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遁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五代争鼎最新章节!
第一卷后续剧情
刘陟据营坚守,等到兄长援军,二人合兵击败秦全斌兵败,并抄没其家。
借此良机,刘陟正要趁机打乱藩镇兵将部署,彻底消除其屡屡犯上的潜在因子;但虔州卢光稠却在此时入寇潮州,刘隐终止刘陟削除藩镇兵的行为,领兵救援潮州。
谁料卢光稠攻潮州只是虚晃一招,实际目标是广州门户韶州,仓促之下刘陟只能领尚未编练完的新军出征救援。
刘陟一番苦战,击退卢光稠,并控制沟通江西与岭南的要地——大庾县;在大庾县南筑梅关。
回师之后,刘陟却得知自己兄长兵败,几近全军覆没;不过因祸得福的是,藩镇兵全被消灭了。
此时是清海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岭南的高州刘昌鲁联合容州庞巨昭、新州刘潜,一起攻清海军,意图铲除刘隐这个岭南霸主。
刘陟当机立断,将大部分兵力交予兄长正面对抗,自己率小股部队渡海背袭高州;
初攻高州不克,刘陟兵粮难继;久遭刘昌鲁欺压的冯氏、冼氏等豪强则前来与刘陟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刘陟攻克高州,成功斩断反刘联军后路。
反刘联军因难以寸进、后路也失而产生内乱,被刘陟兄弟一一击破;冯氏趁机提出与清海军结盟,冯玶世将妹妹嫁给刘陟;清海军实现对岭南两道的初步统一。
第二卷楚汉称雄
交趾叛乱,静海军节度使安友权被杀,交趾群龙无首。刘陟陈述利弊后,刘隐命其出兵安南。刘陟联合亲汉势力消灭想要在割据的汉奸、蛮夷,并一鼓作气攻下南面的占城国,恢复了汉朝故土,改占城国为汉南州,意为“汉土最南”;而后上表朝廷,刘隐因功被封为汉南郡王。
在初步整合岭南、安南大部州县后,刘隐在刘陟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
军事上全面改革兵制,实行募兵制与世兵制共行,并建立谍报机构,深入打探各割据势力情报。政治上祛除苛捐杂税,规定农税、商税不得额外征收,丈量无主土地并逐渐开始均田。
改革科举,使得寒门弟子也可入仕。经济上深化与海外的交流,并根据岭南的优势铸造金通宝、银通宝,解决钱荒问题;与吴越、闽国建立经济共同体控制丝绸、瓷器、茶叶价格,尤其是通过茶叶价格战来打击楚国经济支柱之一的茶税;文化科学上发明阴阳倒模,准备开研发铅活字印刷、并兴办报纸掌控舆论。
在此期间,朱温篡唐,在刘陟的建议下,刘隐不承认梁国皇帝,仍奉大唐为正朔,沿用大唐年号。
因清海军不尊梁天子号令,梁国一直想消灭岭南势力;911年,朱温趁着刘隐去世,刘陟刚刚继位之时,命素来与岭南不睦的楚王马殷征讨刘陟,结果马殷被刘陟打的全军覆没,身负重伤而回,刘陟一举攻占五岭地区险要之处,自称汉王。
第三卷帝王之基
西南的大长和国,是汉人郑买嗣篡南诏而建立的国家,刘陟一直采取与其通好的策略,逐步通过经济掌控其国内命脉,并暗中撺掇大长和国国主北上攻蜀。914年,大长和大举攻蜀,被打得大败而归,刘陟趁机出兵,以帮南诏复国为名,攻入西南,一举将大长和国吞并。而后采取、征兆南诏故族青壮入伍、鼓励汉人娶南诏女子等方法分化瓦解汉化其族,慢慢消化这些地方。
918年,刘陟趁吴国攻虔州之时,从南边巧取豪夺了虔州,自此两国交恶。而马殷因与刘陟交战受到重伤,于920年离世,比历史上整整早了14年。
刘陟趁机离间楚国重臣高郁与继任的马希范的关系,果然高郁被杀。后又挑起马希范马希声间的矛盾,致使他们兄弟阋墙,刘陟则趁虚而入,尽取湖南之地。
至921年,据有两广,交趾,西南夷,湖南,赣南的汉王刘陟,已经是南方最大的势力了,于是开始进一步改革,全面均田政策,引起豪强反弹,遭到刘陟强势镇压;西南与交趾都有蛮夷不接受编户齐民,发生叛乱,残害汉民,这两处被刘陟一一讨平。
而后刘陟再次改革科举,重开明算、明法等实用科目,并新增了农学、工匠学这两种考试内容,不过为了维护儒家脸上的体面,出了明经科、进士科,其他科目只从吏授起而非官授起。而后重开灵渠,将广州至襄阳的水道贯通。
922年,蜀王王衍继位四年后,倒行逆施导致民不聊生,刘陟找寻到7年前南诏攻蜀的向导,沿着同样的道路伐蜀,几经苦战,终于灭蜀,并得到了汉中归降;秦岭北面的蜀国数州,则被李茂贞吞并。
923年,新灭蜀的刘陟有些飘然,不顾吴国警告,进攻南平;西、南两路齐发,不到一月,讨平南平。时晋王李存勖已灭梁,自称大唐皇帝,刘陟攻下襄阳后,于襄阳称帝,国号汉,并仓促之下开始北伐。
后唐与南吴为对付汉国,秘密联合。刘陟轻敌冒进,加上军队疲惫不堪,被李存勖打得大败逃回襄阳。更要命的是,南唐一举攻克岳州,围困潭州(长沙)意图截断荆楚与两广的联系,川蜀也同时发生叛乱,汉国岌岌可危。
危难之时,刘陟去帝号,向无力南进的后唐称臣,而后回师与南吴决战。潭州城被马殷修得固若金汤,加之守将乃是刘陟亲侄,故死战不降。听闻刘陟回军,以强大的水师北上,于洞庭湖大战刘陟水军,刘陟佯装不敌,退入沅江,在沅江狭窄处以铁链锁江,火烧吴军水师,大破之。随后移攻岳阳,切断吴军陆师归途,吴军前克不了潭州,后路也失,八万人投降汉军,虔州的汉军亦抓住时机北伐,拿下江西全境,吴国实力大损。
925年,汉军再次出兵,攻吴国,吴国正跟吴越国乱战,在被颇有默契的汉唐两国同时攻击下亡国,汉取江南之地,唐取江北之地。刘陟再次称帝,吴越向汉国称臣。
第四卷九州将同
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虽两次击败甘州回鹘,但一直无法吞并,向后唐求助无果后,只能转而求助汉国。刘陟重通西域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关中有秦岭阻隔,他只能转而走祁山道攻陇右入青唐,恢复鄯州都督府故地,连接归义军。与归义军合击甘州回鹘、凉州温末,大破之,得其地。
这时汉国完成了南面、西面对后唐的包围,后唐立即出兵萧关,意图夺取河西。汉军凭借陇山地理优势据守,后唐不克而还。
由于汉国的如芒在背,李存勖并未急于削弱藩镇,宠幸伶官,所以没有发生兴教门之变。
935年,刘陟认为时机成熟自凉州、襄阳、金陵三地同时北伐;西路止步于萧关之下,中、东两路则势如破竹,李存勖一面命人坚守淮河,自己亲领大军于刘陟再战于南阳,汉国经过数十年经济改革,国力远胜穷兵黩武的后唐,刘陟不主动出击,而是修起了营垒,意欲拖垮唐军。
唐军快被拖垮,关中、淮河同时告急,李存勖孤注一掷,寻机决战。刘陟利用李存勖轻视自己的弱点,诱敌深入,李存勖冒进,被汉军合围在南阳。兵困粮绝之际,又传来关中与山东失守的消息,虽自刎,唐军皆降,汉军尽取黄河南岸。
契丹见此良机,南下汉地,石敬瑭因汉国拒绝其求封河东节度使,向契丹称臣自立。刘陟不能坐视河北沦陷,携大胜余威攻河北,一路百姓深受后唐、契丹凌虐,无不箪食壶浆。汉军兵峰直抵幽州。
深知燕山屏障对华夏重要性的刘陟吸取了赵光义失败的经验,驻兵于幽州城下数月修整,而后依靠穴攻爆破,攻克幽州,夺回北部屏障,并遣使出海,交好高丽,令其牵制契丹。
第五卷塞北之患
940年,河北渐渐恢复,汉国迁都洛阳,联合朔方党项共伐河东,石敬瑭抵挡不住,向契丹求援,契丹派兵进驻云州,可为时已晚,太原已被汉军攻陷,双方将于雁门关下开战。
就在此时,黄河突然决堤,河南、江淮百万庶民受灾,汉皇刘陟无奈向契丹求和,认比自己小十三岁的耶律德光为岳父,割让被契丹占据的云州,终于换得契丹退兵。
而回师的刘陟,则图谋着一项旷世伟大的工程——重修黄河河道。
历经数月勘察,终于选好了新河道,刘陟举全国之力,花两年时间彻底消除黄河水患。而后鼓励生育、再次均田地、推行铅活字印刷,设立军校与武举,并在西南夷、交趾等地推行州县,与高丽日本交好,允许高丽日本的人参加汉朝科举,并开始从经济政治上影响两国。
与契丹则在防备中开展贸易,并帮助其修筑辽西走廊上的道路,为自己征辽做铺垫;与此同时西域于阗等国纷纷归附,奉大汉为正朔。
第六卷汉皇奋迅
955年,67岁的刘陟一路出幽州、一路出雁门关,伐辽。历经两年,灭辽,追辽末帝于北海畔,杀之祭天,班师之时又于燕然山祭地,达成“封北海畔,禅于燕然”的功业,一扫前耻。
而后封自己与契丹公主的儿子为辽王,并着手煽动高丽境内的叛乱,趁高丽内乱的机会,一举吞并高丽,而数十年来汉文化对高丽的不断侵袭,也使这次吞并相当顺利。
辽王于东北垦荒,将汉朝培育的耐寒小麦种植于白山黑水之间,慢慢将辽东编户齐民。而燕山、阴山以北的广大草原戈壁,则被一个个隶属于漠北都护府的汉人卫所掌控着。
第七卷烈士暮年
刘陟回朝之际,被做了太子位三十二年、监国二十三年的太子发动政变,由于太子是诸子之中唯一政治纲领与自己相同的,刘陟即使有军事上的号召力,为国家考虑,也并未与太子兵戎相见,禅让。
辽王大怒,欲讨伐新皇,迎回旧天子,被不忍国家分裂的刘陟劝回。新皇急于证明自己,南征叛乱的西南夷,凯旋而还。
新皇治下,汉朝更加强大,但由于南征伤了身体,仅在位七年,便离世。新皇诸子仅剩一十五岁的幼子在世,无奈临终之前,托孤刘陟,刘陟重新即皇帝位,立新皇幼子为皇太孙。
刘陟一边教育皇太孙治国之术、一边治理国家。978年,喀喇汗国的对于西域的威胁越来越大;而西域两名善战的边将却不和睦,八十岁的刘陟只得御驾亲征,统制诸将,在西域大破喀喇汗军队,直捣喀喇汗国国都撒马尔罕城下。
而刘陟寿数已经,薨与撒马尔罕城下,汉军全军戴孝,班师。
太孙继位,五年后,再次起兵伐喀喇汗国,破撒马尔罕,擒喀喇汗于洛阳,命其献舞于大汉子民之前。
第一卷后续剧情
刘陟据营坚守,等到兄长援军,二人合兵击败秦全斌兵败,并抄没其家。
借此良机,刘陟正要趁机打乱藩镇兵将部署,彻底消除其屡屡犯上的潜在因子;但虔州卢光稠却在此时入寇潮州,刘隐终止刘陟削除藩镇兵的行为,领兵救援潮州。
谁料卢光稠攻潮州只是虚晃一招,实际目标是广州门户韶州,仓促之下刘陟只能领尚未编练完的新军出征救援。
刘陟一番苦战,击退卢光稠,并控制沟通江西与岭南的要地——大庾县;在大庾县南筑梅关。
回师之后,刘陟却得知自己兄长兵败,几近全军覆没;不过因祸得福的是,藩镇兵全被消灭了。
此时是清海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岭南的高州刘昌鲁联合容州庞巨昭、新州刘潜,一起攻清海军,意图铲除刘隐这个岭南霸主。
刘陟当机立断,将大部分兵力交予兄长正面对抗,自己率小股部队渡海背袭高州;
初攻高州不克,刘陟兵粮难继;久遭刘昌鲁欺压的冯氏、冼氏等豪强则前来与刘陟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刘陟攻克高州,成功斩断反刘联军后路。
反刘联军因难以寸进、后路也失而产生内乱,被刘陟兄弟一一击破;冯氏趁机提出与清海军结盟,冯玶世将妹妹嫁给刘陟;清海军实现对岭南两道的初步统一。
第二卷楚汉称雄
交趾叛乱,静海军节度使安友权被杀,交趾群龙无首。刘陟陈述利弊后,刘隐命其出兵安南。刘陟联合亲汉势力消灭想要在割据的汉奸、蛮夷,并一鼓作气攻下南面的占城国,恢复了汉朝故土,改占城国为汉南州,意为“汉土最南”;而后上表朝廷,刘隐因功被封为汉南郡王。
在初步整合岭南、安南大部州县后,刘隐在刘陟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
军事上全面改革兵制,实行募兵制与世兵制共行,并建立谍报机构,深入打探各割据势力情报。政治上祛除苛捐杂税,规定农税、商税不得额外征收,丈量无主土地并逐渐开始均田。
改革科举,使得寒门弟子也可入仕。经济上深化与海外的交流,并根据岭南的优势铸造金通宝、银通宝,解决钱荒问题;与吴越、闽国建立经济共同体控制丝绸、瓷器、茶叶价格,尤其是通过茶叶价格战来打击楚国经济支柱之一的茶税;文化科学上发明阴阳倒模,准备开研发铅活字印刷、并兴办报纸掌控舆论。
在此期间,朱温篡唐,在刘陟的建议下,刘隐不承认梁国皇帝,仍奉大唐为正朔,沿用大唐年号。
因清海军不尊梁天子号令,梁国一直想消灭岭南势力;911年,朱温趁着刘隐去世,刘陟刚刚继位之时,命素来与岭南不睦的楚王马殷征讨刘陟,结果马殷被刘陟打的全军覆没,身负重伤而回,刘陟一举攻占五岭地区险要之处,自称汉王。
第三卷帝王之基
西南的大长和国,是汉人郑买嗣篡南诏而建立的国家,刘陟一直采取与其通好的策略,逐步通过经济掌控其国内命脉,并暗中撺掇大长和国国主北上攻蜀。914年,大长和大举攻蜀,被打得大败而归,刘陟趁机出兵,以帮南诏复国为名,攻入西南,一举将大长和国吞并。而后采取、征兆南诏故族青壮入伍、鼓励汉人娶南诏女子等方法分化瓦解汉化其族,慢慢消化这些地方。
918年,刘陟趁吴国攻虔州之时,从南边巧取豪夺了虔州,自此两国交恶。而马殷因与刘陟交战受到重伤,于920年离世,比历史上整整早了14年。
刘陟趁机离间楚国重臣高郁与继任的马希范的关系,果然高郁被杀。后又挑起马希范马希声间的矛盾,致使他们兄弟阋墙,刘陟则趁虚而入,尽取湖南之地。
至921年,据有两广,交趾,西南夷,湖南,赣南的汉王刘陟,已经是南方最大的势力了,于是开始进一步改革,全面均田政策,引起豪强反弹,遭到刘陟强势镇压;西南与交趾都有蛮夷不接受编户齐民,发生叛乱,残害汉民,这两处被刘陟一一讨平。
而后刘陟再次改革科举,重开明算、明法等实用科目,并新增了农学、工匠学这两种考试内容,不过为了维护儒家脸上的体面,出了明经科、进士科,其他科目只从吏授起而非官授起。而后重开灵渠,将广州至襄阳的水道贯通。
922年,蜀王王衍继位四年后,倒行逆施导致民不聊生,刘陟找寻到7年前南诏攻蜀的向导,沿着同样的道路伐蜀,几经苦战,终于灭蜀,并得到了汉中归降;秦岭北面的蜀国数州,则被李茂贞吞并。
923年,新灭蜀的刘陟有些飘然,不顾吴国警告,进攻南平;西、南两路齐发,不到一月,讨平南平。时晋王李存勖已灭梁,自称大唐皇帝,刘陟攻下襄阳后,于襄阳称帝,国号汉,并仓促之下开始北伐。
后唐与南吴为对付汉国,秘密联合。刘陟轻敌冒进,加上军队疲惫不堪,被李存勖打得大败逃回襄阳。更要命的是,南唐一举攻克岳州,围困潭州(长沙)意图截断荆楚与两广的联系,川蜀也同时发生叛乱,汉国岌岌可危。
危难之时,刘陟去帝号,向无力南进的后唐称臣,而后回师与南吴决战。潭州城被马殷修得固若金汤,加之守将乃是刘陟亲侄,故死战不降。听闻刘陟回军,以强大的水师北上,于洞庭湖大战刘陟水军,刘陟佯装不敌,退入沅江,在沅江狭窄处以铁链锁江,火烧吴军水师,大破之。随后移攻岳阳,切断吴军陆师归途,吴军前克不了潭州,后路也失,八万人投降汉军,虔州的汉军亦抓住时机北伐,拿下江西全境,吴国实力大损。
925年,汉军再次出兵,攻吴国,吴国正跟吴越国乱战,在被颇有默契的汉唐两国同时攻击下亡国,汉取江南之地,唐取江北之地。刘陟再次称帝,吴越向汉国称臣。
第四卷九州将同
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虽两次击败甘州回鹘,但一直无法吞并,向后唐求助无果后,只能转而求助汉国。刘陟重通西域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关中有秦岭阻隔,他只能转而走祁山道攻陇右入青唐,恢复鄯州都督府故地,连接归义军。与归义军合击甘州回鹘、凉州温末,大破之,得其地。
这时汉国完成了南面、西面对后唐的包围,后唐立即出兵萧关,意图夺取河西。汉军凭借陇山地理优势据守,后唐不克而还。
由于汉国的如芒在背,李存勖并未急于削弱藩镇,宠幸伶官,所以没有发生兴教门之变。
935年,刘陟认为时机成熟自凉州、襄阳、金陵三地同时北伐;西路止步于萧关之下,中、东两路则势如破竹,李存勖一面命人坚守淮河,自己亲领大军于刘陟再战于南阳,汉国经过数十年经济改革,国力远胜穷兵黩武的后唐,刘陟不主动出击,而是修起了营垒,意欲拖垮唐军。
唐军快被拖垮,关中、淮河同时告急,李存勖孤注一掷,寻机决战。刘陟利用李存勖轻视自己的弱点,诱敌深入,李存勖冒进,被汉军合围在南阳。兵困粮绝之际,又传来关中与山东失守的消息,虽自刎,唐军皆降,汉军尽取黄河南岸。
契丹见此良机,南下汉地,石敬瑭因汉国拒绝其求封河东节度使,向契丹称臣自立。刘陟不能坐视河北沦陷,携大胜余威攻河北,一路百姓深受后唐、契丹凌虐,无不箪食壶浆。汉军兵峰直抵幽州。
深知燕山屏障对华夏重要性的刘陟吸取了赵光义失败的经验,驻兵于幽州城下数月修整,而后依靠穴攻爆破,攻克幽州,夺回北部屏障,并遣使出海,交好高丽,令其牵制契丹。
第五卷塞北之患
940年,河北渐渐恢复,汉国迁都洛阳,联合朔方党项共伐河东,石敬瑭抵挡不住,向契丹求援,契丹派兵进驻云州,可为时已晚,太原已被汉军攻陷,双方将于雁门关下开战。
就在此时,黄河突然决堤,河南、江淮百万庶民受灾,汉皇刘陟无奈向契丹求和,认比自己小十三岁的耶律德光为岳父,割让被契丹占据的云州,终于换得契丹退兵。
而回师的刘陟,则图谋着一项旷世伟大的工程——重修黄河河道。
历经数月勘察,终于选好了新河道,刘陟举全国之力,花两年时间彻底消除黄河水患。而后鼓励生育、再次均田地、推行铅活字印刷,设立军校与武举,并在西南夷、交趾等地推行州县,与高丽日本交好,允许高丽日本的人参加汉朝科举,并开始从经济政治上影响两国。
与契丹则在防备中开展贸易,并帮助其修筑辽西走廊上的道路,为自己征辽做铺垫;与此同时西域于阗等国纷纷归附,奉大汉为正朔。
第六卷汉皇奋迅
955年,67岁的刘陟一路出幽州、一路出雁门关,伐辽。历经两年,灭辽,追辽末帝于北海畔,杀之祭天,班师之时又于燕然山祭地,达成“封北海畔,禅于燕然”的功业,一扫前耻。
而后封自己与契丹公主的儿子为辽王,并着手煽动高丽境内的叛乱,趁高丽内乱的机会,一举吞并高丽,而数十年来汉文化对高丽的不断侵袭,也使这次吞并相当顺利。
辽王于东北垦荒,将汉朝培育的耐寒小麦种植于白山黑水之间,慢慢将辽东编户齐民。而燕山、阴山以北的广大草原戈壁,则被一个个隶属于漠北都护府的汉人卫所掌控着。
第七卷烈士暮年
刘陟回朝之际,被做了太子位三十二年、监国二十三年的太子发动政变,由于太子是诸子之中唯一政治纲领与自己相同的,刘陟即使有军事上的号召力,为国家考虑,也并未与太子兵戎相见,禅让。
辽王大怒,欲讨伐新皇,迎回旧天子,被不忍国家分裂的刘陟劝回。新皇急于证明自己,南征叛乱的西南夷,凯旋而还。
新皇治下,汉朝更加强大,但由于南征伤了身体,仅在位七年,便离世。新皇诸子仅剩一十五岁的幼子在世,无奈临终之前,托孤刘陟,刘陟重新即皇帝位,立新皇幼子为皇太孙。
刘陟一边教育皇太孙治国之术、一边治理国家。978年,喀喇汗国的对于西域的威胁越来越大;而西域两名善战的边将却不和睦,八十岁的刘陟只得御驾亲征,统制诸将,在西域大破喀喇汗军队,直捣喀喇汗国国都撒马尔罕城下。
而刘陟寿数已经,薨与撒马尔罕城下,汉军全军戴孝,班师。
太孙继位,五年后,再次起兵伐喀喇汗国,破撒马尔罕,擒喀喇汗于洛阳,命其献舞于大汉子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