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31章 丰收之前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一品唐侯最新章节!
时间慢慢。
唐舟自从那天去见过李德奖之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招募农业人才的事情上,不过虽如此,对于高履行被杀一案他还是多少注意了一些的。
在他见过李德奖的第五天,长安城已经开始盛传高履行的案子告破了。
与案子相关的事情并不怎么复杂,就是说高履行查出长安城外有一伙不轨之徒,于是来不及告知朝廷便带人杀了去,不曾想对方很厉害,结果人没杀成,反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如今那伙不轨之徒已经被抓,而且个个认罪,这事便算是完了的。
而事情结束后,李世民少不得在朝堂上赞赏一番高履行这种为大唐牺牲的精神。
唐舟听闻这些之后,暗想那李德奖倒是个聪明人,虽然找人当替死鬼,却也给高履行按了一个不错的好名声,这样做是有点违心,但如此一来,才能够让高士廉满意,不然的话,以高士廉的脾性,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不过虽是如此,唐舟却也有一些担心,现如今的高士廉是说不得什么了,但他却不一定满意。
高府。
高士廉从早朝上回到府上之后,脾气很大,而且看谁都不顺眼。
今天早朝上,大理寺的人说他儿子的案子破了,凶手是一群不法之徒,而且他们都已经认罪,这对他高家的名声来说是好事,可他是高履行的父亲,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有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他再清楚不过了?
要说自己的儿子会为了女人去杀人他完全相信,可为了一群不法之徒就带着家里的死士去,他却是一点不信的,他觉得这不过是大理寺的敷衍。
可他也清楚,那些罪犯既然已经认罪,他若再继续纠缠下去,自己儿子的一些丑事怕就瞒不住了,如今事态对他有利,他也只好顺着下坡。
不过,要他放弃追踪真正的凶手,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生气是难免的,不过高士廉到底是个成熟的男人,在他生过气后,对于很多事情该处理还是要处理的,他叫过府上的管家高能,吩咐道:“如今封地里的庄稼都已经发黄,想来再过半个月亦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大丰收了,今年你把此事负责好,莫让粮食受了潮。”
高士廉是国公,名下的土地还是不少的,这对他们府上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来源,所以马虎不得,每年他都会千叮咛万嘱咐。
高能身为管家,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了下来。
--------------------------------------------
天气越来越热,司农寺经过这些天的选拔,也选出了不少对农业颇有见解的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些十分有经验的老农,他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节气的理解来进行不同的农业行动,进而保障一年的农作物不会因为时令所差而出现错误。
除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外,兴农社还招募了一些对农业感兴趣的读书人,这些人都是读过《齐民要术》的人,并且有不少也都亲身经历过种地。
这些人可以说是兴农社的希望,因为在唐舟看来,经验虽然很重要,可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却是需要一些有创新精神的人的。
招募到这些人后,罗石和唐舟他们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分工,那些老农并不需要每天都来司农寺,只在特定的时候让他们下乡去指导农民如何种地,如何丰收就行了。
那些有想法的人,唐舟则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一些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的办法。
唐舟前世没种过地,只对一些农作物有过了解,因此他在这样安排之后,剩下的很多事情他就帮不上忙了。
这个时候,地里的小麦都已经快成熟了,很多百姓都在为丰收而忙碌着,唐舟知道这个时候对百姓来说很重要,因此少不得在司农寺进行一些安排和询问。
这天午后,大家坐在司农寺聊天,唐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小麦丰收之后,离再次播种应该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天地里都种些什么呢?”
一个叫周农的人站出来道:“小侯爷,这个各有不同,中原这个地方小麦丰收之后,并没有多少农作物可种,一般情况下都是荒着的,当然,偶尔会有人种一些菜。”
听到这个回答,唐舟微微凝眉:“我记得都有种玉米的。”
众人一愣,那周农更是连忙问道:“玉米,小侯爷,什么是玉米?”
听到众人这话,唐舟顿时明白过来,这个时代,玉米还没有传过来,心中暗惊,于是连忙笑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几个月天地里什么都不种有点说不过去,你们觉得呢?”
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很关心农事的,自然也清楚大片土地荒废着有些不妥。
这时,一个去过江南的名叫宁成的人说道:“小侯爷,这段时间其实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属下曾经去过江南,那里在夏天的时候普遍种植水稻,秋天丰收,跟我们这个刚好反过来,如果中原地区夏天种植水稻的话,到秋天的时候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啊。”
水稻的果实也就是大米,唐舟虽是北方人,但对米也有些偏爱,南方种植水稻的事情他也清楚,只是没想到刚好跟小麦的种植岔开。
正想大声叫好的时候,那个周农却突然反对道:“不行,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可我们这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水,不适宜水稻种植的,不然天气万一十几天不下雨,那些水稻可就全泡汤了。”
唐舟一愣,心想也是啊,他在后世也没听说过在北方亦或者中原地区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
讨论到这个时候陷入了沉默,唐舟见此情况,忽而想到宋朝南渡之后,曾经在南方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水稻不能到北方来,那么小麦是不是能到南方去呢?
想到这点,唐舟连忙笑道:“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长安来,那我们何不将小麦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丰收之后,就种植小麦,这样一来,一年也就有两季的丰收了。”
时间慢慢。
唐舟自从那天去见过李德奖之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招募农业人才的事情上,不过虽如此,对于高履行被杀一案他还是多少注意了一些的。
在他见过李德奖的第五天,长安城已经开始盛传高履行的案子告破了。
与案子相关的事情并不怎么复杂,就是说高履行查出长安城外有一伙不轨之徒,于是来不及告知朝廷便带人杀了去,不曾想对方很厉害,结果人没杀成,反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如今那伙不轨之徒已经被抓,而且个个认罪,这事便算是完了的。
而事情结束后,李世民少不得在朝堂上赞赏一番高履行这种为大唐牺牲的精神。
唐舟听闻这些之后,暗想那李德奖倒是个聪明人,虽然找人当替死鬼,却也给高履行按了一个不错的好名声,这样做是有点违心,但如此一来,才能够让高士廉满意,不然的话,以高士廉的脾性,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不过虽是如此,唐舟却也有一些担心,现如今的高士廉是说不得什么了,但他却不一定满意。
高府。
高士廉从早朝上回到府上之后,脾气很大,而且看谁都不顺眼。
今天早朝上,大理寺的人说他儿子的案子破了,凶手是一群不法之徒,而且他们都已经认罪,这对他高家的名声来说是好事,可他是高履行的父亲,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有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他再清楚不过了?
要说自己的儿子会为了女人去杀人他完全相信,可为了一群不法之徒就带着家里的死士去,他却是一点不信的,他觉得这不过是大理寺的敷衍。
可他也清楚,那些罪犯既然已经认罪,他若再继续纠缠下去,自己儿子的一些丑事怕就瞒不住了,如今事态对他有利,他也只好顺着下坡。
不过,要他放弃追踪真正的凶手,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生气是难免的,不过高士廉到底是个成熟的男人,在他生过气后,对于很多事情该处理还是要处理的,他叫过府上的管家高能,吩咐道:“如今封地里的庄稼都已经发黄,想来再过半个月亦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大丰收了,今年你把此事负责好,莫让粮食受了潮。”
高士廉是国公,名下的土地还是不少的,这对他们府上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来源,所以马虎不得,每年他都会千叮咛万嘱咐。
高能身为管家,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了下来。
--------------------------------------------
天气越来越热,司农寺经过这些天的选拔,也选出了不少对农业颇有见解的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些十分有经验的老农,他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节气的理解来进行不同的农业行动,进而保障一年的农作物不会因为时令所差而出现错误。
除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外,兴农社还招募了一些对农业感兴趣的读书人,这些人都是读过《齐民要术》的人,并且有不少也都亲身经历过种地。
这些人可以说是兴农社的希望,因为在唐舟看来,经验虽然很重要,可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却是需要一些有创新精神的人的。
招募到这些人后,罗石和唐舟他们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分工,那些老农并不需要每天都来司农寺,只在特定的时候让他们下乡去指导农民如何种地,如何丰收就行了。
那些有想法的人,唐舟则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一些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的办法。
唐舟前世没种过地,只对一些农作物有过了解,因此他在这样安排之后,剩下的很多事情他就帮不上忙了。
这个时候,地里的小麦都已经快成熟了,很多百姓都在为丰收而忙碌着,唐舟知道这个时候对百姓来说很重要,因此少不得在司农寺进行一些安排和询问。
这天午后,大家坐在司农寺聊天,唐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小麦丰收之后,离再次播种应该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天地里都种些什么呢?”
一个叫周农的人站出来道:“小侯爷,这个各有不同,中原这个地方小麦丰收之后,并没有多少农作物可种,一般情况下都是荒着的,当然,偶尔会有人种一些菜。”
听到这个回答,唐舟微微凝眉:“我记得都有种玉米的。”
众人一愣,那周农更是连忙问道:“玉米,小侯爷,什么是玉米?”
听到众人这话,唐舟顿时明白过来,这个时代,玉米还没有传过来,心中暗惊,于是连忙笑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几个月天地里什么都不种有点说不过去,你们觉得呢?”
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很关心农事的,自然也清楚大片土地荒废着有些不妥。
这时,一个去过江南的名叫宁成的人说道:“小侯爷,这段时间其实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属下曾经去过江南,那里在夏天的时候普遍种植水稻,秋天丰收,跟我们这个刚好反过来,如果中原地区夏天种植水稻的话,到秋天的时候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啊。”
水稻的果实也就是大米,唐舟虽是北方人,但对米也有些偏爱,南方种植水稻的事情他也清楚,只是没想到刚好跟小麦的种植岔开。
正想大声叫好的时候,那个周农却突然反对道:“不行,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可我们这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水,不适宜水稻种植的,不然天气万一十几天不下雨,那些水稻可就全泡汤了。”
唐舟一愣,心想也是啊,他在后世也没听说过在北方亦或者中原地区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
讨论到这个时候陷入了沉默,唐舟见此情况,忽而想到宋朝南渡之后,曾经在南方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水稻不能到北方来,那么小麦是不是能到南方去呢?
想到这点,唐舟连忙笑道:“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长安来,那我们何不将小麦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丰收之后,就种植小麦,这样一来,一年也就有两季的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