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事_分卷阅读_2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闺事最新章节!
姚家在彰州算得上是清贵的读书人家。姚家高祖曾官拜太子太傅,年老致仕后回到彰州祖居没多久便去世了。之后姚氏族人渐凋零。沉寂几辈人后,好不易到姚老太爷手上举业开始有望,只是姚老太爷考了十几年都未中举,干脆弃了科考经营庶务。也该是他有些财运,经老太爷的手做成的几桩大买卖,不声不响的都赚了大钱,往后的生意便越发的顺畅了。如今姚家在福建一带也算得上是书香名门。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姚老太爷的五个儿子中,出了一个探花和一个进士一个同进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姚家这一辈终于出头天了。一门一探花二进士,在彰州这东南偏僻之地是十分的了不得的,姚家的崛起亦是当世人心所漾羡之处。
姚家凭借这个一举挤身福建的名门圈,自然免不了人趋炎附势。姚蒋氏做五十整寿,除了在外为官的三个儿子未归,随夫君上任的媳妇是尽数携子女归家为姚蒋氏贺寿。是以那日在福建的世家大族泰半都来姚府捧场,其中不乏与王家有通家之好的人家。王家在江南被誉为文坛泰顶,王家人才备出,王首辅权倾朝野。姚蒋氏在短时间内通过惩治姜氏这一动作,无不是在对人宣告与姜家要划清的信号。
究竟这举动是否取悦了王家她不从得知。但姚蒋氏这番动作,看在真正的世家名门眼里却是落了下层!
老太太的短视可见一斑。
姚姒讥讽的望了一眼蕰福堂,这一世,只要她活着一日,就不会让前世她们母女三人的悲剧重演!
姚姒和锦蓉扶着悲切的姜氏一路快行回了三房的院子。芙蓉院门口,姜氏的陪房孙嬷嬷慌张的迎上来扶着姜氏进了明间的歇息处,又喂她服了几粒定惊丸,姜氏的脸色方才缓和些。孙嬷嬷便请了张顺来,挥退服侍的,只余锦蓉守门。
张顺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生得浓眉大眼的,身材十分地高壮。许是马不停蹄的赶路,脸色很是憔悴。姚姒是知道张顺的身世的。他本为姜阁老昔年所救,因武艺了得后来成了姜家的护院。姜家出事后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避姜家唯恐不及,而是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彰州给姜氏报信,并请姜氏搭救姜家一门。
看得出来,张顺颇有侠义之气。
姚姒冷静的听着张顺回话,眸色仿佛蒙了层雾似的让人看不清楚。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正是开始。
“......冬月初二的那日,老爷还没下朝便有锦衣卫围了咱们姜府,抄了许多东西走。接着来了旨意,说是老爷贪墨西南振灾的银子,全府老少便下了大狱。小的那日恰好出府办事,见势不大好,当即奔姑奶奶这,求姑奶奶想想办法。”
张顺一路风尘卜卜,话里透着浓浓的担忧。
“你来的时候,一路可曾打听到爹如今的状况?”姜氏急切的问道。
“小的这一路来都悄悄打听着。虽快马行鞭的跑,到底也走了月余。自出了通州后,倒是没有听到有明旨下来。”
姜氏再也无法抑制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才好?爹为官一向清廉刚正,怎么会贪墨?”
今上最是节俭,最恨贪墨的官员,因此对贪墨者的刑罚也重。
孙嬷嬷也哭了起来,贪墨十万两足以抄家灭族,顿时让屋子里的人慌了手脚。
“贪墨的银子搜出来了吗?可有证据?”姚姒见姜氏只顾喃喃自语,遂自问道。
张顺有些讶异,坐在姜氏身旁的小姑娘想必是她的女儿,看模样约□□岁的样子,只是一脸的苍白赢弱,身体也瘦小。可是她却是这屋子里唯一抓住重点的人,他当即回道:“银子是在老夫人的陪嫁庄子上找着的,一色儿的官银,还有一本受赂的账本,老夫人听到后当即晕死过去。”
姜阁老是朝中清流一派,深受皇帝倚重。姜阁老年少家贫,后来中了进士娶的是恩师的女儿。姜夫人杜氏出身晋中书香名门,可陪嫁并不丰厚。再说似姜阁老这般做到如今这个位置,虽是天子近臣,但依然比不得身家丰厚之世家大族。姜氏有两个哥哥,大哥姜仪在翰林任七品编修,二哥姜佼管着家中庶务,两□□族亦非累世大族,这么多的银子从何而来?
这一下姜氏也知道事情不寻常了。
姚姒却想得更多。
这次的事情还会牵扯更多人。这便是大周史上有名的“姜王变法”。以姜阁老为首的一系新锐派提倡新政力求变革,而以内阁王首辅一派却是守旧派,皇帝虽登大宝已十几年,无奈南边沿海有倭寇,西北边境时有瓦剌人来犯,这位温和的帝王有心改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此多事之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占一的情况下,姜阁老试图推行新政无疑是十分冒险的。
姜阁老为人刚正清廉,定罪时列了数十宗罪,其中一条最不能翻身的是贪墨西南振灾款银十万两。需知文人最重名声,一个贪字毁的是未来,等于断绝了姜阁老再起复的可能。
姜阁老为官数十载,一心为解帝忧,一朝被泼了这么大盆脏水,眼见那位温和的帝王失望之极,一时想不开便在牢里自尽了。后来姜家最终判了个家产充公,姜氏一门男女老少全数发配琼州岛,而凡参与此次变革之人多数遭贬。
经此一役后王阁老一系把持朝政数年。直到新帝登大宝,整肃朝纲,平倭寇,开海禁,定西北,平南彊,大周在新帝手上方蒸蒸日上,同时也造旧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能臣。
姚姒上一世经历坎坷,机缘下结识了大周名臣柳筍。柳筍后来能辅佐新帝多年荣宠不衰,亦是因为有姜阁老的新政十条,在柳筍身上得到了实施。她曾问过柳筍,姜阁老真的贪墨了西南振灾银?柳筍似笑非笑的曾答她:“天下为官者,少有姜阁老这般耿直清廉之人,可惜姜阁老虽有治世之才但为人却颇为坚守自身。”
也就是间接承认姜阁老是冤案。是被政敌下了血本的栽脏陷害。
☆、第3章内院
姜氏的痛哭声渐渐拉回了姚姒的思绪。她竭力安抚姜氏,劝道:“娘,您先别哭,这事儿瞒不住,现在要赶紧的将这事告诉祖父,让祖父给想办法。”又一声喝住孙嬷嬷:“今儿是老太太的好日子,咱们哭哭啼啼的传到老太太口中又是一顿官司,赶紧的给娘重新梳洗一番,差人去打听老太爷宴客处都有哪些客人在。”
小姑娘还带着些中气不足的喘声,这声厉喝却威严震摄,很在几分姜氏往日的气势,叫内室里慌张的几人莫名的镇定下来。
张顺抬眼再一次打量了姚姒,这一次却是带些欣慰。姑奶奶生了个好女儿。
孙嬷嬷揩了一把眼泪,平素的精明回魂了。忙叫锦蓉差人去打听老太爷那边的状况,又安排张顺下去洗漱用饭。待小丫头打水来,她亲自替姜氏洗脸上妆,又替姜氏找了身枣红色的交领出风毛褂子重新换上。
这么一番缓和下来,姜氏也渐渐平静。见小女儿一副孺慕的依在自己身边,想起小女儿还在病中,強扯出一丝笑容摸了摸她的头,道:“姒姐儿吓到了吧!你外祖父不会有事的。”只是这话说得勉強,姜氏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次的祸事娘家能否安然度过。
“嗯,外祖父和舅舅们会没事的!”姚姒点头肯定的道。
“一会娘要去你祖父那边说事情,你就在娘的暖阁里休息。等过了今日,娘明天再让回春堂的大夫来给你把把脉。”
“嗯,我听娘的话,好好把病养好。”姚姒答的慎重。
姜氏虽突闻恶讯一下失常,但好在小女儿稳当当的安排着,心下略感安慰。忙起身整了整衣裳,带着孙嬷嬷出了明间。
姚姒望着姜氏孱弱的背影,忽的跑上去抱住了她的衣裙,道:“娘,您还有我和姐姐,要是祖父生气了,咱们就去找爹帮忙,我可等着娘回来一起给爹写信。我还要告诉爹,娘为了给爹祈福平安,都吃了一年的斋了,我和五姐都非常想爹,我还要问问爹他什么时候回老宅接娘?”
姚姒的这番话是有目的的,重生一世,许多事情早已看透。依姚老太爷的精明和对三个儿子仕途上的期望,怕是朝堂上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他都会很快得知。姜阁老与王首辅早有不和,对权势狂热的姚老太爷想必在事情只有个苗头的时候便想出了如何来应对。不然为何上一世姚家并未受到牵连,姚家的三个当官的儿子依旧在官场稳当当的做着官。
母亲啊,只怕您全心依赖的丈夫为了家族,已然选择有利的一方,而对于他有提拨之恩的老丈人,不说落井下石,但至少是肯定把他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了。
姜氏历经这一遭方觉察出小女儿的早慧,今日里若不是小女儿的机敏,怕是自己在蕰福堂里早已丢了颜面。姜氏使劲向上眨了眨湿润的眼晴,将心里那些无名的恐慌都丢下。就算不为自己,但这个家里她还有女儿在,她不能倒下。这样想来心里头涌出了些许勇气。
“娘都知道,姒姐儿是好孩子,你爹也想你们。你好好吃药休息,回头娘让锦蓉给你做水晶山药糕吃。”说到丈夫,姜氏心底苦涩难当,她掩住情绪,起身带着孙嬷嬷出了门。
姚姒望着姜氏的衣角消失在寒风中,脸上的神情亦是一片肃穆。
母亲你不能倒下去!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谋一条适合我们母女三人的生存之路来!
姚老太爷姚定中,如今五十有五的年纪,许是平素注重保养,脸上没一丝苍老之色。他身材高大却精瘦,须发皆青,方形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给他儒雅的相貌平添了几许威严。
姚老太爷听童儿报姜氏来见,便遣退了大老爷,让姜氏进了他的书房。
姜氏来外院的次数历历可数,她目不斜视的领着张顺进去,给老太爷行了礼,便侧身立于姚老太爷下首五步开外,让她身旁的张顺把事情的经过事无巨细地重新向姚老太爷说了一遍,就垂手立在了一旁,等着老太爷询问。
姚老太爷端起茶盅来静静地呷了一口,许久方重重的叹了一声。
姜氏着了急,正要说话,却听姚老太爷做了声。
“亲家老爷这是出大事儿了,政见不和闹得满朝风雨历来便有,亲家老爷这次急进了些,方才有此祸事呀!”姚老太爷极善看时事,不得不说他的话确有一些道理。
“爹,这该如何是好啊?”姜氏急的喃喃道。
姚老太爷瞥了眼面露焦色的三儿媳妇,这才问张顺:“亲家老爷在之前是否有交待过什么?可有给你们姑奶奶留下东西?”
“回亲家老太爷的话,因事出突然,自我家老爷下狱后小的便没再见到姜家任何人,小的是自作主张方才奔姑奶奶这求救。”张顺神色如常的回道
姚老太爷略沉思了会,平静的吩咐姜氏道:“老三媳妇先下去这件事太大,待老夫好好想想!”
姜氏心里着急,老太爷的态度很是耐人寻闻。似乎想明哲保身!
平素里老太爷做为姚家的掌家人,很有泰山奔于面而不改色。但姜氏嫁过来十几年,她很清楚老太爷的脾性,越是平静越是难为,也越是不敢为。姜家的事儿太大了,可是如今家里三个做官的爷们都官场顺遂,这些未尝不是借她姜家的势。姚姜两家是亲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不用她说,何况是精明的老太爷。
姜氏心里七上八下,尽量不让自己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老太爷,求您出面救救我姜家,媳妇在这给您磕头了!”姜氏说完,重重的给老太爷行了大礼,已然泪流满面。
姚老太爷又叹了声,看着满面凄惶的姜氏,皱了眉语带不悦:“姜氏,要记住你是我姚家人,行事自当以我姚府一门为重。老三虽做到了广东一省的布政使,可到底是要避忌着。老二同进士出身,外放到如今才做到泉州同知。老五虽在京入了吏部,却也只是个小小的给事中。出了亲家的事,只怕他们三兄弟这次亦会受到牵连。老夫就算有心相帮,可到底人微言轻。”说完姚老太爷挥了挥袖子,让姜氏退下。
姜氏并不笨,姚老太爷说了这么多,无非一个意思,这是要舍弃她姜家了。姜氏的心凉透了,反而越发的平静下来。
“是媳妇无状,媳妇在这替我爹多谢您了!”姜氏的语调已然平和,擦了眼泪,领着张顺出了老太爷的书房。
从秋鸿馆出来便是一片竹林,冷风吹得一片竹海瑟瑟作响,姜氏身形伶仃,跟在她身后的张顺皱紧了眉头,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听姚老太爷这个话音,怕是姚家难以出手相帮,他的手按了按贴胸的一封密信,又慢慢的缩了回去。
姚家在彰州算得上是清贵的读书人家。姚家高祖曾官拜太子太傅,年老致仕后回到彰州祖居没多久便去世了。之后姚氏族人渐凋零。沉寂几辈人后,好不易到姚老太爷手上举业开始有望,只是姚老太爷考了十几年都未中举,干脆弃了科考经营庶务。也该是他有些财运,经老太爷的手做成的几桩大买卖,不声不响的都赚了大钱,往后的生意便越发的顺畅了。如今姚家在福建一带也算得上是书香名门。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姚老太爷的五个儿子中,出了一个探花和一个进士一个同进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姚家这一辈终于出头天了。一门一探花二进士,在彰州这东南偏僻之地是十分的了不得的,姚家的崛起亦是当世人心所漾羡之处。
姚家凭借这个一举挤身福建的名门圈,自然免不了人趋炎附势。姚蒋氏做五十整寿,除了在外为官的三个儿子未归,随夫君上任的媳妇是尽数携子女归家为姚蒋氏贺寿。是以那日在福建的世家大族泰半都来姚府捧场,其中不乏与王家有通家之好的人家。王家在江南被誉为文坛泰顶,王家人才备出,王首辅权倾朝野。姚蒋氏在短时间内通过惩治姜氏这一动作,无不是在对人宣告与姜家要划清的信号。
究竟这举动是否取悦了王家她不从得知。但姚蒋氏这番动作,看在真正的世家名门眼里却是落了下层!
老太太的短视可见一斑。
姚姒讥讽的望了一眼蕰福堂,这一世,只要她活着一日,就不会让前世她们母女三人的悲剧重演!
姚姒和锦蓉扶着悲切的姜氏一路快行回了三房的院子。芙蓉院门口,姜氏的陪房孙嬷嬷慌张的迎上来扶着姜氏进了明间的歇息处,又喂她服了几粒定惊丸,姜氏的脸色方才缓和些。孙嬷嬷便请了张顺来,挥退服侍的,只余锦蓉守门。
张顺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生得浓眉大眼的,身材十分地高壮。许是马不停蹄的赶路,脸色很是憔悴。姚姒是知道张顺的身世的。他本为姜阁老昔年所救,因武艺了得后来成了姜家的护院。姜家出事后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避姜家唯恐不及,而是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彰州给姜氏报信,并请姜氏搭救姜家一门。
看得出来,张顺颇有侠义之气。
姚姒冷静的听着张顺回话,眸色仿佛蒙了层雾似的让人看不清楚。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正是开始。
“......冬月初二的那日,老爷还没下朝便有锦衣卫围了咱们姜府,抄了许多东西走。接着来了旨意,说是老爷贪墨西南振灾的银子,全府老少便下了大狱。小的那日恰好出府办事,见势不大好,当即奔姑奶奶这,求姑奶奶想想办法。”
张顺一路风尘卜卜,话里透着浓浓的担忧。
“你来的时候,一路可曾打听到爹如今的状况?”姜氏急切的问道。
“小的这一路来都悄悄打听着。虽快马行鞭的跑,到底也走了月余。自出了通州后,倒是没有听到有明旨下来。”
姜氏再也无法抑制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才好?爹为官一向清廉刚正,怎么会贪墨?”
今上最是节俭,最恨贪墨的官员,因此对贪墨者的刑罚也重。
孙嬷嬷也哭了起来,贪墨十万两足以抄家灭族,顿时让屋子里的人慌了手脚。
“贪墨的银子搜出来了吗?可有证据?”姚姒见姜氏只顾喃喃自语,遂自问道。
张顺有些讶异,坐在姜氏身旁的小姑娘想必是她的女儿,看模样约□□岁的样子,只是一脸的苍白赢弱,身体也瘦小。可是她却是这屋子里唯一抓住重点的人,他当即回道:“银子是在老夫人的陪嫁庄子上找着的,一色儿的官银,还有一本受赂的账本,老夫人听到后当即晕死过去。”
姜阁老是朝中清流一派,深受皇帝倚重。姜阁老年少家贫,后来中了进士娶的是恩师的女儿。姜夫人杜氏出身晋中书香名门,可陪嫁并不丰厚。再说似姜阁老这般做到如今这个位置,虽是天子近臣,但依然比不得身家丰厚之世家大族。姜氏有两个哥哥,大哥姜仪在翰林任七品编修,二哥姜佼管着家中庶务,两□□族亦非累世大族,这么多的银子从何而来?
这一下姜氏也知道事情不寻常了。
姚姒却想得更多。
这次的事情还会牵扯更多人。这便是大周史上有名的“姜王变法”。以姜阁老为首的一系新锐派提倡新政力求变革,而以内阁王首辅一派却是守旧派,皇帝虽登大宝已十几年,无奈南边沿海有倭寇,西北边境时有瓦剌人来犯,这位温和的帝王有心改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此多事之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占一的情况下,姜阁老试图推行新政无疑是十分冒险的。
姜阁老为人刚正清廉,定罪时列了数十宗罪,其中一条最不能翻身的是贪墨西南振灾款银十万两。需知文人最重名声,一个贪字毁的是未来,等于断绝了姜阁老再起复的可能。
姜阁老为官数十载,一心为解帝忧,一朝被泼了这么大盆脏水,眼见那位温和的帝王失望之极,一时想不开便在牢里自尽了。后来姜家最终判了个家产充公,姜氏一门男女老少全数发配琼州岛,而凡参与此次变革之人多数遭贬。
经此一役后王阁老一系把持朝政数年。直到新帝登大宝,整肃朝纲,平倭寇,开海禁,定西北,平南彊,大周在新帝手上方蒸蒸日上,同时也造旧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能臣。
姚姒上一世经历坎坷,机缘下结识了大周名臣柳筍。柳筍后来能辅佐新帝多年荣宠不衰,亦是因为有姜阁老的新政十条,在柳筍身上得到了实施。她曾问过柳筍,姜阁老真的贪墨了西南振灾银?柳筍似笑非笑的曾答她:“天下为官者,少有姜阁老这般耿直清廉之人,可惜姜阁老虽有治世之才但为人却颇为坚守自身。”
也就是间接承认姜阁老是冤案。是被政敌下了血本的栽脏陷害。
☆、第3章内院
姜氏的痛哭声渐渐拉回了姚姒的思绪。她竭力安抚姜氏,劝道:“娘,您先别哭,这事儿瞒不住,现在要赶紧的将这事告诉祖父,让祖父给想办法。”又一声喝住孙嬷嬷:“今儿是老太太的好日子,咱们哭哭啼啼的传到老太太口中又是一顿官司,赶紧的给娘重新梳洗一番,差人去打听老太爷宴客处都有哪些客人在。”
小姑娘还带着些中气不足的喘声,这声厉喝却威严震摄,很在几分姜氏往日的气势,叫内室里慌张的几人莫名的镇定下来。
张顺抬眼再一次打量了姚姒,这一次却是带些欣慰。姑奶奶生了个好女儿。
孙嬷嬷揩了一把眼泪,平素的精明回魂了。忙叫锦蓉差人去打听老太爷那边的状况,又安排张顺下去洗漱用饭。待小丫头打水来,她亲自替姜氏洗脸上妆,又替姜氏找了身枣红色的交领出风毛褂子重新换上。
这么一番缓和下来,姜氏也渐渐平静。见小女儿一副孺慕的依在自己身边,想起小女儿还在病中,強扯出一丝笑容摸了摸她的头,道:“姒姐儿吓到了吧!你外祖父不会有事的。”只是这话说得勉強,姜氏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次的祸事娘家能否安然度过。
“嗯,外祖父和舅舅们会没事的!”姚姒点头肯定的道。
“一会娘要去你祖父那边说事情,你就在娘的暖阁里休息。等过了今日,娘明天再让回春堂的大夫来给你把把脉。”
“嗯,我听娘的话,好好把病养好。”姚姒答的慎重。
姜氏虽突闻恶讯一下失常,但好在小女儿稳当当的安排着,心下略感安慰。忙起身整了整衣裳,带着孙嬷嬷出了明间。
姚姒望着姜氏孱弱的背影,忽的跑上去抱住了她的衣裙,道:“娘,您还有我和姐姐,要是祖父生气了,咱们就去找爹帮忙,我可等着娘回来一起给爹写信。我还要告诉爹,娘为了给爹祈福平安,都吃了一年的斋了,我和五姐都非常想爹,我还要问问爹他什么时候回老宅接娘?”
姚姒的这番话是有目的的,重生一世,许多事情早已看透。依姚老太爷的精明和对三个儿子仕途上的期望,怕是朝堂上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他都会很快得知。姜阁老与王首辅早有不和,对权势狂热的姚老太爷想必在事情只有个苗头的时候便想出了如何来应对。不然为何上一世姚家并未受到牵连,姚家的三个当官的儿子依旧在官场稳当当的做着官。
母亲啊,只怕您全心依赖的丈夫为了家族,已然选择有利的一方,而对于他有提拨之恩的老丈人,不说落井下石,但至少是肯定把他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了。
姜氏历经这一遭方觉察出小女儿的早慧,今日里若不是小女儿的机敏,怕是自己在蕰福堂里早已丢了颜面。姜氏使劲向上眨了眨湿润的眼晴,将心里那些无名的恐慌都丢下。就算不为自己,但这个家里她还有女儿在,她不能倒下。这样想来心里头涌出了些许勇气。
“娘都知道,姒姐儿是好孩子,你爹也想你们。你好好吃药休息,回头娘让锦蓉给你做水晶山药糕吃。”说到丈夫,姜氏心底苦涩难当,她掩住情绪,起身带着孙嬷嬷出了门。
姚姒望着姜氏的衣角消失在寒风中,脸上的神情亦是一片肃穆。
母亲你不能倒下去!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谋一条适合我们母女三人的生存之路来!
姚老太爷姚定中,如今五十有五的年纪,许是平素注重保养,脸上没一丝苍老之色。他身材高大却精瘦,须发皆青,方形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给他儒雅的相貌平添了几许威严。
姚老太爷听童儿报姜氏来见,便遣退了大老爷,让姜氏进了他的书房。
姜氏来外院的次数历历可数,她目不斜视的领着张顺进去,给老太爷行了礼,便侧身立于姚老太爷下首五步开外,让她身旁的张顺把事情的经过事无巨细地重新向姚老太爷说了一遍,就垂手立在了一旁,等着老太爷询问。
姚老太爷端起茶盅来静静地呷了一口,许久方重重的叹了一声。
姜氏着了急,正要说话,却听姚老太爷做了声。
“亲家老爷这是出大事儿了,政见不和闹得满朝风雨历来便有,亲家老爷这次急进了些,方才有此祸事呀!”姚老太爷极善看时事,不得不说他的话确有一些道理。
“爹,这该如何是好啊?”姜氏急的喃喃道。
姚老太爷瞥了眼面露焦色的三儿媳妇,这才问张顺:“亲家老爷在之前是否有交待过什么?可有给你们姑奶奶留下东西?”
“回亲家老太爷的话,因事出突然,自我家老爷下狱后小的便没再见到姜家任何人,小的是自作主张方才奔姑奶奶这求救。”张顺神色如常的回道
姚老太爷略沉思了会,平静的吩咐姜氏道:“老三媳妇先下去这件事太大,待老夫好好想想!”
姜氏心里着急,老太爷的态度很是耐人寻闻。似乎想明哲保身!
平素里老太爷做为姚家的掌家人,很有泰山奔于面而不改色。但姜氏嫁过来十几年,她很清楚老太爷的脾性,越是平静越是难为,也越是不敢为。姜家的事儿太大了,可是如今家里三个做官的爷们都官场顺遂,这些未尝不是借她姜家的势。姚姜两家是亲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不用她说,何况是精明的老太爷。
姜氏心里七上八下,尽量不让自己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老太爷,求您出面救救我姜家,媳妇在这给您磕头了!”姜氏说完,重重的给老太爷行了大礼,已然泪流满面。
姚老太爷又叹了声,看着满面凄惶的姜氏,皱了眉语带不悦:“姜氏,要记住你是我姚家人,行事自当以我姚府一门为重。老三虽做到了广东一省的布政使,可到底是要避忌着。老二同进士出身,外放到如今才做到泉州同知。老五虽在京入了吏部,却也只是个小小的给事中。出了亲家的事,只怕他们三兄弟这次亦会受到牵连。老夫就算有心相帮,可到底人微言轻。”说完姚老太爷挥了挥袖子,让姜氏退下。
姜氏并不笨,姚老太爷说了这么多,无非一个意思,这是要舍弃她姜家了。姜氏的心凉透了,反而越发的平静下来。
“是媳妇无状,媳妇在这替我爹多谢您了!”姜氏的语调已然平和,擦了眼泪,领着张顺出了老太爷的书房。
从秋鸿馆出来便是一片竹林,冷风吹得一片竹海瑟瑟作响,姜氏身形伶仃,跟在她身后的张顺皱紧了眉头,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听姚老太爷这个话音,怕是姚家难以出手相帮,他的手按了按贴胸的一封密信,又慢慢的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