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小货郎 > 第127章 第 127 章

第127章 第 127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小货郎最新章节!

    第127章

    纪彬说完这句话,第一个响应的就是詹明。

    詹明虽然不知道纪彬的深意,但立刻道∶"我家也有一万七千斤棉花,也送给将士们!"

    两人说完,在场的人更加沉默,,特别是程知县他们。

    作为在边关驻守过的兵士,他们最明白严寒的苦楚,如今,如今百姓们也是明白的。这些棉花能卖多少钱,他们心里有数,所以只讲先赊账,回头他们可以还。可现在要送给他们?在场的人谁会不感动。

    几个铁骨铮铮的兵士们,眼含热泪,恨不得现在就投入战场。

    而第二天的纪彬生辰宴上,原本因为边关打仗的事,变得没那么热闹。

    可在纪彬说完捐棉花的事之后,不少人都有些疑惑。

    纪彬看着来赴宴的众人,认真道∶"如今边关寒苦,将士们又在为南军国百姓作战,若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有如此安稳的日子。"

    "虽说他们远在边关,跟我们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系,可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边关粮草充足,只是缺这棉花。"

    "棉花毕竟是新鲜产物,价格极高,想必这事大家也能明白。"

    "但对别人来说极高的东西,对我等来说却不算什么,一家捐出一两,一斤就行,一两棉花就能救一个十七八岁兵士的命!"

    "我们能安稳在这里赴宴喝酒,靠的不就是他们吗!"

    纪彬这话当然是八分真心,他又道∶"相信汴京圣人跟太子,也会欣慰我等的做法。"

    这句话让骆家人,李家人,以及来赴宴的如意楼柳掌柜一愣。再有就是早就明白纪彬此番动员原因的詹明。

    昨天送走千恩万谢的程知县等人,詹明已经做好听纪彬解释其中原因。

    等其他人走了,纪林这才对娘詹明说了圣人要召见他的事。

    这话一出,让两人齐齐愣住。

    召见纪彬?这是做什么?

    纪彬当时苦笑∶"我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心里才不安。"我就怕让我做官。"

    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像万秀才,王知县等人那是抢着要做官。

    可纪彬不成,纪彬若是做官,不说家业心血会成为别人眼中钉。还有他靠走商起家,又跟家中父亲继母不和。可以说处处都是雷。

    如今山高皇帝远,他在这自然没什么。

    真到了汴京,那就没这样自在了。

    若命运掌握不到自己手中,他是不会做官的,即使坐上首辅的位置,也会仰人鼻息。

    所以纪彬不愿过去。

    可不做官,似乎又会触怒天颜。

    甚至不仅是圣人,还有太子,他不能依靠着别人的良心活,随时担心对方可能转变心思。如此一来,他就需要保命的东西。

    纪彬挑选的,便是名声。

    这名声说起来平平无奇,可名声到了一定程度,有名声的人则成了名士。

    天下名士若有损伤,那会有万干人讨伐。即使是圣人,也要顾及这一点。纪彬不想做名士,但不得不做名士。

    他在兴华府做的事,肯定会一件不少地传到圣人耳朵里。再传到汴京朝堂中。

    有时候要么没名气,要么名气大得让别人动不了你。

    抛开这些来说,纪彬接触过太多在边关打仗的兵士,不说柴力鲁石等人,也不提程知县等人。

    只讲一件事。

    夏阳坝夏大娘的儿子。

    那个纪彬从未见过,但见过书信的保义校尉,如今应该已经升职,具体职位纪彬不清楚。但他在边关已经六年了。

    从纪彬头一次见到夏大娘,她自己在家中,只有见到小货郎才能帮她念信。那时候是永义十四年十月份,当时夏校尉已经在边关两年。

    如今永义十八年九月底,又是四年时间过去。

    依旧是夏大娘自己在家,虽说有几任知府照顾,但这怎么比得上亲生儿子。

    她的儿子在战场上厮杀,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安稳。

    纪彬跟这位夏校尉从未见过,可从他身上,却看到万千兵士们的缩影。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日子。有了他们,才能在家办什么宴会。

    再有上个月在兴华府过中秋。

    宗轮将军虽不说,但听周围人言语,就能明白这位大将平日里都在做什么。他远在兴华府,也还在思虑边域。

    那关外的正赤部落狼子野心,刚知晓兴华府有乱,知晓宗轮将军离京,立刻进攻边域。这肯定不是巧合,而是随时准备喊打喊杀。

    有这样的恶邻在身边。谁又能睡得安稳。

    边关的百姓们过得贫苦,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恶邻。小股敌兵不断骚扰,豺狼野心昭然可见。

    抢的不止是南军国百姓们的粮,更是他们的命。

    如今边关商路不通,也是因为这些随时准备撕咬南军国的番邦人。他们视南军国是随时可以啃噬的肥肉。实在可恨。

    所以纪彬在听到程知县要借棉花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送。

    说句自大些的话,他不缺这些棉花。甚至不缺钱。

    甚至没钱了,都能再次白手起家。

    可边关的将士们缺,他们就缺这一两二两,一斤两斤的棉花。

    若他损失的是钱财,而将士们保住性命,那就是值得的。

    当初他顶着险阻救了谢阁老,他不后悔。如今说出棉花送将士们的话,他依旧不后悔。

    纪彬看着众人,只听先响应的,竟然是如意楼柳掌柜。

    柳掌柜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如意楼捐出布匹,用来给将士们做棉衣。

    "荆高庄自然也会捐赠。"荆夫子在荆姐耳朵边说了几句,这边也是直接开口。

    有了他们带头之后,在纪彬生辰宴上的商户众人陆陆续续开口。这场面让程知县都给吓到了。他站起来朝众人作揖。

    明明他才是官员,但此刻却朝百姓们行礼。

    "诸位的恩德,将士们会记住,朝廷会记住,圣人跟太子,也会记住的!"

    一时间,不少人都被这种场面感动。

    接下来几天,更多人被这次生辰宴上的事感动,特别是纪彬的一番说辞,而且他跟詹明都捐了一万多斤的棉花,跟他们俩相比,他们捐的一点点自然不算什么。

    大家捐来的棉花堆放在纪宅仓库里,布料也在这里面放着。

    程知县看着这些陆陆续续送来的物资,立刻给汴京那边写信,他一定要把纪彬做的这件事禀告给圣人,告给太子。

    让所有人都知道纪彬做了什么!

    不仅如此,在引娘的带领下,刺绣坊的绣娘们暂时放下手里刺绣,而是开始缝制棉衣。她们想在程知县等人去边域之前,至少做五百件棉衣,全都让程知县带过去!剩下的再有詹明运送,尽量用最快的速度运过去。

    如果放在以前,邑伊县百姓们都缺衣少食的时候做这种事,肯定没人响应,可现在不同,现在的邑伊县棉花产量已经占整个宿勤郡一半的产量,不说家家户户都有钱吧,那也是比春安城许多人都要强的。

    所以这个号召在邑伊县,特别是在纪滦村,非常管用。

    不少人都来义务帮忙,男子运棉花,女子缝衣裳。全都是送给边关将士们的!

    有人保家卫国,有人缝制冬衣!也算各司其职!

    刚开始大家还为边关大败担心,现在不担心了,他们要去帮助边关战士!

    这种奉献让所有人心里都暖暖的,什么时候,他们也能帮助其他人了。也能帮助将士们了?

    在整个邑伊县行动下,不由得带动了春安城很多人,不少人虽然不能亲自到邑伊县,但拜托车夫老温他们,把自己捐的棉花带过去。

    不管捐多少棉花,那都是心意。

    这棉花对宿勤郡以外的人来说贵重,但对自家种棉的人来说,不过一小团的事。一时间,老温也是无比感动,他家虽然没种棉花,但却能捐些旧衣料。这东西也是好的,旧日衣服拆拆洗洗,就能缝制冬衣!只要能保暖,程知县他们怎么会嫌弃呢!

    程知县原定十月三号出发,可因为冬衣的事等到五号才准备走。

    程知县,江志,乌革,又带了十几个兄弟,他们准备直接去边域。

    原本应当是轻装简行的,可现在每个人带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全是棉衣!

    还比预计的五百件要多了两百件。

    没有人嫌弃棉衣厚重,也没人嫌弃这会耽误他们的行程。他们所有人心里只有感激。

    他们所有人都觉得,为这样的百姓战死在沙场上也是值得的!

    可这话一说,立刻被周围人拍了几下,不能说这种话!每个人都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由纪彬这里发起,商会开始发酵,整个邑伊县都被动员起来。周围所有城镇都震惊地看向邑伊县。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近几年怎么如此出风头。

    在明白他们为什么愿意为边关将士捐东西的时候,宿勤郡低调了一年多的周家忽然放出消息,他们家也要学纪彬,学邑伊县,为边关将士们捐物资。

    他们家也是种棉花的,一口气拿了一万斤棉花出来,不仅如此,还有一百匹布料,全都用来做棉衣!

    他们周家已经开始赶工了!

    一起赶工的,还有兴华府船运骆家,船厂李家。

    更有于千万万的百姓也被感动,捐!有棉花的捐棉花,没棉花的捐旧衣!

    此起彼伏的浪潮中,纪彬这里俨然成了捐赠中心。

    先是邑伊县带动起来,接着是春安城,然后是整个宿勤郡。连无仙城那边也在响应。

    纪彬知道,这一切的原因不光因为他。

    还因为南军国百姓的爱国心,也因为大家享受和平的来之不易,更明白这些好日子是怎么来的。而且之前边关大败的消息,可是传遍整个南军国。群情激奋,这可不是说说的。-边是征兵,一边是大败。

    再有纪彬这个有名望的人出头捐棉衣,大家的情绪不就被调动起来了。

    没人想要战争,但南军国的人也不怕战争,既然敌人来侵犯,他们一定要把敌人打回去。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家人孩子,才能保护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

    十月初五,看着程知县等人带着棉衣离开,纪彬目光几乎成实质。

    如此,还是不够的。

    他们整个邑伊县,除了他跟詹明的三万四千斤之外,剩下的加起来约莫六千斤。四万斤的棉花,可以做三斤重棉衣差不多一万三千件。这个数量太多,而边域那边需要的又紧急。

    纪彬当机立断,让引娘把之前藏好的钱拿出来,人手不够,那就雇人,布料不够,那就买布料。既然做了这件事,那就要做得最好,做得漂亮。

    他手头的百万两银子虽然多,但若能用百万两银子买来一个好名声。相信不止有他一个人愿意花这个钱。

    看看宿勤郡的周家,周小公子还给他写信,同样是这个想法,还在跟他商议,他那边三千多件棉衣怎么送,他们如果一起送的话,路上损耗还少点。

    纪彬也知道,如今周家势弱,他这边还有熟悉边域商路的詹明。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棉衣会起送过去。

    如今是来不及赶制棉被,但棉衣做得厚厚的,也能保暖用。

    不止是宿勤郡周家帮忙,在知道纪彬要买布料的时候,如意楼柳掌柜还送来消息,他们东家说了,他家的布料全都按成本价的一半给到纪彬。

    算着两家一起捐赠。这下,布料也是不愁了的。

    唯一需要的,那就是立刻开始缝制。

    现在是十月份,想要在十一月份,十二月份把棉衣送到边关将士们的手中。那就要立刻行动。

    纪彬的撒钱时间开始,他出材料,缝制一件棉服还需要五十文的工钱。这钱已经是大家便宜给的了。

    不止是邑伊县的百姓在做,也不知道刺绣坊的绣娘们在做。

    如果这个时候有外乡人来到春安城,兴华府,宿勤郡,邑伊县,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在缝制棉服。

    有能力的人户自己缝制,然后捐到纪彬手中,没能力的捐旧布旧棉花也行,再没钱的,你可以去接活,帮忙缝制棉衣啊。

    此时的男人也在缝制,都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

    兴华府,春安城,乃至邑伊县的景象,实在震撼了太多人。

    随着纪彬发往鲁地,发往江南,发往汴京的信陆陆续续被人收到。

    在纪彬的倡议下,鲁地焦家,江南徐顾景三家,汴京谢家谭家平家,都开始民间自发缝制冬衣。江南那边是没棉花,但他们有布料啊。

    大批布料陆陆续续送往边域,每一块布料都会找到属于它的棉花,估计会跟焦家的棉花汇合。汴京这边产棉大户也很多。特别是这里可是京都,更需要卖好。之前因为棉花开罪圣人的,此时抢破头要奉献。

    各地的捐棉热突然兴起。

    这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力量,这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也是百姓们的力量。

    虽然处于旋涡中心的纪彬明白,这事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先是平安了那么多年,忽然传来大败的消息,对战火的恐惧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这事传出来,百姓谁都不安稳。

    特别是边域的事还不受他们控制,自然惊慌失措。

    可如今找个事情做,他们虽然不能打仗,但他们可以捐钱捐物。有了事做,人心就能稳。

    再说,他们是正义之师,是别人辱他们边境,这岂能容忍?!

    纪彬号召起来的捐钱捐物,不过是给即将燃起的灶台添把火。

    再加上各方势力都想讨好卖乖,响应得自然更加热烈。

    但纪彬自己想得明白,却不妨碍别人对他的夸赞。

    原本的生辰宴被他变成募捐宴,在场那么多人都是为了庆祝他二十岁生辰,但他却把这生辰宴摇身一变,成了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事。

    瞬间让所有人都知道纪彬的想法。

    相比于自己来说,还是南军国更重要,还是边关将士们更重要。

    随着纪彬的书信到鲁地,江南,汴京。已经是十月十日左右,各方的反应都不一样。

    先是鲁地焦家收到信,焦家主基本没有犹豫,立刻让人拨棉花出来,能做成棉衣的做成棉衣,不能做成棉衣的直接送棉花到边域。等这些事做好,焦家人才看向他。

    有些跟纪彬不熟悉的焦家人反而问,为什么纪彬说的,就一定要做?这还用说?

    焦十一直接挑眉,让他们看看手里的种棉书,看看手里的焦氏棉。这是谁提议写的,你们忘了吗。

    你们忘了因为这本书,焦家人地位的天差地别吗?

    说句不好听过的,他们焦家人在鲁地的声望,只怕比当地官府都要强。

    当初纪彬提议写这本书,让他们过上了如今的日子,再也不用手握技术却被人欺凌。现在纪彬提议给边域捐棉花捐棉衣,无论是焦家主,还是焦十一焦十五等人,第一个想法就是,做!必须做!

    就算不想其他的事,单纯捐助边关将士,这都是可以的。

    如今大败消息传来,哪里不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开始屯粮了,粮价也在波动。

    这种时候当然是能尽一份力就是一份力,还想其他的做什么。

    都不用焦家主跟未来接班人焦十五开口说话,往日莽撞脾气不好的焦十一先把利害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在场有质疑的人通通闭嘴。

    焦家人几乎没有迟疑,动作极快。

    他们这边棉花成熟的晚一些,如今才下来头一茬,按理说头一茬是最好卖的,可现在都被包起来,被家主夫人安排着送边域或者做棉衣。

    他们动作是极快的。

    鲁地这边焦家人的声望自然不用说。

    有他们号召带头,整个鲁地都响应起来,这里也是种棉许多的地方,很快的时间,不管民间还是官府都掀起这样的风潮。

    之前因为大败而低落的民意,忽然高涨起来。

    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犯,他们也可以为这件事出一份力。

    所有棉农棉商行动起来,一起洗刷之前高价棉的恶名。他们要为边域将士尽一份力!

    第二个接到信的是江南徐顾景三家。

    他们的信是百里船送过去的,所以速度更快点。

    徐顾景三家一直很重视纪彬的想法。

    他们三家的消息更为灵通,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对纪彬另眼相看,但他们却是知道分寸的。谁能想到,当初他们只是想买低价棉花,没想到却结识了这样的人物。

    不过他们三家并未直接下决定,而是三家的家主在一起商议了一下。这件事并不算小,三家的家主出面也是正常的。

    而且他们三个分别是扬州苏州杭州的人,见面却约在了松江府,算是没到任何人的地盘。如果说之前还觉得是小打小闹,可这牵扯到太子,让他们不得不谨慎。

    原本他们三家还在犹豫,可照例去拜会松江府布政使的时候,偶然提到纪彬。

    谁知道那王布政使却道,他已经在松江府发起募捐,效仿宿勤郡邑伊县纪滦村的纪彬,国之重事,匹夫有责。

    他这个做官员的,也会尽一份力。

    如果纪彬知道,估计也会惊讶,因为他根本没给王知县,不对,现在是王布政使写信啊!这位松江府布政使,就是之前邑伊县的王知县!

    如今宿勤郡那边因为纪彬而起的浪潮那样大,王布政使跟夫人一商议,各自给自己的家族写信,无论多少,他们也捐一点。

    也说明了,就是尽一份心,这是不强迫的事,若是有人强迫捐钱,那也是不允许的。

    这三家得知松江府布政使如此,当下不再犹豫。

    打出的旗号都是收到纪彬鼓舞,又感念圣人恩德,想为圣人太子出一份力。

    有这三家开始行动,江南的浪潮也开始高涨。没人想战败,没人想边域受到侵犯。

    最最普通的南军国百姓,也会因为战败的事情伤心难过,茶馆都有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四年前的边域战乱不断,他们都是知道的。如今好不容易安定,谁听了边域百姓的遭遇不难受?

    如今他们既有能力,自然想让同胞们过得好些!

    而且听说那正赤部落跟南军国这边是有血仇的!若是不把他们驱逐出去,整个南军国说不定都会有危险。

    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几乎印刻在每个南军国百姓的心中。

    南军国各地都开始征兵了!那边域一定非常危急啊!

    所以他们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忙的也不多说话,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不添乱了

    他们江南这边虽然不产棉花,但他们物产丰富,不比其他地方差!别的地方捐棉衣,那他们可以捐布料啊!还能捐粮食!他们江南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也要为国家尽一份力!

    不知不觉中,各地竟然争相捐物。

    还是官府劝了又劝,还说现在各地粮仓充盈,若是汴京需要,他们都可以立刻运粮,不用大家勒紧裤腰带的。

    不过大家的心意圣人跟太子都明白,希望大家不用太激动。

    这种奇景被许多官吏记在笔记里,也许这种官民合作的景象,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吧。

    如果说南军国各地都在帮忙筹备物资,但汴京朝堂则是大震惊。

    十月十二之前,朝廷局势紧张,每个人都在等边域那边的消息,急匆匆从兴华府赶回去的宗轮将军早就出发,他现在已经到了边域。

    有宗轮将军过去,大家很多人都稍稍放心。可正赤部落突然选这个时候打过来,定然是有备而来。

    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后世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现在虽然没有大炮,但打起仗那也是日日消耗万两银子,而且边关天气骤变,寒冷异常。若是那边攻破边域,一路纵马奔袭,他们汴京也会有危险。

    如今朝堂安稳,虽说圣人一心拜神求佛,但太子顶用啊,太子连带朝中大臣把南军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谁愿意这样一片欣欣向荣,可以开创盛世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变故。

    天下百姓,皆会因战乱受苦,岂不是让他们之前做的所有工作全都白费了。

    他们好不容易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一点点。若是毁了如此平和的生活,谁能忍得了!

    反正圣人听到大败的消息,当晚急得病倒在床上。

    圣人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他年轻时的正赤部落强悍无比,在心里他对正赤部落是有阴影的。病中迷迷糊糊还在说逃命的事。如此一来,朝堂的气氛更加低迷。

    就是在这种时候,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声此起彼伏。消息直接传到汴京,还有昌伊县程知县的一封奏章。

    还在病榻上的圣人听到这份奏章,竟然能起来吃药了。

    奏章上写的,自然是纪彬的事。

    纪彬因为感念圣人恩德,所以发起捐棉衣的倡议。

    不仅是口头上这样说,他自己出钱出力吃棉花,还让被调任去边域的程知县等人,带了七百件棉衣过去。

    而且在程知县出发的时候,整个宿勤郡都被纪彬带动起来,开始缝制棉花。其中大部分钱财都是纪彬所出。

    他说他接触过太多边关将士,也知道如今的日子,如今的买卖是因为圣人太子才能有的。所以他愿意为边关将士尽一份力。

    这份奏章可以说是程知县最文采斐然的文章了。

    虽然用词不够华美,但句句真心实意,可以看出他对纪彬的感激,也对圣人的感激。而且还说,为了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圣人,这样的百姓,他们边域将士死而后已!

    太子念着奏章,圣人听到激动之处甚至坐了起来,连喊了三声好,脸色因为激动还红润起来。"吾南军国子民,竟然有如此大义,如此百姓,实乃南军国之幸!""如此百姓,是我等朝堂之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句话,必是吾等心愿。"

    "传旨,朕要答谢万民,答谢天下百姓,以朕之名讳,为万民祈福,为边域祈福,为南军国祈福!"

    这话说完,旁边的官员们自然山呼万岁。

    太子倒是又看了遍奏章,认真盯着纪彬两个字轻轻叹气。如此良才,却不能纳之麾下,也是一种遗憾。

    但见纪彬如此行事,说不得他在朝堂之外,也另有一番作为。

    即使是太子,如此也不得不承认,若是想为百姓做事,不一定要做官。像纪彬这样,依旧是万民之福。

    他不愿意做官就不做吧,他虽为太子,也不好勉强。但此等良才还是要常常往来才行。

    随着这份奏章而来的,还有南军国各地的奏折。

    皆是说百姓们自发捐棉衣,就是为了让南军国边域将士们可以御寒。

    刚开始是棉衣,然后接着添了棉鞋,还有吃喝用具,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守卫边域的将士们,绝对不能冻着!

    谁都没忘记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一个偏远村落的小货郎,用几封书信,掀起这股自下而上的浪潮。若是说给别人听,肯定有人不信。但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

    所有人都记住那个小货郎的名字,纪彬。

    这人怎么这样厉害啊!

    与此同时也在感慨这句话的人,还有边关的宗轮将军。

    他召集程知县等人来边域,却迟迟不见他们过来。

    直到十月十五,才看到他们的身影。

    但跟大家以为的轻装简行不同,他们这一行十几个人,全都带着满满当当的货物。

    不等来迎接的副将问话,程错,如今也要喊程将军了。程将军直接打开包裹,让老友副将看里面的东西。

    棉衣!

    全都三斤重的棉衣!

    如今风刀刺骨的环境里,突然出现这么多棉衣!

    副将眼睛都亮了,立刻道∶"你发财了?买了这么多棉衣,要多少钱一件啊?"

    单是三斤重的棉花,按照最低价也要十八两银子,再加上布料人工,那不要二十两吗?!程锴抢钱去了吧!

    程锴嘿嘿一笑∶"好兄弟送的!"

    他来到边关之后,比当知县的时候豪迈不少,开口道∶"快让我去见宗轮将军,我有好喜事告诉他!"

    这七百件棉衣堆放到宗轮将军面前,把他都吓一跳。如此天寒地冻,如果将士们有棉衣穿?

    不说所有人都有,就算只是前锋队穿上,那能减少多少伤亡?

    宗轮将军眉头直跳,立刻道∶"是纪彬他们的?多少钱一件?"

    程锴迫不及待道∶"将军,不要钱,是纪彬他们送的!"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我们只能带这么多过来,后面还有好多棉衣在赶制呢!"

    "整个纪滦村,邑伊县,宿勤郡,乃至兴华府,全都在捐棉花捐棉衣!全都是免费送给边关将士们的!"

    别说军中副将听了这话不敢置信,就连久经沙场的宗轮将军都看向程错,过了好一会才道∶"你不要诞骗我们。"

    "就算只有这七百件,那已经是极好的了。""后续还有?"

    "嗯。"程锴使劲点头,"至少还有两万件棉衣。"

    两万件?!

    这是个什么样夸张的数字?

    副将跟军营将领们立刻翻看棉衣。

    针脚细密,用料结实,里面的棉花软的跟云朵一样,一模就是新棉花。就算是他们,也是家里才能买得起,在军中也用不了这么奢侈的东西啊。

    那个叫纪彬的,免费送给他们?

    经过程锴解释,这帐子里大将们个个神色愣怔。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有千里之外的百姓,为了他们捐棉花捐布料,明明一件可以卖出二十两的高价,如今捐到他们手中?而且分文不取?

    这个异常寒冷的边域季节,所有将士们的心都是暖的。

    这件事不止被边关将领们知道,兵士们也陆陆续续知晓。

    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的。

    特别是邑伊县夏阳坝的武义校尉,如今已经是正七品的军官夏校尉。他听到邑伊县的时候,是不敢置信的。

    他离家已经六年,离家前邑伊县什么样他不知道吗?

    穷得要死,要不是如此,他也不会投身军营,想要挣份家业回去。夏校尉怎么也想不到,再听到家乡的名字,竟然是在这个时候。

    他手下的兵士忍不住道∶"夏校尉,这个邑伊县就是你老家吧?你们那的百姓也太好了

    夏校尉只能笑,可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啊。而且纪彬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

    等夏校尉回去翻跟家里来往的书信,偶然从上面看到纪彬的名字。

    这不是,这不是以前帮他给娘亲念信的小货郎吗?

    自己给他钱财,他还不收,之前听他娘亲说,那小货郎还拜托人照顾他娘。而且县衙那边也上心许多。

    是他吗?这也太巧了吧。

    夏校尉在这愣神,可军营里其他兵士却是欢天喜地。

    诚然,不管是这七百件棉衣,还是即将到来的两万件棉衣,这都不够给边关将士们分的。毕竟这里陈兵八万,他们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拿到棉衣。但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鼓舞,是他们虽然远在边域,但还是有人记挂他们,百姓们知道他们的付出,也知道他们在这里的艰辛。

    再说,不过是个一个偏远地方的县城,郡府而已。他们能拿来这么多东西,已经足够了。

    将士们明白他们的心意!而且会永远记住邑伊县这个名字!也会记住纪彬的名字。

    这几日作战的时候,正赤部落的人忽然发现,对面南军国的兵士们似乎异常勇猛,他们像是不怕死一样。

    但凡有人喊一句为了南军国百姓,剩下的人就会继续拼命。

    这些南军国兵士们是疯了吗?是不要命了吗?

    之前虽然也勇猛,但现在似乎更夸张了!

    这让正赤部落的首领尔托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注意起这些领头冲锋兵士的衣服。这玩意,是棉衣吗?!

    但怎么可能!

    棉衣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会用到普通兵士身上!南军国有那么财大气粗吗?!这不可能!一定是兵士自己带的!

    又或者只有冲锋的人才有棉衣穿?

    这种想法在正赤部落的人脑海里回旋,没事,杀了这些人就行,他们能有多少棉衣啊,不过是几个冲锋的杂碎而已。

    可此时宗轮将军却接到朝廷来的书信。

    这封书信虽然是加急送过来,但如今打仗,加急书信也很正常。

    可他看到书信内容的时候,却整个人站起来。

    怎么可能?!

    他当将军这么多年,带兵打仗那么多年。偏偏这个月说这句话最多。

    怎么可能!圣人不会是骗他吧?!

    但太子殿下也是这么说啊。

    等宗轮将军召集所有将领们过来,把书信给他们传看。

    所有看到书信的人都是不敢置信,他们跟宗轮将军的想法一样。

    怎么可能?!

    即将运来的棉衣不是两万件,而是十万件。

    而且运来的不止是棉衣,还有棉鞋棉被,外面随便都能卖几十两的东西,都送过来?都给他们边关将士?!

    虽说如今棉花确实便宜许多,虽说这都是棉农棉商们自发行为,他们的成本并不高。可免费送来,还是太惊人了。

    这次要送的,不止是一个邑伊县,不止是春安城,宿勤郡。

    还有鲁地各郡府,江南各郡府,以及汴京那些因为种棉被打压的士族。全都争相赠送。

    棉衣够多了,那就做棉鞋,不行还有棉被。只要能做的,他们都做。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给他们边关将士们送过来。

    宗轮将军能从书信中看出来,执笔的官员跟他说这件事的时候也透着震惊。

    不仅是这些物资,还有南军国的征兵热情。

    按照预计来说,这次征兵差不多能征集五万人,可现在报名参军的已经有十几万。他们都想为南军国的边域尽一份力。

    这就是他们保护的南军国百姓们。

    不知谁说了句,死也值得了。

    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却是每个人的心声。

    谁知道程锴摇头∶"邑伊县的百姓说,不能这么讲,他们要让我们平安回去。

    宗轮将军看着所有人,手指微微握紧,生生压下眼中的激动,开口道∶"将士们,南军国百姓如此,我们这些保家卫国的人,怎么能当雾种。"

    "击溃正赤部落,为南军国百姓们清扫蛮夷,让百姓们过得更好!"

    这些话有些太过朴实,但正是所有人心中所想。

    他们怎么会想到,自己有一日会穿上百姓们送来的棉衣,会有人争相报名保卫南军国平安。

    有如此百姓,如此军队。

    南军国势必会迎来一个盛世,一个让所有番邦异族都颤抖的盛世!

    掀起此番浪潮的纪彬,此刻正在跟詹明此行。

    詹明笑∶"放心,这趟都是老路了,怕什么。""我等押送的东西,可是给边关将士们的,谁敢拦我?"

    詹明也没想到,有一天他还会干回老本行。还是往边域运东西。

    不过以前是赚钱,这次是送钱。

    但这次送钱却比什么时候都要激动。

    纪彬道∶"真的不用我跟过去?"

    "你去做什么,兴华府那边催了你好几次,那边百姓还在等着你。"詹明认真道,"纪彬,我知道你的意思,放心吧。"

    詹明并不觉得自己这趟有多辛苦,以前就是走惯了的。而且他因为跟着纪彬,也算扬名天下。

    如今在春安城,也是有他詹家的名讳,这一切要感激谁自然不言而喻。

    这一趟,他跑得值得!

    纪彬目送着长长的队伍离开。

    这车上装了三万件棉衣,基本是邑伊县跟春安城加起来,全都是送往边域。

    其他地方送了多少他不清楚,但这队车马到宿勤郡的时候,会跟宿勤郡那边的两万棉衣汇合,等他们再往前走,还有鲁地,江南,汴京,以及各地物资,源源不断送到边域。

    这一条条细流最终汇集成奔涌的河水,全都涌上南军国最西的地方。那里有守卫家园的将士,有辛苦劳作的百姓。也有他们所有南军国百姓的牵挂。

    跟着纪彬身边目送的,还有他的家人,兄弟,伙计。每个人此时心中都燃起不同的情绪。但相同的只有感动。同时对纪彬的敬佩。

    也只有纪彬能够有这种想法,也只有纪彬能够一呼百应。换个人发起这种倡议,无人问津都是好事,不被嘲笑都行了。

    但纪彬的几封信,却让整个南军国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中,他的影响力已经如此可怕。

    百万棉衣送边域。也只有纪彬能做得出来吧!

本站推荐:神级龙卫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都市之最强狂兵重生之妖孽人生怪医圣手叶皓轩重生之都市仙尊超级保安在都市神魂丹帝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霸道帝少请节制

小货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小货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