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为变法,康王自毁(上)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仙宋最新章节!
南朝要变法,赵构定下了一个不变祖制的基调。
在大庆殿上赵构做出这个决策、汪伯彦和黄潜善那你硬着头皮接下主持变法的重任只一天后,五台城里的刘行便从天策那里得知了这次南朝朝会的全部情况。
而且相比于赵构,刘行还不只是知道朝会上的事,更知道当这次朝会散去后许多南朝的大臣心中生出了异志来。
有的朝臣认为赵构就是在搬石头砸脚,不变祖宗制法去搞变法,只能步神宗后尘、搞一场注定失败的变法来。
因为那些朝臣和清楚,主持变法的两个奸佞既无王安石之才,也无王安石之德。将主持变法大权交给他们,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借机敛财、贪赃枉法,弄权结党、卖官鬻爵的机会。
让两个奸佞主导变法,许多大臣似乎看到了未来将是朝野一片骂声、群臣离心背德的场面。
如果说文臣怕汪伯彦和黄潜善借变法之机去贪赃枉法、卖官鬻爵,那么武将们心生异制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朝会之后,几个南朝的重要将领,包括韩世忠、刘光世、张浚在内全都是一阵大骂之后无奈地向各自部下发出了死命令:谁敢与汪黄暗中勾连,当即罢官。谁敢去归附贼佞,立即要了他的脑袋。
三人为何这么大的反应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是韩世忠、刘光世还是张浚都很清楚汪伯彦与黄潜善的为人,更加了解二人的习惯。
想借变法之机官职上升迁的人不会少,两个奸臣首先会借那些人想上位的机会大肆培植心腹。
但那两个家伙都不是带兵的料,却总在想着将手伸到刘光世、韩世忠和张浚的军队里来。
一旦真给那俩家伙得逞。三大战将似乎都看到了未来他们的部队不听他们的号令、只要他们一要惩戒马上就会被两个奸臣横拦竖挡、强行插手,将三人的队伍搞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的场景。
让南朝三大战将不满和担忧的,还是赵构的态度与做法。
居然让天下皆知的奸佞主导南朝变法,皇帝是怎么想的?居然要不变祖制的情况下,去搞一场不伦不类的变法。皇帝这是闹哪样?是想要让南朝动荡,还是他自己想做宋神宗第二?
有了这些担忧和猜测,三大战将感觉到似乎南朝的动乱将要开始了,似乎康王赵构的龙椅因他自己的做法将要开始摇摇欲坠了。
于是乎,就在赵构确定由汪伯彦、黄潜善主导变法的圣旨发出第二天。没用刘行下令、梁兴指示天策卫潜伏的力士主动与其接触,刘光世第一个派出了密使、潜过淮河后急奔五台城奔来。
于是乎也在那道南朝变法的圣旨下达后第三天。韩世忠一份用词犀利、则词极其不敬的奏章被送到了赵构面前。
让赵构想不到的是,从河北到山东一路上战功最多的韩世忠,居然会再奏章里直言他这是在“用人唯奸、养虎为患。自损干成、君威自废”。
韩世忠这是何意呀?虽然他没明白地直接来骂,赵构却已经看出他这是在骂他是昏君、一个用奸臣、纵容奸臣祸害天下的昏君。
一个领兵在外的大将居然敢骂皇帝是昏君,这还了得?是。他韩世忠很能打、能跟北朝正面抗衡一下的,整个南朝也只有他一个。可是他居然敢骂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赵构绝对不容许这种情况出现……
在韩世忠奏章上呈只是三天后,临安城里一纸诏书发到了韩世忠驻军所在的楚州城里。诏书上写的是什么呢?
是封韩世忠为开国县侯、勾调往任广南福建制置使,直接将韩世忠从他的部队调走、发配去兵马最少、人口不多的广南两路和福建去了。
韩世忠骂皇上被调去了穷乡僻壤、边陲苦寒地,在韩世忠之后上表的张浚却在这个时候笑了起来。
他笑什么?他笑的是韩世忠这一失去兵权,楚州那几万精兵必然只会由他和刘光世之间选一个人去接手。
与逃跑将军刘光世相比,统军能力、才学上他都要强太多。所以张浚认为。只是这一点楚州那几万人马就非他莫属了。
张浚能有这样自信,还有一点就是他也上了奏章、只不过他不是韩世忠,没那么愚蠢地去直接骂皇上。
那他是怎么写的奏章呢?他的奏章是不骂赵构。却是恨恨地将汪伯彦和黄潜善骂了一通。他又不在朝廷里,不知详情者没有发言权,骂人家黄潜善和汪伯彦什么呢?
张浚是这样骂的:两个才能不足的小人忽悠了陛下,他们根本没那本事主导变法却硬要夺取主导变法的大权,这是要坑陛下、坑天下。
汪、黄之辈不顾朝廷安危,乱夺权、乱抢权。陛下不能再姑息纵容、得收拾收拾他们了。
就是这么个意思,张浚明着在奏章里把两个奸臣骂得一文不值。实际上呢?只要有点官场见识的人就明白。他实际上也还是在极其隐晦地骂赵构有眼无珠。只有有眼无珠的皇帝,才会让俩根本没本事的奸佞去主导变法。
但偏偏地张浚在奏章里写的话。都是一副正义凛然、忠君爱国,坚决拥护和支持赵构却在谴责、咒骂汪、黄的词。
如此一来,赵构明知道张浚暗藏之意也是在骂他用人不善、是个昏君,但却一点脾气也发不出来。
发不出脾气来,好哇!赵构先调走韩世忠,随即也给张浚发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发到张浚面前后,他还没能为给皇上吃了一次哑巴亏高兴起来,马上就被赵构一反手给狠狠地调戏了一番。
赵构是怎样调戏张浚的呢?难不成又是调到边远之地去当山野村夫不成?
当然不是,赵构没那么愚蠢,他从老赵家祖上学到的王道中有一招就叫明升暗降,还有一招叫做抬起架空。
给张浚的圣旨中,赵构将王道之法中这两条玩到了极致:封张浚为侯,授枢密使、擢升两淮、两江制置使,兼领两淮都总管。
这是升官,从一个路总管直接擢升到了一品大员的枢密使。可是实际上呢?当张浚看到这擢升封赏一起来的圣旨后,却是哭的心都有了。(未完待续)
南朝要变法,赵构定下了一个不变祖制的基调。
在大庆殿上赵构做出这个决策、汪伯彦和黄潜善那你硬着头皮接下主持变法的重任只一天后,五台城里的刘行便从天策那里得知了这次南朝朝会的全部情况。
而且相比于赵构,刘行还不只是知道朝会上的事,更知道当这次朝会散去后许多南朝的大臣心中生出了异志来。
有的朝臣认为赵构就是在搬石头砸脚,不变祖宗制法去搞变法,只能步神宗后尘、搞一场注定失败的变法来。
因为那些朝臣和清楚,主持变法的两个奸佞既无王安石之才,也无王安石之德。将主持变法大权交给他们,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借机敛财、贪赃枉法,弄权结党、卖官鬻爵的机会。
让两个奸佞主导变法,许多大臣似乎看到了未来将是朝野一片骂声、群臣离心背德的场面。
如果说文臣怕汪伯彦和黄潜善借变法之机去贪赃枉法、卖官鬻爵,那么武将们心生异制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朝会之后,几个南朝的重要将领,包括韩世忠、刘光世、张浚在内全都是一阵大骂之后无奈地向各自部下发出了死命令:谁敢与汪黄暗中勾连,当即罢官。谁敢去归附贼佞,立即要了他的脑袋。
三人为何这么大的反应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是韩世忠、刘光世还是张浚都很清楚汪伯彦与黄潜善的为人,更加了解二人的习惯。
想借变法之机官职上升迁的人不会少,两个奸臣首先会借那些人想上位的机会大肆培植心腹。
但那两个家伙都不是带兵的料,却总在想着将手伸到刘光世、韩世忠和张浚的军队里来。
一旦真给那俩家伙得逞。三大战将似乎都看到了未来他们的部队不听他们的号令、只要他们一要惩戒马上就会被两个奸臣横拦竖挡、强行插手,将三人的队伍搞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的场景。
让南朝三大战将不满和担忧的,还是赵构的态度与做法。
居然让天下皆知的奸佞主导南朝变法,皇帝是怎么想的?居然要不变祖制的情况下,去搞一场不伦不类的变法。皇帝这是闹哪样?是想要让南朝动荡,还是他自己想做宋神宗第二?
有了这些担忧和猜测,三大战将感觉到似乎南朝的动乱将要开始了,似乎康王赵构的龙椅因他自己的做法将要开始摇摇欲坠了。
于是乎,就在赵构确定由汪伯彦、黄潜善主导变法的圣旨发出第二天。没用刘行下令、梁兴指示天策卫潜伏的力士主动与其接触,刘光世第一个派出了密使、潜过淮河后急奔五台城奔来。
于是乎也在那道南朝变法的圣旨下达后第三天。韩世忠一份用词犀利、则词极其不敬的奏章被送到了赵构面前。
让赵构想不到的是,从河北到山东一路上战功最多的韩世忠,居然会再奏章里直言他这是在“用人唯奸、养虎为患。自损干成、君威自废”。
韩世忠这是何意呀?虽然他没明白地直接来骂,赵构却已经看出他这是在骂他是昏君、一个用奸臣、纵容奸臣祸害天下的昏君。
一个领兵在外的大将居然敢骂皇帝是昏君,这还了得?是。他韩世忠很能打、能跟北朝正面抗衡一下的,整个南朝也只有他一个。可是他居然敢骂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赵构绝对不容许这种情况出现……
在韩世忠奏章上呈只是三天后,临安城里一纸诏书发到了韩世忠驻军所在的楚州城里。诏书上写的是什么呢?
是封韩世忠为开国县侯、勾调往任广南福建制置使,直接将韩世忠从他的部队调走、发配去兵马最少、人口不多的广南两路和福建去了。
韩世忠骂皇上被调去了穷乡僻壤、边陲苦寒地,在韩世忠之后上表的张浚却在这个时候笑了起来。
他笑什么?他笑的是韩世忠这一失去兵权,楚州那几万精兵必然只会由他和刘光世之间选一个人去接手。
与逃跑将军刘光世相比,统军能力、才学上他都要强太多。所以张浚认为。只是这一点楚州那几万人马就非他莫属了。
张浚能有这样自信,还有一点就是他也上了奏章、只不过他不是韩世忠,没那么愚蠢地去直接骂皇上。
那他是怎么写的奏章呢?他的奏章是不骂赵构。却是恨恨地将汪伯彦和黄潜善骂了一通。他又不在朝廷里,不知详情者没有发言权,骂人家黄潜善和汪伯彦什么呢?
张浚是这样骂的:两个才能不足的小人忽悠了陛下,他们根本没那本事主导变法却硬要夺取主导变法的大权,这是要坑陛下、坑天下。
汪、黄之辈不顾朝廷安危,乱夺权、乱抢权。陛下不能再姑息纵容、得收拾收拾他们了。
就是这么个意思,张浚明着在奏章里把两个奸臣骂得一文不值。实际上呢?只要有点官场见识的人就明白。他实际上也还是在极其隐晦地骂赵构有眼无珠。只有有眼无珠的皇帝,才会让俩根本没本事的奸佞去主导变法。
但偏偏地张浚在奏章里写的话。都是一副正义凛然、忠君爱国,坚决拥护和支持赵构却在谴责、咒骂汪、黄的词。
如此一来,赵构明知道张浚暗藏之意也是在骂他用人不善、是个昏君,但却一点脾气也发不出来。
发不出脾气来,好哇!赵构先调走韩世忠,随即也给张浚发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发到张浚面前后,他还没能为给皇上吃了一次哑巴亏高兴起来,马上就被赵构一反手给狠狠地调戏了一番。
赵构是怎样调戏张浚的呢?难不成又是调到边远之地去当山野村夫不成?
当然不是,赵构没那么愚蠢,他从老赵家祖上学到的王道中有一招就叫明升暗降,还有一招叫做抬起架空。
给张浚的圣旨中,赵构将王道之法中这两条玩到了极致:封张浚为侯,授枢密使、擢升两淮、两江制置使,兼领两淮都总管。
这是升官,从一个路总管直接擢升到了一品大员的枢密使。可是实际上呢?当张浚看到这擢升封赏一起来的圣旨后,却是哭的心都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