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战队冠军
推荐阅读: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备胎最新章节!
在淘汰赛的舞台上。
和张琳对战的时候,是有惊无险的赢得了比赛。
但是在这之后,苏晨更是使出了自己的所有实力,终于在晋级赛中,又过关斩将、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是众望所归的,赢得了杨昆战队的冠军。
这也预示着,他将要代表杨昆战队,来进行最后决赛的争夺。
而在这期间的比赛过程中,也是让人看得非常的过瘾。
好听的歌曲,用心的演唱。
也都是成了好声音的舞台上,一道道靓丽华美的歌唱盛宴。
而在经历了为时近一个半月的淘汰赛制,终于是在九月份的中旬,迎来了最后的决赛。
回望当初,从三十二位歌手,到现在的寥寥四位歌手,更是经历了一轮轮严酷而又近乎于苛刻的选拔、淘汰。
当然在那些淘汰的歌手,依依不舍的离开舞台的同时,也是将整个赛事推向了新一轮的巅峰。
而关于《华国好声音》的赛事,也是引发人们很多的关注,在网络上各大话题排行榜上,也都是居高不下。
大家都是非常关注这场音乐的盛大赛事!
……
而在眼下,要说还有什么综艺节目,能够和《华国好声音》相媲美的话。
那么就要算的上是,在湘西电视台热播的《百家讲坛》了。
《易中添品三国》这档讲坛类的介于学识和综艺娱乐之间,兼具文化科普以及偏娱乐的表现形势,也是在收视上一火再火。
而且更是有着不俗的口碑,渐渐地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的一大重要谈资,人们也是对易中添品三国,十足的津津乐道。
三国这一主流的历史文化。又是在这个时刻,强势的回归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易中天:
今天这一集我们讲曹操的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内容。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我们今天就讲用什么人。下一集我们讲怎么用。我们还是要来比较一下袁绍和曹操,在这两个问题上袁绍和曹操都是不一样的。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
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我们知道在东汉这个时代它是很重名的。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们读孔子的书知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争取当时的豪门世族、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这样一些人能够来支持他。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曹操要处理的第二个关系,德才关系,“德与才”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历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一个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备的时候,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我们应该选哪个?传统的说法呢,首先我们要德才兼备,这个话没错,但是不能兼备呢?传统的做法是先德后才,但是曹操这个时候相反,他三次下达求贤令,公开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唯才是举”。“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德和才一旦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那么这个说法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的,所以我们要略加说明,曹操为什么要提出“唯才是举”这样一个口号,而不沿用传统的德才兼备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是非常时期,而曹操又是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就不能按常规的这种取才的办法来做。所以曹操有一个说法,他叫做“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这什么意思呢?天下太平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但是现在是一个有事的时候,是一个天下不安定的时候,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奖赏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劳,能就是能力。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
那么由此又有了第三个问题,就是“廉与贪”的关系。曹操的做法是什么呢?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曹操虽然提出“唯才是举”的这样一个主张,但并非不要道德,曹操其实也是一个重视道德的人,他也希望德才兼备。比方说有两个人,一个崔琰,一个毛玠,这两个人就是德才兼备,崔琰和毛玠道德品质之高尚是连曹操本人都非常敬重甚至敬畏的,曹操对毛玠是敬重,对崔琰是敬畏,每次见到崔琰曹操都要肃然起敬啊,那么曹操委托他们去做什么呢?去做选拔官员的工作,重用。但是有些人爱占小便宜,比方说曹操有个老乡叫丁裴,这个人是爱占小便宜的,他当官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工作是管一群牛,结果他干什么事呢?他把家里的瘦牛牵出来,到公家的牛群里面挑头肥牛,他把它换了,他干这个事,结果被罢了官,被人检举了以后罢了官。有一天曹操在路上就碰见他了,碰见丁裴了,曹操就叫着他的字说,文侯啊,你的官印上哪儿去了?丁裴说,哎呦,我的官印我拿去换大饼了。然后曹操回过头来对身边的人说,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裴,我说算了吧,丁裴这个人就像会抓老鼠又爱偷东西吃的猫,留着他还是有用的。我想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猫论了,只是他要解释为,不管它偷不偷东西吃,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曹操就是这样一个态度,所以他的做法叫做重用清官、不避小贪。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曹操的用人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因为他明白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人,所以在曹操手下,各类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是如果这种人才可以用,那种人才也可以用,那曹操不就成了好好先生了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才,曹操是如何把握用人这个度的呢?曹操用人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第五个关系,是“大与小”的关系,所谓大小是指什么呢?大德和小节。那么曹操的做法是什么呢?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曹操的这样的一种胸襟和这样的一种作风使他广纳了人才,有人统计,到曹操去世前,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一般谋士一共有102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前期五位,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五大谋士。如果来检索以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五大谋士基本上都是自己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是从敌营当中投奔曹操的,贾诩来投奔的时候还捎带了一个张绣。这些人来到曹操身边的时候是有原因的,郭嘉离开袁绍的时候对袁绍身边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说出了他为什么要离开袁绍投奔曹操的原因,而这句话十分重要,那么郭嘉究竟向袁绍的谋士们说了什么?他这番话里面又隐含着什么样的玄机呢?请看下集——天下归心。
……
易中添非常可观而又直率的,给观众们讲述了曹操的五种用人的政策。
其实,在他看来,放在现如今,很多的用人学问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要是在现如今的企业管理方面,也可以灵活的运用这样的政策和方法的话,也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好处和效益!(未完待续)
在淘汰赛的舞台上。
和张琳对战的时候,是有惊无险的赢得了比赛。
但是在这之后,苏晨更是使出了自己的所有实力,终于在晋级赛中,又过关斩将、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是众望所归的,赢得了杨昆战队的冠军。
这也预示着,他将要代表杨昆战队,来进行最后决赛的争夺。
而在这期间的比赛过程中,也是让人看得非常的过瘾。
好听的歌曲,用心的演唱。
也都是成了好声音的舞台上,一道道靓丽华美的歌唱盛宴。
而在经历了为时近一个半月的淘汰赛制,终于是在九月份的中旬,迎来了最后的决赛。
回望当初,从三十二位歌手,到现在的寥寥四位歌手,更是经历了一轮轮严酷而又近乎于苛刻的选拔、淘汰。
当然在那些淘汰的歌手,依依不舍的离开舞台的同时,也是将整个赛事推向了新一轮的巅峰。
而关于《华国好声音》的赛事,也是引发人们很多的关注,在网络上各大话题排行榜上,也都是居高不下。
大家都是非常关注这场音乐的盛大赛事!
……
而在眼下,要说还有什么综艺节目,能够和《华国好声音》相媲美的话。
那么就要算的上是,在湘西电视台热播的《百家讲坛》了。
《易中添品三国》这档讲坛类的介于学识和综艺娱乐之间,兼具文化科普以及偏娱乐的表现形势,也是在收视上一火再火。
而且更是有着不俗的口碑,渐渐地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的一大重要谈资,人们也是对易中添品三国,十足的津津乐道。
三国这一主流的历史文化。又是在这个时刻,强势的回归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易中天:
今天这一集我们讲曹操的用人之道,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内容。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我们今天就讲用什么人。下一集我们讲怎么用。我们还是要来比较一下袁绍和曹操,在这两个问题上袁绍和曹操都是不一样的。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
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我们知道在东汉这个时代它是很重名的。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们读孔子的书知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争取当时的豪门世族、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这样一些人能够来支持他。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曹操要处理的第二个关系,德才关系,“德与才”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历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一个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备的时候,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我们应该选哪个?传统的说法呢,首先我们要德才兼备,这个话没错,但是不能兼备呢?传统的做法是先德后才,但是曹操这个时候相反,他三次下达求贤令,公开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唯才是举”。“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德和才一旦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那么这个说法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的,所以我们要略加说明,曹操为什么要提出“唯才是举”这样一个口号,而不沿用传统的德才兼备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是非常时期,而曹操又是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就不能按常规的这种取才的办法来做。所以曹操有一个说法,他叫做“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这什么意思呢?天下太平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但是现在是一个有事的时候,是一个天下不安定的时候,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奖赏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劳,能就是能力。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
那么由此又有了第三个问题,就是“廉与贪”的关系。曹操的做法是什么呢?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曹操虽然提出“唯才是举”的这样一个主张,但并非不要道德,曹操其实也是一个重视道德的人,他也希望德才兼备。比方说有两个人,一个崔琰,一个毛玠,这两个人就是德才兼备,崔琰和毛玠道德品质之高尚是连曹操本人都非常敬重甚至敬畏的,曹操对毛玠是敬重,对崔琰是敬畏,每次见到崔琰曹操都要肃然起敬啊,那么曹操委托他们去做什么呢?去做选拔官员的工作,重用。但是有些人爱占小便宜,比方说曹操有个老乡叫丁裴,这个人是爱占小便宜的,他当官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工作是管一群牛,结果他干什么事呢?他把家里的瘦牛牵出来,到公家的牛群里面挑头肥牛,他把它换了,他干这个事,结果被罢了官,被人检举了以后罢了官。有一天曹操在路上就碰见他了,碰见丁裴了,曹操就叫着他的字说,文侯啊,你的官印上哪儿去了?丁裴说,哎呦,我的官印我拿去换大饼了。然后曹操回过头来对身边的人说,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裴,我说算了吧,丁裴这个人就像会抓老鼠又爱偷东西吃的猫,留着他还是有用的。我想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猫论了,只是他要解释为,不管它偷不偷东西吃,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曹操就是这样一个态度,所以他的做法叫做重用清官、不避小贪。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曹操的用人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因为他明白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人,所以在曹操手下,各类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是如果这种人才可以用,那种人才也可以用,那曹操不就成了好好先生了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才,曹操是如何把握用人这个度的呢?曹操用人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第五个关系,是“大与小”的关系,所谓大小是指什么呢?大德和小节。那么曹操的做法是什么呢?抓大放小、不拘小节。
曹操的这样的一种胸襟和这样的一种作风使他广纳了人才,有人统计,到曹操去世前,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一般谋士一共有102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前期五位,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五大谋士。如果来检索以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五大谋士基本上都是自己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是从敌营当中投奔曹操的,贾诩来投奔的时候还捎带了一个张绣。这些人来到曹操身边的时候是有原因的,郭嘉离开袁绍的时候对袁绍身边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说出了他为什么要离开袁绍投奔曹操的原因,而这句话十分重要,那么郭嘉究竟向袁绍的谋士们说了什么?他这番话里面又隐含着什么样的玄机呢?请看下集——天下归心。
……
易中添非常可观而又直率的,给观众们讲述了曹操的五种用人的政策。
其实,在他看来,放在现如今,很多的用人学问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要是在现如今的企业管理方面,也可以灵活的运用这样的政策和方法的话,也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好处和效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