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点卡目文集 > 作家张宇的三个角

作家张宇的三个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

    张宇: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就是虚构的能力

    张宇语录

    我就是在体验生活

    我将写一部关于房地产的长篇小说

    作家要有把“芝麻”写成“西瓜”的能力

    探索、研究、揣摩人的心理是我的一个习惯

    我是一个称职的副总裁

    副总裁张宇:我就是在体验生活

    记者:下海流行之时,您曾经公开宣称:只要还能吃起鸡蛋和豆腐,就决不投降!十年过去,您不仅投降了,而且是封笔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对此,社会上流行着三个版本:一种是说您此举是体验生活;另一种说法是您想钱想疯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您与建业联手炒作。您更认同哪个版本?

    张宇:我确实是在体验生活,开的有介绍信。我从二三十岁就开始做县委书记,时间长了就烦了。作为省作家协会的主席,我要带头体验生活。我也有我的目的性,我想体验主流体制之外的生活,当时我选择了两家大公司,一家是双汇,另外一家就是建业。之所以选择建业是因为我和建业的老胡有着比较好的合作基础。当时我和老胡说好的,我情愿做得比较投入,半年到一年之内不要管我,我也不拿年薪。什么都没拿,这是我的原则。

    记者:在来采访您之前,我曾经用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作家张宇”和“副总裁张宇”这两个关键词组,结果显示:“作家张宇”的相关网页约300个,而“副总裁张宇”却高于“作家张宇”而达到500个。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宇:啊?我还不知道呢。我体验生活就全身心地投入,作为作家,我不喜欢记录采访,我是凭回忆写作的。我要做副总裁,就认真地去做,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做得非常称职。如果有一天,体验生活结束了,我才会开始回忆这段生活。“副总裁张宇”比“作家张宇”还有名气,可能和我全身心的投入有关。副总裁也好,作家也好,我就是我。我对此不感兴趣,我就不上网。

    记者: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作家和当副总裁是两个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码字和码砖是两个不同的行业。码字功夫甚为了得的您如何码好砖呢?

    张宇:作家和副总裁是一样的,作家是研究人的,副总裁也是研究人的。在建业,重要的策划我都要参加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指导。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现我手下人的长处,及早地提拔起来,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这和当作家是一样的。包装一个企业,凝聚一个企业的文化,这是我最熟悉的。像原来的南街村都是我“包装”的,我搞了一个五集的专题片,先是在中央一套放的,后来美国、日本、香港、法国都播放了,我还写了一篇5万字的文章南街村话语,后来全国48家媒体进行了连载。我去的时候是一个多亿,现在是一二十个亿,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在建业,有人问我,你怎么这么快就融入了工作,游刃有余的指挥我们作战,我就讲了我包装南街村的经历。所以说“码字”和“码砖”是不矛盾的。

    记者:民营企业的工作节奏和您当作家时的工作节奏是否有所不同?您如何适应这种不同?

    张宇:确实有所不同,我当作家的时候,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我当副总裁,时间就是别人支配的。

    你看,你打电话约我坐坐,有五六次了吧?你打电话都联系不到我,我就下不了班,一直没有时间。平常我们工作时间是不开会的,都是下班之后、星期六、星期天开会,通常开会都是到夜里十一二点,非常紧张,也很辛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我还是能够适应这种不同的。在这里工作讲究的是工作秩序,不像一个人写作,全身心的投入就可以了。它没有写作劳神,所以适应这种不同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记者:您是搞文学的,在海内外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建业是搞房地产的,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毋庸置疑,您高深的文学造诣会影响到建业。那么,您的“人文”和建业的“地产”是否会融为一体为目前颇为流行的人文地产呢?

    张宇:我觉得会,我相信我能带来一种文化理念,来影响建业、渗透建业。一个企业做大了以后,它是要有文化感召力的,要给员工一种事业感和归属感。在建业,员工的调动是很频繁的,他们毫无怨言,他们都是唱着歌走的,很悲壮,有的是带着孩子去的,有的是带着公公婆婆去的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来提炼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

    记者:贾平凹曾经说,文坛的淘汰率的可怕得很。您从文坛“跳槽”到商界,您担心不担心被淘汰?为什么?

    张宇:不会。一个作家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学会拒绝生活,而不是选择生活。像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处在是学习和选择的过程,你们是要什么什么,我现在是以不要什么为主。我对我的读者有判断,我的书出来之后,一般都能卖个七八万册,这没有一点问题,不宣传也可以。我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读者群,我和他们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再则,达到我这种水平的时候,不需要赶时尚,我需要做的是写出水平来,一部比一部写得好。我不需要经常参加什么活动啊混个脸熟啊什么的,我觉得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作家张宇:文学才能就是虚构能力

    记者:前几天,有媒体报道说,继软弱和表演爱情之后,您近年来创作的“公检法”三部曲的压卷之作——长篇小说蚂蚁与读者见面了。四年前,你以“前所未有”的新手法,写“警察与小偷”的特殊生活心理和较量。两年前写了“检察官和犯罪嫌疑人”这次又写了监狱里的罪犯。为什么近年的创作总把目光放在“公检法”领域?

    张宇:蚂蚁卖得非常好。我之所以把目光放在“公检法”领域,一则是因为我原来做县委书记的时候管过“公检法”对这一块生活很熟悉;二则我在“公检法”有很多朋友,我想释放一下这方面的素材,三部曲是我对在“公检法”这一块生活的积累的总结。

    记者:“三部曲”结束之后,您会考虑去写其他行业的生活,比如您现在从事的房地产业?

    张宇:会,我肯定要写地产了。但不会以某个企业为背景,而是以“中国地产”这个大环境为背景,写一部关于房地产行业的长篇小说,目前中国没有一部关于房地产的长篇小说。

    记者:您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蚂蚁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历时一年多,也是您创作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在此之前,您并不熟悉监狱生活,小说的创作是在一个朋友提供素材的基础上虚构的。您所说“全新的尝试”是不是指的就是“虚构”这和“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定论是否有点偏离?您是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与写作的?

    张宇:“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不见得是正确的“来源于生活”是正确的“高于生活”是不正确的。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作家的虚构能力。

    一个作家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都体验完才去写作,那不把作家累死才怪呢,一个作家活十辈子都体验不完生活。作为作家就要有把一个“芝麻”写成“西瓜”的能力“芝麻”就是生活“西瓜”就是文学作品。一粒“芝麻”怎样才能写成“西瓜”呢?这就要考验一个作家的虚构能力和想像空间,这是一种再创造的才华。

    记者:在这部新作中,您一反前两部小说的叙述方式,以细腻的文学语言从容不迫地讲述了夹指头、老虎凳、太阳下烙烧饼等处罚犯人的招法等等。所有这些是否对中国法律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深刻而值得人们反思的严峻拷问。您觉得,文学对改变现实生活的某些诟病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宇:我这部小说的语言和原来相比是大不一样的,我写疼痛与抚摸的时候,用的是一种诗化的、哲理化的语言,之所以改变主要是想接近更多的读者,从叙述方式上讲,更口语化、平民化了。用一句行话说,我加快了语言的叙述速度,我就是要让读者一口气看完。

    文学改变现实生活的能力非常弱,文学就是文学,它只能起到影响人精神的、灵魂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改变现实生活的能力非常小、非常小。

    记者:“公检法”题材本身就已经很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又在其中加入爱情、性等,看上去很像好莱坞大片,您是否担心评论家批评你的写作就是媚俗呢?

    张宇:不担心,我从来不担心评论家怎么看,我常和全国的评论家较劲。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作家,到了一部作品我想怎么“玩”的时候,我根本不考虑评论家的意见,就不能去考虑,考虑了就没有效果了。听别人的话,作家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讲了,自己的作品就不好“玩”了。

    记者:有评论家说,软弱一书都具有通俗性、平和性,贴近读者却游离于纯文学的高深。那么,小说的最终目的是“好看”还是“高深”呢?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在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宇:小说的目的不是高深,也不是好看。我写小说的目的就是探索人性的深度,探索、研究、揣摩人的心理是我的一个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软弱和表演爱情就走得有点远了。软弱翻译到法国的时候,他们把它归结为“侦探题材的纯文学小说”法国的评论家评论软弱的时候说,这是一部“在侦探题材的外衣下探索人性的纯文学小说”我觉得,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个性化,越个人化越好。比如,熟悉我的评论家和读者即使捂着“作者张宇”他们看个四五十行也能知道是张宇的作品。

    记者:你的小说语言已经形成个人化的风格,它是天然而独特的,那么请你谈谈你的语言以及你对小说语言的见解?

    张宇:小说的语言一定要是带有个人化的表达方式。我的小说的语言特点一是快捷,直达读者的心灵;二是有趣,三是平实。就像我们两个人在谈话,我要光说目的性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累;如果我的谈话非常幽默诙谐有趣,你就会很舒服。我觉得小说的语言应该是这样的。

    记者:您怎样看待自己成名后的写作?

    张宇:我成名之前的写作不是很认真,很浅薄,很不专业,就是“习作”成名凭的是激情、活力,属于误打误撞成名的。成名后就严肃起来了,开始真正意义上反思文学,从态度上也认真多了。因为,我一生都将从事这个职业了。

    主席张宇:很多河南作家都超过了我

    记者:您是河南省作家协会的主席,按说,河南所有的作家都归您管。可实际上,您却管不了几个。诚然,河南作家群在全国文坛有着较高的地位,那么,作为作协的主席,您如何统领河南所有的作家再创辉煌呢?

    张宇:作协不是行政机构,河南所有的作家我一个也管不住。像你所说,河南作家群在全国知名得很,一是人数多,二是水平高。作为作协主席,我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一个是,我要带头写作;另外一个就是在文学探索的过程当中去组织引导他们、影响他们。至于怎么创作,文学是个性的,没有一个作家能培养另外一个作家。只能通过提倡一种理念去引导他们的写作,只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再一个,给作家们机会互相交流、互相碰撞,组织一个“场”让大家在这个“场”里面互相启发、互相摩擦,这就是作家协会。

    记者:在河南这些作家中,您比较看好哪几位作家?您觉得他们当中,会有多少位会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家?

    张宇:这个话很难讲啊,讲了要得罪人的。我看好的河南作家有很多。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的作家,二月河算一个,李佩甫也是很优秀的作家,以羊的门为代表;在年轻的作家里,李洱、何向阳等在全国都是很著名的,我只是点几个代表人物。更多的作家在成长。作家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我相信河南作家会写出更多的大作品。

    记者:都说,文人相轻。那么,河南作家如果有人超过了您,作为作家您会失落吗?作为他们的“头儿”您会为他们骄傲吗?

    张宇:我谈两点看法,一是他们早就超过了我;二是他们永远都不能超过我,因为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没有办法来衡量。每个作家只有一个,想看这个作家的作品,另外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代替不了的。我肯定会为我们的作家感到骄傲,从国内多国外,我走到哪里我就把他们宣传到哪里,扩大他们的影响,这是我的任务、我的责任。

    记者:河南作家群全国闻名,作家阵容强大,老中青代表作家经常有佳作问世。为什么反映我们河南当代生活的具有传世性的长篇小说还不多见呢?

    张宇:对于传世作品,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传世不传世,只能后人说了算。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点卡目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点卡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卡目并收藏点卡目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