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西游] 与猫猫二凤陛下的奇幻漂流 > 第221章
第221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西游] 与猫猫二凤陛下的奇幻漂流最新章节!
所以,即使是面对不知底细的千年后来客,长孙无忌也有信心为《古文尚书》争上一争。他坚定不移的相信,无论林貌举出什么高明的论点,他都有能力驳斥回去——
但大手子只说了一句话。
“考古学家在战国墓里挖出真本尚书了。”他道:“现在还在水木大学做分析呢……”
长孙无忌踉跄后退,哐当撞翻了茶壶。
他挥手让政事堂的官吏退下,在原地呆呆木楞许久,终于强打精神,站起身来。
“你在此处不要走动。”他一字字叮嘱:“我去寻孔颖达孔学士,先看看消息再说……”
林貌呆呆站在原地,隐约觉得自己似乎被占了点便宜。
·
被占了便宜的林长史在政事堂待到了日暮西沉,却始终没有见到长孙相公带着孔学士返回。他望一望外面的天气,打算让官吏们送一份日常的晚饭,见识见识大唐宰相的伙食。但刚刚迈出门外,便听到了极为细微的呼唤:
“上仙,上仙!”
林貌愕然回头,看到一条批鳞带角的五色小龙,正蜷缩在堂外树荫一角,哀哀出声:
“求上仙救我等一救!”
--------------------
梅本的《古文尚书》吧,也是笔烂账。
尚书分为两个本子,一个是伏生所传之《今文尚书》,二是鲁王修房子时拆了孔子家的墙壁,挖出来的《古文尚书》。两个都是真的,没有问题。
但魏晋时文献离散,古文尚书失落,就有太守梅赜献上家传的《古文尚书》——然后对梅本古文尚书的大撕比就开始了。尚书在儒家的地位几乎与《春秋》齐平,这种东西的真伪论证可以说是整个王朝的意识形态七寸,你可以想象那种疯狂的程度。
而在这场千年大撕比中,大唐的儒生发挥了很坏的作用——他们坚持认为古文尚书是真的,还列入经传引用为官方读物;但给出的理由却是不堪一驳,纯属臆想。所以也无怪乎宋儒一直喷唐人“不学无术”,这种操作是真丢脸。
到了宋以后,基本就是古文伪造派占主流了。但始终没办法捶死——这玩意儿假的很离谱,但有些篇章质量真的很高,实在分辨不出来。
直到清华简发掘出了战国时的《尚书》之后,这玩意儿才算告一段落。大家基本确定,梅本《古文》肯定是假的,但其中有些篇目和段落是真货。换句话说,这人手上肯定有尚书残篇,还是没有传世的残篇,但坑就坑在,他自己发挥创造了一大堆——简称“融梗”。譬如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致敬的是尚书中《五子之歌》,而五子之歌,就是姓梅融梗融出来的。
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历史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调色盘鉴抄事件了吧。
ps:其实吧,如果古代发现《清华简》,找到未面世的《尚书》,那绝对是可以上史传、告太庙的大事。
第91章拷问
这样的声音凄楚而又尖利,当然绝不会听错。林貌弯下身来,盯着这条古怪的小龙:
“你是……”
五彩的小龙颤巍巍从树荫下爬出,语气又尖又细:
“小龙——小龙是司掌岷江的水神,受泾水龙王的指点,求上仙高抬贵手……”
也不知泾河龙王是如何描述的他这位“上仙”,但小龙神态怯弱,又连连俯首,态度相当之谦逊恭敬,老老实实行下大礼之后,才小心说出来意:
“小龙及诸位朋友僻居西南,原本不问世事。不料昨日天降火雨、摧枯拉朽,声势之盛大,真有毁天灭地的神通!小龙不知何处得罪了上仙,因此特来求上仙宽恕……”
林貌愣了一愣,稍有些不自然的咳嗽一声。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导弹又不是一对一精确打击的武器,只要发射范围扩大,必然会存在误伤的情况。事实上,组织也早有预料,早就下发了一份内容详尽的指南,用于为“不可避免”的误炸善后。
林貌从口袋中摸出了小册子,翻开了目录:
“请问是炸了哪里?”
或许是见“上仙”的态度温和,岷江龙王的胆子也大了几分:
“小龙及几位朋友的殿阁、庙宇及仓库,都被天降的火雨烧毁了,还险些波及家眷。”
林貌翻阅目录的动作忽然停住了。
“……家眷?”他小声道:“你居然还在那里安排了家眷?”
林上仙将手一抖,小册子随之摊开,展成一张清晰而详尽的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导弹袭击的目标——即使再如何怒急攻心,组织上也不可能往国土上随意投掷炸弹;尽管误炸不可避免,但至少要尽力管控破坏的范围。因此,导弹的打击路线,除了与三江源息息相关的暗河沟渠以外,便是吐蕃驻扎各处的军事要塞,紧要之至的战略咽喉。
所以……
“你是怎么将家眷与财物,安放到吐蕃要塞的?”林貌轻声细语:“大唐与西南冲突多日,中原水系的水神,居然还能在吐蕃要地安家……我想,吐蕃赞普,似乎没有这么乐于助人吧?”
五彩小龙僵在了原地,身体硬得像一根麻绳。
说实话,它千辛万苦求托泾水龙王从中说和,又壮着胆子亲自来恳求“上仙”,其间设想过种种艰难险阻敷衍塞责,却没有预料过眼下的情形——神通广大的仙人,不都是清高飘逸、不问世事么?为什么能如此明察秋毫,顷刻间便洞悉大唐与吐蕃那微妙的局势?
所以,即使是面对不知底细的千年后来客,长孙无忌也有信心为《古文尚书》争上一争。他坚定不移的相信,无论林貌举出什么高明的论点,他都有能力驳斥回去——
但大手子只说了一句话。
“考古学家在战国墓里挖出真本尚书了。”他道:“现在还在水木大学做分析呢……”
长孙无忌踉跄后退,哐当撞翻了茶壶。
他挥手让政事堂的官吏退下,在原地呆呆木楞许久,终于强打精神,站起身来。
“你在此处不要走动。”他一字字叮嘱:“我去寻孔颖达孔学士,先看看消息再说……”
林貌呆呆站在原地,隐约觉得自己似乎被占了点便宜。
·
被占了便宜的林长史在政事堂待到了日暮西沉,却始终没有见到长孙相公带着孔学士返回。他望一望外面的天气,打算让官吏们送一份日常的晚饭,见识见识大唐宰相的伙食。但刚刚迈出门外,便听到了极为细微的呼唤:
“上仙,上仙!”
林貌愕然回头,看到一条批鳞带角的五色小龙,正蜷缩在堂外树荫一角,哀哀出声:
“求上仙救我等一救!”
--------------------
梅本的《古文尚书》吧,也是笔烂账。
尚书分为两个本子,一个是伏生所传之《今文尚书》,二是鲁王修房子时拆了孔子家的墙壁,挖出来的《古文尚书》。两个都是真的,没有问题。
但魏晋时文献离散,古文尚书失落,就有太守梅赜献上家传的《古文尚书》——然后对梅本古文尚书的大撕比就开始了。尚书在儒家的地位几乎与《春秋》齐平,这种东西的真伪论证可以说是整个王朝的意识形态七寸,你可以想象那种疯狂的程度。
而在这场千年大撕比中,大唐的儒生发挥了很坏的作用——他们坚持认为古文尚书是真的,还列入经传引用为官方读物;但给出的理由却是不堪一驳,纯属臆想。所以也无怪乎宋儒一直喷唐人“不学无术”,这种操作是真丢脸。
到了宋以后,基本就是古文伪造派占主流了。但始终没办法捶死——这玩意儿假的很离谱,但有些篇章质量真的很高,实在分辨不出来。
直到清华简发掘出了战国时的《尚书》之后,这玩意儿才算告一段落。大家基本确定,梅本《古文》肯定是假的,但其中有些篇目和段落是真货。换句话说,这人手上肯定有尚书残篇,还是没有传世的残篇,但坑就坑在,他自己发挥创造了一大堆——简称“融梗”。譬如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致敬的是尚书中《五子之歌》,而五子之歌,就是姓梅融梗融出来的。
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历史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调色盘鉴抄事件了吧。
ps:其实吧,如果古代发现《清华简》,找到未面世的《尚书》,那绝对是可以上史传、告太庙的大事。
第91章拷问
这样的声音凄楚而又尖利,当然绝不会听错。林貌弯下身来,盯着这条古怪的小龙:
“你是……”
五彩的小龙颤巍巍从树荫下爬出,语气又尖又细:
“小龙——小龙是司掌岷江的水神,受泾水龙王的指点,求上仙高抬贵手……”
也不知泾河龙王是如何描述的他这位“上仙”,但小龙神态怯弱,又连连俯首,态度相当之谦逊恭敬,老老实实行下大礼之后,才小心说出来意:
“小龙及诸位朋友僻居西南,原本不问世事。不料昨日天降火雨、摧枯拉朽,声势之盛大,真有毁天灭地的神通!小龙不知何处得罪了上仙,因此特来求上仙宽恕……”
林貌愣了一愣,稍有些不自然的咳嗽一声。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导弹又不是一对一精确打击的武器,只要发射范围扩大,必然会存在误伤的情况。事实上,组织也早有预料,早就下发了一份内容详尽的指南,用于为“不可避免”的误炸善后。
林貌从口袋中摸出了小册子,翻开了目录:
“请问是炸了哪里?”
或许是见“上仙”的态度温和,岷江龙王的胆子也大了几分:
“小龙及几位朋友的殿阁、庙宇及仓库,都被天降的火雨烧毁了,还险些波及家眷。”
林貌翻阅目录的动作忽然停住了。
“……家眷?”他小声道:“你居然还在那里安排了家眷?”
林上仙将手一抖,小册子随之摊开,展成一张清晰而详尽的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导弹袭击的目标——即使再如何怒急攻心,组织上也不可能往国土上随意投掷炸弹;尽管误炸不可避免,但至少要尽力管控破坏的范围。因此,导弹的打击路线,除了与三江源息息相关的暗河沟渠以外,便是吐蕃驻扎各处的军事要塞,紧要之至的战略咽喉。
所以……
“你是怎么将家眷与财物,安放到吐蕃要塞的?”林貌轻声细语:“大唐与西南冲突多日,中原水系的水神,居然还能在吐蕃要地安家……我想,吐蕃赞普,似乎没有这么乐于助人吧?”
五彩小龙僵在了原地,身体硬得像一根麻绳。
说实话,它千辛万苦求托泾水龙王从中说和,又壮着胆子亲自来恳求“上仙”,其间设想过种种艰难险阻敷衍塞责,却没有预料过眼下的情形——神通广大的仙人,不都是清高飘逸、不问世事么?为什么能如此明察秋毫,顷刻间便洞悉大唐与吐蕃那微妙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