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清太子爷_分卷阅读_136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历史]大清太子爷最新章节!
自康熙剿灭噶尔丹后,诸位皇子阿哥中风头最盛者,除了直郡王胤禔,便要属八贝勒胤禩了。
这说起来,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人之中,康熙还是更为看重八贝勒胤禩一些的。
胤禔随征噶尔丹,是康熙充分倚重他的军事才能的,他也是在跟着康熙随征噶尔丹时才崭露头角的,之前可以说,康熙事一直在压制着胤禔的,并不怎么重用他和派给他差事。
而胤禩则不同,即使在随康熙几次出征噶尔丹之前,他都是很得康熙重用的。在胤禩十五六岁的时候,康熙便会派给他许多的差事,而后,康熙出征噶尔丹,带着的皇子阿哥里头,年纪最小的就是胤禩。
之后大封皇子,年纪轻轻才十八岁的胤禩就得封贝勒了。
因此,比起得封郡王的大阿哥和三阿哥,还是八贝勒胤禩更为让人瞩目一些。
十三阿哥胤祥之生母庶妃章佳氏没过多久就因病势沉重薨逝了,康熙也没见多伤心,不过下旨让礼部依例办理丧事。不过,因章佳氏诞育了十三阿哥,所以,还是被追封为妃,封号为敏。
再之后不久,康熙又下旨,册庶妃卫氏为良嫔,而后再进良妃,册庶妃佟佳氏为贵妃,册庶妃瓜尔佳氏为和嫔。
这道谕旨一下,整个后宫都惊起波澜了。倒不是因为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的事儿,而是庶妃卫氏,也就是八贝勒胤禩的生母被册为良嫔,而后进良妃的事儿。这样一来,后宫里便不再是只有四妃了,加上良妃,妃位上便是五个人了。
一时之间,让人瞩目的阿哥是八贝勒胤禩,而在后宫里,让人瞩目的后妃便是一跃列入妃位的八贝勒生母卫氏了。
胤禩头一回怀着极为愉悦的心情去见卫氏,这么多年里,去卫氏宫中的这条路走了无数遍,可他还是觉得如今才算是昂首挺胸的真正走过。
胤禩忌讳人家说起他的出身,可是,他又不愿意因此而被人看不起,他额娘的出身是他的心病,却也是他前进的动力。自懂事起,胤禩就只有两个愿望,一个便是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得到皇阿玛的爱重和关注,再一个,便是希望自己的额娘能有个位分,至少,能让他额娘在后宫里光明正大的活着,不必依靠旁人,更不必看旁人的眼色。
他拼命努力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让他实现了这两个愿望。他是皇子阿哥里头年纪最轻的有爵位的皇子,而他的额娘,也在进良嫔之后得进良妃,他的额娘,也终是不必再依靠旁人,不必再看旁人的眼色了。
可是胤禩一高兴,却忘了卫氏已升妃位,妃位是一宫主位,是不可能再同惠妃住在一起了的。这个时辰,卫氏早就搬到她该去的宫中去了。
胤禩到了卫氏原本的住处自然是扑了个空的。
惠妃得知消息,来见胤禩时,正遇上胤禩要离开,她将胤禩自小带到大,自然也是有感情存在的,见了胤禩,也笑得很真心:“八阿哥来看你额娘么?她如今不在这儿住了,搬到西六宫去了。”
“多谢惠额娘,”胤禩给惠妃请安后,才笑道,“儿子是来给额娘道喜的,既如此,儿子就往西六宫去了。”
如今卫氏得封妃位,胤禩倒也可以堂堂正正的称卫氏为额娘了。
惠妃一笑,点头道:“恩,你去吧。良妃只怕也是在等着你的。”
胤禩又对着惠妃行了一礼,这便离开了惠妃宫中,往卫氏现住的宫中去了。
惠妃站在宫门前,望着胤禩的背影,眸光莫测。正在这时,胤禔过来给惠妃请安,正巧望见了这一幕,胤禔顺着惠妃的视线往去,却见宫道上什么都没有,不禁好奇问道:“额娘,你在看什么啊?”
惠妃转头,见是胤禔,遂笑道:“你来啦,八阿哥刚出去,你没遇见他?”
“没有啊,”胤禔挠了挠头,他进来时确实没有瞧见胤禩来着,“今儿是良妃娘娘的好日子,八弟来这儿做什么?这会儿肯定是要去给他额娘道喜的啊。毕竟这是他这么多年的愿望嘛。”
“也对,”惠妃感叹一声,道,“这么多年了,良妃也是不易。不过好在,总算是熬出头了。”
惠妃在此间感叹卫氏这些年的不易,那边胤禩跟卫氏刚一见面,胤禩的眼圈就红了。
胤禩规规矩矩的给卫氏跪下,红着眼含着泪给卫氏请安,卫氏也含泪伸手将胤禩扶起来。
母子两个含泪对望,眼中流泻的是只有他们才能懂的岁月和故事。
“额娘,儿子特别高兴,真的,”胤禩待屋中宫女太监都退下后,对着卫氏又哭又笑起来,“额娘,往后,儿子一定会加倍孝敬您的,一定不会再让您受委屈,不会让您难过。往后的日子,一定都是特别好的。”
卫氏怜爱的望着胤禩笑:“额娘也很高兴。这一回,额娘有了这一层身份,你就可以放心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了,再也没有人会诟病你的出身了。额娘其实不怕受委屈,也不觉得日子难过,额娘只盼着你能完成心之所愿,这样就足够了。”
胤禩是卫氏亲生的儿子,他心里能有个什么样的心思,卫氏岂能不知道?
卫氏抹掉胤禩的眼泪,不要他哭,只希望他能开心些:“你如今也大婚了,还住进了皇上赐的府邸,你的福晋也是个好的,她的家世对你多少也是有些助力的。皇子阿哥里头,也有真心待你的兄弟,这些,都是你自个儿努力得来的。额娘看到这些,也很是为你高兴的。”
胤禩不哭了,笑道:“额娘,如今正是儿子大展拳脚的时候。您放心,只要儿子努力,只要皇阿玛看重儿子,我想要的绝不会落空的!”
母子两个心有灵犀,没有把那大逆不道的话说出来,可彼此心中却都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卫氏的相信给了胤禩极大的信心,再加上目前极受康熙瞩目的现状,令胤禩觉得自己胜利在望,是一定有希望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位子的!
——毕竟,皇太子在皇阿玛心里,已经不如从前那般优秀了,不是吗?
之后一段时日,倒是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件事,令胤禔、胤禩等人暗爽不已;令胤礽、胤禛哭笑不得;又令胤祥和胤祉的关系出现裂痕,进而不睦。
事情的因由也很简单。敏妃去后不足百日,按规矩,还不得剃头,胤祉却因为难受不舒服,硬是没熬过去,就在百日之内剃头了。这事儿被人告发到康熙跟前,康熙也生气,遂革了胤祉的诚郡王爵位,降为贝勒。
这事儿让胤祉和胤祥之间生了嫌隙,胤祥心里到底还是难受的,只不过两个人原本关系也不亲密,胤祉如今又住在宫外,碰不上面,倒也罢了。但这个心结,在胤祥心里算是种下了。
对于胤祉这样的行为,胤礽和胤禛真是哭笑不得。就为了这样的事儿被革掉郡王爵位,胤礽连吐槽都懒得吐槽胤祉了。
这样一来,皇子阿哥里头,就剩下胤禔是这么独一个的郡王了。
康熙上回南巡因苏麻喇姑的病中止,之后到了康熙三十九年暮春,康熙又挪出时间来了,宣布再次南巡。再次南巡的路线,就按照上回南巡的路线继续走,把上回没去过的地方都去一回。
不过,这回南巡,康熙带上了胤礽。
除此之外,跟着康熙一道去的,还有直郡王胤禔、诚贝勒胤祉、八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把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七贝勒胤祐、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留在京中,并让这五个阿哥分做两班轮流在畅春园中值班,一旦京中有事,则立行处理。
康熙离京,只让皇太子胤礽代理过国政。而这一回康熙离京,把皇太子带走了,却让阿哥们坐镇京城分班值守,这意味着什么,恐怕很多人心里都会很清楚很明白的。
☆、第139章
石氏这一回有孕,还是让胤礽很高兴的。
只不过,即将临盆的时候,胤礽跟着康熙南巡去了,这一去,恐怕得等到石氏生产之后才会回来。
胤礽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石氏的,石氏这一胎怀得并不安稳,从四个月开始就时常孕吐,夜里也常常腰酸背疼的,到底不如怀着弘晋的时候平稳。而且,石氏的肚子比她该有的月份还要大一点点,顾氏说里头恐怕是双生子,不然,不会这样不安稳的。
顾氏这样的猜测让石氏听了很高兴,胤礽听了却担忧得很,石氏身子骨还行,生了弘晋也还算调养得当,可是,在古代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无疑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更不要说这一次要生俩的。
比起一回生两个,胤礽倒是希望石氏能平平安安的,就算生一个都是好的。
自康熙剿灭噶尔丹后,诸位皇子阿哥中风头最盛者,除了直郡王胤禔,便要属八贝勒胤禩了。
这说起来,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人之中,康熙还是更为看重八贝勒胤禩一些的。
胤禔随征噶尔丹,是康熙充分倚重他的军事才能的,他也是在跟着康熙随征噶尔丹时才崭露头角的,之前可以说,康熙事一直在压制着胤禔的,并不怎么重用他和派给他差事。
而胤禩则不同,即使在随康熙几次出征噶尔丹之前,他都是很得康熙重用的。在胤禩十五六岁的时候,康熙便会派给他许多的差事,而后,康熙出征噶尔丹,带着的皇子阿哥里头,年纪最小的就是胤禩。
之后大封皇子,年纪轻轻才十八岁的胤禩就得封贝勒了。
因此,比起得封郡王的大阿哥和三阿哥,还是八贝勒胤禩更为让人瞩目一些。
十三阿哥胤祥之生母庶妃章佳氏没过多久就因病势沉重薨逝了,康熙也没见多伤心,不过下旨让礼部依例办理丧事。不过,因章佳氏诞育了十三阿哥,所以,还是被追封为妃,封号为敏。
再之后不久,康熙又下旨,册庶妃卫氏为良嫔,而后再进良妃,册庶妃佟佳氏为贵妃,册庶妃瓜尔佳氏为和嫔。
这道谕旨一下,整个后宫都惊起波澜了。倒不是因为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的事儿,而是庶妃卫氏,也就是八贝勒胤禩的生母被册为良嫔,而后进良妃的事儿。这样一来,后宫里便不再是只有四妃了,加上良妃,妃位上便是五个人了。
一时之间,让人瞩目的阿哥是八贝勒胤禩,而在后宫里,让人瞩目的后妃便是一跃列入妃位的八贝勒生母卫氏了。
胤禩头一回怀着极为愉悦的心情去见卫氏,这么多年里,去卫氏宫中的这条路走了无数遍,可他还是觉得如今才算是昂首挺胸的真正走过。
胤禩忌讳人家说起他的出身,可是,他又不愿意因此而被人看不起,他额娘的出身是他的心病,却也是他前进的动力。自懂事起,胤禩就只有两个愿望,一个便是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得到皇阿玛的爱重和关注,再一个,便是希望自己的额娘能有个位分,至少,能让他额娘在后宫里光明正大的活着,不必依靠旁人,更不必看旁人的眼色。
他拼命努力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让他实现了这两个愿望。他是皇子阿哥里头年纪最轻的有爵位的皇子,而他的额娘,也在进良嫔之后得进良妃,他的额娘,也终是不必再依靠旁人,不必再看旁人的眼色了。
可是胤禩一高兴,却忘了卫氏已升妃位,妃位是一宫主位,是不可能再同惠妃住在一起了的。这个时辰,卫氏早就搬到她该去的宫中去了。
胤禩到了卫氏原本的住处自然是扑了个空的。
惠妃得知消息,来见胤禩时,正遇上胤禩要离开,她将胤禩自小带到大,自然也是有感情存在的,见了胤禩,也笑得很真心:“八阿哥来看你额娘么?她如今不在这儿住了,搬到西六宫去了。”
“多谢惠额娘,”胤禩给惠妃请安后,才笑道,“儿子是来给额娘道喜的,既如此,儿子就往西六宫去了。”
如今卫氏得封妃位,胤禩倒也可以堂堂正正的称卫氏为额娘了。
惠妃一笑,点头道:“恩,你去吧。良妃只怕也是在等着你的。”
胤禩又对着惠妃行了一礼,这便离开了惠妃宫中,往卫氏现住的宫中去了。
惠妃站在宫门前,望着胤禩的背影,眸光莫测。正在这时,胤禔过来给惠妃请安,正巧望见了这一幕,胤禔顺着惠妃的视线往去,却见宫道上什么都没有,不禁好奇问道:“额娘,你在看什么啊?”
惠妃转头,见是胤禔,遂笑道:“你来啦,八阿哥刚出去,你没遇见他?”
“没有啊,”胤禔挠了挠头,他进来时确实没有瞧见胤禩来着,“今儿是良妃娘娘的好日子,八弟来这儿做什么?这会儿肯定是要去给他额娘道喜的啊。毕竟这是他这么多年的愿望嘛。”
“也对,”惠妃感叹一声,道,“这么多年了,良妃也是不易。不过好在,总算是熬出头了。”
惠妃在此间感叹卫氏这些年的不易,那边胤禩跟卫氏刚一见面,胤禩的眼圈就红了。
胤禩规规矩矩的给卫氏跪下,红着眼含着泪给卫氏请安,卫氏也含泪伸手将胤禩扶起来。
母子两个含泪对望,眼中流泻的是只有他们才能懂的岁月和故事。
“额娘,儿子特别高兴,真的,”胤禩待屋中宫女太监都退下后,对着卫氏又哭又笑起来,“额娘,往后,儿子一定会加倍孝敬您的,一定不会再让您受委屈,不会让您难过。往后的日子,一定都是特别好的。”
卫氏怜爱的望着胤禩笑:“额娘也很高兴。这一回,额娘有了这一层身份,你就可以放心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了,再也没有人会诟病你的出身了。额娘其实不怕受委屈,也不觉得日子难过,额娘只盼着你能完成心之所愿,这样就足够了。”
胤禩是卫氏亲生的儿子,他心里能有个什么样的心思,卫氏岂能不知道?
卫氏抹掉胤禩的眼泪,不要他哭,只希望他能开心些:“你如今也大婚了,还住进了皇上赐的府邸,你的福晋也是个好的,她的家世对你多少也是有些助力的。皇子阿哥里头,也有真心待你的兄弟,这些,都是你自个儿努力得来的。额娘看到这些,也很是为你高兴的。”
胤禩不哭了,笑道:“额娘,如今正是儿子大展拳脚的时候。您放心,只要儿子努力,只要皇阿玛看重儿子,我想要的绝不会落空的!”
母子两个心有灵犀,没有把那大逆不道的话说出来,可彼此心中却都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卫氏的相信给了胤禩极大的信心,再加上目前极受康熙瞩目的现状,令胤禩觉得自己胜利在望,是一定有希望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位子的!
——毕竟,皇太子在皇阿玛心里,已经不如从前那般优秀了,不是吗?
之后一段时日,倒是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件事,令胤禔、胤禩等人暗爽不已;令胤礽、胤禛哭笑不得;又令胤祥和胤祉的关系出现裂痕,进而不睦。
事情的因由也很简单。敏妃去后不足百日,按规矩,还不得剃头,胤祉却因为难受不舒服,硬是没熬过去,就在百日之内剃头了。这事儿被人告发到康熙跟前,康熙也生气,遂革了胤祉的诚郡王爵位,降为贝勒。
这事儿让胤祉和胤祥之间生了嫌隙,胤祥心里到底还是难受的,只不过两个人原本关系也不亲密,胤祉如今又住在宫外,碰不上面,倒也罢了。但这个心结,在胤祥心里算是种下了。
对于胤祉这样的行为,胤礽和胤禛真是哭笑不得。就为了这样的事儿被革掉郡王爵位,胤礽连吐槽都懒得吐槽胤祉了。
这样一来,皇子阿哥里头,就剩下胤禔是这么独一个的郡王了。
康熙上回南巡因苏麻喇姑的病中止,之后到了康熙三十九年暮春,康熙又挪出时间来了,宣布再次南巡。再次南巡的路线,就按照上回南巡的路线继续走,把上回没去过的地方都去一回。
不过,这回南巡,康熙带上了胤礽。
除此之外,跟着康熙一道去的,还有直郡王胤禔、诚贝勒胤祉、八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把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七贝勒胤祐、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留在京中,并让这五个阿哥分做两班轮流在畅春园中值班,一旦京中有事,则立行处理。
康熙离京,只让皇太子胤礽代理过国政。而这一回康熙离京,把皇太子带走了,却让阿哥们坐镇京城分班值守,这意味着什么,恐怕很多人心里都会很清楚很明白的。
☆、第139章
石氏这一回有孕,还是让胤礽很高兴的。
只不过,即将临盆的时候,胤礽跟着康熙南巡去了,这一去,恐怕得等到石氏生产之后才会回来。
胤礽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石氏的,石氏这一胎怀得并不安稳,从四个月开始就时常孕吐,夜里也常常腰酸背疼的,到底不如怀着弘晋的时候平稳。而且,石氏的肚子比她该有的月份还要大一点点,顾氏说里头恐怕是双生子,不然,不会这样不安稳的。
顾氏这样的猜测让石氏听了很高兴,胤礽听了却担忧得很,石氏身子骨还行,生了弘晋也还算调养得当,可是,在古代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无疑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更不要说这一次要生俩的。
比起一回生两个,胤礽倒是希望石氏能平平安安的,就算生一个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