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喜交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双胞胎最新章节!
暮色如薄纱一般,渐渐笼罩着大地,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祥和,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深沉与可怕。
在薄暮的掩映下,郑少华一路从田坎那边飞奔着来到田坎这边,然后绕过一块不大的池塘,来到家门前的坝子。看到几束微弱而暗淡的光线从窗口和门缝中射出,他顿时感到无限的温暖。他两步并作一步跑了起来,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爸妈,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
郑少华喘着粗气,站在屋内,高兴地喊道。
只见他整个身体不停地颤动着,头上的汗水成股地往下流,陈旧而有些皱褶的灰色T恤早已湿透;尽管如此,可他仿佛并未在意似的,脸上仍旧洋溢着幸福而快乐的笑容,嘴也有点合不拢。
郑少华一米七五的个子,显得比较挺拔;匀称的身材,不胖也不瘦;眼睛炯炯有神,充满了力量和韵味;只是脸色略微有些发黄,可能是由于思虑过多、营养不良或者睡眠不足引起的。
在寂静而简陋的屋内,久久回荡着郑少华浑厚而响亮的声音。
此时,父亲郑炳林正坐在屋内的矮板凳上,低着头仔细地编织着竹筐,一双瘦削的手,仿佛秋天的枝桠一般,显得有些嶙峋,让人看了不觉心酸;而母亲李淑珍正坐在床上,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一针一线地织着鞋垫,脸上泛着许多黄色的斑点,头发也有许多白鬓滋生。
听到儿子的话,父亲起初没回过神来,直到明白话中的含义,才一下子扔掉编了一半的竹筐,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真的啊,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说着,父亲像一个小孩子一般,在屋内来回匆忙地踱着步,脸上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喜悦,并且不停地戳着那双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
“祖上保佑,祖上保佑,我们家总算盼到这一天了!总算有希望了!”
母亲也放下手中的活,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不停地拜着,眼神中泛着些许湿润而晶莹的光芒,可能是由于喜极而泣的缘故吧。
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郑少华感到非常欣慰,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盼,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想着父母整日整夜为生活而忙碌奔波,想着他们平时操劳而疲惫的身影,想着他们逐渐垮掉的身体,郑少华不自觉地流下了两行清泪,混着脸上流淌的汗水,一股脑儿地往下涌,垂直地滴在地面上。
郑少华的父亲是镇上水泥厂的一名临时工人,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做着一些体力活,靠着每月不到八百块钱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
母亲为了供兄妹三人读书,也常年在工地打工,做着男人的重体力活,终于在去年累倒了,医生说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得好好休息;再加上今年以来一直患病,所以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全压在了父亲的身上,而父亲的那点微薄工资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整个家庭惟一的经济来源。
多年来,郑炳林和李淑珍辛苦工作,常年冒着酷暑严寒,忍受着种种劳累与苦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能考上大学,将来有所出息,不用再像他们那样一辈子只能干些体力活。
尽管他们没什么文化,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勤勤恳恳、纯朴善良、任劳任怨,惟一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劳作着,不辞辛劳地支持着儿子和女儿上学;而这也成了他们从事辛苦工作的惟一动力与希望,正是儿子的教育与女儿的未来,让他们可以忍受一切的挫折与困苦,日以继日地不停工作着。
他们深知,惟一能改变命运的便是读书,然后考上大学,将来到大城市谋得一个好工作。像他们这种面朝黄土、只能从事体力工作的普通农民,仍旧将读书看成改变家庭命运的主要出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工作,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孩子的教育上。
这种教育观念在他们所在的横水村,已经相当难得了,因为村里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是抱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认为读书根本不能改变命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学得一门手艺,早日出去挣钱。因此,对于横水村来说,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读到初中和高中就辍学到外面打工了。
“大哥,你真的考上大学了啊?”
听见父母和郑少华的谈话,妹妹郑少红从屋后面的厨房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盘刚炒好的菜,欢欣雀跃地说道。她脸上红扑扑的,像两颗熟透了的红苹果,可能是由于刚才烧火做饭的缘故。
郑少红在家里排行老三,今年才十四岁,比郑少华小四岁,下半年读初三。她长得眉清目秀,娇小可人,虽然平时穿着打扮比较朴素,但也并不能掩盖她漂亮可爱的天生丽质;尤其是她的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仿佛会说话一般,甚是迷人。
“妹妹,是真的,大哥我真的考上大学了,可以说十拿九稳,超出重点线七十多分了……”
郑少华用手擦拭了一下满脸的汗水和泪水,咬紧牙关,尽量克制住自己复杂的心情,然后对妹妹说道。
“大哥,你真厉害,我就知道你肯定行,将来我也一定要向你一样,考那么高的分数……”郑少红信心饱满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郑少红继续说道:
“爸妈,饭做好了,可以开饭了……”
郑少红说完后,在屋里四处打量了一下,惊奇地询问道:
“咦!怎么没有看到二哥呢?”
刚才大家都沉浸在郑少华考上大学的喜悦中,经妹妹提醒,郑少华这才发现弟弟郑少强没在屋。
郑少华和弟弟郑少强是同父同母的孪生兄弟,相貌十分相似,以致于在学校连老师都很难辨认。他们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都在同一个班级,只是两人性格相差太大,这才稍微有了可以辨认的特征。
哥哥郑少华内敛敦厚、诚实善良,而弟弟郑少强机灵活泼、虚荣心强。在生活上,哥哥总是让着弟弟,总是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并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而弟弟却总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根本没有顾及到父母的操劳,只顾贪慕虚荣,逞强好胜。
“弟弟还没有回来吗?我早上和他一起去学校后,就一直没看见他,我以为他早就回来了……”
郑少华有些疑惑地说道。回来时,他还四处问过同学,得知弟弟早已走了,这才急匆匆地往家里赶,没想到弟弟根本就还没有回来。
“他不会又和朋友去玩了吧,这个不长进的!这会儿还不回来,都什么时候了!”父亲有些愤懑地说道。
“你们的高考成绩今天都可以看到吗?”母亲也有些担忧地说道。
“嗯,分数今天都可以看到,也不知道他……”
少华略有些隐忧,话说到一半就中断了。
“要不我去附近找找……”
少华看父母忧心忡忡、一言不发,便又继续说道。
“我和你一起去……”
父亲也板着一副凝重而严肃的面孔说道。
“爸,大哥,我也一起去……”
妹妹少红放下手中端着的菜,打算也一起去。
“妹妹,你就不要去了,留下来照顾妈,我和爸去找就行了。”
郑少华冷静地说道,并没有由于担忧而乱了阵脚,显得比较镇定自若。
父亲急匆匆地回了趟里屋,拿了一把手电筒,然后对郑少华说道:
“咱们走吧……”
于是,趁着月亮逐渐爬上树梢的时候,父亲和郑少华一起匆忙地走出了家门,很快便消失在外面的夜色之中。
暮色如薄纱一般,渐渐笼罩着大地,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祥和,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深沉与可怕。
在薄暮的掩映下,郑少华一路从田坎那边飞奔着来到田坎这边,然后绕过一块不大的池塘,来到家门前的坝子。看到几束微弱而暗淡的光线从窗口和门缝中射出,他顿时感到无限的温暖。他两步并作一步跑了起来,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爸妈,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
郑少华喘着粗气,站在屋内,高兴地喊道。
只见他整个身体不停地颤动着,头上的汗水成股地往下流,陈旧而有些皱褶的灰色T恤早已湿透;尽管如此,可他仿佛并未在意似的,脸上仍旧洋溢着幸福而快乐的笑容,嘴也有点合不拢。
郑少华一米七五的个子,显得比较挺拔;匀称的身材,不胖也不瘦;眼睛炯炯有神,充满了力量和韵味;只是脸色略微有些发黄,可能是由于思虑过多、营养不良或者睡眠不足引起的。
在寂静而简陋的屋内,久久回荡着郑少华浑厚而响亮的声音。
此时,父亲郑炳林正坐在屋内的矮板凳上,低着头仔细地编织着竹筐,一双瘦削的手,仿佛秋天的枝桠一般,显得有些嶙峋,让人看了不觉心酸;而母亲李淑珍正坐在床上,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一针一线地织着鞋垫,脸上泛着许多黄色的斑点,头发也有许多白鬓滋生。
听到儿子的话,父亲起初没回过神来,直到明白话中的含义,才一下子扔掉编了一半的竹筐,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真的啊,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说着,父亲像一个小孩子一般,在屋内来回匆忙地踱着步,脸上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喜悦,并且不停地戳着那双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
“祖上保佑,祖上保佑,我们家总算盼到这一天了!总算有希望了!”
母亲也放下手中的活,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不停地拜着,眼神中泛着些许湿润而晶莹的光芒,可能是由于喜极而泣的缘故吧。
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郑少华感到非常欣慰,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盼,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想着父母整日整夜为生活而忙碌奔波,想着他们平时操劳而疲惫的身影,想着他们逐渐垮掉的身体,郑少华不自觉地流下了两行清泪,混着脸上流淌的汗水,一股脑儿地往下涌,垂直地滴在地面上。
郑少华的父亲是镇上水泥厂的一名临时工人,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做着一些体力活,靠着每月不到八百块钱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
母亲为了供兄妹三人读书,也常年在工地打工,做着男人的重体力活,终于在去年累倒了,医生说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得好好休息;再加上今年以来一直患病,所以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全压在了父亲的身上,而父亲的那点微薄工资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整个家庭惟一的经济来源。
多年来,郑炳林和李淑珍辛苦工作,常年冒着酷暑严寒,忍受着种种劳累与苦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能考上大学,将来有所出息,不用再像他们那样一辈子只能干些体力活。
尽管他们没什么文化,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勤勤恳恳、纯朴善良、任劳任怨,惟一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劳作着,不辞辛劳地支持着儿子和女儿上学;而这也成了他们从事辛苦工作的惟一动力与希望,正是儿子的教育与女儿的未来,让他们可以忍受一切的挫折与困苦,日以继日地不停工作着。
他们深知,惟一能改变命运的便是读书,然后考上大学,将来到大城市谋得一个好工作。像他们这种面朝黄土、只能从事体力工作的普通农民,仍旧将读书看成改变家庭命运的主要出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工作,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孩子的教育上。
这种教育观念在他们所在的横水村,已经相当难得了,因为村里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是抱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认为读书根本不能改变命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学得一门手艺,早日出去挣钱。因此,对于横水村来说,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读到初中和高中就辍学到外面打工了。
“大哥,你真的考上大学了啊?”
听见父母和郑少华的谈话,妹妹郑少红从屋后面的厨房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盘刚炒好的菜,欢欣雀跃地说道。她脸上红扑扑的,像两颗熟透了的红苹果,可能是由于刚才烧火做饭的缘故。
郑少红在家里排行老三,今年才十四岁,比郑少华小四岁,下半年读初三。她长得眉清目秀,娇小可人,虽然平时穿着打扮比较朴素,但也并不能掩盖她漂亮可爱的天生丽质;尤其是她的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仿佛会说话一般,甚是迷人。
“妹妹,是真的,大哥我真的考上大学了,可以说十拿九稳,超出重点线七十多分了……”
郑少华用手擦拭了一下满脸的汗水和泪水,咬紧牙关,尽量克制住自己复杂的心情,然后对妹妹说道。
“大哥,你真厉害,我就知道你肯定行,将来我也一定要向你一样,考那么高的分数……”郑少红信心饱满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郑少红继续说道:
“爸妈,饭做好了,可以开饭了……”
郑少红说完后,在屋里四处打量了一下,惊奇地询问道:
“咦!怎么没有看到二哥呢?”
刚才大家都沉浸在郑少华考上大学的喜悦中,经妹妹提醒,郑少华这才发现弟弟郑少强没在屋。
郑少华和弟弟郑少强是同父同母的孪生兄弟,相貌十分相似,以致于在学校连老师都很难辨认。他们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都在同一个班级,只是两人性格相差太大,这才稍微有了可以辨认的特征。
哥哥郑少华内敛敦厚、诚实善良,而弟弟郑少强机灵活泼、虚荣心强。在生活上,哥哥总是让着弟弟,总是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并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而弟弟却总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根本没有顾及到父母的操劳,只顾贪慕虚荣,逞强好胜。
“弟弟还没有回来吗?我早上和他一起去学校后,就一直没看见他,我以为他早就回来了……”
郑少华有些疑惑地说道。回来时,他还四处问过同学,得知弟弟早已走了,这才急匆匆地往家里赶,没想到弟弟根本就还没有回来。
“他不会又和朋友去玩了吧,这个不长进的!这会儿还不回来,都什么时候了!”父亲有些愤懑地说道。
“你们的高考成绩今天都可以看到吗?”母亲也有些担忧地说道。
“嗯,分数今天都可以看到,也不知道他……”
少华略有些隐忧,话说到一半就中断了。
“要不我去附近找找……”
少华看父母忧心忡忡、一言不发,便又继续说道。
“我和你一起去……”
父亲也板着一副凝重而严肃的面孔说道。
“爸,大哥,我也一起去……”
妹妹少红放下手中端着的菜,打算也一起去。
“妹妹,你就不要去了,留下来照顾妈,我和爸去找就行了。”
郑少华冷静地说道,并没有由于担忧而乱了阵脚,显得比较镇定自若。
父亲急匆匆地回了趟里屋,拿了一把手电筒,然后对郑少华说道:
“咱们走吧……”
于是,趁着月亮逐渐爬上树梢的时候,父亲和郑少华一起匆忙地走出了家门,很快便消失在外面的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