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龙争大唐 > 第四百三十二章亲征之议(上)

第四百三十二章亲征之议(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龙争大唐最新章节!

    中秋无疑是很热闹,但那是属于普天同庆的热闹,跟朝局虽略有牵连,只不过却也算不得甚重要之事,然则中秋方才刚过,一桩大事便闹得满朝不宁了起来——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二日,新罗使节朴正男抵京,并送来求救函,言及高句丽联合百济夹击新罗,新罗力战已渐不能支,恳求天可汗兵已解新罗之危云云,适逢中秋将至,帝无暇理会之,并未置一词,而中秋刚过,风声便已从内廷传出——帝欲再征高句丽,此消息一出,满朝文武哗然一片,战与不战之争大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上主流思潮以战为主,却强烈反对帝驾再次亲征高局丽,为此而上书者众,然,皆不见帝有何旨意下达,所有奏章一律留中不,众臣皆不知圣意何在,纷争大起焉。  ﹤

    俗话说得好,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这会儿李世民不表态,也不接见朝臣,一派稳坐钓鱼台的架势,他老人家不着急,可身为太子的李贞却是急了,不急不行啊,见不到老爷子面的朝臣们可是一拨接着一拨地往东宫跑,无论是主战的还是反战的,都要求李贞这个东宫太子出面去找老爷子分说一、二,来人之多搅得李贞头晕脑胀,别说好生休息了,便是用膳都是将就着扒拉几口便算是了了事,整整三天下来,可怜的李贞险些都成了大熊猫了,那两眼眶黑得深邃无比,用不着化妆都能上台去扮演一下丑角的了,如此这般,李贞又岂能不着急上火的?

    学老爷子那一套,躲起来不见客?好主意!李贞倒是真想这么干,只可惜他不能,不为别的,光是有着头顶上那顶金光闪闪的太子名号在,李贞就不能给人一种傲慢无礼的感觉,更何况群臣们能找上门来,最起码说明他李贞在朝臣们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地位的,与其因傲慢之名,而将可能投向自己的朝臣们推到兄弟们那儿去,倒不如累一些,力争给群臣们留个好印象,从而拉拢上一拨中立的朝臣,于是乎,尽管有着满腹的烦躁在,李贞还是耐下了性子,跟上门来的朝臣们周旋一、二,当然了,李贞也没憨直到当众表明自己态度的地步,充其量也就是打哈哈罢了,饶是如此,却已令李贞很有种苦不堪言的感受了。

    普通朝臣们来东宫倒也好应付,打打哈哈,温言安慰一下,也就算是能交代得过去了,见了主战的,道声好,见了反战的,道声不错,左右都是瞎掰一番,反正李贞是绝不会轻易表态的,不过么,那等亲和与礼贤下士的姿态却是摆得十足十了的,任是谁都没得话说,尽自累了些,却尚算是能小有所得,李贞虽心烦不已,却也尚能将就着应付、应付,可令李贞头疼的是——才刚送走一拨前来拜访的朝臣,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王秉和便急匆匆地来报——房玄龄、长孙无忌会同诸遂良联袂来访。

    得,这回是躲不过去了!李贞一听三位大佬齐刷刷地到了,便已猜出这三宰相之来意,十有**就是奉旨前来问话的,问的一准就是关于老爷子亲征的事儿,这是要李贞表态了的。咋办?凉拌呗,尽管李贞事先就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幕,也跟两大谋士就此事商议过了数次,算是心里头有了些底,可能不能过得了关,却尚在两可之间,算不得太有把握,然则人都到了宫门口,不管成是不成,也容不得李贞逃避了的。

    “老臣等见过太子殿下。”房玄龄等人由东宫主事宦官王秉和陪同着,刚走上显德殿宫门前的台阶,就见太子李贞正含笑立在殿门口,忙各自整襟上前,以君臣之礼参见不迭。

    “三位老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本宫迎接来迟,海涵,海涵。”李贞笑容满面地虚虚一抬手,口中很是客气地说了一句,已有了身为半君的气度,却又不失尊崇三位宰相的礼节——李贞如今是半君,能亲自到大殿门口迎接,本身就说明了对三位宰相联袂来访的重视,很显然,若是李贞跑宫门口去相迎的话,看起来似乎更为谦逊,其实过犹不及,反倒会给三位宰相留下个虚伪的印象,唯有大殿门口恰恰合适,如此做法,既不显得矫情,又充分体现了李贞对三位宰相的尊崇,其中分寸的拿捏着实高明得很,令三位宰相心里头都暗自钦佩不已。

    “多谢殿下,老臣们此来多有冒昧,还请殿下恕罪则个。”见李贞如此风度,身为三宰相之的房玄龄大病初愈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很是客气地拱手回了一句。

    “哪里,哪里,三位老大人能来,本宫欢迎之至,请!”李贞风度翩翩地侧了下身子,一摆手,做出了个请的姿势,领先一步走进了殿中,却并没有走向大殿正中的宝座,而是缓步行入了后殿,直奔书房而去。待得进了书房,李贞很是客气地吩咐赐坐,自有一拨子小宦官送上蒙了锦缎的圆椅、几子等物,并依次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而后默不作声地全都退出了书房,只留下君臣四人相对而坐。

    三位老丞相都是心计深沉之辈,此来更是别有用意,各自斟酌着如何开口言事,而李贞自也不想将自己揣测出来的心思过早地暴露出来,一时间君臣四人都不开口,这书房里登时就是一派诡异之寂静。

    “殿下明鉴,老臣久闻殿下战阵之威所向披靡,却始终缘铿一面,待得见中秋马球赛上殿下之英姿勃,令人叹为观止,老臣拜服,始知传言万万不及也,殿下神威,当今之世,几无敌手矣!”一片缄默之中,到了底儿,还是诸遂良最先沉不住气,一脸子媚笑地率先开了口。

    嗯哼,有古怪!李贞一听诸遂良这么一开口,便将话题往战事上带,心头暗凛之余,笑着谦逊道:“诸侍中过誉了,本宫能得寸功,皆出自父皇之恩荫、三军将士用命之所致,本宫实不敢自居其功矣。”

    “呵呵,殿下过谦了,以殿下之大材,实我朝之栋梁矣,如今西北安靖,皆殿下之手笔,世人莫不赞叹之,而今北面小寇喧嚣,殿下以为当何如哉?”诸遂良自是知晓李贞滑不留手,要想从李贞口中套出话来,简直比登天还难,索性便将话题直接了当地挑了开来,他这么一开口,原本低眉垂而坐的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立时都来了精神,全都目光炯然地看着李贞,就等着看李贞如何应对了。

    嘿,这个老诸同志的脸皮子还真是有够厚的,这么敏感的问题居然就这么明目张胆地问了出来,算你狠!一听诸遂良问出此言,李贞心里头登时便是一阵烦乱——这些天来,这个问题李贞已经不知回答了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含含糊糊地带了过去,可那是对一般的朝臣,李贞怎么说怎么是,谁也没胆子揪着李贞问个水落石出的,然则这会儿面对的可是三个老家伙,原本就不是能随意糊弄的,更何况这三巨头还极有可能是奉了老爷子的旨意前来的,这就令李贞不得不小心应付了,万一不小心踢到了铁板上,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对于高句丽这么个屁豆点大的王朝,李贞多少算是有些了解——李贞手下的“燕记商号”虽行商满天下,可主要的对外通商路线却大多是顺着丝绸之路蔓延,至于朝鲜半岛那一块却因着利润空间不大的缘故,并没有太多的涉及,每年也就是一、两支商队的规模罢了,至于“旭日”也因着李贞对西域的重视之故,并没有在北方投入过多的精力,仅仅只是有一个不成规模的情报站罢了,所能收集来的情报自是有限得很,只能是勉强知道个大概罢了。在李贞看来,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么些小国家闹腾来,闹腾去,其实都不过是癣疥之患罢了,压根儿就算不上甚了不得的大事,只可惜老爷子却不会这么看——而今四海咸服,唯有高句丽敢出头来搅事,这令一向以天可汗自居的李世民势必无法容忍,再者,李世民心中始终有个念头在,那就是一雪前隋征高句丽的失败之耻,用老爷子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为中国报子弟之仇”,再算上李世民老骥伏枥,尤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这几个方面一相加,就注定了老爷子征伐高句丽乃必然之举,唯一的问题便是这战究竟该如何打罢了,可问题是这战事李贞却做不得主,甚至该如何打都未必能轮到李贞置啄一,二的。

    这仗是无可避免的了,这一条李贞心里头有数——就老爷子那个老辣的个性,甭管朝臣们怎么反对,他都一准会用兵无疑,只不过对于李贞来说,如今关键的问题是要不要设法劝阻老爷子亲征的事儿罢了——老爷子一出,按其战略定式去打这场仗,最终的结果一准是徒耗军力,却一无所得,如此一来,大唐之国力有损还是小事,老爷子一旦挫败而归,闹不好整个人都会因此而垮了下来,这一点从李贞前世的历史便能看得出来,李贞身为人子,自是不想看着自己的父亲因为此仗而有所郁结,只不过一来李贞却对自己能否说服得了老爷子心存疑虑,再者,一帮子兄弟们都在盼着老爷子亲征,从而寻找机会给李贞来个致命一击,而李贞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在,自也打算借着老爷子不在京师的当口,彻底打垮一帮子野心勃勃的兄弟们,正是因着有这么个矛盾的心理在,李贞始终也没下定决心该如此处置此事,此时听得诸遂良如此直接了当地问出了征高句丽的事情,还真令李贞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才好的,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这才面色凝重地开口道:“此事本宫略有所闻,却不甚明了,恳请诸侍中为本宫详加分析一番可成?”

    “……”诸遂良显然没想到李贞深思熟虑了如此长的时间,竟然就冒出了这么句话来,脸上的笑容登时就僵住了,瞠目结舌地看着李贞,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李贞这些天接见了如此多的朝臣,所议的事情不就是征伐高句丽的事儿罢了,这一点满朝文武谁人不晓,谁人不知,可李贞此时竟然说自己不甚明了,这话叫诸遂良如何能信?

    “殿下,高句丽无端生事,藐视我大唐之天威,依殿下看来,此等蛮荒小国,当伐否?”眼瞅着诸遂良吃了憋,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一闪,沉稳地开口问了一句,算是为诸遂良解了围。

    嘿,长孙老儿还真是会说话,您老都说高句丽藐视我朝天威了,那还不是明摆着要开战么,既如此,那还问咱干啥?李贞心里头叽叽歪歪着,可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正容看向长孙无忌,略一欠身道:“长孙大人所言甚是,本宫受教了,只是此事重大,须得父皇圣裁,本宫一切听从父皇之旨意便是。”

    见李贞回答来回答去,貌似诚恳,却始终滴水不漏,房玄龄的眉头登时便皱了起来,长叹了口气道:“太子殿下,高句丽小寇猖獗无端,自当加以惩戒,然则我大军方回,若是骤然再次动,一旦战事迁延,恐于战不利,而今圣上力主亲征,老臣等力劝不能,特来请殿下出马,若是殿下能出面自荐,老臣等当死保殿下为帅。”

    啥?啥?啥?您老这是要将咱往火坑里推啊!李贞一听房玄龄是这么个说法,登时就大吃了一惊,手一颤,险险些将茶碗打翻在地,这才明白这三位朝中大佬敢情不是奉了圣旨前来问话的,而是试图推出李贞去跟李世民争夺出征高句丽的领兵之权,这令李贞心里头很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李贞对于如何征伐高句丽自然是有着绝对的信心,也有着绝对的取胜之把握,当然了,除非李贞打算将火药武器提前公开,否则的话,要想胜几无可能,而火药武器乃是李贞保命的底牌,轻易泄露不得——东宫如今的防卫力量除了李贞从西域带回来的百余名亲信之外,余者全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垃圾兵,而李贞又绝无可能去训练这帮子垃圾兵,否则的话,必然会引起老爷子的猜忌之心,这就导致李贞手下兵力空虚至极,而反观诸兄弟手中全都握有两千精兵,一旦这帮家伙也玩上一把玄武门之变,李贞若是没个底牌在,拿啥去抵挡?再者,若是李贞领兵在外征战,这么一来二去地打将下去,时间拖延过久,万一京师里出现甚变故,那乐子可就大了,从这个意义来说,李贞是绝对不可能去争夺这个帅位的,更何况就李世民那个性子,一旦决定了要亲征,谁也无法劝服得了他,三位宰相不能,李贞也一样办不到。

    若是旁人说出此等话来,李贞顶多是哈哈一笑,随便胡言两句便可将这话题搪塞了过去,可面对着这三名朝中大佬,李贞却是无法瞎扯一通的,眼瞅着三人六只老眼都死盯着自己不放,李贞实是无奈至极,沉吟了一下道:“身为人子,为父皇分忧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本宫不才,承蒙诸位大人看重,自该依言行事才是,只是此事重大,本宫一时间尚难定夺,且容本宫思虑一番,再行进言父皇可成?”

    李贞说得慎重无比,语气也诚恳得很,三位朝中大佬自是听得出来,眼见李贞没有出言推托,也没有立刻应承下来,虽略有些子失望,可也知晓此事之利害关系重大,自也不好多加逼问,互视了一番,齐齐地起了身,各自躬身行礼道:“既如此,殿下请善自斟酌,老臣们告退。”

    “诸位大人走好,本宫不送了。”李贞也没有心情矫情,起了身,抬了下手,示意诸人不必多礼,而后让王秉和送三位大佬出了东宫,自己却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苦苦地沉思了起来。

    代父出征?呵,好个名正言顺的理由,问题是老爷子一心要证明自己尚未老去,这理由一出口,只怕立马会招来一番训斥,为老爷子出谋划策?先不说老爷子能不能听得进去,就算老爷子能耐着性子听,只怕也不会当一回事儿,就老爷子那戎马一生的赫赫战功,还轮不到咱这个做儿子的来指点,那岂不是说老爷子不如咱了么?没地讨打不是?装聋作哑?也不成,这几日朝臣们纷来迭至,老爷子那头又岂会不知,更何况三位宰相都露面了,老爷子那头岂会没有想法,不说出个道道来,这一关怕是过不去了的,只不过该如何说,还真是件烦人的事儿!李贞来回踱着步,却越想越乱,额头上布满了汗水都顾不得去擦上一下,寻思了良久,却始终一无所得,无奈地摇了摇头,突地提高了声调道:“来人,去请莫、纳二位先生到书房一行!”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龙争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凤鸣岐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鸣岐山并收藏龙争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