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215章 布衣宰相

第215章 布衣宰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臣,高公绘。”

    “臣,高公纪。”

    “见过圣母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高正仪摆摆手道:“你我都是至亲,就不用多礼了,还是叫我姑母听的顺耳。”

    “是,姑母。”

    高正仪的人生.asxs.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还是女娃的时候,就被她姨母给相中,准备给他姨夫做小。要是在寻常人家,肯定是从灵魂深处被谴责的卑劣行径。但她姨母是曹皇后,她姨夫是仁宗皇帝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天家的事,就算是做的再过分,也没人敢说。

    说起仁宗皇帝,也是倒霉。自从亲政之后,前半生兢兢业业,将西夏对大宋的威胁化解之后,还想着改革大宋的朝政,彻底解决大宋朝政负担最重的两个致命问题,冗兵冗官。

    于是,对抗西夏有奇功的范仲淹就被他相中了。范仲淹也是投桃报李,上书仁宗皇帝,《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俗称‘十条疏’,解决朝廷从任命官员,恩荫制度,抑制土地兼并,缓和国库的支出等一系列问题。

    可惜,不到两年时间,朝堂上反对者遍布。新政不得不最后无法下达到地方,最后不了了之。

    政治生涯遭受重挫的仁宗并没有一蹶不振,可是年过不惑之年的仁宗皇帝发现,自己没儿子。于是,后半生他虽然还有壮志,但不得不被生儿子大业给耽误了。

    再说,曹皇后也是心酸。自己没儿子,连带着宫里的嫔妃都没有儿子。不是说仁宗皇帝没有过儿子,有过,还不止一个。问题是没养活大,都夭折了。眼瞅着自己丈夫的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岂不是要便宜了宗室里,那些整日给丈夫添堵的亲王郡王们吗?

    襄阳王小猪仔似的生了三十几个儿子,把当皇帝的丈夫气地眼圈都是红的。

    高正仪是曹皇后姐姐的女儿,从小就出落的讨人喜欢,长大了更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加上曹皇后把高正仪当女儿养,更是疼爱的不得了。与其让丈夫跟着别的骚蹄子鬼混,还不如便宜了自己家的侄女。存着这个心思,曹皇后决定将高正仪收入仁宗皇帝的嫔妃之中,给一个正式的的名分。

    好在仁宗皇帝对从这个小长在自己跟前,当女儿养的高正仪有点下不去手,才嫁给了英宗。

    可以说,高氏从小就生活在宫中,一直没有出去过。

    这也是她的特别之处,兄弟姐妹她也有,但是亲近上就难说了。

    一个能够恰如其分的处理家族,皇族,乃至朝堂关系的太皇太后,不被称颂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高家因为高正仪的入宫,家族快速崛起,但相比其他外戚,高家并没有在汴梁做出过分的事来。

    被姑母召见。

    高公绘、高公纪俩兄弟有点战战兢兢。平日里,他们的姑母并不会派遣身边的亲信来家里找他们。显然是急事。

    对于在政权风暴眼中的外戚来说,急事很可能是要命的事。

    所以,两兄弟心急火燎赶来,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姑母,一声不吭的站着。

    太皇太后高正仪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俩个侄子比自己的兄弟高士林都不如,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如何能够撑起高家的一片天?

    “你们可知道我高家在颍州还有什么旁枝吗?”高家祖籍亳州,自然不可能有嫡子去颖州发展。要不是旁枝,就是被家族惩罚放弃的子弟,才可能去颖州。

    “颍州?”

    高公绘、高公纪面面相觑,心说:不会这么巧吧?他们的府邸刚刚有个颍州的亲戚来送钱,一出手就是十万贯。豪气的不得了。难不成,刚收钱,就出事了?

    可送上门的钱,还能让出去?

    这钱收了才没几天,就让姨母知道了,可问题是,这不算大事吧?最多也就是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

    高公绘陪着小心道:“启禀姨母,是有一家亲戚,从宗族分出来去了颍州,已经有两代人了。如今是第三代,正好在京中,姨母是否要见一见?”

    太皇太后嫌弃道:“算了,不见的好,免得惹一身的麻烦。”

    这也算是当姑姑的提点了两个傻侄子。什么都不明白,光知道捞钱。当然,大宋的捞钱方式不是贪污,而是合伙做生意,旱涝保收的那种,吃干股,做无本的买卖。

    苏轼在奏章之中说了太多不利于旧党的事,而这些事确实很让人头痛。因为《青苗法》的废除,各地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的是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流离失所,从乡间田头,去城里谋生。而他们的土地,从原本要承担沉重徭役,赋税的状态,变成了大户们的产业。

    有功名,甚至家族有功名的大户,都不需要纳税,或者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一点税收。而徭役更是全部免除。导致各地能用的徭役大大减少。

    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避不开,也躲不掉。

    这也是旧党的软肋,可征税的百姓越来越少,徭役摊派也越来越不足,给地百姓负担越拉越重,让旧党坚持的《差役法》越来越难以维持。

    至于王安石的《募役法》,征收的对象变成了大户,简直就是劫富济贫,让人难以容忍。

    自己坚持的事,即便是错了,打落了牙也要往肚里咽。

    可难免少不了担惊受怕,一旦被有心之人攻击,连她这个太皇太后都要跟着丢脸。她都已经六十了,再照看大宋的江山一两年,就交给孙子去管了。她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自家人的断脚被人抓住了之后,一阵穷最猛打,最后不得已下达帝王家中最为丢面子的诏书——罪已诏。

    “还有一件事,官家是否要升你们的官阶?”太皇太后高正仪问。

    高公纪不禁喜上眉梢,惊喜道:“姑母,您同意了?”

    “胡闹。”太皇太后高正仪沉声道:“你们今天想要做观察使,明日就想要当节度使。难道还想开府仪同三司不成?辞了,高家福缘虽厚,但也容不得你们几个如此挥霍。今日得到的权力和官位,却失去了天家的情分,此种的缘由,你们俩个都这么大了难道还看不出来?”

    高公纪不甘心呐,这是观察使,虽然屁权都没有,可是这是晋升节度使的最重要的一环,要是没有按察使的身份,他们俩兄弟的节度使不就泡汤了吗?

    利益所在,高公纪实在舍不得,他也想和老曹家一样,身份尊贵无比,钱也没少得,还网罗了一大群利益同盟,成为大宋最为尊贵的将门,豪门。而节度使身份,是此种一个重要的环节。想到这些好处,高公纪壮着胆子说道:“姑母,可是听官家的意思,他是真心实意想要让我们晋升观察使。”

    “他呀!”太皇太后高正仪摇头沉默不语。

    毕竟是自己家的孙子,还是皇帝,不能多说。

    皇帝赵煦平日里看着木纳,但是一个十三岁就能把自己升级成为爹的孩子,会是个简单的孩子吗?

    别看祖母深怕孙子不学好,打小,赵煦只能平时玩耍的时候才有小仙女陪伴,还要被一群老宫女监视,就连平时睡觉,赵煦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睡在祖母的宫殿。加上一群老夫子天天如同念经似的跟着他,不傻也呆了。

    可两年前,宫里传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内官竟然在京城再寻找奶娘。

    犯案的赵煦坐蜡了,他虽然才只有十三岁,但是大臣们可不管他多大,一顶顶大帽子就朝他丢来。让他狼狈不堪,好在被高正仪护住了,才没有出现最糟糕的局面,面对群臣的质问。

    这件事,给赵煦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身边探子太多,都是奸细。

    自己权力太小,没有说话的份。

    祖母是亲的,错了也没事。

    这次风波之后,太皇太后对赵煦看管的更加严厉了起来,而赵煦对这些也并不反感,毕竟表面上看不出来。尤其赵煦表现出来的顺从,让人看着惊喜。毕竟,从朝堂到大内,没有人希望看到赵煦变成他父皇神宗那样的激进的皇帝。而是希望将赵煦培养成为一个温和的,保守的,开拓清平盛世的仁宗皇帝。

    可是,太皇太后高正仪早就看出了赵煦的阳奉阴违。

    赵煦才十几岁,他在自己的祖母面前抖机灵,能不被看出来吗?

    要是小门小户,赵煦这样的行为,早就被祖母厌恶,甚至排挤,一脚踢的远远的。可是别忘了,他是皇帝,作为皇帝,就不能太简单了。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脸上,只有让臣子们猜不透心思的皇帝,才能是人君。要不然,就是个不成器的傀儡。

    赵煦的表现看在他祖母的眼中,反而没有怪罪,嫌弃,却让高正仪感到自己的乖孙孙长大了。

    只是长大是长大了,但是对自己却有点不亲了,什么话都不肯说,装出一副木讷的仁厚样子。对自己,高正仪不担忧,毕竟辈分放在哪里,皇帝就算是有怨,等长大些也该明白她的苦心。但是高家对皇帝没有什么恩情,却傻乎乎的理所当然的获取着皇帝给予的各种赏赐,真要是把高家捧到了天上,下一刻就该要摔倒地上了。

    离开了皇宫,高家两兄弟开始琢磨起来,当哥哥的高公绘问:“圣母她老人家到底什么意思?”

    “许是让我们和颍州的高孝立断绝关系?”高公纪憋屈道。

    高公纪一脸肉痛道:“这可是十万贯呐!”

    “许是颍州的事有些复杂,让我们置身事外。可是高孝立不就是个颍州大户,又有什么关系?”高公绘有点舍不得他的钱。

    高公纪不想和他兄长谈论这事,反正让兄长把钱吐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反而若有所思的问道:“朝廷好像派遣钦差去了颍州,不知道是谁。”

    “我知道,是小范,范相。”高公绘满不在乎道。

    高公纪微微蹙眉,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迟疑道:“他不是个老糊涂吗?”

    “谁说不是呢?”高公绘赞同道。

    高公纪想了想,随即笑道:“兄长,钱不用退了,直接打发高武阳离开就行了。”

    既然派遣范纯仁去颍州,显然他们的姑母也存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收了高家父子的钱,没有多少风险。

    颍州。

    西湖河堤上,一位花甲老人,白眉白须,穿着很寻常的粗布衣服,骑着头黑驴,摇头晃脑的在前头赶路。身后还有个童子忧心忡忡的喊道:“老爷,慢些走。”

    老人回头呵呵笑道:“放心吧,稳当着呢?”

    突然老人在空气中用力的嗅了嗅,催促坐骑朝着河堤边上的草堂而去。果然,到了跟前就看到俩个穿着普通模样的半大小子,正在河滩上炸鱼。

    面糊,香料,还有香喷喷的麻油,炸至金黄色的小鱼从锅中捞起之后,滋滋作响。

    老人从驴上趴着滑下来,笑呵呵的看着俩个忙活的小子,问:“炸鱼卖不卖?”

    李逵和李云去了一趟牢房,被苏轼知道之后,再次遭受了惩罚。

    在河滩上开荒。

    也没有定额,苏轼本来想磨练李逵和李云的性子,收成如何根本就不在乎。这日子,俩兄弟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就寻思着弄点炸鱼吃。

    没想到正忙活着呢,来了个不速之客。李逵抬头看了一眼白胡子老头,不会钻到戒指里去的白胡子老爷爷,差评。至于说要口吃的,李逵也不是小气的人,递过一双筷子,道:“不卖!”

    老头有点愕然的接过筷子,却听到了李逵的后半句话,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不嫌弃的话,一起坐下来吃吧!”

    不一会儿,老头的书童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到了老头的跟前,发现自己老爷竟然吃上了,气地翻着白眼道:“老爷……”本想说句埋怨的话,却鬼使神差的问:“香不香?”

    老人手中筷子在胸口划拉着,眉飞色舞的抬头道:“嘎巴脆!”

本站推荐:修罗天帝逆天邪神伏天氏元龙毒医娘亲萌宝宝万古神帝万古神帝医毒双绝:冥王的天才宠妃元尊牧神记

李逵的逆袭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