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分卷阅读_118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红楼之元春晋升记最新章节!
大皇子妃果然不敢为父兄鸣不平,因为削她父兄的旨意出自圣上……赵之桢眨了眨眼,“却是为何?”
“你嫂子有个庶出的兄弟,是个三品将军,如今正在西南领兵,你嫂子嫌弃他见死不救。”
见死不救这词用得可真含蓄。
至于大皇子妃这位庶兄,赵之桢也有些交情——这位将军的确是个方正人,也有真本事,比起正经的妹夫大皇子,他跟七皇子赵之桢投脾气多了。
猜到大哥真意的赵之桢不由故意问道,“这里面又有什么说法?”
大皇子妃老家就在湖北,离新建成的西南大营不过三百里,顺着驿道书信往来十分容易:这位将军知晓父兄的遭遇,居然什么都没说。
据说这一家子人唯有大皇子妃与他关系尚可,不过大皇子妃数次求情之后,这位庶兄依旧无动于衷。
兄弟俩边走边聊,跟着的太监宫女各个知趣,此时已经落下了好一段距离。
大皇子这才低声道:“七弟,你能把他调到你帐下效力吗?”
赵之桢定神看了他哥哥良久,才问,“当真?”
大皇子凝重地点头。
赵之桢果断道:“容我想想。”
太子桀骜,但做不出大逆不道之事,但费家跟南边那位和平南王多年往来,难保没怀着什么不臣之心——元春这一番提醒,赵之桢觉得有理之余,自然也得准备些后手不得不防。
赵之桢即将回到北面大营,京中也需要他大哥照应一二,最起码这位消息灵通的大哥在受了自己的恩惠之后,总会有所报答,这一点赵之桢从不怀疑。
可惜论为人,自是十二弟更为可靠,无奈十二弟如今跟着庆王叔,说话的分量还很有限,指使不动要紧的人物,可谓心有余力不足啊。
出了宫,赵之桢骑在马上一路琢磨,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回府后再跟元春念叨一番……想起元春,不如顺路帮她除掉娘家的小心病。
于是他带着人转道荣国府。
荣国府的门子见到这阵势当时就傻了,呆了数息后屁滚尿流地跑去禀报……也不怪这门子少见多怪,自打荣国公贾代善去世后,皇亲国戚朝中重臣一概不曾登门拜访过。
赵之桢等了不足一炷香的功夫,就见荣国府大开正门,贾赦与贾政齐齐出迎。
为了元春,赵之桢也会尽量和气一些,不过与这老哥俩接触下来,也不免暗自感慨:昔日荣国公何等厉害的人物,却生了两个有些“呆”性的儿子。若非贾二老爷生了一双好儿女,荣国府逐渐败落也是必然。
寒暄过几句,赵之桢便露出想跟贾政单独聊聊的意思。贾赦虽然不时糊涂一回,但好歹还是瞧得出关键:亲弟弟丢官丢面子,他又没甚好处!
贾赦知趣,告退后便回了自己的院子。他刚一进门,邢夫人满面关切地迎上来,“王爷亲至,莫非有喜事?老爷要升官了不成?”
贾赦登时火冒三丈,拂袖而去:他可懂得“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再说这些日子府里的动静……哪能是他和他兄弟兴许要升官的意思!
邢夫人先是一怔,旋即便是双颊通红,目光扫过周围丫头婆子……众人纷纷躲闪。
却说尴尬不已之人也不止邢夫人一个,此时书房里的贾政也颇觉下不来台:王爷也劝他致仕。原本他见王爷亲至,还真起了侥幸脱身的心思,万没料到王爷这样……不留情面。
赵之桢此时还在耐心劝解,“致仕之后,谁还舍得下脸翻旧账?再说对令郎也大有好处。”
不得不说,长子贾珠正是贾政的死穴。
加上七皇子发话,他连挣扎和犹豫的勇气也都没了,“微臣知道了。”
恰在此时,贾珠从衙门回府,听说王爷驾到,也连忙过来请安。
有些懦弱,面色微白的贾政,以及器宇轩昂,不卑不亢的贾珠,这父子俩摆在一起,再想想他的女诸葛元春……赵之桢瞬间生了兴趣:元春其余两个兄弟又是何等模样?
听说王爷要见见宝玉和贾环,后宅里又是一通“鸡飞狗跳”。
待宝玉和贾环打扮妥当,出现在赵之桢眼前,已是一盏茶之后:元春的亲兄弟宝玉丰神如玉,另一个庶出兄弟贾环容貌虽不出众,却也是眉目清秀。
二人都有些紧张,谈吐却颇为得体。赵之桢随口考了几句,二人都答了上来,吩咐随从送上礼物之后,他更是夸奖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贾政闻言神情舒缓,贾珠却明白……父亲在仕途上彻底无望了。
赵之桢要回王府跟元春吃饭,该说的说了,该见的见了,他也起身离去。在大门处,他也不忘提醒贾珠,“警醒些。回头多去瞧瞧你妹子。”
贾珠应了。
回到王府,赵之桢先去王妃房里转了一圈,而后再去看看儿子……书房里晗儿和暄儿兄妹两个正喝茶聊天。
赵暄见过父亲,攥着手炉直接丢出个消息,“韩王妃的娘家嫂子正四处借贷呢。借到了江郎头上,我可不也就知道了。”
赵晗也问道:“父亲,您看……”
赵之桢道:“不必过问。”
赵暄忽然又道:“费家也在收拢银子,江郎让我跟您说一声。”
这个……不能不过问了,赵之桢甚至在考虑,用不用给父皇上个密折。
☆、第82章
却说赵之桢刚踏进元春的院子,就听早早迎出来的大丫头傲梅行礼后恭敬道,“侧妃娘家来了亲戚,这会儿正说着家常呢。”
赵之桢也不生气,还笑道,“她的意思是……我最好回避吗?”
傲梅低着头,不敢答话。
赵之桢又道:“不留饭吧?你快回去问问。”
傲梅领命,顺着长廊一路小跑地赶到元春跟前,当着薛姨妈和宝钗,在元春耳边小声学了舌。
元春抿嘴一笑,“让王爷放宽心,我慢待谁也不敢慢待他。”
薛姨妈听说,不等傲梅出门复命,便主动起身告辞。薛家母女出了院门,赵之桢才慢悠悠又笑眯眯地迈入房中,“我回来得不巧了?”
大皇子妃果然不敢为父兄鸣不平,因为削她父兄的旨意出自圣上……赵之桢眨了眨眼,“却是为何?”
“你嫂子有个庶出的兄弟,是个三品将军,如今正在西南领兵,你嫂子嫌弃他见死不救。”
见死不救这词用得可真含蓄。
至于大皇子妃这位庶兄,赵之桢也有些交情——这位将军的确是个方正人,也有真本事,比起正经的妹夫大皇子,他跟七皇子赵之桢投脾气多了。
猜到大哥真意的赵之桢不由故意问道,“这里面又有什么说法?”
大皇子妃老家就在湖北,离新建成的西南大营不过三百里,顺着驿道书信往来十分容易:这位将军知晓父兄的遭遇,居然什么都没说。
据说这一家子人唯有大皇子妃与他关系尚可,不过大皇子妃数次求情之后,这位庶兄依旧无动于衷。
兄弟俩边走边聊,跟着的太监宫女各个知趣,此时已经落下了好一段距离。
大皇子这才低声道:“七弟,你能把他调到你帐下效力吗?”
赵之桢定神看了他哥哥良久,才问,“当真?”
大皇子凝重地点头。
赵之桢果断道:“容我想想。”
太子桀骜,但做不出大逆不道之事,但费家跟南边那位和平南王多年往来,难保没怀着什么不臣之心——元春这一番提醒,赵之桢觉得有理之余,自然也得准备些后手不得不防。
赵之桢即将回到北面大营,京中也需要他大哥照应一二,最起码这位消息灵通的大哥在受了自己的恩惠之后,总会有所报答,这一点赵之桢从不怀疑。
可惜论为人,自是十二弟更为可靠,无奈十二弟如今跟着庆王叔,说话的分量还很有限,指使不动要紧的人物,可谓心有余力不足啊。
出了宫,赵之桢骑在马上一路琢磨,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回府后再跟元春念叨一番……想起元春,不如顺路帮她除掉娘家的小心病。
于是他带着人转道荣国府。
荣国府的门子见到这阵势当时就傻了,呆了数息后屁滚尿流地跑去禀报……也不怪这门子少见多怪,自打荣国公贾代善去世后,皇亲国戚朝中重臣一概不曾登门拜访过。
赵之桢等了不足一炷香的功夫,就见荣国府大开正门,贾赦与贾政齐齐出迎。
为了元春,赵之桢也会尽量和气一些,不过与这老哥俩接触下来,也不免暗自感慨:昔日荣国公何等厉害的人物,却生了两个有些“呆”性的儿子。若非贾二老爷生了一双好儿女,荣国府逐渐败落也是必然。
寒暄过几句,赵之桢便露出想跟贾政单独聊聊的意思。贾赦虽然不时糊涂一回,但好歹还是瞧得出关键:亲弟弟丢官丢面子,他又没甚好处!
贾赦知趣,告退后便回了自己的院子。他刚一进门,邢夫人满面关切地迎上来,“王爷亲至,莫非有喜事?老爷要升官了不成?”
贾赦登时火冒三丈,拂袖而去:他可懂得“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再说这些日子府里的动静……哪能是他和他兄弟兴许要升官的意思!
邢夫人先是一怔,旋即便是双颊通红,目光扫过周围丫头婆子……众人纷纷躲闪。
却说尴尬不已之人也不止邢夫人一个,此时书房里的贾政也颇觉下不来台:王爷也劝他致仕。原本他见王爷亲至,还真起了侥幸脱身的心思,万没料到王爷这样……不留情面。
赵之桢此时还在耐心劝解,“致仕之后,谁还舍得下脸翻旧账?再说对令郎也大有好处。”
不得不说,长子贾珠正是贾政的死穴。
加上七皇子发话,他连挣扎和犹豫的勇气也都没了,“微臣知道了。”
恰在此时,贾珠从衙门回府,听说王爷驾到,也连忙过来请安。
有些懦弱,面色微白的贾政,以及器宇轩昂,不卑不亢的贾珠,这父子俩摆在一起,再想想他的女诸葛元春……赵之桢瞬间生了兴趣:元春其余两个兄弟又是何等模样?
听说王爷要见见宝玉和贾环,后宅里又是一通“鸡飞狗跳”。
待宝玉和贾环打扮妥当,出现在赵之桢眼前,已是一盏茶之后:元春的亲兄弟宝玉丰神如玉,另一个庶出兄弟贾环容貌虽不出众,却也是眉目清秀。
二人都有些紧张,谈吐却颇为得体。赵之桢随口考了几句,二人都答了上来,吩咐随从送上礼物之后,他更是夸奖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贾政闻言神情舒缓,贾珠却明白……父亲在仕途上彻底无望了。
赵之桢要回王府跟元春吃饭,该说的说了,该见的见了,他也起身离去。在大门处,他也不忘提醒贾珠,“警醒些。回头多去瞧瞧你妹子。”
贾珠应了。
回到王府,赵之桢先去王妃房里转了一圈,而后再去看看儿子……书房里晗儿和暄儿兄妹两个正喝茶聊天。
赵暄见过父亲,攥着手炉直接丢出个消息,“韩王妃的娘家嫂子正四处借贷呢。借到了江郎头上,我可不也就知道了。”
赵晗也问道:“父亲,您看……”
赵之桢道:“不必过问。”
赵暄忽然又道:“费家也在收拢银子,江郎让我跟您说一声。”
这个……不能不过问了,赵之桢甚至在考虑,用不用给父皇上个密折。
☆、第82章
却说赵之桢刚踏进元春的院子,就听早早迎出来的大丫头傲梅行礼后恭敬道,“侧妃娘家来了亲戚,这会儿正说着家常呢。”
赵之桢也不生气,还笑道,“她的意思是……我最好回避吗?”
傲梅低着头,不敢答话。
赵之桢又道:“不留饭吧?你快回去问问。”
傲梅领命,顺着长廊一路小跑地赶到元春跟前,当着薛姨妈和宝钗,在元春耳边小声学了舌。
元春抿嘴一笑,“让王爷放宽心,我慢待谁也不敢慢待他。”
薛姨妈听说,不等傲梅出门复命,便主动起身告辞。薛家母女出了院门,赵之桢才慢悠悠又笑眯眯地迈入房中,“我回来得不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