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凹树文集 > 高原的光

高原的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凹树文集最新章节!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怀着抑郁的心情去烈士陵凭吊。天上阴云密布,天空是阴沉沉的。凄冷的雨从凌晨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凄迷的响声轻轻地敲击在玻璃上,响在天地间。冰冷幽暗的背街上,显得那么寂寥。空荡荡的,不见行人的踪影。路面是闪亮的,并不断被雨水刷新。汽车无声地从大街上驶过,也偶有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只的行人匆匆走过。雨声滴沥,天空依然迷蒙灰暗。象诗一样忧伤而沉郁的北方高原的雨,笼罩着这天的早晨。

    久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却无奈终日为生计而忙碌,为前程而辛苦地打拼,始终无缘一见。那一天实在是郁闷难耐,心烦意乱,百无聊奈,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学习和工作,遂决定抽出时间前去拜谒这久仰的烈士陵园。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而不大合群的人,一个不甘平庸、渴求有所成就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人,我一直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原野上散步。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思绪如行云流水一般地放纵驰骋,而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在这个聒躁喧嚣的世界上,惟有墓地是最清静的地方,比寺庙还清静。除过每年清明、除夕和元宵佳节,平时人迹罕至。

    因而我喜欢一个人在墓地转悠、晃荡。我觉得孤寂静谧的墓地是同神圣庄严的宗教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都与关于人的生死、人生的意义、人的灵魂的归属这类重大的问题密切相联。我喜欢墓地中宗教的感觉。人一进入墓地,便不由自主地五根趋于清静。一切曾压迫着你的世俗的烦恼、忧郁、痛苦都不再沉甸甸的令人难耐了,而是一下子变轻了,变小了。甚至有时我们会忘却世俗的一切烦恼和不幸,抛开了背负在身上所有的包袱。人仿佛经受了一番圣水的沐浴,思想的洗礼,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我总是为此而感动。墓地,从这里通向一个为我们所不知晓并永远使我们感到神秘莫测、幽远可怕但我们这些尘世的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都迟早要去的世界,我始终渴望能亲近这个陌生、神圣。

    陵园中主路左侧是烈士墓。光滑平整的水泥石板路的两侧分别竖立着不少的英雄石雕,有一米多高,大都是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军官及事迹突出的战斗英雄。看碑文上的文字,多是营级军官及英勇过人、功效卓著壮烈牺牲的英雄。这些军官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三十。而在路面左边的墓地里,一排一排竖立着低矮的墓碑,密密地排列着,高大约不到一尺,间隔也很小。这些墓都是用砖块砌起的,墓碑是用米黄色、橙黄色的大理石做成的,显得森严整洁。只有个别的墓碑前放着一个小小的用绿叶和白花编织的思念的花环。绝大多数墓碑前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墓碑上写着阵亡战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有的墓碑上有姓有名,有的无姓无名。看他们的生卒年月,都很年轻,不过二十来岁,许多人不到二十岁。看他们的籍贯,有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广西的,还有东北、西南、西北一些省份的。这里庄严肃穆,又苍凉凄寂。惟有秋雨绵绵寄哀思,芳草凄凄慰忠魂。有一处墓碑前的草稀稀疏疏,不到寸把长,裸露出地下苍凉的黄土。有一处野草又漫无目的地疯长着,藤蔓缠绕,绿叶纷披,覆盖石碑,又由青转黄。大路边高大的桦树、白杨,法国桐上的黄叶,在一阵萧萧秋雨和飒飒秋风后,打着旋儿,似乎不情愿地悠悠飘零下来,绿茵茵的草地上横七坚八地散落着新鲜的黄叶。

    有一些墓前盛开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美丽的鲜花。深秋的高原秋雨,冷而凄迷,但放眼望去,陵园内的草木依然绿意葱笼,墓碑前的鲜花也依然是灿烂的盛开。极目远望,北面的巍巍高原上一片苍翠,仿佛美丽的绿色锦缎。

    走在这片静寂的土地上,我心潮起伏。这里不是普通的公墓,不是原野上随处可见那一片凡俗的村野乡民死后的公墓。那种墓地在农村很多,很平凡,多在距离村庄比较远的本村田地。我来时,就在一路上见到许多这样的坟地,多在乡村土路的两侧不远处。在高原上下浑厚悠远的黄土地上,在高原的那一道道丘陵上,在高原的半坡上,在沟壑里面,都看到这样的黄土堆就的一米多高的土坟。多是零乱排列的。农村人一般称之为公坟。然而,只有在解放大西北的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为国效力的战士,死后才能被埋葬在我脚下这片象征着勇敢、光荣和永生的圣地中。我们今天的人民共和国,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百姓安居乐业,雄踞世界东方,傲视全球,任何势力都不可小觑,并且日益强大。这里憩息的就是为成立我们这个共和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人们,一群倒在全国解放的黎明的曙光中的军人,一群年轻的男子汉,一群为理想而断翅的矫健的雄鹰,现代的夸父和精卫。他们的战友,和他们一起并肩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友,许多人都穿过这场战火硝烟,昂首阔步兴高采烈地跨进新时代,幸福地生活在新中国,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功臣待遇。而躺在这里的人们,却没有被命运之神垂青,他们没有能够走出这场战火硝烟,他们的生命音响就此终止和沉寂。一场战争结束,有人成了活着的功臣,加官进爵,有人成了长眠地下的烈士,做了千秋雄鬼。这就是命运啊,冥冥之中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命运啊。

    雨声渐稀,渐小,由淅淅沥沥,变为如丝如线,如细发一般飘在空中。在毛毛细雨中,我轻轻漫步,在这里我感到分外的宁静,一种难耐的寂静。耳畔只听到脚步踏响的草声和远远近近的鸟鸣,似乎还能听到地下的英灵发出的切近的喘息声。我听烈士陵园附近村子的村民说,每到深夜子时,万籁俱寂,住在陵园附近的住户,或者出来在陵园围墙外走动,可以听到陵园内似乎有冤魂凄厉的长啸,甚是骇人。那也许是这场战争中不幸牺牲以身殉国壮志未酬的年轻英灵们的不甘寂寞的痛苦的心灵回声。可恶的战争,夺取了这些年轻的生命,把他们永远带领离开了这叫他们无比眷恋的世界,他们怎么能甘心接受这样悲惨的命运?这是遗憾和痛苦。由此,我们更加感受到和平与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这场战争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英雄烈士们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他们的形象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是越来越模糊。可是,烈士们虽死犹生,浩气长存。烈士们的魂灵一定在活动。一个个墓碑,一排排墓碑,从我眼前掠过。恍惚中,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推气未脱、鲜活生动的面孔,一副副生龙活虎、彪悍矫健的身影,扛着抢,唱着歌曲,那是解放全中国,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生死不惧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十八九岁,二十多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啊,正是人生如梦如幻的黄金时代啊,正是享受生活放飞梦想憧憬未来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啊!而他们的肩上却过早地扛上了如山沉重的权利、责任、义务,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这片他们并不熟悉的土地上的人民的自由,他们远离家乡,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千里迢迢,在这儿与凶残的敌人进行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决战。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在黎明前的曙光即将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在红霞即将将东方的天空燃红之时,他们却颓然倒在敌人的炮火下,饮弹而亡,长眠在异乡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们有一腔军人的豪气,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和男儿血性,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在你们看来也许是那么洒脱,不像今天的俗人是那样畏惧战栗。我恍忽回到当年的战场。战士们、英烈们正风华正茂,金戈铁马,在隆隆炮火中奋勇前进,那是何等的飒姿爽爽。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安息吧,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的英灵们。在你们洒下鲜血、献出生命的这块土地上,你们昔日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获得自由的西北人民、关中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你们的英雄事迹。你们的英勇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民、西北人民为美好的明天而打拼。富裕起来的关中人民正在不断地改造、重修你们的墓地,要让你们的英灵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安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英雄硬汉,是铁骨铮铮的人,是宁折不弯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毅力的人,是为了理想而舍生忘死、不顾一切的人。那样宝贵的生命,那样美好的青春,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生命和青春,短短的生命和青春,就那么几十年岁月,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由和幸福,为了将压在人民头上的最后一座大山推翻,你们舍弃了,赌了出去。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拥有最高贵的灵魂。你们是战神,不是凡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啊,项羽已去,英雄何在呢!

    我想起了一副对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永不还家。这一座座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墓碑下,安息着世界上、华夏大地上最勇敢最英雄最伟大的男儿,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是一群大写的人。能舍生方为真英雄。

    也许,我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中安息的灵魂,他们对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空空的过于遥远的梦。他们在为国捐躯时,绝大多数才十八九岁,少数才二十出头,在今天看来,还仅仅是个不成熟的大孩子,是个稚嫩的不懂事的小青年啊!最大的也就三十出头,他们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龄,正是享受生活、谈情说爱的人生季节,但他们却听从祖国、人民和时代的召唤,顺应历史的潮流,自觉投身人民解放事业,抛弃了青春和生命。如今,他们狐零零地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中,没有亲人陪伴,狐身只影,成了游荡在外的狐魂野灵。而在每位牺牲的烈士、每位逝去的英雄背后,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姐妹,在漫漫人生风雨中,在艰难的人生旅程中,内心承受着多少的痛楚和酸涩。多少烈士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头亲人送别的眼光啊,又怎能穿透千山万水。西府大地,不仅洒满了战士的鲜血,也洒满了亲人的悲泪。这绵绵不尽的秋雨,可是亲人们思念的泪水?而今,烈士的至亲父母也都已离世,带着他们生前无限的遗憾和凄楚而去。逝者长已矣。英雄和他们的父母都离我们而去,消失在的历史的尘埃和烟云中,留给我们后来者的是一片苍茫和空无。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切已经定格成为往事,就象永恒的天地一样不可更改。我心潮起伏,一种人生的宿命和悲凉,一种不可抑止的淡淡的忧伤,一种痛苦无奈的空虚感,凉水一样浸遍我的全身。

    陵园是这样的寂静,真正象人们说的墓地,死寂无声。广场中央巍巍的纪念碑,高大的英雄群雕,凛凛的烈士塑像,雄伟的展览厅,一座座汉白玉墓碑,一棵棵繁茂的参天大树,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坪,都静静地伫立在凉冰冰的雨中,伫立在大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在静静地沉思,在默默地哀悼,在悠悠地思念。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偶尔听到几声鸟鸣。也许鸟儿也嫌这里太寂莫难耐而飞走了飞远了。

    而这片平凡的宁静的背后是什么?这宁静是上天赐予的?是唾手而来的?岁月匆匆,流年似水。让我们回到历史的深处,回到如烟似雾的往事中去探询原委吧。心底无私天地宽,如烟往事俱忘却。然而,这一段往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忘却的。忘却就意味着背叛,忘却必遭报应,必遭天谴。神圣可以沉眠,但不可以消失,不可以望记。

    五十年前的今天,古老的陈仓大地,扶眉岐武几县,是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是腥风血雨,是震天动地、高原为之变色的呐喊和厮杀,是国共两党、敌我双方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较量,是一场为争夺西北江山社稷的两大政治势力的博弈。这场较量不是以智谋、权势、财富、名誉、美色作赌注的,而是用生命与生命的较量作最终的赌注。战争壮烈、惨酷的场面,我是无法亲睹了,只能凭文字纪录和图片去想象,是多处削平的山头,大片倒塌的房屋,遍野纵横的尸体,寒光闪闪的刀刃,声嘶力竭的喊杀,到处悬挂的肢体,汩汩流血的渭河。这是一场鬼神惊心、历史难忘的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三千多名精壮壮的年轻战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永远地倒卧在了这片土地上,痛苦而沉重地闭上了那明亮活泼的双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这一页。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如果没有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本是可以顺顺当当地穿过这五十多年的时光隧道活到今天,活到当下。我们今天的这些年轻的后人还可以看到他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和容颜。可是,一切都由于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向永恒,走向历史的深处。

    在烟雨朦朦中,在周围天地一片宁静的氛围中,轻轻漫步在这芳草如茵的烈士墓地,掠过眼前如丝的细雨,透过一排排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烈士陵前窄小的石碑,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战争,可恶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战争,按照正常的生活,这不到一尺的墓碑下的亡灵,这片陵园的九泉之下里面的许多人他们应当活到今天,就应该可以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生动活泼谈笑风生地和我们聊天交流。可是,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这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这场冥冥之中注定在西府大地要有的一场血火之灾,把这么一批风华正茂地青年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们永远见不到的陌生地方。他们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二三十岁的黄金年龄,定格在永远的青年时代。烈士们,去得是那样匆匆,那样凝重。巍巍秦岭就在眼前,滔滔渭水就在脚下,你们可曾听到巍巍秦岭的深深呼唤,听到滔滔渭水的含泪呜咽。由此,我想到了生活的艰辛,人性的残酷,人格的高尚,理想信念的伟大。一些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更多的人们的幸福,可以抛弃小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生命在俗人看来是第一位的,是最最重要的。可是,在赤胆忠心的革命志士看来,却并不是压倒一切的。正如解放军战士在歌中唱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正如裴多芬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的,革命志士就是为了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才抛弃生命的。人是不能太自私的。同时我又想到,革命烈士们的这种为理想为事业的顽强拼搏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才有我们今天不曾意识到的宁静和平淡却是自由幸福的生活。于是,革命胜利了,全国解放了,烈士们的尸骨被带回到烈士陵,人民和战友含泪让这些英勇的孩子们安息,国家和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而实际上,人民确实没有忘记他们。烈士陵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几经修建改观,越来越宽敞漂亮。当初参加这场战役的幸存者后来身居高位的不少将军们几次坐飞机坐火车亲临长兴烈士陵园,来吊唁昔日与自己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浴血牺牲的英雄的战友们,来亲自为昔日战友陵前培土植树种草,来感怀过去追思故友。将军们公务在身,来去匆匆,来一时也就感伤一时,然后就走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来的时机是越来越少了,然后是永远地离开,空留下英雄的亡灵独自在三秦大地上守望。

    也许由于自己本身是一个小知识分子,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是一个阅历不丰的人,是一个在周围小圈子活动的人,也许由于自己也是一个薪水低微生活窘困的失意者,一个不断努力追求自己人生目标却屡经挫折的人,也许由于那一天阴郁的氛围感染了我,也许由于自己第一次徒步走这么远却是陌生的路程,一路上不断变幻新奇阔大的野外苍茫景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情绪,我是新奇兴奋的,却又是感慨忧伤的。我过去只是偶然听说而已,也没有什么东西,实际一点都不了解。那一天阴雨连绵,路上稀闻人声,村庄静寂,田野萧疏,荒无人烟。西北望,丛岭巍巍,横亘眼前。宝成铁路乌黑笔直闪亮的铁轨一直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背街货运站堆积的黑色煤山更加重了凝重的色彩。也许由于自己那一时期一直情绪灰暗,总之,那一天,我有些淡淡的感伤,一直情绪不高。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悲凉和忧伤之情,仿佛深秋的寒霜一样不知不觉地降落沾染在我的心头,仿佛不断上涨的潮水一样漫过我荒漠的心田,仿佛雨后大雾一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我的并不广漠的精神家园。死去的就永远离去了,幸存的将军们,也已步入老年,两鬓白发,余日不多。人生就这样匆匆。死了的年纪轻轻,才二三十岁,就匆匆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幸存的,一晃已过了半个多世纪,当年生龙活虎的青年已垂垂老矣,所剩无几了。我是想多么看看这些幸存者,这些幸运者的容颜和风采啊。可是,时不凑巧,那一天是礼拜日,不开馆。再说,即使要开馆,为一半个人也不会破例开馆。何况,即使平时开馆,要交不菲的费用处的,我就又提不起神智来。毕竟,我当时经济困窘,薪水微薄,且是常常拖欠,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要花销,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再想,即使看一下,又能怎么呢?就我一个人看了,又未必有其他更多的人去看。多年后,我后来回想自己当初的一些伤感情思,感到自己还是经历世事太少,拿不起放不下。而革命烈士们,作为铮铮男儿,则是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是那种举重若轻的人。是啊,活了就活了,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情。生活不可能永远是喧闹的。人总是要平和安静地生活,人不可能常常都聚集在一起。当下社会,人们各有其事,各自奔忙,为前途、为幸福、为未来奋斗和拼搏,不可能人人都去常常吊唁烈士。

    在陵园入口处的报栏上,我读到了当时一个省委领导的发表的回忆自己叔父的文章。那个领导自己的亲叔父曾经是西北野战军的营长,就牺牲在这全国解放前解放大西北的扶眉战役之中,就埋葬在这个烈士陵园之中。那篇文章很感人,其中写到不少自己叔父的往事以及祖父祖母及家人对叔父的无限缅怀和思念之情。烈士的亲人和后人确实还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烈士也是确实地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为了祖国大西北这片土地的解放,为了把这里的人们早日从奴役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了让他们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他们英勇地牺牲了。

    在陵园大道的西侧离门口不远处,有指挥这场伟大战役的元帅、将军塑像。他们是彭德怀、杨得志、王震、许光达、周士第。彭德怀元帅的塑像高大威严,神情凝重。元帅似乎在沉思,在运筹帷幄,在指挥若定,在焦急期盼,在痛惜牺牲的将士。而那四个将军们,也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驰骋神州、纵横四海、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这些屡历战火却让死神怯步的天之骄子们,这些命运的宠儿,如今,他们也都已驾鹤西去了。而今,当年指挥这场伟大战役、改写历史进程的元帅们、将军们也都离我们而去了。真是岁月匆偬,世事如流水,令人感慨万千。眨眼的几十年岁月,半个世纪光阴,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当年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元帅、将军,以及他们神勇的战士们都化作了泥土,化作了山脉,都不存在于世,留下的只是空虚的一世英名和伟绩。时光啊,仿佛那滚滚滔滔的长江黄河,仿佛那历史悠远的恒河一样,一刻不息地向前奔流,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缄默无言,无始无终,哗哗,潺潺,分秒不停,仿佛日月的运行,仿佛夸父逐日,一直向前流去,向看不见的远方流去。岁月的河流,淹没了多少的人事,仿佛那恒河的沙砾一样,难以计数。真是大浪淘沙。抬头望,南面那高耸的巍巍秦岭,是那样伟岸,那样气势磅礴,仿佛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雄踞在渭水之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莽莽秦岭,叫人感怀。”秦岭,你的丽肌秀姿,你的千峰碧屏,幽雅深谷,是多么地令人陶醉。“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如画的江山啊,你引领得多少英雄和风流人物一代代前赴后继地为你折腰。秦岭,你是三秦大地高大坚实的依托,你是西府古原雄伟壮丽的屏障,你舒展青苍秀美的双臂,拥抱着我们这古老的千年黄土地。可是,你只是自然的屏障,而那些英雄的人们,才是你真正的屏障,是你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北面的巍巍高原,你千百年来就始终是那样缄默,那样厚重沉稳吗?南北相望的秦岭和高原,你们是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你们可曾看见当年这血腥厮杀的一幕,可曾目睹壮士饮恨的那一幕幕感人场景。时光荏苒,岁月如流,你们还能对当年的那一幕有印象和回忆?什么都可以忘记,可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应当永远难忘啊。南面那高耸入云巍巍秦岭,北面那巍峨的的高原,那百十米高的山一样的高原,还有那夹在高原和群山中间滔滔的渭水,你们都曾经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青山有幸,高原有缘,绿水交运,都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伟大战争,亲眼目睹了三千烈士们的英雄行为,亲眼目睹了烈士们英勇牺牲那一刹那的情景。而今,青山不语,高原沉默,绿水低吟,似乎又陷入对往事的沉思和回忆,陷入悲痛和忧伤之中。比起永恒的天地,比起就在眼前的南面那高耸的巍巍秦岭,比起脚下不远处那流了千年的渭水,比起驰骋千年时空潇洒自在的清风和白云,比起漫漫时光的悠远河流,人是多么渺小可怜啊,人生是多么短暂卑微啊。白驹过隙啊。而这短暂的人生,还有这么多人将这短暂的人生不能进行到底,中途折翅坠地而亡。在当年,他们可都是矫健勇敢的雄鹰啊,这些年轻的雄鹰,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贫困的家庭,都是在旧社会受压迫被欺凌的人,都是苦大仇深的恨世者。为了改变自己卑微凄惨的命运,他们勇敢地走出昔日的牢笼,可是想要改变命运的人却打不碎命运的轮盘,只是悲壮着勇敢;他们是强者,直面命运,不甘命运之神的摆布,奋起反抗,可是直面命运的人最终停不下命运的嘲弄,他们最终没有走出这场战火硝烟,没有走到红彤彤的新中国;他们是智者,不甘于苦难的生活,并且设法逃出去,挣脱命运的锁链,可是想要逃避命运的人躲不过命运的安排,他们去了冰冷寂寞的天国。我温柔着痛楚,冷酷着旁观。蓦然间,我的眼前一片迷茫。恍惚之中,我的眼前正上方流过一道河,那是圣洁的恒河,飘满浮尸,而这些浮尸正是烈士们的遗体,有一个声音在澄明的河流之上轻轻吟唱:“我知道今生我无法再成佛,在生命盛开之前就凋零,圣洁的恒河是我流不尽的苍白的泪。”传说中有一种很奇妙的树,枝叶茂盛,在非常贫瘠的土地上绿意盎然得令人迷惑。可是,它只有在血腥弥漫的风中才会凌空绽放美丽的花朵,只有在血腥浓烈的风中、在离开枝头的瞬间才会蓦然绽放,它的名字就叫做——风花树。传说这种树会给见到它的人带来永远孤单的思念,传说这种树会让见过它的人在每一世的轮回中都绝望而热烈地纠缠我们的年轻刚毅的英雄,我们的雄心不已的烈士,你们不就是那神奇的风花树?你们曾经写就的辉煌,你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巍巍丰碑,由于年代久远,由于世事沧桑,由于自己的封闭自守,以至有时恍惚之中,我会怀疑,茫茫天地间,渺渺的岁月河流里,你们是不是真的曾经在那里,或许只是一个幻像,一如这个世界,一如我自己?

    而那功勋盖世、劳苦一生的彭大元帅,那当年身在三秦、西府大地竭心尽力亲自指挥战这场战役的第一功臣,却在晚年因言获罪,历经坎坷,因耿直不屈的个性而饱尝屈辱摧残,最后含恨离世。那个劳苦出身的诚善之人,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万幸能穿越无数硝烟战火,能从密如星斗的将星当中脱颖而出,位列共和国第二大元帅,却一生曲折,感情事业都屡遭挫折,晚景凄凉,让人唏嘘不已。历史和人生常常就是这样充满曲折和反复、迷茫和困惑,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更是残酷的严峻的,叫人身心憔悴流血流泪的。

    看着元帅、将军们逼真生动的雕像,读着介绍扶眉战役经过的碑文,我眼前再次浮现出当年那一幕幕紧张激烈、激情燃烧的场面:将军们坐卧不宁心急如焚地期盼等待,迅急地从相隔百十里外的邻近县域调兵遣将,发号施令星夜急驰配合增援兄弟部队,而年轻的勇士们又是怎样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中视死如归地奋勇冲杀,风驰电掣一般去勇追逃敌。俱往矣!那曾经喊声震天,响遏行云的昔日战场,已沉寂下来了,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了;那曾经智谋过人才华横溢的元帅、将军们,那些指点江山气势逼人笑傲天下的大功臣们,那些时代的弄潮儿,那些英名远播威风凛凛的军官们,那些风流人物;还有那些一腔热血豪情渴望建功立业却默默无闻的年轻的普通战士们,那一张张年轻英俊健康红润血脉喷张的脸庞,那一副副坚实墩厚扛枪背包的身影;那曾经活灵活现真实存在言说自若笑容灿烂的人们,曾经是年轻的人们,如今都消逝了,隐没在历史厚厚的惟幕后。

    在我,只有无奈的伤感,无力地在心底轻轻叹息。长眠地下的英灵们,你们可以瞑目了。你们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不舍昼夜,你们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战斗任务,也是党和人民赋予你们的光荣使命,拼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你们太劳累了,永远地安息吧。我宁愿相信人是有魂灵的。你们的魂灵现在一定升上了天堂,在西方极乐世界漫游,愿上帝永远保佑你们不再受到任何伤害,永远健康幸福,你们完全有资格去享受这长生不老的幸福果。

    扶眉战役纪念碑高快19。49米,在空旷的天地之上显得那样高耸,象征着扶眉战役在“1949年”取得胜利。碑身由纯白大理石镶砌而成,纪念碑南面雕刻有“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鎏金大字。新落成的战役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共1560平方米,纪念馆内步行呈倒“u”字型,形如苍穹,寓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万古流芳”那高耸的纪念碑,那庄严的题字,那肃穆的纪念馆,都让我震撼。在这片激情燃烧的热土上,扶眉战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已典藏在历史辉煌的画卷中,成为永远的丰碑。时光真快啊。

    在午后我将要离开的时分,雨过天晴。深秋高原的阳光是那样明丽,透过苍翠欲滴的樟树秋叶,斑驳地洒在这些宁静的纪念碑上,墓碑上,洒在墓前绿油油的草地上和艳丽的鲜花上。“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仰望巍巍高原,更加葱茏可爱,生机勃勃。无限的灿烂和明媚骤然间驱赶了阴雨卷起的绵长的悠伤。我脚步轻盈地走着。一阵劲厉的秋风过后,扑面而来一股浓郁的花香,真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啦!我仿佛看到英灵们“待到花开时,她在丛中笑”雨后高原的天空,更显得明净高远、蔚蓝可爱。

    继续走着,脚步更加轻盈,我不能惊忧烈士们的长眠。雨后的陵园更加宁静,似乎听不到一声鸟鸣。鸟儿有知,仿佛也不愿打扰英灵的安息。

    我突然想到,高原的阳光为什么这样明丽,苍茫的大地为什么这样葱笼,正是因为了这片陵园的存在,我们才感受到它们的动人和可爱。锦绣山河血染成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英雄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阳光有意,为英灵们驱走凄冷;草木有情,为英灵带来芬芬。

    抬头望天,美丽的彩虹中有人在翩翩起舞。谁持彩练当空舞?那是我们的烈士,是我们为国为民壮烈牺牲长眠地下的英雄。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凹树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凹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凹树并收藏凹树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