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金銮殿往昔
推荐阅读: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故宫密码最新章节!
小季本能地把眼神放到弘义馆的后面,其实有一排高大的房子挡着,什么也看不见。“你是说那里啊,不就是十八棵槐嘛,有空我领你去玩儿。”小季若无其事地说道,似乎去那里没有什么难度。
“十八棵槐?”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莫非有十八棵大槐树?
小季不置可否,故意卖关子。“有没有十八棵大槐树去了就知道啦。”
“对了,王册不是去办进慈宁宫的手续吗,你怎么没去?”
“我本来是要去,看见你一个人在这闲逛,就过来啦。”小季说道。这丫头是个粗人,对办手续那些琐碎事向来不上心,一般是能躲则躲,都交给王册去办。王册出于对她的好感,也就全包了。
我们两个人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烈日当头,一会儿晒出一身汗。我们只好往太和殿的须弥座上走,廊下12根高大挺拔的红油漆大柱子,人站在柱子底下才会真切感受到自身是多么渺小。
此时的太和殿刚刚经历了一次大修,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一扫往日的陈旧破败,变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站在廊下遮阳的地方,才觉得凉快了一些。我和小季并肩站在殿门前的丹陛上,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人流,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词来形容,接踵摩肩?人流滚滚?波涛澎湃?亦或许人流如潮更合适。
“你对太和殿了解多少?”我问小季。其实对于在故宫工作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太小儿科。不过小季不同,看得出她对文物和古建筑不是很热心,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抵触。真想不出这个丫头为什么会得到胡所长的特招。
“我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小季回应道。这个回答倒不出我的意料。
我们两个信步走到太和殿里面,大殿里很宽敞,不过供驻足的地方有限,很多地方都用红绸条子拉起了界线,游人不准跨线。
“这就是金銮殿啊,皇帝上朝的地方。”小季望着七层台阶上的金漆宝座发呆。看得出她不是经常来这个地方,或者说很少来。
“你看电视剧看多了吧。真正的皇帝早朝可不是在太和殿,而是在前面的太和门或后面的乾清门。明代在太和门,清代在乾清门。时间大概是早晨的六点到八点。”我纠正小季的常识性错误。
皇帝在门洞子里早朝,听起来很多人都不相信,事实上确实如此。大冬天,早上六七点,皇帝在门洞里召见群臣,北风呼啸,飘着白毛雪……那场面想想就觉得发冷,当皇帝也不易啊。难怪有些皇帝抵触上朝,明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皇帝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皇帝不上朝的记录。
大概是受到明亡的教训,清代皇帝上朝议事则成为一种惯例,地点在乾清门,名曰“御门听政”。大冬天里上早朝肯定非常冷,于是增设了帷帐,帷帐后面加龙椅,乾隆时又加了地毯,这样皇帝冬天上朝还暖和一点。
小季一直没什么表情,似乎对我的故事不感兴趣。倒是一直对着高台上的金漆宝座发呆。“这个宝座一定很值钱吧?”小季发问。
听到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小季对文物是多么的外行,只知道她对文物不感兴趣,没想到她是个十足的外行。以前真是高看她了。在她眼里,文物就跟值钱划等号?
“这个金漆宝座学名叫髹金漆云龙纹宝座,通体都是黄花梨雕镂而成。后面的髹金漆云龙纹七扇大屏风也是通体黄花梨制作。这座宝座可以称得上是故宫的镇馆之宝了。新皇帝上位,举行登基大典才会使用,平时上朝是没机会坐一坐的。”我说道。
“是啊。这个宝座真好,真想上去坐一坐。”小季喃喃地说道。
我的一双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小季的话不光是外行了,简直是造孽啊!这是一名故宫工作人员该说的话?我赶紧拉着她往外走,得嘞,姑奶奶咱赶紧走吧,省得丢人现眼。我越来越怀疑胡所长的动机和眼光,招这么一位姑奶奶进故宫到底为了什么?
“说起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啊,还有一段神秘的历史。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将太和殿里的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移出殿外。自此宝座不知所踪。直到解放后20多年仍然没有宝座的踪迹。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在清理库房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象征皇权至尊的宝座,自此宝座才重见天日。由于几十年疏于保养,刚从库房里移出来的宝座陈旧不堪,不少地方的描金和漆色都已脱落。故宫里的能工巧匠们夜以继日的加班修复,数年之后终于使这座宝座重现昔日辉煌。”我向小季讲述着宝座不同寻常的历史。
小季似乎没兴趣听故事,一心想着在宝座上坐一坐。我彻底无语,这丫头真是另类中的极品。
中午,故宫的食堂对全体工作人员开放,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这对我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可以省去卖午饭的周折。这个时间段里王册办好了进入慈宁宫的报批手续,单等着下午开工。
下午两点,胡所长招呼我们出发,赶奔慈宁宫。这一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心里少了很多顾虑,走路轻便了不少。
狭长的小巷、斑驳的宫墙、丛生的杂草,行走在其间心情无论如何兴奋不起来。曾几何时,小巷里也曾人来人往,数不清的宫女太监穿梭其间。岁月淹没了一代又一代宫里人,轻轻驻足,仿佛还能感受到一丝岁月的影子,身边似有宫人脚步匆匆擦肩而过。
说来也奇怪,天气明明很热,只要一踏进狭长荒芜的小巷,空气陡然变凉,凉与热那么界限分明,仿佛一步跨入另外一个世界。
对此胡所长的解释是两边的宫墙太高,遮住了太阳,而且巷子窄而长,利于空气流动,于是才有清凉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靠谱,反正心里的寂寥和惆怅是实实在在的。
慈宁宫,紫禁城的宫殿中少有的重檐结构,足见地位之重。当再次打开殿门的时候,一股凉气袭来,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腐气,只有很久没有人住的房子才有这种味道。缺少生气的房子进门就能感觉出来,即便外面烈日炎炎,里面仍然是凉的。
正殿里堆放着满满的文物,各式各样的都有,木器占到多数,还有一些打着包装箱,不知道存放的什么。多数文物上都布了尘土,虽然经过几次清点,蒙尘仍在。足见当时清点的时候多么小心翼翼。
我们四个人没有耽搁,径直走向东里间屋。我下意识看了一眼靠墙摆放的黄花梨立柜,一对影子木衔环兽头格外显眼。顶子上没有什么标本猫,真如胡所长所言,是一只真猫。一张红木祭案上布满灰尘,一个人屁股的印记格外显眼,那是我的杰作。另一张桌案上留有野猫的脚印,还有不知名的小昆虫留下的印记,在灰尘的衬托下很清晰。看来慈宁宫并非想象中的一片死寂,很多小生物经常光顾这里。
胡所长和王册很快找到了两件木雕面具,两人各抱起一个面具,轻轻地放在跟前的祭案上。祭案上满是灰尘,醒目的屁股印记还在,犹如一个造型夸张的苹果,就印在木雕面具旁边,显得很可笑。
胡所长和王册都俯下身对着木雕研究。我也挤过去凑热闹。应该说两件面具雕工还不错,深浮雕和镂雕并用,两个活生生的鬼脸呈现出来。应该叫木雕鬼脸更合适。从工艺和材质上看出自同一块木料、同一个雕刻师。应该是一对。
鬼脸上涂有厚重的漆色,红漆、粉漆、紫漆、黑漆并用,彼此间的颜色搭配恰到好处,将鬼脸狰狞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便是大白天,看到如此狰狞的鬼脸依然令人头皮发麻。由于漆色搭配的原因,鬼脸的嘴角有一抹鲜红,好像带着血迹。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手艺,即便过去了很多年,漆色依然艳丽如新。
我暗暗纳闷儿,宫廷里最忌讳鬼的话题,怎么会允许一对鬼脸的存在?而且面目如此狰狞,公主格格们看见了不害怕?把皇帝吓着了那可是欺君大罪。
“好漂亮的脸谱,笑吟吟的,好可爱。”小季在我们身后说道。
我差点趴在桌子上,这就是小季的审美观吗?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心理咋扭曲成这样。
连胡所长也被小季的话说愣了,扭头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你们看我干嘛?本来就是挺漂亮嘛。”小季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给自己辩解。
“所长,这就是你千挑万选,特招来的高徒?审美观也忒另类了吧。”我故意埋汰胡所长几句。
老头子皱着眉,脸色煞白,显然气得不轻。小季丢人就等于他丢人,老头子脸皮再厚此时老脸也发烫。突然他意识到什么,往后退出几步,跟小季并排站住,看了木雕鬼脸一眼,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嗯?老头子怎么笑了?我和王册也跟着后退几步,跟老所长并肩站立。再看向木雕鬼脸,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面目狰狞的鬼脸竟然变成了笑脸,五官挤压在一起,笑的很开心。可以这么说,刚才有多么狰狞,现在就有多么开心。
真邪门了,几步的距离就变了表情?我再次凑到面具跟前,狰狞再次袭来。后退几步,又变成了笑脸。巧夺天工!除了这四个字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制作此面具的匠人不仅利用了漆料的颜色变化,还利用了雕刻纹路的深浅变化,甚至还利用了光学原理,将几种视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两件奇特的艺术珍品。
小季本能地把眼神放到弘义馆的后面,其实有一排高大的房子挡着,什么也看不见。“你是说那里啊,不就是十八棵槐嘛,有空我领你去玩儿。”小季若无其事地说道,似乎去那里没有什么难度。
“十八棵槐?”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莫非有十八棵大槐树?
小季不置可否,故意卖关子。“有没有十八棵大槐树去了就知道啦。”
“对了,王册不是去办进慈宁宫的手续吗,你怎么没去?”
“我本来是要去,看见你一个人在这闲逛,就过来啦。”小季说道。这丫头是个粗人,对办手续那些琐碎事向来不上心,一般是能躲则躲,都交给王册去办。王册出于对她的好感,也就全包了。
我们两个人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烈日当头,一会儿晒出一身汗。我们只好往太和殿的须弥座上走,廊下12根高大挺拔的红油漆大柱子,人站在柱子底下才会真切感受到自身是多么渺小。
此时的太和殿刚刚经历了一次大修,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一扫往日的陈旧破败,变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站在廊下遮阳的地方,才觉得凉快了一些。我和小季并肩站在殿门前的丹陛上,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人流,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词来形容,接踵摩肩?人流滚滚?波涛澎湃?亦或许人流如潮更合适。
“你对太和殿了解多少?”我问小季。其实对于在故宫工作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太小儿科。不过小季不同,看得出她对文物和古建筑不是很热心,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抵触。真想不出这个丫头为什么会得到胡所长的特招。
“我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小季回应道。这个回答倒不出我的意料。
我们两个信步走到太和殿里面,大殿里很宽敞,不过供驻足的地方有限,很多地方都用红绸条子拉起了界线,游人不准跨线。
“这就是金銮殿啊,皇帝上朝的地方。”小季望着七层台阶上的金漆宝座发呆。看得出她不是经常来这个地方,或者说很少来。
“你看电视剧看多了吧。真正的皇帝早朝可不是在太和殿,而是在前面的太和门或后面的乾清门。明代在太和门,清代在乾清门。时间大概是早晨的六点到八点。”我纠正小季的常识性错误。
皇帝在门洞子里早朝,听起来很多人都不相信,事实上确实如此。大冬天,早上六七点,皇帝在门洞里召见群臣,北风呼啸,飘着白毛雪……那场面想想就觉得发冷,当皇帝也不易啊。难怪有些皇帝抵触上朝,明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皇帝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皇帝不上朝的记录。
大概是受到明亡的教训,清代皇帝上朝议事则成为一种惯例,地点在乾清门,名曰“御门听政”。大冬天里上早朝肯定非常冷,于是增设了帷帐,帷帐后面加龙椅,乾隆时又加了地毯,这样皇帝冬天上朝还暖和一点。
小季一直没什么表情,似乎对我的故事不感兴趣。倒是一直对着高台上的金漆宝座发呆。“这个宝座一定很值钱吧?”小季发问。
听到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小季对文物是多么的外行,只知道她对文物不感兴趣,没想到她是个十足的外行。以前真是高看她了。在她眼里,文物就跟值钱划等号?
“这个金漆宝座学名叫髹金漆云龙纹宝座,通体都是黄花梨雕镂而成。后面的髹金漆云龙纹七扇大屏风也是通体黄花梨制作。这座宝座可以称得上是故宫的镇馆之宝了。新皇帝上位,举行登基大典才会使用,平时上朝是没机会坐一坐的。”我说道。
“是啊。这个宝座真好,真想上去坐一坐。”小季喃喃地说道。
我的一双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小季的话不光是外行了,简直是造孽啊!这是一名故宫工作人员该说的话?我赶紧拉着她往外走,得嘞,姑奶奶咱赶紧走吧,省得丢人现眼。我越来越怀疑胡所长的动机和眼光,招这么一位姑奶奶进故宫到底为了什么?
“说起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啊,还有一段神秘的历史。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将太和殿里的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移出殿外。自此宝座不知所踪。直到解放后20多年仍然没有宝座的踪迹。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在清理库房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象征皇权至尊的宝座,自此宝座才重见天日。由于几十年疏于保养,刚从库房里移出来的宝座陈旧不堪,不少地方的描金和漆色都已脱落。故宫里的能工巧匠们夜以继日的加班修复,数年之后终于使这座宝座重现昔日辉煌。”我向小季讲述着宝座不同寻常的历史。
小季似乎没兴趣听故事,一心想着在宝座上坐一坐。我彻底无语,这丫头真是另类中的极品。
中午,故宫的食堂对全体工作人员开放,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这对我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可以省去卖午饭的周折。这个时间段里王册办好了进入慈宁宫的报批手续,单等着下午开工。
下午两点,胡所长招呼我们出发,赶奔慈宁宫。这一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心里少了很多顾虑,走路轻便了不少。
狭长的小巷、斑驳的宫墙、丛生的杂草,行走在其间心情无论如何兴奋不起来。曾几何时,小巷里也曾人来人往,数不清的宫女太监穿梭其间。岁月淹没了一代又一代宫里人,轻轻驻足,仿佛还能感受到一丝岁月的影子,身边似有宫人脚步匆匆擦肩而过。
说来也奇怪,天气明明很热,只要一踏进狭长荒芜的小巷,空气陡然变凉,凉与热那么界限分明,仿佛一步跨入另外一个世界。
对此胡所长的解释是两边的宫墙太高,遮住了太阳,而且巷子窄而长,利于空气流动,于是才有清凉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靠谱,反正心里的寂寥和惆怅是实实在在的。
慈宁宫,紫禁城的宫殿中少有的重檐结构,足见地位之重。当再次打开殿门的时候,一股凉气袭来,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腐气,只有很久没有人住的房子才有这种味道。缺少生气的房子进门就能感觉出来,即便外面烈日炎炎,里面仍然是凉的。
正殿里堆放着满满的文物,各式各样的都有,木器占到多数,还有一些打着包装箱,不知道存放的什么。多数文物上都布了尘土,虽然经过几次清点,蒙尘仍在。足见当时清点的时候多么小心翼翼。
我们四个人没有耽搁,径直走向东里间屋。我下意识看了一眼靠墙摆放的黄花梨立柜,一对影子木衔环兽头格外显眼。顶子上没有什么标本猫,真如胡所长所言,是一只真猫。一张红木祭案上布满灰尘,一个人屁股的印记格外显眼,那是我的杰作。另一张桌案上留有野猫的脚印,还有不知名的小昆虫留下的印记,在灰尘的衬托下很清晰。看来慈宁宫并非想象中的一片死寂,很多小生物经常光顾这里。
胡所长和王册很快找到了两件木雕面具,两人各抱起一个面具,轻轻地放在跟前的祭案上。祭案上满是灰尘,醒目的屁股印记还在,犹如一个造型夸张的苹果,就印在木雕面具旁边,显得很可笑。
胡所长和王册都俯下身对着木雕研究。我也挤过去凑热闹。应该说两件面具雕工还不错,深浮雕和镂雕并用,两个活生生的鬼脸呈现出来。应该叫木雕鬼脸更合适。从工艺和材质上看出自同一块木料、同一个雕刻师。应该是一对。
鬼脸上涂有厚重的漆色,红漆、粉漆、紫漆、黑漆并用,彼此间的颜色搭配恰到好处,将鬼脸狰狞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便是大白天,看到如此狰狞的鬼脸依然令人头皮发麻。由于漆色搭配的原因,鬼脸的嘴角有一抹鲜红,好像带着血迹。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手艺,即便过去了很多年,漆色依然艳丽如新。
我暗暗纳闷儿,宫廷里最忌讳鬼的话题,怎么会允许一对鬼脸的存在?而且面目如此狰狞,公主格格们看见了不害怕?把皇帝吓着了那可是欺君大罪。
“好漂亮的脸谱,笑吟吟的,好可爱。”小季在我们身后说道。
我差点趴在桌子上,这就是小季的审美观吗?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心理咋扭曲成这样。
连胡所长也被小季的话说愣了,扭头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你们看我干嘛?本来就是挺漂亮嘛。”小季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给自己辩解。
“所长,这就是你千挑万选,特招来的高徒?审美观也忒另类了吧。”我故意埋汰胡所长几句。
老头子皱着眉,脸色煞白,显然气得不轻。小季丢人就等于他丢人,老头子脸皮再厚此时老脸也发烫。突然他意识到什么,往后退出几步,跟小季并排站住,看了木雕鬼脸一眼,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嗯?老头子怎么笑了?我和王册也跟着后退几步,跟老所长并肩站立。再看向木雕鬼脸,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面目狰狞的鬼脸竟然变成了笑脸,五官挤压在一起,笑的很开心。可以这么说,刚才有多么狰狞,现在就有多么开心。
真邪门了,几步的距离就变了表情?我再次凑到面具跟前,狰狞再次袭来。后退几步,又变成了笑脸。巧夺天工!除了这四个字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制作此面具的匠人不仅利用了漆料的颜色变化,还利用了雕刻纹路的深浅变化,甚至还利用了光学原理,将几种视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两件奇特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