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马车二号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最新章节!
放过元方在城中继续他的“培训”大业,我这阵子急着和土鲁一起讨论马车的改良。
第一轮的试验中,马车的状况基本正常,除了因为车轴转动处有些轻微磨损,还有车轮上有些碰伤,基本上无关大局,说明这个设计是可行的。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车厢,增加座位,使马车能够载两到四个人,这一点从后世的马车应用来看应该是可行的。
但速度要进一步提高则有些难度,首先是我们的马不可能太好,稍好一点的马都用于骑兵了,只有老弱病马才用于马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速,另一个方面是路况,我们毕竟还没有专门的马道,泥泞松软的路面上或者更加适合牛车缓慢前进,却对马车的速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还有就是双马马车也与单匹马拉的不同,车厢应该更宽,符合多载人的要求,同时在车辕部分应该让两匹马之间有足够的间隙,这样在奔跑中才不会发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碰撞。
最终设计出来的车身宽度达到了1米8,车厢长度达到近两米,为了满足这样大的车身载重要求,车轮都重新铸造过了。不仅车轮的厚度增加,而且造好的车轮直径达到了一米二左右,这让车身显得更为高大,以至于我都在考虑,以后是不是要把车厢封起来,做成后世的完整马车模样,不过考虑到现在只是实验期。细节装饰就不用那么讲究了。
车轴处的青铜按我地要求,增大了锡的比例,以期能够承受这么大的负载,还有就是更加耐磨。
城中的族人都已经知道了我们第一次试验的结果----族长造出了一辆能够跟骑马一样快的马拉的车!这辆车只要半天时间就能从太昊到石头城跑一个来回!这样的速度,就算到铜码头也只要两三天的时间!
第二辆马车制造期间,城中诸部族地族长和长老们就已经开始关心起进度来,甚至已经打听到,土鲁为单马车订的价位大约是牛车的四倍!而双马拉的车却连价格都打听不到,用土鲁的说法----太贵。你们不会想买的!
这让近年富足起来的族长和长老们耿耿于怀,反而激起了“非得搞一辆”的雄心,一时间,甚至还没有样车出厂的双马车竟然空前地抢手,土鲁已经开始有点松动,跟我商量是不是可以订一些出去。
“急什么?”我拍拍土鲁地肩”让他们再着急一阵子,反正这车还没有试过呢!”
有了第一辆地经验,实际上第二辆车的技术跨越并不是很高,需要检验地只是车厢扩大以后的车轴承受能力和两匹的协作问题。但第二辆车里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一块平板的车厢里放置了四个座位。当然,实际上能装的人还会更多。毕竟我指的四个座位是以我的身材为标准的,其他地族人坐上去会宽松得多。
第一辆车只适用于快速的单人运输,或者对少量物资的快速传送,但第二辆车除了能够载好几个人,甚至在物资运输上,载重都不会输给牛车太多。当然,载重量和速度是成反比地,我也没指望马车拉到跟牛车一样多以后,还能快逾奔马。
试制新马车期间。试验性质的稻田已经插完秧了,我却忙得只是去验收了一下,并没有参加全过程。但明显地看得出来,那些没到过欧且地族人对这种需要复杂水利工程的作物并不十分感兴趣。这让我有些沮丧一一毕竟太昊的地形和欧且那边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按我们在大楚码头那边试种的情况来看,粟在雨水丰沛的南方长势并不十分的好,若是在南方的山地上或者会有些不同,但在低洼地上,绝对赶不上在太昊这边的收成。
稻米毕竟比粟的口感好得多,若从后世的观点看,营养价值也应该要比粟高一些,若能够在太昊的粮食结构中增加一些稻米,那将让我这个在后世吃惯了稻米的人有一些“乐不思蜀”的味道。但是对于太昊这样的“北方”来说,稻米的种植成本远高于粟,毕竟粟对水的需求要少得多,也不需要事先构建复杂的水利系统,后期管理也比稻要轻松。
可以理解,当太昊族人看到种稻的和种繁琐程序以后,认同的程度不会很高。
我只能期待族人们在尝到稻米的味道以后,会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南方,却只有稻是最好的和唯一的选择,粟的收成会很快被逐渐提高的稻超越。到那时,稻将在南方大行其稻,而南方雨水丰沛的特点也注定了适合稻的生长,这是北方无法比拟的特点,也是南方的作物局限性所在。
可能有一天,北粟南稻会是主流,但我却认为,太昊有可能成为两者的结合部。所以太昊的稻业试种是必须和值得的。
6月29日,土鲁派遣徒弟,把我从*近蜂房的稻田里找回来----“太昊马车二号”已经试制出来,就等我参加鉴定试驾了。
在太昊的交通史上,这一天注定了要载入史册,如同杨利伟上天对后世中国航天的意义一样。
这次用的马仍是从军队淘汰的老马,虽然速度不可能很快,却保证了绝对训练有素,甚至驾车的驭者也是一名熟练的骑兵。当然,作为族中的农业好手,他也具有丰富的牛车驾驶经验。
出城以后,直往石头城方向,我跟族人们约定,马车一抵达石头城,就会升烟为号,甚至信烟所需要的柴堆都已经提前一个小时就让骑兵们过去准备了。
出城以后,马车开始下坡,尽管坡度比较缓,仍然对车速度影响较大。
“注意!拉着点刹车!”这一次我紧跟马车,骑马在一边交待。
驭手在此之前只得到过关于马车驾驶的简单培训,但牛车上也有刹车的,这时却也反应过来了,拉紧刹以后,车速果然提到控制。
“现在开始加速度,看能不能追上我!”
下到平原以后,我大叫一声,纵马向前奔去。
放过元方在城中继续他的“培训”大业,我这阵子急着和土鲁一起讨论马车的改良。
第一轮的试验中,马车的状况基本正常,除了因为车轴转动处有些轻微磨损,还有车轮上有些碰伤,基本上无关大局,说明这个设计是可行的。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车厢,增加座位,使马车能够载两到四个人,这一点从后世的马车应用来看应该是可行的。
但速度要进一步提高则有些难度,首先是我们的马不可能太好,稍好一点的马都用于骑兵了,只有老弱病马才用于马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速,另一个方面是路况,我们毕竟还没有专门的马道,泥泞松软的路面上或者更加适合牛车缓慢前进,却对马车的速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还有就是双马马车也与单匹马拉的不同,车厢应该更宽,符合多载人的要求,同时在车辕部分应该让两匹马之间有足够的间隙,这样在奔跑中才不会发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碰撞。
最终设计出来的车身宽度达到了1米8,车厢长度达到近两米,为了满足这样大的车身载重要求,车轮都重新铸造过了。不仅车轮的厚度增加,而且造好的车轮直径达到了一米二左右,这让车身显得更为高大,以至于我都在考虑,以后是不是要把车厢封起来,做成后世的完整马车模样,不过考虑到现在只是实验期。细节装饰就不用那么讲究了。
车轴处的青铜按我地要求,增大了锡的比例,以期能够承受这么大的负载,还有就是更加耐磨。
城中的族人都已经知道了我们第一次试验的结果----族长造出了一辆能够跟骑马一样快的马拉的车!这辆车只要半天时间就能从太昊到石头城跑一个来回!这样的速度,就算到铜码头也只要两三天的时间!
第二辆马车制造期间,城中诸部族地族长和长老们就已经开始关心起进度来,甚至已经打听到,土鲁为单马车订的价位大约是牛车的四倍!而双马拉的车却连价格都打听不到,用土鲁的说法----太贵。你们不会想买的!
这让近年富足起来的族长和长老们耿耿于怀,反而激起了“非得搞一辆”的雄心,一时间,甚至还没有样车出厂的双马车竟然空前地抢手,土鲁已经开始有点松动,跟我商量是不是可以订一些出去。
“急什么?”我拍拍土鲁地肩”让他们再着急一阵子,反正这车还没有试过呢!”
有了第一辆地经验,实际上第二辆车的技术跨越并不是很高,需要检验地只是车厢扩大以后的车轴承受能力和两匹的协作问题。但第二辆车里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一块平板的车厢里放置了四个座位。当然,实际上能装的人还会更多。毕竟我指的四个座位是以我的身材为标准的,其他地族人坐上去会宽松得多。
第一辆车只适用于快速的单人运输,或者对少量物资的快速传送,但第二辆车除了能够载好几个人,甚至在物资运输上,载重都不会输给牛车太多。当然,载重量和速度是成反比地,我也没指望马车拉到跟牛车一样多以后,还能快逾奔马。
试制新马车期间。试验性质的稻田已经插完秧了,我却忙得只是去验收了一下,并没有参加全过程。但明显地看得出来,那些没到过欧且地族人对这种需要复杂水利工程的作物并不十分感兴趣。这让我有些沮丧一一毕竟太昊的地形和欧且那边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按我们在大楚码头那边试种的情况来看,粟在雨水丰沛的南方长势并不十分的好,若是在南方的山地上或者会有些不同,但在低洼地上,绝对赶不上在太昊这边的收成。
稻米毕竟比粟的口感好得多,若从后世的观点看,营养价值也应该要比粟高一些,若能够在太昊的粮食结构中增加一些稻米,那将让我这个在后世吃惯了稻米的人有一些“乐不思蜀”的味道。但是对于太昊这样的“北方”来说,稻米的种植成本远高于粟,毕竟粟对水的需求要少得多,也不需要事先构建复杂的水利系统,后期管理也比稻要轻松。
可以理解,当太昊族人看到种稻的和种繁琐程序以后,认同的程度不会很高。
我只能期待族人们在尝到稻米的味道以后,会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南方,却只有稻是最好的和唯一的选择,粟的收成会很快被逐渐提高的稻超越。到那时,稻将在南方大行其稻,而南方雨水丰沛的特点也注定了适合稻的生长,这是北方无法比拟的特点,也是南方的作物局限性所在。
可能有一天,北粟南稻会是主流,但我却认为,太昊有可能成为两者的结合部。所以太昊的稻业试种是必须和值得的。
6月29日,土鲁派遣徒弟,把我从*近蜂房的稻田里找回来----“太昊马车二号”已经试制出来,就等我参加鉴定试驾了。
在太昊的交通史上,这一天注定了要载入史册,如同杨利伟上天对后世中国航天的意义一样。
这次用的马仍是从军队淘汰的老马,虽然速度不可能很快,却保证了绝对训练有素,甚至驾车的驭者也是一名熟练的骑兵。当然,作为族中的农业好手,他也具有丰富的牛车驾驶经验。
出城以后,直往石头城方向,我跟族人们约定,马车一抵达石头城,就会升烟为号,甚至信烟所需要的柴堆都已经提前一个小时就让骑兵们过去准备了。
出城以后,马车开始下坡,尽管坡度比较缓,仍然对车速度影响较大。
“注意!拉着点刹车!”这一次我紧跟马车,骑马在一边交待。
驭手在此之前只得到过关于马车驾驶的简单培训,但牛车上也有刹车的,这时却也反应过来了,拉紧刹以后,车速果然提到控制。
“现在开始加速度,看能不能追上我!”
下到平原以后,我大叫一声,纵马向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