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祭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明初放逐最新章节!
今天是个良辰吉日,周王朱肃起了个大早,连梳洗都没顾得上,便出帐到山间的两块小田地走去。如今这地里已不是当初简易的栅栏,远处是一圈军帐,然后又被黄布围住,一群士兵时刻防守,连鸟飞过来都要搭弓射上几箭,这里已成了一处禁地。
来到地头,朱肃见平大勇和大山兄弟二人已经在地里忙了起来,地里的杂草早就被清除的一干二净,这两兄弟在地里转来转去,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或许是因为被这么多军兵包围有些紧张,唯有在这田地里才能让他们安心。
当日官兵到达此地时,两兄弟被吓得不轻,却护着田地死活不肯逃走,竟提着锄头对峙起来,直到高升站出来,哄他们说这些官兵是沈越请来帮忙来看护的,两人这才放心,他俩受过沈越指导,对这些作物的种植比别人都要熟悉,于是就被留下来照料。
“周王殿下,今天沈东家会过来吗?这土豆和玉米差不多成熟了,红薯不好看出来,还是请沈东家过来查看一下吧。”
对于二人每天询问沈越之事,朱肃也有些急切,自己虽然算得上博览群书,但这些新奇的作物却从没听说过,那个沈越也真是的,有什么事比得上这些作物重要。
“放心吧,你们东家今天就会过来,等会儿要是他同意收获,你们可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伤了粮食。”这两兄弟虽然虎头虎脑的,但朱肃能看得出来他俩性格朴实勤劳,是种庄稼的好手。
放眼看去,高大的玉米植株叶子已经有些泛黄,朱肃抚摸着中间饱满的苞谷,尖头已撑破苞皮露出饱满的颗粒,这玉米的名字起的真是相称,籽粒金黄如玉。不过那土豆的名字就有些粗俗了,低矮的茎叶也已完全枯黄,这作物和芋头有些相似,粮食应该是在地下的根茎,不知长的什么样子,红薯也大概类似,不过仍是郁郁葱葱的爬了满地的秧蔓,估计要过阵子才能收获。
正在发愣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朱肃猜是沈越到了,顾不得自己的身份,连忙拉着兄弟二人出去迎接。
沈越随着沐英刚要去拜见燕王朱棣,却见平大山兄弟尾随着一个邋遢的书生跑了过来,也许是来得太急衣冠不整,满身露水,但却可以看出穿着很是华贵,难道这人就是周王朱肃?
“你就是沈越吗?本王等的你好苦,快随我到地里看看去。”邋遢书生一把抓住沈越的衣袖,拉起就走。
沈越没想到自己的偶像竟是这般模样,还在纳闷,也来不及行礼,只好由着他向地里走去。
虽然知道这些作物大概需要四五个月成熟,但具体周期沈越却不太清楚,不过看这些作物的样子,除了红薯,其他两种应该可以收获了。抬手就要掰下玉米,却一下被沐英急忙叫住。
“你小子急什么,既然已经成熟了,还要等祭天仪式,这个还是等燕王殿下过来亲自摘取。”
沈越苦笑一下,自己确实太冒失了,忘记了关键时刻要给领导面子,难怪自己后世混的不如意。
等到正午,官兵们在附近搭起了草棚木台,沐英,常茂和所有百户以上将官换上全身甲胄早早在草棚两旁恭敬站立。木台上放着九尺长的香案,上摆有牛,羊,猪头三牲祭祀,正中一个硕大的三足青铜香炉。
沈越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品阶,只好领着平兰和沈香蕴二女站在沐英身后,身穿常茂送给的一身武官服,估计是他自己的常服,还透着股浓重的汗味,一看就知他没有洗过。
沈越刚要扭头找常茂问问,只听沐英轻咳一声,连忙闭嘴。
“恭迎燕王周王殿下设坛祭天。”
一声太监尖利的吼声,朱棣和朱肃一前一后,头戴通天冠,胸口盘龙,身着紫袍,踱着方步从帐中缓缓走出,登上木台在香案前站定。
待日头正中,沐英高声喝道:“吉时已到,祭天开始。”
朱肃从香案上拿起三根粗大的檀香在蜡烛上点燃,转身交给朱棣,躬身退到一旁。
朱棣接过香火,三下跪拜后插香入炉,台下众人纷纷下跪拜天。朱棣进香完毕,转身又从朱肃手中接过一轴黄绫展开,用高亢的声音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谨遣皇子燕王朱棣,敢昭告于炎帝神农氏: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十二年矣。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百挫千折,豪气更振,困顿踵仆,斗志尤宏;自强不息,砥砺发奋。
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赫赫始祖,炎帝神农;感生常羊,沐浴九龙。长于姜水,唯劳唯勤;率我先民,开拓创新。始制耒耜,嘉禾粒民;怜我世人,忧患苦多,借由沈氏,赐我大明玉米、土豆、红薯三宝,感恩圣神,万世所法,炎黄子孙,德同心诚,统一大业,势在必成,特遣皇子奠祀上天,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冗长的祭文让沈越心中叫苦,不过听其中提到沈氏一族的功绩,又欢喜起来,看来朱元璋还是有些人情味的。
“沈兄弟,你对祥瑞最为熟悉,就由你动手采收吧。”朱棣收起圣旨,走下木台。
沈越这次却不敢上手了,恭敬地向朱棣等人说明玉米和土豆的收获方法,请两位皇子先亲自采摘。
朱肃早就等不及了,看朱棣去摘玉米,转身就走向土豆的秧子,伸手揪住上面的茎叶,一用力就拔了起来。
众人紧张的看着朱肃手中的土豆,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土豆根上带着四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土豆,沐英急切的上前捧起,足有两斤多重,这还了得,一株就产两斤,看着地里种植的情况,若是一亩地种足足可以种下一千多株,那岂不是就有两千斤。虽然这土豆带些水分,不比粟米等干粮,但这产量却是惊人。
再看一旁的朱棣,已掰下一个硕大的玉米,撕开层层苞谷皮,密密麻麻的玉米粒饱满充盈,虽然产量不如土豆,却是实实在在的谷物粮食。
沐英一拳锤在沈越的肩膀上,微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倒是谨慎,害的我白白担心一场,这产量怕是远超三百斤了。”
沈越暗中叫屈,毕竟这明朝还没有什么化肥和精细管理,自己也不确定能收获多少,看来这山中土地还算肥沃,产量虽不及后世,却远远超过现今其他作物。转头向平兰沈香蕴二人使了眼色,二女从马车上取下钉锄,走到土豆地里刨起土来,
众人齐齐往前凑打算看这两个小姑娘要做什么,却见在刚才朱肃拉出的土豆秧下,又被二人刨出三个更大的土豆,沐英再也淡定不下来了,
“天哪,这土豆怕是每亩能产三四千斤啊!”
朱肃更是疯狂的不行,也不顾身边太监的劝止,撸起袖子将土豆的秧苗一一拔起,看着渐渐填满竹筐的土豆块,欣喜地手舞足蹈,见皇兄朱棣仍风度翩翩的掰着玉米,又忙上前夺过他的竹筐,兴致勃勃的采摘起来。
朱棣对这胞弟的性情十分了解,也不在意,转身走到沈越面前,笑道,
“沈兄弟这次功劳匪浅啊,有了这些高产作物,我大明何愁不兴,走,随我到账中畅饮几杯,咱们好好庆贺一番。”
之前对朱棣的误会已被沐英开解,沈越对他这等从容不迫的气度心生敬佩,估计下面就是要说一下朝廷的封赏了,不知对自己有什么安排,便随朱棣一同走回帐去。
今天是个良辰吉日,周王朱肃起了个大早,连梳洗都没顾得上,便出帐到山间的两块小田地走去。如今这地里已不是当初简易的栅栏,远处是一圈军帐,然后又被黄布围住,一群士兵时刻防守,连鸟飞过来都要搭弓射上几箭,这里已成了一处禁地。
来到地头,朱肃见平大勇和大山兄弟二人已经在地里忙了起来,地里的杂草早就被清除的一干二净,这两兄弟在地里转来转去,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或许是因为被这么多军兵包围有些紧张,唯有在这田地里才能让他们安心。
当日官兵到达此地时,两兄弟被吓得不轻,却护着田地死活不肯逃走,竟提着锄头对峙起来,直到高升站出来,哄他们说这些官兵是沈越请来帮忙来看护的,两人这才放心,他俩受过沈越指导,对这些作物的种植比别人都要熟悉,于是就被留下来照料。
“周王殿下,今天沈东家会过来吗?这土豆和玉米差不多成熟了,红薯不好看出来,还是请沈东家过来查看一下吧。”
对于二人每天询问沈越之事,朱肃也有些急切,自己虽然算得上博览群书,但这些新奇的作物却从没听说过,那个沈越也真是的,有什么事比得上这些作物重要。
“放心吧,你们东家今天就会过来,等会儿要是他同意收获,你们可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伤了粮食。”这两兄弟虽然虎头虎脑的,但朱肃能看得出来他俩性格朴实勤劳,是种庄稼的好手。
放眼看去,高大的玉米植株叶子已经有些泛黄,朱肃抚摸着中间饱满的苞谷,尖头已撑破苞皮露出饱满的颗粒,这玉米的名字起的真是相称,籽粒金黄如玉。不过那土豆的名字就有些粗俗了,低矮的茎叶也已完全枯黄,这作物和芋头有些相似,粮食应该是在地下的根茎,不知长的什么样子,红薯也大概类似,不过仍是郁郁葱葱的爬了满地的秧蔓,估计要过阵子才能收获。
正在发愣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朱肃猜是沈越到了,顾不得自己的身份,连忙拉着兄弟二人出去迎接。
沈越随着沐英刚要去拜见燕王朱棣,却见平大山兄弟尾随着一个邋遢的书生跑了过来,也许是来得太急衣冠不整,满身露水,但却可以看出穿着很是华贵,难道这人就是周王朱肃?
“你就是沈越吗?本王等的你好苦,快随我到地里看看去。”邋遢书生一把抓住沈越的衣袖,拉起就走。
沈越没想到自己的偶像竟是这般模样,还在纳闷,也来不及行礼,只好由着他向地里走去。
虽然知道这些作物大概需要四五个月成熟,但具体周期沈越却不太清楚,不过看这些作物的样子,除了红薯,其他两种应该可以收获了。抬手就要掰下玉米,却一下被沐英急忙叫住。
“你小子急什么,既然已经成熟了,还要等祭天仪式,这个还是等燕王殿下过来亲自摘取。”
沈越苦笑一下,自己确实太冒失了,忘记了关键时刻要给领导面子,难怪自己后世混的不如意。
等到正午,官兵们在附近搭起了草棚木台,沐英,常茂和所有百户以上将官换上全身甲胄早早在草棚两旁恭敬站立。木台上放着九尺长的香案,上摆有牛,羊,猪头三牲祭祀,正中一个硕大的三足青铜香炉。
沈越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品阶,只好领着平兰和沈香蕴二女站在沐英身后,身穿常茂送给的一身武官服,估计是他自己的常服,还透着股浓重的汗味,一看就知他没有洗过。
沈越刚要扭头找常茂问问,只听沐英轻咳一声,连忙闭嘴。
“恭迎燕王周王殿下设坛祭天。”
一声太监尖利的吼声,朱棣和朱肃一前一后,头戴通天冠,胸口盘龙,身着紫袍,踱着方步从帐中缓缓走出,登上木台在香案前站定。
待日头正中,沐英高声喝道:“吉时已到,祭天开始。”
朱肃从香案上拿起三根粗大的檀香在蜡烛上点燃,转身交给朱棣,躬身退到一旁。
朱棣接过香火,三下跪拜后插香入炉,台下众人纷纷下跪拜天。朱棣进香完毕,转身又从朱肃手中接过一轴黄绫展开,用高亢的声音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谨遣皇子燕王朱棣,敢昭告于炎帝神农氏: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十二年矣。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百挫千折,豪气更振,困顿踵仆,斗志尤宏;自强不息,砥砺发奋。
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赫赫始祖,炎帝神农;感生常羊,沐浴九龙。长于姜水,唯劳唯勤;率我先民,开拓创新。始制耒耜,嘉禾粒民;怜我世人,忧患苦多,借由沈氏,赐我大明玉米、土豆、红薯三宝,感恩圣神,万世所法,炎黄子孙,德同心诚,统一大业,势在必成,特遣皇子奠祀上天,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冗长的祭文让沈越心中叫苦,不过听其中提到沈氏一族的功绩,又欢喜起来,看来朱元璋还是有些人情味的。
“沈兄弟,你对祥瑞最为熟悉,就由你动手采收吧。”朱棣收起圣旨,走下木台。
沈越这次却不敢上手了,恭敬地向朱棣等人说明玉米和土豆的收获方法,请两位皇子先亲自采摘。
朱肃早就等不及了,看朱棣去摘玉米,转身就走向土豆的秧子,伸手揪住上面的茎叶,一用力就拔了起来。
众人紧张的看着朱肃手中的土豆,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土豆根上带着四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土豆,沐英急切的上前捧起,足有两斤多重,这还了得,一株就产两斤,看着地里种植的情况,若是一亩地种足足可以种下一千多株,那岂不是就有两千斤。虽然这土豆带些水分,不比粟米等干粮,但这产量却是惊人。
再看一旁的朱棣,已掰下一个硕大的玉米,撕开层层苞谷皮,密密麻麻的玉米粒饱满充盈,虽然产量不如土豆,却是实实在在的谷物粮食。
沐英一拳锤在沈越的肩膀上,微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倒是谨慎,害的我白白担心一场,这产量怕是远超三百斤了。”
沈越暗中叫屈,毕竟这明朝还没有什么化肥和精细管理,自己也不确定能收获多少,看来这山中土地还算肥沃,产量虽不及后世,却远远超过现今其他作物。转头向平兰沈香蕴二人使了眼色,二女从马车上取下钉锄,走到土豆地里刨起土来,
众人齐齐往前凑打算看这两个小姑娘要做什么,却见在刚才朱肃拉出的土豆秧下,又被二人刨出三个更大的土豆,沐英再也淡定不下来了,
“天哪,这土豆怕是每亩能产三四千斤啊!”
朱肃更是疯狂的不行,也不顾身边太监的劝止,撸起袖子将土豆的秧苗一一拔起,看着渐渐填满竹筐的土豆块,欣喜地手舞足蹈,见皇兄朱棣仍风度翩翩的掰着玉米,又忙上前夺过他的竹筐,兴致勃勃的采摘起来。
朱棣对这胞弟的性情十分了解,也不在意,转身走到沈越面前,笑道,
“沈兄弟这次功劳匪浅啊,有了这些高产作物,我大明何愁不兴,走,随我到账中畅饮几杯,咱们好好庆贺一番。”
之前对朱棣的误会已被沐英开解,沈越对他这等从容不迫的气度心生敬佩,估计下面就是要说一下朝廷的封赏了,不知对自己有什么安排,便随朱棣一同走回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