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_分卷阅读_169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我们的1654最新章节!
他瞥了一眼姜雪老师,她还在皱着眉头批考试卷子呢。看样子她班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自己教的班好……另两个老师刚放假时就早早的走了,他们向校长郝刚请了假,要趁着中秋节搭船去台湾北部地区。那船是给那里送各种各样的过节用品的,台湾北部地区现在还无法自给自足。
他们想去看看自己的队长刘海洋,顺便过一过飞行的瘾头。
范伟业笑着说:“你再认真批,你们班的数学成绩也没有我们班好……”
姜雪说:“我们女生班的语文成绩好,能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你们班多!”
“切,会普通话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数学要是不行,早晚都不行,你说你们女生班十位数乘除法能完全掌握的有几个?别说女生天生数学不好啊,在小学基本都是女生得双百……所以你要考虑一下你的教学方法问题。”
“得了范伟业,你休想把你的魔手插到我们女生班里……成绩再不好我也不用你管……”
“你看吧,姜雪老师,你不负责任的劲头又露出来了……什么教育学啊,教育心理学啊,就是两个字概括了:良心。你又逼我看这个那个的,你们班的成绩可不太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范伟业,你屁良心,你那是暴力教学,男生哀嚎的声音,我们女生班都能听到。每次你上课,郝刚校长都要看你好几次……”
“但我的教学更有效果,你得承认这一点吧?我们班平均六十分了,你那班有五十分了吗?”
姜雪低了声音,说:“五十还不到……”
“看看吧。”范伟业老师小脸放光了,“我现在可以大胆地在网上公布成绩了……啊哎!”
姜雪拎着范伟业的耳朵进了他的宿舍,强迫他把自己的宿舍收拾好。
姜雪的妈妈和范伟业的爸爸都要来赤嵌农业基地过中秋,他们两个也自然地要住进两个孩子各自的单身宿舍。
刚一放学,小王四一路飞快地向家里跑,都没有顾得上平常的小伙伴们。
在路边的水田地里,那水稻泛着黄顶,这说明它要成熟了……一阵微风吹过,小王四好像能闻到那稻香。
这一季水稻定是又能大丰收了。
此时虽是近黄昏,但是天空却蓝得可爱,不着一丝白云,不时就有鸟儿飞过,划过一道快乐的弧线。
小王四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里时,还没有进门,就闻到了娘烤月饼的香味。
娘每年都要烤一次月饼,这在以前都是小王四最开心的时候,可是现在,当他吃过学校发的月饼后……那种味道比娘亲手烤的要好吃太多了……听说有个叫李志婷的女生,大家都说她是李董失散多年的女儿,她吃得月饼是李董着人送来的,更是美味的不得了……可惜李志婷只分给了同宿舍的女生吃……王四没有尝过比学校里发的更好吃的月饼。
更让人高兴的是,三哥回来了,他还带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王三一把抱起弟弟转了两圈后,放下他,说:“四弟壮实多了……关起来圈养,果然有效果!”
王老儿笑着看两兄弟嬉闹,他捋着胡子说道:“大家一开始都吓了一跳,以为汉唐集团是要人质,后来见他们允许探望,又见他们每天早晨让娃子们跑步,行升汉唐集团旗帜之礼,唱他们的歌,便知他们只是圈养众人子弟,并无恶意,只要我等不违备他们的规定便可……”
王三正色道:“爹爹多虑了……李四大哥一生谨慎,却将家人都接到河口基地,想必他也看好汉唐集团……”
王老儿刚要说什么,只听得有人在门口重重地跺了几下脚,咳嗽了一声,说:“王老爹可在?!”
王老儿和王三连忙推门看去,竟然是杨童生亲自来访!
只见他手里拎着一串纸包,想必是月饼了。王家人慌忙将杨童生请进家里……这是给他王家送月饼来了,杨童生竟然主动先上王家来走月了!
中秋送月饼风俗在明代已开始流行。
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时间,“走月”活动就已出现。
至于说是“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相约“杀鞑子(蒙古人)”,从而推翻了元政权。
在元代,蒙古人对民间集会,也就是汉人的群体性事件控制极严,也特别害怕,只要汉人们聚在一起那必将以各种名目拆散开,真的以各种名目。独裁统治都是要把被统治者分裂成单独的个体,让这些个体陷入各种恐慌中……
于是,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饼的习俗,将约定起义时间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送出,从而完成了起义总动员,“送月饼”风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广泛流行。
当然,还有另外一说,送月饼“杀鞑子”,是吴王张士诚想出的主意。
这些说法汉唐集团懒得去考证,只想说一点,如果一个统治者运用了某种技术手段也好,方式方法也好,取得了政权,那么他一定会反过来禁止或严密控制再有人用同样的模式……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对户籍和流民控制得有多严格来看出。
因此,如果以上的传说是真的,那么走月的活动早就被禁止了,哪里还会有送月饼的传统了?
再说了,传个信儿而已,编个像鸡毛信那样的传奇故事岂不更好?哪里用得着费那么多成本?当月饼烤制不花费钱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效率就是银子,就是马票
杨童生此次主动前来王家走月,是有自己目的的。
一来,杨童生早听说过小王四已经被汉唐集团的人罚没为奴……这倒不算什么,这是以前大陆上常有的事情,但是竟然能让他去上“小学”……这一点真没有想到。还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汉唐集团竟能把诸多人种杂放在一起,共同教育……明人不必说,土著,红毛蕃人,土著和红毛蕃的杂种也都放在一起……这岂是有教无类的本义?!
二来,小学既是研究文字训诂,怎么又加以杂学?他听有娃子高声背诵九九歌,继而背诵大九九歌……难道他们汉唐集团想将这些娃子全都教成行商之人?!
实在令人费解……于是他索性亲自上门探询个究竟。杨家刚来这里不几年,没有合适的娃子送赤嵌小学去。
王家家人连忙把刘童生请到上座,王三连忙用这次带回来的好茶,沏好献上。
杨童生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着忙,便急着开始询问起小王四了。
“我且问你,小王四,你可知何为文字六书?”
小王四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王四知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
杨童生满意地点点头,不仅仅因为小王四知道六书,更因为他还知道应对有度……长者问,高声答。朱子《小学》中尝有言,“小学宜兴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
如此,看汉唐集团现在所做所为,大善。
“文字能写者,几何?”
“常用汉字八百,我已经会写其中的二百……能认出的有四百!”
“何为常用汉字八百?”
“范老师亲口说,没他妈的时间一课一课的教,就这些字,不会写就打手心!”
“……”
呵,呵,杨童生干笑了几声,道:“为人师者,要求弟子严格些,未必是坏事,你且写几个字,让我看一下……”
王四从书包里找出铅笔,又找出一个怪怪的书本,此物竟是上下翻页!只见小王四信手横着写到: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爹娘,我爱我的哥哥。
杨童生接过来细细察看,他知道汉唐集团的人是横写,而且从左到右……那铅笔之物也是见过,书写之物而已……他看完三行字,心中一笑,小学,初识人伦之爱未必不可……只是这书本为何要有十字方格?也许是规范学生的字体……
他又翻了翻前面,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汉唐集团的人都是用草书、行书中的简体字来教学生!不过,这些人等又不是参加科举,写些俗体字,倒也无妨……大明早不开科取士了,听说北方的鞑子倒是开了科举……
王家人看着杨童生的脸色阴晴不定,都有些担心。没想到杨童生却一下子露出了笑脸,说道:“王四,这字写得好,将来必是大才……你可背得下大小九九歌?”
小王四骄傲地挺起胸膛,说:“王四背得下。一一得一……一十九乘一十九得三百六十一!”
王家人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小王四定会成为大才,杨童生都是这么说的,他会的这些都是学问啊。
杨童生捋着胡须满意地说道:“好个聪明的王四,甚好。不过你可知这九九歌的来历吗?”
“王四不知。”
“哈哈,待我告之。《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歌便已经有了……这其中还有个典故可察……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专设一个招贤馆来征求各方人才,等了很久也没有人前来应召。
一年以后,来一人却将九九歌当作见面礼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笑道:九九歌可当作见面礼吗?
这人答到:九九歌确实不够资格拿来当作见面礼,但是您若对我这个仅懂得九九歌的人重视的话,还愁比我高明的人不接踵而来吗?
齐桓公深以为然,就把他请进招贤馆隆重招待。果然,不出一月,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从四面八方前来应召。
齐桓公正是如此善纳贤才,方成霸业!
“王四,我且问你,此典故是何道理?”
小王四满怀信心地说道:“王四知道。九九歌很重要!”
“哈哈,王四所答……甚有道理!”
杨童生对着王家人略一做揖,便扬长而去。
王三对着杨童生的落寞的背影大为赞叹,刘童生,真乃名士也。
王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晚饭……明天才是中秋,所以没有吃月饼。
晚饭后,王四又要找借口出门。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你且不要去了,老安德烈已经死了……就在上次丰收之际……大家都说这是祖宗用红毛蕃的性命来祭天,方保我等家业兴旺,万物丰收……”
“吧嗒”,小王四偷藏的月饼掉落到地上了。
夜半时分,小王四睡得很香,但在月光下,好像能看出他还带些许忧伤。
这个娃子,就是个娃子啊,竟对红毛蕃……不说也罢。
在这满屋的月光里,王三和爹爹小声商量着明年盖房之事。
王三道:“家里银两,马票都够,为何要等明年?刘结首把自家酒坊都盖上了砖瓦房……听说张家酒坊也马上要盖,我家为何要等明年?”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他们两家那是扩大酒坊,如今这水泥之物还是贵重……有人说,明年将会便宜些……再说泥水匠的工钱现在也甚贵,不如等明年再说……那时盖一座大些的宅子,也好给你留一处婚房……”
王三想说自己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但见月光下,爹爹一脸的向往之色,便压下念头,等来日再说吧。
王三确实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
一是那里实在是太忙,二是他与李四大哥搭当,做事甚是方便。
李四与王三承包了河口基地的木器加工厂后,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木桶、木箱、桌子、床、各种竹器的订单连绵不绝,李四和王三经常要亲自下手,与工匠们一起加工才行……期间,他们二人索性彻底盘下此处工厂,不用在每月上交月例钱了,宋士达董事开的价码也确实公道,两人没算白白辛苦。
李四着一个工匠搭渔船回家乡再去招一些人手来,如果家乡人手不够,再去他乡招一些。
寻常的木匠、竹器匠果然好找,虽说其中也有手艺不行的,那也无妨,就那几样物件,反复做它几十遍,谁都能学会了。
招来的人手是原来的三倍……不怕,这些人也不够干的,订单越来越多,就算是汉唐集团的人也知道迟期付货,不是河口木器厂的错,只能乖乖地等着。
那时,他们两个认为,美好的日子会一直如此下去。
但是,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广州潘家,广州首富潘家,竟然也要在河口基地开一家木器加工厂!
怪哉,你们潘家是行商,海商,走的是出洋的路子,怎么能做起木器的苦工?!
确实得知潘家真的要开潘家木器加工厂时,李四捶胸大恨,悔不该当初让潘家公子进到厂子里观看……
他本意是讨好此人,对有钱之人好一些,怎么也不会吃亏的……但谁知他们潘家竟然也要在此地办厂,真真是岂有此理!
木器加工厂设备简单,他们潘家十几日内便操作完毕,便开始接单……木匠人数,倒好像比他们还多!
李四精心计算了一下,等将手中的订单完活后,生意生生少了一半,木匠人数多了,如果还按原先定下的工钱,他们就有些亏了……这可如何是好??
他瞥了一眼姜雪老师,她还在皱着眉头批考试卷子呢。看样子她班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自己教的班好……另两个老师刚放假时就早早的走了,他们向校长郝刚请了假,要趁着中秋节搭船去台湾北部地区。那船是给那里送各种各样的过节用品的,台湾北部地区现在还无法自给自足。
他们想去看看自己的队长刘海洋,顺便过一过飞行的瘾头。
范伟业笑着说:“你再认真批,你们班的数学成绩也没有我们班好……”
姜雪说:“我们女生班的语文成绩好,能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你们班多!”
“切,会普通话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数学要是不行,早晚都不行,你说你们女生班十位数乘除法能完全掌握的有几个?别说女生天生数学不好啊,在小学基本都是女生得双百……所以你要考虑一下你的教学方法问题。”
“得了范伟业,你休想把你的魔手插到我们女生班里……成绩再不好我也不用你管……”
“你看吧,姜雪老师,你不负责任的劲头又露出来了……什么教育学啊,教育心理学啊,就是两个字概括了:良心。你又逼我看这个那个的,你们班的成绩可不太行,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范伟业,你屁良心,你那是暴力教学,男生哀嚎的声音,我们女生班都能听到。每次你上课,郝刚校长都要看你好几次……”
“但我的教学更有效果,你得承认这一点吧?我们班平均六十分了,你那班有五十分了吗?”
姜雪低了声音,说:“五十还不到……”
“看看吧。”范伟业老师小脸放光了,“我现在可以大胆地在网上公布成绩了……啊哎!”
姜雪拎着范伟业的耳朵进了他的宿舍,强迫他把自己的宿舍收拾好。
姜雪的妈妈和范伟业的爸爸都要来赤嵌农业基地过中秋,他们两个也自然地要住进两个孩子各自的单身宿舍。
刚一放学,小王四一路飞快地向家里跑,都没有顾得上平常的小伙伴们。
在路边的水田地里,那水稻泛着黄顶,这说明它要成熟了……一阵微风吹过,小王四好像能闻到那稻香。
这一季水稻定是又能大丰收了。
此时虽是近黄昏,但是天空却蓝得可爱,不着一丝白云,不时就有鸟儿飞过,划过一道快乐的弧线。
小王四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里时,还没有进门,就闻到了娘烤月饼的香味。
娘每年都要烤一次月饼,这在以前都是小王四最开心的时候,可是现在,当他吃过学校发的月饼后……那种味道比娘亲手烤的要好吃太多了……听说有个叫李志婷的女生,大家都说她是李董失散多年的女儿,她吃得月饼是李董着人送来的,更是美味的不得了……可惜李志婷只分给了同宿舍的女生吃……王四没有尝过比学校里发的更好吃的月饼。
更让人高兴的是,三哥回来了,他还带了好多好多好吃的!
王三一把抱起弟弟转了两圈后,放下他,说:“四弟壮实多了……关起来圈养,果然有效果!”
王老儿笑着看两兄弟嬉闹,他捋着胡子说道:“大家一开始都吓了一跳,以为汉唐集团是要人质,后来见他们允许探望,又见他们每天早晨让娃子们跑步,行升汉唐集团旗帜之礼,唱他们的歌,便知他们只是圈养众人子弟,并无恶意,只要我等不违备他们的规定便可……”
王三正色道:“爹爹多虑了……李四大哥一生谨慎,却将家人都接到河口基地,想必他也看好汉唐集团……”
王老儿刚要说什么,只听得有人在门口重重地跺了几下脚,咳嗽了一声,说:“王老爹可在?!”
王老儿和王三连忙推门看去,竟然是杨童生亲自来访!
只见他手里拎着一串纸包,想必是月饼了。王家人慌忙将杨童生请进家里……这是给他王家送月饼来了,杨童生竟然主动先上王家来走月了!
中秋送月饼风俗在明代已开始流行。
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时间,“走月”活动就已出现。
至于说是“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说元末朱元璋起义时,相约“杀鞑子(蒙古人)”,从而推翻了元政权。
在元代,蒙古人对民间集会,也就是汉人的群体性事件控制极严,也特别害怕,只要汉人们聚在一起那必将以各种名目拆散开,真的以各种名目。独裁统治都是要把被统治者分裂成单独的个体,让这些个体陷入各种恐慌中……
于是,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饼的习俗,将约定起义时间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送出,从而完成了起义总动员,“送月饼”风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广泛流行。
当然,还有另外一说,送月饼“杀鞑子”,是吴王张士诚想出的主意。
这些说法汉唐集团懒得去考证,只想说一点,如果一个统治者运用了某种技术手段也好,方式方法也好,取得了政权,那么他一定会反过来禁止或严密控制再有人用同样的模式……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对户籍和流民控制得有多严格来看出。
因此,如果以上的传说是真的,那么走月的活动早就被禁止了,哪里还会有送月饼的传统了?
再说了,传个信儿而已,编个像鸡毛信那样的传奇故事岂不更好?哪里用得着费那么多成本?当月饼烤制不花费钱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效率就是银子,就是马票
杨童生此次主动前来王家走月,是有自己目的的。
一来,杨童生早听说过小王四已经被汉唐集团的人罚没为奴……这倒不算什么,这是以前大陆上常有的事情,但是竟然能让他去上“小学”……这一点真没有想到。还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汉唐集团竟能把诸多人种杂放在一起,共同教育……明人不必说,土著,红毛蕃人,土著和红毛蕃的杂种也都放在一起……这岂是有教无类的本义?!
二来,小学既是研究文字训诂,怎么又加以杂学?他听有娃子高声背诵九九歌,继而背诵大九九歌……难道他们汉唐集团想将这些娃子全都教成行商之人?!
实在令人费解……于是他索性亲自上门探询个究竟。杨家刚来这里不几年,没有合适的娃子送赤嵌小学去。
王家家人连忙把刘童生请到上座,王三连忙用这次带回来的好茶,沏好献上。
杨童生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着忙,便急着开始询问起小王四了。
“我且问你,小王四,你可知何为文字六书?”
小王四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王四知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
杨童生满意地点点头,不仅仅因为小王四知道六书,更因为他还知道应对有度……长者问,高声答。朱子《小学》中尝有言,“小学宜兴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
如此,看汉唐集团现在所做所为,大善。
“文字能写者,几何?”
“常用汉字八百,我已经会写其中的二百……能认出的有四百!”
“何为常用汉字八百?”
“范老师亲口说,没他妈的时间一课一课的教,就这些字,不会写就打手心!”
“……”
呵,呵,杨童生干笑了几声,道:“为人师者,要求弟子严格些,未必是坏事,你且写几个字,让我看一下……”
王四从书包里找出铅笔,又找出一个怪怪的书本,此物竟是上下翻页!只见小王四信手横着写到: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爹娘,我爱我的哥哥。
杨童生接过来细细察看,他知道汉唐集团的人是横写,而且从左到右……那铅笔之物也是见过,书写之物而已……他看完三行字,心中一笑,小学,初识人伦之爱未必不可……只是这书本为何要有十字方格?也许是规范学生的字体……
他又翻了翻前面,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汉唐集团的人都是用草书、行书中的简体字来教学生!不过,这些人等又不是参加科举,写些俗体字,倒也无妨……大明早不开科取士了,听说北方的鞑子倒是开了科举……
王家人看着杨童生的脸色阴晴不定,都有些担心。没想到杨童生却一下子露出了笑脸,说道:“王四,这字写得好,将来必是大才……你可背得下大小九九歌?”
小王四骄傲地挺起胸膛,说:“王四背得下。一一得一……一十九乘一十九得三百六十一!”
王家人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小王四定会成为大才,杨童生都是这么说的,他会的这些都是学问啊。
杨童生捋着胡须满意地说道:“好个聪明的王四,甚好。不过你可知这九九歌的来历吗?”
“王四不知。”
“哈哈,待我告之。《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歌便已经有了……这其中还有个典故可察……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专设一个招贤馆来征求各方人才,等了很久也没有人前来应召。
一年以后,来一人却将九九歌当作见面礼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笑道:九九歌可当作见面礼吗?
这人答到:九九歌确实不够资格拿来当作见面礼,但是您若对我这个仅懂得九九歌的人重视的话,还愁比我高明的人不接踵而来吗?
齐桓公深以为然,就把他请进招贤馆隆重招待。果然,不出一月,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从四面八方前来应召。
齐桓公正是如此善纳贤才,方成霸业!
“王四,我且问你,此典故是何道理?”
小王四满怀信心地说道:“王四知道。九九歌很重要!”
“哈哈,王四所答……甚有道理!”
杨童生对着王家人略一做揖,便扬长而去。
王三对着杨童生的落寞的背影大为赞叹,刘童生,真乃名士也。
王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晚饭……明天才是中秋,所以没有吃月饼。
晚饭后,王四又要找借口出门。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你且不要去了,老安德烈已经死了……就在上次丰收之际……大家都说这是祖宗用红毛蕃的性命来祭天,方保我等家业兴旺,万物丰收……”
“吧嗒”,小王四偷藏的月饼掉落到地上了。
夜半时分,小王四睡得很香,但在月光下,好像能看出他还带些许忧伤。
这个娃子,就是个娃子啊,竟对红毛蕃……不说也罢。
在这满屋的月光里,王三和爹爹小声商量着明年盖房之事。
王三道:“家里银两,马票都够,为何要等明年?刘结首把自家酒坊都盖上了砖瓦房……听说张家酒坊也马上要盖,我家为何要等明年?”
王家爹爹叹了口气说:“他们两家那是扩大酒坊,如今这水泥之物还是贵重……有人说,明年将会便宜些……再说泥水匠的工钱现在也甚贵,不如等明年再说……那时盖一座大些的宅子,也好给你留一处婚房……”
王三想说自己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但见月光下,爹爹一脸的向往之色,便压下念头,等来日再说吧。
王三确实只想在河口基地安家。
一是那里实在是太忙,二是他与李四大哥搭当,做事甚是方便。
李四与王三承包了河口基地的木器加工厂后,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木桶、木箱、桌子、床、各种竹器的订单连绵不绝,李四和王三经常要亲自下手,与工匠们一起加工才行……期间,他们二人索性彻底盘下此处工厂,不用在每月上交月例钱了,宋士达董事开的价码也确实公道,两人没算白白辛苦。
李四着一个工匠搭渔船回家乡再去招一些人手来,如果家乡人手不够,再去他乡招一些。
寻常的木匠、竹器匠果然好找,虽说其中也有手艺不行的,那也无妨,就那几样物件,反复做它几十遍,谁都能学会了。
招来的人手是原来的三倍……不怕,这些人也不够干的,订单越来越多,就算是汉唐集团的人也知道迟期付货,不是河口木器厂的错,只能乖乖地等着。
那时,他们两个认为,美好的日子会一直如此下去。
但是,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广州潘家,广州首富潘家,竟然也要在河口基地开一家木器加工厂!
怪哉,你们潘家是行商,海商,走的是出洋的路子,怎么能做起木器的苦工?!
确实得知潘家真的要开潘家木器加工厂时,李四捶胸大恨,悔不该当初让潘家公子进到厂子里观看……
他本意是讨好此人,对有钱之人好一些,怎么也不会吃亏的……但谁知他们潘家竟然也要在此地办厂,真真是岂有此理!
木器加工厂设备简单,他们潘家十几日内便操作完毕,便开始接单……木匠人数,倒好像比他们还多!
李四精心计算了一下,等将手中的订单完活后,生意生生少了一半,木匠人数多了,如果还按原先定下的工钱,他们就有些亏了……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