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陈希瑞文集最新章节!
童年的红石榴
在儿时的记忆里,在老屋的西间窗下,有一棵火红的石榴树。紧贴墙根儿,还有几棵金黄的向日葵。如果是盛夏,我常常在那里驻足,久久地观望,看着火红的石榴花和金黄的向日葵花交相辉映,爽心悦目,令人万分陶醉。
一到春天,石榴树那干枯的枝条开始微微泛青,探头探脑显出几片嫩叶。一场春雨一场暖,伴随着几场春雨的降临,叶子渐渐变得油亮,花苞在绿叶的陪衬下挂满枝头。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石榴花似乎在一夜之间红遍枝头。那火红的石榴花,一朵朵娇艳欲滴,蓬蓬勃勃,饱满而热情,任凭风雨的吹打,依然笑口常开。
渐渐地,随着花儿的凋谢,随着那玛瑙似的小石榴一天天膨胀起来,火热的夏天如火如荼。
转眼到了秋天,小石榴眼看着变成大石榴,喜人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我们几个姐弟来到树下,就像一群花喜鹊似的,叽叽喳喳,欣赏着,评判着。不知那个调皮的,笑嘻嘻伸手托起一个大石榴,似乎要减轻一点石榴树的压力。不知那个嘴馋的,张口提出要摘一个尝尝鲜。母亲赶过来说,石榴树枝很结实,结再多的石榴,也不会压断。再说,石榴还不到火候,吃了会酸倒牙,不能摘!
直到深秋时节,满树的石榴,一个个展开了笑颜,笑得合不拢嘴。那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真让人满心地欢喜不尽。此时,父亲会踏着凳子,一个个小心地摘下来,递给树下的母亲或奶奶。我们几个姐弟一人一个,小心地一粒一粒送进嘴里,轻轻一咬,那甜滋滋的汁水,甜透了心窝!
看着我们吃着石榴,父亲说,看见了吗?石榴凝聚力很强,瞧瞧那籽粒,一颗颗密密匝匝,抱成团儿,才会形成一股甘甜的滋味儿。停一下,父亲又说,其实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啊!我们小小孩子,只顾享受嘴边的美味儿,哪管什么大道理?一旁的奶奶说,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母亲说,后街上马老六,三个儿子三房儿媳,死前没听说打仗闹火闹矛盾,死后更没听说为家产起纷争。说来居家过日子,和和美美就是好,过日子有劲头、有奔头“大道理”没听完,我们早疯跑的没了影儿。
采摘下的石榴,母亲还分给周围的邻居。他们感激地说,他婶子,你家孩子多,还惦记着我们。母亲说,没什么,大家都尝尝。其实,人家也不是白吃我们家的石榴,隔些时日,人家会送来几根黄瓜、几个茄子或是一把大葱之类,以示谢意。母亲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同样说一些感激不尽的话,大家相处融洽,其乐融融。
忘不了那次,奶奶挎上竹篮,带上石榴,带我去兰底街卖石榴。五里地,太阳一竿子高起程,不用两杆子高就能赶到。等奶奶歇下来,就有个好看的大姐姐过来问,石榴几分钱一个?奶奶答,大的五分,小的二分。大姐姐笑吟吟地递给奶奶一枚五分硬币,石榴还放在嘴边嗅个没完。我望着大姐姐的背影,就想,石榴的味道,一定很好吧,不然,那个石榴,一直放在大姐姐嘴边呢。
等来等去,也不见石榴卖出去多少。看看晌天了,我肚子饿了,奶奶看我一眼,说,走,上河南你大娘家去吃饭!
按照辈分,表大爷与父亲是姑舅表亲,家住河南村,与兰底街仅一河之隔。我自小怯生,本不想去,可肚子饿得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奶奶,来到河南大娘家。大娘很高兴地招呼着我们,一边给我抓糖果吃,一边吩咐表姐赶快到兰底街上买回韭菜,一齐动手包饺子。落地大钟表“哒哒”地跑着,大人们随意地扯着闲话,锅里冒着热气,老母鸡咕咕地叫着,氤氲着醉人的气息。可我想回家,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
待吃完饺子,奶奶本想多玩一会儿,我却不干了,嚷着、哭着要走。大娘摆弄着落地大钟表哄我、劝我,也非要走。奶奶就笑骂,小鳖羔子,吃饱了肚子,就要走啊!见奶奶不肯动身,我气鼓鼓地独自上了路。
等奶奶气喘吁吁赶上我,我仍然不理不睬奶奶。待奶奶打开竹篮,我一看,石榴不见了,全都换成白面馒头,这才说,奶奶会变戏法儿呀!奶奶笑着说,奶奶哪会什么戏法?还不是你大娘舍不得吃给咱们的!我一下子破涕为笑。
暧暧远人村
一条小小的清水河,流经我们鸭塘村村后、村西。隔河相望,河北沿儿是小宋庄,河西沿儿是小辛庄,再往南五里,是姚家丘。如果把清水河比作一根长长的瓜蔓儿,那么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村子,就是结满藤蔓儿上的甜瓜。
其实,正东五里外的镇子上,才是我最熟识的。最早的记忆里,是祖母带着六、七岁的我,沿着一条蜿蜒不平的小路,去上大娘家走亲戚。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干临时工,我都没有离开过。这里,很早就出产烧锅酒。我不知道,是红高粱或地瓜干酿造的老烧酒那股诱人的香气牵住了我吧。据老年人说,当年往酒厂运送高粱的马车,络绎不绝,隔得老远,就能闻见酒香。嫁到这里的大姐,成为我第二个家,因为我读书期间,经常在大姐家吃饭。那时,大姐家屋后有一片树林子,有时去得早了些,饭未作好,我就先去树林子里背一会儿英语单词,有时上晚自习时间紧,等不得吃饭,大姐夫还把饺子揣在胸前,摸黑给我送到学校,吃到嘴里,还很热乎,心里也暖暖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笑话,我自小胆小自卑,怕见生人,13岁上联中时,每日往返都是步行走。有次,一个大同学骑车子带着我,碰见下地干活的大人,就赶快闭上眼,就听人家说,快看看,这个小孩睡觉了,要不赶快叫醒他,可别摔下来!任凭他们喊叫,我却紧闭着眼,心里却偷偷乐了。
河西沿儿是小辛庄,河东河西相隔二里地,我们村的一块地还在河西沿儿呢。小时候,我跟着大人们,去那里拾地瓜。看到有个弯弯的大地瓜,像个电话话筒,就拿起来,装作打电话的样子,嘴里还不停地“喂、喂”着,惹得大人们嘴都笑歪了。到了正月初三走姥娘家,我跟弟弟妹妹,就从这里过河,然后经过小辛庄,再经过两三个村子,才能到达。西河里结了冰,河面上只留下高出水面的芦苇丛,还有两岸上稀疏的槐树、柳树和杨树。等大些了,在河里放牛、割草、扎猛子,经常跟河西沿儿的同龄人相遇。到了夏日,我们成天泡在水里,有时半个身子浸在水里,脚踩河底,任凭细细的沙子从脚趾缝里钻出来,弄得脚心痒痒的。清水白沙,清澈见底,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红蜻蜓、绿蜻蜓在头顶上飞来飞去,极目远处,是蓝蓝的天,心情是何等地舒畅、惬意呀!
正南的姚家村,跟我们地靠地,大家下地干活经常会碰到。十五岁那年,我跟着大人们下地割麦子,地南头也有人割麦子,那是姚家村的。正埋头割着,忽听一阵乱嚷嚷地喊叫:“快抓住,别让它跑了!”抬头一看,大约是从姚家村那边撵起一只兔子,过道跑进这边地里。大家一齐挥舞着镰刀,喊叫着,聚拢过来抓兔子。我不甘示弱,迎上前去,待兔子跑近了,一个鹞子翻身,生生逮住。十八岁那年,我去姚家村看戏,唱的是泪洒相思地,一下子就被那个唱戏的女子迷住了。那身段,那扮相,那唱腔,真是让人心花怒放的美!那女子是本村人,找熟人一打听,偏偏人家有了相好的,虽说我死了心,但毕竟尝到了一点点单相思的苦头,滴滴泪珠洒落在那里。后来我到镇上工作,那女子到镇上开会,经常见面,有时也到我办公室坐一坐,随意地扯些闲话。难道她萌生出“相见恨晚”的念头不成?只是不便多问,也许是我自作多情了。
河北沿儿的小宋庄,相隔也不过二里地。我和伙伴们到北河里割草、捞红螺、找蛤蜊、洗澡,会经常跟河北沿儿的同龄人相遇。为争一片好草,两边的孩子刚才还好好的,说翻脸就翻脸不认人。那时,为方便走路,河里还修了一条土道。两边的孩子,就把土道当成战场,先是叫阵、对骂,很快就发展到两边互相投掷土块和石块,扔一块,骂一声娘,他们的娘挨尽了骂。直到发生了流血事件,不幸谁的头上挨了一下子,出血了,这才如鸟兽散。破了头的那位,回家也不敢承认挨了打,只说是不小心磕破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些温暖人心的场景,如今再也不会重现了。一次次,我多想踏着儿时重重叠叠的脚印,去寻找那不曾失落的梦幻呢。但我知道,这不过是一种美丽的妄想罢了。
童年的红石榴
在儿时的记忆里,在老屋的西间窗下,有一棵火红的石榴树。紧贴墙根儿,还有几棵金黄的向日葵。如果是盛夏,我常常在那里驻足,久久地观望,看着火红的石榴花和金黄的向日葵花交相辉映,爽心悦目,令人万分陶醉。
一到春天,石榴树那干枯的枝条开始微微泛青,探头探脑显出几片嫩叶。一场春雨一场暖,伴随着几场春雨的降临,叶子渐渐变得油亮,花苞在绿叶的陪衬下挂满枝头。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石榴花似乎在一夜之间红遍枝头。那火红的石榴花,一朵朵娇艳欲滴,蓬蓬勃勃,饱满而热情,任凭风雨的吹打,依然笑口常开。
渐渐地,随着花儿的凋谢,随着那玛瑙似的小石榴一天天膨胀起来,火热的夏天如火如荼。
转眼到了秋天,小石榴眼看着变成大石榴,喜人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我们几个姐弟来到树下,就像一群花喜鹊似的,叽叽喳喳,欣赏着,评判着。不知那个调皮的,笑嘻嘻伸手托起一个大石榴,似乎要减轻一点石榴树的压力。不知那个嘴馋的,张口提出要摘一个尝尝鲜。母亲赶过来说,石榴树枝很结实,结再多的石榴,也不会压断。再说,石榴还不到火候,吃了会酸倒牙,不能摘!
直到深秋时节,满树的石榴,一个个展开了笑颜,笑得合不拢嘴。那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真让人满心地欢喜不尽。此时,父亲会踏着凳子,一个个小心地摘下来,递给树下的母亲或奶奶。我们几个姐弟一人一个,小心地一粒一粒送进嘴里,轻轻一咬,那甜滋滋的汁水,甜透了心窝!
看着我们吃着石榴,父亲说,看见了吗?石榴凝聚力很强,瞧瞧那籽粒,一颗颗密密匝匝,抱成团儿,才会形成一股甘甜的滋味儿。停一下,父亲又说,其实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啊!我们小小孩子,只顾享受嘴边的美味儿,哪管什么大道理?一旁的奶奶说,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母亲说,后街上马老六,三个儿子三房儿媳,死前没听说打仗闹火闹矛盾,死后更没听说为家产起纷争。说来居家过日子,和和美美就是好,过日子有劲头、有奔头“大道理”没听完,我们早疯跑的没了影儿。
采摘下的石榴,母亲还分给周围的邻居。他们感激地说,他婶子,你家孩子多,还惦记着我们。母亲说,没什么,大家都尝尝。其实,人家也不是白吃我们家的石榴,隔些时日,人家会送来几根黄瓜、几个茄子或是一把大葱之类,以示谢意。母亲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同样说一些感激不尽的话,大家相处融洽,其乐融融。
忘不了那次,奶奶挎上竹篮,带上石榴,带我去兰底街卖石榴。五里地,太阳一竿子高起程,不用两杆子高就能赶到。等奶奶歇下来,就有个好看的大姐姐过来问,石榴几分钱一个?奶奶答,大的五分,小的二分。大姐姐笑吟吟地递给奶奶一枚五分硬币,石榴还放在嘴边嗅个没完。我望着大姐姐的背影,就想,石榴的味道,一定很好吧,不然,那个石榴,一直放在大姐姐嘴边呢。
等来等去,也不见石榴卖出去多少。看看晌天了,我肚子饿了,奶奶看我一眼,说,走,上河南你大娘家去吃饭!
按照辈分,表大爷与父亲是姑舅表亲,家住河南村,与兰底街仅一河之隔。我自小怯生,本不想去,可肚子饿得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奶奶,来到河南大娘家。大娘很高兴地招呼着我们,一边给我抓糖果吃,一边吩咐表姐赶快到兰底街上买回韭菜,一齐动手包饺子。落地大钟表“哒哒”地跑着,大人们随意地扯着闲话,锅里冒着热气,老母鸡咕咕地叫着,氤氲着醉人的气息。可我想回家,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
待吃完饺子,奶奶本想多玩一会儿,我却不干了,嚷着、哭着要走。大娘摆弄着落地大钟表哄我、劝我,也非要走。奶奶就笑骂,小鳖羔子,吃饱了肚子,就要走啊!见奶奶不肯动身,我气鼓鼓地独自上了路。
等奶奶气喘吁吁赶上我,我仍然不理不睬奶奶。待奶奶打开竹篮,我一看,石榴不见了,全都换成白面馒头,这才说,奶奶会变戏法儿呀!奶奶笑着说,奶奶哪会什么戏法?还不是你大娘舍不得吃给咱们的!我一下子破涕为笑。
暧暧远人村
一条小小的清水河,流经我们鸭塘村村后、村西。隔河相望,河北沿儿是小宋庄,河西沿儿是小辛庄,再往南五里,是姚家丘。如果把清水河比作一根长长的瓜蔓儿,那么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村子,就是结满藤蔓儿上的甜瓜。
其实,正东五里外的镇子上,才是我最熟识的。最早的记忆里,是祖母带着六、七岁的我,沿着一条蜿蜒不平的小路,去上大娘家走亲戚。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干临时工,我都没有离开过。这里,很早就出产烧锅酒。我不知道,是红高粱或地瓜干酿造的老烧酒那股诱人的香气牵住了我吧。据老年人说,当年往酒厂运送高粱的马车,络绎不绝,隔得老远,就能闻见酒香。嫁到这里的大姐,成为我第二个家,因为我读书期间,经常在大姐家吃饭。那时,大姐家屋后有一片树林子,有时去得早了些,饭未作好,我就先去树林子里背一会儿英语单词,有时上晚自习时间紧,等不得吃饭,大姐夫还把饺子揣在胸前,摸黑给我送到学校,吃到嘴里,还很热乎,心里也暖暖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笑话,我自小胆小自卑,怕见生人,13岁上联中时,每日往返都是步行走。有次,一个大同学骑车子带着我,碰见下地干活的大人,就赶快闭上眼,就听人家说,快看看,这个小孩睡觉了,要不赶快叫醒他,可别摔下来!任凭他们喊叫,我却紧闭着眼,心里却偷偷乐了。
河西沿儿是小辛庄,河东河西相隔二里地,我们村的一块地还在河西沿儿呢。小时候,我跟着大人们,去那里拾地瓜。看到有个弯弯的大地瓜,像个电话话筒,就拿起来,装作打电话的样子,嘴里还不停地“喂、喂”着,惹得大人们嘴都笑歪了。到了正月初三走姥娘家,我跟弟弟妹妹,就从这里过河,然后经过小辛庄,再经过两三个村子,才能到达。西河里结了冰,河面上只留下高出水面的芦苇丛,还有两岸上稀疏的槐树、柳树和杨树。等大些了,在河里放牛、割草、扎猛子,经常跟河西沿儿的同龄人相遇。到了夏日,我们成天泡在水里,有时半个身子浸在水里,脚踩河底,任凭细细的沙子从脚趾缝里钻出来,弄得脚心痒痒的。清水白沙,清澈见底,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红蜻蜓、绿蜻蜓在头顶上飞来飞去,极目远处,是蓝蓝的天,心情是何等地舒畅、惬意呀!
正南的姚家村,跟我们地靠地,大家下地干活经常会碰到。十五岁那年,我跟着大人们下地割麦子,地南头也有人割麦子,那是姚家村的。正埋头割着,忽听一阵乱嚷嚷地喊叫:“快抓住,别让它跑了!”抬头一看,大约是从姚家村那边撵起一只兔子,过道跑进这边地里。大家一齐挥舞着镰刀,喊叫着,聚拢过来抓兔子。我不甘示弱,迎上前去,待兔子跑近了,一个鹞子翻身,生生逮住。十八岁那年,我去姚家村看戏,唱的是泪洒相思地,一下子就被那个唱戏的女子迷住了。那身段,那扮相,那唱腔,真是让人心花怒放的美!那女子是本村人,找熟人一打听,偏偏人家有了相好的,虽说我死了心,但毕竟尝到了一点点单相思的苦头,滴滴泪珠洒落在那里。后来我到镇上工作,那女子到镇上开会,经常见面,有时也到我办公室坐一坐,随意地扯些闲话。难道她萌生出“相见恨晚”的念头不成?只是不便多问,也许是我自作多情了。
河北沿儿的小宋庄,相隔也不过二里地。我和伙伴们到北河里割草、捞红螺、找蛤蜊、洗澡,会经常跟河北沿儿的同龄人相遇。为争一片好草,两边的孩子刚才还好好的,说翻脸就翻脸不认人。那时,为方便走路,河里还修了一条土道。两边的孩子,就把土道当成战场,先是叫阵、对骂,很快就发展到两边互相投掷土块和石块,扔一块,骂一声娘,他们的娘挨尽了骂。直到发生了流血事件,不幸谁的头上挨了一下子,出血了,这才如鸟兽散。破了头的那位,回家也不敢承认挨了打,只说是不小心磕破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些温暖人心的场景,如今再也不会重现了。一次次,我多想踏着儿时重重叠叠的脚印,去寻找那不曾失落的梦幻呢。但我知道,这不过是一种美丽的妄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