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陶朱再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大清变最新章节!
信心十足的李明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
“东家,我这就去新华厂进坯布。”
秦川急忙欠身伸手拉住急着要走的李明方:“不急,我还有话要说。”
看着李明方坐好,秦川又拿出一支香烟点燃。
秦川有个习惯,只要一思虑起复杂的事情,就忍不住要吸烟。
“老李,虽然咱们这染厂开工没几天,可你也看到了,每月十多万的进项是跑不了的,咱们虽然不扩大产能,可也不能让这么大一笔钱白白躺在钱庄里闲着,那点利息我秦川根本看不上眼,咱们的钱是要转起来的,只有让赚来的钱运转起来,而且还要越转越快,咱们赚的钱才会越来越多。”
秦川深吸一口香烟,略一思索又道。
“我是这么想,要想让咱们手里的钱转起来,那就要开设新厂,专门生产别人没有而只有咱们有的东西,只有那样的东西才会最赚钱。”
只有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那不赚钱才叫怪呢。
秦川的话,立刻让李明方又兴奋起来。
“东家,你又有什么好法子了?快说说。”
秦川没有说话,而是伸手从茶几下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铁皮盒子。秦川揭开盖子,把盒子递给李明方。
“老李,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李明方接过铁盒看时,只见盒子里有多半下洁白似雪的小颗粒,不禁有些疑惑。
“东家,这不是糖吗?”
“你尝尝看。”
秦川也不说破,只是笑着看着李明方。
秦川的神情,让李明方心里有些打鼓。这不是糖,还能是什么东西?
李明方小心翼翼地伸出两指从盒子里捏出一小捏,慢慢放进嘴里品尝,那细细白白的小颗粒一入口顿时融化,一股咸咸的味道立时融了满口,李明方连忙站起身,几步跑进二楼不远处的盥洗间又吐又漱口后,才又一脸疑惑地急忙跑了回来。
“东家,这东西怎么好像是盐?”
“对,就是盐。”秦川肯定地点头。
“是盐?”
李明方伸手再次拿起拿铁盒,有些不相信地嘀咕着。
“东家,你这盐,怎么会这么白?这样白的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这叫精制盐,咱们现在吃的粒盐,杂质非常多,晒盐的时候,盐池里的土也免不得混杂进去,所以我们平时吃的粒盐色黄味涩,那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土,以至于洋人们都嘲笑咱们大清子民是吃土民族。现在洋人有规定,那就是供人食用的盐,含盐量必须达到九成以上,含盐量低于八成五的食盐,甚至都不允许喂牲口。”
“这些,你知道吗?”
秦川一脸忧色地对李明方道:“现在咱们大清市场上的粒盐,含盐量没有超过八成的,咱们长芦地区的盐场还好些,这里海水盐浓度高,其它的许多地方产的盐,有许多都打不到七成,人吃了难以满足身体需要。”
“咱们这精制盐,顾名思义就是去除了其中的杂质,更加纯净的盐,我估摸着,含盐量不会低于九成五。”
李明方放下盒子对秦川说道:“这精盐,我倒是知道。东家,现在洋行也有卖精盐的,租界里的洋人都吃那种盐。还有,咱们南方产盐区也有一种细盐,比咱们的粒盐要洁净一些,他们是通过薄晒、搅动等手段制得的。只不过,这种细盐和洋人的精盐都没有这样白净。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含盐量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对。”
秦川点头道:“他们吃的那种精盐,就是没有咱们的白净,确切地说是没有咱们的洁净。而且,最主要的,咱们的含盐量还要比他们的高很多。”
“老李,你说说,如果咱们能大量生产这么白的精盐,而价钱又比平常那种粒盐高不太多,你说能不能赚钱?”
“能啊。”李明方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
李明方听秦川说他的盐竟然比洋人还要好,兴致又渐渐高了起来,见秦川询问是否能赚钱,便掰着指头算了起来。
“东家,人要吃饭,就必须得吃盐,我入洋行前,在保定县衙里管过文案,对这盐价很了解。”“
“大清立国二百多年来,这盐价一直就在上涨。以保定为例,康熙三十年,一斤盐只要十文,嘉庆九年就涨到了46文,现在更是涨到60文,而且看着这盐价,我感觉着还远没到尽头。据我所知,尽管这盐价一个劲地涨,可盐场的灶户的钱却一直就是不涨,就拿长芦盐场来说,他们向灶户收盐,每斤还是1文钱,而官府每600斤大引,才向盐商收取四两二分的盐课,也就是不到六块鹰洋,卖出去就是三十多鹰洋。就是这样,还有大量劣质盐充斥市场,盐商们运到岸,还要打些折扣,或是八两算一斤,或是九两算一斤,又或者掺砂带水,这些盐商各个赚的都不少。”
李明方的话还真吓了秦川一跳,他还真没想到一块鹰洋竟然还买不到二十斤盐。
秦川略一思索,计算着说:“你看这样,咱们为了防止黑心盐商缺斤短两加上掺杂使假祸害老百姓,我准备每半斤装上蜡纸小袋封好。就算咱们的精盐一斤只赚三十文,由于不缺斤少两,老百姓也不亏着。北方这些省份,加上蒙古,总有一亿多人口吧,往少了说,每人一年三斤盐,那就要有三亿多斤,还有蒙古那几千万头牲口也要适量用盐,加起来差不多就要有四亿斤,这就是一千二百多万两银子,换成鹰洋,那就是一千六百多万,那咱们可就发大财了。”
正说的兴致盎然的秦川,猛然发现李明方表情先是激动得脸色涨红,继而很快又变的沮丧不已,不由停住话,疑惑地问李明方。
“老李,我说的哪里不对吗?”
李明方重重叹了口气,很是遗憾地看了看装着精盐的小铁盒,语气满是无奈道。
“东家,按说你这精盐绝对是好东西,可是卖不出去,你怎么能赚钱。”
“卖不出去?”
李明方的话,让秦川很是费解。
见秦川不明白,李明方叹口气开始给秦川解释起来。
中国自汉武帝时实行盐业专卖,清代也不例外。清代盐政,先承明法,后几经两江总督陶澍和四川总督丁宝祯上书改革,形成窝商、引商、厂商等盐业经销制度。厂商就是在盐厂收取灶户制好的食盐,再贩卖给引商。
引商又分盐引和岸引,盐引是要从窝商那里购买,有了盐引才可以从厂商那里购买食盐,然后在再盐运使衙门领取岸引,也就是官府准许的行销地区。许多引商因为不具备贩运条件或其它原因,多数都还要把岸引再出手卖给运商,由运商运到相关地区贩卖。所谓窝商,就是缴纳了巨额银钱,经官府准许有资格贩盐的大盐商。
秦川要想制盐,也就是做个自己干的厂商倒是不难,只要到天津城里鼓楼附近的长芦盐运使衙门办个文书缴足盐课就行,可要卖出去就非得过了窝商引商这一关。要知道,那些岸引可是有巨大利益的,在他们的区域,他们甚至可以自行提价卖盐。不要说这些大盐商多年来形成的巨大利益集团,能否愿意让秦川这个外人插足,就算大盐商里有人同意,也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每个盐商有权开具的岸引,也就是行销地区都有局限性,一般都是数县规模,销量有限。
尤其是经过二百多年,现在大清版图里的各县岸引都被全国十一个产盐区的大盐商们瓜分,秦川现在就是想缴巨额银子,官府也没得地方给他行销。当然,也有少数偏远地区没有运商愿去,现在官府对于这些地区实行票商制,也就是那些没人愿去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贩盐去,到衙门开具票据交上盐课就行,可这些地方销量有限不说,运输费用也很高。
经李明方一解释,秦川也不由有些头痛,古代实行盐铁专卖,这他是知道的,早在学历史时就知晓,可他万万没想到,到了这年月,这规矩竟然还在。
虽然这鬼盐法很让秦川头痛,可这么一个大财源,他怎肯轻易放弃,秦川试探着问李明方。
“老李,照你这么说,咱们直接收购场商的盐也是不行的?”
李明方肯定地点头道:“不行。”
“可如果场商收了盐,由咱们代替他卖给那些盐商是否可行?”
李明方核计了一下道:“这倒是个办法,你没有收盐,只是替他转手卖给盐商。”
秦川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果咱们让利给某一个大盐商,由他帮助咱们联络引商、岸商到咱们这里买盐,然后再运到他们的区域贩卖是否可以?当然,这也要给他们甜头,比如他们按价每从咱们这里买走一斤盐,咱们返还给他五文,也就是说,他们只要指定运商从咱们这里买盐,他坐地就会又多赚许多。。。。。。”
秦川越说思路越清晰,不知不觉间,把后世促销的种种手段都搬了出来,直听得李明方目瞪口呆方才意犹未尽地罢休。
李明方呆呆地看着秦川半晌,才喃喃自语:“奇才,奇才,东家简直就是陶朱公再世!”
“我李明方今天是彻底服了东家你了,有东家这些奇思妙想,恐怕那些盐商们也要和这些布商一样,抢着来买咱们的精盐......”
信心十足的李明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
“东家,我这就去新华厂进坯布。”
秦川急忙欠身伸手拉住急着要走的李明方:“不急,我还有话要说。”
看着李明方坐好,秦川又拿出一支香烟点燃。
秦川有个习惯,只要一思虑起复杂的事情,就忍不住要吸烟。
“老李,虽然咱们这染厂开工没几天,可你也看到了,每月十多万的进项是跑不了的,咱们虽然不扩大产能,可也不能让这么大一笔钱白白躺在钱庄里闲着,那点利息我秦川根本看不上眼,咱们的钱是要转起来的,只有让赚来的钱运转起来,而且还要越转越快,咱们赚的钱才会越来越多。”
秦川深吸一口香烟,略一思索又道。
“我是这么想,要想让咱们手里的钱转起来,那就要开设新厂,专门生产别人没有而只有咱们有的东西,只有那样的东西才会最赚钱。”
只有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那不赚钱才叫怪呢。
秦川的话,立刻让李明方又兴奋起来。
“东家,你又有什么好法子了?快说说。”
秦川没有说话,而是伸手从茶几下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铁皮盒子。秦川揭开盖子,把盒子递给李明方。
“老李,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李明方接过铁盒看时,只见盒子里有多半下洁白似雪的小颗粒,不禁有些疑惑。
“东家,这不是糖吗?”
“你尝尝看。”
秦川也不说破,只是笑着看着李明方。
秦川的神情,让李明方心里有些打鼓。这不是糖,还能是什么东西?
李明方小心翼翼地伸出两指从盒子里捏出一小捏,慢慢放进嘴里品尝,那细细白白的小颗粒一入口顿时融化,一股咸咸的味道立时融了满口,李明方连忙站起身,几步跑进二楼不远处的盥洗间又吐又漱口后,才又一脸疑惑地急忙跑了回来。
“东家,这东西怎么好像是盐?”
“对,就是盐。”秦川肯定地点头。
“是盐?”
李明方伸手再次拿起拿铁盒,有些不相信地嘀咕着。
“东家,你这盐,怎么会这么白?这样白的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这叫精制盐,咱们现在吃的粒盐,杂质非常多,晒盐的时候,盐池里的土也免不得混杂进去,所以我们平时吃的粒盐色黄味涩,那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土,以至于洋人们都嘲笑咱们大清子民是吃土民族。现在洋人有规定,那就是供人食用的盐,含盐量必须达到九成以上,含盐量低于八成五的食盐,甚至都不允许喂牲口。”
“这些,你知道吗?”
秦川一脸忧色地对李明方道:“现在咱们大清市场上的粒盐,含盐量没有超过八成的,咱们长芦地区的盐场还好些,这里海水盐浓度高,其它的许多地方产的盐,有许多都打不到七成,人吃了难以满足身体需要。”
“咱们这精制盐,顾名思义就是去除了其中的杂质,更加纯净的盐,我估摸着,含盐量不会低于九成五。”
李明方放下盒子对秦川说道:“这精盐,我倒是知道。东家,现在洋行也有卖精盐的,租界里的洋人都吃那种盐。还有,咱们南方产盐区也有一种细盐,比咱们的粒盐要洁净一些,他们是通过薄晒、搅动等手段制得的。只不过,这种细盐和洋人的精盐都没有这样白净。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含盐量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对。”
秦川点头道:“他们吃的那种精盐,就是没有咱们的白净,确切地说是没有咱们的洁净。而且,最主要的,咱们的含盐量还要比他们的高很多。”
“老李,你说说,如果咱们能大量生产这么白的精盐,而价钱又比平常那种粒盐高不太多,你说能不能赚钱?”
“能啊。”李明方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
李明方听秦川说他的盐竟然比洋人还要好,兴致又渐渐高了起来,见秦川询问是否能赚钱,便掰着指头算了起来。
“东家,人要吃饭,就必须得吃盐,我入洋行前,在保定县衙里管过文案,对这盐价很了解。”“
“大清立国二百多年来,这盐价一直就在上涨。以保定为例,康熙三十年,一斤盐只要十文,嘉庆九年就涨到了46文,现在更是涨到60文,而且看着这盐价,我感觉着还远没到尽头。据我所知,尽管这盐价一个劲地涨,可盐场的灶户的钱却一直就是不涨,就拿长芦盐场来说,他们向灶户收盐,每斤还是1文钱,而官府每600斤大引,才向盐商收取四两二分的盐课,也就是不到六块鹰洋,卖出去就是三十多鹰洋。就是这样,还有大量劣质盐充斥市场,盐商们运到岸,还要打些折扣,或是八两算一斤,或是九两算一斤,又或者掺砂带水,这些盐商各个赚的都不少。”
李明方的话还真吓了秦川一跳,他还真没想到一块鹰洋竟然还买不到二十斤盐。
秦川略一思索,计算着说:“你看这样,咱们为了防止黑心盐商缺斤短两加上掺杂使假祸害老百姓,我准备每半斤装上蜡纸小袋封好。就算咱们的精盐一斤只赚三十文,由于不缺斤少两,老百姓也不亏着。北方这些省份,加上蒙古,总有一亿多人口吧,往少了说,每人一年三斤盐,那就要有三亿多斤,还有蒙古那几千万头牲口也要适量用盐,加起来差不多就要有四亿斤,这就是一千二百多万两银子,换成鹰洋,那就是一千六百多万,那咱们可就发大财了。”
正说的兴致盎然的秦川,猛然发现李明方表情先是激动得脸色涨红,继而很快又变的沮丧不已,不由停住话,疑惑地问李明方。
“老李,我说的哪里不对吗?”
李明方重重叹了口气,很是遗憾地看了看装着精盐的小铁盒,语气满是无奈道。
“东家,按说你这精盐绝对是好东西,可是卖不出去,你怎么能赚钱。”
“卖不出去?”
李明方的话,让秦川很是费解。
见秦川不明白,李明方叹口气开始给秦川解释起来。
中国自汉武帝时实行盐业专卖,清代也不例外。清代盐政,先承明法,后几经两江总督陶澍和四川总督丁宝祯上书改革,形成窝商、引商、厂商等盐业经销制度。厂商就是在盐厂收取灶户制好的食盐,再贩卖给引商。
引商又分盐引和岸引,盐引是要从窝商那里购买,有了盐引才可以从厂商那里购买食盐,然后在再盐运使衙门领取岸引,也就是官府准许的行销地区。许多引商因为不具备贩运条件或其它原因,多数都还要把岸引再出手卖给运商,由运商运到相关地区贩卖。所谓窝商,就是缴纳了巨额银钱,经官府准许有资格贩盐的大盐商。
秦川要想制盐,也就是做个自己干的厂商倒是不难,只要到天津城里鼓楼附近的长芦盐运使衙门办个文书缴足盐课就行,可要卖出去就非得过了窝商引商这一关。要知道,那些岸引可是有巨大利益的,在他们的区域,他们甚至可以自行提价卖盐。不要说这些大盐商多年来形成的巨大利益集团,能否愿意让秦川这个外人插足,就算大盐商里有人同意,也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每个盐商有权开具的岸引,也就是行销地区都有局限性,一般都是数县规模,销量有限。
尤其是经过二百多年,现在大清版图里的各县岸引都被全国十一个产盐区的大盐商们瓜分,秦川现在就是想缴巨额银子,官府也没得地方给他行销。当然,也有少数偏远地区没有运商愿去,现在官府对于这些地区实行票商制,也就是那些没人愿去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贩盐去,到衙门开具票据交上盐课就行,可这些地方销量有限不说,运输费用也很高。
经李明方一解释,秦川也不由有些头痛,古代实行盐铁专卖,这他是知道的,早在学历史时就知晓,可他万万没想到,到了这年月,这规矩竟然还在。
虽然这鬼盐法很让秦川头痛,可这么一个大财源,他怎肯轻易放弃,秦川试探着问李明方。
“老李,照你这么说,咱们直接收购场商的盐也是不行的?”
李明方肯定地点头道:“不行。”
“可如果场商收了盐,由咱们代替他卖给那些盐商是否可行?”
李明方核计了一下道:“这倒是个办法,你没有收盐,只是替他转手卖给盐商。”
秦川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果咱们让利给某一个大盐商,由他帮助咱们联络引商、岸商到咱们这里买盐,然后再运到他们的区域贩卖是否可以?当然,这也要给他们甜头,比如他们按价每从咱们这里买走一斤盐,咱们返还给他五文,也就是说,他们只要指定运商从咱们这里买盐,他坐地就会又多赚许多。。。。。。”
秦川越说思路越清晰,不知不觉间,把后世促销的种种手段都搬了出来,直听得李明方目瞪口呆方才意犹未尽地罢休。
李明方呆呆地看着秦川半晌,才喃喃自语:“奇才,奇才,东家简直就是陶朱公再世!”
“我李明方今天是彻底服了东家你了,有东家这些奇思妙想,恐怕那些盐商们也要和这些布商一样,抢着来买咱们的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