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禅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崔长平文集最新章节!
佛门有语:“禅茶一味,凡圣一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性与禅性相通,茶味与禅味相合,茶意包蕴禅意,茶理体现禅理。禅宗认为,世人皆有佛性,禅悟求诸己身。一念迷,即凡夫俗子;一念悟,即圣哲先贤。凡圣平等,物我齐一。说到底,凡俗与圣贤在于自心、在于一念、在于一体、在于一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茶性,阴沉寒凉,去虚降火;茶味,苦而后甘,涩而后润;茶意,烦乱生和,枯寂生怡;茶趣,清新雅致,超凡脱俗;茶境,紊中求正,闹中取静;茶理,虚空疏放,心神俱定。
古人曾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从生理角度而言,茶能消食去腻、明目降火、清暑解毒、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宁心除烦、消除疲劳。从精神层面来讲,茶道讲求的是“正、清、和、雅”崇尚的是一种清静高雅、温婉平和、淡泊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心态。正是因为茶的这种特性和作用,自西汉末年佛教渐入中国起,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方面,茶与禅找到了诸多契合点。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静虑”、“思维修”宁静之心,质朴无华,晶莹剔透;弃恶扬善,回归本真,便是参透世事人生,即为禅。佛教禅宗提倡“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以求通过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进而达到由痴而智、明心见性的至高禅境。修禅,主要的方式就是静坐。禅门弟子在坐禅的时候,要求过午不食、晚间不睡,这样极容易产生疲倦感,而茶叶又具有静心提神、消除疲劳的独特功效,故而很受他们的青睐。由于饮茶既符合禅门弟子的生活方式又顺应佛家倡导的道德理念,因而逐渐成为空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家认为茶有三德——彻夜不眠时有助于提神,饱食满腹时有助于消化,意乱情迷时有助于抑欲,同时茶还有益于调心、调息、调身、调食、调睡眠。无怪乎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叹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代诗人卢仝也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赞曰:“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迨至唐朝中后期,禅院里专设“茶寮”有“茶头”负责管理,以供众僧饮茶。禅门有训:每日要在佛前、祖前、灵前敬奉香茗。新主持晋山时,也要举行茶点仪式,甚至还有以茶为筵的“茶会”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虽经几度兴衰嬗变,僧人以茶待客之道却一如既往。
更为重要的是,茶道与禅修在意识领域和价值取向方面具有明显的类同性和一致性。尽管茶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却以“怡、清、和、真”四字为精要;虽然禅宗佛理玄妙、奥义无限,但以“苦、集、灭、道”四字为总揽。品茶与修禅的共同指向都是“心”即心灵深处的顿悟和内在感受,二者的共同基础是“苦、静、凡、放”因而历来被冠之以“佛茶一理”、“禅茶一味”更有甚者,则直截了当地坦言道:“佛法存于茶汤”
无论是饮者还是禅师,在品味“苦”的同时,也能思悟世事艰辛、苦乐年华的人生况味。在独享“静”的同时,也能参透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处世哲理。在感受“凡”的同时,也能领略见微知著、凡中求真的智慧思想。在玩味“放”的同时,也能体悟自我解脱、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
茶赋有云:“文人墨客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文人嗜茶,不可无或缺也;文人于茶,乃精神之粮耳”
综上所述,茶有四味,皆入禅味:
一曰“苦”禅门以此联系到佛理四谛,以苦为首。生老病死是苦,孤独鳏寡是苦,忧愁悲哀是苦,厌恶憎恨是苦,灾难凶祸是苦,得失取舍是苦一言以蔽之曰:七情六欲皆是苦。佛法弘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观念,只有勘破生死,大彻大悟,才能脱离苦海,顺风顺水地驶向豁达洒脱、心外无物、天人合一的彼岸。
二曰“静”禅门认为:“佛性本来清静”“动是烦恼根,一动不如一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门有语:“世间万物皆有心。天有天心,天心静,万籁俱寂,深邃而宁谧。海有海心,海心静,海天一色,幽玄而安详。草木亦有草木之心,草木之心静,与日月同眠共醒,生如樱花,死如落红。天人合心,人心静,心如碧潭,静如清泉”
三曰:“凡”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刻地存在于道中,小中可以见大,平中可以见奇,窥一斑而知全豹。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念由心生,境由心造。其实,禅正是从细微而平凡的日常琐事中感悟宇宙奥妙与人生哲理的。慧海禅师曰:“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也就是说,凡人只要在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也曾说过:“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诚哉斯言,一语中的,通过简单的烧水点茶,佛家就可以感悟出大千世界的道理来。
四曰“放”显云法师曰:“人生在世,几乎所有的苦恼都来自于或‘拿不起’,或‘放不下’,或二者兼有之。于情于事,于权于利,于人于己,皆是如此。”佛曰:“放下才能解脱。”心逐外物,人就会失去自主,为物欲所左右,自然为邪;心外无物,斩断妄念的羁绊,人心也就超脱了,自然为正。香磬禅师曰:“世人的求享乐、争名利,都无意味。一切皆是虚幻,是自寻烦恼。”
只有放得下,才能像归宗志芝禅师诗云:“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只有放得下,才能像演仁居士诗云:“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只有放得下,才能像东坡居士词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喧嚣红尘之外,月明风清之夜,闲来无事之时,煎煮一壶香茗,静观水沸茶热,独享芬芳氤氲,留得唇齿散香。憔悴的心灵在踏过万水千山之后,慢慢得以淘洗和净化,终归从容优雅、心旷神怡、安闲空寂。
轻掸一襟灰尘,赵州禅师吩咐曰:“且吃茶去!”
佛门有语:“禅茶一味,凡圣一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性与禅性相通,茶味与禅味相合,茶意包蕴禅意,茶理体现禅理。禅宗认为,世人皆有佛性,禅悟求诸己身。一念迷,即凡夫俗子;一念悟,即圣哲先贤。凡圣平等,物我齐一。说到底,凡俗与圣贤在于自心、在于一念、在于一体、在于一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茶性,阴沉寒凉,去虚降火;茶味,苦而后甘,涩而后润;茶意,烦乱生和,枯寂生怡;茶趣,清新雅致,超凡脱俗;茶境,紊中求正,闹中取静;茶理,虚空疏放,心神俱定。
古人曾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从生理角度而言,茶能消食去腻、明目降火、清暑解毒、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宁心除烦、消除疲劳。从精神层面来讲,茶道讲求的是“正、清、和、雅”崇尚的是一种清静高雅、温婉平和、淡泊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心态。正是因为茶的这种特性和作用,自西汉末年佛教渐入中国起,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方面,茶与禅找到了诸多契合点。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静虑”、“思维修”宁静之心,质朴无华,晶莹剔透;弃恶扬善,回归本真,便是参透世事人生,即为禅。佛教禅宗提倡“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以求通过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进而达到由痴而智、明心见性的至高禅境。修禅,主要的方式就是静坐。禅门弟子在坐禅的时候,要求过午不食、晚间不睡,这样极容易产生疲倦感,而茶叶又具有静心提神、消除疲劳的独特功效,故而很受他们的青睐。由于饮茶既符合禅门弟子的生活方式又顺应佛家倡导的道德理念,因而逐渐成为空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家认为茶有三德——彻夜不眠时有助于提神,饱食满腹时有助于消化,意乱情迷时有助于抑欲,同时茶还有益于调心、调息、调身、调食、调睡眠。无怪乎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叹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代诗人卢仝也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赞曰:“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迨至唐朝中后期,禅院里专设“茶寮”有“茶头”负责管理,以供众僧饮茶。禅门有训:每日要在佛前、祖前、灵前敬奉香茗。新主持晋山时,也要举行茶点仪式,甚至还有以茶为筵的“茶会”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虽经几度兴衰嬗变,僧人以茶待客之道却一如既往。
更为重要的是,茶道与禅修在意识领域和价值取向方面具有明显的类同性和一致性。尽管茶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却以“怡、清、和、真”四字为精要;虽然禅宗佛理玄妙、奥义无限,但以“苦、集、灭、道”四字为总揽。品茶与修禅的共同指向都是“心”即心灵深处的顿悟和内在感受,二者的共同基础是“苦、静、凡、放”因而历来被冠之以“佛茶一理”、“禅茶一味”更有甚者,则直截了当地坦言道:“佛法存于茶汤”
无论是饮者还是禅师,在品味“苦”的同时,也能思悟世事艰辛、苦乐年华的人生况味。在独享“静”的同时,也能参透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处世哲理。在感受“凡”的同时,也能领略见微知著、凡中求真的智慧思想。在玩味“放”的同时,也能体悟自我解脱、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
茶赋有云:“文人墨客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文人嗜茶,不可无或缺也;文人于茶,乃精神之粮耳”
综上所述,茶有四味,皆入禅味:
一曰“苦”禅门以此联系到佛理四谛,以苦为首。生老病死是苦,孤独鳏寡是苦,忧愁悲哀是苦,厌恶憎恨是苦,灾难凶祸是苦,得失取舍是苦一言以蔽之曰:七情六欲皆是苦。佛法弘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观念,只有勘破生死,大彻大悟,才能脱离苦海,顺风顺水地驶向豁达洒脱、心外无物、天人合一的彼岸。
二曰“静”禅门认为:“佛性本来清静”“动是烦恼根,一动不如一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门有语:“世间万物皆有心。天有天心,天心静,万籁俱寂,深邃而宁谧。海有海心,海心静,海天一色,幽玄而安详。草木亦有草木之心,草木之心静,与日月同眠共醒,生如樱花,死如落红。天人合心,人心静,心如碧潭,静如清泉”
三曰:“凡”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刻地存在于道中,小中可以见大,平中可以见奇,窥一斑而知全豹。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念由心生,境由心造。其实,禅正是从细微而平凡的日常琐事中感悟宇宙奥妙与人生哲理的。慧海禅师曰:“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也就是说,凡人只要在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也曾说过:“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诚哉斯言,一语中的,通过简单的烧水点茶,佛家就可以感悟出大千世界的道理来。
四曰“放”显云法师曰:“人生在世,几乎所有的苦恼都来自于或‘拿不起’,或‘放不下’,或二者兼有之。于情于事,于权于利,于人于己,皆是如此。”佛曰:“放下才能解脱。”心逐外物,人就会失去自主,为物欲所左右,自然为邪;心外无物,斩断妄念的羁绊,人心也就超脱了,自然为正。香磬禅师曰:“世人的求享乐、争名利,都无意味。一切皆是虚幻,是自寻烦恼。”
只有放得下,才能像归宗志芝禅师诗云:“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只有放得下,才能像演仁居士诗云:“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只有放得下,才能像东坡居士词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喧嚣红尘之外,月明风清之夜,闲来无事之时,煎煮一壶香茗,静观水沸茶热,独享芬芳氤氲,留得唇齿散香。憔悴的心灵在踏过万水千山之后,慢慢得以淘洗和净化,终归从容优雅、心旷神怡、安闲空寂。
轻掸一襟灰尘,赵州禅师吩咐曰:“且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