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要塞(第二更,求月票)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叭……”
清脆而又悦耳的枪声与后院响起的时候,众人无不是盯视着那靶板,好奇着大帅的枪法,或许大帅是东三省总督,但对于院中的官佐们来说,却又是他们的大帅,就像现在,大帅身上穿着的甚至是军装。
在众人的注视中,相隔三十米,唐浩然瞄准着沙袋前置放的靶板,接连扣动了扳机,没有任何意外,按装枪托后的手枪射击极为平稳,后座几乎不值一提。
了解毛瑟手枪的唐浩然自然知道,在正规军中,毛瑟手枪的使用方式都是驳接枪托,以提高射击精度。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取个巧,毕竟自己并不经常打靶,练枪。可在这些人面前,却不能丢这个脸。
第一枪打出之后,随后只用了数秒,便便将剩下的九发子弹倾倒于靶板上,半自动手枪相比于转轮枪的射速优势,完全显示了出来。
而在空仓挂机时,唐浩然的右手紧握手枪,枪托依然抵肩,左手取出一夹子弹,以左手掌为“撑托”卡住桥夹,大拇指按下桥夹,迅速完成装弹,只显得比丁力强等人更为熟练,他们还需要下枪换手装弹。
或许唐浩然并没有使用毛瑟手枪的经验,但并不妨碍他于网络上看过一些“视频教材”,这种桥夹快速装弹的方法,曾是那个时代老兵们使用“盒子炮”的拿手好戏。当然这不包托弹匣供弹的盒子炮
在众人的诧异中,枪声又能响了。
在不到二十秒的射中,唐浩然连续发射20发枪弹,在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用极短的时间发射的枪弹,全部命中靶位。而更为重要的是手枪没有任何故障。
“这是一支好枪!”
看着空仓挂机的手枪,唐浩然冲着众人评价道,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它的击锤还带着转轮枪时代的色彩。于是便提议道。
“这个击锤的形状会影响到出枪的速度,可能会挂住衣角,以我看。可以改成圆环形……”
那是历史上的盒子炮击锤外型,这样改进之后。与另一个时空中的盒子炮便不再有多少的区别,嗯,还有枪托的角度。
一一提出改进意见之后,唐浩然将手枪递还给了菲德尔时,得知其连续射击1500发子弹,没有任何故障时,便点头说道。
“既然这样,完成这几项改进之后。督府的卫队先定购1200支,至于军队嘛……”
瞧着那些跃跃欲试的军官们,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由轻武器委员会试验全格后,如果合格的话,就取代手枪吧,退役下来的转轮手枪,修整后可以交给警察部嘛……”
东北军和警察部使用的手枪,都是早在汉城时,在唐浩然的建议下,借鉴柯尔特以及史密斯韦森手枪设计的“汉式转轮手枪”。其外形更接近后世的m1917式转轮手枪,相比这个时代的手枪,其外形无疑更为“现代”。
但转轮手枪作为警用或者中高级指挥官的手枪还能凑合。用作战斗手枪,显然有些不甚至称职,即然现在“菲德尔手枪”已经制造了出来,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军队的制式装备。
“还有,菲德尔先生,我注意到,它的上机匣和枪管是一体的,这样会不会增加制造难度?毕竟如果有一部工序错了,便会导致个上机匣与枪管报废。是不是可以把两者分开?这样应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借鉴另一时空的经验,唐浩然甚至还指出了其那握在手里手感极差的握把需要改进。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看着盒子炮被装进木壳中。不知为何。唐浩然只觉得的心思略微一沉。
眉头紧蹙着,即便是到了司令部作战指挥室中,唐浩然的眉头依然未曾展开。
“……除现有的以土木工事为基础的要塞之外,司令部计划于沿乌苏里江直至图门江口,设置八至十个的筑垒地域,其借鉴海军要塞以永备工事为主,要塞核心为8英寸海军重炮……”一切都未出乎唐浩然的意料,修建堡垒以抵挡俄军的进攻,这是实力薄弱时一个极为无奈的选择,甚至军令部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在全军中调配组建了以工兵、专家为主的测量队,接受军令部工兵处的直接训练,以用于修建永备工程。
“那么计划投资是多少?需要多少吨水泥、多少吨钢材?”
“计划投资为2700万元,需水泥3.5万吨,钢材……”
一个吉林需要2700万去修建堡垒,还有朝鲜,还有黑龙江,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数年间,东北将不得不投资5000万元去修建陆上堡垒,而这只是“堡垒工程”投资,还不包括其需要的数量众多的8至4.2英寸速射炮以及大量的野战炮、机枪。
盯视着沙盘上的堡垒构造,唐浩然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另一个时空中占据东北的关东军,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中,将数以亿万的财力用于修建堡垒,数万本应发挥作用的部队,失去了机动力,常驻于山腹堡垒之中。可他们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如果他们将上亿元的开支用于加强部队武装,增加装甲部队和火力,又会是什么结果呢?还有法国,法国的马基诺防线是人类要塞史上的颠峰之座,可也同样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笑话,似乎每一个防线最后都成为了笑话。
无论是马其诺也好,齐格菲也罢,亦或是关东军的要塞,都被敌人一一故克,而成为了笑柄,现在这远不及前三者的堡垒,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或许,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堡垒更容易发挥作用,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攻城重炮、没有空军,任何一座堡垒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堡垒,只需一战水平的铁丝网与堑壕,再配以大量的机枪。就可以令进攻的一方陷入噩梦之中……
机枪、堑壕、铁丝网!
突然,唐浩然的眼前猛然一亮,为什么要修建那种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永备要塞?为什么就不能考虑铁丝网与堑壕呢?只需要给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枪就行了,以现在的步兵密集队型冲击,只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机枪和铁丝网,就足以确保要地不失。
最重要的——省钱!
在几乎每一个筑垒地域都有充足的木材,可供部队修建足够坚固的土木工事,遍地的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筑垒原料,完全没有必要将数千万资金用于堡垒的修建上,那些金钱理应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比如增强部队的火力,增加部队的机枪以及速射炮数量。
“咚、咚……”
手指轻击着沙盘台沿,一直盯视着沙盘的唐浩然突然把视线投向另一个年青的青年军官,许志远,他是军令部工兵处的土木专家,甚至东北军的第一个体系化的“土工作业条令”正是由其草拟,尽管他并不是一名职业军官,只是一名土工专业毕业生,但他却擅长试验,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使得他拟写了那份条令。
也许可以交给他研究一下野战工事的永备化,就像另一个时空中一战的堑壕一般,其不正是由大量的野战工事,配以少量碉堡组成的防线吗?以一战那种火力,双方尚不能突破彼此,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打定注意之后,唐浩然并没有立即否认这个要求,而是出言询问道。
“这些堡垒的建设前提是铁路筑通,毕竟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铁路不通,物资很难运过去,不过,我们也可以另起炉灶嘛,比如,可以研究一下野战工事……”
话声稍顿,唐浩然要来了笔与纸,用了十几分钟时间,绘制了一份简单的堑壕示意图,既有深达两米,带有排水沟的锯齿型堑壕,也有覆盖有近一米厚土层的掩体。当然,更重要的是一道道铁丝网以及机枪堡。
“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可以首先在筑垒地域修建这种简易要塞,就是由大量堑壕以及铁丝网组成的要塞……”
对于堑壕以及铁丝网,东北军的军官们并不陌生,甚至他们非常擅长土工作业,只不过过去的工事更为简陋一些,不像唐浩然绘制的堑壕,甚至还带有浴室、发电机房等带有永备工事色彩的建筑。
“考虑到这里的冬天,各个营房内可于中间设立一个取暖炉,这样既能供战士们取暖,又能喝到热水,吃到热饭,平常可以屯放60天份的蜂窝煤……”
一时间脑洞大开的唐浩然,甚至想到了那些堑壕中战士们的生活,更是回忆着二战苏军以及德军等军队的野战工事图样,以完善这一“堡垒体系”,并不时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至于堑壕内单人的休息室,可以挖在战壕内壁上……”
后世战争的发展,总是给予唐浩然太多的启示,他相信仅凭着这些工事,就足以在一定时间内应对来自俄国的威胁。(未完待续。)
“叭……”
清脆而又悦耳的枪声与后院响起的时候,众人无不是盯视着那靶板,好奇着大帅的枪法,或许大帅是东三省总督,但对于院中的官佐们来说,却又是他们的大帅,就像现在,大帅身上穿着的甚至是军装。
在众人的注视中,相隔三十米,唐浩然瞄准着沙袋前置放的靶板,接连扣动了扳机,没有任何意外,按装枪托后的手枪射击极为平稳,后座几乎不值一提。
了解毛瑟手枪的唐浩然自然知道,在正规军中,毛瑟手枪的使用方式都是驳接枪托,以提高射击精度。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取个巧,毕竟自己并不经常打靶,练枪。可在这些人面前,却不能丢这个脸。
第一枪打出之后,随后只用了数秒,便便将剩下的九发子弹倾倒于靶板上,半自动手枪相比于转轮枪的射速优势,完全显示了出来。
而在空仓挂机时,唐浩然的右手紧握手枪,枪托依然抵肩,左手取出一夹子弹,以左手掌为“撑托”卡住桥夹,大拇指按下桥夹,迅速完成装弹,只显得比丁力强等人更为熟练,他们还需要下枪换手装弹。
或许唐浩然并没有使用毛瑟手枪的经验,但并不妨碍他于网络上看过一些“视频教材”,这种桥夹快速装弹的方法,曾是那个时代老兵们使用“盒子炮”的拿手好戏。当然这不包托弹匣供弹的盒子炮
在众人的诧异中,枪声又能响了。
在不到二十秒的射中,唐浩然连续发射20发枪弹,在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用极短的时间发射的枪弹,全部命中靶位。而更为重要的是手枪没有任何故障。
“这是一支好枪!”
看着空仓挂机的手枪,唐浩然冲着众人评价道,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它的击锤还带着转轮枪时代的色彩。于是便提议道。
“这个击锤的形状会影响到出枪的速度,可能会挂住衣角,以我看。可以改成圆环形……”
那是历史上的盒子炮击锤外型,这样改进之后。与另一个时空中的盒子炮便不再有多少的区别,嗯,还有枪托的角度。
一一提出改进意见之后,唐浩然将手枪递还给了菲德尔时,得知其连续射击1500发子弹,没有任何故障时,便点头说道。
“既然这样,完成这几项改进之后。督府的卫队先定购1200支,至于军队嘛……”
瞧着那些跃跃欲试的军官们,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由轻武器委员会试验全格后,如果合格的话,就取代手枪吧,退役下来的转轮手枪,修整后可以交给警察部嘛……”
东北军和警察部使用的手枪,都是早在汉城时,在唐浩然的建议下,借鉴柯尔特以及史密斯韦森手枪设计的“汉式转轮手枪”。其外形更接近后世的m1917式转轮手枪,相比这个时代的手枪,其外形无疑更为“现代”。
但转轮手枪作为警用或者中高级指挥官的手枪还能凑合。用作战斗手枪,显然有些不甚至称职,即然现在“菲德尔手枪”已经制造了出来,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军队的制式装备。
“还有,菲德尔先生,我注意到,它的上机匣和枪管是一体的,这样会不会增加制造难度?毕竟如果有一部工序错了,便会导致个上机匣与枪管报废。是不是可以把两者分开?这样应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借鉴另一时空的经验,唐浩然甚至还指出了其那握在手里手感极差的握把需要改进。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看着盒子炮被装进木壳中。不知为何。唐浩然只觉得的心思略微一沉。
眉头紧蹙着,即便是到了司令部作战指挥室中,唐浩然的眉头依然未曾展开。
“……除现有的以土木工事为基础的要塞之外,司令部计划于沿乌苏里江直至图门江口,设置八至十个的筑垒地域,其借鉴海军要塞以永备工事为主,要塞核心为8英寸海军重炮……”一切都未出乎唐浩然的意料,修建堡垒以抵挡俄军的进攻,这是实力薄弱时一个极为无奈的选择,甚至军令部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在全军中调配组建了以工兵、专家为主的测量队,接受军令部工兵处的直接训练,以用于修建永备工程。
“那么计划投资是多少?需要多少吨水泥、多少吨钢材?”
“计划投资为2700万元,需水泥3.5万吨,钢材……”
一个吉林需要2700万去修建堡垒,还有朝鲜,还有黑龙江,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数年间,东北将不得不投资5000万元去修建陆上堡垒,而这只是“堡垒工程”投资,还不包括其需要的数量众多的8至4.2英寸速射炮以及大量的野战炮、机枪。
盯视着沙盘上的堡垒构造,唐浩然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另一个时空中占据东北的关东军,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中,将数以亿万的财力用于修建堡垒,数万本应发挥作用的部队,失去了机动力,常驻于山腹堡垒之中。可他们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如果他们将上亿元的开支用于加强部队武装,增加装甲部队和火力,又会是什么结果呢?还有法国,法国的马基诺防线是人类要塞史上的颠峰之座,可也同样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笑话,似乎每一个防线最后都成为了笑话。
无论是马其诺也好,齐格菲也罢,亦或是关东军的要塞,都被敌人一一故克,而成为了笑柄,现在这远不及前三者的堡垒,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或许,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堡垒更容易发挥作用,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攻城重炮、没有空军,任何一座堡垒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堡垒,只需一战水平的铁丝网与堑壕,再配以大量的机枪。就可以令进攻的一方陷入噩梦之中……
机枪、堑壕、铁丝网!
突然,唐浩然的眼前猛然一亮,为什么要修建那种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永备要塞?为什么就不能考虑铁丝网与堑壕呢?只需要给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枪就行了,以现在的步兵密集队型冲击,只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机枪和铁丝网,就足以确保要地不失。
最重要的——省钱!
在几乎每一个筑垒地域都有充足的木材,可供部队修建足够坚固的土木工事,遍地的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筑垒原料,完全没有必要将数千万资金用于堡垒的修建上,那些金钱理应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比如增强部队的火力,增加部队的机枪以及速射炮数量。
“咚、咚……”
手指轻击着沙盘台沿,一直盯视着沙盘的唐浩然突然把视线投向另一个年青的青年军官,许志远,他是军令部工兵处的土木专家,甚至东北军的第一个体系化的“土工作业条令”正是由其草拟,尽管他并不是一名职业军官,只是一名土工专业毕业生,但他却擅长试验,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使得他拟写了那份条令。
也许可以交给他研究一下野战工事的永备化,就像另一个时空中一战的堑壕一般,其不正是由大量的野战工事,配以少量碉堡组成的防线吗?以一战那种火力,双方尚不能突破彼此,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打定注意之后,唐浩然并没有立即否认这个要求,而是出言询问道。
“这些堡垒的建设前提是铁路筑通,毕竟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铁路不通,物资很难运过去,不过,我们也可以另起炉灶嘛,比如,可以研究一下野战工事……”
话声稍顿,唐浩然要来了笔与纸,用了十几分钟时间,绘制了一份简单的堑壕示意图,既有深达两米,带有排水沟的锯齿型堑壕,也有覆盖有近一米厚土层的掩体。当然,更重要的是一道道铁丝网以及机枪堡。
“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可以首先在筑垒地域修建这种简易要塞,就是由大量堑壕以及铁丝网组成的要塞……”
对于堑壕以及铁丝网,东北军的军官们并不陌生,甚至他们非常擅长土工作业,只不过过去的工事更为简陋一些,不像唐浩然绘制的堑壕,甚至还带有浴室、发电机房等带有永备工事色彩的建筑。
“考虑到这里的冬天,各个营房内可于中间设立一个取暖炉,这样既能供战士们取暖,又能喝到热水,吃到热饭,平常可以屯放60天份的蜂窝煤……”
一时间脑洞大开的唐浩然,甚至想到了那些堑壕中战士们的生活,更是回忆着二战苏军以及德军等军队的野战工事图样,以完善这一“堡垒体系”,并不时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至于堑壕内单人的休息室,可以挖在战壕内壁上……”
后世战争的发展,总是给予唐浩然太多的启示,他相信仅凭着这些工事,就足以在一定时间内应对来自俄国的威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