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必须搬迁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明末传奇最新章节!
上任不过几天的时间,杨廷枢就感觉到头都有些大了。
刘宗周和王铎倒是没有为难他,其实也很难为难他,说起来杨廷枢虽然资历不足,可好歹也是从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出任南京户部尚书的,更何况南京有着独立的财政权,辖下缴纳的赋税,基本是不上缴到京城户部的,用以维持南直隶的开销。
杨廷枢头疼的是刘宗周每日里念叨的慎独。
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起议事的时候,刘宗周就要阐述一番慎独的道理,好像慎独能够解决全天下所有的问题,皇上做到慎独了,则朝野清明,文武大臣做到慎独了,则王朝兴旺,要不然就是漆黑一片。
从自身的观察和体会出发,郑勋睿再次明白了郑勋睿说到的清谈误国的概念。
要求慎独是没有错误的,可是认为皇上和文武大臣乃至于读书人都做到了慎独,就能够解决全天下所有问题了,怕是无人会相信这样的认识。
刘宗周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不管是年纪还是资历,都要强于杨廷枢,而且是强很多,故而杨廷枢也只能够忍受,每日里听着刘宗周所强调的慎独,而其内心,已经是异常排斥慎独的观念了,他也知道了,为什么刘宗周名气如此之大,可皇上就是难以忍受,恐怕这样带有强迫症的性格,谁都是难以忍受的。
上任之后,杨廷枢离开开始盘查户部的情况,而掌握到的情况,让他有些心寒。被誉为大明最为富庶的南直隶,户部的府库里面,却没有多少的银子,也仅仅是维持官吏的俸禄和日常的开销,想着做其他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就更不用说支持兵器局研制火器了。
毕懋康是南京礼部右侍郎,身份算是尊贵了,可研制火器的时候,得到的银子也是很少的,基本难以维持,自打毕懋康发明出来燧发枪之后。兵器局的一切研制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的状态,燧发枪没有得到认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名身强力壮的军士。在六十息的时间之内,最多能够扣动三次扳机,不可能有力气扣动第四次。
燧发枪如此发射子弹的效率,当然得不到重视,要知道一分钟时间只能够发生三次,而且极大的消耗体力,对于蜂拥而至的骑兵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杀伤力。
户部开销最大的一块。还是南京京营。
南京京营号称是五万人,其中包括从淮安调防的卫漕兵丁,每月的开销需要数万两白银。一年下来就是不小的数目,加之南京户部主要的收入,也就是农业赋税,商贸赋税几乎没有,仅仅靠着农业赋税来维持,南京的户部不可能有多少的银子。
这的确是可笑可悲的事情。南直隶的士大夫和商贾,富得流油。却不承担什么赋税,可辛辛苦苦劳作的农户。却承担了大量的赋税,这些赋税维持各级官府的运转。
这让杨廷枢想到了东林党人强调的藏富于民,也想到了这是郑勋睿最为反感的事情,当初没有深入这一块的时候,不了解情况,如今真正了解,才知道郑勋睿痛恨东林党人所谓藏富于民的理论,这不就是维护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吗。
不顾百姓的死活,却死死的维护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岂不是逼着百姓造反。
看到归看到,杨廷枢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不可能有什么创新,但搬迁火器局的事宜,杨廷枢刚刚上任,就开始着手办理了。
杨廷枢私下里询问过礼部右侍郎毕懋康,说是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如此能够真正发挥火器局的作用,毕懋康尽管支持,却说这件事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有些东西放在南京,尽管闲置,也是不能够动的,一旦准备动了,那就会遭遇到蜂拥而至的攻击。
火器局就是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宁愿看见诸多的器械烂掉,看见工匠没有任何的收入,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也不愿意让火器局搬迁到任何的地方。
杨廷枢感觉到了压力,不过这么多年的官场生涯,要是面对任何的困难,都表现出来退缩,那也就不是他杨廷枢了,当初敢于特立独行,毅然决然的退出应社,如今就敢于面对矛盾,而且这是郑勋睿一再强调的事情。
三月初,刘宗周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杨廷枢公开提出来,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杨廷枢做了充足的准备,强调南京户部无法维系火器局的开销,导致器械闲置,工匠的生活毫无着落,一些工匠甚至要沦落为乞丐了。
杨廷枢的提议,遭到了刘宗周和王铎的反对。
可两人提不出反对的理由,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杨廷枢也火了,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到了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和郑勋睿就是一体的,必须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面,为郑勋睿争取到利益,这没有什么值得回避的。
杨廷枢强硬的态度,让刘宗周很是吃惊。
刘宗周和王铎之所以反对,也是为了限制郑勋睿。
要说郑勋睿这个漕运总督,与南直隶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而且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庐州府以及徐州、滁州与和州诸地,是郑勋睿直接管辖的,兼任这四府三州的巡抚,南京是不能够插手的,不过要说双方完全割裂开来,可能性也是不大的,毕竟每年在赋税方面,双方是需要协调的,四府三州需要上缴部分的赋税到南京户部。
如今的郑勋睿,被敕封为太子少保,有了这样的一层光环,做事情就霸气很多,就算是找寻各种各样的借口,不给南京户部上缴赋税,刘宗周等人也是没有多大办法的,而且郑勋睿上任之后,就着手清理漕帮,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清剿漕帮,这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如今杨廷枢坚持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肯定是和郑勋睿商议好的。
刘宗周和王铎正是考虑到这一层,故而坚决表示了反对。
火器局搬迁的事宜,遭受到阻力,杨廷枢将这里的情况告知了郑勋睿。
很快,刘宗周第二次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杨廷枢再次提出搬迁火器局的建议,但这一次不仅仅提到搬迁火器局,还提到了不搬迁火器局也可以,那就要开始真正让火器局运转起来,每年需要拨付给火器局十余万两白银。
杨廷枢的态度更加的坚决,既然不同意搬迁火器局,那么户部就肯定会支出这样的一笔开销,维持火器局的正常运转。
户部缺银子的事情,众人都是知道的,杨廷枢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压缩南京六部、都察院、镇守衙门、守备衙门以及各级官府的开销,节约出来这十万两的银子,用于火器局的日常开销,而且这一步必须实施,一旦讨论不能够通过,杨廷枢将直接给皇上和内阁写出奏折,建议如此实施。
杨廷枢的这个建议,让刘宗周和王铎猝不及防。
火器局之重要,这是谁都知道的,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有些重要的部门,因为缺银子的事宜,被忽略了,朝廷的事情,忽略了无所谓,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会提出来,可一旦有人站出来了,那么以往忽略的事情,肯定会引发皇上和内阁的注意。
真的要这样操作了,刘宗周这个南京兵部尚书将成为众矢之的。
各级衙门的费用被压下来了,那就是众多的官吏叫苦,一旦这些官吏知道,是因为火器局的开销,压缩了衙门的支出,愤怒的情绪很快就会爆发,谁都知道,官吏靠着那点俸禄是无法生活的,南京绝大部分的衙门,都是清水衙门,几乎没有外来的收入,唯有在衙门的日常开销里面挤出来银子,这些银子进入到官吏的腰包之中,用以维持日常的生活。
刘宗周和王铎都拿过这些银子。
这笔银子减下来了,南京马上就要闹翻天,而一旦南京各部门从衙门日常开销之中获取银子补贴生活的事情传开,遭遇到朝廷责罚的可能就是很多的官吏了,甚至前任的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都会牵连其中。
真到了这样的程度,刘宗周将遭遇到痛骂,不仅仅是无法在南直隶立足的问题了。
杨廷枢抓住了关键。
这一次的商议,没有出现多少的争论,刘宗周权衡再三,同意了杨廷枢的提议,将火器局版权到淮安去,只是自此之后,南京户部不再承担火器局一钱银子的开销。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他们很清楚,杨廷枢是豁出去了,若是不搬迁火器局,那么杨廷枢真的压缩各级衙门的开销,将压缩下来的银子用于火器局的支出,南京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最终承担责任的,是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而兵部尚书刘宗周首当其冲。
刘宗周等人同意搬迁火器局,这让杨廷枢大大松了一口气,也暗自佩服郑勋睿出的注意,这是真正的抓住了关键,让刘宗周等人不得不就范。(未完待续)
上任不过几天的时间,杨廷枢就感觉到头都有些大了。
刘宗周和王铎倒是没有为难他,其实也很难为难他,说起来杨廷枢虽然资历不足,可好歹也是从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出任南京户部尚书的,更何况南京有着独立的财政权,辖下缴纳的赋税,基本是不上缴到京城户部的,用以维持南直隶的开销。
杨廷枢头疼的是刘宗周每日里念叨的慎独。
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起议事的时候,刘宗周就要阐述一番慎独的道理,好像慎独能够解决全天下所有的问题,皇上做到慎独了,则朝野清明,文武大臣做到慎独了,则王朝兴旺,要不然就是漆黑一片。
从自身的观察和体会出发,郑勋睿再次明白了郑勋睿说到的清谈误国的概念。
要求慎独是没有错误的,可是认为皇上和文武大臣乃至于读书人都做到了慎独,就能够解决全天下所有问题了,怕是无人会相信这样的认识。
刘宗周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不管是年纪还是资历,都要强于杨廷枢,而且是强很多,故而杨廷枢也只能够忍受,每日里听着刘宗周所强调的慎独,而其内心,已经是异常排斥慎独的观念了,他也知道了,为什么刘宗周名气如此之大,可皇上就是难以忍受,恐怕这样带有强迫症的性格,谁都是难以忍受的。
上任之后,杨廷枢离开开始盘查户部的情况,而掌握到的情况,让他有些心寒。被誉为大明最为富庶的南直隶,户部的府库里面,却没有多少的银子,也仅仅是维持官吏的俸禄和日常的开销,想着做其他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就更不用说支持兵器局研制火器了。
毕懋康是南京礼部右侍郎,身份算是尊贵了,可研制火器的时候,得到的银子也是很少的,基本难以维持,自打毕懋康发明出来燧发枪之后。兵器局的一切研制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的状态,燧发枪没有得到认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名身强力壮的军士。在六十息的时间之内,最多能够扣动三次扳机,不可能有力气扣动第四次。
燧发枪如此发射子弹的效率,当然得不到重视,要知道一分钟时间只能够发生三次,而且极大的消耗体力,对于蜂拥而至的骑兵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杀伤力。
户部开销最大的一块。还是南京京营。
南京京营号称是五万人,其中包括从淮安调防的卫漕兵丁,每月的开销需要数万两白银。一年下来就是不小的数目,加之南京户部主要的收入,也就是农业赋税,商贸赋税几乎没有,仅仅靠着农业赋税来维持,南京的户部不可能有多少的银子。
这的确是可笑可悲的事情。南直隶的士大夫和商贾,富得流油。却不承担什么赋税,可辛辛苦苦劳作的农户。却承担了大量的赋税,这些赋税维持各级官府的运转。
这让杨廷枢想到了东林党人强调的藏富于民,也想到了这是郑勋睿最为反感的事情,当初没有深入这一块的时候,不了解情况,如今真正了解,才知道郑勋睿痛恨东林党人所谓藏富于民的理论,这不就是维护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吗。
不顾百姓的死活,却死死的维护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岂不是逼着百姓造反。
看到归看到,杨廷枢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不可能有什么创新,但搬迁火器局的事宜,杨廷枢刚刚上任,就开始着手办理了。
杨廷枢私下里询问过礼部右侍郎毕懋康,说是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如此能够真正发挥火器局的作用,毕懋康尽管支持,却说这件事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有些东西放在南京,尽管闲置,也是不能够动的,一旦准备动了,那就会遭遇到蜂拥而至的攻击。
火器局就是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宁愿看见诸多的器械烂掉,看见工匠没有任何的收入,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也不愿意让火器局搬迁到任何的地方。
杨廷枢感觉到了压力,不过这么多年的官场生涯,要是面对任何的困难,都表现出来退缩,那也就不是他杨廷枢了,当初敢于特立独行,毅然决然的退出应社,如今就敢于面对矛盾,而且这是郑勋睿一再强调的事情。
三月初,刘宗周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杨廷枢公开提出来,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杨廷枢做了充足的准备,强调南京户部无法维系火器局的开销,导致器械闲置,工匠的生活毫无着落,一些工匠甚至要沦落为乞丐了。
杨廷枢的提议,遭到了刘宗周和王铎的反对。
可两人提不出反对的理由,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杨廷枢也火了,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到了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和郑勋睿就是一体的,必须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面,为郑勋睿争取到利益,这没有什么值得回避的。
杨廷枢强硬的态度,让刘宗周很是吃惊。
刘宗周和王铎之所以反对,也是为了限制郑勋睿。
要说郑勋睿这个漕运总督,与南直隶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而且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庐州府以及徐州、滁州与和州诸地,是郑勋睿直接管辖的,兼任这四府三州的巡抚,南京是不能够插手的,不过要说双方完全割裂开来,可能性也是不大的,毕竟每年在赋税方面,双方是需要协调的,四府三州需要上缴部分的赋税到南京户部。
如今的郑勋睿,被敕封为太子少保,有了这样的一层光环,做事情就霸气很多,就算是找寻各种各样的借口,不给南京户部上缴赋税,刘宗周等人也是没有多大办法的,而且郑勋睿上任之后,就着手清理漕帮,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清剿漕帮,这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如今杨廷枢坚持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肯定是和郑勋睿商议好的。
刘宗周和王铎正是考虑到这一层,故而坚决表示了反对。
火器局搬迁的事宜,遭受到阻力,杨廷枢将这里的情况告知了郑勋睿。
很快,刘宗周第二次召集众人议事的时候,杨廷枢再次提出搬迁火器局的建议,但这一次不仅仅提到搬迁火器局,还提到了不搬迁火器局也可以,那就要开始真正让火器局运转起来,每年需要拨付给火器局十余万两白银。
杨廷枢的态度更加的坚决,既然不同意搬迁火器局,那么户部就肯定会支出这样的一笔开销,维持火器局的正常运转。
户部缺银子的事情,众人都是知道的,杨廷枢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压缩南京六部、都察院、镇守衙门、守备衙门以及各级官府的开销,节约出来这十万两的银子,用于火器局的日常开销,而且这一步必须实施,一旦讨论不能够通过,杨廷枢将直接给皇上和内阁写出奏折,建议如此实施。
杨廷枢的这个建议,让刘宗周和王铎猝不及防。
火器局之重要,这是谁都知道的,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有些重要的部门,因为缺银子的事宜,被忽略了,朝廷的事情,忽略了无所谓,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会提出来,可一旦有人站出来了,那么以往忽略的事情,肯定会引发皇上和内阁的注意。
真的要这样操作了,刘宗周这个南京兵部尚书将成为众矢之的。
各级衙门的费用被压下来了,那就是众多的官吏叫苦,一旦这些官吏知道,是因为火器局的开销,压缩了衙门的支出,愤怒的情绪很快就会爆发,谁都知道,官吏靠着那点俸禄是无法生活的,南京绝大部分的衙门,都是清水衙门,几乎没有外来的收入,唯有在衙门的日常开销里面挤出来银子,这些银子进入到官吏的腰包之中,用以维持日常的生活。
刘宗周和王铎都拿过这些银子。
这笔银子减下来了,南京马上就要闹翻天,而一旦南京各部门从衙门日常开销之中获取银子补贴生活的事情传开,遭遇到朝廷责罚的可能就是很多的官吏了,甚至前任的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都会牵连其中。
真到了这样的程度,刘宗周将遭遇到痛骂,不仅仅是无法在南直隶立足的问题了。
杨廷枢抓住了关键。
这一次的商议,没有出现多少的争论,刘宗周权衡再三,同意了杨廷枢的提议,将火器局版权到淮安去,只是自此之后,南京户部不再承担火器局一钱银子的开销。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他们很清楚,杨廷枢是豁出去了,若是不搬迁火器局,那么杨廷枢真的压缩各级衙门的开销,将压缩下来的银子用于火器局的支出,南京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最终承担责任的,是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而兵部尚书刘宗周首当其冲。
刘宗周等人同意搬迁火器局,这让杨廷枢大大松了一口气,也暗自佩服郑勋睿出的注意,这是真正的抓住了关键,让刘宗周等人不得不就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