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您真的那么受尊重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赤粿粿的真理文集最新章节!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自觉很心痛。我是一名从教师岗位上出走的叛徒,本无资格对教师过多非议,但作为一名看透“肾亏教育”的良知公民,也作为其中的一名受害者,不得不冒教育之大不韪,斗胆要拭去教师脸上粉刷着的黄灿灿的金粉,还老师们一个真实的、可怜的面孔。
中国教育有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叫“代课教师”即教师系统内的编制外教师(没有编制的教师)。说到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与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过去由于教育经费是乡镇投入为主,公家出不起那么多钱给老师发酬金,于是只能请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人员充当教师,并支付只相当于正式教师几分之一的工资(简单的说来就是同工不同酬的产物),所以代课老师又叫民办老师。这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教育已经纳入县市管理。但换了一个有钱的爹的教育,依然那么寒酸。代课教师还是那个干着同样工作,忍受区别对待的可怜家伙。明明是缺人手,为了省钱,于是大量起用代课老师。而这些教育系统内的“黑人口”不签劳动合同,不买任何保险,工资还没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严重违反了劳动法。这像款爷包情妇一样,情妇们履行着妻子的义务,却无名无分享受不了权利,待遇远远不及原配夫人。玩腻了你,一脚就把你踢到老远,谁管你死活?能够转正的幸运儿少之又少。前一段时间深圳清退代课老师的事件,印证了我这个可怕比喻。
这只是底层教师的遭遇,还有那些已经转正的教师同样没有好果子吃。不少地方的教师,上岗要试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过了试用期才能够领取相应的待遇。而有些地方更是像无良工厂老板克扣工人工资一样,每月发到教师手上的工资只有相应的五成、七成,余下的年末才能补清。遭受了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教师们,都是打落的门牙往肚子里吞,谁敢吭声?劳动法、教育法这时候开始失效了,让人对中国教育感到绝望。
地方的财政真的穷到这种地步了吗?但那些动辄上千万上亿的面子工程,却不时提上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让人不禁质疑政府此举的合理性。与之相映成趣的还有教育资源寻租活动,更是令教育一再抹黑。在很多地方,教师调动、新教师上岗等正常工作变换,不少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当权人士,从中嗅到了利益的腥味。教师要到好的学校去,拿钱来就“包搞掂”那些掌握着人脉资源,认识高层领导的人从中牵线搭桥,顺势捞一笔,可谓相得益彰。由此形成了一条有买有卖有中介、分工完善的利益产业链。于是有钱人家的子女就分到城里去、到好学校去,穷人家的子女就乖乖听候分配到穷乡僻壤,抱着佛祖割肉喂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好好改造永不翻身。这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玷污了教育的公平,也为神圣的教师光环蒙上了黑纱。官场上的“官帽批发”活动搬到了教师系统的舞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一路朝阳一路歌,却无人过问。可能演员和观众都会换人,但剧本还是那个剧本,唱的还是那一出戏。教育腐败,由此走向了不归路:过多的杂质使得教育没有任何纯洁可言。这也凸现了教育领域还有过多的灰色地带,尚待规范和监管。
这是行政机构对教师的不尊重。
同是一地的教师,城里的和农村的就有天壤之别。城里的学校高楼林立,一座座优雅显眼的建筑拔地而起。在这富丽堂皇的校园里,赢得了一块块代表着荣誉和允许乱收费的通行证:因为被评上市一级、省一级学校就意味着那间学校是名牌学校,名牌学校就意味着它出售的是优质教育,于是能够比非名牌学校多收学费。教育乱收费,就是从打着优质教育的头衔开始。据知情人士透露,某些名牌、生源众多的学校给老师发的奖金,可以等同于工资甚至高于工资。和其他垄断企业的福利比起来,教师的福利当然不算多。但却是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因为这些创收的对象都是祖国的花朵。把血盆大口伸向祖国的未来,这种钱能吞下肚子吗?
教育部门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甚至下了军令状禁止乱收费吗?这些钱哪来呢?在学校呆过的人都知道,学校有一个吞吐量庞大的机构,叫“饭堂”在饭堂里面的交易,大部分每天都过千人,超越任何一家普通饭馆的就餐人数。而无一幸免的是,在饭堂里吃到的东西总是不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学校创收的手段啊,人人都满意怎可能有钱赚呢?也许会有人问,不满意可以到外面去吃啊。问题就出在这里,目前全封闭式的学校还是主流,大部分的学生都被强迫在学校开饭,校方美其名曰“为了方便学校管理和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此举严重曲解了“教育产业化”一词。
这是教育机构自身对教师的不尊重、让教师背负骂名、把教师置于不义之地。
教师的工资增长是和缓式的,这种和缓式由教龄、学历和职称所决定。这三大块除了教龄是一圈圈地年年绕出来,造不得假之外,后两块则存在猫腻。早年教育部就发文,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学历:小学教师要大专毕业,中学教师要本科毕业。于是掀起一股学习热,自考、网院、成教、电大使得教师们又重回学生时代。不过,像自考那样,除了正常的全国联考(大考)外,又生出一个独立办班考试(小考),区别在于多交点钱就容易考过。因此教师系统很快就完成了大跃进式的学历升级任务。至于职称,是分级制:高级、一级、二级。要评上相应级别,有一个硬性指标:得论文评奖或发表。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杂志)老树发新枝,不断开拓出赚钱门路,主动辟出版面为灵魂工程师排忧解难,收费发表文章。从这里我们更新了认识论,原来报纸上收费论文也是收费广告一种,广告的卖点只是公司产品,论文的卖点则是作者自己。可见,老师想增长工资,就要不断遭受盘剥。
这是文化机构对教师的不尊重、知识分子内部趁火打劫。
除此之外,老师还是摊派党报、捐款的常客。
我可爱的教师啊,你受着如此多的不平等遭遇,我怎能相信您是受人尊重的呢?
2007。11。14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自觉很心痛。我是一名从教师岗位上出走的叛徒,本无资格对教师过多非议,但作为一名看透“肾亏教育”的良知公民,也作为其中的一名受害者,不得不冒教育之大不韪,斗胆要拭去教师脸上粉刷着的黄灿灿的金粉,还老师们一个真实的、可怜的面孔。
中国教育有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叫“代课教师”即教师系统内的编制外教师(没有编制的教师)。说到代课教师的前世今生,与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过去由于教育经费是乡镇投入为主,公家出不起那么多钱给老师发酬金,于是只能请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人员充当教师,并支付只相当于正式教师几分之一的工资(简单的说来就是同工不同酬的产物),所以代课老师又叫民办老师。这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教育已经纳入县市管理。但换了一个有钱的爹的教育,依然那么寒酸。代课教师还是那个干着同样工作,忍受区别对待的可怜家伙。明明是缺人手,为了省钱,于是大量起用代课老师。而这些教育系统内的“黑人口”不签劳动合同,不买任何保险,工资还没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严重违反了劳动法。这像款爷包情妇一样,情妇们履行着妻子的义务,却无名无分享受不了权利,待遇远远不及原配夫人。玩腻了你,一脚就把你踢到老远,谁管你死活?能够转正的幸运儿少之又少。前一段时间深圳清退代课老师的事件,印证了我这个可怕比喻。
这只是底层教师的遭遇,还有那些已经转正的教师同样没有好果子吃。不少地方的教师,上岗要试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过了试用期才能够领取相应的待遇。而有些地方更是像无良工厂老板克扣工人工资一样,每月发到教师手上的工资只有相应的五成、七成,余下的年末才能补清。遭受了这些不平等待遇的教师们,都是打落的门牙往肚子里吞,谁敢吭声?劳动法、教育法这时候开始失效了,让人对中国教育感到绝望。
地方的财政真的穷到这种地步了吗?但那些动辄上千万上亿的面子工程,却不时提上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让人不禁质疑政府此举的合理性。与之相映成趣的还有教育资源寻租活动,更是令教育一再抹黑。在很多地方,教师调动、新教师上岗等正常工作变换,不少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当权人士,从中嗅到了利益的腥味。教师要到好的学校去,拿钱来就“包搞掂”那些掌握着人脉资源,认识高层领导的人从中牵线搭桥,顺势捞一笔,可谓相得益彰。由此形成了一条有买有卖有中介、分工完善的利益产业链。于是有钱人家的子女就分到城里去、到好学校去,穷人家的子女就乖乖听候分配到穷乡僻壤,抱着佛祖割肉喂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好好改造永不翻身。这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玷污了教育的公平,也为神圣的教师光环蒙上了黑纱。官场上的“官帽批发”活动搬到了教师系统的舞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一路朝阳一路歌,却无人过问。可能演员和观众都会换人,但剧本还是那个剧本,唱的还是那一出戏。教育腐败,由此走向了不归路:过多的杂质使得教育没有任何纯洁可言。这也凸现了教育领域还有过多的灰色地带,尚待规范和监管。
这是行政机构对教师的不尊重。
同是一地的教师,城里的和农村的就有天壤之别。城里的学校高楼林立,一座座优雅显眼的建筑拔地而起。在这富丽堂皇的校园里,赢得了一块块代表着荣誉和允许乱收费的通行证:因为被评上市一级、省一级学校就意味着那间学校是名牌学校,名牌学校就意味着它出售的是优质教育,于是能够比非名牌学校多收学费。教育乱收费,就是从打着优质教育的头衔开始。据知情人士透露,某些名牌、生源众多的学校给老师发的奖金,可以等同于工资甚至高于工资。和其他垄断企业的福利比起来,教师的福利当然不算多。但却是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因为这些创收的对象都是祖国的花朵。把血盆大口伸向祖国的未来,这种钱能吞下肚子吗?
教育部门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甚至下了军令状禁止乱收费吗?这些钱哪来呢?在学校呆过的人都知道,学校有一个吞吐量庞大的机构,叫“饭堂”在饭堂里面的交易,大部分每天都过千人,超越任何一家普通饭馆的就餐人数。而无一幸免的是,在饭堂里吃到的东西总是不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学校创收的手段啊,人人都满意怎可能有钱赚呢?也许会有人问,不满意可以到外面去吃啊。问题就出在这里,目前全封闭式的学校还是主流,大部分的学生都被强迫在学校开饭,校方美其名曰“为了方便学校管理和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此举严重曲解了“教育产业化”一词。
这是教育机构自身对教师的不尊重、让教师背负骂名、把教师置于不义之地。
教师的工资增长是和缓式的,这种和缓式由教龄、学历和职称所决定。这三大块除了教龄是一圈圈地年年绕出来,造不得假之外,后两块则存在猫腻。早年教育部就发文,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学历:小学教师要大专毕业,中学教师要本科毕业。于是掀起一股学习热,自考、网院、成教、电大使得教师们又重回学生时代。不过,像自考那样,除了正常的全国联考(大考)外,又生出一个独立办班考试(小考),区别在于多交点钱就容易考过。因此教师系统很快就完成了大跃进式的学历升级任务。至于职称,是分级制:高级、一级、二级。要评上相应级别,有一个硬性指标:得论文评奖或发表。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杂志)老树发新枝,不断开拓出赚钱门路,主动辟出版面为灵魂工程师排忧解难,收费发表文章。从这里我们更新了认识论,原来报纸上收费论文也是收费广告一种,广告的卖点只是公司产品,论文的卖点则是作者自己。可见,老师想增长工资,就要不断遭受盘剥。
这是文化机构对教师的不尊重、知识分子内部趁火打劫。
除此之外,老师还是摊派党报、捐款的常客。
我可爱的教师啊,你受着如此多的不平等遭遇,我怎能相信您是受人尊重的呢?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