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国禧手表厂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工业民科最新章节!
1978年11月24日,在这个初冬的夜晚,小岗村20户农民有18户的户主在场,只有关友德、严国昌两位户主外出讨饭,没有到场。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当时的有关政策中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小岗村就是分田单干了,队里的土地按人均4亩半划分,分了田的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第二年,小岗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花生)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小岗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是2800斤,过去23年颗粒未交,当年上交24995斤,超额7倍多。由于生产发展,村民收入大大提高,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是上一年的18倍。
而此时,在东北的林强生,在11月末的某天,这个寒冷的冬日,正在红旗公社下面的一个小村子,第一次扩招自己的人马!
王国禧调试完了手表厂的设备,然后就开始精力旺盛的仿造国内著名的品牌手表,上海牌,制作了一批机械手表,总共23块。
这款手表采用了和上海牌手表差不多的样式,只是表带采用了好制造的皮革表带。
王国禧马上赶到红旗公社,用公社电话打到了林向荣的办公室,然后找到了林强生,激动的让他马上来村子里一趟,看看他做的手表。
林强生自然很高兴,把车开得飞快,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到了村子。当天,在王家的屋子里,林强生就和王国禧商量,第二天开始在村子里招人,先招十五~六个聪明肯学的小青年,加上王国禧的两个儿子,王振强、王振军,一起把小手表厂干起来。
因为现在村子里用电紧张,仅能够让几台机器运转的。按王国喜的估计,几个人、几台设备,如果原材料充足的话,每个月能生产上万块手表。
对这个产量,林强生已经很满意了,如果工人熟练了,那手表产量还能大幅度的增加。或者再多招一些人,也不是不行。
上海牌手表,现在卖125元一只。他的一块手表卖90元,林强生觉得可以了,甚至都觉得太暴利了。但是如果林强生低价售表,势必会造成对手表市场的强烈冲击,那又太高调了!
林强生不敢啊!
70年代末,谷牧副总理说,手表的成本只有9元钱,卖到一百多元,利润丰厚,而且市场需求很旺,全国可以多搞几个厂嘛。
全钢防震17钻上海牌手表,125元。当时国家核定成本价为8.5元。如果记载没有错误的话,按9元算,那么上海牌手表的利润率竟然高达1288.88%!这样的利润率,简直就是暴利!
瑞士手表业业绩最辉煌的1968年,其利润率达到了80%。
1288.88%和80%相比较.......
万恶的瑞士资本家,制造出了世界上最高品质的手表,其利润率不过区区的80%,而我们国内的手表利润却如此之高!而且这是国家几次调价,宣布手表不再是高价商品之后。
就算加上人工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每只手表成本20元,那也有6倍的利润。
林强生的小小手表厂,每月生产10000块手表,成本人工没人家的那么高,就算每只手表10元的成本,90元的零售价有80块钱的利润。
那1万块手表,一个月的利润就有.....
林强生数着手指头,嘀咕道:“80乘1万=80万?!...80万元!”
无论林强生怎么算,好像都是每月80万利润的样子。想想这个惊人的钱数,林强生晕了。
“啥米倒布票啊!都光腚好了,全身都是我的表!”林强生在心中狂吼。
这天上午,村小学门口旁边摆了一张桌子。村民们听说后,都从家里跑了出来,围在门口看着热闹。
小学大门的一侧,挂上了一块新的牌匾,“国禧手表厂”。
王振强手里拿着一挂小鞭,站在旁边,林强生让他不忙点。
“徐支书,来,咱们一起站在这,先照张相!”林强生从人群里请出了徐增良村支书,然后又从包里掏出了一台滨城仪表厂生产的df1型孔雀牌照相机,交给了一位村里的小伙,并教了他怎么照人,怎么按快门。
小伙战战兢兢的拿着照相机,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贵的东西,更何况亲手拿着!
他端着照相机冲着三人,怎么摆姿势都不得劲,干脆前脚弓,后腿蹬,弄了个射雕的姿势。围观的群众,嘻嘻哈哈的看着小伙滑稽的动作,乐得够呛。
徐增良高高兴兴的被请到王国禧和林强生的中间,大笑着说道:“我嗦,乃们这个还挺隆重哈!”
“咔嚓”
照相机轻响,三人站在蓝天下校门前,欢声说笑的样子,成为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照完了相,小鞭点了起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中,国禧手表厂正式开张了。手表厂叫这个名字,还让王国禧师傅很是激动了一把。
林强生站在厂门前,大声的吆喝了一声:“众位乡亲同志们,国禧手表厂就算正式开厂了!我是厂长,林强生!闲话不多说了,多谢乡亲们帮忙照顾。咱们厂打算在村子里招几个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眼神好使的!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啊!”
“啊!”众位村民一个个都被震惊了,很快的他们就欢喜的叫嚷了起来。
有的大爷使劲的向别人打听着,有的老娘们就开始推荐自己家的小子姑娘。
“嗡嗡嗡”
乱哄哄的声音马上吵了起来,徐增良一挥手喊道:“都别吵吵,一个个来!有谁想到厂子里工作的,都和强生小子说道!”
林强生和徐增良已经商量了厂子招人的事情,徐增良十分支持这个事情,还把自己的小儿子徐超支持了过来。
要不是厂子刚开,不想招那么多人,徐增良甚至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姑娘也弄进厂子里。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村民们叫道:“我先说一句,头两个月内,是学习的阶段,当学徒!谁干的好,谁就留下,谁干得好,谁就先开工资。干得不好,没有工资啊!”
“哦!”村民们又起哄了起来,惹得徐增良直瞪眼睛。
村民们纷纷想了想,互相的议论了一番。大家一想,这也对,到哪个工厂都得当学徒。自己家的孩子比别家的孩子,能差到哪去!
一个大娘拉着自家的小子,抢到林强生的面前,大声的说道:“厂长,你让我家孩子进厂吧,他肯定能干好!”
林强生看到正是刚才照相的青年,他能有个21~2岁的年纪。这个年龄,在农村也是老大不小了。但是这个年月也只能在村里种地,没有什么别的奔头。冬天的时候,东北寒冷,更没有什么好干的,只能在家里猫冬。
林强生点点头,看了看青年渴望的眼神,笑道:“行,来我厂先跟王国禧师傅学学,等分配你的活熟练了,就给你发工资!”
“好!也算我孩子一个!”一个大伯拉着自己的孩子,紧赶着几步站到了林强生的面前。
林强生笑着答应了下来,这下子村民们立马炸开了锅,纷纷抢着向前挤,要报名。
王国禧的二儿子王振军,坐在桌子后头记着人名。
本来林强生打算厂子先招五六个人的,可村民们都想让自己家孩子,能报上名的都报名,有几个是几个,这下子人员明显就超编了!
村子里总共有百多户人家,每家一个孩子也是一百多个。
林强生大声的叫道:“要不了那么多!要不了那么多啊!”
大爷大妈们纷纷劝道:“厂长,反正要谁家的孩子不是要,你就要了俺家的孩子吧!”
这些人七嘴八舌,说得林强生没法,只好喊道:“头两个月当学徒,没有工资。干好的留下,干不好的,滚蛋!”
“好!哈哈,强生小子就该这样!”徐增良巴不得村里的小子姑娘,在冬天都能有个事忙乎呢,这样他能省了不少的心。
结果,林强生的招工计划,就严重超编了。从开始想默默的干起,变成现在大张旗鼓的在村子里招人了。
小小的手表厂,四间教室充当的厂房,竟然招收了200多个人!
正好村小学还有些桌椅板凳,没有的大家从家里带凳子来,凑合着也能用。招收上来的小工们,好像萝卜头似的挤在几间教室里,由王国禧师傅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教授工人们装配手表。
王国禧手指捏着手表里的一件小齿轮,举起来给工人们观看,大家惊奇的感觉这手表零部件太小了,王师傅的讲解经常被惊奇和笑声打断。
前前后后用了半个月,工人们才开始正式的装配成品。这时手表厂里原料充足,手表零件源源不断的被制造了出来,工人们也不缺实际锻炼的机会了。
20名女工还被挑了出来,用于皮革的缝纫。林强生从市里买来20台缝纫机,干脆让缝纫组的女工,把缝纫机都搬回了家以倒出地方。
林厂长这样大方的行为,立刻在小村子里造成了轰动!
很多大姑娘小媳妇,纷纷跑到女工们的家里去白帮忙,就为了学学缝纫机咋个纫的衣服。
林强生还从工人们中,挑选了七八个手脚粗笨的青年,给他们配备了28重型载货自行车、三轮人力车,让他们往返乡村和城市,运送原材料和手表成品。
这些青年不用细眯着眼睛,装配手表零件了。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欣喜的第一批领到了手表厂的工资,一个人每月20块钱,还有香皂、雪花膏、蛇油膏票。
于是,又惹的村里的大姑娘们,没事就喜欢往这些个青年家串门,纷纷喜的这些粗汉子们,身上的毫毛都耸了起来。
1978年11月24日,在这个初冬的夜晚,小岗村20户农民有18户的户主在场,只有关友德、严国昌两位户主外出讨饭,没有到场。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当时的有关政策中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小岗村就是分田单干了,队里的土地按人均4亩半划分,分了田的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第二年,小岗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花生)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小岗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是2800斤,过去23年颗粒未交,当年上交24995斤,超额7倍多。由于生产发展,村民收入大大提高,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是上一年的18倍。
而此时,在东北的林强生,在11月末的某天,这个寒冷的冬日,正在红旗公社下面的一个小村子,第一次扩招自己的人马!
王国禧调试完了手表厂的设备,然后就开始精力旺盛的仿造国内著名的品牌手表,上海牌,制作了一批机械手表,总共23块。
这款手表采用了和上海牌手表差不多的样式,只是表带采用了好制造的皮革表带。
王国禧马上赶到红旗公社,用公社电话打到了林向荣的办公室,然后找到了林强生,激动的让他马上来村子里一趟,看看他做的手表。
林强生自然很高兴,把车开得飞快,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到了村子。当天,在王家的屋子里,林强生就和王国禧商量,第二天开始在村子里招人,先招十五~六个聪明肯学的小青年,加上王国禧的两个儿子,王振强、王振军,一起把小手表厂干起来。
因为现在村子里用电紧张,仅能够让几台机器运转的。按王国喜的估计,几个人、几台设备,如果原材料充足的话,每个月能生产上万块手表。
对这个产量,林强生已经很满意了,如果工人熟练了,那手表产量还能大幅度的增加。或者再多招一些人,也不是不行。
上海牌手表,现在卖125元一只。他的一块手表卖90元,林强生觉得可以了,甚至都觉得太暴利了。但是如果林强生低价售表,势必会造成对手表市场的强烈冲击,那又太高调了!
林强生不敢啊!
70年代末,谷牧副总理说,手表的成本只有9元钱,卖到一百多元,利润丰厚,而且市场需求很旺,全国可以多搞几个厂嘛。
全钢防震17钻上海牌手表,125元。当时国家核定成本价为8.5元。如果记载没有错误的话,按9元算,那么上海牌手表的利润率竟然高达1288.88%!这样的利润率,简直就是暴利!
瑞士手表业业绩最辉煌的1968年,其利润率达到了80%。
1288.88%和80%相比较.......
万恶的瑞士资本家,制造出了世界上最高品质的手表,其利润率不过区区的80%,而我们国内的手表利润却如此之高!而且这是国家几次调价,宣布手表不再是高价商品之后。
就算加上人工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每只手表成本20元,那也有6倍的利润。
林强生的小小手表厂,每月生产10000块手表,成本人工没人家的那么高,就算每只手表10元的成本,90元的零售价有80块钱的利润。
那1万块手表,一个月的利润就有.....
林强生数着手指头,嘀咕道:“80乘1万=80万?!...80万元!”
无论林强生怎么算,好像都是每月80万利润的样子。想想这个惊人的钱数,林强生晕了。
“啥米倒布票啊!都光腚好了,全身都是我的表!”林强生在心中狂吼。
这天上午,村小学门口旁边摆了一张桌子。村民们听说后,都从家里跑了出来,围在门口看着热闹。
小学大门的一侧,挂上了一块新的牌匾,“国禧手表厂”。
王振强手里拿着一挂小鞭,站在旁边,林强生让他不忙点。
“徐支书,来,咱们一起站在这,先照张相!”林强生从人群里请出了徐增良村支书,然后又从包里掏出了一台滨城仪表厂生产的df1型孔雀牌照相机,交给了一位村里的小伙,并教了他怎么照人,怎么按快门。
小伙战战兢兢的拿着照相机,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贵的东西,更何况亲手拿着!
他端着照相机冲着三人,怎么摆姿势都不得劲,干脆前脚弓,后腿蹬,弄了个射雕的姿势。围观的群众,嘻嘻哈哈的看着小伙滑稽的动作,乐得够呛。
徐增良高高兴兴的被请到王国禧和林强生的中间,大笑着说道:“我嗦,乃们这个还挺隆重哈!”
“咔嚓”
照相机轻响,三人站在蓝天下校门前,欢声说笑的样子,成为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照完了相,小鞭点了起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中,国禧手表厂正式开张了。手表厂叫这个名字,还让王国禧师傅很是激动了一把。
林强生站在厂门前,大声的吆喝了一声:“众位乡亲同志们,国禧手表厂就算正式开厂了!我是厂长,林强生!闲话不多说了,多谢乡亲们帮忙照顾。咱们厂打算在村子里招几个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眼神好使的!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啊!”
“啊!”众位村民一个个都被震惊了,很快的他们就欢喜的叫嚷了起来。
有的大爷使劲的向别人打听着,有的老娘们就开始推荐自己家的小子姑娘。
“嗡嗡嗡”
乱哄哄的声音马上吵了起来,徐增良一挥手喊道:“都别吵吵,一个个来!有谁想到厂子里工作的,都和强生小子说道!”
林强生和徐增良已经商量了厂子招人的事情,徐增良十分支持这个事情,还把自己的小儿子徐超支持了过来。
要不是厂子刚开,不想招那么多人,徐增良甚至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姑娘也弄进厂子里。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村民们叫道:“我先说一句,头两个月内,是学习的阶段,当学徒!谁干的好,谁就留下,谁干得好,谁就先开工资。干得不好,没有工资啊!”
“哦!”村民们又起哄了起来,惹得徐增良直瞪眼睛。
村民们纷纷想了想,互相的议论了一番。大家一想,这也对,到哪个工厂都得当学徒。自己家的孩子比别家的孩子,能差到哪去!
一个大娘拉着自家的小子,抢到林强生的面前,大声的说道:“厂长,你让我家孩子进厂吧,他肯定能干好!”
林强生看到正是刚才照相的青年,他能有个21~2岁的年纪。这个年龄,在农村也是老大不小了。但是这个年月也只能在村里种地,没有什么别的奔头。冬天的时候,东北寒冷,更没有什么好干的,只能在家里猫冬。
林强生点点头,看了看青年渴望的眼神,笑道:“行,来我厂先跟王国禧师傅学学,等分配你的活熟练了,就给你发工资!”
“好!也算我孩子一个!”一个大伯拉着自己的孩子,紧赶着几步站到了林强生的面前。
林强生笑着答应了下来,这下子村民们立马炸开了锅,纷纷抢着向前挤,要报名。
王国禧的二儿子王振军,坐在桌子后头记着人名。
本来林强生打算厂子先招五六个人的,可村民们都想让自己家孩子,能报上名的都报名,有几个是几个,这下子人员明显就超编了!
村子里总共有百多户人家,每家一个孩子也是一百多个。
林强生大声的叫道:“要不了那么多!要不了那么多啊!”
大爷大妈们纷纷劝道:“厂长,反正要谁家的孩子不是要,你就要了俺家的孩子吧!”
这些人七嘴八舌,说得林强生没法,只好喊道:“头两个月当学徒,没有工资。干好的留下,干不好的,滚蛋!”
“好!哈哈,强生小子就该这样!”徐增良巴不得村里的小子姑娘,在冬天都能有个事忙乎呢,这样他能省了不少的心。
结果,林强生的招工计划,就严重超编了。从开始想默默的干起,变成现在大张旗鼓的在村子里招人了。
小小的手表厂,四间教室充当的厂房,竟然招收了200多个人!
正好村小学还有些桌椅板凳,没有的大家从家里带凳子来,凑合着也能用。招收上来的小工们,好像萝卜头似的挤在几间教室里,由王国禧师傅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教授工人们装配手表。
王国禧手指捏着手表里的一件小齿轮,举起来给工人们观看,大家惊奇的感觉这手表零部件太小了,王师傅的讲解经常被惊奇和笑声打断。
前前后后用了半个月,工人们才开始正式的装配成品。这时手表厂里原料充足,手表零件源源不断的被制造了出来,工人们也不缺实际锻炼的机会了。
20名女工还被挑了出来,用于皮革的缝纫。林强生从市里买来20台缝纫机,干脆让缝纫组的女工,把缝纫机都搬回了家以倒出地方。
林厂长这样大方的行为,立刻在小村子里造成了轰动!
很多大姑娘小媳妇,纷纷跑到女工们的家里去白帮忙,就为了学学缝纫机咋个纫的衣服。
林强生还从工人们中,挑选了七八个手脚粗笨的青年,给他们配备了28重型载货自行车、三轮人力车,让他们往返乡村和城市,运送原材料和手表成品。
这些青年不用细眯着眼睛,装配手表零件了。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欣喜的第一批领到了手表厂的工资,一个人每月20块钱,还有香皂、雪花膏、蛇油膏票。
于是,又惹的村里的大姑娘们,没事就喜欢往这些个青年家串门,纷纷喜的这些粗汉子们,身上的毫毛都耸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