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点卡目文集 > 刘文良的华丽转

刘文良的华丽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

    华丽转身,之所以优美或者说有点妖娆,在我看来,是因为倏然的转身需要一种智慧和勇气。在汉字中,与华丽转身有相近词义的还有拨乱反正,只是前者强调的是个人的修为,且词性阴柔,而后者似乎更强调整体作为,词性也显得阳刚果敢。集体陷入迷惘的时候,需要的是拨乱反正,而个体在生命的进程中,往往需要华丽转身而赢得机遇。

    ——题记

    凤凰浴火,特稿大王那一路风雨兼程

    记者:报业集团的朋友说,当年您是大河报响当当的“特稿大王”、“公关先生”我想知道您是如何被誉为“特稿大王”、和“公关先生”的?

    刘文良:刚来大河报的时候,一位报界资深人士向我谈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在世上走,要想立足,必须有别人不可替代的、无法企及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特稿正是我在大河报9年的核心竞争力,换言之,我与特稿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1995年7月28日,大河报出版试刊号第一期,封面上是一篇追记1975年8月驻马店特大洪水的长篇报道——75。8二十年祭,责任编辑便是我,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河报上,也是第一次与特稿“牵手”自此,虽然部门几经变换,参与大河报中原周末、新闻周刊以及特稿部的创办,但是万变不离特稿。在1996年~1999年间,我与大河报几位同道一起,走南闯北、辗转东西,山一程水一程,足迹遍及全国各家报社、杂志社,叩开了许多文坛大家的家门和心门,在全国范围内构筑了特稿网络,网罗了数百名特稿铁腕作者。那时候,全国各地任何角落发生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组织稿件,保证次日见报。由于大河报网络资源丰富而雄厚,引来全国的特稿同行前来取经,每年接待全国同行数十次,加之大河报特稿稿源充沛,使得全国多家报社向大河报约稿,有的报社需要救版甚至在深夜打来求救电话,翻身起床支援兄弟报社对于我是一件常事。由于多年经营特稿,在全国特稿界颇有人缘,加之常年乘坐飞机,像一个空中飞人,于是大河报人戏称我为“特稿大王”、“公关先生”现在我虽然远离新闻,远离特稿,但是每每想起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激情燃烧的日子,仍然心向往之。

    记者:大河报每逢创刊周年或者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推出一些回顾性的文章,不止一次,您站在齐腰深水中采访的镜头都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报社对您以及您这样参与1995年大河文化报创刊功臣的一种肯定。在大河报9年,现在想来,是否有一些记忆特别深刻的人和事以及一些永远都难以忘记的东西?

    刘文良:说来惭愧,大河报第一批创业者共有30多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过关斩将而得其门而入的,但我是一个特例,是惟一一个没有通过笔试但是最终“登堂入室”的人。大河报招聘的笔试题目多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方面的问题,我这个文学硕士和大学中文系讲师,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是大意失荆州,导致笔试未能入围。消息传来,我心犹不甘,于是提起笔来,给时任大河报总编辑的王继兴写了一封文采飞扬、情采飞扬的信,表露自己不能加盟大河报之遗憾和期待成为其中一员的心愿,原本想着泥牛入海无消息,不曾想没几日,接到了时任大河报副总编马云龙的电话,让我前来报道。这真是喜从天降,但是乐极生悲,7岁的儿子因为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肠胃炎,到医院就诊时注射阿托品过量,孩子生命垂危,送到医院急诊方才脱离生命危险。其时孩子他妈出差在外,我一夜无眠,悲喜交加。天亮时分,孩子苏醒过来,我便乘早班车一路风尘赶到报社。由于一夜未合眼,启程时没有来得及换衣服,当我站到报社领导面前时,我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语无伦次,让报社领导大失所望,顿生那封洋洋洒洒的万字长信是不是出自我之手的疑惑。报社领导劝我先回原单位,听候通知,但我深知如果这次失之交臂,我会后悔一生。步出报社大门,蹒跚在纬一路上,有一种声音在我心中升腾,一种愿望在心中疯长:我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我又折了回来,恳请王总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让我到上海、南京等地组织名家专稿,如果成功,报社可以考虑我的去留;如果失败,所有费用自理。王总感动于我的执著,破例让我前往上海、南京组稿。在上海,我曾趟着齐腰深的雨水,一身雨水地进了文坛泰斗——钱谷融先生的家门,虽然浑身发冷牙关打战仍然与老先生谈现代文学谈他的著述。面对着我这样一个文学青年,一个尚在孕育之中的报纸的“准编辑”老先生眼睑湿润了,他搬出凳子,踮着脚取出了布满灰尘、尘封已久的一摞子文稿,双手捧着交给了我在大河报上首发。我如获至宝,小心呵护,生怕有半点闪失,我知道,这些字字珠玑的文稿,多家海外报纸约稿,老先生硬是婉拒,但是老先生雪中送炭,这哪里是文稿,分明是我通往大河报的入场券。在南京的几天里,我租了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冒雨拜访了高晓声、朱苏进、余华、叶兆言等文坛名家,捧回一篇又一篇华章。当我回到报社,将所约稿件放在王总办公桌上时,王总露出满意的微笑,我才圆了大河报人之梦。从此,我骑着自行车冒雨组稿便成为大河报的佳话,我本人也荣幸地成为大河报创刊时期的“三面红旗”之一。

    壮士断腕,壮美一跳不给自己留后路

    记者:从大河报跳槽到河南思达置业有限公司任营销总监所带来的震动效应远远大于2002年您到郑州晚报任编委的那一次跳槽。有人说,这次跳槽意味着要职、高薪、名车、豪宅,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刘文良:2002年春季郑州晚报全新改版之际,贡振国先生三顾茅庐,请我出山,我感谢他的盛情相邀,于是辞去大河报的工作,出任晚报编辑中心主任、编委,参与晚报北京培训和新晚报编辑大纲制定的全过程,被誉为新晚报的“开报元勋”我后来重返大河,原因多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并非是一个职业报人,离职业报人还相去甚远。相比2002年的跳槽,这一次跨度更大,动作更猛,一则彻底跳出新闻圈,从报人成为职业经理人;二则彻底断了自己的退路,我自知大河报领导的胸怀再博大,也不会让一个人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这次跳槽,不是补天,而是塌天,是一种壮士断腕。与其说这次跳槽意味着要职、高薪、名车、豪宅,毋宁说机遇和风险同在、付出与收获并存。我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更多的是责任!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曾经引用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不是生来就可以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的肉体,但是不能泯灭他的意志。”从这句话中,您的这次跳槽给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苍凉,这种理解正确吗?

    刘文良:不是悲壮和苍凉,而是壮美!从新闻界到地产界,从大河楼市副主编到思达置业副总经理,这不仅是职位的变化,更多是视角的变化,心态的变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这种转变是痛苦的,但又是甜蜜的痛苦,痛苦中孕育着新生,如同涅磐的凤凰一样。在这种转型中间,磨合和碰撞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是融入和相容,一旦完全融入这个企业,接受这个企业的文化,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你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会走向成功。诚如上文所言,我这次跳槽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且注定是义无反顾,只能一往直前,因此我不能失败,我要努力成功。业界的不少同学为我加压驱动,他们对我说你要是失败了,就意味着媒体人进入地产界的一大失败,你自己不仅不能在地产界立足,也不能在新闻界坚守,只能背井离乡远走他途了。因此我不敢懈怠,更不能自喜,因为我明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记者: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到企业快半年了,熟谙媒体游戏规则的您是否适应了企业的游戏规则?

    刘文良:游戏规则就像海明威笔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无处不在,你不能逃避,你只有正视。不管是在媒体,还是在地产企业,抑或其他行业,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做人准则。过去我在大河报,现在我在思达置业,我既要奉行媒体的或者企业的游戏规则,同时更应固守自己的做人之道:正直、善良、爱心、敬业等等。

    记者:在河南地产界,您率先提出了“建设富有道德精神的社区”的理念,您能详细讲解一下吗?

    刘文良: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城市运营商,不仅要建起广厦万间,还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精神,自觉地在社区规划中融入道德精神。在9年的开发实践中,思达置业人悟出了一个道理:社区规划与景观规划绝非一个概念,建筑规划、景观规划只是社区规划的一部分,绝非社区规划的全部。一个富有道德精神的社区规划,除了进行建筑规划、景观规划以外,还须进行生活规划、发展规划、物业配套规划、经营规划规划,一句话,必须从全面、充分满足全体业主人居生活需求的高度,系统而整体地进行规划、设计和运作,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建好房子、造好景观,就一了百了、撒手不管,这样的开发商如同造房工厂,绝对谈不上城市运营商,更遑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房地产开发商”

    具体来说,这种道德精神,具象化到社区建设,就是教育精神、文化精神、自由和健康的精神。

    记者:勿庸置疑,买房子是每个人的大事儿,毕竟要花费大半生的积蓄或者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对于买房者,您会给他们哪些建议?

    刘文良:著名作家高晓声的代表作李顺大造屋,描写一个中国农民,毕其一生,就是为了建造三间瓦屋;坊间流传着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两相对比的故事,说的是中国老太太辛苦一生,总算攒够了买新房的钱,可是刚刚入住,老太太就撒手人寰。由此观之,买房之于中国人,的确是一件大过天的事情,在有些人看来,比找老婆、找工作都至关重要。房产作为不动产,它的使用期限是70年,是关乎一家几代人的大事情,因此,买房无小事,必须三思而后行,慎重再慎重。如果非要说建议的话,我想提醒消费者买房最好买品牌企业的房子,这就像你买海尔冰箱一样,不仅产品信得过,售后服务(物业管理)也没得说,在郑州,像建业、金成、思达这些全国知名企业开发的楼盘,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其次必须弄清购房的目的,是自用还是出租,是投资还是居住;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还是解决子女入学,搞清楚自己的购房动因,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所取舍,有所选择;再次,就是要了解市政规划远景,要选择那些代表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如郑东新区cbd就是投资置业者的首选之地,金成阳光世纪、东方国际的房子就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点卡目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点卡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卡目并收藏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