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阁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第42章 4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
第42章 4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
推荐阅读:
刘书阁 www.liushuge.com,最快更新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最新章节!
第八章4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
荀子十五岁就外出求学,直到近百岁去世,一生读书何止千万卷。可是,荀子却说:“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意思是说,盲目地学习一些杂乱的传说,空洞地死记那些《诗》、《书》的条文,对实际毫无用处,学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鄙陋的腐儒而已。
荀子认为,要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学习,所以他写下《劝学》篇,鼓励人们刻苦学习。同时,荀子又说: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行,也就是实践。否则的话,从耳朵里进去,又从嘴里出来,这不是君子学习知识的态度,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思是说,君子学习知识,听在耳朵里,牢牢地记在心里,同时还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一言一行才能成为别人的楷模。
荀子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先秦诸子中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古代读书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过于迷信书本,对于需要动手去做的事情,需要动脚去跑的地方,不屑一顾,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据说伯乐老了之后,把一生的经验写成一部《相马经》,教人怎样寻找千里马。伯乐的儿子为了学到父亲的本领,就把这部《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天,伯乐的儿子对伯乐说:“我已经把你的书背下来了,我觉得我可以出去试试,找几匹千里马回来。”伯乐笑着说:“好吧,那你就出去走一走吧。”
伯乐的儿子就打点行囊出发了。他记得《相马经》上说:“千里马额头凸起,眼睛鼓出,蹄子又圆又高。”就到处寻找,可是他根本就没有相过马,也不知道真正的千里马是什么样的。这天,他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只癞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就把癞蛤蟆捉住带回了家。他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正像您在书里说的那样,额头凸起,眼睛鼓出,就是脚不大像。”
伯乐一看,气得脸都发紫了,只好苦笑着说:“你这匹千里马恐怕只会跳,不能用来驾车。”
《相马经》上写的确实是伯乐真实的经验,可是如果不去实践,仅仅只是按书上所写的去找马,那就会闹大笑话。
学如果不能行,在相马上或许只是闹笑话,但是要是参与国家大事,就会造成国破家亡的惨剧。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和父亲一谈起行军打仗的事情,头头是道,赵奢也说不过他,可是赵奢却认为,儿子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真正做了将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说什么也不让赵括带兵。
这个时候,正好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老将廉颇率军防守。廉颇经验丰富,知道秦军远道而来,希望速战速决,他就垒起工事,一连很多天不和秦军交战,想把秦军拖垮。
时间一长,秦军的补给就出了问题。秦王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不出战,是胆小怕事,要是赵括带兵,那秦军非败不可。”
赵王听信了谣言,就派赵括去接替廉颇。赵括的母亲听说了,赶紧去见赵王,说道:“我儿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带兵打仗,求大王收回命令。”
无奈赵王不听,赵括当了将军之后,把廉颇的部署全改变了,冒冒失失地出来攻打秦军。这一来,正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谋。他把赵括的军队割断包围起来,赵军得不到粮食补给,先乱了,赵括冒险突围,被乱箭射死了。四十万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从此赵国失去了战斗力,一蹶不振,不久就被秦国灭掉了。
荀子说,认识了道,还要去实行,这才能说真正体会了道,所以明智的古人青年时不但刻苦读书,还要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在游历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种情况实际是很难遇到的,即使有,这个读书人也一定是关心国家大事,平时肯学肯问。
在家里坐着,学问和见识不会平白无故地送上门来的。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成功的机会,才会在实际行动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才会在行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有的青少年来说,只想不做正是他们最容易犯的毛病。他们的口头禅通常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机会来到的时候,他们经常说:“我要等等看下面的情况如何。”对于有些青少年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所以,想要获得成功的青少年朋友们,请把自己的口头禅改成:“我要去实践学到的!”
第八章4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
荀子十五岁就外出求学,直到近百岁去世,一生读书何止千万卷。可是,荀子却说:“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意思是说,盲目地学习一些杂乱的传说,空洞地死记那些《诗》、《书》的条文,对实际毫无用处,学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鄙陋的腐儒而已。
荀子认为,要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学习,所以他写下《劝学》篇,鼓励人们刻苦学习。同时,荀子又说: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行,也就是实践。否则的话,从耳朵里进去,又从嘴里出来,这不是君子学习知识的态度,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思是说,君子学习知识,听在耳朵里,牢牢地记在心里,同时还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一言一行才能成为别人的楷模。
荀子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先秦诸子中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古代读书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过于迷信书本,对于需要动手去做的事情,需要动脚去跑的地方,不屑一顾,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据说伯乐老了之后,把一生的经验写成一部《相马经》,教人怎样寻找千里马。伯乐的儿子为了学到父亲的本领,就把这部《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天,伯乐的儿子对伯乐说:“我已经把你的书背下来了,我觉得我可以出去试试,找几匹千里马回来。”伯乐笑着说:“好吧,那你就出去走一走吧。”
伯乐的儿子就打点行囊出发了。他记得《相马经》上说:“千里马额头凸起,眼睛鼓出,蹄子又圆又高。”就到处寻找,可是他根本就没有相过马,也不知道真正的千里马是什么样的。这天,他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只癞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就把癞蛤蟆捉住带回了家。他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正像您在书里说的那样,额头凸起,眼睛鼓出,就是脚不大像。”
伯乐一看,气得脸都发紫了,只好苦笑着说:“你这匹千里马恐怕只会跳,不能用来驾车。”
《相马经》上写的确实是伯乐真实的经验,可是如果不去实践,仅仅只是按书上所写的去找马,那就会闹大笑话。
学如果不能行,在相马上或许只是闹笑话,但是要是参与国家大事,就会造成国破家亡的惨剧。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和父亲一谈起行军打仗的事情,头头是道,赵奢也说不过他,可是赵奢却认为,儿子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真正做了将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说什么也不让赵括带兵。
这个时候,正好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老将廉颇率军防守。廉颇经验丰富,知道秦军远道而来,希望速战速决,他就垒起工事,一连很多天不和秦军交战,想把秦军拖垮。
时间一长,秦军的补给就出了问题。秦王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不出战,是胆小怕事,要是赵括带兵,那秦军非败不可。”
赵王听信了谣言,就派赵括去接替廉颇。赵括的母亲听说了,赶紧去见赵王,说道:“我儿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带兵打仗,求大王收回命令。”
无奈赵王不听,赵括当了将军之后,把廉颇的部署全改变了,冒冒失失地出来攻打秦军。这一来,正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谋。他把赵括的军队割断包围起来,赵军得不到粮食补给,先乱了,赵括冒险突围,被乱箭射死了。四十万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从此赵国失去了战斗力,一蹶不振,不久就被秦国灭掉了。
荀子说,认识了道,还要去实行,这才能说真正体会了道,所以明智的古人青年时不但刻苦读书,还要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在游历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种情况实际是很难遇到的,即使有,这个读书人也一定是关心国家大事,平时肯学肯问。
在家里坐着,学问和见识不会平白无故地送上门来的。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成功的机会,才会在实际行动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才会在行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有的青少年来说,只想不做正是他们最容易犯的毛病。他们的口头禅通常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机会来到的时候,他们经常说:“我要等等看下面的情况如何。”对于有些青少年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所以,想要获得成功的青少年朋友们,请把自己的口头禅改成:“我要去实践学到的!”