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再入皇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铁血中唐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九章再入皇城
大唐从开国到灭国,比不少朝代都好,在国家主权或是边界问题上,敢欺负的国家不多,但并不表示没有。不说连连侵犯的土蕃,就是以前交好的回鹘、新罗这几国,见土蕃占据大量唐土,都对边界虎视眈眈。
这些国家也并不是没侵犯过大唐,他们抓到的唐民,要么敲诈钱财,要么俘虏为奴,这些何浩然知道。像百济这样的小国,他以前连听都没有听过。
元载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态,百济使臣康大人说完,他居然不说话了。这种默认的态度让众使臣大受鼓舞,一个中等身材、一副文士打扮的壮年男子接道:
“我扶桑历来仰慕大唐文化,三番五次派遣官员学子来大唐,学习百家文化,其中就有仁德礼善。经过我君臣努力,总算深得其中之理。真想不到大唐会变成这样,抓邻国百姓不说,听说还要将他们发配为奴。这种情况不但令我等邦国心寒,也让大唐上百年的历史文化大损。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再行这不仁之道,恐悔之晚矣?”
宰相不开口,礼部尚书王延绍的事情来了。站直身子,忍着怒气说:
“柳生大人,侵我土地之国,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哪怕修养再好的国家也不可能。如果说我大唐不讲仁德礼善,你们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对我大唐指手画脚?我们不仁德礼善,你们国家算什么?奴役之风盛行,国内连年战乱,百姓衣食难足,这些就是你们深得的其中之理?”
何浩然认识王延绍,觉得他还不错,说到对方的痛楚。他对以后的扶桑太了解,这样的国家和他们说什么仁德礼善?简直是对大唐的污辱。
扶桑使者没有这种觉悟,嘴硬强辨:
“你大唐也不过才开国百来年,国内时有战乱。我扶桑百姓虽穷,但衣食尚无问题,更不会抓邦国老弱妇孺。那些人你们也要奴役,于心何忍?就不怕遭天谴吗?”
颜真卿不赞成何浩然的大计,同样没承认奴役之事:
“他们是犯我疆土之民,这些人占我疆土就该受到惩处。我们正在商量用什么方式,并没有要说奴役他们。你们如此紧张,是不是有土蕃那样的狼子野心?”
在场的使臣谁也不敢明说要与大唐开战,大家就抓住俘虏中的蕃民不放。何浩然怕等他们说,等会大家都会反对他,也不管自己的品级够不够,站出来发表意见。
他先问回鹘的阿干达:“你敢用你们可汗的名义起誓,抓住的别国之民没有杀害?不会当成俘虏?”
回鹘和土蕃打的仗也不少,抓住的人要么被杀,要么为奴,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阿干达根本不敢否认。很看得起何浩然,对他说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一向仰慕大唐的仁德礼善,才来此学习。如今大唐尽弃这些优点,我们还来此学什么?天下大唐最强,要是没有一个仁德礼善的大唐,到时候一定天下大乱。我们的百姓遭殃,你大唐的百姓同样不好过。要是你一意孤行,不但是大唐的罪人,也是天下的罪人,你得到天下权势又有何意义?”
阿干达的话说得太严重了,大家都看着何浩然。李适本来对他的大计很感兴趣,那样做的好处很多,起码可以让大唐更昌盛富强。听到阿干达这一番话,一脸疑惑看着他,想听听他的解释。
这些事他想过很多,心中早就有一个目标。他对孔夫子很尊敬,但对一些观点并不赞同。他认为完全遵照儒家思想绝对不行,这在后世已经有证明。唐宋元明清,仅仅五个朝代,就有两个为外族统治。
这些人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大唐遵从儒家思想,将什么仁德礼善发扬光大。他们打着学习仁德的幌子,一点点侵蚀大唐,直到这座大夏倾倒。
要说真正的仁德礼善,他比这些打着幌子的伪善之辈更懂。想到这些,他心中的畏惧尽去,坚定地说:
“今日我会直谏皇上,会说到这方面的事情。不可让皇上久等,各位要是想听,不妨到朝堂去。”
这里发生的一切,已经传到李豫和几个留守的大臣耳中。李豫现在对何浩然的兴趣,简直要比太子的还大。太子做的事几乎天天如此,何浩然所作之事,几乎一次次颠覆他们的认识。
“韩爱卿,你给朕说实话,真支持他那个计划?”
韩想了想,还是没说谎:
“臣并不是很赞同,这次他也太过了,居然将那些老弱妇孺也抓来。当然越是这样,说明他越要比一些武将仁慈,皇上没看错他,臣也没有。”
李豫居然不知道韩说的是什么意思,看了眼留在朝堂上的几个大臣,忍不住问:
“这怎么说?”
韩一脸为难,还好李豫体恤,让那几个大臣去宫门口观望,将一干太监宫女也打法出去。
“从古到今,老弱妇孺的俘虏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说实话,留着他们不但要给吃穿,还得派士兵看护,一不注意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所以有些将领不想这些成为拖累,仁慈一些的会将他们赶出城,给些许粮食任其自生自灭,十有八九难以活命。有些心狠之将,恐怕会给他们来个痛快。特别是远征的将领更甚,连自己吃的都不够,如何要带上这些拖累?”
两个人的宫殿冷清好一会,李豫呆住了。他也打过仗,也知道俘虏这些事。没有哪个将领,会千里迢迢将那些老弱妇孺送回来。年青的还好,做的事远远够养他们那点粮食。他没想到,那些大臣居然也没想到。
“何爱卿没有做错,不说奴役之事,起码他对仁德礼善的理解比别人更胜一筹。韩爱卿,你怎么说他太过?”
韩苦笑道:“他就不能直接安排在陇右边城,将这些麻烦留给对方?到时候大不了同意他们带走就是,何必要带来京城?”
李豫松了口气,笑着说:
“无论他出于何种想法朕都不怪他,朕现在只对他将要说的话感兴趣,他到底要说什么?能不能将朕和众大臣说服?将那些使臣说服?”
何浩然带来的麻烦总算扔出去了,就如韩所说,一路上他对那些老弱妇孺,比有用的年青俘虏更关心,花费的精力更多。
这是他第三次来皇宫,感觉完全变了。他注意到,连在广场上站岗的禁卫兵,看他的眼神也充满敬佩。可惜他带的兵太多了,只准带进去一百几十人,这还是有李愿几人提头保证。没办法,只得抽出百多人随众大臣进宫。
再次拜见李豫时,他已经没有害怕之心。看着这个高高在上之人,心里反而有些同情。他不知道李豫活了多少岁,整天在皇宫里,身体就算再好也会憋出病。
一番礼节尽完,李豫迫不急待说:
“几位爱卿写的奏折我已经看过,此次能以如此微弱的代价,歼灭敌军两万多人,并收复西州,实乃数年未有之大胜。这全靠众将士的努力,朕等会自有封赏。现在众使臣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说封赏之事。何爱卿,你可有话对朕说?”
所有将士名单,李崇客和他已经呈上,众俘虏也交由兵部。打了近一年的仗,终于没什么需要自己处理的了,他暗自松了口气:
“皇上,微臣想说以前上书俘虏之事。俘虏虽然是罪人,毕竟也是天下最珍贵的生灵。微臣不希望我大唐像回鹘、新罗等国那样处理他们。我大唐乃是仁德之国,他们虽对我们不仁,我希望朝廷能给他们一次机会,用五年的时间,来为他们所作所为赎罪。”
朝堂上的众人都听傻了,特别是被点名的回鹘、新罗两国。他们从各种渠道,听到何浩然那封处理俘虏的建议。现在何浩然这样说,好像他才是个好人,其余的全是恶人。
新罗的使者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身材较矮,脸有些圆,长着一缀山羊胡,叫金成文。不待李豫开口,他赶忙跳出来:
“皇上,先不论我们怎么处理的俘虏,大唐从未抓过俘虏为奴。如今这位何将军要一改此律,这样做会令我等邦国心生惶恐,倘若以后大唐奴役成风,将会开启无边战争。这不但对周边众国不利,也会极度损害大唐形象。我们众国一致要求,大唐万不可答应此事。如果实在要惩罚他们,不妨我们作个中间人,联系土蕃,交些钱财将他们赎回。”
另一个使臣出来正要附合,被李豫打断。他们的话李豫不说也能猜到,完全没有新鲜感。
“何爱卿,这些蕃人的确做过危害我大唐之事,惩罚他们应该。但用来作为俘虏,我大唐从未有此先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认为如何?”
第一百三十九章再入皇城
大唐从开国到灭国,比不少朝代都好,在国家主权或是边界问题上,敢欺负的国家不多,但并不表示没有。不说连连侵犯的土蕃,就是以前交好的回鹘、新罗这几国,见土蕃占据大量唐土,都对边界虎视眈眈。
这些国家也并不是没侵犯过大唐,他们抓到的唐民,要么敲诈钱财,要么俘虏为奴,这些何浩然知道。像百济这样的小国,他以前连听都没有听过。
元载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态,百济使臣康大人说完,他居然不说话了。这种默认的态度让众使臣大受鼓舞,一个中等身材、一副文士打扮的壮年男子接道:
“我扶桑历来仰慕大唐文化,三番五次派遣官员学子来大唐,学习百家文化,其中就有仁德礼善。经过我君臣努力,总算深得其中之理。真想不到大唐会变成这样,抓邻国百姓不说,听说还要将他们发配为奴。这种情况不但令我等邦国心寒,也让大唐上百年的历史文化大损。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再行这不仁之道,恐悔之晚矣?”
宰相不开口,礼部尚书王延绍的事情来了。站直身子,忍着怒气说:
“柳生大人,侵我土地之国,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哪怕修养再好的国家也不可能。如果说我大唐不讲仁德礼善,你们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对我大唐指手画脚?我们不仁德礼善,你们国家算什么?奴役之风盛行,国内连年战乱,百姓衣食难足,这些就是你们深得的其中之理?”
何浩然认识王延绍,觉得他还不错,说到对方的痛楚。他对以后的扶桑太了解,这样的国家和他们说什么仁德礼善?简直是对大唐的污辱。
扶桑使者没有这种觉悟,嘴硬强辨:
“你大唐也不过才开国百来年,国内时有战乱。我扶桑百姓虽穷,但衣食尚无问题,更不会抓邦国老弱妇孺。那些人你们也要奴役,于心何忍?就不怕遭天谴吗?”
颜真卿不赞成何浩然的大计,同样没承认奴役之事:
“他们是犯我疆土之民,这些人占我疆土就该受到惩处。我们正在商量用什么方式,并没有要说奴役他们。你们如此紧张,是不是有土蕃那样的狼子野心?”
在场的使臣谁也不敢明说要与大唐开战,大家就抓住俘虏中的蕃民不放。何浩然怕等他们说,等会大家都会反对他,也不管自己的品级够不够,站出来发表意见。
他先问回鹘的阿干达:“你敢用你们可汗的名义起誓,抓住的别国之民没有杀害?不会当成俘虏?”
回鹘和土蕃打的仗也不少,抓住的人要么被杀,要么为奴,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阿干达根本不敢否认。很看得起何浩然,对他说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一向仰慕大唐的仁德礼善,才来此学习。如今大唐尽弃这些优点,我们还来此学什么?天下大唐最强,要是没有一个仁德礼善的大唐,到时候一定天下大乱。我们的百姓遭殃,你大唐的百姓同样不好过。要是你一意孤行,不但是大唐的罪人,也是天下的罪人,你得到天下权势又有何意义?”
阿干达的话说得太严重了,大家都看着何浩然。李适本来对他的大计很感兴趣,那样做的好处很多,起码可以让大唐更昌盛富强。听到阿干达这一番话,一脸疑惑看着他,想听听他的解释。
这些事他想过很多,心中早就有一个目标。他对孔夫子很尊敬,但对一些观点并不赞同。他认为完全遵照儒家思想绝对不行,这在后世已经有证明。唐宋元明清,仅仅五个朝代,就有两个为外族统治。
这些人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大唐遵从儒家思想,将什么仁德礼善发扬光大。他们打着学习仁德的幌子,一点点侵蚀大唐,直到这座大夏倾倒。
要说真正的仁德礼善,他比这些打着幌子的伪善之辈更懂。想到这些,他心中的畏惧尽去,坚定地说:
“今日我会直谏皇上,会说到这方面的事情。不可让皇上久等,各位要是想听,不妨到朝堂去。”
这里发生的一切,已经传到李豫和几个留守的大臣耳中。李豫现在对何浩然的兴趣,简直要比太子的还大。太子做的事几乎天天如此,何浩然所作之事,几乎一次次颠覆他们的认识。
“韩爱卿,你给朕说实话,真支持他那个计划?”
韩想了想,还是没说谎:
“臣并不是很赞同,这次他也太过了,居然将那些老弱妇孺也抓来。当然越是这样,说明他越要比一些武将仁慈,皇上没看错他,臣也没有。”
李豫居然不知道韩说的是什么意思,看了眼留在朝堂上的几个大臣,忍不住问:
“这怎么说?”
韩一脸为难,还好李豫体恤,让那几个大臣去宫门口观望,将一干太监宫女也打法出去。
“从古到今,老弱妇孺的俘虏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说实话,留着他们不但要给吃穿,还得派士兵看护,一不注意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所以有些将领不想这些成为拖累,仁慈一些的会将他们赶出城,给些许粮食任其自生自灭,十有八九难以活命。有些心狠之将,恐怕会给他们来个痛快。特别是远征的将领更甚,连自己吃的都不够,如何要带上这些拖累?”
两个人的宫殿冷清好一会,李豫呆住了。他也打过仗,也知道俘虏这些事。没有哪个将领,会千里迢迢将那些老弱妇孺送回来。年青的还好,做的事远远够养他们那点粮食。他没想到,那些大臣居然也没想到。
“何爱卿没有做错,不说奴役之事,起码他对仁德礼善的理解比别人更胜一筹。韩爱卿,你怎么说他太过?”
韩苦笑道:“他就不能直接安排在陇右边城,将这些麻烦留给对方?到时候大不了同意他们带走就是,何必要带来京城?”
李豫松了口气,笑着说:
“无论他出于何种想法朕都不怪他,朕现在只对他将要说的话感兴趣,他到底要说什么?能不能将朕和众大臣说服?将那些使臣说服?”
何浩然带来的麻烦总算扔出去了,就如韩所说,一路上他对那些老弱妇孺,比有用的年青俘虏更关心,花费的精力更多。
这是他第三次来皇宫,感觉完全变了。他注意到,连在广场上站岗的禁卫兵,看他的眼神也充满敬佩。可惜他带的兵太多了,只准带进去一百几十人,这还是有李愿几人提头保证。没办法,只得抽出百多人随众大臣进宫。
再次拜见李豫时,他已经没有害怕之心。看着这个高高在上之人,心里反而有些同情。他不知道李豫活了多少岁,整天在皇宫里,身体就算再好也会憋出病。
一番礼节尽完,李豫迫不急待说:
“几位爱卿写的奏折我已经看过,此次能以如此微弱的代价,歼灭敌军两万多人,并收复西州,实乃数年未有之大胜。这全靠众将士的努力,朕等会自有封赏。现在众使臣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说封赏之事。何爱卿,你可有话对朕说?”
所有将士名单,李崇客和他已经呈上,众俘虏也交由兵部。打了近一年的仗,终于没什么需要自己处理的了,他暗自松了口气:
“皇上,微臣想说以前上书俘虏之事。俘虏虽然是罪人,毕竟也是天下最珍贵的生灵。微臣不希望我大唐像回鹘、新罗等国那样处理他们。我大唐乃是仁德之国,他们虽对我们不仁,我希望朝廷能给他们一次机会,用五年的时间,来为他们所作所为赎罪。”
朝堂上的众人都听傻了,特别是被点名的回鹘、新罗两国。他们从各种渠道,听到何浩然那封处理俘虏的建议。现在何浩然这样说,好像他才是个好人,其余的全是恶人。
新罗的使者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身材较矮,脸有些圆,长着一缀山羊胡,叫金成文。不待李豫开口,他赶忙跳出来:
“皇上,先不论我们怎么处理的俘虏,大唐从未抓过俘虏为奴。如今这位何将军要一改此律,这样做会令我等邦国心生惶恐,倘若以后大唐奴役成风,将会开启无边战争。这不但对周边众国不利,也会极度损害大唐形象。我们众国一致要求,大唐万不可答应此事。如果实在要惩罚他们,不妨我们作个中间人,联系土蕃,交些钱财将他们赎回。”
另一个使臣出来正要附合,被李豫打断。他们的话李豫不说也能猜到,完全没有新鲜感。
“何爱卿,这些蕃人的确做过危害我大唐之事,惩罚他们应该。但用来作为俘虏,我大唐从未有此先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