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成为高效之人 1
推荐阅读:主神崛起、龙皇武神、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网游之拾荒、繁星、[综]以暗恋之名、韩娱之我的会长大人、网游之混元法师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最新章节!
时间这位老友,很多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和它打交道的方法。要通过管理自己的选择、调控内心的情绪、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清理自己的环境一系列组合之后才能成为它的朋友,它也必定回报你事业和生活的丰盛。正因为此,戴维斯博士这本实战书,值得你一读。——秋叶很多人问我,在被汹涌的工作量耗尽一天的时间和力气后,要怎么兼顾自己的爱好?怎么照顾家庭?其实,每天有2小时的高效工作时间,就足够你完成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了。生活和工作,从来不是对立的,用正确的方式做对的事,你就能获得平衡的人生。——特立独行的猫不论你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是痛恨它,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已经达到了超负荷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为继。每天刚开始工作,我们就要琢磨如何才能完成所有任务、可能会让谁失望、要牺牲——不是第一次牺牲——哪些重要的任务才能勉强喘口气?当我们端起第一杯咖啡时,就会用掌上设备检查电子邮箱,看一眼又有谁给我们加上了一条待办事项。邮件一封封被打开,压力也在一点点地累积,每一封邮件里都包含着我们明知自己不可能迅速完成的要求。于是我们只好把这些邮件标记为“未读”,留待“晚点再说”。而在脑海中,我们会把这些邮件扔到昨晚(昨晚离开办公室时明明已经很晚了)没做完的那堆工作里。还有更多的邮件等着你回,更多的电话等着你打,更多的表格等着你填。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立即集中精力去做。实际上,在我们能着手进行真正重要的工作之前——真正重要的工作也实在太多了——还需要打起精神解决许多事。我们经常工作一整天:先是在办公室里,回家后还得照顾家人、打扫房间、缴各种费用,有时甚至要一直忙到上床睡觉。简单来说,就是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永远不够用。如果你觉得这种情况很熟悉,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我当教授、老师、高管教练、作家和训练师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这种情况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和非职业人士中都非常普遍。更糟糕的是,我看到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人——高管、医生、学生、企业家、政府雇员——都利用了一些大同小异但绝无可能成功的解决方式,想要让自己从工作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那些解决方式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一次又一次,我亲眼见到那些聪明、刻苦、努力工作的人落入了“效率”的陷阱: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地扑在任务上,抓住一天中所有零碎的时光,然后将它们利用起来。如果有手下,我们还会要求他们也照做不误,把每一天都尽可能塞得满满当当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专家,甚至是一整个顾问公司都在完成这一挑战——帮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到更多”。我的兄弟是一家百强公司的高管,他曾这么说过:“我们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也的确很重要,但每天都想尽各种方法把十磅的工作塞进五磅的袋子里,我们也还是会被工作淹没啊。”还有一些时间管理专家建议我们首先着手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接下来可能就没时间去解决它们了。是的,把最重要的事情与那些紧急但重要性较次的事情区分开来,这种做法的确有其价值。但这个建议也有令人沮丧之处,因为到最后,我们手头上还是会有很多并不那么重要但同样需要完成的事务。有些事情很重要,是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些是因为如果不做的话——从长远来看——我们就会丢掉饭碗;有些则是因为我们已经承诺了完成期限,总不能因为另有要事就不管了呀。即便这些任务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完成,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当然了,有些问题眼不见为净,大家不妨学着放手。但大部分任务是我们有责任或必须完成的,到了最后,我们还是要去解决它们。如果效率不够高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客户们,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选择一款正确的系统或手机APP来帮助我们管理时间、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就应该足以减轻每日的工作压力。但重要的不仅仅是数量和能力这些因素,即使你的工作效率已经奇高无比,你仍会难以感到满意。一天结束后,大多数人只会觉得窒息,而不是成绩斐然。然而,我们所求的并非遥不可及。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想要的不过两点:第一,不想再觉得一切都无法掌控,第二,想要在工作上拥有极佳的状态——他们想成为工作的主宰者。想要做到这两点,最典型而错误的做法——基本都会失败的做法——就是期望自己能无间断地工作,往我们已经满满当当的日程里塞进更多的工作。这种方法的错误到底在哪里?我们又要如何改进呢?高产神话说到以勤勉著称,大概没人能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较高下。世人都认为他就是高效、高产的代名词。他几乎无所不能,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无人能比: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印刷商、哲学家、政治家、邮政局长、外交家等。一个人究竟是怎么在一生之中做完这么多事的?让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印刷商和出版商的——这是他最开始从事的职业——这样便能多少了解一些他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这也能揭示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又做错了。172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18岁。他已经结束了在波士顿一家印刷厂里的学徒生涯,开始在费城的一家印刷厂里独立工作,还发表了几篇流传甚广的文章。那一年他离开美国去了英格兰,在那里,他将要向印刷业最出色的大亨学习,比如著名的印刷商塞缪尔·帕尔默。对一个有16个兄弟姐妹的穷孩子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帕尔默的工厂里工作时,富兰克林很快就用他的聪慧和勤奋打动了一些人,也惹恼了另一些人。他的同事们从早到晚地喝啤酒,而他只喝水,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表现得比别人更出色,还能省下一点钱。你也许会说,在那个年代想出类拔萃要容易得多,但富兰克林的厉害之处在于看到机会、敢于冒险,并坚持不懈。最终,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跳槽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数年之后他回到费城,打算一展宏图,在另一个印刷商手下工作了几年之后,借债开了自己的公司。他手上有间印刷厂,又急需钱款,这时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出版自己的文章。当时,费城只有一家报纸,富兰克林觉得它“无足轻重,经营不善,一点儿娱乐性都没有”。他很清楚,自己是这一带唯一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印刷商,于是他便涉足了报纸发行业,并最终出版了《穷查理年鉴》。除去醒目的日期以外,年鉴的版面上还有许多空白处,富兰克林便在空白处放上了自己的谚语格言(如今它们已大大有名),这让他的年鉴更有趣,也好卖得多。一时间,《穷查理年鉴》大为流行。为了巩固他的印刷事业,他还在州议会里当书记员。这份工作让他认识了很多人,那些人能够决定政府印刷品(如选票和钞票)的印刷厂家。最终,他得到了费城邮政局长的职位,这为他的报纸发行提供了不少便利。这些职位虽然薪水不多,还意味着他得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但能帮助他的印刷事业蓬勃发展,让他在城里变得举足轻重。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是、现在也仍然是高产和成功的例证。勤奋工作,不断地做更多工作,成功就会如影随形。今天,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像富兰克林那样才能获得成功,他们得尽其所能,而且还要做得更多才行。但事实上,就连富兰克林自己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努力。其实,除了操心自己的收入之外,他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工作。我们很少讨论这个不一样的富兰克林,他可不是个为工作而生的偶像。我根本不用费多少力气来深入了解他,因为一切都写在了他的自传里。他热爱思考和创造,很多本可以用在印刷事业上赚钱的时间,都被他花在了各种爱好和交际上。实际上,正是这些让他从自己的主业中分心的兴趣,引领着他完成了许多令他声名卓著的出色事迹,如发明富兰克林炉和避雷针。要理解他成功的秘诀,我想最关键的是要看看他是如何度过闲暇时光的,以及他究竟有多少闲暇时光。每周五跟一群朋友聚会是富兰克林年轻时主要的爱好之一。那群朋友都很热爱读书,喜欢聊各种点子。他们每次聚会后都会选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留待下次聚会时聊,每个人都会尽力找到有关这个话题的书籍来阅读,好为下次辩论做准备。但在当时,费城很难买到书,很多书都要从英格兰订购。富兰克林的朋友们想,如果能把大家的书放在一起,让大家都能轻松取阅自己和他人喜欢的书就好了——一座极具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公共图书馆从这个理念中得以诞生,它就是费城图书馆协会。富兰克林25岁左右建立了这家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在印刷业上赚钱,也不是出于自己的政府职责,只是因为他很享受跟别人一起聊想法,特别是那些能够让他提升自我、提升自己周围这个世界的想法。他热爱文学和艺术,甚至为自己的妻子写过音乐。另外,他还特别喜欢四处调情。在他妻子死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停止过追求女人。他还是美国第一个沉迷于各种自我提升之道的家伙。他曾经短期尝试过素食,因为他在书上看到过这个理念——也特别爱省钱。另外,他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计划,要练习他那著名的“十三条美德”。在这十三条美德中,有一条似乎适用于那些想要把一天塞得满满当当的人:有条理的美德(也就是井井有条)。富兰克林称,他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过这一点。在自传中他这样写道:“说实话,我发现自己在尊重条理性上简直无药可救。现在我日渐年长,记性也越来越差,我便更加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以能够享受人生的各种乐趣而举世闻名——从学习到社交,从调情到创造。他在工作上硕果累累却仍能享受那么多的爱好、休闲和社交时间,这简直令人迷惑不解。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他都为达到最巅峰的高效状态而创造出最好的精神和生理条件,在这样的高效期中,他完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工作。他并没有把自己印刷生意的一切事务都塞进每一个空闲时间段。相反,他在自己写的一份日常计划里,还算上了两小时午餐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傍晚“听音乐、消遣或聊天”的时间,以及一整晚充足的睡眠时间。也许正是因为他给自己的享受、学习、创造、娱乐、身体健康、家庭和社交关系留出了时间,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他才能在赚钱的事业上获得那样的成功。如果富兰克林想要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那他似乎应该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他的印刷生意而不是其他兴趣上。但想象一下,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如果他从来没有为他的那些发明、慈善事业,甚至是他的印刷帝国留下足够的大脑空间和能量,他大概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出名了。你想成为哪一个富兰克林?那个给自己的爱好和社交休闲留出时间、不断产生新的兴趣的富兰克林,还是那个比同行竞争者更勤勉、高效、受人尊重又有钱的生意人的家伙?在如今这个时代,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你做到两者兼备,所以我们只能选择要么享受生活,要么成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个选择根本不存在。只有当我们错误地以为高效完全依赖于挤出足够多的时间工作时,我们才会面对这种选择的压力。
时间这位老友,很多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和它打交道的方法。要通过管理自己的选择、调控内心的情绪、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清理自己的环境一系列组合之后才能成为它的朋友,它也必定回报你事业和生活的丰盛。正因为此,戴维斯博士这本实战书,值得你一读。——秋叶很多人问我,在被汹涌的工作量耗尽一天的时间和力气后,要怎么兼顾自己的爱好?怎么照顾家庭?其实,每天有2小时的高效工作时间,就足够你完成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了。生活和工作,从来不是对立的,用正确的方式做对的事,你就能获得平衡的人生。——特立独行的猫不论你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是痛恨它,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已经达到了超负荷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为继。每天刚开始工作,我们就要琢磨如何才能完成所有任务、可能会让谁失望、要牺牲——不是第一次牺牲——哪些重要的任务才能勉强喘口气?当我们端起第一杯咖啡时,就会用掌上设备检查电子邮箱,看一眼又有谁给我们加上了一条待办事项。邮件一封封被打开,压力也在一点点地累积,每一封邮件里都包含着我们明知自己不可能迅速完成的要求。于是我们只好把这些邮件标记为“未读”,留待“晚点再说”。而在脑海中,我们会把这些邮件扔到昨晚(昨晚离开办公室时明明已经很晚了)没做完的那堆工作里。还有更多的邮件等着你回,更多的电话等着你打,更多的表格等着你填。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立即集中精力去做。实际上,在我们能着手进行真正重要的工作之前——真正重要的工作也实在太多了——还需要打起精神解决许多事。我们经常工作一整天:先是在办公室里,回家后还得照顾家人、打扫房间、缴各种费用,有时甚至要一直忙到上床睡觉。简单来说,就是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永远不够用。如果你觉得这种情况很熟悉,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我当教授、老师、高管教练、作家和训练师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这种情况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和非职业人士中都非常普遍。更糟糕的是,我看到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人——高管、医生、学生、企业家、政府雇员——都利用了一些大同小异但绝无可能成功的解决方式,想要让自己从工作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那些解决方式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一次又一次,我亲眼见到那些聪明、刻苦、努力工作的人落入了“效率”的陷阱: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地扑在任务上,抓住一天中所有零碎的时光,然后将它们利用起来。如果有手下,我们还会要求他们也照做不误,把每一天都尽可能塞得满满当当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专家,甚至是一整个顾问公司都在完成这一挑战——帮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到更多”。我的兄弟是一家百强公司的高管,他曾这么说过:“我们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也的确很重要,但每天都想尽各种方法把十磅的工作塞进五磅的袋子里,我们也还是会被工作淹没啊。”还有一些时间管理专家建议我们首先着手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接下来可能就没时间去解决它们了。是的,把最重要的事情与那些紧急但重要性较次的事情区分开来,这种做法的确有其价值。但这个建议也有令人沮丧之处,因为到最后,我们手头上还是会有很多并不那么重要但同样需要完成的事务。有些事情很重要,是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些是因为如果不做的话——从长远来看——我们就会丢掉饭碗;有些则是因为我们已经承诺了完成期限,总不能因为另有要事就不管了呀。即便这些任务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完成,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当然了,有些问题眼不见为净,大家不妨学着放手。但大部分任务是我们有责任或必须完成的,到了最后,我们还是要去解决它们。如果效率不够高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客户们,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选择一款正确的系统或手机APP来帮助我们管理时间、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就应该足以减轻每日的工作压力。但重要的不仅仅是数量和能力这些因素,即使你的工作效率已经奇高无比,你仍会难以感到满意。一天结束后,大多数人只会觉得窒息,而不是成绩斐然。然而,我们所求的并非遥不可及。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想要的不过两点:第一,不想再觉得一切都无法掌控,第二,想要在工作上拥有极佳的状态——他们想成为工作的主宰者。想要做到这两点,最典型而错误的做法——基本都会失败的做法——就是期望自己能无间断地工作,往我们已经满满当当的日程里塞进更多的工作。这种方法的错误到底在哪里?我们又要如何改进呢?高产神话说到以勤勉著称,大概没人能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较高下。世人都认为他就是高效、高产的代名词。他几乎无所不能,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无人能比: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印刷商、哲学家、政治家、邮政局长、外交家等。一个人究竟是怎么在一生之中做完这么多事的?让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印刷商和出版商的——这是他最开始从事的职业——这样便能多少了解一些他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这也能揭示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又做错了。172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18岁。他已经结束了在波士顿一家印刷厂里的学徒生涯,开始在费城的一家印刷厂里独立工作,还发表了几篇流传甚广的文章。那一年他离开美国去了英格兰,在那里,他将要向印刷业最出色的大亨学习,比如著名的印刷商塞缪尔·帕尔默。对一个有16个兄弟姐妹的穷孩子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帕尔默的工厂里工作时,富兰克林很快就用他的聪慧和勤奋打动了一些人,也惹恼了另一些人。他的同事们从早到晚地喝啤酒,而他只喝水,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表现得比别人更出色,还能省下一点钱。你也许会说,在那个年代想出类拔萃要容易得多,但富兰克林的厉害之处在于看到机会、敢于冒险,并坚持不懈。最终,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跳槽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数年之后他回到费城,打算一展宏图,在另一个印刷商手下工作了几年之后,借债开了自己的公司。他手上有间印刷厂,又急需钱款,这时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出版自己的文章。当时,费城只有一家报纸,富兰克林觉得它“无足轻重,经营不善,一点儿娱乐性都没有”。他很清楚,自己是这一带唯一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印刷商,于是他便涉足了报纸发行业,并最终出版了《穷查理年鉴》。除去醒目的日期以外,年鉴的版面上还有许多空白处,富兰克林便在空白处放上了自己的谚语格言(如今它们已大大有名),这让他的年鉴更有趣,也好卖得多。一时间,《穷查理年鉴》大为流行。为了巩固他的印刷事业,他还在州议会里当书记员。这份工作让他认识了很多人,那些人能够决定政府印刷品(如选票和钞票)的印刷厂家。最终,他得到了费城邮政局长的职位,这为他的报纸发行提供了不少便利。这些职位虽然薪水不多,还意味着他得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但能帮助他的印刷事业蓬勃发展,让他在城里变得举足轻重。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是、现在也仍然是高产和成功的例证。勤奋工作,不断地做更多工作,成功就会如影随形。今天,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像富兰克林那样才能获得成功,他们得尽其所能,而且还要做得更多才行。但事实上,就连富兰克林自己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努力。其实,除了操心自己的收入之外,他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工作。我们很少讨论这个不一样的富兰克林,他可不是个为工作而生的偶像。我根本不用费多少力气来深入了解他,因为一切都写在了他的自传里。他热爱思考和创造,很多本可以用在印刷事业上赚钱的时间,都被他花在了各种爱好和交际上。实际上,正是这些让他从自己的主业中分心的兴趣,引领着他完成了许多令他声名卓著的出色事迹,如发明富兰克林炉和避雷针。要理解他成功的秘诀,我想最关键的是要看看他是如何度过闲暇时光的,以及他究竟有多少闲暇时光。每周五跟一群朋友聚会是富兰克林年轻时主要的爱好之一。那群朋友都很热爱读书,喜欢聊各种点子。他们每次聚会后都会选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留待下次聚会时聊,每个人都会尽力找到有关这个话题的书籍来阅读,好为下次辩论做准备。但在当时,费城很难买到书,很多书都要从英格兰订购。富兰克林的朋友们想,如果能把大家的书放在一起,让大家都能轻松取阅自己和他人喜欢的书就好了——一座极具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公共图书馆从这个理念中得以诞生,它就是费城图书馆协会。富兰克林25岁左右建立了这家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在印刷业上赚钱,也不是出于自己的政府职责,只是因为他很享受跟别人一起聊想法,特别是那些能够让他提升自我、提升自己周围这个世界的想法。他热爱文学和艺术,甚至为自己的妻子写过音乐。另外,他还特别喜欢四处调情。在他妻子死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停止过追求女人。他还是美国第一个沉迷于各种自我提升之道的家伙。他曾经短期尝试过素食,因为他在书上看到过这个理念——也特别爱省钱。另外,他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计划,要练习他那著名的“十三条美德”。在这十三条美德中,有一条似乎适用于那些想要把一天塞得满满当当的人:有条理的美德(也就是井井有条)。富兰克林称,他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过这一点。在自传中他这样写道:“说实话,我发现自己在尊重条理性上简直无药可救。现在我日渐年长,记性也越来越差,我便更加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以能够享受人生的各种乐趣而举世闻名——从学习到社交,从调情到创造。他在工作上硕果累累却仍能享受那么多的爱好、休闲和社交时间,这简直令人迷惑不解。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他都为达到最巅峰的高效状态而创造出最好的精神和生理条件,在这样的高效期中,他完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工作。他并没有把自己印刷生意的一切事务都塞进每一个空闲时间段。相反,他在自己写的一份日常计划里,还算上了两小时午餐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傍晚“听音乐、消遣或聊天”的时间,以及一整晚充足的睡眠时间。也许正是因为他给自己的享受、学习、创造、娱乐、身体健康、家庭和社交关系留出了时间,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他才能在赚钱的事业上获得那样的成功。如果富兰克林想要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那他似乎应该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他的印刷生意而不是其他兴趣上。但想象一下,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如果他从来没有为他的那些发明、慈善事业,甚至是他的印刷帝国留下足够的大脑空间和能量,他大概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出名了。你想成为哪一个富兰克林?那个给自己的爱好和社交休闲留出时间、不断产生新的兴趣的富兰克林,还是那个比同行竞争者更勤勉、高效、受人尊重又有钱的生意人的家伙?在如今这个时代,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你做到两者兼备,所以我们只能选择要么享受生活,要么成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个选择根本不存在。只有当我们错误地以为高效完全依赖于挤出足够多的时间工作时,我们才会面对这种选择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