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第413章 收服人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最新章节!

    父之忧子,子之忧父,其情皆如此。

    小关,是潼关废弃的古址,并无可据守之处。东魏大将军高澄暂在此安营塞,是为了把禁谷大战中的东魏军齐集一处,然后再商议下一步对策。

    匆忙之间安好了营塞,东魏军连战连胜,但已疲劳不堪,最要紧的就是养精蓄锐,得以休息。

    营塞里安静下来。士卒饱餐之后已安睡。除了事先安置好的防卫措施,其他人都因为过度的劳乏而睡得人事不知。

    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大将军高澄并没有在寝帐中安睡。他手里紧握着一份帛书,立于刚张挂好的羊皮舆图前沉思不语。

    刚来救潼关之危的大都督高岳还有高澄的心腹平南将军、右丞陈元康皆立于他身后极关注又极安静看着高澄的背影。他的背影虽挺拔,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让人觉得沉重。

    那份帛书是加急从玉壁送来的。上面的内容陈元康和高岳刚才也奉大将军之命看过了。他们二人此时心里的沉重可能并不比高澄少。

    帛书上说,高王大丞相久攻玉壁不下,办法用尽,就是不能破城。若要真是僵持,倒也还罢了,至少能牵制住王思政。但偏偏王思政又出奇计,在高王连番攻城不下的退兵之机,突然出城奇袭,令高欢折损兵将不说,就是高欢自己也受了重伤。

    陈元康曾连任丞相机要及丞相府功曹参军,一直都深得大丞相高欢的信任和器重。然而陈元康的忧虑不在此。他觉得,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灭了西贼,以后想再找机会恐怕就难了。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还是这样让大将军高澄难以抉择的大问题。

    大都督高岳虽不是高澄心腹,是太原公高洋的人,但他也是大丞相高欢的族弟。闻听大丞相高欢重伤,这是于家于国都有大碍的不利消息,他又岂能不着急?何况这其中还有一事:若真是高王突逝,世子继任,在这个变动的时候,太原公该何以自处?这是他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大将军!”外面忽然传来大喝。

    高澄立刻转过身来,同时大声命速速进来回话。

    苍头奴刘桃枝走进来。

    “大将军,潼关之内哭声震天,西贼皇帝已死,听说那太子已继位了。”刘桃枝心里有种跃跃欲试之感,恨不能现在立刻就趁机攻入潼关。

    果然如此,高澄心里狂跳。没想到月光拿着玩的东西真的起了大作用。元宝炬竟真被他的金丸击中而亡了。沉默了半天的高澄一瞬间控制不住地兴奋起来,急切走上两步,但他很快就止了步,盯着刘桃枝追问道,“确实吗?”

    “大将军放心,消息确实。”刘桃枝肯定地回答。

    高澄眉棱处不经意地一动,这是大好消息,可他现在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身上也有剑伤,伤处无碍,正好趁着这个西贼遭变的大好时机更进一步,但这时他心里想的却不止于此。

    “大将军,若是此时不能再擒了宇文黑獭,只怕以后就再不会这么容易了。”陈元康终于说了出来,殷切盯着高澄。

    高岳不满地看了一眼陈元康,他是不同意陈元康提议的。因为再攻潼关的变数太大,结果又不能预料。难道眼睁睁看着高王伤在玉壁而不理?高王真要有个意外,别说高氏一族,就是世子高澄也失了靠山。

    高岳盯着眼前过于年轻的世子,心里觉得他还不如他的弟弟太原公高洋有心机,心冷而狠,高澄能支撑得起高氏的基业吗?

    高岳心里此时满是疑问。从前觉得这位世子不过是个少年纨绔子弟,他对待元老亲族从来都是放肆而不客气。但这些年来,世子入邺辅政:富国强民,兴兵用武,南和梁朝、北抚柔然,功绩昭昭是无可否认的。正因为如此,高岳才心里格外矛盾。

    刘桃枝是不能插话的,但他也和陈元康所见相同,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郎主听吩咐。

    高澄眉头纠结,没说话。他侧转过身去,极美的侧颜在灯光的阴影里神秘不明。

    营塞之外,漆黑一片,大行台慕容绍宗的人马赶到。

    慕容绍宗与独孤信打得难分难解,等到终于占了上风,忽然又有消息传来:潼关失守了。这让慕容绍宗大为懊恼悔恨。百密一疏,他留下潼关守军,驰援禁谷。

    原意是想着西寇无兵可调,武关、上洛、玉壁虽有兵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甚至想都没想过到手的潼关还会有失。

    知道居然是西魏皇帝元宝炬带着宿卫军虎豹骑夺回了潼关,慕容绍宗就更是嗟叹不已。

    一时僵持不下,虽占上风,暂时取胜,有大胜的可能,但独孤信也不是虚有其名的,委实难以一举灭之。想必西寇也知道了夺回潼关的消息,竟一时士气大振。

    慕容绍宗这里没有绝对优势压倒独孤信,独孤信也不可能马上击败慕容绍宗。太子元钦得到了父亲受重伤的消息,知道父亲是为了夺回潼关弥补他之过才如此,他更是心急如焚地想立刻去潼关见父亲。独孤信也觉得再战没什么意义,所以也就且战且退地兵往潼关去了。

    慕容绍宗这时也得知大将军高澄在小关扎营,所以往小关而来。

    黑暗里见大队人马在东魏军营门外,看样子像是也刚刚到此的。火把明亮,慕容绍宗心里一思量就知道,必是豫州刺史、司徒侯景无疑。他心里对侯景这个人深为不耻,尤其是在这一场混战中,侯景处处取巧,以己为重,时而进时而退,全不顾大局,这让慕容绍宗心里格外鄙夷。

    可这个时候又不得不相见。

    侯景是先来的,慕容绍宗后到。按官职又是一个上官,一个下属,慕容绍宗不能不先主动见侯景。

    大将军高澄早就吩咐过,因此这时营门大开。疲敝的士卒自有安排,慕容绍宗在黑暗里下了马,正见到侯景在辕门之内的明亮之处,甚是不可一世的样子,立刻就让他心生反感。

    侯景当然已经知道了慕容绍宗的人马听命而来。他此时立于辕门之内就是等着慕容绍宗来拜见。听到有声音称呼“慕容行台”,目中余光也瞥见了慕容绍宗,他却一直假装没看见。

    慕容绍宗把手里的马鞭递给士卒,摘下兜鍪也递了过去。他走过来时,沉重的甲胄发出金属轻微碰撞和摩擦的声音,听起来很清晰。一直到他走到侯景眼前,侯景才仿佛刚意识过来,转过身看着慕容绍宗。

    在一个很长的瞬间,两个人对视时谁都没说话,暗中和对方较量。而这个很长的瞬间过去之后,侯景面上浮起笑意。慕容绍宗也唤了声“见过侯司徒”,揖了揖,并不十分地恪守下官见上司的相见礼。

    侯景的唇角略抖了抖。满面假笑地安抚道,“慕容将军甚是辛苦。”上司的架子摆得实足。

    慕容绍宗穿着铠甲,他也不能过分计较。

    “高仲密这个逆贼,给我找尽了麻烦,幸好平复。”侯景大大咧咧地道,倒好像他才是高王或是大将军,而且语气里还有一种炫耀,像是在夸耀自己的收复河南之功劳。“绍宗驰援之功,我必不会忘。”侯景轻描淡写地又夸赞了一句。

    “豫州客气。”慕容绍宗也就这四个字,然后便向内张望,显然是不想留在这儿和侯景更多寒暄。他心情复杂,等着见大将军高澄,自然无心在侯景身上。而且慕容绍宗这种态度毫不掩饰。

    侯景隐入黑暗,陷在阴影里更让人看不清楚他面上已是神色阴沉、目中含恨地盯着慕容绍宗。

    这时苍头奴刘桃枝已经来传令:大将军请濮阳公和大行台入中军大帐。

    侯景有意迟缓一瞬。他是不想在慕容绍宗前面跛足而行。可是慕容绍宗却根本连客气一句都没有就大步向中军大帐走去。虽然侯景避免了跛足的难堪,但慕容绍宗的态度却让他更是心里生出格外多的痛恨。

    暂时无计可施之下,侯景也只能一瘸一拐地走在后面,向着中军大帐的方向而去了。

    士卒挑帘,慕容绍宗早先进去,侯景随后。

    大帐中灯火通明,大将军高澄高坐在上,这时已经是神色平静,从他表情里侯景什么都没看出来。

    早在帐中的高岳和陈元康倒分立于两侧,瞧着门口。

    上官下属,分而见礼,一番乱哄哄下来,只有大将军高澄高居在上颔首答礼不用起身,做手势命坐。几个人跪坐下来,唯有慕容绍宗不随他人,走到正中,对着高澄单腿而跪,抱拳垂首,“下官疏失之罪,令西寇有机可趁,大将军折损兵将,乞请大将军降罪。”

    慕容绍宗虽是请罪,但没有怯懦之意,其勇于担当倒让人刮目相看。引得其余三人都心思各异地把目光放在他身上打量,想明白其意图。尤其侯景,咬牙不语。

    高澄手里还是握着那份帛书,汗津津的掌心里,帛书又轻又软,但在他心里却似有千钧重。他也居高临下地看着慕容绍宗。慕容绍宗这时倒更像是一身轻松,把难题抛给了别人。

    中军大帐里格外安静,都等着高澄的反应。

    高澄忽然一笑,“大行台虽然擅作主张,但不为己私,治西贼游刃有余,与我甚是有默契。一时的疏失,在所难免。视其所以、察其所由、观其所安,子惠深知大行台之居心,岂能因西贼狡诈突变而见责于大行台?”

    高澄说着便起身走过来,俯身亲手把慕容绍宗扶起来。

    别人还好,唯有侯景听着高澄的话觉得句句刺心。

    慕容绍宗本来是处处不得志之人,好不容易被高澄所用,一心想在大将军面前放出本事来彰显才华。谁知道被西魏皇帝元宝炬这拼死一搏坏了大事,反弄得里外都不是。

    而大将军居然不怪罪,还如此安慰,这在慕容绍宗是从来都没有的事,顿时觉得胸中酸热,恨不能甘脑涂地以报效大将军。被扶着起身,又抱拳道,“大将军不怪罪,绍宗愿待罪以立功报大将军宽佑之恩。”说着几乎已经是热泪盈眶。

    别人犹可,唯有侯景,见慕容绍宗如此容易就被高澄收服了,心里真是又气又恨,格外不服气。

    “胜败常事,各位将军都不必放在心上。”高澄安抚好了慕容绍宗,自己心里也略觉得意,心情舒畅了许多。暗暗得意于自己也有识人、用人之明。他一边说一边又走回自己席上坐下来。

    慕容绍宗也在陈元康一侧坐下来。

    四人皆仰首看着高澄。

    “我与西贼之战乃长久之战,不是一时之胜败。邙山一战至今,我大魏大胜西寇,但西贼毕竟犹有根基……”高澄说到这儿顿了顿,他目光缓慢地从每个人身上扫过,似以目光察之、寻之。

    四个人也表情各异地看着高澄。陈元康蹙了眉,心事重重的样子;侯景眼神复杂,又绝没有任何异议;高岳淡然,一副听命之态;慕容绍宗双目圆睁,仿佛只要高澄一声令下,他就立刻整装出发。

    “战已至此,事将如何,各位将军是何高见?”高澄把问题抛了出来,但他显然并不是询问的意思。

    “大将军!”高澄话音刚落,侯景便长跪而请。他势必是要争回自己言论的权力,不肯让别人抢在前面。“大将军欲平西寇,趁势追击,进抵长安是明智之举。只是此乱本由叛臣高仲密而起,此时河南州郡刚刚平复,莫若以兵驻守要地。这样大将军即便长驱直入敌寇腹地也不怕失了后方要地再出变故。”

    侯景话不多,但话里的意思真是一重又一重。其实刚才高澄并没有表示什么明确的决策。而侯景不着痕迹地就在自己的话里做出暗示:东魏军势必要一举向西踏平长安,而且是大将军高澄亲率部曲。

    所谓河南州郡的安定,要地驻兵把守,还能有谁?自然是他这个豫州刺史。这其中不但突出了这事的重要,还提醒了他诛叛臣、定河南之功。这么一说明摆着就把高澄架上炉火,为自己留足了退路和理由。

本站推荐:鬼帝狂妻:纨绔大小姐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魔帝缠身:神医九小姐医妃火辣辣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数风流人物小女花不弃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刘书阁只为原作者沅汰原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沅汰原创并收藏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