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电影的软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刀口漫步文集最新章节!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女性电影”仿佛贾宝玉游历了一番“太虚幻境”大开眼界之下,竟至神思恍惚,意乱情迷,觉得不把那一干女子的种种情状昭示于此,一来对不起那几位心花怒放的大小导演,二来对不住那几个花枝招展的女演员,最要命的是灭不了我的一团心火,遂敷衍一篇影评以寄之。不过先交代清楚,免得贻笑大方:这里的“女性电影”并非专业术语,只是我牵强附会的命名,因为相对于通常电影的男性化气质来说,它们都和女性关系重大,要么是女性题材,要么是女导演和女演员的温柔之作。
比如美人依旧就是一部正经八百的“女性电影”华裔女导演胡安用一个男人王志文,搅和在两个女人邬君梅与周迅之间,讲述了一个姐夫与小姨子的情欲故事。姐妹俩面对同一个男人时的反目成仇,暴露出爱情本身的无比自私。可惜我越来越讨厌周迅的扮相了,感觉她只适合做小女人,让她去展示成熟女性的魅力,多少有些辣手摧花的意思,看着触目惊心,难觅风韵之美。
孔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女性电影”顾长卫首执导筒的“处男作”拍得像一幅浅浅淡淡的山水画。一家五口的人生际遇,浓缩成姊妹仨的心灵故事,但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光彩照人的“姐姐”——张静初。“姐姐”一直活在梦里,不顾一切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那种不掺杂任何是非观念甚至道德立场的执著精神,让一个女人变得刚强,甚至残忍。为了讨回自己用窗帘缝制的降落伞,她向那个无赖脱下了裤子,就像钢琴课中的女主角为了一个又一个琴键,一次又一次出卖自己的肉体。我感慨女性的纤弱,却又为那种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派所震撼,真不知道那种品质是导源于本能,还是得自生活处境的“塑造”整部电影因为“姐姐”的存在而厚实,有力。相比之下“哥哥”和“弟弟”都是单薄的,软弱的。
做头的广告宣传俗不可耐,当然又在拿激情戏做噱头招摇,我就想看看作为“大众情人”的关之琳是怎样从“偶像派”向“演技派”转型的。——她在新片发布会说自己是第一次拍激情戏,好像我没看过她和任达华合作的三级片舞男情未了似的。——影片看到一半,却失望地发现,她“转”得并不彻底,还是没有脱去往日的花瓶形骸。在做头中,她只是一个虚荣心过于强大,一心追求漂亮,却对日常生活不管不顾的女性形象。她的所有生活情节,好像就是天天到一家国营理发店,去找她的“姐弟恋”对象——那个男理发师做她那早已落伍的“蘑菇头”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她那股矫揉造作劲儿。听一位在上海生活过的女网友说,上海女人就那样儿,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的移花接木之作,她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嫁接到了中国。我哭笑不得地发觉,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生活着一个像姜文一样常常深更半夜领女孩回家的风流作家,而女主人公一头撞到南墙上眼皮都不翻一下的狂热爱情,在徐静蕾的身上突然降温了,变得不温不火,甚至不动声色,都怪水土不服啊。咱们国家压抑着的情感表达方式怎么会跟老外们一样热烈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复习小说原著,渴慕于那个异国痴情女子撕心裂肺的经典爱情,那可是情感建设领域内的样板工程啊。
以上看的都是国产片,都不能尽如人意,但它们却填补了一项又一项中国电影的空白——那种诚实大胆的心灵叙事,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多么稀罕啊。让我大跌眼镜的,却是这部外语片,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百万宝贝,我没有看出它的任何出众之处,情节平淡无奇,拍摄手法老套,简直伐善可陈。难道只是借机为影坛名宿——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颁发“终身成就奖”?一个女拳击手的故事,拍成了一部毫无暴力感的“暴力”电影。题材本身是野蛮、残酷的,却使用温柔细腻的手法去表现,多少有些驴唇不对马嘴,我理解导演侧重心灵刻画的意图,却弄不明白怎样用二胡去演奏摇滚乐。
这些我所谓的“女性电影”既没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豪气冲天的壮烈情怀,却提供了女性魅力得以集中展现的空间,和来自另一片天空的宁静和温暖。我一不小心触及了“女性电影”的“软肋”却并不想在那里捅刀子,只是想摸上一把。而所谓的“软肋”也只是指那一块柔软的部位,作为男人,我喜欢那一处的温柔。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女性电影”仿佛贾宝玉游历了一番“太虚幻境”大开眼界之下,竟至神思恍惚,意乱情迷,觉得不把那一干女子的种种情状昭示于此,一来对不起那几位心花怒放的大小导演,二来对不住那几个花枝招展的女演员,最要命的是灭不了我的一团心火,遂敷衍一篇影评以寄之。不过先交代清楚,免得贻笑大方:这里的“女性电影”并非专业术语,只是我牵强附会的命名,因为相对于通常电影的男性化气质来说,它们都和女性关系重大,要么是女性题材,要么是女导演和女演员的温柔之作。
比如美人依旧就是一部正经八百的“女性电影”华裔女导演胡安用一个男人王志文,搅和在两个女人邬君梅与周迅之间,讲述了一个姐夫与小姨子的情欲故事。姐妹俩面对同一个男人时的反目成仇,暴露出爱情本身的无比自私。可惜我越来越讨厌周迅的扮相了,感觉她只适合做小女人,让她去展示成熟女性的魅力,多少有些辣手摧花的意思,看着触目惊心,难觅风韵之美。
孔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女性电影”顾长卫首执导筒的“处男作”拍得像一幅浅浅淡淡的山水画。一家五口的人生际遇,浓缩成姊妹仨的心灵故事,但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光彩照人的“姐姐”——张静初。“姐姐”一直活在梦里,不顾一切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那种不掺杂任何是非观念甚至道德立场的执著精神,让一个女人变得刚强,甚至残忍。为了讨回自己用窗帘缝制的降落伞,她向那个无赖脱下了裤子,就像钢琴课中的女主角为了一个又一个琴键,一次又一次出卖自己的肉体。我感慨女性的纤弱,却又为那种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派所震撼,真不知道那种品质是导源于本能,还是得自生活处境的“塑造”整部电影因为“姐姐”的存在而厚实,有力。相比之下“哥哥”和“弟弟”都是单薄的,软弱的。
做头的广告宣传俗不可耐,当然又在拿激情戏做噱头招摇,我就想看看作为“大众情人”的关之琳是怎样从“偶像派”向“演技派”转型的。——她在新片发布会说自己是第一次拍激情戏,好像我没看过她和任达华合作的三级片舞男情未了似的。——影片看到一半,却失望地发现,她“转”得并不彻底,还是没有脱去往日的花瓶形骸。在做头中,她只是一个虚荣心过于强大,一心追求漂亮,却对日常生活不管不顾的女性形象。她的所有生活情节,好像就是天天到一家国营理发店,去找她的“姐弟恋”对象——那个男理发师做她那早已落伍的“蘑菇头”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她那股矫揉造作劲儿。听一位在上海生活过的女网友说,上海女人就那样儿,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的移花接木之作,她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嫁接到了中国。我哭笑不得地发觉,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生活着一个像姜文一样常常深更半夜领女孩回家的风流作家,而女主人公一头撞到南墙上眼皮都不翻一下的狂热爱情,在徐静蕾的身上突然降温了,变得不温不火,甚至不动声色,都怪水土不服啊。咱们国家压抑着的情感表达方式怎么会跟老外们一样热烈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复习小说原著,渴慕于那个异国痴情女子撕心裂肺的经典爱情,那可是情感建设领域内的样板工程啊。
以上看的都是国产片,都不能尽如人意,但它们却填补了一项又一项中国电影的空白——那种诚实大胆的心灵叙事,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多么稀罕啊。让我大跌眼镜的,却是这部外语片,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百万宝贝,我没有看出它的任何出众之处,情节平淡无奇,拍摄手法老套,简直伐善可陈。难道只是借机为影坛名宿——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颁发“终身成就奖”?一个女拳击手的故事,拍成了一部毫无暴力感的“暴力”电影。题材本身是野蛮、残酷的,却使用温柔细腻的手法去表现,多少有些驴唇不对马嘴,我理解导演侧重心灵刻画的意图,却弄不明白怎样用二胡去演奏摇滚乐。
这些我所谓的“女性电影”既没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豪气冲天的壮烈情怀,却提供了女性魅力得以集中展现的空间,和来自另一片天空的宁静和温暖。我一不小心触及了“女性电影”的“软肋”却并不想在那里捅刀子,只是想摸上一把。而所谓的“软肋”也只是指那一块柔软的部位,作为男人,我喜欢那一处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