,他目光灼然地扫了郑森一眼,点点头说道:“你看出什么玄机来了?”
“此信分明是在预言天下大势,其中前面两三句已经得到印证,比如这句‘庭前传报,身殉潼关’,指的应该是十月孙督师战死潼关之事,只是后面这几句,小弟思索良久,仍如雾里观花,顾兄看了也好,以顾兄的学识,想必不难参透其中的玄机,还望顾兄指点一二。”
郑森所说的后面几句分别是:独上煤山,悲逢国殇。扬州十日,驾奔江上。头皮甚痒,金陵遂降。持戈十万,复我衣冠。横扫**,天命归秦。
对此顾绛早已烂熟于胸,但说实话,他也只是隐约猜到些端倪,这几句具体指的是什么,他同样是云山雾罩。
比如‘辈逢国殇’还容易理解,但‘独上煤山’却难明其意;‘驾奔江上’容易猜测,但‘扬州十日’却不知作何解释,更让人不解的是‘金陵遂降’和‘头皮甚痒’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去呢?
还有就是‘复我衣冠’‘横扫**’,‘天命归秦’这几句,也十分让人费解,方今天下又不是太祖起事之初蒙元入主中原之际,就算太祖之时,打出的也是恢复‘中华’,而不是‘衣冠’,二者是有差别的。再者如今更不是春秋战国之时,谈什么天命归秦?
这些预言任顾绛学富五车,也难求甚解,但从前面那两三句得到印证的话来看,后面这几句应该也不会是凭空捏造,每一句都必定有其深意在内,其实是费人思量啊。
“我也不甚明了。”顾绛沉吟一阵,如实答道。他此刻除了好奇这封书出自何人之手外,更好奇那人为什么会同时给自己和郑森揭示这些,此人究竟是何用意,又是如何推算出这些的呢?
郑森有些失望,这些预言毕竟关乎天下大势,如此重大,且前面的已经得到印证,谁还能等闲视之?他接过信笺后问道:“顾兄是何时接到类似的信件的?送信之人可曾留下别的什么话?”
“没有别的话,送信之人只说看信便知,当初我也没太在意,只道是谁人故意戏弄于我。”
俩人本来还想细细讨论一番,外头突然传来阵阵异响,接着到庄子里的护院大喊有贼人进庄,夜色中到处是叫喊声和打斗声,顾绛虽是书生,忽闻有贼人入庄却丝毫不乱,快步上前自墙边摘下自己的配剑便大步出堂而去。
郑森更不含糊,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因为特殊的家庭出身,他自小便习武,一身武技甚为了得。
二人先后冲出半野堂,但见整个拂水山庄已经乱成一团,数以百计的蒙面人或是踹门,或是翻墙,汹涌而入,庄里的护院人数太少,顾此失彼,正面临众多蒙面人的追杀。
郑林本来就是强盗窝里出来的,对这种场面见多了便不觉得畏惧,且自恃武功不弱,提着刀便冲上去,刀出如练,转眼之间便将一个蒙面人砍伤在地。“何方鼠辈?竟敢来拂水山庄撒野............”
郑森的话还没喊完,一支劲箭便呼啸着向他射来,郑森右脚猛然一挫,身形一旋,险险避过这一箭,正当他再想扑身而上时,突然听到对面有人故意哑着嗓子喊道:“郑森,就你那几下子,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郑林循声望去,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摇曳的火光之下,二三十把大弓已经是箭在弦上,张如满月,冷森森的箭头一齐指着他,若是以刀枪打斗,他或许还有一搏之力,但凭他的身手,面对二十三名弓箭手的齐射,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对方接着说道:“我们来此,是为了求财,只要放下武器,暂时听从管束,我保证你们性命无忧,若是妄图反抗,那可就对不起了。”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