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良为妃_分卷阅读_49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逼良为妃最新章节!
这似乎向我们描述了一位聪明有远见,谦和平易近人的皇帝形象,但有趣的是,实际上孝宗的政治生涯却与同时期西帝国以性情暴烈叛逆闻名的玛丽三世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位女帝同样都是在上一位皇帝面临绝嗣的情况下得到继承权的,玛丽三世的伯父詹姆斯七世虽然私生子众多,但他的两位皇后都没有为他生下子女,这使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自己7岁的侄女身上;孝宗的堂祖母宣宗虽然有两个儿子,但他们的寿命都远远短于强健的母亲,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以至于宣宗晚年终日为继承人而困扰,最终选择了孝宗,那时她只有5岁。
没人知道年迈且时日无多的老皇帝选择一个幼童作为继承人的原因,从后世的推论来看,宣宗很可能担心如果选择一位年长的继承人,新帝对亲生父母会过分关注,以至于忽略了对自己夭折的两个儿子的恭敬,这在上一个王朝已有前例。宣宗决心完全按照自己方式培养一位理想的继承人,在孝宗出生仅仅3天后,她就命令把女婴送到宫内由自己亲自抚养,并像个真正的祖母一样,对女孩的成长十分关心。有许多证据表明,很多时候,宣宗在与大臣们就帝国的命运进行讨论时,年幼的孝宗就坐在房间的一角玩耍或者旁听。
这种培养方式显然比詹姆斯七世给予玛丽三世的26个蹩脚的家庭教师更高明:玛丽三世终身都极度厌恶枯燥冗长的公文法案,对议会的议题也兴趣缺缺,而孝宗在幼年就展现出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对其他一切享乐活动都十分节制,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与玛丽三世对亲生父母的依赖顺从不同,孝宗对素未谋面的双亲表现得十分淡漠,虽然在财政上她对那位远远离开京城的生父十分宽大慷慨,但几乎从未表现出超出限度的关注,也从未就政务主动咨询他的意见,显而易见,年幼的孝宗更信赖亲近宣宗安排给自己的大臣和师长们。
两位女帝接掌庞大帝国的年龄很相近,玛丽三世11岁,孝宗9岁。从留下的各种记录来看,孝宗虽然比玛丽三世更年幼,却表现出更多的勤奋和聪慧。她对帝国的各种事务十分关心,经常召见大臣,就每日来往的公文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有时候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可以持续到深夜,而第二天黎明时,皇帝还要照常举行早朝仪式并按部就班的学习政务,需要提一句的是,孝宗的课程表比玛丽三世的繁重3倍以上,这几乎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苦差。
令人惊讶的是,孝宗似乎把管理帝国当成了乐此不疲的爱好,用以代替失去的童年欢乐,这爱好贯穿了她的一生。而她的出色的判断力和口才也通过这一方式逐渐展现出来:虽然皇帝性格沉默寡言,但那似乎只是一种增加自身庄重气质的习惯,或者是出自倾听他人意见的温和天性,在她下定决心对某一政务发表意见的时候,通常都能条理清晰地将反对者一一驳倒。孝宗沉稳好学的作风增加了她的言语的说服力,这些对她之后的政治生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这一点和玛丽三世正好相反:后者对枯燥的宫廷教育的反抗和急躁坦率的性格导致她与每一位首相几乎都水火不容。
每一位接近孝宗的臣子和老师都对皇帝清教徒式的苦读生活大加赞扬,而皇帝则对大臣们的意见全盘接受,帝国政治似乎就要这样沿着平稳的轨道因循守旧运行下去,但在皇帝亲政的前一年,转折点出现了——14周岁的孝宗坠入情网,她声称要效仿祖先娶一位女性为妻,而不是按照大臣们之前的设想,与一位年轻温和的男性贵族结合,生下帝国下一位继承人。
帝国王室最早的同性婚姻发生在孝宗皇帝出生近两百年前:一位女亲王夺得了堂兄的皇位,鉴于她的性别在皇家正式文书上被登记为男性,为了显示自己继承权的正义性,女帝破天荒地选择了一位性情温和富有智慧的贵族女性做妻子。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这场婚姻对帝国利大于弊,那位以智慧闻名的皇后用自己的温和稳健弥补了女帝强硬果断性格的不足,两人在政治上的相得益彰使得帝国从地方割据政权中脱颖而出,最终再次统一了东大陆。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据记载来看十分恩爱的婚姻结束的并不美满,皇后在陪女帝征战时因病去世,她的去世使女帝几乎失去理智,据说她曾下令要杀掉所有的俘虏为自己的妻子陪葬,在自己的好友苦谏之下才收回命令。女帝余生都郁郁寡欢,作风更加严厉强硬,这导致了她的养子们终日惶惶不安,在帝国统一的前夕利用女帝独自祭奠妻子的机会刺杀了她。
这场谋杀十分残酷,以至于民间流行一种说法,王室的男性继承人之所以稀少而且短命,就是出自女帝临终的诅咒,另一种说法则与它完全相反,女帝宽宏大量地原谅了所有人,因为失去挚爱的她早已生无可恋。
从结局来看,女帝的一生无疑是悲剧,但她对帝国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显现出来。首先帝国再次统一,这场稳固的和平一直延续到现在;其次就是王室女性继承权的确立,由于对她的功绩的崇拜和畏惧,导致她的养子成宗在儿子夭折之后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倔强聪慧的女儿身上,他下令按照女帝的例子将公主登记的性别改为男性并立为继承人,而不是按照前朝的惯例在侄子中挑选养子。吸取了前人教训的成宗为女儿挑选了许多男性伴侣,称他们为“侍君”,作为绵延子嗣的需要。这个方法很快变成了惯例,成宗的女儿明宗在一次流产后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挑选了一位性格温和的侄女作为养女,并把所有野心勃勃的兄弟和侄子都以各种方式打发到了帝国的偏远地方,以保证自己的晚年帝国可以安稳过度给仁宗。
仁宗似乎对男继承人更加青睐,然而她挑选的继承人的表现并不如他的女性长辈那样老练,由于对儿子的盲目偏爱,穆宗的晚年动荡不安,几个儿子争夺权势,把帝国政务搅得一塌糊涂,而被穆宗打发到边疆的女儿们却在战争中逐渐掌握了军权,最终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将几个傲慢的兄弟一网打尽。虽然穆宗在政变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却失去了所有权力。按照史书记载,穆宗被迫以身体不佳的名义,封长女为监国公主,几个月之后,又改封监国亲王,这个封号意味着女性重新得到了与男性一样的继承权。之后的册封有条不紊,政变一年后,穆宗下旨告祭天地,册封长女为皇太女,册封长女的独女为皇太孙,这是皇帝第一次公开向帝国臣民昭告王室男性在继承权上的全面惨败。一个月之后,穆宗被尊为太上皇,在三年后默默无闻地死去,他的儿子们在高墙里度过了余生的漫长岁月,他的长女则在朝臣和宗室的一致支持下,开始了对这个庞大帝国的第一次改革。由于这次改革的出色成绩,她得到了“世宗”的称号,这个称呼并不仅仅暗示着王室继承权的再一次转移,更隐晦的表达了后人对她的改革政策延续性的肯定。
世宗首先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因太平岁月而松弛的军务上,她的幼妹是位勇武善战的亲王,在世宗对她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下,陆地上几个边患都被一一扫平,帝国第一次组建了近海舰队,使用海军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威慑。在这威慑下,几个态度强硬的周边小国向帝国低头,世宗宣布对他们之前的作为毫不追究,并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与这些国家就海域的所有权展开协商,最终将许多重要水道纳入囊中。这是个极有远见的举措,表明世宗对贸易十分精通。海税的征收也证明了这一点。帝国的财政军务逐年蒸蒸日上,有记录表明,世宗对帝国的政体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她未能着手准备自己的计划,就因急病而突然去世,皇冠没有任何纷争地落到了她唯一的女儿宣宗手里,这表明帝国对女帝已经适应良好。
宣宗的政治生涯稳定而漫长。由于自幼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京城的王府里,随时面对着严苛祖父的刁难偏见,让她养成了过分拘谨小心的性格,以至于她对大臣们的建议几乎是全盘接受。除了赦免那些已经在高墙里变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叔伯们,重新给予丰厚的封爵和俸禄以外,宣宗的施政没有违背过世宗在世时的任何指示。而违背的唯一一点,也更像是之前许多皇帝为了巩固人丁单薄的宗室和显示自己仁慈的惯例。帝国进入了惯性运转时期,重新把精力放回内部的小修小补上,从某种角度上说,宣宗朝的政治更像是大臣们的舞台,他们的表现比循规蹈矩的孝宗更活跃。
宣宗对大臣们的温和宽容对帝国是有利的,对宣宗的感激延续到了孝宗时期,大臣们对年幼的孝宗忠心耿耿,王室内有许多比她年长的野心勃勃的亲王,但大臣们从未对孝宗的继承权提出过质疑,即使是在他们冲突最严重的时候。
孝宗本人的做法也维系了这一温情。虽然孝宗在政见上更类似世宗,但她的手腕比军人出身的世宗更加老练灵活,孝宗对每一位大臣——无论是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尽量保持温和公平的对待。所有涉嫌打击报复政见清洗的行为都被皇帝公开严厉批评,之前言官们喜欢的那种以攻击个人隐私来打击政敌的方法被禁止,朝廷衡量官员的标准不再是儒家的道德,而是如何对帝国做出贡献,这一点如何衡量,依靠的则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且不太容易产生争议的政绩。孝宗巧妙地诱使御史们把工作重心落在这些地方,这使得御史们的工作变得明确而高效,皇帝作为御史和大臣们的裁决人,获得了高高在上的最终决策权和公正的好名声,同时也从一些琐碎的争端中脱身出来,将精力放在规划帝国的未来上。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样是玛丽三世,这位倒霉的暴躁君主的政治生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和鸡毛蒜皮的争吵对立,仿佛女帝的急躁同样传染给了臣子们,以至于整个国家都心浮气躁。
我们并不能确切地得知皇帝在何时学会驾驭自己庞大的帝国,但年轻的孝宗的确是在第一场政治危机中就显现出过人的机智沉稳,那时她刚刚与自己日后的妻子坠入情网。
从法理上来说,孝宗对同性婚姻的提案无可厚非,因为按照惯例,她的性别也被登记成了男性。但是从帝国经受过的种种经验教训来看,孝宗无疑是主动让自己落入了与祖先一样的悲剧陷阱,鉴于她的年龄只有14岁,这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的想法只是一时冲动。
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对一个初涉世事的年青人来说是致命的,但孝宗却显得比常人都沉着老练得多。她首先以年少生育的高风险说服臣子,将成婚的时间明确地推迟到18岁之后,为自己赢得了缓冲时间;在提高人们对太祖皇帝生平的关注和崇敬的同时,又开始收集关于“契兄弟契姐妹”(民间的一种实际上的同性婚姻缔结方式)的法律纷争,并把自己的一些支持者悄悄地安排在掌管婚礼的各个职位上。令人惊异的是,孝宗以一种灵活小心的方式控制着与大臣的正面交锋,即使所有人都明白暗流涌动,但政治上却平稳依旧,除了这件婚事以外,在政务的其他领域,大臣们依旧与皇帝合作愉快,皇帝的冷静克制甚至使一些官员开始抱有一种彼此妥协的想法,而不是不断抱怨那个“妖女”带坏了他们的学生。
孝宗选择的伴侣比孝宗年长7岁,是位很有才华的年轻女性。或许是想要离自己尊贵的情人更近些,她来到京城参加国家统一的女官考试,一心成为一个能干的官吏,却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有一位极尊贵的亲王,也就是孝宗的亲生兄长,和孝宗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这场争执让这位心胸狭隘的亲王十分恼怒,为了报复孝宗,他下令向这位无辜的女官下毒。这种毒药在当时的帝国医学院里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顾虑到孝宗的看法,女官悄悄地隐瞒了这一悲惨的事实,但最终还是为她所知。
在官方记载上,孝宗对这场不幸的处理十分克制。她按律判处自己哥哥终身监禁,并送这位女官去西洋,希望西洋医术可以挽救爱人的生命。帝国的政事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然而私底下,人们却都悄悄传说着皇帝的种种异状:皇帝如僧侣一样过着半苦修的生活,借此向神明祈祷爱人的平安,滴酒不沾,素食,每天抄写经书等等。有证据表明,当时孝宗的近臣和亲人们都十分确定的认为,如果不让她心灵有所寄托,那么皇帝无疑将会被心中的悲哀逼得崩溃。
鸾仪司的掌印(即负责人)和内阁首辅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孝宗这种不动声色逼近的威胁——一个早夭的皇帝或者一个发疯而出家的皇帝对帝国的不利。前者立刻选择支持皇帝一方,因为鸾仪司里的官员许多也是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后者最终也败下阵来,对臣子们为宽慰皇帝而做出的赞同立后的上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似乎很快皇帝就可以按照祖先的套路,进行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然而孝宗却在唾手可得的胜利面前后退了,她宣布国婚应该在光明正大的氛围下进行,召集各地的有名学者和相关官员,对帝国律法里婚姻与继承部分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讨论和修改,并发出布告征询所有人的意见。
这种善解人意的宽容和坦诚最终促成了彼此的和解,一切都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下进行,每一天人们的各种意见都被记录在邸报上,光明正大地发到全国各地。这场讨论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修订后的帝国律法明确了同性婚姻的程序和相关的继承顺序,国婚在女官从西洋健康返回后隆重举行,使孝宗和大臣都皆大欢喜。
这种谨慎克制的博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被定义为合作者,而不是像玛丽三世那样,皇帝如同想要脱缰的野马,大臣们则手持皮鞭极力要给她装上笼头。考虑到整件事件彻底解决时,孝宗还只有18岁,不得不说,这位统治者似乎天生就具备了政治才能。
在这场讨论中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人物,孝宗对自己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一视同仁,将这些公认表现出色的人全部提拔进了帝国的顾问机构——翰林院。他们的存在使翰林院从史学和文学研究院渐渐演变成帝国的法律研究基地。孝宗似乎对修改帝国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主动地发起制订《商律》——帝国第一部商业法,并规定帝国每二十年组织专人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现有法律条文适用于帝国的现状。
朝廷下层官吏们在处理事务时不能再随心所欲,因为皇帝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容易理解,易于执行,并且没有模糊的歧义,同时鼓励秀才们在学宫免费为人讲解法律条文,这后来成为了每个书院固定的公益活动之一。
孝宗对帝国的财政同样关注,她几乎和她的曾祖母一样精通经济。孝宗并未发布政令限制土地兼并,而是采用了更灵活的做法。她指使鸾仪司以皇家的名义大量购买土地并统一管理,设立皇农仓,这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粮食储备机构。同时帝国鼓励无地的农民到边界之外去开垦土地,甚至出海,这种实际上的扩张行为的影响在孝宗统治的后期才显现出来。
按照帝国法律规定,皇家垄断了许多高档货物的销售权。孝宗大力发展海贸,几乎什么都卖——有资料显示,有的时候她甚至将大臣们送上来的贡品也卖掉了,只要对方给出她认为合适的价钱。这些利润源源不断地化作白银流入皇帝的内库,除了一少部分用于支付宫廷开销,大部分都被孝宗用于推行容易被大臣们否决的花销大的计划,比如改进丝绸、瓷器,改进军备、建造海船等。
孝宗似乎对这些遵守儒家经典的大臣的短处十分了解,她总是谨慎而毫不迟疑地悄悄执行自己的构想,利用事实让大臣们哑口无言后,再光明正大地作为修正帝国的一部分推行。从这一点来说,孝宗更像一个谨慎实干的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儒家学者,这与孝宗最初的教育课程是相吻合的。
皇后很好地弥补了孝宗其他方面的不足,她是位虔诚的儒学家,对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都十分擅长,而且同样拥有孝宗那种灵活踏实的实干精神。作为孝宗的伴侣兼秘书,她以皇家的名义组织了许多文学讨论和经典编修,这大大缓和了儒学者因皇帝对儒学漠不关心而产生的敌意。
这位和孝宗同样勤于政务的皇后还在国子监设立了论道堂,每年六月帝国都会在这里举办解经会,儒学者在这里济济一堂,对各种经典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意见整理后由皇家出钱印刷,免费分发给全国各地的学宫,作为士子学习经典的参考。许多儒学家在这里一举成名,帝国的儒学也不再是理学家的天下,而且更有趣的是,通过这些新的诠释,孝宗的许多举措在儒学经典中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这最终形成了一股与孝宗思想合拍的儒学理论——实学。
在孝宗亲政后的第十年,齐帝国派出了一支远洋航海船队。虽然朝廷声称这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与西洋人屡屡发生的贸易争端,然而实际上这支船队带回的并不仅是玛丽三世的国书,而是西大陆的部分海图、书籍和一些工匠,包括钟表、机械、织工,甚至还有一个吹笛手。孝宗将这些人安排进了皇家工造局,在弄清楚哪些技术能够改进军备和其他工艺后,孝宗下令将这些人的技艺用书籍和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教授给帝国的皇家匠人。一年之后,帝国军队批量装备了军用望远镜和改良版火枪。有一位皇家匠人因为贡献突出被孝宗赐予世袭爵位,这大大鼓励了匠人们的积极性。出于对出人头地的渴望,他们甚至有人主动请求到西洋去学习相应的技术,这些人后来成了帝国科学院的班底——顺带一提,帝国科学院的设立是出自皇后的手笔,她同时是帝国种种技术书籍的出版赞助人。
在孝宗的统治中期,帝国的扩张政策终于遇到了对手。一些齐人在西属殖民地买下了一大片土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那里被人发现是个金矿。殖民地总督哈尔特得知后,以玛丽三世的名义将土地没收,并拒绝给这些异乡人赔偿。愤怒之下,这些齐人针锋相对地将地契送给了自己的皇帝,这是个极好的契机,孝宗随即命令帝国海军出航维护帝国财产。哈尔特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齐帝国强大海军的胁迫下,他不得不将殖民地的三分之二贱价卖给了齐帝国。
这场未完结的冲突成了新大陆争夺战的导火索。孝宗加快了帝国扩张的速度,鼓励臣民出海,甚至将自己的两个最年长的养子封在了新大陆。这两位勇敢的亲王带着军队和臣民在新大陆驻扎下来,成为齐宁和齐怀两个小王国的开创者,许多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成了新王国的臣民,他们追随着两位亲王的脚步,最终将西人彻底赶出了新大陆。
玛丽三世暴跳如雷,但却束手无策。女皇的海军在海上也遭到惨败,齐帝国的海军舰队无论船只还是火炮都胜过西帝国一筹,更令人忧虑的是,齐帝国的土地和人口都远超过西帝国,这使得女皇不敢冒全面开战的风险。女皇的首相和议会也不赞成战争,他们认为这会拖垮已经接近危险线的帝国财政。这场战争以女皇承认齐帝国对新大陆的统治权告终,但却并非较量的最终场。
在帝国臣民一派高涨的情绪下,孝宗保持了惯有的冷静和谦和,她以极克制的口吻回复了女皇暗含挑衅的国书,并许诺在贸易中做出部分让步,作为战争中某些帝国子民过火行为的补偿。国书由孝宗的一个养女亲自送到玛丽三世面前,这位15岁的俊美少女博得了玛丽三世次女哈温公主的芳心,10年后,少女为齐帝国摘下了南印王的桂冠,同时与离国来访的公主私自举行了婚礼——玛丽三世至死都不曾原谅女儿,以至于母女再也没有见面。
耐人寻味的是,与孝宗的其他养子女相比,西帝国的子民对这位南印女亲王印象颇佳。玛丽三世去世后,女亲王应邀携公主出席了葬礼。在后世的记录上不约而同记载了人们对这位女亲王容貌的惊艳赞美以及对深居简出的齐帝国皇帝的想象——按照某个流行的说法,女亲王与养母(也是她的堂姑母)的容貌相似得宛如亲生。
女亲王在婚姻的态度上和她的养母一样忠实痴情,这使得哈温公主成为了玛丽三世众多子女中少数婚姻幸福的一个,虽然和她的兄弟姐妹一样,她也遗传了母亲暴躁激烈的脾气。据说哈温公主曾经在一次争吵中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杯水泼在女亲王脸上,众人目瞪口呆,而女亲王则不动声色地用一句俏皮话化解了这个尴尬的场面,并在之后也再未提起。
许多人认为,女亲王对伴侣的宽容得益于养母的教导以及幼年宽松的家庭环境。虽然政务繁忙,但孝宗和皇后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每一位家庭教师都必须定期向皇后如实报告皇子皇女们的学业状况,而同样的,皇子皇女们也可以随意进出皇后的工作场所,随时将自己的各种感受向皇后倾诉,或者在皇后的引导下,参与皇后的某些工作。这和宣宗对孝宗的教育方式很相像,也因此孝宗的养子女们虽然兴趣和性格不一,但在政治的某个领域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无论是自愿还是出自责任。
虽然帝国几近辉煌,孝宗的晚年却过得十分平静。她把几位年长的养子女分封在帝国疆域之外,也因此避免了继承人的纷争。在孝宗即位65年后,她将帝国交给自己最小的养女,退位太上皇,从帝国的政务中脱离开来,专心照顾自己中风的妻子。
这一桩美满婚姻一直持续到了最后,皇太后在4年后去世,享年85岁,太上皇在第二年追随皇太后而去,享年79岁。在她去世的前一年,齐帝国与西帝国的较量最终在澳大陆分出了胜负,齐帝国疆域扩张到了极点。
与人们想象中的咄咄逼人的女帝形象不同,孝宗为人理智温和,即使在帝国最辉煌的时刻,也保持着简朴谦逊的作风,许多人至今对她亲手为自己和皇后缝补内袍的逸事津津乐道。事实上,从始至终,孝宗对贵族间流行的奢华游戏几乎从未表现出任何兴趣,正如某位齐帝国史官评价的一样:“孝宗皇帝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帝国而生,她一生的兴趣只有如何让帝国立于顶点,繁重的事务在她手里得到轻而易举的解决,她却从不沾沾自喜,而是立刻专心寻找第二件可以发挥她独有能力的事情——从某种角度而言,宣宗对她的教诲伴随了她的一生,这或者就是当时臣民选择‘孝’字来纪念这位帝国的改革者的原因。”
这位史官无疑是孝宗的崇拜者之一,在齐帝国的历史研究者中,这样的崇拜者比比皆是,然而即使是孝宗最狂热的崇拜者,也不能忽略几乎陪伴了孝宗整个治世的那个与孝宗皇帝形影不离的身影。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孝宗的执政能力和个人品德极为出色,但对于驾驭一个极为庞大的帝国来说,如果没有皇后的协助,她的治世也将大为逊色。撇开个人生活不谈,这对政治上的搭档彼此配合得相当默契,让人联想到皇帝那一对同样出色的祖先,只是这一次,这两位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让我们用玛丽三世的一位首相的牢骚来结束这段冗长的说明吧——“两个女人对政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老天,我宁愿我们的女王嫁的是个女人,就像齐国的皇帝一样!至少这样在她们吵架的时候,就不需要一位首相来劝解,而是两个女官了!”
这似乎向我们描述了一位聪明有远见,谦和平易近人的皇帝形象,但有趣的是,实际上孝宗的政治生涯却与同时期西帝国以性情暴烈叛逆闻名的玛丽三世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位女帝同样都是在上一位皇帝面临绝嗣的情况下得到继承权的,玛丽三世的伯父詹姆斯七世虽然私生子众多,但他的两位皇后都没有为他生下子女,这使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自己7岁的侄女身上;孝宗的堂祖母宣宗虽然有两个儿子,但他们的寿命都远远短于强健的母亲,更糟糕的是,他们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以至于宣宗晚年终日为继承人而困扰,最终选择了孝宗,那时她只有5岁。
没人知道年迈且时日无多的老皇帝选择一个幼童作为继承人的原因,从后世的推论来看,宣宗很可能担心如果选择一位年长的继承人,新帝对亲生父母会过分关注,以至于忽略了对自己夭折的两个儿子的恭敬,这在上一个王朝已有前例。宣宗决心完全按照自己方式培养一位理想的继承人,在孝宗出生仅仅3天后,她就命令把女婴送到宫内由自己亲自抚养,并像个真正的祖母一样,对女孩的成长十分关心。有许多证据表明,很多时候,宣宗在与大臣们就帝国的命运进行讨论时,年幼的孝宗就坐在房间的一角玩耍或者旁听。
这种培养方式显然比詹姆斯七世给予玛丽三世的26个蹩脚的家庭教师更高明:玛丽三世终身都极度厌恶枯燥冗长的公文法案,对议会的议题也兴趣缺缺,而孝宗在幼年就展现出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对其他一切享乐活动都十分节制,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与玛丽三世对亲生父母的依赖顺从不同,孝宗对素未谋面的双亲表现得十分淡漠,虽然在财政上她对那位远远离开京城的生父十分宽大慷慨,但几乎从未表现出超出限度的关注,也从未就政务主动咨询他的意见,显而易见,年幼的孝宗更信赖亲近宣宗安排给自己的大臣和师长们。
两位女帝接掌庞大帝国的年龄很相近,玛丽三世11岁,孝宗9岁。从留下的各种记录来看,孝宗虽然比玛丽三世更年幼,却表现出更多的勤奋和聪慧。她对帝国的各种事务十分关心,经常召见大臣,就每日来往的公文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有时候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可以持续到深夜,而第二天黎明时,皇帝还要照常举行早朝仪式并按部就班的学习政务,需要提一句的是,孝宗的课程表比玛丽三世的繁重3倍以上,这几乎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苦差。
令人惊讶的是,孝宗似乎把管理帝国当成了乐此不疲的爱好,用以代替失去的童年欢乐,这爱好贯穿了她的一生。而她的出色的判断力和口才也通过这一方式逐渐展现出来:虽然皇帝性格沉默寡言,但那似乎只是一种增加自身庄重气质的习惯,或者是出自倾听他人意见的温和天性,在她下定决心对某一政务发表意见的时候,通常都能条理清晰地将反对者一一驳倒。孝宗沉稳好学的作风增加了她的言语的说服力,这些对她之后的政治生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这一点和玛丽三世正好相反:后者对枯燥的宫廷教育的反抗和急躁坦率的性格导致她与每一位首相几乎都水火不容。
每一位接近孝宗的臣子和老师都对皇帝清教徒式的苦读生活大加赞扬,而皇帝则对大臣们的意见全盘接受,帝国政治似乎就要这样沿着平稳的轨道因循守旧运行下去,但在皇帝亲政的前一年,转折点出现了——14周岁的孝宗坠入情网,她声称要效仿祖先娶一位女性为妻,而不是按照大臣们之前的设想,与一位年轻温和的男性贵族结合,生下帝国下一位继承人。
帝国王室最早的同性婚姻发生在孝宗皇帝出生近两百年前:一位女亲王夺得了堂兄的皇位,鉴于她的性别在皇家正式文书上被登记为男性,为了显示自己继承权的正义性,女帝破天荒地选择了一位性情温和富有智慧的贵族女性做妻子。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这场婚姻对帝国利大于弊,那位以智慧闻名的皇后用自己的温和稳健弥补了女帝强硬果断性格的不足,两人在政治上的相得益彰使得帝国从地方割据政权中脱颖而出,最终再次统一了东大陆。令人遗憾的是,这场据记载来看十分恩爱的婚姻结束的并不美满,皇后在陪女帝征战时因病去世,她的去世使女帝几乎失去理智,据说她曾下令要杀掉所有的俘虏为自己的妻子陪葬,在自己的好友苦谏之下才收回命令。女帝余生都郁郁寡欢,作风更加严厉强硬,这导致了她的养子们终日惶惶不安,在帝国统一的前夕利用女帝独自祭奠妻子的机会刺杀了她。
这场谋杀十分残酷,以至于民间流行一种说法,王室的男性继承人之所以稀少而且短命,就是出自女帝临终的诅咒,另一种说法则与它完全相反,女帝宽宏大量地原谅了所有人,因为失去挚爱的她早已生无可恋。
从结局来看,女帝的一生无疑是悲剧,但她对帝国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显现出来。首先帝国再次统一,这场稳固的和平一直延续到现在;其次就是王室女性继承权的确立,由于对她的功绩的崇拜和畏惧,导致她的养子成宗在儿子夭折之后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倔强聪慧的女儿身上,他下令按照女帝的例子将公主登记的性别改为男性并立为继承人,而不是按照前朝的惯例在侄子中挑选养子。吸取了前人教训的成宗为女儿挑选了许多男性伴侣,称他们为“侍君”,作为绵延子嗣的需要。这个方法很快变成了惯例,成宗的女儿明宗在一次流产后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挑选了一位性格温和的侄女作为养女,并把所有野心勃勃的兄弟和侄子都以各种方式打发到了帝国的偏远地方,以保证自己的晚年帝国可以安稳过度给仁宗。
仁宗似乎对男继承人更加青睐,然而她挑选的继承人的表现并不如他的女性长辈那样老练,由于对儿子的盲目偏爱,穆宗的晚年动荡不安,几个儿子争夺权势,把帝国政务搅得一塌糊涂,而被穆宗打发到边疆的女儿们却在战争中逐渐掌握了军权,最终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将几个傲慢的兄弟一网打尽。虽然穆宗在政变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却失去了所有权力。按照史书记载,穆宗被迫以身体不佳的名义,封长女为监国公主,几个月之后,又改封监国亲王,这个封号意味着女性重新得到了与男性一样的继承权。之后的册封有条不紊,政变一年后,穆宗下旨告祭天地,册封长女为皇太女,册封长女的独女为皇太孙,这是皇帝第一次公开向帝国臣民昭告王室男性在继承权上的全面惨败。一个月之后,穆宗被尊为太上皇,在三年后默默无闻地死去,他的儿子们在高墙里度过了余生的漫长岁月,他的长女则在朝臣和宗室的一致支持下,开始了对这个庞大帝国的第一次改革。由于这次改革的出色成绩,她得到了“世宗”的称号,这个称呼并不仅仅暗示着王室继承权的再一次转移,更隐晦的表达了后人对她的改革政策延续性的肯定。
世宗首先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因太平岁月而松弛的军务上,她的幼妹是位勇武善战的亲王,在世宗对她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下,陆地上几个边患都被一一扫平,帝国第一次组建了近海舰队,使用海军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威慑。在这威慑下,几个态度强硬的周边小国向帝国低头,世宗宣布对他们之前的作为毫不追究,并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与这些国家就海域的所有权展开协商,最终将许多重要水道纳入囊中。这是个极有远见的举措,表明世宗对贸易十分精通。海税的征收也证明了这一点。帝国的财政军务逐年蒸蒸日上,有记录表明,世宗对帝国的政体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她未能着手准备自己的计划,就因急病而突然去世,皇冠没有任何纷争地落到了她唯一的女儿宣宗手里,这表明帝国对女帝已经适应良好。
宣宗的政治生涯稳定而漫长。由于自幼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京城的王府里,随时面对着严苛祖父的刁难偏见,让她养成了过分拘谨小心的性格,以至于她对大臣们的建议几乎是全盘接受。除了赦免那些已经在高墙里变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叔伯们,重新给予丰厚的封爵和俸禄以外,宣宗的施政没有违背过世宗在世时的任何指示。而违背的唯一一点,也更像是之前许多皇帝为了巩固人丁单薄的宗室和显示自己仁慈的惯例。帝国进入了惯性运转时期,重新把精力放回内部的小修小补上,从某种角度上说,宣宗朝的政治更像是大臣们的舞台,他们的表现比循规蹈矩的孝宗更活跃。
宣宗对大臣们的温和宽容对帝国是有利的,对宣宗的感激延续到了孝宗时期,大臣们对年幼的孝宗忠心耿耿,王室内有许多比她年长的野心勃勃的亲王,但大臣们从未对孝宗的继承权提出过质疑,即使是在他们冲突最严重的时候。
孝宗本人的做法也维系了这一温情。虽然孝宗在政见上更类似世宗,但她的手腕比军人出身的世宗更加老练灵活,孝宗对每一位大臣——无论是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尽量保持温和公平的对待。所有涉嫌打击报复政见清洗的行为都被皇帝公开严厉批评,之前言官们喜欢的那种以攻击个人隐私来打击政敌的方法被禁止,朝廷衡量官员的标准不再是儒家的道德,而是如何对帝国做出贡献,这一点如何衡量,依靠的则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且不太容易产生争议的政绩。孝宗巧妙地诱使御史们把工作重心落在这些地方,这使得御史们的工作变得明确而高效,皇帝作为御史和大臣们的裁决人,获得了高高在上的最终决策权和公正的好名声,同时也从一些琐碎的争端中脱身出来,将精力放在规划帝国的未来上。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样是玛丽三世,这位倒霉的暴躁君主的政治生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和鸡毛蒜皮的争吵对立,仿佛女帝的急躁同样传染给了臣子们,以至于整个国家都心浮气躁。
我们并不能确切地得知皇帝在何时学会驾驭自己庞大的帝国,但年轻的孝宗的确是在第一场政治危机中就显现出过人的机智沉稳,那时她刚刚与自己日后的妻子坠入情网。
从法理上来说,孝宗对同性婚姻的提案无可厚非,因为按照惯例,她的性别也被登记成了男性。但是从帝国经受过的种种经验教训来看,孝宗无疑是主动让自己落入了与祖先一样的悲剧陷阱,鉴于她的年龄只有14岁,这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的想法只是一时冲动。
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对一个初涉世事的年青人来说是致命的,但孝宗却显得比常人都沉着老练得多。她首先以年少生育的高风险说服臣子,将成婚的时间明确地推迟到18岁之后,为自己赢得了缓冲时间;在提高人们对太祖皇帝生平的关注和崇敬的同时,又开始收集关于“契兄弟契姐妹”(民间的一种实际上的同性婚姻缔结方式)的法律纷争,并把自己的一些支持者悄悄地安排在掌管婚礼的各个职位上。令人惊异的是,孝宗以一种灵活小心的方式控制着与大臣的正面交锋,即使所有人都明白暗流涌动,但政治上却平稳依旧,除了这件婚事以外,在政务的其他领域,大臣们依旧与皇帝合作愉快,皇帝的冷静克制甚至使一些官员开始抱有一种彼此妥协的想法,而不是不断抱怨那个“妖女”带坏了他们的学生。
孝宗选择的伴侣比孝宗年长7岁,是位很有才华的年轻女性。或许是想要离自己尊贵的情人更近些,她来到京城参加国家统一的女官考试,一心成为一个能干的官吏,却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有一位极尊贵的亲王,也就是孝宗的亲生兄长,和孝宗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这场争执让这位心胸狭隘的亲王十分恼怒,为了报复孝宗,他下令向这位无辜的女官下毒。这种毒药在当时的帝国医学院里被认为是无药可救的。顾虑到孝宗的看法,女官悄悄地隐瞒了这一悲惨的事实,但最终还是为她所知。
在官方记载上,孝宗对这场不幸的处理十分克制。她按律判处自己哥哥终身监禁,并送这位女官去西洋,希望西洋医术可以挽救爱人的生命。帝国的政事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然而私底下,人们却都悄悄传说着皇帝的种种异状:皇帝如僧侣一样过着半苦修的生活,借此向神明祈祷爱人的平安,滴酒不沾,素食,每天抄写经书等等。有证据表明,当时孝宗的近臣和亲人们都十分确定的认为,如果不让她心灵有所寄托,那么皇帝无疑将会被心中的悲哀逼得崩溃。
鸾仪司的掌印(即负责人)和内阁首辅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孝宗这种不动声色逼近的威胁——一个早夭的皇帝或者一个发疯而出家的皇帝对帝国的不利。前者立刻选择支持皇帝一方,因为鸾仪司里的官员许多也是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后者最终也败下阵来,对臣子们为宽慰皇帝而做出的赞同立后的上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似乎很快皇帝就可以按照祖先的套路,进行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然而孝宗却在唾手可得的胜利面前后退了,她宣布国婚应该在光明正大的氛围下进行,召集各地的有名学者和相关官员,对帝国律法里婚姻与继承部分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讨论和修改,并发出布告征询所有人的意见。
这种善解人意的宽容和坦诚最终促成了彼此的和解,一切都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下进行,每一天人们的各种意见都被记录在邸报上,光明正大地发到全国各地。这场讨论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修订后的帝国律法明确了同性婚姻的程序和相关的继承顺序,国婚在女官从西洋健康返回后隆重举行,使孝宗和大臣都皆大欢喜。
这种谨慎克制的博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被定义为合作者,而不是像玛丽三世那样,皇帝如同想要脱缰的野马,大臣们则手持皮鞭极力要给她装上笼头。考虑到整件事件彻底解决时,孝宗还只有18岁,不得不说,这位统治者似乎天生就具备了政治才能。
在这场讨论中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人物,孝宗对自己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一视同仁,将这些公认表现出色的人全部提拔进了帝国的顾问机构——翰林院。他们的存在使翰林院从史学和文学研究院渐渐演变成帝国的法律研究基地。孝宗似乎对修改帝国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主动地发起制订《商律》——帝国第一部商业法,并规定帝国每二十年组织专人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现有法律条文适用于帝国的现状。
朝廷下层官吏们在处理事务时不能再随心所欲,因为皇帝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容易理解,易于执行,并且没有模糊的歧义,同时鼓励秀才们在学宫免费为人讲解法律条文,这后来成为了每个书院固定的公益活动之一。
孝宗对帝国的财政同样关注,她几乎和她的曾祖母一样精通经济。孝宗并未发布政令限制土地兼并,而是采用了更灵活的做法。她指使鸾仪司以皇家的名义大量购买土地并统一管理,设立皇农仓,这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粮食储备机构。同时帝国鼓励无地的农民到边界之外去开垦土地,甚至出海,这种实际上的扩张行为的影响在孝宗统治的后期才显现出来。
按照帝国法律规定,皇家垄断了许多高档货物的销售权。孝宗大力发展海贸,几乎什么都卖——有资料显示,有的时候她甚至将大臣们送上来的贡品也卖掉了,只要对方给出她认为合适的价钱。这些利润源源不断地化作白银流入皇帝的内库,除了一少部分用于支付宫廷开销,大部分都被孝宗用于推行容易被大臣们否决的花销大的计划,比如改进丝绸、瓷器,改进军备、建造海船等。
孝宗似乎对这些遵守儒家经典的大臣的短处十分了解,她总是谨慎而毫不迟疑地悄悄执行自己的构想,利用事实让大臣们哑口无言后,再光明正大地作为修正帝国的一部分推行。从这一点来说,孝宗更像一个谨慎实干的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儒家学者,这与孝宗最初的教育课程是相吻合的。
皇后很好地弥补了孝宗其他方面的不足,她是位虔诚的儒学家,对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都十分擅长,而且同样拥有孝宗那种灵活踏实的实干精神。作为孝宗的伴侣兼秘书,她以皇家的名义组织了许多文学讨论和经典编修,这大大缓和了儒学者因皇帝对儒学漠不关心而产生的敌意。
这位和孝宗同样勤于政务的皇后还在国子监设立了论道堂,每年六月帝国都会在这里举办解经会,儒学者在这里济济一堂,对各种经典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意见整理后由皇家出钱印刷,免费分发给全国各地的学宫,作为士子学习经典的参考。许多儒学家在这里一举成名,帝国的儒学也不再是理学家的天下,而且更有趣的是,通过这些新的诠释,孝宗的许多举措在儒学经典中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这最终形成了一股与孝宗思想合拍的儒学理论——实学。
在孝宗亲政后的第十年,齐帝国派出了一支远洋航海船队。虽然朝廷声称这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与西洋人屡屡发生的贸易争端,然而实际上这支船队带回的并不仅是玛丽三世的国书,而是西大陆的部分海图、书籍和一些工匠,包括钟表、机械、织工,甚至还有一个吹笛手。孝宗将这些人安排进了皇家工造局,在弄清楚哪些技术能够改进军备和其他工艺后,孝宗下令将这些人的技艺用书籍和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教授给帝国的皇家匠人。一年之后,帝国军队批量装备了军用望远镜和改良版火枪。有一位皇家匠人因为贡献突出被孝宗赐予世袭爵位,这大大鼓励了匠人们的积极性。出于对出人头地的渴望,他们甚至有人主动请求到西洋去学习相应的技术,这些人后来成了帝国科学院的班底——顺带一提,帝国科学院的设立是出自皇后的手笔,她同时是帝国种种技术书籍的出版赞助人。
在孝宗的统治中期,帝国的扩张政策终于遇到了对手。一些齐人在西属殖民地买下了一大片土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那里被人发现是个金矿。殖民地总督哈尔特得知后,以玛丽三世的名义将土地没收,并拒绝给这些异乡人赔偿。愤怒之下,这些齐人针锋相对地将地契送给了自己的皇帝,这是个极好的契机,孝宗随即命令帝国海军出航维护帝国财产。哈尔特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齐帝国强大海军的胁迫下,他不得不将殖民地的三分之二贱价卖给了齐帝国。
这场未完结的冲突成了新大陆争夺战的导火索。孝宗加快了帝国扩张的速度,鼓励臣民出海,甚至将自己的两个最年长的养子封在了新大陆。这两位勇敢的亲王带着军队和臣民在新大陆驻扎下来,成为齐宁和齐怀两个小王国的开创者,许多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成了新王国的臣民,他们追随着两位亲王的脚步,最终将西人彻底赶出了新大陆。
玛丽三世暴跳如雷,但却束手无策。女皇的海军在海上也遭到惨败,齐帝国的海军舰队无论船只还是火炮都胜过西帝国一筹,更令人忧虑的是,齐帝国的土地和人口都远超过西帝国,这使得女皇不敢冒全面开战的风险。女皇的首相和议会也不赞成战争,他们认为这会拖垮已经接近危险线的帝国财政。这场战争以女皇承认齐帝国对新大陆的统治权告终,但却并非较量的最终场。
在帝国臣民一派高涨的情绪下,孝宗保持了惯有的冷静和谦和,她以极克制的口吻回复了女皇暗含挑衅的国书,并许诺在贸易中做出部分让步,作为战争中某些帝国子民过火行为的补偿。国书由孝宗的一个养女亲自送到玛丽三世面前,这位15岁的俊美少女博得了玛丽三世次女哈温公主的芳心,10年后,少女为齐帝国摘下了南印王的桂冠,同时与离国来访的公主私自举行了婚礼——玛丽三世至死都不曾原谅女儿,以至于母女再也没有见面。
耐人寻味的是,与孝宗的其他养子女相比,西帝国的子民对这位南印女亲王印象颇佳。玛丽三世去世后,女亲王应邀携公主出席了葬礼。在后世的记录上不约而同记载了人们对这位女亲王容貌的惊艳赞美以及对深居简出的齐帝国皇帝的想象——按照某个流行的说法,女亲王与养母(也是她的堂姑母)的容貌相似得宛如亲生。
女亲王在婚姻的态度上和她的养母一样忠实痴情,这使得哈温公主成为了玛丽三世众多子女中少数婚姻幸福的一个,虽然和她的兄弟姐妹一样,她也遗传了母亲暴躁激烈的脾气。据说哈温公主曾经在一次争吵中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杯水泼在女亲王脸上,众人目瞪口呆,而女亲王则不动声色地用一句俏皮话化解了这个尴尬的场面,并在之后也再未提起。
许多人认为,女亲王对伴侣的宽容得益于养母的教导以及幼年宽松的家庭环境。虽然政务繁忙,但孝宗和皇后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每一位家庭教师都必须定期向皇后如实报告皇子皇女们的学业状况,而同样的,皇子皇女们也可以随意进出皇后的工作场所,随时将自己的各种感受向皇后倾诉,或者在皇后的引导下,参与皇后的某些工作。这和宣宗对孝宗的教育方式很相像,也因此孝宗的养子女们虽然兴趣和性格不一,但在政治的某个领域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无论是自愿还是出自责任。
虽然帝国几近辉煌,孝宗的晚年却过得十分平静。她把几位年长的养子女分封在帝国疆域之外,也因此避免了继承人的纷争。在孝宗即位65年后,她将帝国交给自己最小的养女,退位太上皇,从帝国的政务中脱离开来,专心照顾自己中风的妻子。
这一桩美满婚姻一直持续到了最后,皇太后在4年后去世,享年85岁,太上皇在第二年追随皇太后而去,享年79岁。在她去世的前一年,齐帝国与西帝国的较量最终在澳大陆分出了胜负,齐帝国疆域扩张到了极点。
与人们想象中的咄咄逼人的女帝形象不同,孝宗为人理智温和,即使在帝国最辉煌的时刻,也保持着简朴谦逊的作风,许多人至今对她亲手为自己和皇后缝补内袍的逸事津津乐道。事实上,从始至终,孝宗对贵族间流行的奢华游戏几乎从未表现出任何兴趣,正如某位齐帝国史官评价的一样:“孝宗皇帝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帝国而生,她一生的兴趣只有如何让帝国立于顶点,繁重的事务在她手里得到轻而易举的解决,她却从不沾沾自喜,而是立刻专心寻找第二件可以发挥她独有能力的事情——从某种角度而言,宣宗对她的教诲伴随了她的一生,这或者就是当时臣民选择‘孝’字来纪念这位帝国的改革者的原因。”
这位史官无疑是孝宗的崇拜者之一,在齐帝国的历史研究者中,这样的崇拜者比比皆是,然而即使是孝宗最狂热的崇拜者,也不能忽略几乎陪伴了孝宗整个治世的那个与孝宗皇帝形影不离的身影。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孝宗的执政能力和个人品德极为出色,但对于驾驭一个极为庞大的帝国来说,如果没有皇后的协助,她的治世也将大为逊色。撇开个人生活不谈,这对政治上的搭档彼此配合得相当默契,让人联想到皇帝那一对同样出色的祖先,只是这一次,这两位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让我们用玛丽三世的一位首相的牢骚来结束这段冗长的说明吧——“两个女人对政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老天,我宁愿我们的女王嫁的是个女人,就像齐国的皇帝一样!至少这样在她们吵架的时候,就不需要一位首相来劝解,而是两个女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