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当攻穿成农家媳最新章节!
“大哥……”话刚出口,沈璋便住了口,呆呆地望着仿若在自家后花园散步的沈璧和招财。一反应过来,他便顾不得其他,直接一阵风般跑下楼梯,停在招财面前,上下左右好一阵打量,才颇有些幽怨地开口,“好你个招财,枉费我待你那么好,能载我们也不说一声,倒是让大哥占了先。”
招财讨好地上前舔了舔沈璋的手,一脸憨厚老实的样子。这能怪它吗?能自由自在奔跑,谁愿意载人啊?不带这么欺负一只狗的?
沈璧居高临下望着沈璋,看来让招财带他进屋是不可能了,索性也不同二弟扯皮,主动从招财身上爬下来。
这边沈璋如愿以偿,那头,沈璜早就已经稳稳坐在进宝身上。
沈璋见了,懊恼地拍着后脑勺,他刚刚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沈璧朝沈璜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干得好!就该让没事不爱深想的二弟吃吃亏,免得老不动脑子变得蠢笨不堪,堕了他们三兄弟的名声。
儿子们这一幕全落在方天林跟沈家河眼中,两人相视而笑。亏得三个小家伙感情好,否则要是窝里反,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自家这三个娃可不是一般人,他们要是闹起事来,动静恐怕小不了,搞不好将靖朝砸个稀巴烂都有可能。
“爹爹,阿父!”沈璧蹬蹬蹬走到楼梯口,一脸开心。
“今天讲得怎么样?有没有捣蛋的?”沈家河接过小藤箱,关切地问道。
“很好,大家都很乖,都按着我说的做。”沈璧小身子立得笔挺,眼中慢慢弥漫起自豪。
“那就好,回家去暖暖。”说罢,沈家河牵起沈璧的手,朝房中走去。
方天林背着手跟在一大一小后面,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至于沈璋跟沈璜,两人已经被招财进宝载着在附近疯跑,这个时候连人影都见不到,只有笑声传来。
接下来的日子,方天林把重心全放在制作探矿仪上,花了几天工夫,总算将成品给制作出来。本来,他想直接进山去勘探,谁成想时间不凑巧,这个时候已经进入腊月,他便将这一行程暂缓,决定等过完年之后再去。
转眼间冬去春来,方天林即将带着一队人马深入莽莽山林之中。
“天林,路上小心点,别仗着你本事高强便大意了。”沈家河将简易行囊查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查无可查,这才微微红着眼睛将人送出村子。
“嗯,我会注意。你也是,家里就交给你了。”方天林深吸一口气,挨个拍抚着围在他身边的儿子们,“听爹爹的话,不要闯祸,知道吗?”
“阿父,您放心,我们一定乖乖等您回来,爹爹由我们看着,不会出事。”三胞胎异口同声保证。要是忽略他们一脸不舍的小模样,还真看不出来是个小娃子在说话。
方天林没再耽搁,轻跃上马,朝谷底出口疾驰而去。
“爹爹,阿父什么时候回家?”沈璜拽了下沈家河衣摆,期盼地问道。
“这个,爹爹也不清楚。”沈家河心里完全没底,可能要不了几日就能回来,也可能会一去就是几个月。究竟如何,还得看方天林此行成果,他亲昵地摸了摸小儿子的头,笑着说道,“怎么,你阿父刚离开,就想他了?”
“嗯。”沈璜点了点小脑袋,沈璧沈璋也跟着附和。
也是,三胞胎从来没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双亲,知道也许几个月都看不到阿父,不想他才怪。
“走,咱们回去,把荒谷给看好了,让你们阿父瞧瞧你们的本事。”沈家河领着孩子们慢悠悠朝家走去,随行的还有其他送亲之人。
因着去年沈家到荒谷不是时候,粮食收获极少,大部分开垦出来的田地,都要到今年初夏才能收获第一茬粮食。其中收获最多的便是苜蓿,人吃喂牲口都行,还能肥田,直到冬播时分,才把多余的苜蓿收割。空出来的田地全部种上过冬作物,一部分苜蓿用来沤肥,另一部分则撒进那些来不及开垦的田地,任它们自由生长,作为畜牧饲料。
荒谷土质不错,开垦出来的田地大多中等以上,下等田极少。白管事每每望着长势良好的庄稼,都要感叹一番,东家不但眼光好,运气也不差,魄力更是远非一般人所能比。
这里山清水秀,山珍河鲜都不缺,要不是荒谷位于深山老林中,怕是早就被人看上买走。别人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却成了沈家崛起的基础。
白管事擅长农事,别的都不精通,这点眼力见却是有的。沈家底蕴很深啊,不是那种钱财上的储备,而是来自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这可真正是厚积薄发,也不知道沈家祖先怎么耐得住寂寞,好东西藏到现在,眼看机会来了,才一下子拿出来。
沈家恐怕图谋不小,有这些超前的技术在,就算他们想低调也不可能,端看沈家能隐藏到什么时候。
怪不得沈家不远万里来到荒谷这个山沟沟里,沈家掌握的这些技术,无论哪一样拿到外面,就沈家的势力,怕是都很难保住。能跟人合作发展都还算好的,更大可能是因为手中的好东西,沈家人连命都可能不保。
荒谷这边就不会,将近五百人在这里生活,有出谷权的都是从云州城跟着沈家过来的人。当地人自打进入荒谷之后,就没几个人头走出过荒谷的机会。
一是沈家定的规矩严实,尽可能杜绝逃离沈家这种事发生,二则是沈家给的待遇好,当地雇工哪里舍得放弃现下安逸舒适的生活?
在外面,那可是与天挣命,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还能让孩子们进学。
现在恐怕赶他们走,他们都未必肯走。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过了这村没有这店,别以为农人愚昧不堪,就小瞧他们。平民百姓是容易被糊弄、煽动,他们或许目光短浅,但绝不缺生活的智慧,好处都已经到手了,再让他们放弃,这怎么可能?
“白管事,又在巡视田地了?”唐管事拉着一马车半大牲畜,看见站在地头上的白管事,高声打了个招呼。
“唐管事,怎么又去放苗?附近田地都快成为你的地盘了。”白管事见到负责养殖场的唐管事,面色变了几变,最终定格在一脸无奈上。
荒谷范围很大,总面积有近三千亩,到现在为止,也只开垦出来近千亩田地,种上庄稼的就更少了,只有五百亩,剩下那半要春耕时分才开播,现在都被苜蓿占领。
这就便宜了唐管事,养殖场规模一再扩大,那边养不下的,都拉到田间,以鸡跟羊为主。这两种家养动物繁殖能力都很强,如今谷中肉类已经出现富余,东家正在想法子处理,要是不拉出去卖,那他们这些人就沾光了。
能便宜买到上好的家禽家畜,这样的好事放眼整个靖朝,恐怕也找不出一件来。
这可都是业绩!唐管事一系人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好在农场这边也能分润到一部分利益,不然唐管事铁定成为白管事的拒绝往来户。苜蓿可都是白管事手底下的人种植的,没得大头都进了唐管事他们的荷包,白管事这边反倒什么收获也没有。
“沈东家说了,目前养殖场规模不够大,要划拨一部分空置田地再建一个大型牧场,规模少说也在百亩以上,我只好多多培育种苗。”说起这个,唐管事眼中笑意掩都掩不住。
“那就先恭喜你了!”白管事面上不显,心里头同样也很高兴。目前谷中肉类就已经出现过剩,想要内部消耗,势必要降低价格,都这样了,还要扩大规模,那意味着荒谷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再不然也是有了外销渠道,否则东家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无论是哪一种,荒谷都只会越来越好。那他们这些依附沈家为生的人,自也是水涨船高,生活越来越好。
荒谷算是山林地,不用交田税,谷中一切出产都归沈家,要是按照之前收上来的少数粮食亩产来算,只两千亩地,就足够养活五千人以上,这还是在大家敞开肚皮吃喝,往少了算的情况下,要是日子过得紧巴一点,养上万人都不在话下。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白管事赶紧收慑心神,主家秘密可真多,这样好的种子,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弄来的。要是将这些良种推广开,靖朝百姓怕都能受益匪浅。
书院开办已经有段日子,方天林急需大量人才,不可能光一个小学课程就让学生学个五六年,即便是刚到入学年龄的五岁孩童,学习量也明显大于现代小学生。
书院学生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不用先生们说,他们就自发竭力跟上进度。
方天林倒也没打算过于拔苗助长,语文不求他们能记得所有字词的解释,只要他们能基本看懂书本,就算过关。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识字一切都是空谈,其他可以学不好,识字这一关必须尽快跨过去。等到所有学生都学会常用字,之后就要简单许多,各夫子会尽力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这一点是必须的,没有自学能力,全靠先生教导,这得教到猴年马月?
“大哥……”话刚出口,沈璋便住了口,呆呆地望着仿若在自家后花园散步的沈璧和招财。一反应过来,他便顾不得其他,直接一阵风般跑下楼梯,停在招财面前,上下左右好一阵打量,才颇有些幽怨地开口,“好你个招财,枉费我待你那么好,能载我们也不说一声,倒是让大哥占了先。”
招财讨好地上前舔了舔沈璋的手,一脸憨厚老实的样子。这能怪它吗?能自由自在奔跑,谁愿意载人啊?不带这么欺负一只狗的?
沈璧居高临下望着沈璋,看来让招财带他进屋是不可能了,索性也不同二弟扯皮,主动从招财身上爬下来。
这边沈璋如愿以偿,那头,沈璜早就已经稳稳坐在进宝身上。
沈璋见了,懊恼地拍着后脑勺,他刚刚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沈璧朝沈璜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干得好!就该让没事不爱深想的二弟吃吃亏,免得老不动脑子变得蠢笨不堪,堕了他们三兄弟的名声。
儿子们这一幕全落在方天林跟沈家河眼中,两人相视而笑。亏得三个小家伙感情好,否则要是窝里反,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自家这三个娃可不是一般人,他们要是闹起事来,动静恐怕小不了,搞不好将靖朝砸个稀巴烂都有可能。
“爹爹,阿父!”沈璧蹬蹬蹬走到楼梯口,一脸开心。
“今天讲得怎么样?有没有捣蛋的?”沈家河接过小藤箱,关切地问道。
“很好,大家都很乖,都按着我说的做。”沈璧小身子立得笔挺,眼中慢慢弥漫起自豪。
“那就好,回家去暖暖。”说罢,沈家河牵起沈璧的手,朝房中走去。
方天林背着手跟在一大一小后面,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至于沈璋跟沈璜,两人已经被招财进宝载着在附近疯跑,这个时候连人影都见不到,只有笑声传来。
接下来的日子,方天林把重心全放在制作探矿仪上,花了几天工夫,总算将成品给制作出来。本来,他想直接进山去勘探,谁成想时间不凑巧,这个时候已经进入腊月,他便将这一行程暂缓,决定等过完年之后再去。
转眼间冬去春来,方天林即将带着一队人马深入莽莽山林之中。
“天林,路上小心点,别仗着你本事高强便大意了。”沈家河将简易行囊查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查无可查,这才微微红着眼睛将人送出村子。
“嗯,我会注意。你也是,家里就交给你了。”方天林深吸一口气,挨个拍抚着围在他身边的儿子们,“听爹爹的话,不要闯祸,知道吗?”
“阿父,您放心,我们一定乖乖等您回来,爹爹由我们看着,不会出事。”三胞胎异口同声保证。要是忽略他们一脸不舍的小模样,还真看不出来是个小娃子在说话。
方天林没再耽搁,轻跃上马,朝谷底出口疾驰而去。
“爹爹,阿父什么时候回家?”沈璜拽了下沈家河衣摆,期盼地问道。
“这个,爹爹也不清楚。”沈家河心里完全没底,可能要不了几日就能回来,也可能会一去就是几个月。究竟如何,还得看方天林此行成果,他亲昵地摸了摸小儿子的头,笑着说道,“怎么,你阿父刚离开,就想他了?”
“嗯。”沈璜点了点小脑袋,沈璧沈璋也跟着附和。
也是,三胞胎从来没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双亲,知道也许几个月都看不到阿父,不想他才怪。
“走,咱们回去,把荒谷给看好了,让你们阿父瞧瞧你们的本事。”沈家河领着孩子们慢悠悠朝家走去,随行的还有其他送亲之人。
因着去年沈家到荒谷不是时候,粮食收获极少,大部分开垦出来的田地,都要到今年初夏才能收获第一茬粮食。其中收获最多的便是苜蓿,人吃喂牲口都行,还能肥田,直到冬播时分,才把多余的苜蓿收割。空出来的田地全部种上过冬作物,一部分苜蓿用来沤肥,另一部分则撒进那些来不及开垦的田地,任它们自由生长,作为畜牧饲料。
荒谷土质不错,开垦出来的田地大多中等以上,下等田极少。白管事每每望着长势良好的庄稼,都要感叹一番,东家不但眼光好,运气也不差,魄力更是远非一般人所能比。
这里山清水秀,山珍河鲜都不缺,要不是荒谷位于深山老林中,怕是早就被人看上买走。别人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却成了沈家崛起的基础。
白管事擅长农事,别的都不精通,这点眼力见却是有的。沈家底蕴很深啊,不是那种钱财上的储备,而是来自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这可真正是厚积薄发,也不知道沈家祖先怎么耐得住寂寞,好东西藏到现在,眼看机会来了,才一下子拿出来。
沈家恐怕图谋不小,有这些超前的技术在,就算他们想低调也不可能,端看沈家能隐藏到什么时候。
怪不得沈家不远万里来到荒谷这个山沟沟里,沈家掌握的这些技术,无论哪一样拿到外面,就沈家的势力,怕是都很难保住。能跟人合作发展都还算好的,更大可能是因为手中的好东西,沈家人连命都可能不保。
荒谷这边就不会,将近五百人在这里生活,有出谷权的都是从云州城跟着沈家过来的人。当地人自打进入荒谷之后,就没几个人头走出过荒谷的机会。
一是沈家定的规矩严实,尽可能杜绝逃离沈家这种事发生,二则是沈家给的待遇好,当地雇工哪里舍得放弃现下安逸舒适的生活?
在外面,那可是与天挣命,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还能让孩子们进学。
现在恐怕赶他们走,他们都未必肯走。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过了这村没有这店,别以为农人愚昧不堪,就小瞧他们。平民百姓是容易被糊弄、煽动,他们或许目光短浅,但绝不缺生活的智慧,好处都已经到手了,再让他们放弃,这怎么可能?
“白管事,又在巡视田地了?”唐管事拉着一马车半大牲畜,看见站在地头上的白管事,高声打了个招呼。
“唐管事,怎么又去放苗?附近田地都快成为你的地盘了。”白管事见到负责养殖场的唐管事,面色变了几变,最终定格在一脸无奈上。
荒谷范围很大,总面积有近三千亩,到现在为止,也只开垦出来近千亩田地,种上庄稼的就更少了,只有五百亩,剩下那半要春耕时分才开播,现在都被苜蓿占领。
这就便宜了唐管事,养殖场规模一再扩大,那边养不下的,都拉到田间,以鸡跟羊为主。这两种家养动物繁殖能力都很强,如今谷中肉类已经出现富余,东家正在想法子处理,要是不拉出去卖,那他们这些人就沾光了。
能便宜买到上好的家禽家畜,这样的好事放眼整个靖朝,恐怕也找不出一件来。
这可都是业绩!唐管事一系人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好在农场这边也能分润到一部分利益,不然唐管事铁定成为白管事的拒绝往来户。苜蓿可都是白管事手底下的人种植的,没得大头都进了唐管事他们的荷包,白管事这边反倒什么收获也没有。
“沈东家说了,目前养殖场规模不够大,要划拨一部分空置田地再建一个大型牧场,规模少说也在百亩以上,我只好多多培育种苗。”说起这个,唐管事眼中笑意掩都掩不住。
“那就先恭喜你了!”白管事面上不显,心里头同样也很高兴。目前谷中肉类就已经出现过剩,想要内部消耗,势必要降低价格,都这样了,还要扩大规模,那意味着荒谷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再不然也是有了外销渠道,否则东家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无论是哪一种,荒谷都只会越来越好。那他们这些依附沈家为生的人,自也是水涨船高,生活越来越好。
荒谷算是山林地,不用交田税,谷中一切出产都归沈家,要是按照之前收上来的少数粮食亩产来算,只两千亩地,就足够养活五千人以上,这还是在大家敞开肚皮吃喝,往少了算的情况下,要是日子过得紧巴一点,养上万人都不在话下。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白管事赶紧收慑心神,主家秘密可真多,这样好的种子,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弄来的。要是将这些良种推广开,靖朝百姓怕都能受益匪浅。
书院开办已经有段日子,方天林急需大量人才,不可能光一个小学课程就让学生学个五六年,即便是刚到入学年龄的五岁孩童,学习量也明显大于现代小学生。
书院学生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不用先生们说,他们就自发竭力跟上进度。
方天林倒也没打算过于拔苗助长,语文不求他们能记得所有字词的解释,只要他们能基本看懂书本,就算过关。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识字一切都是空谈,其他可以学不好,识字这一关必须尽快跨过去。等到所有学生都学会常用字,之后就要简单许多,各夫子会尽力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这一点是必须的,没有自学能力,全靠先生教导,这得教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