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男儿民族脊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笨伯文集最新章节!
在八年抗日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合江的铁血男儿,保家卫国,与日寇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现在在他们的不朽篇章中,采摘几支,作为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也作为向这些当年与鬼子拼死搏斗,后来却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表达的崇高敬意。
只身擒鬼子
虎头乡小寨村的钟正寿老人,一九四零年被抓壮丁,(一九八四年逝世),被编在国民党的远征军中的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八团,跟随孙立人将军、刘放吾团长在缅甸参加了著名的仁安羌战役。(根据钟正寿老人的侄儿口述整理)
一九四二年,日本鬼子为攻占缅甸重要的产油区及发电基地仁安羌,日军33师团作出周密计划,其第213联队及师团配属部队从正面进攻马圭,215联队佯攻掩护214联队绕到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镇区,切断英军退路。将英军第1师和战车营的1部,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并用一个大队的兵力飞快占据拼墙河(pinchong r。)北岸渡口附近,阻截英军的增援。当时在拼墙河北岸和敌作战的英军,只是少数步兵和装甲旅战车山炮的一部分,自身已难保,无力分兵去救援在南岸被围的部队。
四月十七日,在马圭北撤的英军第一师主力及第七装甲旅被阻截在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英军统帅斯利姆将军听说中国军队赶到,立刻去巧克柏当113团驻地,签下手令,让刘放吾团长立即驰援英军。
刘团长接到斯利姆命令后随即请示孙立人师长。孙师长再上报重庆参谋本部,经过一个半小时协调后同意前往救援英军。113团在团长刘放吾带领下由英军汽车输送,于十七日的黄昏时分,到达拼墙河北岸部署与日军作战。十七日当晚就展开了猛烈的战斗。十八日拂晓起,战斗更激烈,孙立人将军亲自从曼德勒赶往飘贝指挥部请命指挥,再赶往仁安羌前线。由于担心负责具体指挥部署的团长刘放吾会出现前日受命时的迟疑,斯利姆起初心有犹豫。刘放吾立即带其前往营部、连部视察部署。炮火隆隆中刘团长镇定自若,露齿而笑。斯利姆在回忆录defeat into victory一书中说到:“只有优秀及精明干练的军人,才能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遂放心其部署安排。
十九日,东方鱼肚白还没有出现,攻击便开始了。破晓时,左翼部队将敌军第一线阵地完全攻占。战斗转进到山地里,敌军不顾一切猛烈反扑,113团已得的阵地,三失三得。在敌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我军必须要处处防备敌人侦知我军实力,所以用种种方法,设置疑兵,虚张声势,又用小部队进行扰乱突击,更教敌人无从判断我军的虚实。主攻部队利用山炮,轻重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的掩护,反复肉搏冲杀,第3营长张琦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弟兄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壮烈地倒了下去,含着眼泪,前仆后继地拼死冲杀上去,一直冲上了油田。山凹里,油田边,都积起了一堆一堆的尸丘。
钟正寿正是第三营的战士。看到营长牺牲了,他恨红了眼,端起机枪就向鬼子冲过去。哪想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他倒在地上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才醒过来。睁眼一看,身边尽是尸体,多数是鬼子的,也有战友的。觉得脑袋很沉,抬手一摸,一手的血。试着想站起来,脚杆钻心的痛,埋头一看,脚肚子也在流血。看起来,挂双彩了。起眼一看,身边没有一个战友,只听见在较远的地方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原来,战友们都冲到前方去了。
钟正寿费力的站起来,正准备找自己的枪支,一抬头,就看见一个鬼子端着步枪,步枪上的刺刀闪闪发亮,摇摇晃晃地向他刺过来。好险!这里刚好是一个斜坡,鬼子站在下方,钟正寿在上方。钟正寿就地一滚,刚好把鬼子撞翻在地。枪也掉了。钟正寿咬紧牙关,忍住身上的剧痛,扑到鬼子身上,把鬼子压在下面,一只手扯下绑腿,把鬼子双手绑了起来。这时才知道,这个鬼子与自己一样,也是受了伤,从死尸堆里爬起来时,部队已经败退,他只好作垂死挣扎罢了。钟正寿捡起鬼子掉下的步枪,押着鬼子,瘸着腿,追赶队伍去了。
战友们看到钟正寿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钟正寿看到战友,只说了一句:“这家伙,居然想偷袭我。”然后就昏过去了。
这一场火网中夹着白刃肉搏的大战,从午前4时继续到午后3时,日军终于被击溃。
下午五时,枪炮声渐渐地稀远,敌人显然是在加速往后撤退。我军首先将被俘的英军、美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解救出险,并将夺回被敌人抢去的英方辎重汽车100多辆,交还英方。接着英军第1师的步兵、骑兵、炮兵、战车部队等7千余人和1千多头马匹都在我军的安全掩护下,从左翼向拼墙河北岸退出,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一路对着我们的官兵、个个都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更有许多军官压制不住感激的热情,抱着我们的军官跳了起来,友情高潮已经到达了顶点。
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大捷,我县抗战老兵钟正寿亲自经历了这次战斗,并在受伤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活捉了日本鬼子。
机枪哒哒,鬼子举白旗
枉上进是合江水务局退休的抗战老兵,现年九十三岁。他在一九四二年被抓壮丁后,曾经参加过著名的鄂西会战,后来起义到了解放军,参加了解放四川,绵阳剿匪,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五三年退伍,现在身体还很硬朗。下面是他的自述。
我被抓壮丁后,部队开到巴东,驻扎下来,进行军事训练。考试时,我因为步枪、机枪的命中率都高,被提为机枪射手。部队跟及开往湖北的宜昌,参加了宜昌(实际上鄂西)大会战。我所在的连,被调到宜都去打狙击仗。单凭武器装备,我们是打不赢小鬼子的。于是我就在修筑工事上下功夫,我为我们班设计的暗堡,看不出一点新土的痕迹,我还在暗堡的表面,用草皮来铺盖上,在机枪眼上插上树枝,鬼子一点都看不出这里有暗堡。我们在暗堡里面却能清楚看到鬼子的动态。我这一设计,得到了长官的认可,把我们修的暗堡作为模板,让其他班仿照我们的修建。
鬼子来了。我们都不出声,等鬼子进到我们手榴弹的轰炸的距离内,我们才把事先就为鬼子准备好的铁点心送给他们。趁鬼子被手榴弹炸蒙了的时候,我端起机枪,和其他的战士一起,跃出暗堡,就是一阵猛射,打得鬼子屁滚尿流的退回去了。这一仗打得很顺手,我们大获全胜。部队士气大涨,我们又被调到长阳。
这次是追击逃跑的日本鬼子,我一挺轻机枪抱起,冲在前头,没有费好大的劲,我们就占领了长阳。但此刻的长阳城已经成了废墟。日本鬼子每过一地,都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抢光、杀光)。看到蹲在废墟上痛哭的乡亲们,我们心如刀绞,眼里含满泪水,同时也没有停下脚步,我们要追上逃跑的日本鬼子,决不让他们逃脱,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还。
我们一路追赶过去,到了泾阳,看到的同样是废墟一大片。我们马不停蹄的追到新江口,看到日本鬼子刚上船,正准备顺江逃跑,我抱起几枪,哒哒就是一梭子,枪一响,小日本的驾驶舱里面就伸出了白旗。看到小日本终于投降了,我和战友们在岸边举枪欢呼,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枪林弹雨王家场血战
九十四岁的抗战老兵卢全新,从一九四二年被抓壮丁后,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年内战。后被胁迫到了金门,陆军干了十五年,空军呆了十六年,都干的是运输兵,曾经得过蒋介石,蒋经国、陈诚、杨亭云等颁发的证书。离开大陆后一直在金门。没有文化,没有当官,也没有结婚,退役后在金门种地,直到大陆和台湾关系解冻,才得以批准回大陆。二零零二年回到老家先市镇大土湾村的侄儿家。离家六十载,父母早已辞世,家乡面貌全非,真印证了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篇。我们于七月三日冒雨采访了老人。谈起身世,老人很激动,多次激动的失声痛哭。因为老人有高血压,我们不敢触动老人的心灵,只是任老人自己叙说了一点点经历。现在,采摘其中一段。
一九四二年,我们新兵被拉到重庆李家沱后,在那里训练了几个月,我被分到十八师运输连(部队番号忘记了)。部队就拉上了前线,参加鄂西阻击战。当时的日本鬼子,企图打通宜昌,长阳这一长江通道,进而占领重庆。派出了十万之众,百多架飞机,炮弹、炸弹像雨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满天的尘土,看不见对面的人,面对面说话,也是大声吼叫。那时,正是暮春季节,山林里面的青干树上的叶子还是嫩绿的一片,田里的秧子,农民已经锄了第一遍草。密集的炮弹,炸烂了稻田,把树林也像犁头犁地一样翻了一遍。
这一仗,打得非常残酷。我们部队主要在王家场一带阻击敌人。我们运输队,主要运送弹药。那时,不要说是汽车,连骡马也没有,每一颗子弹、每一件给养,全都是我们肩挑背背到前线的。记得那时,我负责搬运的是六零炮炮弹,这种炮弹,个头不大,我一次挑十六颗。我们运输的弹药,本来是没有送到第一线,都是到团部就交账了。当时的团部就住在王家场。王家场是一个小场,总共只有十几户人家,场也只是半边街。那时打仗,一般都是一个连一道防线,团部把两个营派到前线,留一个营在身边做机动营。
当我们运输连到达王家场时,没有看到团部的影子,子弹像雨一样从对面扫射过来,炮弹也不时在我们身边爆炸。原来战斗激烈,日本鬼子拼了血本往上冲。团部的机动营调上去了,团部的所有人员都投入了战斗。听见炮弹在我头顶呼啸,我知道不对劲,赶紧趴下。一声轰响过后,我睁开眼一看,走在我前面的排长,还立冲冲的站在前面,但脑袋已经没有在肩上了。炮弹从他的一边肩上划下去,把脑袋和另一半边肩膀都削去了。只剩下半截身子,立在那里,正咕噜咕噜往外冒血泡。
战友的惨死,激起了我们对日本鬼子的愤慨,我擦干眼泪,飞奔着把我自己那挑炮弹送到了迫击炮阵地,又赶回来把排长那挑带着排长血迹的炮弹送到了阵地。我们的迫击炮又欢快的轰鸣起来,鬼子被压下去了。我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趟又一趟的把炮弹送到阵地。终于,鬼子退却了,我们乘胜追击,彻底把鬼子打败了。
松山鏖战舍身救战友
谢相臣老兵是我县福宝镇骑龙村人,一九四一年入伍,四三年被整编入国民党第八军李弥的部下,一九四四年六月,参加了著名的松山争夺战。(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号逝世,终年九十四岁,本文根据泸州市民革饶伟记录和历史资料整理。)
一九四四年六月,谢相臣所在的第8军接替28师专门攻打松山。中国远征军的20万大军就这样全部投入了战场。此时,战场错综复杂:左翼松山龙陵,三个半中国军与日军增援部队展开了激战。阵地犬牙交错,枪炮昼夜不停,双方不断地在战场上拉锯;右翼腾冲,20集团军的6个师围攻日军148联队。日军顽强抵抗,寸步不让,一时也厮杀得难解难分。对于中日双方的军队来说,这时取胜的关键是什么?答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夺取和守住松山!如果日本人守住松山,雨季里实际上被分割成三大块的中国军队,将因为这个“毒瘤”阻碍着后勤保障,因而始终存在被各个击破而导致全线崩溃的危险;若中国军队攻下松山,则满盘皆活,三处战场连成一片。与此同时,大动脉畅通无阻——滇缅公路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远征军提供后续部队与物资。日本缅甸方面军将面临失败的结局!松山,成了怒江战场夺取胜利的关键。松山,成了中日军队拼死争夺的焦点。就在这殊死搏斗的关键时刻,一个抗战的优秀军人第八军军长——李弥闪亮登场了!
李弥,字炳仁,云南省莲山县人,黄埔四期毕业生。20年戎马生涯身经百战,以显赫的战绩成为国民党军队公认的名将,时任第8军副军长。军长何绍周(何应钦的侄子)深知李弥的军事才干,每有战事,便把指挥权慷慨交付,对战斗进程从不随便干涉。这次松山攻坚战,同样如此。1944年7月5日,第8军在炮火准备之后,麾下荣1师、82师、103师从四个方向轮番进攻松山。李弥用望远镜观战。由于腊孟以上的大垭口、阴登山、滚龙坡、子高地等处的山势更为陡峭,大雨中泥泞的山坡犹如泼了油一般。数以万计的中国士兵手脚并用地朝山头攀登,同时还要躲避上面日军从地堡中射出的交叉火力。战斗对于中国军队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结果无须预料,如同71军,一次次被日军的火力赶下了山。这一切李弥看在眼里,却一时想不出克敌良策。
一连数日,第8军没有丝毫战果,却已伤亡了600余人。李弥命令各师暂时中止攻击。
次夜,奉李弥之命,荣1师3团约两个连的精锐乘夜悄悄摸上了松山主峰子高地,试图来个斩首行动,捣毁日军的指挥部。不料立足未稳即陷入日军的火力埋伏圈,是夜枪炮声喊杀声彻夜不息,黎明时分,仅有两名带伤的士兵突围出来,讲述山顶的战况。原来,主峰子高地中央有一个大地堡,而周围有许多卫星状的小地堡,火力四面交叉,又可相互支援。一些中国士兵身上捆满手榴弹,匍匐前进刚接近甲地堡,还没来得及投弹,乙地堡机枪响了。你攻击乙地堡,丙地堡丁地堡的机枪又地把你打得满身弹孔,就这样,各个地堡前都倒卧着饮恨而亡的荣1师的勇士。第2天召来了美国飞机,调来了百余门大炮,整整轰炸了一天。松山的大小山头被反复犁耕,整个山头都是焦土。有的地方达几米深。炮火不可谓不足。
轰炸再进攻,进攻再轰炸,但松山日军的阵地依然坚如磐石。真是邪了门。
仗打到这个份上,第8军官兵的伤亡已超过数千人。加上先前71军士兵的损失,放眼望去,从松山的山顶至山腰,铺满了中国士兵土黄色的尸体。由于日本士兵的枪法很准,用战场士兵的话来说——就像长了眼睛,因此谁也不愿意去救伤员或搬运尸体。每当炮火激烈或飞机轰炸的时候,不少尸体的胳膊大腿飞上了天。怒江的天气也极其无常,日夜温差很大,晚上下雨冷得发抖,但白天太阳一出来,烤得人流油。阵亡的士兵往往两三天后就开始发臭腐烂,随后生出白蛆,爬得到处都是。由于美国军医晚上在阵地上到处打针,给士兵服药片,战场上才没有发生瘟疫。打仗就是这样,要多残酷就有多残酷,士兵们天天泡在尸水里打仗,在死人堆里打滚,那种日子,别提有多么艰苦。几个月下来,人都变了形状,手臂、脚杆、身上的皮肤都被尸水咬成黑色,死人的臭气好久都洗不干净
极其惨烈的松山攻坚战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全军将士,包括美军顾问团和蒋介石,都注视着李弥。注视着这位从排长干到将军的中国军人,能否把战局扭转。
李弥指挥部队改变以往的打法,不再一队队的硬攻,而是相互用火力掩护,从四面朝外围的地堡匍匐前进,达到攻击距离时,用手榴弹、炸药包炸,大多数时候是用火焰喷射器把地堡里的日军烧死。地堡里经常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也有一些日本兵身上带着火跑出来射击,但瞬间被掩护机枪扫倒。中国士兵感受到复仇的快意。于是火焰喷射器成了第8军战士的杀手锏。
由于是从外围进攻,背后没有敌人的地堡,中国士兵的伤亡大减,而作战效率大增。到7月下旬,第8军士兵的阵地已经稳步推进到离主峰子高地不到500米的阴登山、大垭口、黄家水井一带。最后的决战快要来临了。松山主峰子高地的面积只有一、二十亩大小,但周围有十几个高低不同的小山丘相连,互为犄角之势。若直接进攻大地堡,必遭小地堡火力的射杀。前些天两个夜袭连的部份士兵的尸体至今仍在那里,并且已经腐烂。第8军的士兵仍然是从四周向山顶蚕食。但离主峰子高地还有200米时,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山坡太陡峭了,坡度大约有60度。连射击都要仰起头,中国士兵在这里又牺牲了几百人。日本鬼子的手榴弹经常像冰雹一样从上面砸下来。
在这一仗中,谢相臣所在的部队主攻大垭口,打得相当辛苦。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去。谢相臣挂着手榴弹,端着枪,紧跟在排长身后。因为战斗激烈,战略胜利的重要,团长、营长都端着枪,冲到了最前面。一排手榴弹从上面滚下来,排长牺牲了,冲在前面的营长也负伤倒在地上了。谢相臣赶快冲上去,试了试排长,没有鼻息了。再爬到营长身边,看到营长还活着,只是受了重伤,于是想把营长背下来。哪想又一排手榴弹滚下来了,谢相臣赶快扑到营长身上,在身边爆炸的手榴弹片炸中了谢相臣的腰。顿时鲜血长流,谢相臣咬紧牙关,忍着疼痛。扯下绑腿,使劲的扎在腰上。背起营长,往山下一步一步的倒爬下去。
松山久攻不下,又进入了僵局,怎样才能尽快拿下这个高地?82师少将师长王伯勋给李弥出了个古老的主意,那就是挖地道——从松山下面挖通道到子高地,然后用炸药把日军送上天。李弥听后和美军顾问研究了一番觉得可行,决定实施。地道施工是从8月4日开始的,由第8军工兵营负责挖掘,美国顾问亲自测量计算。为了掩护这个重大的行动,李弥命令炮火天天轰击山顶,步兵每天佯攻迷惑日军。地道是先挖一个平行的直洞,通到子高地的正下方。工兵分成几班不分昼夜地挖,每天美军顾问按时来测量距离。十多天后,美军顾问经过测量,确定已挖到子高地的正下方了,说声“ok”于是改变方向,成“y”字形朝上挖。五天之后,美军顾问又说:“ok”可以挖炸药室。于是工兵们就在“y”型的两个顶端各挖出一个炸药室,左边炸药室放了3吨炸药(120箱,每箱25公斤);右边炸药室放了4吨炸药(160箱,每箱25公斤)。搬运炸药的时间花了一天一夜。
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日上午九点,阳光明媚,松山在视线里十分清晰,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和一批美军顾问以及宋希濂、何绍周都早早地过了怒江,来到隐蔽部观看。所有的部队都撤离危险区域,由工兵营长亲自摇动起爆器。“我看见他的手有些抖”一个老兵这样回忆道。工兵营长猛吸几口烟,然后扔掉烟头,狠狠摇动那架电话机改装的起爆装置。开始似乎没有动静,过了几秒钟,大地颤抖了一下。接着又抖动几下,有点像地震,隐蔽部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晃动起来。同时,就看见子高地有一股浓浓的烟柱窜了起来,越来越高,烟柱头上也有一顶帽子,很象电影上放的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烟柱足足有几百公尺高,停留在空中,久久不散。声音传过来时,却不及想像的大,没有飞机扔炸弹那样震耳,那闷响声,有点像远方云层里的雷声。
中国士兵迅速地向山顶冲击,没等炸懵的日军清醒过来,第8军荣3团的士兵已经登上主峰。跟残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松山主峰炸出了两个40多米宽、30多米深的大坑。中央主地堡炸飞了,没有了踪影。由于没有主堡,冲上去的士兵第一次没有被日军赶下来,但战斗还没有结束,激烈的争夺战还在进行。战至8月29日,日军断粮三天,竟然砍下阵亡的中国军人的手臂和大腿,在地堡里血淋淋的进行烧烤。(这种毫无人性地充饥方式维持了近一个星期)
九月一日,蒋介石下了一道死命令,限第8军在“九一八”国耻日前必须拿下松山,否则正副军长均按军法从事。于是李弥抓了顶钢盔往头上一扣,亲自带领特务营冲上松山主峰阵地,一连激战数日。九月六日,他被人从主峰扶下来,据目击者描述:胡子拉碴,眼眶充血,打双赤脚,呢军服成碎条状,身上两处负伤,人已经走形。
第二天,松山战役结束。
那是下午四、五点钟时分,山上的枪声渐渐地稀疏。参谋长向他报告:副军长,我们胜利了!李弥坐在指挥部外一块石头上一动也不动,像个木头人,接着眼泪滚下脸颊
谢相臣在松山之战结束后,被团长提升为排长,负责掩埋战友的尸体。
抗日战争结束已经七十周年了。当年的战场,早已经绿树浓荫,硝烟的味道早已经散尽;当年英勇牺牲在战场上那些英魂,也早已被人遗忘;而活到今天的抗日英雄,他们在后来的岁月里都经历了种种磨难。现在,他们是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活的见证人。
在这里,我要对这些抗战老兵说:“你们是铁血男儿,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不会忘记你们。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在八年抗日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合江的铁血男儿,保家卫国,与日寇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现在在他们的不朽篇章中,采摘几支,作为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也作为向这些当年与鬼子拼死搏斗,后来却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表达的崇高敬意。
只身擒鬼子
虎头乡小寨村的钟正寿老人,一九四零年被抓壮丁,(一九八四年逝世),被编在国民党的远征军中的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八团,跟随孙立人将军、刘放吾团长在缅甸参加了著名的仁安羌战役。(根据钟正寿老人的侄儿口述整理)
一九四二年,日本鬼子为攻占缅甸重要的产油区及发电基地仁安羌,日军33师团作出周密计划,其第213联队及师团配属部队从正面进攻马圭,215联队佯攻掩护214联队绕到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镇区,切断英军退路。将英军第1师和战车营的1部,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并用一个大队的兵力飞快占据拼墙河(pinchong r。)北岸渡口附近,阻截英军的增援。当时在拼墙河北岸和敌作战的英军,只是少数步兵和装甲旅战车山炮的一部分,自身已难保,无力分兵去救援在南岸被围的部队。
四月十七日,在马圭北撤的英军第一师主力及第七装甲旅被阻截在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英军统帅斯利姆将军听说中国军队赶到,立刻去巧克柏当113团驻地,签下手令,让刘放吾团长立即驰援英军。
刘团长接到斯利姆命令后随即请示孙立人师长。孙师长再上报重庆参谋本部,经过一个半小时协调后同意前往救援英军。113团在团长刘放吾带领下由英军汽车输送,于十七日的黄昏时分,到达拼墙河北岸部署与日军作战。十七日当晚就展开了猛烈的战斗。十八日拂晓起,战斗更激烈,孙立人将军亲自从曼德勒赶往飘贝指挥部请命指挥,再赶往仁安羌前线。由于担心负责具体指挥部署的团长刘放吾会出现前日受命时的迟疑,斯利姆起初心有犹豫。刘放吾立即带其前往营部、连部视察部署。炮火隆隆中刘团长镇定自若,露齿而笑。斯利姆在回忆录defeat into victory一书中说到:“只有优秀及精明干练的军人,才能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遂放心其部署安排。
十九日,东方鱼肚白还没有出现,攻击便开始了。破晓时,左翼部队将敌军第一线阵地完全攻占。战斗转进到山地里,敌军不顾一切猛烈反扑,113团已得的阵地,三失三得。在敌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我军必须要处处防备敌人侦知我军实力,所以用种种方法,设置疑兵,虚张声势,又用小部队进行扰乱突击,更教敌人无从判断我军的虚实。主攻部队利用山炮,轻重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的掩护,反复肉搏冲杀,第3营长张琦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弟兄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壮烈地倒了下去,含着眼泪,前仆后继地拼死冲杀上去,一直冲上了油田。山凹里,油田边,都积起了一堆一堆的尸丘。
钟正寿正是第三营的战士。看到营长牺牲了,他恨红了眼,端起机枪就向鬼子冲过去。哪想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他倒在地上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才醒过来。睁眼一看,身边尽是尸体,多数是鬼子的,也有战友的。觉得脑袋很沉,抬手一摸,一手的血。试着想站起来,脚杆钻心的痛,埋头一看,脚肚子也在流血。看起来,挂双彩了。起眼一看,身边没有一个战友,只听见在较远的地方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原来,战友们都冲到前方去了。
钟正寿费力的站起来,正准备找自己的枪支,一抬头,就看见一个鬼子端着步枪,步枪上的刺刀闪闪发亮,摇摇晃晃地向他刺过来。好险!这里刚好是一个斜坡,鬼子站在下方,钟正寿在上方。钟正寿就地一滚,刚好把鬼子撞翻在地。枪也掉了。钟正寿咬紧牙关,忍住身上的剧痛,扑到鬼子身上,把鬼子压在下面,一只手扯下绑腿,把鬼子双手绑了起来。这时才知道,这个鬼子与自己一样,也是受了伤,从死尸堆里爬起来时,部队已经败退,他只好作垂死挣扎罢了。钟正寿捡起鬼子掉下的步枪,押着鬼子,瘸着腿,追赶队伍去了。
战友们看到钟正寿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钟正寿看到战友,只说了一句:“这家伙,居然想偷袭我。”然后就昏过去了。
这一场火网中夹着白刃肉搏的大战,从午前4时继续到午后3时,日军终于被击溃。
下午五时,枪炮声渐渐地稀远,敌人显然是在加速往后撤退。我军首先将被俘的英军、美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解救出险,并将夺回被敌人抢去的英方辎重汽车100多辆,交还英方。接着英军第1师的步兵、骑兵、炮兵、战车部队等7千余人和1千多头马匹都在我军的安全掩护下,从左翼向拼墙河北岸退出,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一路对着我们的官兵、个个都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更有许多军官压制不住感激的热情,抱着我们的军官跳了起来,友情高潮已经到达了顶点。
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大捷,我县抗战老兵钟正寿亲自经历了这次战斗,并在受伤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活捉了日本鬼子。
机枪哒哒,鬼子举白旗
枉上进是合江水务局退休的抗战老兵,现年九十三岁。他在一九四二年被抓壮丁后,曾经参加过著名的鄂西会战,后来起义到了解放军,参加了解放四川,绵阳剿匪,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五三年退伍,现在身体还很硬朗。下面是他的自述。
我被抓壮丁后,部队开到巴东,驻扎下来,进行军事训练。考试时,我因为步枪、机枪的命中率都高,被提为机枪射手。部队跟及开往湖北的宜昌,参加了宜昌(实际上鄂西)大会战。我所在的连,被调到宜都去打狙击仗。单凭武器装备,我们是打不赢小鬼子的。于是我就在修筑工事上下功夫,我为我们班设计的暗堡,看不出一点新土的痕迹,我还在暗堡的表面,用草皮来铺盖上,在机枪眼上插上树枝,鬼子一点都看不出这里有暗堡。我们在暗堡里面却能清楚看到鬼子的动态。我这一设计,得到了长官的认可,把我们修的暗堡作为模板,让其他班仿照我们的修建。
鬼子来了。我们都不出声,等鬼子进到我们手榴弹的轰炸的距离内,我们才把事先就为鬼子准备好的铁点心送给他们。趁鬼子被手榴弹炸蒙了的时候,我端起机枪,和其他的战士一起,跃出暗堡,就是一阵猛射,打得鬼子屁滚尿流的退回去了。这一仗打得很顺手,我们大获全胜。部队士气大涨,我们又被调到长阳。
这次是追击逃跑的日本鬼子,我一挺轻机枪抱起,冲在前头,没有费好大的劲,我们就占领了长阳。但此刻的长阳城已经成了废墟。日本鬼子每过一地,都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抢光、杀光)。看到蹲在废墟上痛哭的乡亲们,我们心如刀绞,眼里含满泪水,同时也没有停下脚步,我们要追上逃跑的日本鬼子,决不让他们逃脱,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还。
我们一路追赶过去,到了泾阳,看到的同样是废墟一大片。我们马不停蹄的追到新江口,看到日本鬼子刚上船,正准备顺江逃跑,我抱起几枪,哒哒就是一梭子,枪一响,小日本的驾驶舱里面就伸出了白旗。看到小日本终于投降了,我和战友们在岸边举枪欢呼,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枪林弹雨王家场血战
九十四岁的抗战老兵卢全新,从一九四二年被抓壮丁后,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年内战。后被胁迫到了金门,陆军干了十五年,空军呆了十六年,都干的是运输兵,曾经得过蒋介石,蒋经国、陈诚、杨亭云等颁发的证书。离开大陆后一直在金门。没有文化,没有当官,也没有结婚,退役后在金门种地,直到大陆和台湾关系解冻,才得以批准回大陆。二零零二年回到老家先市镇大土湾村的侄儿家。离家六十载,父母早已辞世,家乡面貌全非,真印证了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篇。我们于七月三日冒雨采访了老人。谈起身世,老人很激动,多次激动的失声痛哭。因为老人有高血压,我们不敢触动老人的心灵,只是任老人自己叙说了一点点经历。现在,采摘其中一段。
一九四二年,我们新兵被拉到重庆李家沱后,在那里训练了几个月,我被分到十八师运输连(部队番号忘记了)。部队就拉上了前线,参加鄂西阻击战。当时的日本鬼子,企图打通宜昌,长阳这一长江通道,进而占领重庆。派出了十万之众,百多架飞机,炮弹、炸弹像雨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满天的尘土,看不见对面的人,面对面说话,也是大声吼叫。那时,正是暮春季节,山林里面的青干树上的叶子还是嫩绿的一片,田里的秧子,农民已经锄了第一遍草。密集的炮弹,炸烂了稻田,把树林也像犁头犁地一样翻了一遍。
这一仗,打得非常残酷。我们部队主要在王家场一带阻击敌人。我们运输队,主要运送弹药。那时,不要说是汽车,连骡马也没有,每一颗子弹、每一件给养,全都是我们肩挑背背到前线的。记得那时,我负责搬运的是六零炮炮弹,这种炮弹,个头不大,我一次挑十六颗。我们运输的弹药,本来是没有送到第一线,都是到团部就交账了。当时的团部就住在王家场。王家场是一个小场,总共只有十几户人家,场也只是半边街。那时打仗,一般都是一个连一道防线,团部把两个营派到前线,留一个营在身边做机动营。
当我们运输连到达王家场时,没有看到团部的影子,子弹像雨一样从对面扫射过来,炮弹也不时在我们身边爆炸。原来战斗激烈,日本鬼子拼了血本往上冲。团部的机动营调上去了,团部的所有人员都投入了战斗。听见炮弹在我头顶呼啸,我知道不对劲,赶紧趴下。一声轰响过后,我睁开眼一看,走在我前面的排长,还立冲冲的站在前面,但脑袋已经没有在肩上了。炮弹从他的一边肩上划下去,把脑袋和另一半边肩膀都削去了。只剩下半截身子,立在那里,正咕噜咕噜往外冒血泡。
战友的惨死,激起了我们对日本鬼子的愤慨,我擦干眼泪,飞奔着把我自己那挑炮弹送到了迫击炮阵地,又赶回来把排长那挑带着排长血迹的炮弹送到了阵地。我们的迫击炮又欢快的轰鸣起来,鬼子被压下去了。我不知哪里来的力量,一趟又一趟的把炮弹送到阵地。终于,鬼子退却了,我们乘胜追击,彻底把鬼子打败了。
松山鏖战舍身救战友
谢相臣老兵是我县福宝镇骑龙村人,一九四一年入伍,四三年被整编入国民党第八军李弥的部下,一九四四年六月,参加了著名的松山争夺战。(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号逝世,终年九十四岁,本文根据泸州市民革饶伟记录和历史资料整理。)
一九四四年六月,谢相臣所在的第8军接替28师专门攻打松山。中国远征军的20万大军就这样全部投入了战场。此时,战场错综复杂:左翼松山龙陵,三个半中国军与日军增援部队展开了激战。阵地犬牙交错,枪炮昼夜不停,双方不断地在战场上拉锯;右翼腾冲,20集团军的6个师围攻日军148联队。日军顽强抵抗,寸步不让,一时也厮杀得难解难分。对于中日双方的军队来说,这时取胜的关键是什么?答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夺取和守住松山!如果日本人守住松山,雨季里实际上被分割成三大块的中国军队,将因为这个“毒瘤”阻碍着后勤保障,因而始终存在被各个击破而导致全线崩溃的危险;若中国军队攻下松山,则满盘皆活,三处战场连成一片。与此同时,大动脉畅通无阻——滇缅公路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远征军提供后续部队与物资。日本缅甸方面军将面临失败的结局!松山,成了怒江战场夺取胜利的关键。松山,成了中日军队拼死争夺的焦点。就在这殊死搏斗的关键时刻,一个抗战的优秀军人第八军军长——李弥闪亮登场了!
李弥,字炳仁,云南省莲山县人,黄埔四期毕业生。20年戎马生涯身经百战,以显赫的战绩成为国民党军队公认的名将,时任第8军副军长。军长何绍周(何应钦的侄子)深知李弥的军事才干,每有战事,便把指挥权慷慨交付,对战斗进程从不随便干涉。这次松山攻坚战,同样如此。1944年7月5日,第8军在炮火准备之后,麾下荣1师、82师、103师从四个方向轮番进攻松山。李弥用望远镜观战。由于腊孟以上的大垭口、阴登山、滚龙坡、子高地等处的山势更为陡峭,大雨中泥泞的山坡犹如泼了油一般。数以万计的中国士兵手脚并用地朝山头攀登,同时还要躲避上面日军从地堡中射出的交叉火力。战斗对于中国军队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结果无须预料,如同71军,一次次被日军的火力赶下了山。这一切李弥看在眼里,却一时想不出克敌良策。
一连数日,第8军没有丝毫战果,却已伤亡了600余人。李弥命令各师暂时中止攻击。
次夜,奉李弥之命,荣1师3团约两个连的精锐乘夜悄悄摸上了松山主峰子高地,试图来个斩首行动,捣毁日军的指挥部。不料立足未稳即陷入日军的火力埋伏圈,是夜枪炮声喊杀声彻夜不息,黎明时分,仅有两名带伤的士兵突围出来,讲述山顶的战况。原来,主峰子高地中央有一个大地堡,而周围有许多卫星状的小地堡,火力四面交叉,又可相互支援。一些中国士兵身上捆满手榴弹,匍匐前进刚接近甲地堡,还没来得及投弹,乙地堡机枪响了。你攻击乙地堡,丙地堡丁地堡的机枪又地把你打得满身弹孔,就这样,各个地堡前都倒卧着饮恨而亡的荣1师的勇士。第2天召来了美国飞机,调来了百余门大炮,整整轰炸了一天。松山的大小山头被反复犁耕,整个山头都是焦土。有的地方达几米深。炮火不可谓不足。
轰炸再进攻,进攻再轰炸,但松山日军的阵地依然坚如磐石。真是邪了门。
仗打到这个份上,第8军官兵的伤亡已超过数千人。加上先前71军士兵的损失,放眼望去,从松山的山顶至山腰,铺满了中国士兵土黄色的尸体。由于日本士兵的枪法很准,用战场士兵的话来说——就像长了眼睛,因此谁也不愿意去救伤员或搬运尸体。每当炮火激烈或飞机轰炸的时候,不少尸体的胳膊大腿飞上了天。怒江的天气也极其无常,日夜温差很大,晚上下雨冷得发抖,但白天太阳一出来,烤得人流油。阵亡的士兵往往两三天后就开始发臭腐烂,随后生出白蛆,爬得到处都是。由于美国军医晚上在阵地上到处打针,给士兵服药片,战场上才没有发生瘟疫。打仗就是这样,要多残酷就有多残酷,士兵们天天泡在尸水里打仗,在死人堆里打滚,那种日子,别提有多么艰苦。几个月下来,人都变了形状,手臂、脚杆、身上的皮肤都被尸水咬成黑色,死人的臭气好久都洗不干净
极其惨烈的松山攻坚战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全军将士,包括美军顾问团和蒋介石,都注视着李弥。注视着这位从排长干到将军的中国军人,能否把战局扭转。
李弥指挥部队改变以往的打法,不再一队队的硬攻,而是相互用火力掩护,从四面朝外围的地堡匍匐前进,达到攻击距离时,用手榴弹、炸药包炸,大多数时候是用火焰喷射器把地堡里的日军烧死。地堡里经常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也有一些日本兵身上带着火跑出来射击,但瞬间被掩护机枪扫倒。中国士兵感受到复仇的快意。于是火焰喷射器成了第8军战士的杀手锏。
由于是从外围进攻,背后没有敌人的地堡,中国士兵的伤亡大减,而作战效率大增。到7月下旬,第8军士兵的阵地已经稳步推进到离主峰子高地不到500米的阴登山、大垭口、黄家水井一带。最后的决战快要来临了。松山主峰子高地的面积只有一、二十亩大小,但周围有十几个高低不同的小山丘相连,互为犄角之势。若直接进攻大地堡,必遭小地堡火力的射杀。前些天两个夜袭连的部份士兵的尸体至今仍在那里,并且已经腐烂。第8军的士兵仍然是从四周向山顶蚕食。但离主峰子高地还有200米时,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山坡太陡峭了,坡度大约有60度。连射击都要仰起头,中国士兵在这里又牺牲了几百人。日本鬼子的手榴弹经常像冰雹一样从上面砸下来。
在这一仗中,谢相臣所在的部队主攻大垭口,打得相当辛苦。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上去。谢相臣挂着手榴弹,端着枪,紧跟在排长身后。因为战斗激烈,战略胜利的重要,团长、营长都端着枪,冲到了最前面。一排手榴弹从上面滚下来,排长牺牲了,冲在前面的营长也负伤倒在地上了。谢相臣赶快冲上去,试了试排长,没有鼻息了。再爬到营长身边,看到营长还活着,只是受了重伤,于是想把营长背下来。哪想又一排手榴弹滚下来了,谢相臣赶快扑到营长身上,在身边爆炸的手榴弹片炸中了谢相臣的腰。顿时鲜血长流,谢相臣咬紧牙关,忍着疼痛。扯下绑腿,使劲的扎在腰上。背起营长,往山下一步一步的倒爬下去。
松山久攻不下,又进入了僵局,怎样才能尽快拿下这个高地?82师少将师长王伯勋给李弥出了个古老的主意,那就是挖地道——从松山下面挖通道到子高地,然后用炸药把日军送上天。李弥听后和美军顾问研究了一番觉得可行,决定实施。地道施工是从8月4日开始的,由第8军工兵营负责挖掘,美国顾问亲自测量计算。为了掩护这个重大的行动,李弥命令炮火天天轰击山顶,步兵每天佯攻迷惑日军。地道是先挖一个平行的直洞,通到子高地的正下方。工兵分成几班不分昼夜地挖,每天美军顾问按时来测量距离。十多天后,美军顾问经过测量,确定已挖到子高地的正下方了,说声“ok”于是改变方向,成“y”字形朝上挖。五天之后,美军顾问又说:“ok”可以挖炸药室。于是工兵们就在“y”型的两个顶端各挖出一个炸药室,左边炸药室放了3吨炸药(120箱,每箱25公斤);右边炸药室放了4吨炸药(160箱,每箱25公斤)。搬运炸药的时间花了一天一夜。
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日上午九点,阳光明媚,松山在视线里十分清晰,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和一批美军顾问以及宋希濂、何绍周都早早地过了怒江,来到隐蔽部观看。所有的部队都撤离危险区域,由工兵营长亲自摇动起爆器。“我看见他的手有些抖”一个老兵这样回忆道。工兵营长猛吸几口烟,然后扔掉烟头,狠狠摇动那架电话机改装的起爆装置。开始似乎没有动静,过了几秒钟,大地颤抖了一下。接着又抖动几下,有点像地震,隐蔽部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晃动起来。同时,就看见子高地有一股浓浓的烟柱窜了起来,越来越高,烟柱头上也有一顶帽子,很象电影上放的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烟柱足足有几百公尺高,停留在空中,久久不散。声音传过来时,却不及想像的大,没有飞机扔炸弹那样震耳,那闷响声,有点像远方云层里的雷声。
中国士兵迅速地向山顶冲击,没等炸懵的日军清醒过来,第8军荣3团的士兵已经登上主峰。跟残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松山主峰炸出了两个40多米宽、30多米深的大坑。中央主地堡炸飞了,没有了踪影。由于没有主堡,冲上去的士兵第一次没有被日军赶下来,但战斗还没有结束,激烈的争夺战还在进行。战至8月29日,日军断粮三天,竟然砍下阵亡的中国军人的手臂和大腿,在地堡里血淋淋的进行烧烤。(这种毫无人性地充饥方式维持了近一个星期)
九月一日,蒋介石下了一道死命令,限第8军在“九一八”国耻日前必须拿下松山,否则正副军长均按军法从事。于是李弥抓了顶钢盔往头上一扣,亲自带领特务营冲上松山主峰阵地,一连激战数日。九月六日,他被人从主峰扶下来,据目击者描述:胡子拉碴,眼眶充血,打双赤脚,呢军服成碎条状,身上两处负伤,人已经走形。
第二天,松山战役结束。
那是下午四、五点钟时分,山上的枪声渐渐地稀疏。参谋长向他报告:副军长,我们胜利了!李弥坐在指挥部外一块石头上一动也不动,像个木头人,接着眼泪滚下脸颊
谢相臣在松山之战结束后,被团长提升为排长,负责掩埋战友的尸体。
抗日战争结束已经七十周年了。当年的战场,早已经绿树浓荫,硝烟的味道早已经散尽;当年英勇牺牲在战场上那些英魂,也早已被人遗忘;而活到今天的抗日英雄,他们在后来的岁月里都经历了种种磨难。现在,他们是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活的见证人。
在这里,我要对这些抗战老兵说:“你们是铁血男儿,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不会忘记你们。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