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靖明 > 靖明第340节

靖明第340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靖明最新章节!

    杭州那边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浙江市舶司重设一事至今未定,那个八面玲珑的严嵩,看到自己的帖子只怕也会多想一二。

    这个杨廷和的门生啊,还是不知道江南的水有多深!

    就算他出身江西又怎么样?升得太快了!

    谢迁有他为自己子嗣辈打算盘的计较,刘东只能无功而返。

    这口京察热锅上的南京诸官,除了不想在特殊时期留下“老、病、罢、不谨”这等可笑的理由,如今却显得颇为平静。

    没人拿什么南京乃国本说事。

    南京是什么国本?万一北京无了,南京是退路。

    谁要咒如今陛下天资卓越英断之下,北京会无?

    京察一下,怎么就影响南京国本了?

    可是,夏言放出来的都察院言官、其他南京六科言官们不是闹的。既然无法幸免于“堂审”之列,自然是先立功才堪称正理。

    郭勋来到南京已经挺久,现在他的府上,客人也不少。

    “郭兄,我等安居南京,并无不法。但如今这南京言官如同脱缰野马,兄弟们实在有点不放心啊!陛下设皇明记,设诸企业,我们可没二话啊!”

    郭勋旁边,是世居南京的魏国公徐鹏举。

    说话的并不是徐鹏举,答话的是他:“诸位世伯世叔,你们这样,倒显得把柄不少啊。”

    “……哪有的事!”

    郭勋笑得很开心。

    河运局、海运局设立,南直隶诸卫先被分了一道。

    振武营募兵,剩余的人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其他诸省在省一级开始募兵改制,南直隶可没有。

    但如今一个京察,南京勋臣着急什么?

    没别的原因,因为南京有好多低品文官,其实也是他们家的女婿、侄女婿、孙女婿……

    现在,郭勋只说道:“安居便安居!京营的事,振武营的事,你们少操点心不就行了?陛下早说了,想行商有路子,想建功立业也行!你们,我都是知道的。怕什么京察啊!难道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让你们再请喝酒塞人进两京新营!

    到底怕什么?是怕自己的女儿侄女孙女过不好,还是怕陛下另有查办南京勋戚的心思?

    热锅上的蚂蚁们在胡乱行动,热血中的将士们在京郊大营里开始操练新兵。

    进入八月,南京户部右侍郎终究是一封奏疏到了北京。

    弹劾南京吏部尚书贾咏和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夏言,以京察之名,纵容吏部官员及科道言官大肆攻讦要挟南京诸官,以致南京诸部部务停滞。

    没说什么南京国本之重。

    是南京户部右侍郎,不是南京户部尚书。

    而北京这边只给了一道意见:着总督应天杨廷和查明实情,再报北京。

    杨廷和没有直接管辖南京六部诸衙的权力,但他现在有了圣命,协调会要开。

    “京察又不是新鲜事,科道言官咨访也并无逾规,为何诸部部务停滞?”杨廷和看向了南京兵部尚书,“我听闻,兵部郎中刘东因病告假近半月,余姚于乔公来信中却提到了刘东拜访。谢公此信何意,诸位当知晓。南京诸部部务停滞,究竟有无其事?到底因何而起?”

    谢迁给杨廷和写信是什么意思?告诉杨廷和:我不掺和这件事,顺便告诉你,南京有官不老实。

    落井下石或者放暗箭?不存在的,他一个致仕老人,前朝阁老,信里的用词绝对是考究的,宛如只是叙旧闲聊一般。

    但是杨廷和在这个场合直接拿谢迁的话来做佐证,谢迁知道以后除了片刻之间萦绕于心头的国骂,大概也只能感叹:杨廷和你小子,不是当年那个杨廷和了。

    现在,这协调会上的南京诸部衙首官却不好作答。

    身为养老院院长的他们,此生仕途大多不再做更多指望。

    有的是他们下面的人自作主张,这个他们也做不了主——你自己都没太多实权,管着底下人干什么?

    有的,是自己有别样心思——陛下到底有没有裁撤南京陪都诸部衙设置的心思?如果裁撤了,自己去哪?

    杨廷和叹了一口气:“只是例行京察,何必生出诸多事端?我眼看就要致仕了,还盼诸位让我宽松两年。”

    场间一阵无言腹诽:哪个朝廷重臣致仕前是做首任应天总督的?

    你来南京,就没安好心!

    信息总是不对称的,杨廷和终于掌握到了来南京后的主动权,看着这南京诸部衙首官的眼睛,缓缓说道:“京察,其要始终在于拔擢忠贤。陛下励精图治,纵有京察之扰,南京百官如何便无心部务了?”

    小鱼小虾做什么,影响并不大,南京也并没有太多真正影响国计民生的权力。

    南京京察的主要目标,始终是拥有“自陈”权的从四品以上朱袍高官,尤其是这南京诸部衙二三品大员。

    “拔擢忠贤”四字一出,忠在前,贤在后。

    这里没有谁是傻子。

    果然是清除异己!

    但是,并非哪个朝臣在清除异己,是皇帝在清除异己!

    南京如今已经没有在阻挠新法了啊!还有谁是异己?

    夏言这个“当事人”也在场间,他学习着杨廷和的话术和策略。

    什么是忠?

    哪怕你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你乖乖听话,就是忠!

    现在底下有人因为京察就耽误“部务”,谁有脸告状到京城去,怪京察?

    杨廷和先抛出了刘东这个“玩忽职守”、告病跑去浙江拜访谢迁的证据,而后提出了灵魂拷问。

    京察什么新鲜事?南京科道言官表现得很离谱吗?

    夏言慨然陈言:“下官再三叮嘱都察院诸御史,咨访一事,万勿侵扰公务。下官不知,这攻讦、要挟从何而来!”

    南京户部是有南京诸部当中少有之实权的,此刻那右侍郎强硬回答:“清丈田土、贴补铁农具等,多少实事要办?如今我户部官吏人人被科道言官几乎每一个都问个遍,谁还有心实事?”

    夏言呵呵笑了笑:“南京科道言官总数多少,数都数得过来。访单是礼部考功司造印的,科道言官据单咨访,便是每个科道言官都问个遍,总共要花多少时间也算得出来。一天十二个时辰,当值几个时辰?一个月总共当值多少个时辰?原来少了这么些时间,南京诸部就办不了实事了?这个说辞,要不要我呈奏陛下?”

    杨廷和不禁看了看他:南京的官,能量不小啊。张孚敬开了头,夏言这小子也这么勇敢?

    贾咏苦笑一声:“诸位,京察期间确实人心难定。只是京察一事,也是实务。该有的环节,一样都不能少。如今这事竟闹到了陛下面前,我等不能为君解忧,于心何忍?还是都回去安抚属官,安心用事吧。”

    杨廷和摊开手:“非有怨怼,只是久未京察,南京些许新进偶有怨言。户部事重,恐受京察耽搁。如此上奏,诸位以为如何?”

    南京户部右侍郎心里一沉:那就是我枉做小丑了呗?

    他看向了自己的老大:你不是说群情鼎沸,各部云集景从者众吗?

    第306章大明重库

    南京户部现在这个右侍郎,是北京那边衙署改制过程中的失败者。

    他也曾想随着之前那几位“南京九卿”一起调任北京,哪怕仍旧只是一部右侍郎,却会有直接领办的一司要务。

    但他仍旧留在南京,而此刻的南京六部,除了贾咏和兵部尚书,都是之前在各省担任左布政使或巡抚的人。

    各省设了总督,他们被调任南京,原因不言而喻:继续留着他们在当地办事,恐怕会掣肘新法。

    南京户部这个右侍郎看向南京户部尚书的这一眼,杨廷和、贾咏、夏言都看在眼中,随后只听到他波澜不惊地说道:“今岁各省清丈田土后,重造黄册千头万绪。心不定,只怕误了大事。童侍郎秉公直谏,夏右都,不必动气。”

    夏言眼睛微眯。

    我动气了?

    而此刻,杨廷和的眼神同样聚敛起了精光。

    而后,他端起茶杯,吹了一口热气之后先说道:“重造黄册,那是明年之事了。夏尚书,童侍郎自然是一片公心,大家都是一片公心,没有谁动气。”

    喝了一口热茶之后,搁下了茶杯,他的声音却冷了一些:“莫非各省之册还未送抵,南京户部已经在忙着重造黄册了?”

    引得杨廷和与夏言侧目的字眼,就是清丈田土和黄册。

    在南京后湖,有记录着大明“家底”的黄册库。

    这黄册库里,藏着大明的土地和人丁信息,还保存着每一块土地的交易记录。

    这黄册库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四方。

    负责黄册更新、查阅的,是南京户部,由一个正六品的主事专管此事。

    负责黄册库日常事务监管的,是南京户科给事中,从七品。

    负责看管钥匙、开门的,是南京守备太监的人。

    负责保卫、警戒、巡逻的,由驻于南京的亲军三卫派人。

    而长期呆在后湖岛上黄册库中办事的小吏、匠役,按规矩就算生了病也不能离开,由医生专门登岛诊治。

    黄册库是如此重要,现在南京户部尚书夏从寿点出这个内容干什么?

    杨廷和反问的话,是黄册库中黄册更新的制度。

    与前朝不同,明朝这田土户籍人丁等信息,是从下到上“申报”汇总的。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都是“从上而下”的,也就是说,由朝廷户部、省、州县由上而下进行统计。

    明朝的黄册,是先由官府分发“清册供单”到每家每户,先以里甲为单位,填写好之后交给甲首。各里甲再将底册送到县里,县里则根据本县底册造好本县黄册,送到府衙。府州、布政使司同理,最后再送到南京户部。

    每个县的黄册,理论上都有四份。

    现在各省都还只是停留于清丈田土这个阶段,有的地方甚至还没开始——农时不能误。

    夏从寿提黄册,用意非常值得琢磨。

    “黄册久未大造,户部底下的新官、吏员、书办都要练练手。黄册上所载,前后需连贯,下官已命人核验库中所藏黄册,有无虫蛀损毁者。统计出来后,还要行文各省,抄录底册上相应内容送到南京,以补全旧册。”夏从寿很淡定,看着杨廷和说道,“哪次黄册大造,不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做准备?”

    他堂堂一部尚书,正二品,理论上只对皇帝负责。现在对杨廷和自称下官,语气却有反问的味道。

    杨廷和不急不缓地问:“如今可有初步统计结果?”

    “阁台是知道的,弘治三年统计过一回,库藏七十九万二千九百余册,壳面不存,不同程度被虫蛀或腐烂的达六十四万七千三百册之多,完好者不足十之二。如今初步统计结果,百万余册的情况也是完好者不足十之一二。下官已呈奏陛下,此次既要补造旧册,也要誊造新册,此前预算的纸墨装裱银子、匠役银子,只怕还需多出七成。”

    “七成?”杨廷和的语气已经不太好了。

    “至少七成。”夏从寿却仍旧极有底气的模样,“每次重造黄册,大抵要新造八万册左右。如今推行新法,此次隐田、逃丁会清查出来多少,尚未可知;官田发卖,又会多出几成需录入黄册之易手记录?此次新册,只怕至少要十二万册。”

    他看向了夏言:“若不从现在开始准备,届时如何尽快造办好新册?京察自该依例行事,然此次南京京察,科道同僚建言咨访之繁、侵扰之重,并非只有户部一衙觉得过了,只是我户部确实重任在肩膀。”

本站推荐:咬痕(年上H)妻妹(姐夫勾引出轨h)豪卻家族舏伦后担心怀孕的妈妈美母骑士骇客伶姨与狐说 (1v1 h)薄幸(高干1v2)不甘寂寞的妈妈快穿之日液浇灌

靖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冬三十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三十娘并收藏靖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