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老子·道德经 >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老子·道德经最新章节!

    [原文]

    道常无名,朴1。虽小2,天下莫能臣3。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始制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8。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注释]

    1、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4、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5、自均: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8、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引语]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无”名、以“有”名的“无”和“有”的概念。“无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之为“朴”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根源。

    [评析]

    任继愈认为“老子的哲学,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都具有这种素朴的、直观的特点,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老子对世界的本原,说‘无以名之,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朴’(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有时把道叫做‘无名’(一章“无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实在是混然一体‘无’名或‘朴’。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道”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无名、朴”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大、逝、远、反”的进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以及动静、因果等等关系性的辩证范畴。

本站推荐:修罗天帝逆天邪神伏天氏元龙毒医娘亲萌宝宝万古神帝万古神帝医毒双绝:冥王的天才宠妃元尊牧神记

老子·道德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李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耳并收藏老子·道德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