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盐铁赔偿的争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不能不惊讶,要知道这次去的两个人,那是要护卫李世民安全的。罗彦这货能行么?
这是去见颉利可汗,不是闹着玩的,必要的时候可是要挺着胸膛挡在李世民前面挨刀子。
看着众人投来怀疑的目光,罗彦说道:“朝中能派出去的将军,大多和突厥都打过仗,彼此之间都很面熟。要是能选出一位来陪着陛下去,说真的难度确实不小。我的本事诸位也见过,多少还是能派上点用场,而且我这一副文弱的样子,也不会引起突厥的注意。”
这话倒是罗彦真的没有说错。虽然之前在人前显露武艺,但是要是没有亲眼见过,真的很怀疑罗彦是不是像传闻所说,能力敌秦王府的亲卫。
这些人仔细一想,也没错,罗彦这货看着年轻文弱,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很靠谱的。
李世民答应的很是干脆:“既然如此,就由进之和敬德两人陪着我过去好了。接下来说说议和的问题,如何赏赐突厥,用什么物资,这些事情大家先议一议。明日早朝的时候,我也心里有数。”
裴矩是民部尚书,但是民部的好些事情,作为中书令的房玄龄在短短的几日就摸透了,所以这个时候也不用再去等到把裴矩叫来问个清楚。
“陛下,今年没有发生过大战,各地灾害也比较轻,但是国库压力还是很大,继位大典过后,耗去国库钱粮的十之一二。要是给突厥赏赐太多,恐怕来年日子就不好过了。”中书令已经相当与后世的宰相,所以统筹全局,这个时候自然是也有些作难。
虽说大家为了照顾李世民的面子,把给突厥的钱财都叫做是赏赐,但是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个其实就是让突厥安生几天花的买平安的钱。你要是给少了,突厥那些饿狼们也不会答应。而且今日不同往日,人家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要是一言不合,直接开战,这长安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两说。
房玄龄这会儿这么说,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们要适可而止,不能因为买平安,就把家底败光,明年还得过日子呢。
摆摆手,示意房玄龄先不要说困难,李世民就开始问到底该赔偿多少比较合适。
“金银财帛,必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只是,这个数目,必然是要比以往多一点,否则颉利久久不退,反倒是会出乱子。实在不行,依照以往的例子,金银各加五万两,锦帛之类,也加上几万匹,粮食多加十万石。这等条件,已经能够保证颉利退兵了。”这是陈叔达说的。作为一个老臣,见惯了这些年和突厥的种种交易,所以陈叔达考虑了当前的情况,比较谨慎的给出了这样一个数目。
确实这样的条件完全能够打动颉利的心了,但是房玄龄这个时候反对说:“金银一类,均有定数,国库虽然能够拿出这么多来,但是数目过大,反而会引起颉利的疑惑。到时候只怕会识破我等虚张声势的计策。”
杜如晦这个时候也点点头:“不错,我等也不能小看了突厥的智慧。即便是商议,也不能给的太多。”
房杜二人的话让所有人都很是赞同。
“依我看,不如把以上的种种物资数额全都减数万,以盐与铁补上这个缺口,这样以来,一应物资都可以省下不少。”罗彦说道。
这话一出来,一些老臣当即站起来骂道:“竖子误国。”
为何?历来突厥这类游牧民族,生活最缺乏的就是粮食和食盐,打仗最缺的就是铁。因为这几样东西不是这些不事生产的人能搞出来的。所以这些物资的来源,大都是依靠购买或者劫掠。
食盐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可不是现代人才知道的。古代人民就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期食盐摄入不足,身体就会虚弱。所以历来对于北边的游牧民族,食盐的控制都是相当严格的。至于铁器,就更不用说了,如此重要的战争物资,就这样给了突厥,那不就是资敌么。
而且这里头还有不少人是世家的代表啊。世家难道仅仅靠着霸占的土地就能豪富一方了?非也,其实暗地里与突厥进行盐铁交易的,恰巧就是这些世家的人最多。
罗彦这个建议,不论是从道义还是从国策,乃至是世家的利益,都是违背了的,怎么不会惹起一些人的抨击。等这些人骂的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也开始了劝阻,这才把场面给稳定住。
见识过了罗彦以前说的很多事情,李世民就算是冒着再有人跳起来反对的风险,还是询问罗彦的想法。
“诸位想必都知道,我等现在不缺食盐。”不管周围投来如何异样的目光,罗彦还是自顾自说道:“朝廷禁止私盐这么多年,难道突厥这日子就不过了?官方禁止,就导致私盐泛滥,到头来还不是把银钱流到了一些人的口袋里。禁止向突厥出售盐铁,这些年突厥的人马也不见有一丝消瘦,突厥的兵刃也不见有丝毫减少,为何?”
罗彦可不管这会儿会不会得罪某些既得利益者,很是尖锐地把这个事情挑明了。
“我等如今不拿盐铁作为赔偿的东西,无非就是拿着更多的金银财帛,让突厥人自己去买罢了。诸位要是能够把这私盐私铁禁绝了,就当我没说好了。”有李世民撑腰,怕个什么,罗彦当下就把挑子撂过去。
“只是,这天下悠悠之口……”还有一些老先生想出来说几句,但是很快就被李世民给拦住了。
其实民间盐铁私贩,统治者不是不知道,每年因为贩私盐抓起来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人还因此掉脑袋。而这铁器就更不用说了,突厥这几年抢掠的铁,还不够他打这么多次仗的,肯定有人私底下贩卖过去了很多。
罗彦这番话就把很多人的嘴给堵上了。
李世民仔细想想,还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也不多商量,就这么定下来:“近年在江浙一代,尤其是淮泗之地叛乱平息以后,海盐产量逐年上升,府库里确实存储了不少的食盐。只是就算是以盐铁替代金银,也有个数量才行,不能就这么白白便宜了突厥。”
“如果可能,只以海盐替代金银和粮食,一斤食盐可以抵得上好些粮食和金银,尤其是对突厥来说,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重要。不怕他们不就犯。”房玄龄建议道。
接下来的事情,也只能在明日的早朝上解决了。临走的时候,李世民叫住罗彦,说道:“这个决定究竟能不能行得通,还要看明天进之在早朝的时候如何表现,今夜回去,好好想想。”很明显,李世民这是把说服朝臣的任务交给了罗彦。
虽说现在罗彦已经成了七品官,但是到现在为止,李世民也没有赏给他一处宅邸,所以现在还是寄居在陆德明家里。
找到陆德明,罗彦开始和他商量这件事情。
“进之,这件事情你做的实在是太过冒险。盐铁之事,动摇国本也就罢了,连那些世家也给得罪了。往后你这道路,怕是走的有些艰难了。”陆德明有些担心地说道。
“老师,弟子要是说,正因为害怕动摇国本,弟子才这么干,你会相信么。”罗彦有些苦涩地回答。
沉吟了少许,陆德明轻叹:“或许就是因为看上你的品格,老师也才会这么担心。你太年轻,从前我担心你踽踽独行,在官场难有作为。如今你被陛下看重,我却担心你得罪太多人。”自己这个弟子,怎么越来越让自己担心了呢,陆德明怎么也想不明白。
罗彦听到自家老师有这样的回答,心里有些开心,说道:“国家禁售盐铁,一来为了充盈国库,二来为了削弱突厥实力。只是有着私盐私铁的存在,这两件事情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害。江淮一地如今产出的食盐,已经太多了,要是不妥善处理,国内盐价大跌,没有准备好之前,国库亏空怕是会很严重。如今借着给突厥赏赐的机会,减少一部分库存,也好延缓危机的到来。”
听到罗彦这么说,陆德明一下子坐正,问道:“事情真的严重到了这个程度?”
“还没有,不然陛下早就着急了。我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先把事情拖一拖,然后跟陛下密议。这件事情要是走漏风声,怕是要出乱子。至于那些朝堂的指责,只要是陛下心中有数,弟子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想想自己的弟子被李世民有多看重,陆德明也有些放心了,不过该嘱咐的还是得嘱咐:“不要因为陛下一时的看重,就肆意妄为。历朝为王上看重者,身死名灭的不在少数,古有商君,今有刘文静。你可不要步了后尘。”
商鞅和刘文静的事情罗彦肯定是知道的,所以也不敢嘴犟,而且他也确实把这话给听进去了,所以恭敬的说道:“弟子记住了。”
再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罗彦这就告退。
回到自己的屋子,长叹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这恐怕连一个知我者都没有。”摇摇头,开始写明天的奏疏。
不能不惊讶,要知道这次去的两个人,那是要护卫李世民安全的。罗彦这货能行么?
这是去见颉利可汗,不是闹着玩的,必要的时候可是要挺着胸膛挡在李世民前面挨刀子。
看着众人投来怀疑的目光,罗彦说道:“朝中能派出去的将军,大多和突厥都打过仗,彼此之间都很面熟。要是能选出一位来陪着陛下去,说真的难度确实不小。我的本事诸位也见过,多少还是能派上点用场,而且我这一副文弱的样子,也不会引起突厥的注意。”
这话倒是罗彦真的没有说错。虽然之前在人前显露武艺,但是要是没有亲眼见过,真的很怀疑罗彦是不是像传闻所说,能力敌秦王府的亲卫。
这些人仔细一想,也没错,罗彦这货看着年轻文弱,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很靠谱的。
李世民答应的很是干脆:“既然如此,就由进之和敬德两人陪着我过去好了。接下来说说议和的问题,如何赏赐突厥,用什么物资,这些事情大家先议一议。明日早朝的时候,我也心里有数。”
裴矩是民部尚书,但是民部的好些事情,作为中书令的房玄龄在短短的几日就摸透了,所以这个时候也不用再去等到把裴矩叫来问个清楚。
“陛下,今年没有发生过大战,各地灾害也比较轻,但是国库压力还是很大,继位大典过后,耗去国库钱粮的十之一二。要是给突厥赏赐太多,恐怕来年日子就不好过了。”中书令已经相当与后世的宰相,所以统筹全局,这个时候自然是也有些作难。
虽说大家为了照顾李世民的面子,把给突厥的钱财都叫做是赏赐,但是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个其实就是让突厥安生几天花的买平安的钱。你要是给少了,突厥那些饿狼们也不会答应。而且今日不同往日,人家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要是一言不合,直接开战,这长安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两说。
房玄龄这会儿这么说,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们要适可而止,不能因为买平安,就把家底败光,明年还得过日子呢。
摆摆手,示意房玄龄先不要说困难,李世民就开始问到底该赔偿多少比较合适。
“金银财帛,必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只是,这个数目,必然是要比以往多一点,否则颉利久久不退,反倒是会出乱子。实在不行,依照以往的例子,金银各加五万两,锦帛之类,也加上几万匹,粮食多加十万石。这等条件,已经能够保证颉利退兵了。”这是陈叔达说的。作为一个老臣,见惯了这些年和突厥的种种交易,所以陈叔达考虑了当前的情况,比较谨慎的给出了这样一个数目。
确实这样的条件完全能够打动颉利的心了,但是房玄龄这个时候反对说:“金银一类,均有定数,国库虽然能够拿出这么多来,但是数目过大,反而会引起颉利的疑惑。到时候只怕会识破我等虚张声势的计策。”
杜如晦这个时候也点点头:“不错,我等也不能小看了突厥的智慧。即便是商议,也不能给的太多。”
房杜二人的话让所有人都很是赞同。
“依我看,不如把以上的种种物资数额全都减数万,以盐与铁补上这个缺口,这样以来,一应物资都可以省下不少。”罗彦说道。
这话一出来,一些老臣当即站起来骂道:“竖子误国。”
为何?历来突厥这类游牧民族,生活最缺乏的就是粮食和食盐,打仗最缺的就是铁。因为这几样东西不是这些不事生产的人能搞出来的。所以这些物资的来源,大都是依靠购买或者劫掠。
食盐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可不是现代人才知道的。古代人民就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期食盐摄入不足,身体就会虚弱。所以历来对于北边的游牧民族,食盐的控制都是相当严格的。至于铁器,就更不用说了,如此重要的战争物资,就这样给了突厥,那不就是资敌么。
而且这里头还有不少人是世家的代表啊。世家难道仅仅靠着霸占的土地就能豪富一方了?非也,其实暗地里与突厥进行盐铁交易的,恰巧就是这些世家的人最多。
罗彦这个建议,不论是从道义还是从国策,乃至是世家的利益,都是违背了的,怎么不会惹起一些人的抨击。等这些人骂的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也开始了劝阻,这才把场面给稳定住。
见识过了罗彦以前说的很多事情,李世民就算是冒着再有人跳起来反对的风险,还是询问罗彦的想法。
“诸位想必都知道,我等现在不缺食盐。”不管周围投来如何异样的目光,罗彦还是自顾自说道:“朝廷禁止私盐这么多年,难道突厥这日子就不过了?官方禁止,就导致私盐泛滥,到头来还不是把银钱流到了一些人的口袋里。禁止向突厥出售盐铁,这些年突厥的人马也不见有一丝消瘦,突厥的兵刃也不见有丝毫减少,为何?”
罗彦可不管这会儿会不会得罪某些既得利益者,很是尖锐地把这个事情挑明了。
“我等如今不拿盐铁作为赔偿的东西,无非就是拿着更多的金银财帛,让突厥人自己去买罢了。诸位要是能够把这私盐私铁禁绝了,就当我没说好了。”有李世民撑腰,怕个什么,罗彦当下就把挑子撂过去。
“只是,这天下悠悠之口……”还有一些老先生想出来说几句,但是很快就被李世民给拦住了。
其实民间盐铁私贩,统治者不是不知道,每年因为贩私盐抓起来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人还因此掉脑袋。而这铁器就更不用说了,突厥这几年抢掠的铁,还不够他打这么多次仗的,肯定有人私底下贩卖过去了很多。
罗彦这番话就把很多人的嘴给堵上了。
李世民仔细想想,还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也不多商量,就这么定下来:“近年在江浙一代,尤其是淮泗之地叛乱平息以后,海盐产量逐年上升,府库里确实存储了不少的食盐。只是就算是以盐铁替代金银,也有个数量才行,不能就这么白白便宜了突厥。”
“如果可能,只以海盐替代金银和粮食,一斤食盐可以抵得上好些粮食和金银,尤其是对突厥来说,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重要。不怕他们不就犯。”房玄龄建议道。
接下来的事情,也只能在明日的早朝上解决了。临走的时候,李世民叫住罗彦,说道:“这个决定究竟能不能行得通,还要看明天进之在早朝的时候如何表现,今夜回去,好好想想。”很明显,李世民这是把说服朝臣的任务交给了罗彦。
虽说现在罗彦已经成了七品官,但是到现在为止,李世民也没有赏给他一处宅邸,所以现在还是寄居在陆德明家里。
找到陆德明,罗彦开始和他商量这件事情。
“进之,这件事情你做的实在是太过冒险。盐铁之事,动摇国本也就罢了,连那些世家也给得罪了。往后你这道路,怕是走的有些艰难了。”陆德明有些担心地说道。
“老师,弟子要是说,正因为害怕动摇国本,弟子才这么干,你会相信么。”罗彦有些苦涩地回答。
沉吟了少许,陆德明轻叹:“或许就是因为看上你的品格,老师也才会这么担心。你太年轻,从前我担心你踽踽独行,在官场难有作为。如今你被陛下看重,我却担心你得罪太多人。”自己这个弟子,怎么越来越让自己担心了呢,陆德明怎么也想不明白。
罗彦听到自家老师有这样的回答,心里有些开心,说道:“国家禁售盐铁,一来为了充盈国库,二来为了削弱突厥实力。只是有着私盐私铁的存在,这两件事情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害。江淮一地如今产出的食盐,已经太多了,要是不妥善处理,国内盐价大跌,没有准备好之前,国库亏空怕是会很严重。如今借着给突厥赏赐的机会,减少一部分库存,也好延缓危机的到来。”
听到罗彦这么说,陆德明一下子坐正,问道:“事情真的严重到了这个程度?”
“还没有,不然陛下早就着急了。我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先把事情拖一拖,然后跟陛下密议。这件事情要是走漏风声,怕是要出乱子。至于那些朝堂的指责,只要是陛下心中有数,弟子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想想自己的弟子被李世民有多看重,陆德明也有些放心了,不过该嘱咐的还是得嘱咐:“不要因为陛下一时的看重,就肆意妄为。历朝为王上看重者,身死名灭的不在少数,古有商君,今有刘文静。你可不要步了后尘。”
商鞅和刘文静的事情罗彦肯定是知道的,所以也不敢嘴犟,而且他也确实把这话给听进去了,所以恭敬的说道:“弟子记住了。”
再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罗彦这就告退。
回到自己的屋子,长叹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这恐怕连一个知我者都没有。”摇摇头,开始写明天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