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石米镇就数你小气
推荐阅读: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芙蓉女最新章节!
“唉,这么好吃的东西,咋没人买呢。”王婶子直叹气:“八月十五我烩了一锅蘑菇汤,我家老头子整整喝了三碗。就是我做的咸了些,他又喝了一瓢凉水,这不,今天闹肚子呢。”
“芙蓉,我不怕闹肚子,没人买你的蘑菇,我要。”杨康从对面铺子里钻出来,笑眯眯的舔着手里的糖糕,舔一会儿,又咬一口,看的葫芦直流哈喇子。恨不得窜起来自己也咬一口。
“康儿,你来的正好,这不,大伙都不敢吃,你买二斤,家里也几口人呢,正好吃去。”王婶子拉住杨康。
“那给我称二斤吧。”杨康见葫芦眼巴巴的,一口把糖糕含在嘴里,彻底断了葫芦的念想。
芙蓉称了二斤,用黄纸包着,递给杨康,杨康接过扭头就走。芙蓉喊起来:“杨康,钱呢。”
“人家都不敢吃,我敢吃,你应该谢我才对,还问我要钱?我给你开了张,你送我二斤不得了。”杨康一脸谄笑。
芙蓉冲过去把蘑菇夺了回来,揭去黄纸,又重新放回篮子里:“不给。”
“石米镇就数你小气。”杨康说着,想伸手再把蘑菇拿回来,芙蓉举着秤杆子,作势要敲杨康的头,杨康一看这架式,扭头就跑。
葫芦奶声奶气的笑起来:“我姐还会脑瓜崩呢。”
直到晚上收工,也没卖出去一斤蘑菇,芙蓉拿黄油纸把蘑菇盖出,关了铺子领着葫芦跟茶茶回家,路上见有一个卖糖人的,芙蓉看看葫芦眼巴巴的神情,就给他买了一个猪八戒糖人,另外。又花六文钱买了两个糖糕,葫芦一个,茶茶一个。
虽说蘑菇没有卖到钱,但芙蓉也不忍心让葫芦天天瞅着别人吃东西,小孩子想吃的东西,未必就好吃,只是图个新鲜劲,葫芦那种眼巴巴的神情,深深的刺痛了芙蓉的心。
晚上都睡下了,王婶子来敲门。手里拿着一双做好的小棉鞋,说是给葫芦的,看看芙蓉西屋里的蘑菇。便说:“不如天亮了,你去县里一趟,一来呢,杨波在县里,怀海县又比咱镇上富裕。有见识,你去那,不定就会有销路。二来,再不济,杨康不是在饭庄里学做菜么,你也可以让他给你问问。他们那里能不能销一些。”
芙蓉原本不想麻烦杨波,毕竟他是在人家那学手艺,又不是那里的掌柜。他人又是个老实的,肯定会想着法的帮自己,耽误他的功夫就不好了。可是这蘑菇不能久放,再则新一茬儿的蘑菇就要长好了,石米镇没销路。总得找个长久的销路才是。再则,白天答应人家的那两件衣裳。正好去县里买金线,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日天蒙蒙亮,芙蓉就起来了,把做好的早饭盖在锅里,把装蘑菇的篮子拿布围好,免得路上颠簸,蘑菇给掉了出来,那就坏了卖相了。
坐上小船,还是上回的艄公,那艄公一见是芙蓉,硬是不肯收她的船钱,还谢她上回帮着自己收拾破船,见芙蓉挎着大篮子去卖菜,便告诉她,怀海县南头,每天一早,都会有不少菜贩子,卖萝卜的,南瓜的,莴苣的,反正啥吃的菜都有,让芙蓉别走冤枉路,直接奔那去就行了。
芙蓉谢过艄公,挎着篮子,往县南头而去。
到县南头时,太阳才刚刚升起来,有一股子暖意,芙蓉把篮子放下喘了口气,走了一路,身上也出汗了,衣裳湿哒哒的贴在身上,黏糊糊的。
芙蓉四下张望了一番,城里的小贩们起的也很早,果然如老艄公所说,卖什么菜的都有,还有卖活鱼的贩子,面前的盆子里,少说也有五六十条活鱼,个个身子发红,芙蓉认出,这是鲤鱼。
众小贩沿着城里的路摆开各自的摊位,左边是卖各种蔬菜的,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等。
右边是卖禽类肉食的,大活鱼,鸡,鸭,鹅等。
一时间,卖菜的小贩吆喝着:“新鲜的菜拉,不洒水不压秤拉。”卖肉的小贩吆喝着:“活鸡活鸭活鱼拉,价钱公道拉。”
芙蓉在卖菜的小贩当中,捡了个位置,把菜篮子放下,刚放下菜篮子,就有一个拿着油条的小贩过来道:“走,走,别站我身边,一会儿我还有菜呢,这是我的地方。”
芙蓉不懂规矩,正迷茫,有个大娘过来拉拉她:“闺女,你站我旁边吧,我就卖一点自己种的菜,不怕挤。”
芙蓉赶紧的把篮子放在大娘身边,揭去篮子上围的布,露出一篮子新鲜的蘑菇来,这可是夺了不少眼球,虽说县里也有卖蘑菇的,但并不如芙蓉家的蘑菇这么新鲜,且卖蘑菇的人,是极少数的。
“喂,新来的啊,你。”有个拿着帐本的人,后面跟着个拿钱袋子的,扯着嗓子喊芙蓉。
芙蓉点点头。
“不懂规矩啊。交钱。”拿帐本的人伸出了手。
芙蓉还没反应过来,卖菜的大娘知意,迅速从衣兜里掏出十文钱放在那人手里。
原来这里的规矩,便是每个小贩,每日要交十文钱的地盘费,清洁费。
十文钱,半斤猪肉,芙蓉的生意还没有开张,但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狠狠心,芙蓉从袋里摸出十个钱来,递给那人。
那人却不接:“你得交三十文一天。”
“为啥?”芙蓉奇怪了。
“他们是每个月都在这卖,每天交十文,交够一个月,你是新来的,你要卖一个月吗?如果要卖一个月,那先交一两定钱,再每天十文钱,如果是偶尔来卖一回,那就是三十文一天。”那人的帐算的十分清楚。
芙蓉暗暗肉疼了一回,这怀海县果然跟石米镇不同,虽是隔着条河,离的不远,但却是两重天。自己家里的蘑菇,都是隔几天掰一回,自然不能按月交钱,如果按天交钱,这也太不划算了,三十文,一斤多猪肉,葫芦爱吃的猪八戒糖人,都够买十几个了。
“不如,也按十几文收她的,都是穷苦卖菜的。”大娘看芙蓉穿着打扮,浑身上下也找不着一件值钱的,便替她求情。
“那不行。这是规矩,要么交三十文钱,要么,不能卖下去了。”收钱的人不依不饶。
“她是要按月交钱。”从左面传出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芙蓉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这人是杨波。
扭过脸一瞧,果然是杨波,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娃,两个人手里都拿着麻袋。
收帐的人看见是杨波,顿时眉开眼笑:“这么早来买菜啊?”
杨波跟那人寒暄了一回,又拉他过去说了一会儿话,那人便过来对着芙蓉笑起来:“对不住了啊,杨波这都是熟人,你既然都按月交钱,那每天就十文吧,今天头一天,就算了。”
芙蓉还没弄明白状况,杨波便将麻袋交给跟他同行的人,替芙蓉挎着篮子道:“你早上吃饭没有?”
“还没有。”芙蓉忙了一早上,肚子果然咕咕叫起来了。
杨波带她去买了两根油条吃,坐在一家卖酒的门前歇了一会儿,问芙蓉说:“来县里卖蘑菇,咋不跟我说一声咧?我这天天早上得按师傅说的,去菜市场挑菜,还好遇上你了。”
“怕你忙,不想给你添麻烦。”芙蓉把两根油条都吃到了肚子里:“你刚才跟那收帐的人说啥了,他还说我按月交钱,我可不能每天都来的。”
“这个你放心吧,我天天买菜,跟这收帐的人熟,以后你来卖菜,就交给他十文钱,不来卖菜,那就算了。”杨波道:“走,上我们店里去,正好最近也没有蘑菇做的菜,我们掌柜的,不定正想要蘑菇呢。咱先去问问,要是能在店里把蘑菇销掉,以后你就不用站那等人买了。”
这对芙蓉来说,确实也算是好消息。
去了店里,掌柜的果然对蘑菇有兴趣,捏了捏,蘑菇又干的很,并没有掺水,却又摇摇说:“就是这东西太贵,一盘子菜一两百文,吃的人不多啊。”
芙蓉的心一紧。
“姑娘,你这蘑菇,啥价钱?多少钱一斤哪?”掌柜的问芙蓉。
“恩。”芙蓉心里想了想,笑着对掌柜的说:“我头一回来县里卖菜,掌柜的看着给价吧,要是价格公道,我家还有不少蘑菇呢。”
掌柜的果然动心了,伸出四个手指头来:“菜贩子那里,卖五十文,我给你四十文,你不用站那等了,且以后你家的蘑菇,都能送我这店里来,如果你上午送来,我还管你一顿早饭,咋样?”
四十文一斤,比在石米镇卖三十文一斤足足贵了十文,这一篮子,都快值一两银了,且省了站那卖蘑菇的时间,自己还可以回铺子里缝制衣裳,以后的蘑菇,也不愁销路了。于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过了秤,收了钱。这个时候,县里的大多数人才起床,芙蓉家的蘑菇,终于有了第一笔收入。
而这收入,是用别人都不肯要的玉米芯换来的。
“唉,这么好吃的东西,咋没人买呢。”王婶子直叹气:“八月十五我烩了一锅蘑菇汤,我家老头子整整喝了三碗。就是我做的咸了些,他又喝了一瓢凉水,这不,今天闹肚子呢。”
“芙蓉,我不怕闹肚子,没人买你的蘑菇,我要。”杨康从对面铺子里钻出来,笑眯眯的舔着手里的糖糕,舔一会儿,又咬一口,看的葫芦直流哈喇子。恨不得窜起来自己也咬一口。
“康儿,你来的正好,这不,大伙都不敢吃,你买二斤,家里也几口人呢,正好吃去。”王婶子拉住杨康。
“那给我称二斤吧。”杨康见葫芦眼巴巴的,一口把糖糕含在嘴里,彻底断了葫芦的念想。
芙蓉称了二斤,用黄纸包着,递给杨康,杨康接过扭头就走。芙蓉喊起来:“杨康,钱呢。”
“人家都不敢吃,我敢吃,你应该谢我才对,还问我要钱?我给你开了张,你送我二斤不得了。”杨康一脸谄笑。
芙蓉冲过去把蘑菇夺了回来,揭去黄纸,又重新放回篮子里:“不给。”
“石米镇就数你小气。”杨康说着,想伸手再把蘑菇拿回来,芙蓉举着秤杆子,作势要敲杨康的头,杨康一看这架式,扭头就跑。
葫芦奶声奶气的笑起来:“我姐还会脑瓜崩呢。”
直到晚上收工,也没卖出去一斤蘑菇,芙蓉拿黄油纸把蘑菇盖出,关了铺子领着葫芦跟茶茶回家,路上见有一个卖糖人的,芙蓉看看葫芦眼巴巴的神情,就给他买了一个猪八戒糖人,另外。又花六文钱买了两个糖糕,葫芦一个,茶茶一个。
虽说蘑菇没有卖到钱,但芙蓉也不忍心让葫芦天天瞅着别人吃东西,小孩子想吃的东西,未必就好吃,只是图个新鲜劲,葫芦那种眼巴巴的神情,深深的刺痛了芙蓉的心。
晚上都睡下了,王婶子来敲门。手里拿着一双做好的小棉鞋,说是给葫芦的,看看芙蓉西屋里的蘑菇。便说:“不如天亮了,你去县里一趟,一来呢,杨波在县里,怀海县又比咱镇上富裕。有见识,你去那,不定就会有销路。二来,再不济,杨康不是在饭庄里学做菜么,你也可以让他给你问问。他们那里能不能销一些。”
芙蓉原本不想麻烦杨波,毕竟他是在人家那学手艺,又不是那里的掌柜。他人又是个老实的,肯定会想着法的帮自己,耽误他的功夫就不好了。可是这蘑菇不能久放,再则新一茬儿的蘑菇就要长好了,石米镇没销路。总得找个长久的销路才是。再则,白天答应人家的那两件衣裳。正好去县里买金线,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日天蒙蒙亮,芙蓉就起来了,把做好的早饭盖在锅里,把装蘑菇的篮子拿布围好,免得路上颠簸,蘑菇给掉了出来,那就坏了卖相了。
坐上小船,还是上回的艄公,那艄公一见是芙蓉,硬是不肯收她的船钱,还谢她上回帮着自己收拾破船,见芙蓉挎着大篮子去卖菜,便告诉她,怀海县南头,每天一早,都会有不少菜贩子,卖萝卜的,南瓜的,莴苣的,反正啥吃的菜都有,让芙蓉别走冤枉路,直接奔那去就行了。
芙蓉谢过艄公,挎着篮子,往县南头而去。
到县南头时,太阳才刚刚升起来,有一股子暖意,芙蓉把篮子放下喘了口气,走了一路,身上也出汗了,衣裳湿哒哒的贴在身上,黏糊糊的。
芙蓉四下张望了一番,城里的小贩们起的也很早,果然如老艄公所说,卖什么菜的都有,还有卖活鱼的贩子,面前的盆子里,少说也有五六十条活鱼,个个身子发红,芙蓉认出,这是鲤鱼。
众小贩沿着城里的路摆开各自的摊位,左边是卖各种蔬菜的,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等。
右边是卖禽类肉食的,大活鱼,鸡,鸭,鹅等。
一时间,卖菜的小贩吆喝着:“新鲜的菜拉,不洒水不压秤拉。”卖肉的小贩吆喝着:“活鸡活鸭活鱼拉,价钱公道拉。”
芙蓉在卖菜的小贩当中,捡了个位置,把菜篮子放下,刚放下菜篮子,就有一个拿着油条的小贩过来道:“走,走,别站我身边,一会儿我还有菜呢,这是我的地方。”
芙蓉不懂规矩,正迷茫,有个大娘过来拉拉她:“闺女,你站我旁边吧,我就卖一点自己种的菜,不怕挤。”
芙蓉赶紧的把篮子放在大娘身边,揭去篮子上围的布,露出一篮子新鲜的蘑菇来,这可是夺了不少眼球,虽说县里也有卖蘑菇的,但并不如芙蓉家的蘑菇这么新鲜,且卖蘑菇的人,是极少数的。
“喂,新来的啊,你。”有个拿着帐本的人,后面跟着个拿钱袋子的,扯着嗓子喊芙蓉。
芙蓉点点头。
“不懂规矩啊。交钱。”拿帐本的人伸出了手。
芙蓉还没反应过来,卖菜的大娘知意,迅速从衣兜里掏出十文钱放在那人手里。
原来这里的规矩,便是每个小贩,每日要交十文钱的地盘费,清洁费。
十文钱,半斤猪肉,芙蓉的生意还没有开张,但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狠狠心,芙蓉从袋里摸出十个钱来,递给那人。
那人却不接:“你得交三十文一天。”
“为啥?”芙蓉奇怪了。
“他们是每个月都在这卖,每天交十文,交够一个月,你是新来的,你要卖一个月吗?如果要卖一个月,那先交一两定钱,再每天十文钱,如果是偶尔来卖一回,那就是三十文一天。”那人的帐算的十分清楚。
芙蓉暗暗肉疼了一回,这怀海县果然跟石米镇不同,虽是隔着条河,离的不远,但却是两重天。自己家里的蘑菇,都是隔几天掰一回,自然不能按月交钱,如果按天交钱,这也太不划算了,三十文,一斤多猪肉,葫芦爱吃的猪八戒糖人,都够买十几个了。
“不如,也按十几文收她的,都是穷苦卖菜的。”大娘看芙蓉穿着打扮,浑身上下也找不着一件值钱的,便替她求情。
“那不行。这是规矩,要么交三十文钱,要么,不能卖下去了。”收钱的人不依不饶。
“她是要按月交钱。”从左面传出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芙蓉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这人是杨波。
扭过脸一瞧,果然是杨波,后面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娃,两个人手里都拿着麻袋。
收帐的人看见是杨波,顿时眉开眼笑:“这么早来买菜啊?”
杨波跟那人寒暄了一回,又拉他过去说了一会儿话,那人便过来对着芙蓉笑起来:“对不住了啊,杨波这都是熟人,你既然都按月交钱,那每天就十文吧,今天头一天,就算了。”
芙蓉还没弄明白状况,杨波便将麻袋交给跟他同行的人,替芙蓉挎着篮子道:“你早上吃饭没有?”
“还没有。”芙蓉忙了一早上,肚子果然咕咕叫起来了。
杨波带她去买了两根油条吃,坐在一家卖酒的门前歇了一会儿,问芙蓉说:“来县里卖蘑菇,咋不跟我说一声咧?我这天天早上得按师傅说的,去菜市场挑菜,还好遇上你了。”
“怕你忙,不想给你添麻烦。”芙蓉把两根油条都吃到了肚子里:“你刚才跟那收帐的人说啥了,他还说我按月交钱,我可不能每天都来的。”
“这个你放心吧,我天天买菜,跟这收帐的人熟,以后你来卖菜,就交给他十文钱,不来卖菜,那就算了。”杨波道:“走,上我们店里去,正好最近也没有蘑菇做的菜,我们掌柜的,不定正想要蘑菇呢。咱先去问问,要是能在店里把蘑菇销掉,以后你就不用站那等人买了。”
这对芙蓉来说,确实也算是好消息。
去了店里,掌柜的果然对蘑菇有兴趣,捏了捏,蘑菇又干的很,并没有掺水,却又摇摇说:“就是这东西太贵,一盘子菜一两百文,吃的人不多啊。”
芙蓉的心一紧。
“姑娘,你这蘑菇,啥价钱?多少钱一斤哪?”掌柜的问芙蓉。
“恩。”芙蓉心里想了想,笑着对掌柜的说:“我头一回来县里卖菜,掌柜的看着给价吧,要是价格公道,我家还有不少蘑菇呢。”
掌柜的果然动心了,伸出四个手指头来:“菜贩子那里,卖五十文,我给你四十文,你不用站那等了,且以后你家的蘑菇,都能送我这店里来,如果你上午送来,我还管你一顿早饭,咋样?”
四十文一斤,比在石米镇卖三十文一斤足足贵了十文,这一篮子,都快值一两银了,且省了站那卖蘑菇的时间,自己还可以回铺子里缝制衣裳,以后的蘑菇,也不愁销路了。于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过了秤,收了钱。这个时候,县里的大多数人才起床,芙蓉家的蘑菇,终于有了第一笔收入。
而这收入,是用别人都不肯要的玉米芯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