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刘永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重生娘子在种田最新章节!
刘永那时已有九岁,跟着舒婉娘学了两个多月,一本《三字经》却只认了小半部分,偏小半部分中还总是有缺漏的。
舒婉娘性子虽绵软,但看人再准不过,如果刘永只是拙,那勤能补拙,她说不定会为他争取一番,偏刘永性格偏执,有些好高骛远,又急躁,并不是读书的料子。
舒婉娘就对族长道:“刘永与我学认字,算是几个孩子中认得比较快的,也刻苦,每日天未亮就上门来求学,天黑时才回去,除他外,村里还有五个孩子时常会过来,因他们年岁相当,又没有基础,我就一并教学,每日只教三句话,后面学得多了,才开始每日教一页。”
族长诧异,他只问舒婉娘刘永一人,不明白舒婉娘为何连其他五个孩子一并拉出来说,难道是为了让他对比?
舒婉娘继续道:“三叔公的孙子刘力年纪大些,最懂事,也学得最快,每日他与我反复读过后记住了比划就离开,我本以为他不爱认字,可后来见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嘴里也念念有词,得闲时手上也经常比划那几个字。”
族长刘和很自豪的道:“刘力从小丧父,一直很勤奋,才四岁就会下田帮他娘干活了,他这是舍不得放下地里的活,只可惜已经十一岁了,家里又困难……”
舒婉娘心中有些惋惜,因为她觉得刘力才是最适合走科举的那个人,如果刘家一定要培养一个人的话,可看村长的意思,他并不愿意。
舒婉娘顿了顿又道:“刘力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背一捆柴过来,您的孙子刘平也很好,每次来认完字后都会帮我挑满水缸里的水才走,其他几个孩子都抢着把我院子里的活干完了,”舒婉娘很是不好意思的一笑,“他们一来,我和相公都轻松了好多。”
族长耐下性子听下去,他觉得舒婉娘是读书人家的闺女,见识不俗,一直没说到刘永必有她的打算,因此也没一个劲儿的追问,只当闲话家常一样的问道:“您是他们的先生,他们孝顺您是应该的。”
舒婉娘点头道:“我知道这是他们的孝心,只是这难免会影响到专心学习的刘永,好几次我不在的时候都发生了争吵,刘永觉得他们在院子里太过嘈杂,影响到了他认字。”
族长笑脸一僵,倾身问道:“您是说刘永没帮您干活吗?”
舒婉娘从不说人坏话,因此脸上有些不自在,但还是点头道:“那孩子一直在争取时间练字,他从早上来后就一直学习到晚上,就算是农忙时候也如此,因此他认字要比别人快上许多,别人的进度都赶不上他,他就与我要求他要单独往前学习……”
舒婉娘道:“他与其他五人之前还很要好,但最近却连招呼都不愿意和刘力他们打了,就是见到我相公,问及所认的字,知道比他认的还少后就不太与我相公打招呼了。”
舒婉娘见族长脸色越发难看,就呼出一口气,语重心长的道:“族长,这些话我也只与你说,他与我认字我自然倾力相教,只是你们要举全族之力供养他一人,婉娘不好对他的未来下定论,只能将他日常表现告诉您。”
族长问:“他认字既比别人快,那前面学过的字都能记住了?”
舒婉娘叹道:“这就是第二个关键了,他一天要记这么多字,第二天第三天还记得,但过了五天再去看,未必都认得,偏他又不肯回头再复习,觉得浪费时间,不如朝前看,以后再回来回顾一遍。族长,学习本就要一步一步往前走,他如今要跑,基础怎么可能牢靠?”
族长顿时无言以对,起身对舒婉娘行礼,“最近几个孩子麻烦您了,我回去与他们商议一番。”
舒婉娘送客。
刘永的确不适合科举,舒婉娘甚至想不通他是哪来的自信他可以靠科举出人头地的。
本朝的科举非常的艰难,三年一取士,只取三百人,而三百人中世家又占了多数,还有其他耕读人家的子弟也是强劲儿的对手,毕竟教育资源摆在那里,每次取士三百人中有五人以上是寒门所出就很不错了。
而天下间,参加科举的寒门士子有多少?
刘永九岁才学认字,连书都没有一本,没有书,没有良师,人也不是特别的聪明,怎么可能会超越别人?
若他性情坚韧,品德高尚,舒婉娘说不定还会支持他,毕竟勤能补拙,而品德高远可以另辟蹊径,但才两个月,他又还不会隐藏情绪,舒婉娘自然将他本性了解清楚了。
六个人中,他九岁,不说最大的刘力,就是才八岁的刘平在记住那些字之后都会主动跑回去帮父母家人干活,在忙碌之余才抽出时间来记诵那几个字。
可他从早上到晚上都不离开她家的院子,就蹲在院子里的梧桐树底下学习,直到天黑才离开。
其他五个孩子来她这里学认字会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而他却嫌弃他们的响动影响到了他,甚至每次她淘米做饭的时候他都会禁皱眉头,面露不悦。
舒婉娘虽然性情柔顺,但并不是没有脾气,她算是他的先生,他又免费在她家吃喝,结果还不乐意她干活不成?
当时舒婉娘正怀着穆扬灵,正是孕妇最敏感多思的时候,晚上背着穆石很是哭了一顿。
读书最讲究的就是韧性,有时候做一个学问需要反复的求证询问,但他却连回头复习一下都不肯,太过急功近利,舒婉娘不不觉得给了他读书的机会他就能读出来。
若是在富贵人家她自然不会多管闲事,但刘家一族太过贫穷,供养一人读书意味着未来二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要节衣缩食,家中待嫁女孩的嫁妆会减少,从而嫁不到好人家里去。
舒婉娘不愿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做这样的决定,所以她才有所偏向的将有些事情告诉刘家的族长。
刘永那时已有九岁,跟着舒婉娘学了两个多月,一本《三字经》却只认了小半部分,偏小半部分中还总是有缺漏的。
舒婉娘性子虽绵软,但看人再准不过,如果刘永只是拙,那勤能补拙,她说不定会为他争取一番,偏刘永性格偏执,有些好高骛远,又急躁,并不是读书的料子。
舒婉娘就对族长道:“刘永与我学认字,算是几个孩子中认得比较快的,也刻苦,每日天未亮就上门来求学,天黑时才回去,除他外,村里还有五个孩子时常会过来,因他们年岁相当,又没有基础,我就一并教学,每日只教三句话,后面学得多了,才开始每日教一页。”
族长诧异,他只问舒婉娘刘永一人,不明白舒婉娘为何连其他五个孩子一并拉出来说,难道是为了让他对比?
舒婉娘继续道:“三叔公的孙子刘力年纪大些,最懂事,也学得最快,每日他与我反复读过后记住了比划就离开,我本以为他不爱认字,可后来见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嘴里也念念有词,得闲时手上也经常比划那几个字。”
族长刘和很自豪的道:“刘力从小丧父,一直很勤奋,才四岁就会下田帮他娘干活了,他这是舍不得放下地里的活,只可惜已经十一岁了,家里又困难……”
舒婉娘心中有些惋惜,因为她觉得刘力才是最适合走科举的那个人,如果刘家一定要培养一个人的话,可看村长的意思,他并不愿意。
舒婉娘顿了顿又道:“刘力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背一捆柴过来,您的孙子刘平也很好,每次来认完字后都会帮我挑满水缸里的水才走,其他几个孩子都抢着把我院子里的活干完了,”舒婉娘很是不好意思的一笑,“他们一来,我和相公都轻松了好多。”
族长耐下性子听下去,他觉得舒婉娘是读书人家的闺女,见识不俗,一直没说到刘永必有她的打算,因此也没一个劲儿的追问,只当闲话家常一样的问道:“您是他们的先生,他们孝顺您是应该的。”
舒婉娘点头道:“我知道这是他们的孝心,只是这难免会影响到专心学习的刘永,好几次我不在的时候都发生了争吵,刘永觉得他们在院子里太过嘈杂,影响到了他认字。”
族长笑脸一僵,倾身问道:“您是说刘永没帮您干活吗?”
舒婉娘从不说人坏话,因此脸上有些不自在,但还是点头道:“那孩子一直在争取时间练字,他从早上来后就一直学习到晚上,就算是农忙时候也如此,因此他认字要比别人快上许多,别人的进度都赶不上他,他就与我要求他要单独往前学习……”
舒婉娘道:“他与其他五人之前还很要好,但最近却连招呼都不愿意和刘力他们打了,就是见到我相公,问及所认的字,知道比他认的还少后就不太与我相公打招呼了。”
舒婉娘见族长脸色越发难看,就呼出一口气,语重心长的道:“族长,这些话我也只与你说,他与我认字我自然倾力相教,只是你们要举全族之力供养他一人,婉娘不好对他的未来下定论,只能将他日常表现告诉您。”
族长问:“他认字既比别人快,那前面学过的字都能记住了?”
舒婉娘叹道:“这就是第二个关键了,他一天要记这么多字,第二天第三天还记得,但过了五天再去看,未必都认得,偏他又不肯回头再复习,觉得浪费时间,不如朝前看,以后再回来回顾一遍。族长,学习本就要一步一步往前走,他如今要跑,基础怎么可能牢靠?”
族长顿时无言以对,起身对舒婉娘行礼,“最近几个孩子麻烦您了,我回去与他们商议一番。”
舒婉娘送客。
刘永的确不适合科举,舒婉娘甚至想不通他是哪来的自信他可以靠科举出人头地的。
本朝的科举非常的艰难,三年一取士,只取三百人,而三百人中世家又占了多数,还有其他耕读人家的子弟也是强劲儿的对手,毕竟教育资源摆在那里,每次取士三百人中有五人以上是寒门所出就很不错了。
而天下间,参加科举的寒门士子有多少?
刘永九岁才学认字,连书都没有一本,没有书,没有良师,人也不是特别的聪明,怎么可能会超越别人?
若他性情坚韧,品德高尚,舒婉娘说不定还会支持他,毕竟勤能补拙,而品德高远可以另辟蹊径,但才两个月,他又还不会隐藏情绪,舒婉娘自然将他本性了解清楚了。
六个人中,他九岁,不说最大的刘力,就是才八岁的刘平在记住那些字之后都会主动跑回去帮父母家人干活,在忙碌之余才抽出时间来记诵那几个字。
可他从早上到晚上都不离开她家的院子,就蹲在院子里的梧桐树底下学习,直到天黑才离开。
其他五个孩子来她这里学认字会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而他却嫌弃他们的响动影响到了他,甚至每次她淘米做饭的时候他都会禁皱眉头,面露不悦。
舒婉娘虽然性情柔顺,但并不是没有脾气,她算是他的先生,他又免费在她家吃喝,结果还不乐意她干活不成?
当时舒婉娘正怀着穆扬灵,正是孕妇最敏感多思的时候,晚上背着穆石很是哭了一顿。
读书最讲究的就是韧性,有时候做一个学问需要反复的求证询问,但他却连回头复习一下都不肯,太过急功近利,舒婉娘不不觉得给了他读书的机会他就能读出来。
若是在富贵人家她自然不会多管闲事,但刘家一族太过贫穷,供养一人读书意味着未来二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要节衣缩食,家中待嫁女孩的嫁妆会减少,从而嫁不到好人家里去。
舒婉娘不愿他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做这样的决定,所以她才有所偏向的将有些事情告诉刘家的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