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了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怅沙文集最新章节!
从充满幻想的孩提时代,到憧憬未来的中学时光、走进颓废的大学校园,什么是我的理想?
我已经遗忘?!
除了解决物质生活,我追求什么?还在憧憬期待什么?
身边是一群追求享乐的乐天派,生活全给物质包围着——学校也好,社会也罢,身无分文便是四面楚歌。当一种教育与其社会环境的浮躁同步时、当一种教育无法安抚慌乱与浮躁的神经时,这样的教育叫什么?
大学,我的痛!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缴费又纳税,我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或者我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我到底有无选择的自由?
当一种教育总是在无形中受“功”和“利”的影响,粗乱地评价受教育者,这样的教育能是优越的教育吗?配施行在21世纪吗?还大言不惭的宣扬什么全面发展?
——鱼与熊掌欲兼得之的后果是两者俱失,全面发展之狂热口号背后的实质是全面无法发展——人,永远不是机器,就是机器,还受部件间兼容的问题制约整体运行的性能。
教育,现代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你追求什么培养什么要浇铸出什么样的“人才”?当一种教育总是以硬的方式对受教育者野蛮的进行浇灌时,教育便因缺失自由的空气而失去了自身的活力!于受教育者,也大大削弱了教育本身的意义。
教育与受教育理应是双向的自由选择和互动,一个真正先进的社会环境理应促进这种选择和互动(不仅是专业间的变化,更应是全面的自由互动,并有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我的选择看来是自由的,可我接受的教育完全不是自由的,它随时随地用“分”这棵大棒对我指指点点,摆布我玩弄我。而且现实中的“分”这棵大棒还与物质很实际地结有紧密的因缘——因此也就不必再从其它方面寻找改革之难的原因,触到谁的“痛”谁的即得利益,当然谁就要第一个打心里不舒服——不干!
现今社会瞬息万变,教育理应是开放的,包容的,教育是精神的先导,引导受教育者的人性与心智朝向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的教育及对其受教育者的素质评价体系是呆板、缺乏活性、死扣的盆子,那么这种教育早应该死了才好。
高中的分之压总让我有迫不急待欲逃之而后快的冲动,数分之差,我与“理想”(切莫再讨论那“理想”是啥模样)无缘;填志愿失手,本该本科的我最终进了大专学院,也罢;终于熬到了大学,分仍是禁锢我们思想活力、自由的罪魁,谁来上我的课,我就必须接受其“分”之大棒的驱使。我欲乘风离去,社会对我评价无底!这底便是那些“分”的堆积,便是那该死的文凭!
教育,你不应该是在无形中培养顺民的工具!
如果一种教育是为培养顺民而存在,随便从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任何一个角度,纳税者完全有权反问:这是什么教育,这还可以叫做教育么?
如果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分”上是否合格,那么“分”上合格的人精神大抵也被控制得差不多了。这样的人才已然是个打不了多少折扣的“顺民”了。——这绝对是悲哀,社会的悲哀,更是缴费纳税者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马克思主义是不错的东西,但这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理?就绝对没有其他有意义的思想或主义?
当“分”成为制约受教育者走向社会的一种可能,行政者是不是就可以凭着这么一件“秘密武器”肆意在别人的大脑开沟挖渠,让思想不知不觉的顺着预制的方向流淌?
“思想之道千万条,道不同,不相为谋,莫相欺、相斥、相仇”自由的前提是兼容,是没有诱逼蛊惑。
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有段精彩的话:
“举业二字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力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胡适、陈独秀感叹了,钱玄同也感叹了,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的这段话什么时候才不被人们引用?
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开明民主人士白之瀚说:“以不厌不倦者自敬其业,而业乃久;以不忧不惑者自乐其道,而道乃尊”这难到永远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幻想?
学而优则士——中国人的弊病,统治者的良方!
但如今不同了,都21世纪了,我们是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了,可是——
“自由除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和不屈服别人的意志外,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我们的意志”思想是在社会认识与实践中不断形成、阶段性的东西,法律不还今朝就明朝改、要发展完善吗?马克思不也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吗?
小学我已受伤,中学的伤疤尚未愈合,大学,你让我继续疼痛!
如果一种思想是以“分”的模式,悬以“人才”之可能,为利诱而进行面上道貌岸然实是隐秘粗暴的灌输给他人,这不叫诱奸思想与强奸灵魂叫什么?这不叫扭曲还叫什么?岂不再说沉重的书包与三点一线的逼迫对中学生乃至小学生的人身摧残
我们的教育,不比八股取仕先进到哪里去,如果真要说先进那么一点点,也只是我们现在占有的知识总量及水平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而已!体系上——它总是以“分”能达成升学取文凭最后有获得较好物质待遇这一并不好吃的饵料,引诱人们上钩,最后强奸你的意志,让你于无形中在获得有向社会支取物质可能的同时麻醉过去,并任之摆布!
人才的评价标准,只能放到社会、放在群众手里,才有避免被一些人胡乱妄加利用的可能,才有走出腐败之怪圈的可能!
从充满幻想的孩提时代,到憧憬未来的中学时光、走进颓废的大学校园,什么是我的理想?
我已经遗忘?!
除了解决物质生活,我追求什么?还在憧憬期待什么?
身边是一群追求享乐的乐天派,生活全给物质包围着——学校也好,社会也罢,身无分文便是四面楚歌。当一种教育与其社会环境的浮躁同步时、当一种教育无法安抚慌乱与浮躁的神经时,这样的教育叫什么?
大学,我的痛!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缴费又纳税,我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或者我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我到底有无选择的自由?
当一种教育总是在无形中受“功”和“利”的影响,粗乱地评价受教育者,这样的教育能是优越的教育吗?配施行在21世纪吗?还大言不惭的宣扬什么全面发展?
——鱼与熊掌欲兼得之的后果是两者俱失,全面发展之狂热口号背后的实质是全面无法发展——人,永远不是机器,就是机器,还受部件间兼容的问题制约整体运行的性能。
教育,现代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你追求什么培养什么要浇铸出什么样的“人才”?当一种教育总是以硬的方式对受教育者野蛮的进行浇灌时,教育便因缺失自由的空气而失去了自身的活力!于受教育者,也大大削弱了教育本身的意义。
教育与受教育理应是双向的自由选择和互动,一个真正先进的社会环境理应促进这种选择和互动(不仅是专业间的变化,更应是全面的自由互动,并有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我的选择看来是自由的,可我接受的教育完全不是自由的,它随时随地用“分”这棵大棒对我指指点点,摆布我玩弄我。而且现实中的“分”这棵大棒还与物质很实际地结有紧密的因缘——因此也就不必再从其它方面寻找改革之难的原因,触到谁的“痛”谁的即得利益,当然谁就要第一个打心里不舒服——不干!
现今社会瞬息万变,教育理应是开放的,包容的,教育是精神的先导,引导受教育者的人性与心智朝向良性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的教育及对其受教育者的素质评价体系是呆板、缺乏活性、死扣的盆子,那么这种教育早应该死了才好。
高中的分之压总让我有迫不急待欲逃之而后快的冲动,数分之差,我与“理想”(切莫再讨论那“理想”是啥模样)无缘;填志愿失手,本该本科的我最终进了大专学院,也罢;终于熬到了大学,分仍是禁锢我们思想活力、自由的罪魁,谁来上我的课,我就必须接受其“分”之大棒的驱使。我欲乘风离去,社会对我评价无底!这底便是那些“分”的堆积,便是那该死的文凭!
教育,你不应该是在无形中培养顺民的工具!
如果一种教育是为培养顺民而存在,随便从哲学、社会、政治、法律、经济任何一个角度,纳税者完全有权反问:这是什么教育,这还可以叫做教育么?
如果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分”上是否合格,那么“分”上合格的人精神大抵也被控制得差不多了。这样的人才已然是个打不了多少折扣的“顺民”了。——这绝对是悲哀,社会的悲哀,更是缴费纳税者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马克思主义是不错的东西,但这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理?就绝对没有其他有意义的思想或主义?
当“分”成为制约受教育者走向社会的一种可能,行政者是不是就可以凭着这么一件“秘密武器”肆意在别人的大脑开沟挖渠,让思想不知不觉的顺着预制的方向流淌?
“思想之道千万条,道不同,不相为谋,莫相欺、相斥、相仇”自由的前提是兼容,是没有诱逼蛊惑。
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有段精彩的话:
“举业二字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力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胡适、陈独秀感叹了,钱玄同也感叹了,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的这段话什么时候才不被人们引用?
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开明民主人士白之瀚说:“以不厌不倦者自敬其业,而业乃久;以不忧不惑者自乐其道,而道乃尊”这难到永远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幻想?
学而优则士——中国人的弊病,统治者的良方!
但如今不同了,都21世纪了,我们是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了,可是——
“自由除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和不屈服别人的意志外,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我们的意志”思想是在社会认识与实践中不断形成、阶段性的东西,法律不还今朝就明朝改、要发展完善吗?马克思不也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吗?
小学我已受伤,中学的伤疤尚未愈合,大学,你让我继续疼痛!
如果一种思想是以“分”的模式,悬以“人才”之可能,为利诱而进行面上道貌岸然实是隐秘粗暴的灌输给他人,这不叫诱奸思想与强奸灵魂叫什么?这不叫扭曲还叫什么?岂不再说沉重的书包与三点一线的逼迫对中学生乃至小学生的人身摧残
我们的教育,不比八股取仕先进到哪里去,如果真要说先进那么一点点,也只是我们现在占有的知识总量及水平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而已!体系上——它总是以“分”能达成升学取文凭最后有获得较好物质待遇这一并不好吃的饵料,引诱人们上钩,最后强奸你的意志,让你于无形中在获得有向社会支取物质可能的同时麻醉过去,并任之摆布!
人才的评价标准,只能放到社会、放在群众手里,才有避免被一些人胡乱妄加利用的可能,才有走出腐败之怪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