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意外事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抗日保安团最新章节!
长野佑一黯然退兵之后,129师便来辞行。他们肩负着开辟晋冀豫根据地的重任,不可能长期窝在小小的平安县。长野联队再度进犯县城之时,129师三个团分散到了各区。重新集结起来需要时间,所以部队在七里坝休整了一天才离去。另外大部分伤员因行动不变,暂留在平安县休养。
129师在平安县休整期间,双方还开展了一些军事交流和合作。比如郑卫国用一门平射步兵狙击炮跟129师换了一门82mm迫击炮。保安团现在虽然有三门92式步兵炮(有一门损坏待修复),但是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迫击炮重量轻,口径大,射程远,可以弥补步兵炮的不足。而129方面,恰好欠缺平射炮,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还有就是129师派了一名电讯兵到保安团工作,帮助他们培养电讯人员。保安团之前歼灭山本大队和后来出兵山西一共弄到了不少电话机和交换机,还有三部电台,只是缺乏技术人员。
走之前,刘师长与郑卫国促膝长谈了一晚。两人从当前抗战形势说起,一直谈到根据地建设等话题。总的来说是宾主尽欢,但也有让双方感到尴尬的事情,比如说前些天四区军民残忍对待日军战俘等问题。
魏家堡一番血战之后,四区军民上上下下都杀红了眼,抓到鬼子便就地处决,连无行动能力的伤兵也没有放过。更恶劣的是友军抓的俘虏也被他们“顺手”给解决掉了。八路军及其前身红军都是一惯坚持“优待俘虏”政策的,这种屠杀甚至虐杀俘虏的行为自然是不容许的。
刘师长委婉地说:“郑旅长,日本侵略者虽然可恨,但他们放下武器之后,就不应该再伤害他们。即便他们犯了下战争罪行,也应受到审判,而不是私刑。像贵军军民这样做有些不妥,不但会影响以后与敌作战,贵军对外的形象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郑卫国也不希望百姓们用这种手段对待日军战俘,这个跟以德报怨,跟人道主义,跟日内瓦公约都没有关系。只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恐怖手段对待被俘日军,像什么活埋、肢解、剥皮、点天灯之类的,只会招来鬼子更残忍的报复,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也会迫使日军拼死作战给我军带来更大的伤亡。总的来说,得不偿失。
当然,你说鬼子可恨,完全可以不要俘虏嘛!虽然都是杀掉,可在战场上直接杀掉,和抓住之后再杀就是两个概念了。没有必要因为仇恨而把杀俘刻在脑门上,那是傻子的做法。
所以刘师长一说,郑卫国当即就表态会教育军民不再残害俘虏,并希望八路军方面支援更多的干部,以便做好群众工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师长自然不好拒绝,表示回去后会从师部再抽调一批干部过来协助平安县的工作。
次日,129师各部一早就集结起来准备开拔。附近的乡亲们舍不得啊,纷纷哭着送行,就跟保安团打了胜仗回来的待遇一样,照例是好吃的东西可劲儿塞。别看八路军驻扎时间短,可军民关系处理的真好。这一点,保安团是远远比不上的。乡亲们虽然也敬重他们、热爱他们,却谈不上亲近,中间总像隔了一层什么。
郑卫国看在眼里,心中很是羡慕。他对张海岩说:“参谋长,你看看人家部队!我们的军队什么时候也能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张海岩苦笑道:“地方部队或许能做到,主力部队短期之内是别想了。”
郑卫国奇道:“这是为何?”
张海岩一摊手,说:“这还不简单?主力都是全训部队,弟兄们哪有时间给乡亲们挑水、劈柴?军民之间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交流,现在连训练也改成封闭式的了,乡亲们不怕咱们就不错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个道理。只是部队现在需要训练的项目那么多,总不能中途停下来吧!这么复杂的问题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他索性丢在一边不想了。
129师师部和直属机关也要走了,郑卫国忙赶上去为刘师长他们送行。
陈大旅长把缴获的那门步兵炮推到一边,说:“算了,这炮还是归你们吧,我们不要了,没有炮弹也没什么用。”
郑卫国笑道:“陈旅长,你这是在挤兑我吗?幸亏我提前准备好了,不然只不定你背后怎么骂我。”说着,他让弟兄们抬来两箱炮弹,一箱是高爆弹,一箱是榴霰弹。
陈旅长一看,高兴坏了,一拳砸在郑卫国胸前,笑道:“好你个郑卫国,总算没有看错你!不过,呃,这两箱炮弹是不是有点少?都不够我训练炮手的!”
郑卫国说:“总共只剩四箱炮弹了,以后有多的再给你送过去。操炮手是很成问题,要不我借一个炮兵给你吧!不过记得要还。”
陈赓眨眨眼,说:“那你得给我选个好的。”他心想一定不能要攻打县城的那两个,活儿也太糙了。
郑卫国便叫来仅有的四个会开炮的士兵,让陈赓挑走了其中一个。其实这四个人的技术都差不多,也不知陈大旅长是按什么标准选择的。
刘师长很高兴,说:“郑旅长,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们对八路军的帮助我们一定不会忘记。”
郑卫国说:“刘师长太客气了!贵军此次前来增援,救平安县军民于水火,乡亲父老莫不铭感五内。这里还有一批军资,虽然不多,但都是我们平安县军民的一点儿心意。”
除了那两箱炮弹,郑卫国还为一二九师准备了不少军资。有药品、枪支弹药,还有部分钱财,加起来也有几大车,不过跟上次相比就少了很多。因为此番大战,数区百姓罹难,各dú lì营也损失惨重,保安团的物资也紧缺起来。就这几车还是四下筹措得来的,总算赶上为129师送行。
刘师长见送来的物资很多,忙道:“郑旅长太客气了!我们是友军,互相帮助那是应该的。此番平安县受兵灾甚重,这一批物资还是留下吧,你们也很需要!”
郑卫国说:“我们有根据地,补充相对容易。贵军四处转战,更需要这些物资,还是请收下吧!”
刘师长坚辞不下,只好全部收下。
郑卫国又拿来两支手枪,说:“古人云,宝剑赠英雄,这两把手枪也一并赠给两位将军,谨祝二位为国家为人民再立功勋!”
刘师长正待婉拒,陈大旅长伸手便抢过一支把玩起来,搞得刘师长哭笑不得,只好也收了下来。刘师长的枪法是很好的,据说可以打扔出去的鸡蛋。不过像他这样的身份已经不需要用枪了。
陈大旅长倒是经常持枪上阵,堂堂一个旅长还多次负伤,为此屡受批评,却怎么也改不了。看的出来,这枪很中他的意,他一脸欢喜地说:“郑大旅长,你真是神通广大,竟然一下子搞到了两把枪牌撸子!”
其实枪牌撸子的性能不如马牌撸子、花口撸子等同门弟妹,可民国时期人们就是推崇这种手枪。平日里战友相聚各自掏出手枪撸一撸,有把枪牌撸子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就跟和平时有块好表一样。
陈赓觉得占了郑卫国的“大便宜”,便让警卫员解下身上一条步枪递了过来,说:“郑大旅长,哥哥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短枪,只有这捷克自动枪还算不错,就算回礼了。”
郑卫国接过一看,所谓“捷克自动枪”就是ZH-29半自动步枪(见封面正中)。他在东北军的时候也见过,张少帅卫队用的就是这种枪。这种步枪可以说是中**队装备最早的半自动步枪了,精度不错,性能也比较可靠,就是对使用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八路军为什么会有这枪呢?这就要感谢我军历史上首任总装备部长常凯申元帅了。当时zhōng yāng军一些部队采用了这种步枪,并被用于班排长的制式武器。129师前身是红四方面军,这些枪大概就是在卫立煌率zhōng yāng军进攻大别山时跟四方面军做的交接。
刘师长见郑卫国对这种枪感兴趣,就让师部的人下去找找,一共找到了五把全给了郑卫国。一名士兵误将一挺启拉利机枪也拿了过来。郑卫国眼睛一亮,说:“咦,这是进口货吧!”
陈赓笑道:“这枪你也想要?我们交换吧,一挺歪把子换一挺启拉利!”八路军有不少七九口径机枪,但六五口径的机枪还不多。看着保安团那些崭新锃亮的歪把子,陈大旅长早就有些眼馋了。
郑卫国笑道:“行!不过我只要进口货。”
启拉利机枪是抗战史上很重要的一款轻机枪,国民党zhōng yāng军和各地方军都装备很多,红军因此也弄到不少。像1935年5月25日红军兵临大渡河,22勇士勇夺泸定桥时,红军用来掩护的就是一挺启拉利轻机枪。那挺机枪现在还保留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郑卫国为什么对这种机枪也特别青睐呢?因为这种机枪是当时最轻的一种机枪,外型接近自动步枪,稍加改装就是妥妥的突击步枪了(见封面右一)。
交换枪支过后,郑卫国又送了一程。刘师长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郑团长就送到这儿吧!战事艰危,还请多多保重,但愿我们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倭寇已被逐出中国!”
陈大旅长也说:“就是,我又不是美女,郑旅长就不用效法古人长亭送别了!”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正笑得开心的时候,还真来了一个美女。一个俊俏的村姑跑了过来径直扑在郑卫国怀里,抽泣着说:“郑团长,俺终于等到你回来了!”
这个戏法是怎么变的,大家都没有看明白。别说围观的众人了,就是郑卫国本人也被吓了一愣。这美女投怀送抱故然是好,可也得分什么时候吧!得,以后还得刘师长手下混呢,现在只怕要先背上作风问题的黑锅了。
看着戏剧性的一幕,刘师长和陈大旅长面面相觑,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郑卫国感到头大无比,一时却不知该如何解释。他轻轻推开怀中的姑娘,说:“曼霞姑娘,你这是?”
这姑娘就是当初从魏家堡救下的余曼霞。这姑娘当初也不知受了谁的蛊惑,竟然准备以身相许。郑卫国让于老根派人将她送回了家,不知怎么又跑了回来。其实回来也没什么,只是时机不对,搞得郑卫国一脑门子瀑布汗。
余曼霞才不管这些呢,她娇羞地抓着郑卫国的胳膊说:“那天晚上之后,你又迟迟不请人说媒。张村的柳媒婆收了别人家的好处,拼命劝俺爹把俺嫁出去……”
郑卫国自打穿越以来从未做过什么亏心事,跟余曼霞之间也是清清白白的,可不知怎么的,越听就越感到不对劲呢?他见众人都憋着笑意围观,忙打住说:“呃,曼霞,我现在很忙,这件事情等下再说。陈队长,你先带曼霞姑娘去休息一下。”
曼霞说:“好!郑团长,那俺等你!”很乖巧地就跟陈婉春她们走了。
陈大旅长笑道:“好你个郑卫国啊!竟然还玩这种把戏!”
郑卫国好不尴尬,解释说:“其实我跟那位姑娘真的没什么!”
刘师长有些不高兴了,说:“郑旅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始乱终弃,岂是君子所为?我看那曼霞姑娘很不错,你不要辜负人家!好啦,你们就送到这儿吧!”说完便带着129师指战员转身离去了。
陈大旅长走出老远之后,还冲郑卫国打了一个手势,搞得郑卫国哭笑不得。
长野佑一黯然退兵之后,129师便来辞行。他们肩负着开辟晋冀豫根据地的重任,不可能长期窝在小小的平安县。长野联队再度进犯县城之时,129师三个团分散到了各区。重新集结起来需要时间,所以部队在七里坝休整了一天才离去。另外大部分伤员因行动不变,暂留在平安县休养。
129师在平安县休整期间,双方还开展了一些军事交流和合作。比如郑卫国用一门平射步兵狙击炮跟129师换了一门82mm迫击炮。保安团现在虽然有三门92式步兵炮(有一门损坏待修复),但是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迫击炮重量轻,口径大,射程远,可以弥补步兵炮的不足。而129方面,恰好欠缺平射炮,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还有就是129师派了一名电讯兵到保安团工作,帮助他们培养电讯人员。保安团之前歼灭山本大队和后来出兵山西一共弄到了不少电话机和交换机,还有三部电台,只是缺乏技术人员。
走之前,刘师长与郑卫国促膝长谈了一晚。两人从当前抗战形势说起,一直谈到根据地建设等话题。总的来说是宾主尽欢,但也有让双方感到尴尬的事情,比如说前些天四区军民残忍对待日军战俘等问题。
魏家堡一番血战之后,四区军民上上下下都杀红了眼,抓到鬼子便就地处决,连无行动能力的伤兵也没有放过。更恶劣的是友军抓的俘虏也被他们“顺手”给解决掉了。八路军及其前身红军都是一惯坚持“优待俘虏”政策的,这种屠杀甚至虐杀俘虏的行为自然是不容许的。
刘师长委婉地说:“郑旅长,日本侵略者虽然可恨,但他们放下武器之后,就不应该再伤害他们。即便他们犯了下战争罪行,也应受到审判,而不是私刑。像贵军军民这样做有些不妥,不但会影响以后与敌作战,贵军对外的形象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郑卫国也不希望百姓们用这种手段对待日军战俘,这个跟以德报怨,跟人道主义,跟日内瓦公约都没有关系。只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恐怖手段对待被俘日军,像什么活埋、肢解、剥皮、点天灯之类的,只会招来鬼子更残忍的报复,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也会迫使日军拼死作战给我军带来更大的伤亡。总的来说,得不偿失。
当然,你说鬼子可恨,完全可以不要俘虏嘛!虽然都是杀掉,可在战场上直接杀掉,和抓住之后再杀就是两个概念了。没有必要因为仇恨而把杀俘刻在脑门上,那是傻子的做法。
所以刘师长一说,郑卫国当即就表态会教育军民不再残害俘虏,并希望八路军方面支援更多的干部,以便做好群众工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师长自然不好拒绝,表示回去后会从师部再抽调一批干部过来协助平安县的工作。
次日,129师各部一早就集结起来准备开拔。附近的乡亲们舍不得啊,纷纷哭着送行,就跟保安团打了胜仗回来的待遇一样,照例是好吃的东西可劲儿塞。别看八路军驻扎时间短,可军民关系处理的真好。这一点,保安团是远远比不上的。乡亲们虽然也敬重他们、热爱他们,却谈不上亲近,中间总像隔了一层什么。
郑卫国看在眼里,心中很是羡慕。他对张海岩说:“参谋长,你看看人家部队!我们的军队什么时候也能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张海岩苦笑道:“地方部队或许能做到,主力部队短期之内是别想了。”
郑卫国奇道:“这是为何?”
张海岩一摊手,说:“这还不简单?主力都是全训部队,弟兄们哪有时间给乡亲们挑水、劈柴?军民之间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交流,现在连训练也改成封闭式的了,乡亲们不怕咱们就不错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个道理。只是部队现在需要训练的项目那么多,总不能中途停下来吧!这么复杂的问题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他索性丢在一边不想了。
129师师部和直属机关也要走了,郑卫国忙赶上去为刘师长他们送行。
陈大旅长把缴获的那门步兵炮推到一边,说:“算了,这炮还是归你们吧,我们不要了,没有炮弹也没什么用。”
郑卫国笑道:“陈旅长,你这是在挤兑我吗?幸亏我提前准备好了,不然只不定你背后怎么骂我。”说着,他让弟兄们抬来两箱炮弹,一箱是高爆弹,一箱是榴霰弹。
陈旅长一看,高兴坏了,一拳砸在郑卫国胸前,笑道:“好你个郑卫国,总算没有看错你!不过,呃,这两箱炮弹是不是有点少?都不够我训练炮手的!”
郑卫国说:“总共只剩四箱炮弹了,以后有多的再给你送过去。操炮手是很成问题,要不我借一个炮兵给你吧!不过记得要还。”
陈赓眨眨眼,说:“那你得给我选个好的。”他心想一定不能要攻打县城的那两个,活儿也太糙了。
郑卫国便叫来仅有的四个会开炮的士兵,让陈赓挑走了其中一个。其实这四个人的技术都差不多,也不知陈大旅长是按什么标准选择的。
刘师长很高兴,说:“郑旅长,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们对八路军的帮助我们一定不会忘记。”
郑卫国说:“刘师长太客气了!贵军此次前来增援,救平安县军民于水火,乡亲父老莫不铭感五内。这里还有一批军资,虽然不多,但都是我们平安县军民的一点儿心意。”
除了那两箱炮弹,郑卫国还为一二九师准备了不少军资。有药品、枪支弹药,还有部分钱财,加起来也有几大车,不过跟上次相比就少了很多。因为此番大战,数区百姓罹难,各dú lì营也损失惨重,保安团的物资也紧缺起来。就这几车还是四下筹措得来的,总算赶上为129师送行。
刘师长见送来的物资很多,忙道:“郑旅长太客气了!我们是友军,互相帮助那是应该的。此番平安县受兵灾甚重,这一批物资还是留下吧,你们也很需要!”
郑卫国说:“我们有根据地,补充相对容易。贵军四处转战,更需要这些物资,还是请收下吧!”
刘师长坚辞不下,只好全部收下。
郑卫国又拿来两支手枪,说:“古人云,宝剑赠英雄,这两把手枪也一并赠给两位将军,谨祝二位为国家为人民再立功勋!”
刘师长正待婉拒,陈大旅长伸手便抢过一支把玩起来,搞得刘师长哭笑不得,只好也收了下来。刘师长的枪法是很好的,据说可以打扔出去的鸡蛋。不过像他这样的身份已经不需要用枪了。
陈大旅长倒是经常持枪上阵,堂堂一个旅长还多次负伤,为此屡受批评,却怎么也改不了。看的出来,这枪很中他的意,他一脸欢喜地说:“郑大旅长,你真是神通广大,竟然一下子搞到了两把枪牌撸子!”
其实枪牌撸子的性能不如马牌撸子、花口撸子等同门弟妹,可民国时期人们就是推崇这种手枪。平日里战友相聚各自掏出手枪撸一撸,有把枪牌撸子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就跟和平时有块好表一样。
陈赓觉得占了郑卫国的“大便宜”,便让警卫员解下身上一条步枪递了过来,说:“郑大旅长,哥哥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短枪,只有这捷克自动枪还算不错,就算回礼了。”
郑卫国接过一看,所谓“捷克自动枪”就是ZH-29半自动步枪(见封面正中)。他在东北军的时候也见过,张少帅卫队用的就是这种枪。这种步枪可以说是中**队装备最早的半自动步枪了,精度不错,性能也比较可靠,就是对使用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八路军为什么会有这枪呢?这就要感谢我军历史上首任总装备部长常凯申元帅了。当时zhōng yāng军一些部队采用了这种步枪,并被用于班排长的制式武器。129师前身是红四方面军,这些枪大概就是在卫立煌率zhōng yāng军进攻大别山时跟四方面军做的交接。
刘师长见郑卫国对这种枪感兴趣,就让师部的人下去找找,一共找到了五把全给了郑卫国。一名士兵误将一挺启拉利机枪也拿了过来。郑卫国眼睛一亮,说:“咦,这是进口货吧!”
陈赓笑道:“这枪你也想要?我们交换吧,一挺歪把子换一挺启拉利!”八路军有不少七九口径机枪,但六五口径的机枪还不多。看着保安团那些崭新锃亮的歪把子,陈大旅长早就有些眼馋了。
郑卫国笑道:“行!不过我只要进口货。”
启拉利机枪是抗战史上很重要的一款轻机枪,国民党zhōng yāng军和各地方军都装备很多,红军因此也弄到不少。像1935年5月25日红军兵临大渡河,22勇士勇夺泸定桥时,红军用来掩护的就是一挺启拉利轻机枪。那挺机枪现在还保留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郑卫国为什么对这种机枪也特别青睐呢?因为这种机枪是当时最轻的一种机枪,外型接近自动步枪,稍加改装就是妥妥的突击步枪了(见封面右一)。
交换枪支过后,郑卫国又送了一程。刘师长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郑团长就送到这儿吧!战事艰危,还请多多保重,但愿我们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倭寇已被逐出中国!”
陈大旅长也说:“就是,我又不是美女,郑旅长就不用效法古人长亭送别了!”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正笑得开心的时候,还真来了一个美女。一个俊俏的村姑跑了过来径直扑在郑卫国怀里,抽泣着说:“郑团长,俺终于等到你回来了!”
这个戏法是怎么变的,大家都没有看明白。别说围观的众人了,就是郑卫国本人也被吓了一愣。这美女投怀送抱故然是好,可也得分什么时候吧!得,以后还得刘师长手下混呢,现在只怕要先背上作风问题的黑锅了。
看着戏剧性的一幕,刘师长和陈大旅长面面相觑,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郑卫国感到头大无比,一时却不知该如何解释。他轻轻推开怀中的姑娘,说:“曼霞姑娘,你这是?”
这姑娘就是当初从魏家堡救下的余曼霞。这姑娘当初也不知受了谁的蛊惑,竟然准备以身相许。郑卫国让于老根派人将她送回了家,不知怎么又跑了回来。其实回来也没什么,只是时机不对,搞得郑卫国一脑门子瀑布汗。
余曼霞才不管这些呢,她娇羞地抓着郑卫国的胳膊说:“那天晚上之后,你又迟迟不请人说媒。张村的柳媒婆收了别人家的好处,拼命劝俺爹把俺嫁出去……”
郑卫国自打穿越以来从未做过什么亏心事,跟余曼霞之间也是清清白白的,可不知怎么的,越听就越感到不对劲呢?他见众人都憋着笑意围观,忙打住说:“呃,曼霞,我现在很忙,这件事情等下再说。陈队长,你先带曼霞姑娘去休息一下。”
曼霞说:“好!郑团长,那俺等你!”很乖巧地就跟陈婉春她们走了。
陈大旅长笑道:“好你个郑卫国啊!竟然还玩这种把戏!”
郑卫国好不尴尬,解释说:“其实我跟那位姑娘真的没什么!”
刘师长有些不高兴了,说:“郑旅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始乱终弃,岂是君子所为?我看那曼霞姑娘很不错,你不要辜负人家!好啦,你们就送到这儿吧!”说完便带着129师指战员转身离去了。
陈大旅长走出老远之后,还冲郑卫国打了一个手势,搞得郑卫国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