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爱,在雨中飘文集 >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爱,在雨中飘文集最新章节!

    教师工作应该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摘自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上篇

    一、咄咄逼人的国际形势对教师专业发展敲响警钟

    (一)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使教育面临峻严挑战。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的竞争由军备竞争转向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在这一竞争中处于基础性地位。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纷纷掀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看今天,美国小布什上任向国会提交的第一位立法议案是“绝不让一个美国孩子落伍”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提高教师素质)。日本自2001年4月开始本轮课改(日本是十年进行一次课程改革)他们提出口号:“这次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21世纪日本命运”法国提出“发展教育决定了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强国竞争中是踏步不前,还是赶在前列的先决条件”韩国:“进行教育革命,建成名列世界中心国的韩国社会,将韩国建成世界上的技术输出国和文化输出国。”

    本来我国的“精英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大众教育”今天我们终于下大力气搞课改了,但西方国家又在高起点上与我们比赛了。他们的文明昌盛、发展强大就在于抓住了“教育”比方说:日本在二战后,美国以迈达斯为首组成了教育工作小组,出台一系列方案强制日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目的是要他们把钱都用在办教育上,防止用来发展军事。结果大办教育使日本受益无穷,一跃成了西方超级发达国家,这正是教育改革的功绩。

    (二)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使教师面临严峻挑战。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科学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21世纪初网络将遍布世界各地,地球上十几亿人将会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生活、学习和工作。例如,以前的战争时指战员在战场指挥,今天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最高指挥官富兰克斯就在美国国土进行作战指挥。为什么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没有一次大规模的抵抗战斗,这是因为美国五角大楼通过卫星对伊拉克战场的一切细微变化,了如指掌。这一切充分说明信息科技的重要性。

    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科技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第一,社会要求教育提供掌握科学技术的合格公民;第二,社会要求教育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合格劳动者;第三,教育要培养敬业、创业、革新和创新的人才;第四,教育要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体系;第五,教育要培养国际性人才。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势必向教师提出挑战,它要求教师都迅速适应这一变革,谁不迅速地提高自己,以适应这种革命性变革谁会被淘汰出局。

    在以前,我们教师一次性地上十几年学,便可终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学工作。而今天知识更新的节奏加快,要求教育必须打破一次性学习教育,向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迈进。目前社会所产生的新知识每7年或10年翻一番,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过时,就意味着失去的竞争优势,甚至失业。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大学的学习内容在四年后就要更新一次的原因。“学校一次充电,放电几十年”的观点必须彻底改变。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重新审定教师的引喻。教师是什么?说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是指精神,精神不赋于新的时代观念是不行的。只燃烧不充电,只流泪不高兴是不行的。说是园丁,辛勤耕耘固然可贵,可本身发展了吗?说是春蚕,奉献是人生最高境界,可为什么要“丝方尽”?就肚里那些丝在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的够用吗?说是黄牛,埋头苦干传统不可丢,只在原有土地上反反复复地来回耕作何来开拓。说是工程师,工程师是一个工业化比喻,照一个模式制作出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能否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你这桶水装了多少年了变味了吗?

    教育必须贯穿人的教育的一生。在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己经把“师范教育”改为“教师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逐步建立我们的终身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政府对教师素质提高的高度重视。值得欣喜的是为跟上时代步伐,教育部在出台了一系列课改政策法令的同时,已下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我县教委也出台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建设文件。平台己搭建起来,我们该如何对待?

    二、气势恢宏的课改大潮对教师专业发展擂响战鼓。

    (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一片蓝天。

    近年来,我国的改革成就巨大,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其三大标志应该是社会的转轨、体制的转轨和教育的转变。前两者成果卓著,后者则成效不大,李岚清说“素质教育已成了多年,但实际教育离素质教育还很远”;陈至立用“素质教育喊的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的扎扎实实”形象地概括了我国教改现状。

    李岚清同志提出教育改革要狠抓:“课程+德育+考试评价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四个关键问题后。我国便加快了课程的改革步伐。

    1999年1月13日国家教委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业计划;

    1999年6月1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决定;

    1999年10月,教育部基教司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0年7月-2001年2月教育部基数司开始组织研究制定了“课程标准”;

    2001年3月基教司组织向教育界、外贸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

    2001年6月,教育部召集75位院士组成强大阵容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阶级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2001年秋,在全国38个县市实验区试用各教材(山东省、有、青岛、高密二地区参加);

    2002年2月确立了50个省级试验式区,其比例已达15%左右。

    2003年将扩大到30%-50%(我们日照市在2003年秋,小学一年级将全面使用新教材)。2004年-2005年秋,全国将全面在起始年级实施新的课程。2003年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的课改工程启动。

    这次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主要措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其特点具有彻底性,全面性。从中央政府到学校,从科研专家到任课教师,从社会大环境到家庭教育,从法令法规到管理、操作规则,都形成了立体网络状的课改格局。

    (二)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生活,改革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我们的教师队伍面对新课程有些手忙脚乱跟不上的感觉。如:教育观念落后,人才观、质量观存在片面性;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泊,缺乏事业心和进取心;不重视人格的培养;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教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只教书不育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等等。

    大家知道,新课程的功能已转变,结构已改变,管理体制已改革、学习方式要转变,评价制度要变革;内容已改革。从内容来看,渗透了训练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地思考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预测预报;2获取,加工、评估处理、分析、种种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进行公共场所讲话,讨论问题等语言、文字交流;4理解掌握、地理、天文人类环境方面的内容,5晓知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等方面知识;6人类安全、营养、健身、卫生、训练等生存、自我保护机能

    如何面对问题都是新课改带给我们向专业化发展课题与挑战。在这次新课改中教师将与课程同行,将与课程共同成长。一句话,教师必须向专业化发展。

    下篇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步认识

    专业的综合要求有四点:第一点,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得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第二点,专业的职业属于公共事业,要维护服务者的利益,遵守职业道德(教师是服务者)。第三点,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是有专业性的自主权。第四点,社会需要、认同及其制度保证。

    1996年45届国际教育大会是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主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实施教师专业建设。1通过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2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3通过鉴定个人素质和在职培养提高其专业性。4保证教师与教育变革以及与社会各界保持合作关系。

    国际上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中,力度都一向很大。如: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取消了中师,80年代取消了师专,而美国在50年代取消中师,60年代取消师专。我国在今天才陆续取消中师。大家看,在学历教育上我国已落后了多少年?

    另外,我国在1999年才提出了“跨世纪园了工程”用以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不谈“工程”惠及的对象是全体教师百分之几,仅在时间上与世界的该项工作情况对比一下。以美国为例,1980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救命!教师不会教;198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6年霍姆斯小组发表明日的教师;同年,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提出国家为培养21世纪教师作准备;1989年“复兴小组”发表新世界教师;1990年霍姆斯小组出台明日的教育学院。这一系列纲领性文献是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内所推出的。它对我们今天才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又有什么启示?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象应该是从教师专业化(强调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到教师专业化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高)。其发展的动力从个体被动发展(教师为社会认同而被动地实现外界所定的专业标准,接受临床指导和教师评价。)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尊重教师的个人成长规律性,强调教师自身积极作用,教师成长不是弥补缺陷的过程而是实践着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发展水平:教师由技术熟练者、转化为反思型实践者。

    在过去,教师被动执行既定课程,不能激发创造激情,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发展得不到支持。教师是教书匠,沿用手工业方式进行机械化生产;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是学生行为的监督者,是传递知识和监学的角色。

    在今天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被看作是课程的实施者而被看作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教师是重要课程的设计者,把课程发展作为教师发展。

    (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在职业生涯多个阶段都必须掌握新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这是一个教师教育的问题,是通过教师培训、在职教育促进专业成长的范畴。

    (四)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成长过程。即教师教育两方面。2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过程,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变新,增进和丰富的过程,如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自我发展需要等方面。3教师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过程。4要在教师成长中,在教师教育中发展教师的专业品质。如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大知识结构,多元智能因素等等。

    二、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给我们一个重要反思是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只有了解了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把新旧课程作简要比较。

    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标准、新教材

    传授知识  促进发展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执教课程  开发课程

    追求分数(结果)  关注过程(方法过程)

    学科本位  综合课程

    立足课堂  走出课堂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理解课程;重新“建设”学校;重新回归社会。

    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新教材课程环境有不确定性;教学目标与结果有不确定性;教学对象有不确定性;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有不确定性,教学评价有不确定性。总之,新课程留有空间,给教师留下创造的可能。

    (一)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下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2、由系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3、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努力构建探究—研讨为主的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的学习机制;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7、由机械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8、由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二)教师应以主动发展为目标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1、教师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角度来定位;2、要坦诚、关心、重视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合作共享中,在倾听中去教育学生,注意接纳和平等,专注和警觉,鉴赏和学习,执着和冷静、参与和体验;3、教育行为转变实现四要:要尊重学生,要赞赏学生,要帮助学生,要引导学生。4、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要摆脱职业的孤独、新课程综合化要求教师互补,促成教师间的支持关系。5、把教育延伸到生活世界。6、搞好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7、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充分运用互连网。8、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新点。9、教师应学会合作开发研制学校中的课程。

    (三)新课程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方向

    新课程改革的关健在于教师。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刊登了任玉方的文章教师在新课程中作用与形象的重要变化,其中指出“第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和形象是创造性知识传递者;第二,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和形象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者;第三,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与形象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是一个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的研究者。”这篇文章对我们有所启示。我们对新课程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可以归纳以下四点:1教师变为学习者,学会认知。做事,在合作中生存;2教师要成为专业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3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通过反思不断进行研究,借先进教育观念研究,在实践行动方面研究,掌握运用研究方法;4教师应成为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区别的支持,走近学生家庭、社会;实现师生知识共建的双丰收。

    (四)新课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一言概之,那就是努力创造条件去发展“三照和三历”

    三照,一是教师的学术性,也就是专业知识。应努力达到熟、透化,达到“博览群书,由博返约”

    二是技能性,也就是专业技能。主要有三个方面:分析运用教材技能,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言表达技能,力求“其言约而达,微而藏”;组织教学技能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天地广阔。

    三是责任心也就是敬业精神,努力达到敬业、精业,勤业、爱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似坤,君子厚德载物。”在此我把一句俄国谚语送给大家:“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三历是指学历、经历、阅历

    关于学历,人们受职称评聘、工资挂钩的影响,认识还是深刻的。这种认识虽然是狭溢地,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经历,是经验积淀的结果,其关健一点是你是否对经历进行了反思。

    阅历,这点最为重要,它要看人的主观意识上是否去努力。阅历是用广博的知识面与实践有机碰撞而产生的,无广博知识,不在实践验证,永远形成不了好的阅历。列宁说过“鸡有时比鹰飞的还高。但永远不能象鹰那样展翅飞翔。”我想说一句:一个教书匠不用新的教育理论去的改变自己,永远是个“匠”不会成为“家”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奈勒说“一个懂得教育理论的人他的教学效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一个不懂教育理论的人,他们教育效果好则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欲下。”所以在此,我想提出建议与各位校长共商榷:

    1、常读好的理论教科书;2、常搜集教育教学偶发案例;3、选一些好的参考书用于教育教学指导;4、定阅大量的报刊杂志;5、进行教改实验;6、多写教育小论文。

    最后,我想把朱永新教授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送给大家。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师。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职业更美的东西。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它还不值得你去爱吗?

    第五,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人的所以能够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

    第六,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

    第七,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如果教师们整天关心是名次,是分数,孩子们的心胸怎么得能得到发展?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第八,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

    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校长,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爱,在雨中飘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爱,在雨中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在雨中飘并收藏爱,在雨中飘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