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谁主沉浮(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龙争大唐最新章节!
寅时四刻,天虽然尚黑着,几近一夜无眠的李贞早早地便起了,在后院的空地间耍了几趟拳脚,练了回枪法,出上一身的臭汗,这才算是将心中的烦躁之情平复了下去,紧赶着梳洗了一番,匆忙用了几碗白粥,便乘上马车,往皇宫方向赶去,只是人在车中,心情却始终澎湃激荡,几难以自持。≥
面对着即将入主东宫之现实,李贞又怎能不激动呢,多年的操持,多年的布局,不都是为了今天么?这一向以来的刀光剑影,尸山血海的厮杀,阴谋诡计间的腾挪,而今终于要换来一个决定性的胜利了,哪怕李贞两世为人,却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当然了,李贞也清楚,入主东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局已定,尚有着无数的阴谋与暗箭在等着射向自己——自大唐开朝以来,还真没哪个太子能登得上皇位的,无论是前朝太子李建成,还是今朝之李承乾、李治,不是死于非命,便是黯然下台、苟延残喘,这等血淋林的前车之鉴,哪由得李贞不小心谨慎万分的。
怕了么?当然不!早在踏上夺嫡之路的那一天起,李贞便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先前如此艰险的道路都一路闯将过来了,李贞又岂可能在这等辉煌将至之际退缩,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决计挡不住李贞前行的勇气与决心,如果注定要踏着某些人的尸骨前进,那么李贞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这不单是为了李贞自己,更是为了那千千万万跟随着他一道冲锋陷阵的属下们,这是责任,也是李贞的宿命之所在!
“殿下,殿下。”马车不知何时早已停在了皇宫门前,车帘子也早已卷起,可却没见李贞从车上下来,弄得一众亲卫们都有些子莫名其妙,到了底儿,还是鹰大灵醒,贴在车厢边低低地唤了两声。
“哦,知道了。”李贞听得响动,这才算是从神游状态中醒过了神来,漫应了一声,紧紧地握了下双拳,而后迅即地松了开来,一哈腰从马车厢了钻了出来,整了整衣衫,大步向皇宫的大门行了过去。
“殿下,您来了。”
“殿下,您早啊。”
“殿下……”
李贞算是来得比较早的了,可比李贞来得早的大有人在,这不,李贞刚到了朝房外的空地间,一大帮中、低级官员便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套着近乎,一个个脸上全都堆满了献媚的笑容。
“诸位早。”李贞尽自心中有事,可礼贤下士的姿态却还是不会忘了摆上一摆的,与一起子朝臣们笑呵呵地寒暄了好一阵子,这才算是脱出了身来,微笑着走入了东朝房中。
“八哥,您来了。”李贞才刚进入朝房,眼尖的纪王李慎便飞窜了过去,满脸子喜气地招呼了一声,还没等李贞回话呢,却见魏王李泰腆着肚子,满脸堆笑地也行了过来,笑呵呵地招呼道:“八弟来啦,先前可可里正说到八弟呢,你可就来了,呵呵,还真是巧了。”
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一见李泰如此作态,李贞登时便愣了一下,闹不明白李泰这是唱的那出戏来着——李贞与李泰之间磕磕碰碰地恶斗了这么多年,彼此间可谓是积怨久矣,一向以来,虽说不致于见面便吵,可相互间看不怎么顺眼却是寻常之事,往日里见了面,最多也就是点点头,闲话都扯不了几句,前一阵子,更是刚恶斗了一把,这会儿李泰突然做出如此亲善的举止,倒叫李贞心里头犯叨咕的,只不过李贞城府深,却也没带到脸上来,微微一笑,招呼了一声道:“四哥,早。”
“八弟,来,坐下说,坐下说。”李泰嘻嘻哈哈地挽住了李贞的手,不由分说地便拉着李贞往墙边的一排长椅走去,那副亲热的样子,就宛若哥俩个是一体似的,闹得李贞还真有些子不适应,不过倒也没多说些什么,对着周边迎上前来的一起子重臣们颔示意了一番,也就由着李泰拉着了,而此时,原本正在墙边窃窃私语的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一见李贞到了,各自互视了一眼,也都站了起来,堆满了笑地迎上前来。
“八弟,气色不错啊,呵呵,错过了今日,这声‘八弟’哥哥可就喊不得喽。”李愔笑嘻嘻地说了一句,那话里的酸味儿浓得令人咂舌。
“那是,那是,呵呵,八弟今日气色好啊,这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么,嗯,不错,幸甚,幸甚。”李愔话音刚落,李恪便跟演双簧一般地接了口,同样也算不得甚动听之言。
哈,他娘的,这时辰啥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还真是有趣得紧了!到了此时,李贞又哪会看不出这起子兄弟们究竟在玩甚子花活来着——李恪要出头,自然得表现得强硬一些,以跟李贞争锋相对的架势出马,而原先给人以霸道之印象的李泰么,这就开始装孙子了,玩的自然就是龙潜于渊之策了罢,至于李愔则是惟恐天下不乱,他好浑水摸鱼了的,大体上也就只有李慎的热情还算有几分真心在。
“三哥,六哥,起得甚早啊,呵呵,世人皆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则小弟却感到奇怪了,那虫子也早起做甚来着?有趣,有趣啊,呵呵……”左右都是在演戏,李贞的演技自然是第一流的高手,这便连捎带打地说了一句,那诙谐的语气登时便将满朝房里正竖起耳朵听几位皇子斗嘴的重臣们全都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听李贞将自己二人比成虫子,李恪哥俩个登时就被噎了一下,可一时间还真找不出反击的话来,再被朝中重臣们笑了一番,立马就有些子悻悻然,可还真拿李贞没辙,脸上虽尚是笑着,却分明透出了苦味来了。
“好你个八弟,取笑起哥哥来了。”李恪自知无论文采、口才皆不如李贞,也不想再自取其辱,苦笑着捶了李贞一拳,半真半假地抱怨了一声。
“小弟岂敢,三哥怕是误会了,小弟是虫子,那鸟儿都早起了,小弟也就只好晚些来了不是?”李贞作了个鬼脸,嘻嘻哈哈地自贬了一番,可话里的刺儿却依旧扎在李恪兄弟俩身上,那幽默的语调,登时又惹来了一阵子哄堂大笑,令李恪兄弟俩更是尴尬不已,好在此时外头响起了宦官们喊朝的声响,众人全都忙不迭地涌出了朝房,好歹算是让李恪兄弟俩避免了被李贞继续揪着打的下场。
上朝左右就是老一套,实无甚新意可言,只不过消息灵通的朝臣们大多都已知晓今日之早朝将有大事生,个个精神振奋之下,见礼之声也就分外地响亮了许多,倒令登上了龙椅的李世民很有些措手不及的诧异,不过么,李世民毕竟是多年的帝王,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平静地挥了下手道:“众爱卿平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们按着套路喊完了“语录”之后,各自起了身,还没站利索呢,就见文官队列中人影一晃,国子监太学博士林正诚已匆匆行出了队列,但见林正诚大步走到殿前,恭敬地行礼道:“启奏陛下,臣有本章在此:今东宫空置,储君之位虚悬已久,恐于国本有伤,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林正诚不是第一个提出要册立太子之人,早在半个月前萧瑀就曾当庭提出过此议,只不过那一次李世民是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压根儿就没给萧瑀啥好脸色看,可这一次却是不同了,林正诚话音才刚落呢,李世民便颔嘉许道:“林爱卿此言有理,朕深以为然,众位爱卿可就此事议议罢,朕想听听诸爱卿之见解。”
李世民这句话一出,便算是为今日之早朝定下了调子,一起子朝臣们私下里虽都有所准备,可也没想到早朝伊始大戏便即开演了,一时间都有些子愣了神,竟无人站出来响应一番,大殿里立时静得极为的诡异。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一片寂静之中,礼部侍郎叶凌率先站了出来。
叶凌这一出来不打紧,却宛若点燃了火药桶一般,满殿的大臣们吃惊之余,全都乱议了起来,一时间大殿中“嗡嗡”之声猛然大作,噪杂得有如菜市场般混乱,这实也怪不得群臣们激动,一向以来,夺嫡之争中吴王一系向来势弱,大多是敲边鼓为多,也就是干些个打闷棍的勾当,哪怕那所谓的“泰山神谕”之出现,也没人以为吴王能最终胜出,大体上还是看好越王李贞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夺,可如今一向喜欢先制人的李泰一边没动静,注定是主角的李贞一边也安份得很,倒是一向唱配角的吴王一系却抢先招了,而且一出马便是李恪之绝对心腹重将,这岂非咄咄之怪事?于是乎,朝臣们惊讶之余,议论之声吵闹了些也就不足为奇了罢。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任由群臣们瞎议了一阵之后,这才哼了一声,一压手,示意群臣安静,而后饶有兴致地看着叶凌道:“叶爱卿有何本章但讲无妨。”
叶凌乃当世之智者,自是能猜测出圣意之所在,早已明白此番李贞入主东宫已是定局,所争着不外乎制衡之权的大小罢了——魏王一系虽屡经打击,在朝中之势力大减,然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绝对实力依旧在吴王之上,加之其头顶上那金灿灿的嫡子之帽虽也有所退色,可再怎么说也还是比吴王有优势得多,故此魏王可以装孙子,示敌以弱,积蓄实力以待来日,可吴王这头却没这个福气,必须借助此番圣意所谓的制衡之术来捞取足够的好处,从而为将来的手段之施展争取到尽可能大的舞台空间,为此,吴王一方必须表现出有制衡之力方能有望得偿所愿,这正是叶凌抢先招的用心之所在。
“微臣启奏陛下,臣以为林博士所言甚是,东宫当立矣!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吴王李恪年岁既为诸皇子之长,且纯良贤德为诸皇子之冠,署理政务概无差池,治理地方则境绥而百姓富足,此诚为老成谋国之栋梁矣,且天降神谕,当立吴王,微臣不敢不荐也,肯请陛下圣断。”叶凌恭敬地行了个礼之后,畅畅而谈,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陛下,臣以为叶侍郎所言荒谬不济,实乃混淆是非之大逆不道也,当重处之!”没等李世民表态,一名身着监察御史官袍的官员便从队列的后头冒了出来,不管不顾地便将“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了叶凌的头上,其用词之狠,登时就令满朝文武吓了一大跳,再一看,竟然是李义府这么个前东宫属官,登时都有些子莫名其妙,闹不懂这李义府究竟犯了啥毛病,竟如此之火爆,一时间瞎议之声再次嗡嗡而起。
李义府这么一出头,李世民显然也没有想到,愣了好一阵子,这才眉头一皱,一挥手道:“尔为何出此狂言?”
李世民这话可就有些子重了,若是旁的官员听了,只怕当场就得脚软,可李义府倒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陛下,请恕臣无礼,臣实是无法容忍叶侍郎之欺君之言矣。”
“尔既有不同之意见,那就说来与朕听听罢。”李世民对李义府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小官罢了,此时见其胆气甚壮,倒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
李义府从容不迫地躬了下身子,略带一丝激动之情地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储君者,国之根本也,当以贤能而有德之人为之,而今越王李贞文有状元之才,武有勇冠三军之力,先朔州之战显神威,后有平定西域之功,开疆辟地何止万里,此等功绩朝中更有何人能比拟,在兵部则大破侯君集造反一案,在刑部则一举破获相州军粮奇案,在西域则西域大治,此等能耐又岂是吴王之流能比拟者,再者,越王殿下忠肝义胆乃世人之共识,洛书一出,自有天机,故此,臣以为越王殿下才是东宫之不二人选,望陛下明断!”
李义府这么一慷慨陈词显然是个意外事件,彻底打乱了所有各方的算盘,偏生这厮口才大佳,一番话说将下来条理清晰不说,还言之有据有物,让人很难加以驳斥,一时间措手不及的各方都有些子傻了眼,满大殿里嗡嗡的乱议之声再次轰响了起来。
呵呵,有趣,着实有趣,这个李义府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嘛,前头那份科举折子风头都还没过呢,这回倒好,干脆跑大殿上闹来了,有意思,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大奸大恶者必是大能之辈,嘿嘿,这把快刀老子就收下了,将来也好用上几回的。李贞也没想到李义府会公然跳将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还说得如此正义无比,心里头叽叽歪歪之余,悄悄地对李千赫打了个手势,示意其暂时按兵不动。
“陛下,臣以为李御史所言甚是,臣也愿保荐越王殿下为储君。”
“陛下,臣亦愿保越王殿下。”
“陛下,越王殿下为储君乃是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也,望陛下明察!”
……
越王一系的嫡系人马没有动,可朝中不少中低级官员却纷纷站了出来,对李贞表示支持,到了后头,连程咬金、秦怀玉等一干子武将也都忍不住站了出来,大声疾呼,为李贞助威不已,于是乎,满大殿中拥戴李贞之声此起彼伏间,形势已是一边倒之状矣!
立李贞为太子,这本就是李世民心中的决断,自是不会有错的,然则李世民要的可不是这等一边倒的局面,此时见形势已然有些子失控,脸色虽依旧平稳,可心里头却不免犯起了叨咕,却又势不能当庭阻拦群臣们的请愿,头也就很有些疼了起来,待得群臣们表态告了一个段落之后,李世民这才一挥手,止住了请愿的势头,环视了一下众朝臣,视线最终落在了李贞的身上,沉吟了一下之后,缓缓地开口道:“贞儿,众爱卿一致举荐于尔,尔之意如何?”
哈,老爷子您也有失算的时候嘛,嘿嘿,这回收不了场了罢?李贞自是知晓此等一边倒之局面不是李世民所想要的结果——在李贞的推演中,李世民所要的庭议当时各方有所争执,而后由李世民来个一锤定音,之后嘛,顺理成章地将几位皇子安排一下,以示安抚,顺便给李贞留下个制衡,可被李义府这么一闹腾,这算盘自然就打不下去了罢。
老爷子算盘打不下去不打紧,问题是李贞此时还真不能就这么众望所归地入了东宫,万一要是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留下个尾大不掉的印象,那后头的乐子可就大了去了,指不定老爷子就有可能担心李贞玩上出“玄武门第二”,从而给李贞设下些陷阱,万一再被那哥几个一利用,得,闹不好李贞的东宫之路便有可能走到尽头了,这可不是李贞要的结果,李贞还不致于自大到以为老爷子就非立自己为接班人不可的地步,这一听老爷子问,李贞自是不敢怠慢,借着出列的当口,脑筋动得飞快,已然有所决断。
“启禀父皇,众官之厚爱,儿臣惶恐之至,实不敢妄自尊大,一切听凭父皇安排,儿臣断无疑义。”李贞满脸子诚恳地说了一番,将球轻巧地踢到了老爷子的脚下。
李贞原本就是个太极高手,这一条李世民早就心中有数,若是往日,李贞一推托,老爷子或许会不高兴,可值此微妙时分,李贞如此之举动,却让李世民暗自松了口气,不过么,老爷子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了李贞,这便嘴角一弯,笑着追问道:“朕便令尔为储君,尔可敢为否?”
李世民此言一出,满殿大臣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全神贯注地看着李贞,都想听听李贞究竟是如何作答的,一时间满大殿里静得诡异万分……
寅时四刻,天虽然尚黑着,几近一夜无眠的李贞早早地便起了,在后院的空地间耍了几趟拳脚,练了回枪法,出上一身的臭汗,这才算是将心中的烦躁之情平复了下去,紧赶着梳洗了一番,匆忙用了几碗白粥,便乘上马车,往皇宫方向赶去,只是人在车中,心情却始终澎湃激荡,几难以自持。≥
面对着即将入主东宫之现实,李贞又怎能不激动呢,多年的操持,多年的布局,不都是为了今天么?这一向以来的刀光剑影,尸山血海的厮杀,阴谋诡计间的腾挪,而今终于要换来一个决定性的胜利了,哪怕李贞两世为人,却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当然了,李贞也清楚,入主东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局已定,尚有着无数的阴谋与暗箭在等着射向自己——自大唐开朝以来,还真没哪个太子能登得上皇位的,无论是前朝太子李建成,还是今朝之李承乾、李治,不是死于非命,便是黯然下台、苟延残喘,这等血淋林的前车之鉴,哪由得李贞不小心谨慎万分的。
怕了么?当然不!早在踏上夺嫡之路的那一天起,李贞便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先前如此艰险的道路都一路闯将过来了,李贞又岂可能在这等辉煌将至之际退缩,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决计挡不住李贞前行的勇气与决心,如果注定要踏着某些人的尸骨前进,那么李贞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这不单是为了李贞自己,更是为了那千千万万跟随着他一道冲锋陷阵的属下们,这是责任,也是李贞的宿命之所在!
“殿下,殿下。”马车不知何时早已停在了皇宫门前,车帘子也早已卷起,可却没见李贞从车上下来,弄得一众亲卫们都有些子莫名其妙,到了底儿,还是鹰大灵醒,贴在车厢边低低地唤了两声。
“哦,知道了。”李贞听得响动,这才算是从神游状态中醒过了神来,漫应了一声,紧紧地握了下双拳,而后迅即地松了开来,一哈腰从马车厢了钻了出来,整了整衣衫,大步向皇宫的大门行了过去。
“殿下,您来了。”
“殿下,您早啊。”
“殿下……”
李贞算是来得比较早的了,可比李贞来得早的大有人在,这不,李贞刚到了朝房外的空地间,一大帮中、低级官员便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套着近乎,一个个脸上全都堆满了献媚的笑容。
“诸位早。”李贞尽自心中有事,可礼贤下士的姿态却还是不会忘了摆上一摆的,与一起子朝臣们笑呵呵地寒暄了好一阵子,这才算是脱出了身来,微笑着走入了东朝房中。
“八哥,您来了。”李贞才刚进入朝房,眼尖的纪王李慎便飞窜了过去,满脸子喜气地招呼了一声,还没等李贞回话呢,却见魏王李泰腆着肚子,满脸堆笑地也行了过来,笑呵呵地招呼道:“八弟来啦,先前可可里正说到八弟呢,你可就来了,呵呵,还真是巧了。”
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一见李泰如此作态,李贞登时便愣了一下,闹不明白李泰这是唱的那出戏来着——李贞与李泰之间磕磕碰碰地恶斗了这么多年,彼此间可谓是积怨久矣,一向以来,虽说不致于见面便吵,可相互间看不怎么顺眼却是寻常之事,往日里见了面,最多也就是点点头,闲话都扯不了几句,前一阵子,更是刚恶斗了一把,这会儿李泰突然做出如此亲善的举止,倒叫李贞心里头犯叨咕的,只不过李贞城府深,却也没带到脸上来,微微一笑,招呼了一声道:“四哥,早。”
“八弟,来,坐下说,坐下说。”李泰嘻嘻哈哈地挽住了李贞的手,不由分说地便拉着李贞往墙边的一排长椅走去,那副亲热的样子,就宛若哥俩个是一体似的,闹得李贞还真有些子不适应,不过倒也没多说些什么,对着周边迎上前来的一起子重臣们颔示意了一番,也就由着李泰拉着了,而此时,原本正在墙边窃窃私语的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一见李贞到了,各自互视了一眼,也都站了起来,堆满了笑地迎上前来。
“八弟,气色不错啊,呵呵,错过了今日,这声‘八弟’哥哥可就喊不得喽。”李愔笑嘻嘻地说了一句,那话里的酸味儿浓得令人咂舌。
“那是,那是,呵呵,八弟今日气色好啊,这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么,嗯,不错,幸甚,幸甚。”李愔话音刚落,李恪便跟演双簧一般地接了口,同样也算不得甚动听之言。
哈,他娘的,这时辰啥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还真是有趣得紧了!到了此时,李贞又哪会看不出这起子兄弟们究竟在玩甚子花活来着——李恪要出头,自然得表现得强硬一些,以跟李贞争锋相对的架势出马,而原先给人以霸道之印象的李泰么,这就开始装孙子了,玩的自然就是龙潜于渊之策了罢,至于李愔则是惟恐天下不乱,他好浑水摸鱼了的,大体上也就只有李慎的热情还算有几分真心在。
“三哥,六哥,起得甚早啊,呵呵,世人皆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则小弟却感到奇怪了,那虫子也早起做甚来着?有趣,有趣啊,呵呵……”左右都是在演戏,李贞的演技自然是第一流的高手,这便连捎带打地说了一句,那诙谐的语气登时便将满朝房里正竖起耳朵听几位皇子斗嘴的重臣们全都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听李贞将自己二人比成虫子,李恪哥俩个登时就被噎了一下,可一时间还真找不出反击的话来,再被朝中重臣们笑了一番,立马就有些子悻悻然,可还真拿李贞没辙,脸上虽尚是笑着,却分明透出了苦味来了。
“好你个八弟,取笑起哥哥来了。”李恪自知无论文采、口才皆不如李贞,也不想再自取其辱,苦笑着捶了李贞一拳,半真半假地抱怨了一声。
“小弟岂敢,三哥怕是误会了,小弟是虫子,那鸟儿都早起了,小弟也就只好晚些来了不是?”李贞作了个鬼脸,嘻嘻哈哈地自贬了一番,可话里的刺儿却依旧扎在李恪兄弟俩身上,那幽默的语调,登时又惹来了一阵子哄堂大笑,令李恪兄弟俩更是尴尬不已,好在此时外头响起了宦官们喊朝的声响,众人全都忙不迭地涌出了朝房,好歹算是让李恪兄弟俩避免了被李贞继续揪着打的下场。
上朝左右就是老一套,实无甚新意可言,只不过消息灵通的朝臣们大多都已知晓今日之早朝将有大事生,个个精神振奋之下,见礼之声也就分外地响亮了许多,倒令登上了龙椅的李世民很有些措手不及的诧异,不过么,李世民毕竟是多年的帝王,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平静地挥了下手道:“众爱卿平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们按着套路喊完了“语录”之后,各自起了身,还没站利索呢,就见文官队列中人影一晃,国子监太学博士林正诚已匆匆行出了队列,但见林正诚大步走到殿前,恭敬地行礼道:“启奏陛下,臣有本章在此:今东宫空置,储君之位虚悬已久,恐于国本有伤,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林正诚不是第一个提出要册立太子之人,早在半个月前萧瑀就曾当庭提出过此议,只不过那一次李世民是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压根儿就没给萧瑀啥好脸色看,可这一次却是不同了,林正诚话音才刚落呢,李世民便颔嘉许道:“林爱卿此言有理,朕深以为然,众位爱卿可就此事议议罢,朕想听听诸爱卿之见解。”
李世民这句话一出,便算是为今日之早朝定下了调子,一起子朝臣们私下里虽都有所准备,可也没想到早朝伊始大戏便即开演了,一时间都有些子愣了神,竟无人站出来响应一番,大殿里立时静得极为的诡异。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一片寂静之中,礼部侍郎叶凌率先站了出来。
叶凌这一出来不打紧,却宛若点燃了火药桶一般,满殿的大臣们吃惊之余,全都乱议了起来,一时间大殿中“嗡嗡”之声猛然大作,噪杂得有如菜市场般混乱,这实也怪不得群臣们激动,一向以来,夺嫡之争中吴王一系向来势弱,大多是敲边鼓为多,也就是干些个打闷棍的勾当,哪怕那所谓的“泰山神谕”之出现,也没人以为吴王能最终胜出,大体上还是看好越王李贞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夺,可如今一向喜欢先制人的李泰一边没动静,注定是主角的李贞一边也安份得很,倒是一向唱配角的吴王一系却抢先招了,而且一出马便是李恪之绝对心腹重将,这岂非咄咄之怪事?于是乎,朝臣们惊讶之余,议论之声吵闹了些也就不足为奇了罢。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任由群臣们瞎议了一阵之后,这才哼了一声,一压手,示意群臣安静,而后饶有兴致地看着叶凌道:“叶爱卿有何本章但讲无妨。”
叶凌乃当世之智者,自是能猜测出圣意之所在,早已明白此番李贞入主东宫已是定局,所争着不外乎制衡之权的大小罢了——魏王一系虽屡经打击,在朝中之势力大减,然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绝对实力依旧在吴王之上,加之其头顶上那金灿灿的嫡子之帽虽也有所退色,可再怎么说也还是比吴王有优势得多,故此魏王可以装孙子,示敌以弱,积蓄实力以待来日,可吴王这头却没这个福气,必须借助此番圣意所谓的制衡之术来捞取足够的好处,从而为将来的手段之施展争取到尽可能大的舞台空间,为此,吴王一方必须表现出有制衡之力方能有望得偿所愿,这正是叶凌抢先招的用心之所在。
“微臣启奏陛下,臣以为林博士所言甚是,东宫当立矣!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吴王李恪年岁既为诸皇子之长,且纯良贤德为诸皇子之冠,署理政务概无差池,治理地方则境绥而百姓富足,此诚为老成谋国之栋梁矣,且天降神谕,当立吴王,微臣不敢不荐也,肯请陛下圣断。”叶凌恭敬地行了个礼之后,畅畅而谈,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陛下,臣以为叶侍郎所言荒谬不济,实乃混淆是非之大逆不道也,当重处之!”没等李世民表态,一名身着监察御史官袍的官员便从队列的后头冒了出来,不管不顾地便将“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了叶凌的头上,其用词之狠,登时就令满朝文武吓了一大跳,再一看,竟然是李义府这么个前东宫属官,登时都有些子莫名其妙,闹不懂这李义府究竟犯了啥毛病,竟如此之火爆,一时间瞎议之声再次嗡嗡而起。
李义府这么一出头,李世民显然也没有想到,愣了好一阵子,这才眉头一皱,一挥手道:“尔为何出此狂言?”
李世民这话可就有些子重了,若是旁的官员听了,只怕当场就得脚软,可李义府倒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陛下,请恕臣无礼,臣实是无法容忍叶侍郎之欺君之言矣。”
“尔既有不同之意见,那就说来与朕听听罢。”李世民对李义府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小官罢了,此时见其胆气甚壮,倒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
李义府从容不迫地躬了下身子,略带一丝激动之情地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储君者,国之根本也,当以贤能而有德之人为之,而今越王李贞文有状元之才,武有勇冠三军之力,先朔州之战显神威,后有平定西域之功,开疆辟地何止万里,此等功绩朝中更有何人能比拟,在兵部则大破侯君集造反一案,在刑部则一举破获相州军粮奇案,在西域则西域大治,此等能耐又岂是吴王之流能比拟者,再者,越王殿下忠肝义胆乃世人之共识,洛书一出,自有天机,故此,臣以为越王殿下才是东宫之不二人选,望陛下明断!”
李义府这么一慷慨陈词显然是个意外事件,彻底打乱了所有各方的算盘,偏生这厮口才大佳,一番话说将下来条理清晰不说,还言之有据有物,让人很难加以驳斥,一时间措手不及的各方都有些子傻了眼,满大殿里嗡嗡的乱议之声再次轰响了起来。
呵呵,有趣,着实有趣,这个李义府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嘛,前头那份科举折子风头都还没过呢,这回倒好,干脆跑大殿上闹来了,有意思,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大奸大恶者必是大能之辈,嘿嘿,这把快刀老子就收下了,将来也好用上几回的。李贞也没想到李义府会公然跳将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还说得如此正义无比,心里头叽叽歪歪之余,悄悄地对李千赫打了个手势,示意其暂时按兵不动。
“陛下,臣以为李御史所言甚是,臣也愿保荐越王殿下为储君。”
“陛下,臣亦愿保越王殿下。”
“陛下,越王殿下为储君乃是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也,望陛下明察!”
……
越王一系的嫡系人马没有动,可朝中不少中低级官员却纷纷站了出来,对李贞表示支持,到了后头,连程咬金、秦怀玉等一干子武将也都忍不住站了出来,大声疾呼,为李贞助威不已,于是乎,满大殿中拥戴李贞之声此起彼伏间,形势已是一边倒之状矣!
立李贞为太子,这本就是李世民心中的决断,自是不会有错的,然则李世民要的可不是这等一边倒的局面,此时见形势已然有些子失控,脸色虽依旧平稳,可心里头却不免犯起了叨咕,却又势不能当庭阻拦群臣们的请愿,头也就很有些疼了起来,待得群臣们表态告了一个段落之后,李世民这才一挥手,止住了请愿的势头,环视了一下众朝臣,视线最终落在了李贞的身上,沉吟了一下之后,缓缓地开口道:“贞儿,众爱卿一致举荐于尔,尔之意如何?”
哈,老爷子您也有失算的时候嘛,嘿嘿,这回收不了场了罢?李贞自是知晓此等一边倒之局面不是李世民所想要的结果——在李贞的推演中,李世民所要的庭议当时各方有所争执,而后由李世民来个一锤定音,之后嘛,顺理成章地将几位皇子安排一下,以示安抚,顺便给李贞留下个制衡,可被李义府这么一闹腾,这算盘自然就打不下去了罢。
老爷子算盘打不下去不打紧,问题是李贞此时还真不能就这么众望所归地入了东宫,万一要是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留下个尾大不掉的印象,那后头的乐子可就大了去了,指不定老爷子就有可能担心李贞玩上出“玄武门第二”,从而给李贞设下些陷阱,万一再被那哥几个一利用,得,闹不好李贞的东宫之路便有可能走到尽头了,这可不是李贞要的结果,李贞还不致于自大到以为老爷子就非立自己为接班人不可的地步,这一听老爷子问,李贞自是不敢怠慢,借着出列的当口,脑筋动得飞快,已然有所决断。
“启禀父皇,众官之厚爱,儿臣惶恐之至,实不敢妄自尊大,一切听凭父皇安排,儿臣断无疑义。”李贞满脸子诚恳地说了一番,将球轻巧地踢到了老爷子的脚下。
李贞原本就是个太极高手,这一条李世民早就心中有数,若是往日,李贞一推托,老爷子或许会不高兴,可值此微妙时分,李贞如此之举动,却让李世民暗自松了口气,不过么,老爷子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了李贞,这便嘴角一弯,笑着追问道:“朕便令尔为储君,尔可敢为否?”
李世民此言一出,满殿大臣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全神贯注地看着李贞,都想听听李贞究竟是如何作答的,一时间满大殿里静得诡异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