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_197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穿到明朝考科举最新章节!
他倒说得颇准,申报单送上去,礼部批复的却只是那些同宗缌麻、大功以上弟子,姻亲在五服以内弟子须回避,还真没李东阳这个弟子的事。来传信的官员悄悄传了个内廷消息与他们,说是点选考官之前,成化天子忽然问了一声:“崔燮是,今科考不?”
一旁便有内侍对天子说了句:“崔燮是李东阳弟子,随东阳读书日久,恐取士时有偏倚,宜作回避。”
成化天子却亲口说:“太祖时定制,只避宗族、姻亲,不使他避。”
李东阳听了这话,便觉精神一振,不禁微笑起来,拱手道:“下官为朝廷选才,焉敢循私,取才学不足之人为举子?”
他们考官锁在考场里出不来,崔燮自然不知道他险些考不成试的事。他听说老师当上考官也跟着高兴了一阵,又怕自己应该回避,还拿着李老师的帖子到他师弟杨一清杨舍人门上,求问杨舍人自己要不要主动提请回避。
杨一清自然知道宫里的事,便笑着安慰了他一句:“你只管安心准备,许不许考是朝廷的事,用不着你一个小小监生多想。若真要回避,自有人告知你,便不告知,你到唱名、搜检那一关也被刷下来了,没刷你的你就安心考。”
杨师叔之言甚是有理。崔燮也把心放进肚子里,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应试。
原先应童试时,一应都事务他都曾亲自张罗过,这回却没怎么用他费心。崔老爷当年曾一路考进殿试,家人替他备过考篮,崔良栋早早就问了几个伺候过考试的老家人,给崔燮准备了长耳考篮。考篮里面放着笔、墨、砚、抹布、防水的油布考帘、小板凳……
进场和领卷子都靠一张顺天府印制的考票,这个是他自己收着,以备进门检查,不敢放进篮里。
八月初九日三更晨起,崔燮就依着近一个多月模拟考养出的生物钟睁开眼,洗漱更衣,精神奕奕地起了身,骑着马、带着家人到贡院门口排队。
唱名的时候果然有他的名字,崔燮心里那口气彻底松了,随着队伍排进考场。
秋初时分,天气还不算凉,虽叫搜检官拦在门外脱衣露体,检查身上有无文身私记,倒也没觉着冷。搜检过一遍后,他在门口重新穿好衣裳鞋袜、挽紧头发,跟着队伍进了龙门,对着桌上和自己考票上的序号找到位置,走进了狭小的考号。
那间号房倒是个能见光的好地方,只是号房里也不知多久没打扫过,半空结着蜘蛛网,地面也满是尘埃,两块木板摸一下就能印出手印。初亮的天光照在考号里,就能看见一片白雾随光而舞,叫人喘不过气来。
崔燮拉出板子,举到空中搓烂了悬挂的蛛网,又拿到门外磕了磕,用干布用力擦干净。
漫天灰尘呛得他直咳嗽,别的考生也没比他好到哪儿去,个个都灰头土脸的,有的索性连擦也不擦地坐进去,拿衣裳刮尽板子上的浮土。崔燮却比不了那些高手,还是尽力把能看见的脏土都收拾了,又找巡场人买了两杯热水,洇透了手帕,擦净手脸,才坐进考号里。
虽然李老师也在考场里,可他是内闱官,连帘子也出不了,师生两人没机会见面、交流,考卷也是八房同考官先判,什么时候能落到主考李老师手里,就看缘份吧。
第162章
黎明时分,几位御史提调、监临官巡视了一遍考场,将每个考号外分派一名府军卫军士监守,勒令考生不得再随意起坐走动,首场乡试才算正式开考。
早前交到顺天府礼房的卷子发下来,里面各夹了一张印好的试题纸,纸上整整齐齐印着二十三道题:三道四书题,二十道五经题,考生们按着自己本经从这些题里挑出要做的四道。
若有五经学全了的才士,或者也可将二十道五经题都做了——只要有本事都答了,不论答的好坏,也能搏个“学问该博”之名,板上钉钉要取中的。
崔燮当然没那个精神和学力。以他老师、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场中七篇作文,所重惟在首篇,到后面考官的精力不足,也不会细看,直接上写过的熟文,乃至从前看过的场屋文字也无妨。考官便是认出来了也不会怪你剿袭,反而不能不取,因为那是经别的考官考核过的,水准足以取中。
若是别的考官做主考,他倒也可以抄上一抄,但李老师做了主考官,他身为弟子,与李老师名誉相牵,更不能有一丝错处。这场乡试足有两千三百余人参加,解额却只有一百三十五人,考试一结束立刻会有落第秀才到顺天府击鼓告李东阳循私录取——
他若抄了别人的习文,落第的考生知道了,都得攻击考官取士不公,取了他这无才之辈;若是用自己的旧文,有心人更可能会以此陷害李东阳提前透题给他……
程敏政再过十来年就会倒在这上头,他怎么敢冒这个险!
崔燮深吸一口气,把七道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找出题目出处,便掩住卷纸,静心默写出第一道四书题:“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这一题出自《大学》,原文在释“诚其意”一章。闲居,独处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朱子曰: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君子之自修,便是诚其中而形其外,以其不自欺而慎其独也。
君子如此,小人却做不到“慎独”一点,在独居时便会放纵本心而肆意为恶。小人并非不懂得善恶之辩,不知要行善去恶,只是为善难而纵恶易,唯有在见到君子之后会自惭其行,掩其恶事,诈为善行,将自己伪装成善人。
然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些掩饰如何能蒙蔽得过君子呢?
譬如当今的万贵妃,自太子年长、地位稳固之后也装出个温婉娴淑的贤妃款儿,放开让天子生了那么多儿子;譬如当初的汪太监,打着整治贪污、为国征战的名号大肆杀戮凌虐清流,在边关杀良冒功;譬如万阁老,度着汪直失宠时上了一封请关西厂的奏疏,俨然也是个忠直谋国的老臣;再譬如某些御史言官,为了沽名卖直,上表劝阻天子降恩于某锦衣卫千户,不许他调升试镇抚使……
像他这样聪明善见的君子,一眼就看穿了那些小人的本质!
考卷上当然不能直指时事,但崔燮一笔就先把君子、小人划分开,站在真正君子的高度上,居高临下痛批那些佯作君子,暗中却行尽奸恶之事的小人:“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伪矣!”
破题依着自己的心意破,承题却还得照应,或者说照抄一下原题,稍稍改动,写作了“夫小人,非昧善不善,乃闲居则肆其为,见君子则用其揜著,自欺不已甚哉!”
承题中“揜著”二字,便是将原题中“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缩写一下。
小人见君子将掩其恶而著其善,这岂不是自欺?这句“自欺”又照应了破题中的“以自欺者欺君子,”破、承两句自相应照,又与题目相承,浑然无迹,他自己写着就觉得痛快淋漓,胸中还有无数文句奔涌着要从笔下倾倒出来,确实是个好开局。
这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写七篇文章,中间还要吃三顿饭,越到晚上精力还随着体力一起趋向枯竭,平均分配下来,每篇文章至多只有一个小时构思。若是第一题就卡住,不光会消耗时间,更会消耗他的信心,后头的题目只能一篇比一篇更艰难。
如今他第一题耗的时间少,打完草稿可能还不到半个小时工夫,就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应付后面的题目。
下一题出自《论语》,乃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少年贫贱,曾为钓鱼射猎之事,但其钓鱼时不张网捕捞俱尽,射猎时不射正在休息的宿鸟,由此可见仁人本心。又有物见人,又小及大,可见圣人仁爱天下之志。
但这一句单独成段,答题时必须可着原文句子来做,没有破原题破到注释的道理。破题中又不能出现题中之物的原名,一律都得以“物”代之,所以对孔子之仁只能点到“爱物”一步,由爱物推及夫子之仁。
他便朴实明白地提取原文中心思想,破了一句“即钓弋以观圣人,见爱物之仁焉。”钓弋为常事,纲鱼、射宿则猎取过份,而夫子不用这等手法,岂不正显见夫子之仁?
从爱物,再要推到仁人,怀天下。
射猎是为了人民生存,若仅为爱物而不射猎取获,百姓则无由生存,那么珍爱生物则是本末倒置。是以圣人不取此举,而是渔猎以法,该吃吃、该用用,先饱百姓之腹,尽祭礼章程,只是不要因口腹之欲竭而渔,给动物繁衍生息的余地。
孔子在动保和人权之间的抉择就是这么有道理。
“夫子曰:于斯世慈祥之福,其小者矜全乎物命,其大者即感召夫天和。”这种选择简单朴素,还蕴含了点儿生态平衡的道理。动物的繁衍生息,也反过来能令人民猎取不尽,食物丰沛、国家安稳,达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
而这种和谐,正显示了夫子“爱物”的仁德!
第二道题目作完,太阳也还斜斜地挂在东北,天色比发卷时亮多了,也还不刺眼,风从门外吹来,拂得卷纸微微颤动,正是做题的好时候。
崔燮把第二份草稿压到桌边,闭上眼做了套眼保健操,顺便在脑海里读完了第三道题。
乡试卷子上第一道题是人与人,第二道题是人与自然,第三道题并没一路滑向动物世界,而是高到了朝堂上——是《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章的“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这句话他印象格外深刻。府试时,永平府王府尊在收卷后出对联考他,其中有一联他答的便是:“万年天子,必尊爵一、齿一、德一,达尊归一,宣丹诏,晓亿万生民。”
当初正是这一句入了王府尊的心,阅卷时才偏向他几分,点他作了府试案首,不然整个永平府千数考生里,又岂能没有比他答得更好的人?
他倒说得颇准,申报单送上去,礼部批复的却只是那些同宗缌麻、大功以上弟子,姻亲在五服以内弟子须回避,还真没李东阳这个弟子的事。来传信的官员悄悄传了个内廷消息与他们,说是点选考官之前,成化天子忽然问了一声:“崔燮是,今科考不?”
一旁便有内侍对天子说了句:“崔燮是李东阳弟子,随东阳读书日久,恐取士时有偏倚,宜作回避。”
成化天子却亲口说:“太祖时定制,只避宗族、姻亲,不使他避。”
李东阳听了这话,便觉精神一振,不禁微笑起来,拱手道:“下官为朝廷选才,焉敢循私,取才学不足之人为举子?”
他们考官锁在考场里出不来,崔燮自然不知道他险些考不成试的事。他听说老师当上考官也跟着高兴了一阵,又怕自己应该回避,还拿着李老师的帖子到他师弟杨一清杨舍人门上,求问杨舍人自己要不要主动提请回避。
杨一清自然知道宫里的事,便笑着安慰了他一句:“你只管安心准备,许不许考是朝廷的事,用不着你一个小小监生多想。若真要回避,自有人告知你,便不告知,你到唱名、搜检那一关也被刷下来了,没刷你的你就安心考。”
杨师叔之言甚是有理。崔燮也把心放进肚子里,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应试。
原先应童试时,一应都事务他都曾亲自张罗过,这回却没怎么用他费心。崔老爷当年曾一路考进殿试,家人替他备过考篮,崔良栋早早就问了几个伺候过考试的老家人,给崔燮准备了长耳考篮。考篮里面放着笔、墨、砚、抹布、防水的油布考帘、小板凳……
进场和领卷子都靠一张顺天府印制的考票,这个是他自己收着,以备进门检查,不敢放进篮里。
八月初九日三更晨起,崔燮就依着近一个多月模拟考养出的生物钟睁开眼,洗漱更衣,精神奕奕地起了身,骑着马、带着家人到贡院门口排队。
唱名的时候果然有他的名字,崔燮心里那口气彻底松了,随着队伍排进考场。
秋初时分,天气还不算凉,虽叫搜检官拦在门外脱衣露体,检查身上有无文身私记,倒也没觉着冷。搜检过一遍后,他在门口重新穿好衣裳鞋袜、挽紧头发,跟着队伍进了龙门,对着桌上和自己考票上的序号找到位置,走进了狭小的考号。
那间号房倒是个能见光的好地方,只是号房里也不知多久没打扫过,半空结着蜘蛛网,地面也满是尘埃,两块木板摸一下就能印出手印。初亮的天光照在考号里,就能看见一片白雾随光而舞,叫人喘不过气来。
崔燮拉出板子,举到空中搓烂了悬挂的蛛网,又拿到门外磕了磕,用干布用力擦干净。
漫天灰尘呛得他直咳嗽,别的考生也没比他好到哪儿去,个个都灰头土脸的,有的索性连擦也不擦地坐进去,拿衣裳刮尽板子上的浮土。崔燮却比不了那些高手,还是尽力把能看见的脏土都收拾了,又找巡场人买了两杯热水,洇透了手帕,擦净手脸,才坐进考号里。
虽然李老师也在考场里,可他是内闱官,连帘子也出不了,师生两人没机会见面、交流,考卷也是八房同考官先判,什么时候能落到主考李老师手里,就看缘份吧。
第162章
黎明时分,几位御史提调、监临官巡视了一遍考场,将每个考号外分派一名府军卫军士监守,勒令考生不得再随意起坐走动,首场乡试才算正式开考。
早前交到顺天府礼房的卷子发下来,里面各夹了一张印好的试题纸,纸上整整齐齐印着二十三道题:三道四书题,二十道五经题,考生们按着自己本经从这些题里挑出要做的四道。
若有五经学全了的才士,或者也可将二十道五经题都做了——只要有本事都答了,不论答的好坏,也能搏个“学问该博”之名,板上钉钉要取中的。
崔燮当然没那个精神和学力。以他老师、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场中七篇作文,所重惟在首篇,到后面考官的精力不足,也不会细看,直接上写过的熟文,乃至从前看过的场屋文字也无妨。考官便是认出来了也不会怪你剿袭,反而不能不取,因为那是经别的考官考核过的,水准足以取中。
若是别的考官做主考,他倒也可以抄上一抄,但李老师做了主考官,他身为弟子,与李老师名誉相牵,更不能有一丝错处。这场乡试足有两千三百余人参加,解额却只有一百三十五人,考试一结束立刻会有落第秀才到顺天府击鼓告李东阳循私录取——
他若抄了别人的习文,落第的考生知道了,都得攻击考官取士不公,取了他这无才之辈;若是用自己的旧文,有心人更可能会以此陷害李东阳提前透题给他……
程敏政再过十来年就会倒在这上头,他怎么敢冒这个险!
崔燮深吸一口气,把七道试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找出题目出处,便掩住卷纸,静心默写出第一道四书题:“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这一题出自《大学》,原文在释“诚其意”一章。闲居,独处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朱子曰: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君子之自修,便是诚其中而形其外,以其不自欺而慎其独也。
君子如此,小人却做不到“慎独”一点,在独居时便会放纵本心而肆意为恶。小人并非不懂得善恶之辩,不知要行善去恶,只是为善难而纵恶易,唯有在见到君子之后会自惭其行,掩其恶事,诈为善行,将自己伪装成善人。
然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些掩饰如何能蒙蔽得过君子呢?
譬如当今的万贵妃,自太子年长、地位稳固之后也装出个温婉娴淑的贤妃款儿,放开让天子生了那么多儿子;譬如当初的汪太监,打着整治贪污、为国征战的名号大肆杀戮凌虐清流,在边关杀良冒功;譬如万阁老,度着汪直失宠时上了一封请关西厂的奏疏,俨然也是个忠直谋国的老臣;再譬如某些御史言官,为了沽名卖直,上表劝阻天子降恩于某锦衣卫千户,不许他调升试镇抚使……
像他这样聪明善见的君子,一眼就看穿了那些小人的本质!
考卷上当然不能直指时事,但崔燮一笔就先把君子、小人划分开,站在真正君子的高度上,居高临下痛批那些佯作君子,暗中却行尽奸恶之事的小人:“以自欺者欺君子,小人之意伪矣!”
破题依着自己的心意破,承题却还得照应,或者说照抄一下原题,稍稍改动,写作了“夫小人,非昧善不善,乃闲居则肆其为,见君子则用其揜著,自欺不已甚哉!”
承题中“揜著”二字,便是将原题中“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缩写一下。
小人见君子将掩其恶而著其善,这岂不是自欺?这句“自欺”又照应了破题中的“以自欺者欺君子,”破、承两句自相应照,又与题目相承,浑然无迹,他自己写着就觉得痛快淋漓,胸中还有无数文句奔涌着要从笔下倾倒出来,确实是个好开局。
这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写七篇文章,中间还要吃三顿饭,越到晚上精力还随着体力一起趋向枯竭,平均分配下来,每篇文章至多只有一个小时构思。若是第一题就卡住,不光会消耗时间,更会消耗他的信心,后头的题目只能一篇比一篇更艰难。
如今他第一题耗的时间少,打完草稿可能还不到半个小时工夫,就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应付后面的题目。
下一题出自《论语》,乃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少年贫贱,曾为钓鱼射猎之事,但其钓鱼时不张网捕捞俱尽,射猎时不射正在休息的宿鸟,由此可见仁人本心。又有物见人,又小及大,可见圣人仁爱天下之志。
但这一句单独成段,答题时必须可着原文句子来做,没有破原题破到注释的道理。破题中又不能出现题中之物的原名,一律都得以“物”代之,所以对孔子之仁只能点到“爱物”一步,由爱物推及夫子之仁。
他便朴实明白地提取原文中心思想,破了一句“即钓弋以观圣人,见爱物之仁焉。”钓弋为常事,纲鱼、射宿则猎取过份,而夫子不用这等手法,岂不正显见夫子之仁?
从爱物,再要推到仁人,怀天下。
射猎是为了人民生存,若仅为爱物而不射猎取获,百姓则无由生存,那么珍爱生物则是本末倒置。是以圣人不取此举,而是渔猎以法,该吃吃、该用用,先饱百姓之腹,尽祭礼章程,只是不要因口腹之欲竭而渔,给动物繁衍生息的余地。
孔子在动保和人权之间的抉择就是这么有道理。
“夫子曰:于斯世慈祥之福,其小者矜全乎物命,其大者即感召夫天和。”这种选择简单朴素,还蕴含了点儿生态平衡的道理。动物的繁衍生息,也反过来能令人民猎取不尽,食物丰沛、国家安稳,达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
而这种和谐,正显示了夫子“爱物”的仁德!
第二道题目作完,太阳也还斜斜地挂在东北,天色比发卷时亮多了,也还不刺眼,风从门外吹来,拂得卷纸微微颤动,正是做题的好时候。
崔燮把第二份草稿压到桌边,闭上眼做了套眼保健操,顺便在脑海里读完了第三道题。
乡试卷子上第一道题是人与人,第二道题是人与自然,第三道题并没一路滑向动物世界,而是高到了朝堂上——是《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章的“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这句话他印象格外深刻。府试时,永平府王府尊在收卷后出对联考他,其中有一联他答的便是:“万年天子,必尊爵一、齿一、德一,达尊归一,宣丹诏,晓亿万生民。”
当初正是这一句入了王府尊的心,阅卷时才偏向他几分,点他作了府试案首,不然整个永平府千数考生里,又岂能没有比他答得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