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成龙_分卷阅读_5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养子成龙最新章节!
赵洪英摇晃下手中的猪下水,解释的有些欲盖弥彰。
杜四喜笑笑,道:“洪英哥,你要是喜好猪下水这口菜,我多做几样与你下酒。”
猪下水在以前,赵洪英都是搭送给一些买主。卖不上什么价钱,不过,能送些做人情。
说起原由嘛,就是这些畜生身上的零碎玩意儿,做出来的味道不怎么好吃。本着农家人,不浪费的原则,这些零碎的玩意儿,买家还有的。
好歹是肉味儿,有些缺了钱的贫困人家,还是愿意买回去补补身子。怎么说起来,那也是见些荤食。
不过,在杜四喜嫁给赵洪英以后,情况就是变化了。
赵家有些家底,杜四喜自然是能买些在古代说起来,算得贵重的香料。
有了香料,有了姜蒜和辣椒等物,杜四喜自然能做出了好吃的猪下水,以及料理了美味的猪内脏。
打尝到了鲜后,赵洪英就是本着肥水不落外人田,给赵家时时打起了牙祭。
“四喜,洪英今天拿回来的有肥肠吧?你那溜肥肠香啊,炖得烂些。老婆子也喜欢那味道,整一个香。”赵家太婆婆摆摆手,就是笑哈哈的交待了话。
“太婆婆放心,一定入口就化。”
“好,好。”赵家太婆婆乐得连连点头称笑。
就在杜四喜处理了猪下水时,赵家的小院门被敲响了。
赵洪英去开了门,倒是发现是老熟人上门了。
“洪英少爷。”给赵洪英躬身问了个好的人,是赵洪英在京城的二叔公家的赵管事。赵管事的身前,还站了一位跟赵洪英年纪差不多,更显得丰朗俊目的青年。
若说赵洪英的身上,有些乡村的泥土味,那么,这位英俊青年的身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贵气。
“这是洪全二少爷。”
赵管事介绍了青年的身份,赵洪英听后,就是有些手足无措了。至少,在同为堂弟的赵洪全面前,赵洪英显得有些紧张的。
在赵洪全的身上,有一种很明显的上位者心态。
以赵洪英在市井里讨生活的经验,自然看得出来这位堂弟审视目光的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鄙视。总之,那是一种让赵洪英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如果说赵洪英是不自在,赵洪全这位京城的公子少爷,就是满心的牢骚。
赵洪全自认为,他爹是赵家最有本事的人。他身为京城赵家的嫡子,当然,是嫡次子。哪有必要亲自赶来了这等穷乡小县。
要说接了□□母,费心招呼几个管事,不就能办妥当了嘛。所以,带着这种心态的赵洪全,面对了赵洪英时,优越感是十足的。
“洪全堂弟,你们一路辛苦了,先进院里歇歇脚。”赵洪英本着他是东道主,摆正了心态,忙是招呼了话道。
☆、第8章
京城来人了,赵家太婆婆一见面,知道是她的曾孙子赵洪全后,还是喜泣得一把眼泪。
对于赵家太婆婆这个和善的老人,赵洪全是没什么太多的印象。不过,这到底是他的嫡亲长辈,赵洪全依然恭敬的见了礼。
“洪英,给厨房里的四喜说说,多弄些好菜。”
“洪全难得来田东镇,自家人聚一起,也是难得……”
赵家太婆婆这时候,自然是心里头感情莫名复杂的。毕竟,赵洪全这么个曾孙来安北县,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见着京城来了曾孙,赵家太婆婆自然就是想到了亲儿子,想到了亲孙子。
“太婆婆,我这就去。洪全堂弟来是好事,你们先坐坐说说话。”
赵洪英给让了座,留着赵家太婆婆和赵洪全在院中一起聊些家常话。他本人去了厨房,准备拿些热开水,冲了茶碗。
农家人,都是来客时,才是现烧着鲜开水。茶,更是有客时,待客的贵重之物。
一般平日,自家人都是取了井中人,一饮便是。
杜四喜见赵洪英进了厨房,方是知晓了家中来客。而且,还是据说远在京城,当了大官的亲戚?
“我这烧开水,不花费多少时间。”杜四喜应了话,就说道:“洪英,你猜这位本家堂弟来,是有什么大事?”
杜四喜想,京城闷不声派了人来,应该先通个气吧?
就是没通个气,想是赵家太婆婆又或是赵洪英总猜测得到一二?
杜四喜一问,赵洪英没隐瞒,道:“可能是想接了太婆婆入京。二叔公年纪大了,给太婆婆尽孝的日子,也没多少年头。”
“听太婆婆讲,二叔公年青时就入军中打仗,一辈子在军营里捞饭吃。大大小小的仗打得多了,人身上受的伤也不少。大夫都是讲那等拼命的汉子,容易寿数上有碍。”赵洪英这么一说,杜四喜哪还听不出来。这赵家太婆婆怕是可能白发人,先送了黑发人。
嗯,当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白发人送了白发人。以古代的平均寿命而言,赵家的这位二叔公年纪也算得高寿了,毕竟,孙子都是取妻了,就差个曾孙子乐呵乐呵四世同堂。
少顷,鲜开水烧好,赵洪英就是去院中泡茶。
杜四喜留了厨房,准备再多备几个菜,免得说是待慢了京城的客人。到底这来头是正派的亲戚,还是富贵亲戚,就是不巴结了,也不能得罪了。
虽然,杜四喜一家子,是努力的招呼了来客。不过,据杜四喜的观察,这位赵洪全堂弟的脸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欢喜模样。倒是假笑,一直是挂了脸上。
安北的赵家不是富贵人家,不过,赵洪全来自于京城赵家的富贵少爷公子哥。所以,杜四喜跟赵洪英商量后,还是准备迁就一下这位少爷公子哥的生活习惯。远来是客,没必要弄得不开心。
就算是当了晚辈的孝顺,那是心里觉得富贵亲戚没啥做客样,也好歹哄好了赵家太婆婆这位高辈人的开心嘛。
“辛苦你了。”
“就是多忙会儿的事,那是你堂弟,更是太婆婆的曾孙。我是你媳妇,是太婆婆的曾孙媳妇。你堂弟不唬了脸,老人家高兴,咱们这点忙的事,就不叫事。”杜四喜对赵洪喜娇嗔了几句,倒是在赵洪英这个汉子的苦笑里,越发的乐着哼了小调。
赵洪英是什么人?是市井里讨生活的人。哪会看不出来,媳妇四喜这么做,是为了给他涨体面。瞅着洪全堂弟表现出来的德性,怕这位不是好侍候的主。
夕食,有荤有素,四冷四热,共八个菜色。
杜四喜晓得富贵人家,奴仆自然是另外寻地吃食。所以,她是单独给赵管事,还有一道前来的两个小厮,留了饭菜在厨房里。当然,也包括了她自己的。
谁让这是古代呢,有宾客时,哪怕在农家,自家女眷也是绝对不上桌吃饭的。
挺歧视人,可改变不了大环境如此,杜四喜也就不想让赵洪全这位京城的少爷公子哥,那是吃饭还吃出火气来了。
杜四喜不能上桌吃饭,得给自己留了菜。于此,她还是不能想当然的拍拍屁股就走人。而是夕食时,留下来给赵家太婆婆夹了菜。这是这个时代里,晚辈对长辈进的基本孝道,媳妇对太婆婆应该得干的事。
要么,怎么说,小媳妇被搓磨着熬成婆后,才得翻身日子呢。
等着这熬油一样的夕食结束后,杜四喜松口气了。
上桌子用饭的三人,貌似挺掬礼,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模样。
杜四喜看得出来,赵家太婆婆和赵洪英都是在顺着赵洪全的意思。想是,因为这位远道而来,还是敬着些。
待夕食结束后,杜四喜收拾了碗筷,又是重新送了茶,让三人慢慢喝着。
就着闲功夫了,杜四喜方是准备回厨房用了她迟到的晚饭。前脚刚要离了屋门,杜四喜听着少爷公子哥赵洪全开口了,说道:“曾孙儿此来,是代祖父和父亲接□□母进京城。”
虽然挺想听了后面的谈话,不过,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起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杜四喜想,不管进不进京城,晚上歇觉前,总能从丈夫赵洪英的嘴里听得消息,所以,她不急了一时半会儿。
正如杜四喜的想法,当晚,夫妻准备二人睡觉时,赵洪英还真是提到了此事。
“京城的二叔公,还有堂叔的意思,真是想把太婆婆迎到京城里住。”赵洪英说着话时,皱了眉头,又道:“洪全堂弟来,说是递话。可瞧着态度,就是想逼迫了太婆婆一道上京城。太婆婆年岁大了,真劳累奔波千里路的话,身子未必受得住?”
身为晚辈,特别是被赵家太婆婆养大的曾孙子,赵洪英不羡慕了京城的富贵,他更在意了他这位最嫡亲长辈的健康。
“那太婆婆如何讲?”
杜四喜觉得,他们夫妻说再多,都是瞎想。这事情,得看赵家太婆婆本人的意思如何?
“不好说。”良久后,赵洪英给了这么三个字。
☆、第9章
杜四喜夫妻是晚辈,最后,看着的情况还是随了赵家太婆婆这个长辈的意思。
赵洪全自然不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手法,而是提了京城的长辈的想法,他做得一个传声筒。当然,就是这么一席话,赵家太婆婆同意了,安北县的赵家全部打包,然后,一家子人进京城。
田东镇,不光是赵家的老根底,同时,也是杜四喜的娘家所在。
杜四喜得了确切的消息,自然是回门,给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通了气,说了这么回事。
“小妹,这是好事。赵家在京城,那是了不得的人物。”杜家大嫂一脸的热情,比杜四喜更热心这事。
杜家二嫂这会儿也在场,接了话,道:“大嫂说得是,小妹嫁鸡随鸡,进了汉子的家门,自然跟着婆家走。再说,赵家京城是富贵人,这一趟真随了去,那是享福啊。”
“你大嫂二嫂的话,都有道理。”杜家大哥此时,是接了话,道:“小妹,你安心在婆家过日子。不管是京城,还是田东镇,哪地方都是让你过好日子。”
瞅着,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人人都是好话在嘴边说着。杜四喜瞧这模样,自然原来还关心啥的话,就算了。只是场面子话,还是讲明了两句。她算是看出来啊,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是真心盼她跟丈夫赵洪英打包进京滴。
原由,也不难猜测,这是想多门富贵亲戚。
安北县的赵家投奔了发达的二房,注定能沾光。杜四喜的婆家有钱了,将来,又或者做了官?杜四喜的娘家贴上来,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古代,讲什么?
讲得是亲戚之间,要多相互帮衬着。如果有穷亲戚上门打秋风,那是能搭手,就得搭手。要不然,落个刻薄的名声,不光自己要吃亏,就是下辈的儿孙什么的,也是落个坏名声。
外人看见的事情,免不得同情了弱小的。不管是占理不占理,古代是很光明正大的讲着“帮亲不帮理”这么个话。
进京城了,杜四喜作为小辈的曾孙媳妇,自然要收拾好细软衣物等东西。
赵洪英跟赵家太婆婆这个长辈寻问了几次话,确定这位嫡亲的长辈,真是下定了决心。自然,不再劝了。
“洪英啊,太婆婆也是想着,你这孩子没个依仗。进京城了,你二叔公和堂叔,总能给你和你将来的孩子谋个好前程。”赵家太婆婆活一辈子了,还是在京城儿子和孙子的提醒里,想着给长房的嫡曾孙赵洪英,留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太婆婆,现在日子挺好的。”赵洪英没那么大的野心,他觉得,现在的日子确实不错着。有媳妇有家,有媳妇照顾了家人,合合美美的没哪不顺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太婆婆,不去京城了,合不上眼啊。”这话够重了,赵洪英一个小晚辈,自然是受住了,不敢再有其他异议。
十月,晚秋时节,安北县的赵家是卖了家中的房子和田地,还有县城的铺子,然后,全家随着京城的来人,踏上了进京城的道路。
从安北县往东南,是一条漫长的路。杜四喜一家人的目的,是到达了大梁朝的首府东京。
连赶了大半月的路,到十一月初八时,一行人已经到了章德县城。
章德县城比起安北县城更为热闹多了,这里算是天雄军的地盘。
大梁朝承了大唐朝的江山,统一了差不离整个中原地区。当然,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还是有各个军阀的存在。
大梁朝的军制,同样承了大唐朝的例,分了拱卫中央的禁军,以及地方的藩镇牙军。天雄军,就是大梁朝统治之下的藩镇之一。
章德县城作为天雄军下面管辖的军事重镇之一,治安可谓不错,所以,来往商贩不少。市集也就是显得格外热闹两分。
赵洪英摇晃下手中的猪下水,解释的有些欲盖弥彰。
杜四喜笑笑,道:“洪英哥,你要是喜好猪下水这口菜,我多做几样与你下酒。”
猪下水在以前,赵洪英都是搭送给一些买主。卖不上什么价钱,不过,能送些做人情。
说起原由嘛,就是这些畜生身上的零碎玩意儿,做出来的味道不怎么好吃。本着农家人,不浪费的原则,这些零碎的玩意儿,买家还有的。
好歹是肉味儿,有些缺了钱的贫困人家,还是愿意买回去补补身子。怎么说起来,那也是见些荤食。
不过,在杜四喜嫁给赵洪英以后,情况就是变化了。
赵家有些家底,杜四喜自然是能买些在古代说起来,算得贵重的香料。
有了香料,有了姜蒜和辣椒等物,杜四喜自然能做出了好吃的猪下水,以及料理了美味的猪内脏。
打尝到了鲜后,赵洪英就是本着肥水不落外人田,给赵家时时打起了牙祭。
“四喜,洪英今天拿回来的有肥肠吧?你那溜肥肠香啊,炖得烂些。老婆子也喜欢那味道,整一个香。”赵家太婆婆摆摆手,就是笑哈哈的交待了话。
“太婆婆放心,一定入口就化。”
“好,好。”赵家太婆婆乐得连连点头称笑。
就在杜四喜处理了猪下水时,赵家的小院门被敲响了。
赵洪英去开了门,倒是发现是老熟人上门了。
“洪英少爷。”给赵洪英躬身问了个好的人,是赵洪英在京城的二叔公家的赵管事。赵管事的身前,还站了一位跟赵洪英年纪差不多,更显得丰朗俊目的青年。
若说赵洪英的身上,有些乡村的泥土味,那么,这位英俊青年的身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贵气。
“这是洪全二少爷。”
赵管事介绍了青年的身份,赵洪英听后,就是有些手足无措了。至少,在同为堂弟的赵洪全面前,赵洪英显得有些紧张的。
在赵洪全的身上,有一种很明显的上位者心态。
以赵洪英在市井里讨生活的经验,自然看得出来这位堂弟审视目光的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鄙视。总之,那是一种让赵洪英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如果说赵洪英是不自在,赵洪全这位京城的公子少爷,就是满心的牢骚。
赵洪全自认为,他爹是赵家最有本事的人。他身为京城赵家的嫡子,当然,是嫡次子。哪有必要亲自赶来了这等穷乡小县。
要说接了□□母,费心招呼几个管事,不就能办妥当了嘛。所以,带着这种心态的赵洪全,面对了赵洪英时,优越感是十足的。
“洪全堂弟,你们一路辛苦了,先进院里歇歇脚。”赵洪英本着他是东道主,摆正了心态,忙是招呼了话道。
☆、第8章
京城来人了,赵家太婆婆一见面,知道是她的曾孙子赵洪全后,还是喜泣得一把眼泪。
对于赵家太婆婆这个和善的老人,赵洪全是没什么太多的印象。不过,这到底是他的嫡亲长辈,赵洪全依然恭敬的见了礼。
“洪英,给厨房里的四喜说说,多弄些好菜。”
“洪全难得来田东镇,自家人聚一起,也是难得……”
赵家太婆婆这时候,自然是心里头感情莫名复杂的。毕竟,赵洪全这么个曾孙来安北县,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见着京城来了曾孙,赵家太婆婆自然就是想到了亲儿子,想到了亲孙子。
“太婆婆,我这就去。洪全堂弟来是好事,你们先坐坐说说话。”
赵洪英给让了座,留着赵家太婆婆和赵洪全在院中一起聊些家常话。他本人去了厨房,准备拿些热开水,冲了茶碗。
农家人,都是来客时,才是现烧着鲜开水。茶,更是有客时,待客的贵重之物。
一般平日,自家人都是取了井中人,一饮便是。
杜四喜见赵洪英进了厨房,方是知晓了家中来客。而且,还是据说远在京城,当了大官的亲戚?
“我这烧开水,不花费多少时间。”杜四喜应了话,就说道:“洪英,你猜这位本家堂弟来,是有什么大事?”
杜四喜想,京城闷不声派了人来,应该先通个气吧?
就是没通个气,想是赵家太婆婆又或是赵洪英总猜测得到一二?
杜四喜一问,赵洪英没隐瞒,道:“可能是想接了太婆婆入京。二叔公年纪大了,给太婆婆尽孝的日子,也没多少年头。”
“听太婆婆讲,二叔公年青时就入军中打仗,一辈子在军营里捞饭吃。大大小小的仗打得多了,人身上受的伤也不少。大夫都是讲那等拼命的汉子,容易寿数上有碍。”赵洪英这么一说,杜四喜哪还听不出来。这赵家太婆婆怕是可能白发人,先送了黑发人。
嗯,当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白发人送了白发人。以古代的平均寿命而言,赵家的这位二叔公年纪也算得高寿了,毕竟,孙子都是取妻了,就差个曾孙子乐呵乐呵四世同堂。
少顷,鲜开水烧好,赵洪英就是去院中泡茶。
杜四喜留了厨房,准备再多备几个菜,免得说是待慢了京城的客人。到底这来头是正派的亲戚,还是富贵亲戚,就是不巴结了,也不能得罪了。
虽然,杜四喜一家子,是努力的招呼了来客。不过,据杜四喜的观察,这位赵洪全堂弟的脸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欢喜模样。倒是假笑,一直是挂了脸上。
安北的赵家不是富贵人家,不过,赵洪全来自于京城赵家的富贵少爷公子哥。所以,杜四喜跟赵洪英商量后,还是准备迁就一下这位少爷公子哥的生活习惯。远来是客,没必要弄得不开心。
就算是当了晚辈的孝顺,那是心里觉得富贵亲戚没啥做客样,也好歹哄好了赵家太婆婆这位高辈人的开心嘛。
“辛苦你了。”
“就是多忙会儿的事,那是你堂弟,更是太婆婆的曾孙。我是你媳妇,是太婆婆的曾孙媳妇。你堂弟不唬了脸,老人家高兴,咱们这点忙的事,就不叫事。”杜四喜对赵洪喜娇嗔了几句,倒是在赵洪英这个汉子的苦笑里,越发的乐着哼了小调。
赵洪英是什么人?是市井里讨生活的人。哪会看不出来,媳妇四喜这么做,是为了给他涨体面。瞅着洪全堂弟表现出来的德性,怕这位不是好侍候的主。
夕食,有荤有素,四冷四热,共八个菜色。
杜四喜晓得富贵人家,奴仆自然是另外寻地吃食。所以,她是单独给赵管事,还有一道前来的两个小厮,留了饭菜在厨房里。当然,也包括了她自己的。
谁让这是古代呢,有宾客时,哪怕在农家,自家女眷也是绝对不上桌吃饭的。
挺歧视人,可改变不了大环境如此,杜四喜也就不想让赵洪全这位京城的少爷公子哥,那是吃饭还吃出火气来了。
杜四喜不能上桌吃饭,得给自己留了菜。于此,她还是不能想当然的拍拍屁股就走人。而是夕食时,留下来给赵家太婆婆夹了菜。这是这个时代里,晚辈对长辈进的基本孝道,媳妇对太婆婆应该得干的事。
要么,怎么说,小媳妇被搓磨着熬成婆后,才得翻身日子呢。
等着这熬油一样的夕食结束后,杜四喜松口气了。
上桌子用饭的三人,貌似挺掬礼,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模样。
杜四喜看得出来,赵家太婆婆和赵洪英都是在顺着赵洪全的意思。想是,因为这位远道而来,还是敬着些。
待夕食结束后,杜四喜收拾了碗筷,又是重新送了茶,让三人慢慢喝着。
就着闲功夫了,杜四喜方是准备回厨房用了她迟到的晚饭。前脚刚要离了屋门,杜四喜听着少爷公子哥赵洪全开口了,说道:“曾孙儿此来,是代祖父和父亲接□□母进京城。”
虽然挺想听了后面的谈话,不过,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起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杜四喜想,不管进不进京城,晚上歇觉前,总能从丈夫赵洪英的嘴里听得消息,所以,她不急了一时半会儿。
正如杜四喜的想法,当晚,夫妻准备二人睡觉时,赵洪英还真是提到了此事。
“京城的二叔公,还有堂叔的意思,真是想把太婆婆迎到京城里住。”赵洪英说着话时,皱了眉头,又道:“洪全堂弟来,说是递话。可瞧着态度,就是想逼迫了太婆婆一道上京城。太婆婆年岁大了,真劳累奔波千里路的话,身子未必受得住?”
身为晚辈,特别是被赵家太婆婆养大的曾孙子,赵洪英不羡慕了京城的富贵,他更在意了他这位最嫡亲长辈的健康。
“那太婆婆如何讲?”
杜四喜觉得,他们夫妻说再多,都是瞎想。这事情,得看赵家太婆婆本人的意思如何?
“不好说。”良久后,赵洪英给了这么三个字。
☆、第9章
杜四喜夫妻是晚辈,最后,看着的情况还是随了赵家太婆婆这个长辈的意思。
赵洪全自然不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手法,而是提了京城的长辈的想法,他做得一个传声筒。当然,就是这么一席话,赵家太婆婆同意了,安北县的赵家全部打包,然后,一家子人进京城。
田东镇,不光是赵家的老根底,同时,也是杜四喜的娘家所在。
杜四喜得了确切的消息,自然是回门,给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通了气,说了这么回事。
“小妹,这是好事。赵家在京城,那是了不得的人物。”杜家大嫂一脸的热情,比杜四喜更热心这事。
杜家二嫂这会儿也在场,接了话,道:“大嫂说得是,小妹嫁鸡随鸡,进了汉子的家门,自然跟着婆家走。再说,赵家京城是富贵人,这一趟真随了去,那是享福啊。”
“你大嫂二嫂的话,都有道理。”杜家大哥此时,是接了话,道:“小妹,你安心在婆家过日子。不管是京城,还是田东镇,哪地方都是让你过好日子。”
瞅着,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人人都是好话在嘴边说着。杜四喜瞧这模样,自然原来还关心啥的话,就算了。只是场面子话,还是讲明了两句。她算是看出来啊,杜家大哥、二哥两家人,是真心盼她跟丈夫赵洪英打包进京滴。
原由,也不难猜测,这是想多门富贵亲戚。
安北县的赵家投奔了发达的二房,注定能沾光。杜四喜的婆家有钱了,将来,又或者做了官?杜四喜的娘家贴上来,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古代,讲什么?
讲得是亲戚之间,要多相互帮衬着。如果有穷亲戚上门打秋风,那是能搭手,就得搭手。要不然,落个刻薄的名声,不光自己要吃亏,就是下辈的儿孙什么的,也是落个坏名声。
外人看见的事情,免不得同情了弱小的。不管是占理不占理,古代是很光明正大的讲着“帮亲不帮理”这么个话。
进京城了,杜四喜作为小辈的曾孙媳妇,自然要收拾好细软衣物等东西。
赵洪英跟赵家太婆婆这个长辈寻问了几次话,确定这位嫡亲的长辈,真是下定了决心。自然,不再劝了。
“洪英啊,太婆婆也是想着,你这孩子没个依仗。进京城了,你二叔公和堂叔,总能给你和你将来的孩子谋个好前程。”赵家太婆婆活一辈子了,还是在京城儿子和孙子的提醒里,想着给长房的嫡曾孙赵洪英,留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太婆婆,现在日子挺好的。”赵洪英没那么大的野心,他觉得,现在的日子确实不错着。有媳妇有家,有媳妇照顾了家人,合合美美的没哪不顺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太婆婆,不去京城了,合不上眼啊。”这话够重了,赵洪英一个小晚辈,自然是受住了,不敢再有其他异议。
十月,晚秋时节,安北县的赵家是卖了家中的房子和田地,还有县城的铺子,然后,全家随着京城的来人,踏上了进京城的道路。
从安北县往东南,是一条漫长的路。杜四喜一家人的目的,是到达了大梁朝的首府东京。
连赶了大半月的路,到十一月初八时,一行人已经到了章德县城。
章德县城比起安北县城更为热闹多了,这里算是天雄军的地盘。
大梁朝承了大唐朝的江山,统一了差不离整个中原地区。当然,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还是有各个军阀的存在。
大梁朝的军制,同样承了大唐朝的例,分了拱卫中央的禁军,以及地方的藩镇牙军。天雄军,就是大梁朝统治之下的藩镇之一。
章德县城作为天雄军下面管辖的军事重镇之一,治安可谓不错,所以,来往商贩不少。市集也就是显得格外热闹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