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想法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重生1978最新章节!
第二百九十章 想法
“什么,你想办学校?”周敏没想到王小明的思维空间会有这么大,刚刚才决定要购买直升飞机,马上又要办学校,这跨度也太大需吧?
“对,这暂时还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你去帮我做个调查,看看有没有可行性。对了,你在莫斯科那边的事怎么样了?”王小明问道。
“只要我们有手续,在俄罗斯买直升飞机跟我们在这边买大白菜一样简单,这次不但买了两加米里1711,而且还买了相关的配件,加上我们基地的人手,维修方面至少可以保证二十年不需要担心,而二十年之后,这两架飞机也许都已经被淘汰了。”周敏说道,只要是有正规的手续,而买回来被允许飞行,在俄罗斯买飞机真的方便。像这种民用的飞行器,俄罗斯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高,所以周敏这次带去的两加直升飞机订单让米里设计局把她奉为上宾。
“那什么时候能交货?”王小明问道。
“半年。”周敏道,买飞机不像买汽车,随时可以提货走人,而且因为这两架飞机还要改装设计,里面的装潢就得好几个月的时间,要知道飞机内的设计,周敏可是请了专业人员设计的。
“那行,这事就告一段落了,你就帮我调研这办学校的事吧。”王小明说道,他对于这时间倒是无所谓,直升飞机给他带来的直接效果还不如到时因为大可公司有了飞机而带来的轰动效应。要知道现在全国也没有哪家企业说自己购买了飞机,更不要说民营企业,而大可公司的飞机一到,肯定会引起各大媒体的报道,到时比做什么广告都强。
“那你先得跟我说说原因,我去莫斯科之前你还没有这个想法,为什么才过了半个月,你就突然想到了要办学校?”周敏说道,如果王小明只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那她就得联合其他几个人向他建议,毕竟一家企业如果多过多元化也不是什么好事。
王小明也没说什么,只是把诺妮到上海之后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感想跟她说了,当然,自己与诺妮那天晚上的超友谊事件他是不会说的。
“你想想看,现在改革开放才十几年,可是国内的各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出国留学?就拿你来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王小明说道。
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少会有留学生,就算是有,也是国家公派的,到时必须要回来。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这方面就放松了限制,你只要舍得扔下国内的一切,那就可以留在外国。
“我当时因为分配的工作不理想,不想去那单位,才报的苏联,虽然当时我们国家与苏联的关系并不太好,但是因为我爸受老一辈人的影响,说要留学就去苏联。”周敏在大学时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可是给她分配工作时却是去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这是典型的专业不对口,所以她才想留学。而当时在大可公司莫斯科办事处,一开始她只是想着临时工作一段时间,赚点零花钱,没想到一进公司之后,发现大可公司的待遇比一般的苏联企业都要好,薪水是用美元支持,这可是很多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再说了,回到国内工作后,待遇还是向莫斯科那边看齐,这比国内一般的机关干部要高出十几倍,就更不要普通的技术员了。所以周敏就没有打算要国家的分配,虽然那可能是铁饭碗,但是事实证明,大可公司给她的是个金饭碗。
“我记得美国有所大学有个一个报告,说在美国考取博士生的外国人当中,中国留学生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欧洲和日韩等国家,这说明了什么?我看至少就说明了两点:一,我们国家留不住一流的人才。二,国内对待这些人才没有像美国等国家那样重视。”王小明说道。
“可是如果你想采用美国式的教学到时教出来的学生却不能适应我们国家啊,如果我们自己办了大学还好一些,如果要一起参加高考?你觉得美国的学生和中国学生相比,他们能考得过我们吗?再说了,国内的大学生都是包分配工作的,就凭这一点,你就吸引不了优秀的学生来读。”周敏虽然还没有去正式的调研,但是以目前国内的教育,先不说民办学校能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就算能得到支持,到时有没有来读还是个问题。
“对噢,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王小明忘记了现在还没有开始教育改革,中国的学生只要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后的前程就无忧,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来读一所大学毕业之后要自己找工作的民办大学?
“所以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太现实。”周敏说道。
“不,你还是去做一次调查,看国家愿不愿意支持我们,如果能支持我们办民办大学当然最好,实在不行,办小学和中学也是好的啊,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地区,那些孩子们连上小学都困难。”王小明说道。
因为身在北京,所以周敏就直接向教育部咨询了此事,可惜得到了回答是,助学可以,但是要**办学却还没有相关的文件。
要知道王小明的意思是自己可以出钱在贫困地区建一所集小学和中学为一体的学校,如果可能最好还能建一所集大学为一体的学校,学校的老师全部由大可公司聘请,招生也由大可公司来办,但是这些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必须要得到国家承认的学历。
这样的条件再过几年也许很容易实现,可是在现在,却是非常艰难。教育部的意思很明确,你出钱可以,但是得由政府部门来引导,学校办好之后就没你大可公司什么事了,当然,可以给予学校的冠名权给大可公司,可是这样的条件对王小明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敏的调研只能暂时搁置,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她的调研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你去联系一下袁凯,与他沟通一下,我们也只是想搞一个试验罢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怎么样,一切还得市场说了算。”王小明没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因为他知道在前世的时候,民办学校满天飞,甚至还把广告做到中央电视台。可是现在要想办一所民办学校却是如此的艰难。
“好吧,他上次把我们基地的专家挖走了不少,还没找他算账呢。”周敏道,现在c市郊外的“三座大山”里,资深的专家基本上都被袁凯“一网打尽”,除了和电子相关的专家被她调到了大可公司的vcd研发部门之外,其他的人只要是对国防科工委有用的,就被他全部请走了。
而王小明也没有闲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宣传口号他听过不少,但是现在的中国也许只有他最能体会到人才流失的后果。毕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亲眼目睹。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体会,中国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诚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诚信。而这一切,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由于社会上的骗子太多,人人都有上当受骗的经历才会如此的。
但是王小明却不以为然,要知道就在现在,一九九三年的中国,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第一次见面就没有他前世那种首先就会出现的戒备心理,在二十一世纪,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跟你打招呼,也许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不是骗子,是不是想要对你有所企图,就算你是在大街上问个路,也没有几个人敢停下来跟你说,因为他怕落入你某种未知的陷阱。
而在现在,王小明亲身经历过诺妮在几个大城市的随机采访,很少有人会对诺妮有那种防备。虽然诺妮的身份是外国人,但是以王小明自己的切身子会,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美德。可是这种美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我们丢弃,被我们踩在脚下。从记事起,家长就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你的任何东西,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王小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是自己既然重生了,一开始只是想着做着四有新人就行了,有房、有车、有钱、有钱。但是现在当这一切都轻易实现了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更加深刻,也许是因为身份的不同,也许是因为他再也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再一次发生在以后的中国人身上。
王小明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改变这一切,但是既然自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那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那颗永远也不可能消逝的中国心。
王小明发动杨鑫磊和余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去帮自己疏通关系,而他自己再次走进了机械部,找到了刘振海,他希望能通过他向有关部门传递自己的想法……
第二百九十章 想法
“什么,你想办学校?”周敏没想到王小明的思维空间会有这么大,刚刚才决定要购买直升飞机,马上又要办学校,这跨度也太大需吧?
“对,这暂时还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你去帮我做个调查,看看有没有可行性。对了,你在莫斯科那边的事怎么样了?”王小明问道。
“只要我们有手续,在俄罗斯买直升飞机跟我们在这边买大白菜一样简单,这次不但买了两加米里1711,而且还买了相关的配件,加上我们基地的人手,维修方面至少可以保证二十年不需要担心,而二十年之后,这两架飞机也许都已经被淘汰了。”周敏说道,只要是有正规的手续,而买回来被允许飞行,在俄罗斯买飞机真的方便。像这种民用的飞行器,俄罗斯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高,所以周敏这次带去的两加直升飞机订单让米里设计局把她奉为上宾。
“那什么时候能交货?”王小明问道。
“半年。”周敏道,买飞机不像买汽车,随时可以提货走人,而且因为这两架飞机还要改装设计,里面的装潢就得好几个月的时间,要知道飞机内的设计,周敏可是请了专业人员设计的。
“那行,这事就告一段落了,你就帮我调研这办学校的事吧。”王小明说道,他对于这时间倒是无所谓,直升飞机给他带来的直接效果还不如到时因为大可公司有了飞机而带来的轰动效应。要知道现在全国也没有哪家企业说自己购买了飞机,更不要说民营企业,而大可公司的飞机一到,肯定会引起各大媒体的报道,到时比做什么广告都强。
“那你先得跟我说说原因,我去莫斯科之前你还没有这个想法,为什么才过了半个月,你就突然想到了要办学校?”周敏说道,如果王小明只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那她就得联合其他几个人向他建议,毕竟一家企业如果多过多元化也不是什么好事。
王小明也没说什么,只是把诺妮到上海之后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感想跟她说了,当然,自己与诺妮那天晚上的超友谊事件他是不会说的。
“你想想看,现在改革开放才十几年,可是国内的各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出国留学?就拿你来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王小明说道。
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少会有留学生,就算是有,也是国家公派的,到时必须要回来。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这方面就放松了限制,你只要舍得扔下国内的一切,那就可以留在外国。
“我当时因为分配的工作不理想,不想去那单位,才报的苏联,虽然当时我们国家与苏联的关系并不太好,但是因为我爸受老一辈人的影响,说要留学就去苏联。”周敏在大学时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可是给她分配工作时却是去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这是典型的专业不对口,所以她才想留学。而当时在大可公司莫斯科办事处,一开始她只是想着临时工作一段时间,赚点零花钱,没想到一进公司之后,发现大可公司的待遇比一般的苏联企业都要好,薪水是用美元支持,这可是很多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再说了,回到国内工作后,待遇还是向莫斯科那边看齐,这比国内一般的机关干部要高出十几倍,就更不要普通的技术员了。所以周敏就没有打算要国家的分配,虽然那可能是铁饭碗,但是事实证明,大可公司给她的是个金饭碗。
“我记得美国有所大学有个一个报告,说在美国考取博士生的外国人当中,中国留学生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欧洲和日韩等国家,这说明了什么?我看至少就说明了两点:一,我们国家留不住一流的人才。二,国内对待这些人才没有像美国等国家那样重视。”王小明说道。
“可是如果你想采用美国式的教学到时教出来的学生却不能适应我们国家啊,如果我们自己办了大学还好一些,如果要一起参加高考?你觉得美国的学生和中国学生相比,他们能考得过我们吗?再说了,国内的大学生都是包分配工作的,就凭这一点,你就吸引不了优秀的学生来读。”周敏虽然还没有去正式的调研,但是以目前国内的教育,先不说民办学校能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就算能得到支持,到时有没有来读还是个问题。
“对噢,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王小明忘记了现在还没有开始教育改革,中国的学生只要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后的前程就无忧,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来读一所大学毕业之后要自己找工作的民办大学?
“所以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太现实。”周敏说道。
“不,你还是去做一次调查,看国家愿不愿意支持我们,如果能支持我们办民办大学当然最好,实在不行,办小学和中学也是好的啊,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地区,那些孩子们连上小学都困难。”王小明说道。
因为身在北京,所以周敏就直接向教育部咨询了此事,可惜得到了回答是,助学可以,但是要**办学却还没有相关的文件。
要知道王小明的意思是自己可以出钱在贫困地区建一所集小学和中学为一体的学校,如果可能最好还能建一所集大学为一体的学校,学校的老师全部由大可公司聘请,招生也由大可公司来办,但是这些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必须要得到国家承认的学历。
这样的条件再过几年也许很容易实现,可是在现在,却是非常艰难。教育部的意思很明确,你出钱可以,但是得由政府部门来引导,学校办好之后就没你大可公司什么事了,当然,可以给予学校的冠名权给大可公司,可是这样的条件对王小明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敏的调研只能暂时搁置,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她的调研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你去联系一下袁凯,与他沟通一下,我们也只是想搞一个试验罢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怎么样,一切还得市场说了算。”王小明没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因为他知道在前世的时候,民办学校满天飞,甚至还把广告做到中央电视台。可是现在要想办一所民办学校却是如此的艰难。
“好吧,他上次把我们基地的专家挖走了不少,还没找他算账呢。”周敏道,现在c市郊外的“三座大山”里,资深的专家基本上都被袁凯“一网打尽”,除了和电子相关的专家被她调到了大可公司的vcd研发部门之外,其他的人只要是对国防科工委有用的,就被他全部请走了。
而王小明也没有闲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宣传口号他听过不少,但是现在的中国也许只有他最能体会到人才流失的后果。毕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亲眼目睹。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体会,中国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诚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诚信。而这一切,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由于社会上的骗子太多,人人都有上当受骗的经历才会如此的。
但是王小明却不以为然,要知道就在现在,一九九三年的中国,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第一次见面就没有他前世那种首先就会出现的戒备心理,在二十一世纪,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一个陌生人跟你打招呼,也许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不是骗子,是不是想要对你有所企图,就算你是在大街上问个路,也没有几个人敢停下来跟你说,因为他怕落入你某种未知的陷阱。
而在现在,王小明亲身经历过诺妮在几个大城市的随机采访,很少有人会对诺妮有那种防备。虽然诺妮的身份是外国人,但是以王小明自己的切身子会,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美德。可是这种美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我们丢弃,被我们踩在脚下。从记事起,家长就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你的任何东西,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王小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是自己既然重生了,一开始只是想着做着四有新人就行了,有房、有车、有钱、有钱。但是现在当这一切都轻易实现了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就更加深刻,也许是因为身份的不同,也许是因为他再也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再一次发生在以后的中国人身上。
王小明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改变这一切,但是既然自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那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那颗永远也不可能消逝的中国心。
王小明发动杨鑫磊和余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去帮自己疏通关系,而他自己再次走进了机械部,找到了刘振海,他希望能通过他向有关部门传递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